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看报纸# #云梦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县# 却是出土国宝级文物、收藏文物5000余件的文物大县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司马相如《子虚赋》

  铿铿的锄声穿过土层,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紧接着,一声闷响,相隔几千年的日光照进地下……

  几堆竹简吸引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将1000多片竹简一一收集,编号清理。不久后,从北京赶来的文物专家辨认出:战国七雄到秦国一统的历史瞬间,被一名叫“喜”的官吏,用4万多个工整的秦隶记录了下来。

  这是何地?参与发掘的农民答:睡虎地。

  老虎打盹儿的地方,默默收藏了历史长河里的金戈铁马。1975年,因出土一批珍贵秦简,这个地貌形似卧虎的小村庄,从此被叫响。

  数十年后,这里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放大数倍的复刻版秦简矗立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睡虎地秦简原址纪念园。

  园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伸出手轻抚竹简。他是武汉大学退休教授陈抗生。

  在湖北面积最小的县云梦,出土了如此罕见的珍宝——当时身为云梦县第一中学历史老师的陈抗生不敢相信。

  不久后,他被县里选派,护送秦简到北京进行科学技术保护,成为极少数亲身经历秦简发掘、保护、释文和后续研究过程的学者之一。

  文 博

  出土睡虎地秦简等36件一级文物,是考古工作者常去的“文物大县”

  退休后的陈抗生依然放不下云梦。每次回来,他总爱去云梦县博物馆转转,找馆长张宏奎聊聊天。

  睡虎地秦简,秦士兵黑夫与惊的家书“黑夫木牍”,诸多珍贵的木雕、木漆器……云梦共出土36件一级文物,是考古工作者常去的“文物大县”。云梦县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一级文物18件,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堪称翘楚。

  其中,张宏奎最喜爱的是木雕“卧鹿立鸟”。振翅的鸟儿站立于俯卧的鹿身之上,“鹿角被大胆地移植到鸟头上,反映出楚人革故鼎新、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

  “气蒸云梦泽”,古时的云梦大泽,比今天的云梦县辽阔得多。楚王前来游猎,云梦一地,就此成了楚国的别都。秦汉以后,云梦泽不断接纳长江与汉水带来的泥沙,逐渐淤积成陆地,分割为星罗棋布的河道与沙洲。

  大量出土的木漆器,印证着云梦昔日的繁华。

  木漆器的原料大漆价值昂贵,制作工艺更繁杂。木胎上1毫米厚的漆,髹20多遍才成型。古人说,制一只漆耳杯,要用百人力;一面漆屏风,要费万人工。

  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李澜感受尤其深。

  刚出土的木漆器,裹满泥土。捧起漆奁,放入盛有清水的托盘中,用竹签一点点刮去泥巴,再拿小号排笔轻轻扫动……李澜的工作,就是对木漆器进行脱水加固和定型,再修复病害。

  木漆器泡在地下水中,虽能保持外形,却不能阻止腐败脱漆。出土后,任其自行干燥,将会收缩变形,甚至开裂。

  历史是时间的层累,重现历史同样需要时间。仅脱水一项,就至少花费一两年,保存更完好的大件器型,甚至要5年以上。

  耐得住性子,才看得到最终的样子。李澜觉得,这正是木漆器修复的迷人之处。

  李澜的实验室位于县博物馆旁。不起眼的灰顶房,不仅是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还是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梦工作站。如今,李澜将许多时间花在培养本地的文物修复技术人员上。

  此前,博物馆不得不将需要修复的文物运送到武汉、荆州等具备条件的地方。长途颠簸,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损坏,这一度令张宏奎感到苦恼。

  工作站挂牌后,库房保管员刘露和张丹成为李澜的徒弟。学了一年多,如今,她们已经熟练掌握木漆器脱水前预处理的技巧。

  记者在实验室里见到的正在脱水的木漆器,就是由刘露和张丹参与处理的。这批木漆器出土于入选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梦郑家湖墓地,花纹粗犷。

  文 艺

  保护传统艺术,越新颖、接地气,越有人记住;被记住的,才能传承下去

  秦简中浮现出的历史脉络,叠印着云梦人的文化基因。

  去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登上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今年,又走进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览。

  消息传来,云梦县城关镇幸福社区体育协会会长李晟华欣喜满怀。何不将秦国官吏“喜”的故事“舞”出来?应者云集。

  身着华服、手握竹简,水袖为笔、尽情挥墨。打磨两个多月,李晟华带领社区舞蹈队创作的作品《墨舞秦简》第一次演出,就在市里的比赛获奖,还被邀请到海外展演。演出很受欢迎,被当地人叫做“秦简舞”。

  历史上,随秦人入楚的,还有一项独特技艺——皮影。云梦皮影,唱腔与西北地区不同。真假音互相交织,时而悠扬婉转,时而荡气回肠。

  临近晌午,梦泽影戏馆里,鼓点哒哒。上演的皮影戏,根据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改编而成。

