北大金融学教授徐远:打工人该怎么办?

从2020年到现在,就业市场肯定是不好的,和疫情、政策都相关。

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相对低收入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受损比较严重。

2021年这个劳动力市场还没复原,房地产、教培、医疗、互联网平台,这波原来就业市场塔尖的行业,又受到巨大冲击。

这些行业和体制内的工作一样,是上一波中国中产、中上产形成的主力赛道,现在的情况就有点让人迷惘。

政策叠加、情绪放大、媒体发酵,这几代打工人大多活在社交媒体上,很难不产生各种撕裂和焦虑。

但是焦虑归焦虑,还是要放到自身来讨论“怎么办”的问题。

1.中概股跌得鼻青脸肿,大厂都在裁员?未来怎么办?

先说中概股大跌、互联网大厂裁员这系列事件吧,不完全是外因,也有内因的。

第一个内因是基本面。

金融学者香帅认为,2021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从1995年我们搞信息高速公路开始,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一直是持续高速增长。当上网人数增速开始放缓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拉长了上网时间。

但到了2021年,互联网行业首次出现了,上网人数和上网时间增速双降的现象。换句话说,这个行业的高增量时代在逐渐退隐,存量博弈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更文艺的说法,在互联网这个赛道上,那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刻,将不再是常态。而那些时刻留下的资产,也进入了存量盘点期。

换句话说,现在的裁员,和过去几年的扩招是一个强正相关关系。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永远存在着过度反应的倾向:在乐观时候容易冒进,在悲观时候容易畏缩。其实机构、国家都一样,这个预期是需要有的。

互联网大厂仍然是有机会的,但是大家心态要放平,要知道:人类不会两次踏进同样的河流。

第二个内因是政策面,而且是长期持续的政策面影响。

平台企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尤其是巨型数字平台经过20多年辛勤耕耘,确实拓荒出了一个数字世界、数字社会。

这个“世界”规模小的时候,就像个游戏没啥大不了。但当这个数字社会真正开始成为“社会”,并且不断生长,和现实物理世界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平台、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职能之间有了交叉重叠。

同时,平台又挖到了“大数据”这么一个新生产要素的矿,开始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产生影响。这时候,平台和现行秩序之间必然会面临一些调整和摩擦。

现在说实话,全世界,包括政府、法律、思想观念、社会组织结构,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有现成答案和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会相信,人类社会还是会朝着数字化这个大方向在走。

这个过程大家需要磨合,中国的磨合过程可能更痛一点。

那中国平台的发展路径有什么提纲挈领的原则吗?中央党校的郭强教授给了一条原则,非常精准,这个原则叫:经济领域绿灯,社会领域黄灯,政治领域红灯。

这个原则不难理解。我们试着回头看看,这一波中概股大跌里边跌的最少的是谁?京东。

为什么是京东呢?首先电商这个领域属于经济领域,再者京东重资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很支持就业市场,这个方向就没有问题。

Easy Money(容易钱)不要赚,要干踏踏实实的活。其实美团,甚至阿里的业务范畴都属于经济领域,也都跟民生相关,理论上都处于绿灯区域。

但是不要出圈,什么叫出圈呢?举个例子,现代社会是信贷支持的,货币权是最大的国家权力,金融权是资源配置权,在这些领域开疆拓土,就有出圈可能性。

还是那句话,Easy Money不能挣,就像茨威格那句被用俗了的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一个现实情况是,现在中国经济就是冷热不均,大部分是海水,但是也有火焰。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工作了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年轻人,会经常碰到一个问题: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还是先讲个故事吧,一个传统行业,房地产的案例。

房地产盛世的时候,好点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杂志,带点宣传PR的意思,也带点行业研究,内部参考的性质。招的人也大多是新闻,中文,经济等对口专业。

后来房地产业下行了,作为附属部门,杂志肯定是边缘化的。有几个年轻人慢慢感觉这个奔头不足,然后就思考琢磨,发现:即使是存量市场,这也是一个刚需的庞大市场。

购房者真的缺乏有效信息。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城市研究,可以判断哪些城市甚至区有潜力。

但是到现实购房的时候,很多人的困难更微观具体,是关于哪个小区,甚至哪个楼层、价格、公摊、学位等种种细节性问题。

而这种需求其实被满足得不够,链家有类似服务,但因为有销售环节,所以又难免意向性太强,或者过于细节。

所以他们就琢磨着,利用自己以前行业积攒的经验,认真研究一个城市微观的房产。于是就做了个自媒体,提供知识服务、咨询,然后慢慢做大,开始替房地产公司提供类似FOF(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的服务,也就这么做起来了。

