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仪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

昨日,陈若仪在网上晒出自己卧室的内景,网友看后,都沉默了。

视频中,陈若仪穿着简单的短袖,下半身搭了一个超短裤,走进卧室,床头柜摆满了护肤品。

而林志颖睡的那一边,床头柜上就显得简单很多,只有一个闹钟、一张全家福以及一个年代久远的手机。

简单地介绍一番以后,陈若仪又把镜头对准床,床单是纯白的,料子看起来也价值不菲,

然后她拿起枕头说:“我对枕头的要求比较高。”

虽然她没有具体说明这款枕头多少钱,但还是被网友查到,单个就要3999元。

网友看后,纷纷评论:“一个枕头就几千,这也太奢侈了吧!”
“陈若仪嫁给林志颖真是人生赢家!”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可以看到小志的卧室!”
“陈若仪真不拿网友当外人!”

虽然陈若仪和林志颖已经结婚多年,还生下三个可爱的小孩,但还是有不少网友质疑她,比如长得不好看、没有气质,再比如当全职妈妈没有经济来源。

面对这些莫须有的评论,陈若仪可谓是早就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十分乐观,日常就是晒娃、晒自己的美照,看不出受到了任何影响。

【企业管理】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01电器的幸福指数

京东发布了一份特别有意思的报告《京东电器消费指数报告》,把家用电器作为衡量幸福感的维度,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先让用户为自己所买的电器打分,范围从0到100,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是纯粹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没有任何娱乐等提升幸福感的目的,那就是0分。

相反,如果你认为购买该电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提升幸福感,没有任何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目的,那就是100分,以此类推50分就是幸福感和提升效率的目的各半,25分就是提升效率为主,提升幸福感为辅,75分就是提升幸福感为主,提升效率为辅。

最终的结果,最能提升幸福感的电器数码产品依次是游戏机、电视、音响、无人机、投影仪、相机、耳机和按摩椅,最能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电器数码产品是打印机、电脑、洗衣机、集成灶、剃须刀。

29个品类有16个低于50,更侧重于效率,总体上而言,电器数码产品提升的是效率,其次才是幸福感。

跟这个结论相吻合的是报告中各城市的“电器幸福感”,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指数41.93,低于36城市的平均数43.04。

这个报告还引用了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引用这句话的原因在于,报告认为,有一些数码电器,为了让人们效率更高,从而产生更多的休闲时间;但休闲时间多了之后,又需要更多的电器去消耗这些闲暇时间,于是就有了游戏机、电视和音响。

这就是这份报告所主张的“从电器为人类提供劳动力,到电器与人类共生”,但我听着怎么像一个典型的“消费主义阴谋论”:一部分商家负责卖给你节约时间的商品,一部分商家卖给你消耗时间的商品?

逻辑是不错,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嘛。

游戏机是幸福感最强的商品,那怎么理解幸福感不怎么高的上海人和北京人,对游戏机的爱好却是全国第一和第二?

我的理解,正是因为上海北京太讲效率,生活节奏太快了,人都被逼疯了,才需要游戏机去放松一下,在这种需求下,游戏机恰恰让自己变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牵强的解读,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康德的这句“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很容易让人误解,分清目的和工具(或“手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让我们来读康德。

02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

“手段”最不容易产生误解。

你每天早上被刺耳的闹钟吵醒,胡乱在脸上折腾几下,叼着山东煎饼挤地铁上班,背着老板励志语录,跟HR争论报销比例,想着再赚1000万就财务自由了,不用受这鸟气了。

明明不喜欢工作,但看在钱的份上,你还是忍受着痛苦而工作,这种工作,很明显只能算是“手段”。

所以说,人的大部分痛苦,都是来自于手段与目的的背离。

但“目的”又是什么呢?这就不容易定义了。

有人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愿意加班,我愿意忍受低工资、苛刻的老板和无理的客户,这是不是目的呢?

在康德看来,是不是目的,要看你到底为什么喜欢?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的职业光环,光荣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师、万众瞩目的明星——这就还是“手段”,职业成了让你生产自我荣誉感的“工具”,你还是免不了为了工作而痛苦。

有人喜欢这份工作,是因为一个崇尚的理想,比如要当医生,拯救苍生,当政治家,造福百姓——这仍然是“手段”,职业成了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照这么说,好像职业问题上,所有人都是“工具人”?也不一定。

有人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但我就喜欢搞钱,凡是能搞钱的工作我都喜欢,不搞钱的工作——我根本不会做的好吧?