  主管律法的官员苦苦劝说家中老父不要烧秸秆,又将破坏生态环境的“村霸”绳之以法,诙谐的台词引得观众阵阵发笑。秦简蕴含的文化历时千年,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田律》中,‘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与禁止森林砍伐、秸秆焚烧等法律规定异曲同工。”云梦县政协委员刘俊明说。

  刘俊明爱好文艺,希望通过皮影传承文化。他找来搭档方定敏、皮影艺人秦礼刚,三人一拍即合,共同创作了皮影小品《秦律戏中戏》。

  秦礼刚是云梦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师从云梦皮影艺术家陆春元。上世纪50年代,陆春元大胆创新,在皮影绘画中仿效戏曲,采用京剧脸谱和服饰;唱腔融入楚剧、汉调和花鼓戏特色。皮影人物头可点、眼可眨,嬉笑怒骂,淋漓尽致。

  如今,秦礼刚也致力于皮影戏的创新发展。铜鼓敲下,双手飞快地交叉,两个扭打在一起的角色瞬间“换头”,这是秦礼刚的皮影绝技。不执着于固定的曲谱,秦礼刚很擅长融新闻热点于戏中。列个故事大纲,怎么唱全凭自由发挥。将真实生活中淬炼而来的俚语,组合出新奇的意味。

  “演皮影不容易,一台戏从头到尾,男女老少全由一个人扮。”秦礼刚说,写剧本、画图样、雕刻制作、说学逗唱,样样都得会。

  最近几年,秦礼刚发觉,本地年轻人与皮影戏少了些亲近。为此,已年过古稀的他,不仅带了不少徒弟,还向孙子秦朗传艺。“不仅要学老戏,还得有抓年轻人眼球的新戏。”秦礼刚常常叮嘱秦朗。

  秦礼刚感叹,保护传统艺术,是一场对“遗忘”的抢救:越新颖、接地气,越有人记住,“被记住的,才能传承下去。”

  继承,不只靠口传心授。

  几年前,秦礼刚收下了一个“钢徒弟”——全身装着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2017年,秦礼刚与机器人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同台表演经典剧目《武松打虎》,机械手牵着皮影老虎,按照编程做出的动作栩栩如生,引发年轻人的关注。

  “未来有人工智能,加上我们的创新,就不怕老手艺失传。”秦礼刚说。

  文 旅

  从历史积淀中提炼文化特性,探索更好统筹文保、旅游和商业运营的关系

  站在睡虎地遥遥东望,楚王城遗址的古城墙逶迤盘桓。云梦县志记载,春秋时吴楚交战,楚昭王来云梦避难时筑造了此城。

  历史是现实的年轮,书写着文明的轨迹。今天的云梦,正在从历史积淀中提炼文化特性,探索更好统筹文保、旅游和商业运营的关系。

  5年来,云梦新建非遗展示馆、秦简纪念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未来,云梦将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化,打造“一城崛起、三馆辉映、三圈成环、四村点缀”的全域旅游格局。

  正在建设中的楚王城遗址公园,承载着这一美好愿景。

  打开公园设计草图,三面环绕的古城墙遗址构成一道环形景观带,中间的夯土台遗址将整个公园一分为二:北部是游赏区,南部是湿地景观展示区和民俗体验区。游猎表演、木漆器设计、秦简拓片……张宏奎期待,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灯火流转,点亮小城暮色。一半是街巷,一半是河水,在楚王城遗址东南方,正在建设中的蒲阳老街雏形初现。

  欧阳祥山是老街改建项目负责人,不到20岁便离乡到外地打拼。他希望能复原儿时嬉戏玩耍的老街,同时让它焕发新的活力。

  欧阳祥山曾走访许多古村、古镇,流连于诗画一般的青砖黛瓦、亭台水榭,从时光烙下的痕迹里,饱览当地的风华雅趣。渐渐地,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逐渐成形:建造一个景区,以老街为轴,沿线修建徽派、苏派等古典风格的建筑,既保留云梦特色,又融合各地风土。“半街半水”的灵感,来于苏州山塘街。

  方案刚提出,就遭到许多质疑——投资景区,何不选择经济更发达、游客更多的地方?