你说他们算转行了吗?也算,也不算,对吧。

这个事用一个词语可以精准表达——老树新芽。

房地产行业不如以前好是事实,但这样万亿级别的大存量刚需市场,说没机会肯定是假话。只是那种粗放的大开大合的机会变少。“随手可得的低垂之果没有了,这是一个高垂之果的年代。”

再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说纸媒一塌糊涂,但是自媒体里做的好的,基本都是传统媒体里出来的。

还有前些年,互联网高速扩张期,PR(公关经理)部门、研究部门、战略部门去了大量纸媒人、财经记者之类。

换句话说,职业名称可能变,工作内容可能变,但基本技能还却还是可携带可提升的“个人资产”。技能在,老树上也能长出新芽。

3.职业要选上行赛道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个90后男生。

他从大学开始就对数字加密货币这类新东西感兴趣,毕业出来放弃了进体制的机会,去相关赛道折腾搞技术,五六年下来起码经历了十多家公司,从数字加密货币到区块链,从ICO(区块链行业术语,指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到现在搞元宇宙。

公司倒闭得快,他也跳的快,而且薪水长得快,现在早已经过了百万级。

因为这是一个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上行赛道,人力资本的供给小于需求,所以人力资本有很高溢价。他并不是什么超级牛校的超级牛人,但是确实获得了职场的溢价。

香帅认为,她不赞同中产在比特币这些数字风险资产上下重注,因为他们代表了“确定未来,模糊终局”,而终局不定,你的投资就可能血本无归。

但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她非常赞同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

要记住,人力资本投资和自己的金融投资,这是两码事。

资金要投的稳,而投资自己要往最高增长的赛道去投,宁可挤红海,也要挤上车。因为红海竞争,吃亏的是老板,打工人又不吃亏。

比如说20、30年前的互联网,死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进入那个领域的,谁觉得后悔?

汽车,航空,在当年都是代表未来生产力的赛道,所以最好的人才,最多的资金都往里面涌,这样会将行业技术革新加快,平均利润率拉低,改变了世界但不一定投资赚到钱。

但是,正因为是上行的红海,正因为资金人力会源源不断涌入,所以这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好机会啊。

这个赛道有很多车,车还容易坏,不要紧,只要你的岗位让你的人力资本得到积累,你下来换一辆车,只要这个赛道向上,你就向上啊。

4.对于打工人的建议

所以,关于打工人怎么办的问题,香帅有几个建议。

① 要待在有利于自己人力资本积累的岗位上。

② 不要惧怕红海赛道,尤其是上行的红海赛道,一定要去挤。

即便赛道上的企业坑可能前仆后继的倒下,但是个人的人力资本会积累。一家不成,跳另外一家。把成本留给老板,把机会留给自己。

③ 跨赛道的时候,你要尽量“顺势”,尽量别凹造型。

比如上面说到那几个年轻孩子转行的故事,你说他们跨赛道没有?好像跨了赛道,又没完全脱离原来的行业。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④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被一些情绪化的舆论引导。

比如现在大家都说进体制好,小县城环卫局的一个岗位都N多博士生硕士生抢。其实职业好坏这个事情真是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香帅说,她大学毕业时,进外企还很流行,后来央企、银行、互联网大厂都火过,现在又轮到了体制内。

未来呢?其实谁都不知道。

所以说只要有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都是好岗位,尽量找上行赛道,但也不用太过在乎行业兴衰,最关键的还是你能干啥。

⑤ 唯一没有上限的,就是技能。

时代起落,但手里有活,心里不慌。这个时代给有本事的人仍然提供了很多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趋势是,现在数字基础设施极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职业也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是不需要坐班的。

同样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小姑娘美术专业毕业,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

她无意中在网上发现那些卖几百块钱的画,好像也没比自己画的强到哪里去,就开始学着卖画,几十块一张,慢慢攒点人气卖到几百块千把块一张, 现在一个月卖画的收入能够上万,这在三四线的小城市里边就很不错了。

这个事情其实不是个案,现在年轻人“斜杠”的特别多,包括公号小编、视频剪辑,都是年轻人的兼职。

这里值得多说一句,斜杠青年灵活就业可能不是个暂时的状态,未来灵活就业这件事情真的会成为一个常态。像刚才说的小城市女孩儿,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而且很多年轻人是在主动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因为他们也发现,只要干的活是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在哪儿都差不多,也不必要呆在一个地方到死到老。

何况现在大厂都裁员,大学老师都可能是合同工。原来还指望着在单位里养老,没想到35岁就面对天花板,或者被淘汰。

说来说去,唯一没有上限,不被淘汰的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技能。

所以,斜杠、练技能、狡兔三窟,是年轻打工人的最后堡垒,也是突围抗内卷的一个良药。#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今天收了一本宽太と的杂志。
说起来町赤的拍摄距离都没这么亲密和紧挨过。但是两位的合影,有时像职场杏骚扰,像金融对家,像赶着下班的社畜,像神雕侠侣,像老来得子,像直男初恋,倒是从来没像过一对兄弟,再亲近也不像兄弟。