这就不是工具人,而是“目的人”了。

有人会说,这跟前面说的“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不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前面,你不是“为了钱而忍受工作”,你是为了“有钱可以不工作”而“忍受工作”,对于你而言,钱也是工具,是“不工作”的工具。一旦赚到了可以不工作的钱了,你就不爱“搞钱”了。

而真正“爱搞钱”的人,根本没有钱赚够的那一天,一生都将为了钱而工作。

钱=工作=人生目的

为了“不工作”而工作,这听上去拧巴,做了更拧巴,“工具”和“目的”的冲突,这才是你痛苦的根源。

康德哲学中的“做某事的目的”,实际上跟我们平时说的“做某事的目的”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目的是这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以后要干这个,这个信念,越长大越坚定,高中以后就没起过要干别的事情的想法,从来没有想过……”

或者是这样的“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本来以为这一份也做不长,但从进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明白了,这里就是我换了那么多工作的原因,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为什么康德对人生目的的看法这么古怪呢?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

甲:为什么要工作呢?
乙:因为要赚钱啊。
甲:为什么要赚钱呢?
乙: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不工作了,想做自己喜欢的XX事了?
甲:为什么喜欢做XX事呢?
乙:……

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答案的人,就太天真了。

有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筑梦师可以潜入你的梦中,人为植入一个信念。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直有一个信念,你喜欢XXX,没有理由没有原因,那么你能判断这个信念是筑梦师植入的,还是你与生俱来的吗?

不能,因为梦的世界里,你并不真实存在,所以你不可能理解。

康德也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某一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戴着一副拿不下来的有色眼镜,每一个人的眼镜的颜色都不一样,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吗?

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都戴眼镜,就没有人知道真实世界的颜色。

有色眼镜就像《盗梦空间》里被植入的信念,被康德称为“先验道德”,这就是每一个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道德观——这里的“道德”是中性词。

康德提出“先验道德”的意义在于,既然你永远不知道“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的,那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发现世界的真实颜色了,而是把“有色世界”当成真正的世界,一切遵守你内心的“先验道德”。

因为康德这里的道德是先验的,因此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康德的“先验道德”类似中国人最熟悉的王阳明的“心学”:确定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无论是康德的“先验道德”,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最难的都是要找到你真正发自内心相信的东西,好比——“你为什么要工作”?

03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作为一枚70后,记得当年高考的时候,还背过“大庆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呢?

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

很明显,“大庆精神”时代的“工作”,是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工作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所以要求大家“不为名、不为利”,要求大家“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

这话听上说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才符合“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观点。

大家都学过,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人爱工作,与金钱无关,人人需要工作,与地位无关,工作是人类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是很像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虽然马克思的方法论源自黑格尔的辩证法,唯物主义源于费尔巴哈,但其认识的内核却更接近康德。

为什么大庆精神要求劳动者“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呢?如果一件事是目的,那么这件事的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全部意义,工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的意义就是“先验道德”,我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工作吗?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但是,以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为转折点,劳动的本质就变了,劳动法的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到了这里,“劳动”不再是义务,而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权利。什么是“应该保障的权利”呢?就是当我们完成劳动任务时,法律应该保障我们获得合理报酬等等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权利”与“义务”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我们不想工作或不需要工作,完全可以放弃劳动的权利——可放弃的是手段,不可放弃的才是目的。

“劳动”从义务变成权利后,工作就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不过,社会主义的《劳动法》与资本主义的《劳动法》还是有区别的,《劳动法》特意留了两个口子,一个是让公务员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所以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手段,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崇尚目的,所以不存在996的问题;

另一个口子是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就是说,国家需要你无偿劳动时,你不能讲价,一讲价就变成“工具人”了。

让工作成为“人的目的”的门,仍然开了一条缝。

随笔「贰零贰壹肆月拾贰日」

我听过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女孩一如很多人,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普普通通地学着说话,走路,普普通通地念着书,普普通通地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普普通通地爱着别人,也被别人爱着。

女孩见过日出,看过月亮,站在斑马线上数过城市里的人群,也路过小村的田屋,每一片零碎的记忆都游离于她的脑海之中,构成完整的世界。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就叫生活。

有人说,生活像团在一起难以解开的麻绳,像忽明忽暗的烛火,像漂浮在湖水上的一片枫叶,它精彩绝伦,却也平淡无味,人生百味,总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我究竟是因何写作?