两个人的对视和肢体少了一点坦然,多的是模糊的无措,羞涩和兴奋,像正在被电梳子用小度数扫过头顶一样。

每次看到都让我窒息,安心です。

图cr考拉/柿鼠

2004年,董明珠像发狂的母狮子大吼:“你们9亿就要把格力卖给老美,休想!”领导劝道:“给你年薪八千万知足吧。”董明珠斜了一眼,8亿年薪我也不会同意的。

当时,珠海政府准备将格力卖给美国开利公司,董明珠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的生气,虽然开利公司给他8000万左右的年薪,董明珠依旧还是拒绝!
甚至还当场拍了桌子:“美国开利集团虽然是世界500强,但把格力卖给了他们,我们的国货品牌就没了!格力虽小,还是有前途的!”

董明珠面对自己一手塑造的格力,充满不舍,在董事会上慷慨陈词:“开利给我开的这个年薪太有诱惑力,但是我不能接受。因为收购就意味着格力的失败!没错,今天开利是世界500强,但是格力将会是明天的500强,给我20年时间就好了,我们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500强岂不是更好吗?”

董明珠早就看透了美国开利集团的豺狼之心,他们想吃掉格力,打开中国市场。这样一来,格力就彻底完了,而中国也将失去一个民族品牌。有多少民族企业就是这么毁掉的。

被收购就意味着格力的失败,开利虽已是世界500强,但格力未来也一定会走进这个行列。董明珠为了留住格力,她对所有人郑重承诺:只要给我20年,我一定将格力打造成世界500强!这是铁血的承诺!

在2019年的一天,格力又发生了一次变故,只见一个陌生男子受邀进入到了董明珠的办公室,他扔下一张卡说:我这张卡里有416亿,我想要成为格力最大的股东。

这个人就是张磊,全亚洲私募集团最大的boss,董明珠是特别佩服实事求是的人,但是对于一些只会耍嘴皮子、捞金的资本家是嗤之以鼻的!格力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董明珠很害怕突然有人介入,抢走自己花费一生心血打造的格力。

另一方面,她知道开利的狼子野心。通过格力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快速打开中国市场;一旦对格力进行拆分,格力就不复存在。

当然张磊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他告诉董明珠:我不会干预格力的正常运营,也不会干预董总的经营决策,五年内不会减少对格力的持有股份,拿出4%的股份来激励管理层!

听完张磊说的这些话董明珠是非常激动的,她伸出了手对张磊说:合作愉快!

甚至于为了保住格力,董明珠硬着头皮把事情上报,向中央反映。好在后来《股权分置改革》办法颁布,才终于阻止了这场近乎是白送的买卖。而现在,格力已经依靠自己的努力跻身了世界500强,市值达到3700亿,比当年开利想要收购它的价格高了70倍不止。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自己的品牌!

当时只有董明珠是真正为公司着想,为民族品牌着想的。曾经有人劝她把格力经理的头衔改成总裁,说这样显得档次高。董明珠说,总裁也好,经理也好,空调不好,什么裁都没有!

也许这个像狮子一样的女人永远都是凶巴巴的,没有和蔼可亲更没有平易近人。可正是无数像她和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中国复兴的脚步才越发坚定踏实。

董明珠说:“这个时代,中国制造业要承担自己的使命,格力将用创新为世界带来贡献,不寄希望于依赖外界。”

格力如今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受益最大的当属占股15%的高瓴资本张磊了,张磊确实花了416亿收购格力股份,但是很快他就将股份质押给银行,贷款去投资别的项目了。

而这次分红,按照15%的比例来说,高瓴资本可以分到税前36亿左右。
也就是说张磊一分钱都没花,每年还有大笔分红!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有很多高瓴资本的成功案例,高瓴资本还投资了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携程、美团、滴滴等,找到强有力的盟友,实现共赢。

张磊是中国价值投资的领军人物,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的,当年以驻马店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人大金融系。上到大学后的张磊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玩”,而是不断积累人脉和经验。

大学毕业后的张磊决定前往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结果在耶鲁大学认识了华尔街投资之父大卫.文森特,最后介绍他到华尔街里“历练”了几年。#董明珠#

大卫·斯文森是投资大咖张磊在耶鲁大学的老师,他看完张磊写的《价值》后深有感悟:

1999年时他是老师,张磊是学生;2020年时张磊是老师,他是学生;能得到“美国投资教父”大卫·斯文森的高度赞誉,说明张磊真不愧为“中国的巴菲特”!

张磊为了帮助更多人理解自己的投资思维和理念,为了帮助更多人成为有价值的人和做有价值的事,张磊花了整整5年时间,把他15年的投资经验写成了《价值》一书。

无论你是混迹职场,还是在官场打拼,如果你想成为有价值的人和做有价值的事,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https://t.cn/A66tqPH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兼职全职都行,收入2万元/月,直接注册99人,就可得5800 小程序代理,工资周结,0投资,会玩微信就行,太懒的别加我,不影响原来的工作,可以先看我微信朋友圈后
  • 中江县被管控,里面的人根本出不来,罗江区这会都还是常态化防控,凭什么德阳来绵阳的人就直接都是五天隔离了呢?成熟的言行举止下,遍地都是青涩的感情和冲动的醍醐味啊啊
  • 今天是居家的第三天,我真的特别想吐槽一下我老爸,因为家里没什么菜了,所以我在网上看一下有什么菜可以买的,问他,他跟我说你自己看着办,要不就是半天不说话,我跟他讲
  • 你几百几百的瓶瓶罐罐用上10年还不如一套三部曲给你的蜕变[奋斗]真正说到做到的面部保养专家[得意]今天你素颜了吗?你几百几百的瓶瓶罐罐用上❿年还不如一套三部曲给
  • 它要永恒地游荡在庄园的角落……它不记得是谁把它的果核换成一根肋骨,那记忆太过遥远和模糊,也许,那人是一名精神濒临癫狂的小说作家。#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 寂静被束光点燃,划过了云海的渲染 远处的星空,在向我召唤 望着你出神般绚烂,屏着呼吸期盼 画面在这一帧渐慢 身后又有多少是圆满 翻过了云山,听世间的惊叹 就是我
  • (经常傻傻分不清,用指甲油涂上标记哈哈)肤质:26岁,混油痘肌,不是很多痘痘,但是总是起几个痘痘啊,在嘴角在下巴使用时间:每天早晚使用感受:祛痘膏点涂,那种快要
  • 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轻食波奇碗了,好吃到不像是减脂餐,木木木木总是喜欢把喜欢的菜留到最后,这样每一口都是最喜欢最最喜欢,被人偷偷记下了微博名还专属关注了被我发现了的
  • 早这样打就不会是今这样的局面,你对敌人仁慈,他还以为你怕他,敌人可嚣张着呢,战争是残酷的,对付西方如果你退让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早这样打就不会是今这样的局面,你对
  • 把握得很好,不会觉得死亡荧光,可以搭配日杂风,元气满满呢[太开心]PKP02 MUTED PLUM紫红色。性价比挺好的这牌子[给你小心心]#真香了种草官##平
  • #DiamantiPerTutti##le1f# :所有我想要的东西,好像都不是那么地遥不可及,但结果是我依然一个都没得到。但我为什么要去贩卖我自己根本就没有的
  • 每个座位前面的小抽屉里塞满了餐巾纸[good] 红糖糍粑真好吃 连我这不喜甜食的都吃了两个~ 冰粉也超赞的~[鼓掌] 最重要的还是火锅 赞赞赞[good] 辣锅
  • 营销方面,加快营销人员和经销商“两支队伍”的建设,全年新增营销人员300余人,新增经销商客户370家,比年初数据分别增长24.25%和35.20%;全国区县级行
  • #金起范Key[超话]# #金起范Key全能艺人# 221101 新闻相关[作揖]蹦米的国民度……除了想成为公司同事外,现在蹦米又出现在新的领域上了[笑cry]
  • 剪的和我给的图完全没关系!我十几年剪短发生涯,剪得丑的都是这个形状,我对这个发型也不陌生了,你们都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吗?
  • 你会感受到减肥不是饿到面黄肌瘦,同时兼顾保养 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而且超方便就能搞定。#减肥[超话]# 不得不说:小白包真的绝了!!!“我真的没有存心减肥想调理结
  • 【军训日记 Day11】:军训慢慢接近尾声啦~慢慢闲下来还怪不适应的,今天没有去给七连集合点到就总感觉像to do list 上有个任务没完成,今天把考勤表补好
  • 谭咏麟说他是金曲制造者,一口气写三首霸榜歌,小柯总能复刻经典《时光音乐会》真是个神奇的宝藏节目,让人看一期就停不下来,几位音乐人坐在一起讲述互相唱对方的歌,讲述
  • #张云雷 千万份爱给你# 小碎片 • 日常 ⌇#张云雷 层层见喜# "♡ [] 张云雷我想在秋天储存浪漫 好在冬天馈赠给你•ᴗ•"。♥
  • 现场好多热心的集美互相帮助,一起帮忙拍照帮忙扫二维码啥的,感觉超级温馨也感谢这次大神给我的机会和福利,真的超级开心,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请多多叫我大神这边的领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