细细想来,可能是文字的堆砌令人轻松和快乐。有时候的复杂心思即便说给别人,他们也未必能够理解,于是选择寄情于笔下,说给自己听,一通胡乱洋洋洒洒地宣泄以后心情便好了大半,颇有舒畅之感,实在谈不上什么高尚的理由。

就这样想到哪写到哪,无拘无束,也不用刻意斟酌用词语句,最后即便七零八落得不成文,却也是自己的一份宝藏。

人类要是找不到自己喜爱的东西,枯燥无味的生活会很容易把他们拖垮。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写写画画,沉浸其中的时候全身的细胞都投入了进去。我认识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爱好。对于他们来讲,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会想要自己去尝一尝。

我的舍友活的却倒通透。当我在向她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所愿,想在毕业以后找一份喜爱的工作时,她从快把自己淹没的书堆里抬起头,“就好像把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设成了闹钟,爱好变成职业只会徒增痛苦。” 我静静地听她讲完,忽而茅塞顿开,然后觉得自己所讨厌的东西仿佛也有点可爱了。#随笔##文学##写作# https://t.cn/R0Q4Dl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尤记得我刚毕业在上海长虹打工时的一个傍晚:在宿舍外散步时,闷热的晚风吹拂,路的对面是住宅小区,远远的已亮起万家灯火,我不由看得心生向往和迷茫,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才
  • 平安喜乐 ❄︎ 不止圣诞这一天 +✨= ʜᴀ͟ᴘ͟ᴘ͟ʏ ᴇᴠᴇʀʏᴅᴀ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菠萝头粉碎机,在看第一幕的时候,我心里就觉得,完蛋了,陷进去了,我的心头爱啊,不是老套的狗血青春疼痛文学,是青春里那些怦然心动的美好,虽然体量很大,但是阅读起
  • 同时也…………好多好多年没有在没摊位的情况下逛展了,only放人还挺快的,门口排队倒是没什么,重点就是,不能逛一会儿回去把东西扔下,继续出去逛……好累啊,最后只
  • 同年,他被招募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08年被任命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2013年获得保罗马克斯癌症研究
  • 长春烧烤和沈阳烧烤味道很相近都很好吃,都舍得加糖,我脑海里一直回忆起去年培训沈阳同学说的“出了山海关,烧烤就不一样了”出了山海关,烧烤就从孜然辣变成了甜辣。6.
  • 我身边的人不是一直在发生烂爱情就是完全没有爱情 所以我每次遇见了特别般配的一对的时候我就会打心底里盼望他们一定要好好的 不要出现背叛 新鲜感过了可以一起再寻 因
  • 教师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探索,最终生成了“兔子的房子”主题活动。 孩子们在无数个类似“家庭日”的活动中,既保持了天性,又发展了社会性。
  • 在这期间,他由带国际团的普通导游,很快成长为一名带游客出境的优良领队,若干年后, 2018年,已经转型影视圈的张颂文到曼谷拍摄网剧《唐人街探案》共事陈思诚问他
  • 【#诺米谢帝同框和解#】 4月30日,诺米@诺米么lodmemo的微博 晒出与@谢帝 同框视频,配文“peac”(peace和平)。2024.04.14《Mak
  • “他们三个人必须一起踢球,这是我的执念,我想我们再也不会在法甲赛场看到这种情况,他们表现得非常好,无论是比赛还是投入度,但大家都忘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在二月份的时
  • 种下之后要提供温暖、通风好且散光足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下草莓种子很快就会发芽,出苗了。草莓种植一、种植时间草莓种子在15~20℃的环境下容易萌发,若是能很好的控温
  • 可蹭可转快转听说与极好的博呼动或能加快涨[羞嗒嗒]还听说带#阳光信用# 呼动满15字更容易涨今日植物名目分享: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花朵像蝴蝶在跳动的植物,
  • 不闻不问耳石症发作也不来北京看他,美其名曰不干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哈哈,杨柳有多“专业”影响有多恶劣就不必多言了。沉迷打游戏,看似出道早又处在复杂的鱼圈 实
  • #张杰[超话]# 还没看完就已经特别幸福的一部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真的特别美好 好喜欢看两个特别好的人相爱 故事开始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可以是因为女主的美好让男主一
  • 滇池风土艺术季举办公共艺术活动「乡村读书日」】#书香滇池# 滇池风土艺术季联合褚氏农业,于4月27日在昆明市海晏村成功举办了一场「乡村读书日——一群人读一本好书
  • ”13、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爱你的孩子,不要求回报,你只是因为爱了他就已经满足了,这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让孩子必须用一些事情来跟自己交换。《家庭的觉醒》金句 1、我
  • ”思虑伤脾,患者久治无效,并有面晄神疲、胸闷不畅、苔腻脉细等,中虚气陷不摄,湿邪化热,扰动精室之象,故宗“脾统四脏”之说立法。”请+ 即可取全文吃瓜1. 赵今麦
  • 但是事实上还是改变不了,可能是妈妈一路过来都过得太苦了,可能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妈妈觉得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爱人先爱己,一个人如果连爱自己都做不到,那么也很难爱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