  “我是云梦人,割不断的家乡情结,就像改不掉的乡音。云梦不大,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欧阳祥山说。

  沿着老街青石板路向更深处走去,一座木楼雕梁画栋。有30多年古建筑修复经验的建筑师宋胜国参与了老街改建,他介绍,木楼戏台上方穹隆状的藻井,由3名木雕师傅边设计边雕刻,耗时两个多月才完工。一顿一挫间,既仿古,又出新。

  修复完毕的戏台上,好戏不断。非遗传承人舞动着两条“三节龙”;秦礼刚和秦朗拿出皮影戏道具,演起《武松打虎》,坐在台下的春江忍不住鼓起了掌。

  在云梦生活了27年的春江,业余从事写作。如今,她正在搜集史料,挖掘古地名背后的故事。蒲阳老街、南门口、好石桥、道人桥……独具云梦特色的地名,成为地方文化的生动注脚。“光道人桥,就有400多年的历史。”春江觉得,地名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追溯过去,才更能好理解当下。”

  云梦人的性格中,融合了楚的浪漫和秦的豪迈。“‘黑夫木牍’象征安居的愿望,木漆器、皮影象征乐活的心态,秦简则象征严明的律法。”张宏奎说,这片土地承载着古今的家国情怀。

  来云梦,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楚韵秦风水乳交融,汇聚成兼收并蓄的独特文化。岁月流转,如同亘古的风穿行林间,时节一到,便催开青绿。

  向历史纵深考古的一代人,探寻着小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振奋的是,还有许多人正从历史中抬起头,努力探寻出一条以文博带动文旅发展的新路,让千年小城更见风采。(《人民日报》7月15日)

【广东渔村里的新女子夜校:五六十岁的她们,第一次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 #教育机会对女性有多重要#】在广东揭阳览表村,有一所开了七年的新女子夜校。来这里上课的是一群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潮汕女子,大部分没有上过一天学,最高学历三年级。她们来这里的愿望很简单: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为她们担任老师的,是一群同样早年辍学,仅仅读到初中或小学毕业的女性同乡。#拥有姓名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53岁的林赛竹是7个孩子的母亲,每天有两份工要打。她早晚6点去镇上做清洁工,其余时间在工地上做力工,负责搬砖头、和水泥、拎砂浆等等,10小时赚120块钱。每周一三五的夜晚,吃完晚饭、做完家务后,她会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骑着小电驴去览表村的新女子夜校上课,每晚学5个字。林赛竹记得,早年打工时排队领工资,领完签名,男人会签名字,她和其他女工都是按手印。5年里她因为家务迟到过,但绝不请假,女儿出嫁的前一晚,她照样来到夜校上课。

新女子夜校这个名字是一位40多岁、开五金店的妈妈起的。她说:“我们都想识字,是新时代的女子,就叫新女子夜校怎么样?”

这个名字全票通过。

夜校开班后,有70多岁的母亲来帮40岁的女儿报名,说希望弥补早年没让女儿读书的愧疚。还有60多岁的老人带着两个孙子来上课。

平日里,她们是母亲、祖母,有人60岁仍在工地做苦力,有人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和丈夫去市场卖菜。有一个50岁的学员,儿子有一次带她去广州,她想上公共厕所却不认识“男”和“女”,也不敢问别人,就一直站在厕所外面,等着有女性使用,好跟进去。她不记得自己在外面等了多久,但记住了那种每一秒都很煎熬的感觉。还有一位学员,常看到丈夫和其他女人发微信,她不识字,丈夫也不避讳她,几次后她觉得自己必须开始认字。

第一节课学写名字,很多学员连笔都没有握过,有学员用拳头圈住笔来写。老师得握住她们的手,一笔一画地教他们。有学员说:“握一支笔比握锄头还辛苦。”

但她们造出的句子令人惊叹。一位建筑女工曾这样写:

今天:我今天想去玩。
看见:我看见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
下雨:好久没下雨了,我要下雨。
美丽:世界好美丽。
眼泪:你今天为什么流眼泪?

识字是这些女性平凡生活里的壮举。很多人开始去上课时喜悦又满足,但后来还是无奈放弃了。被孩子、丈夫、家务牵绊着,她们的时间实在太紧张了。

即便坚持上课5年,林赛竹依然每天在外打两份工,在家里当勤劳的妻子和母亲。有一次老师劝她让老公在家把米饭蒸上,她回去只炒菜也会省力些,林赛竹好脾气地笑笑:“他就是不会啊。”

她们摆脱不了那种坚固的生活。并非不想改变,她们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也真的没有办法。“潮汕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识字这件外在的事情,结结实实地撼动了她们的内在。

林赛竹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很久了,一直不敢在别人面前写。有一次去打疫苗,之前都是朋友帮她签字,但这次朋友有事来不了,她看周围没人,以一种近乎偷偷摸摸的姿态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林,赛,竹。她为此开心了很久,“觉得很好,很好。”

也是因为夜校,她们有了学校、同学。夜校每年会给学到最后的学员们颁发毕业奖状,有一次,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学员哭了,她说,“这么老了,还可以参加毕业晚会,还有奖状。”

有一年,一位外面的大学老师来夜校上课,她请学员们挑出最喜欢的一个字。出乎预料的是,所有人都讲起了夜校:

选择了“头”的学员说,夜校是我人生第一次上学读书,意味着从头开始,开了好头;

选择了“来”字的学员说,我即使总是读不会,我也坚持每次都来;

选择了“好”的学员说,我到夜校来认识了新朋友,真的很好;

选择了“吴”字的学员说,一个是因为我姓吴,更重要的是我在这学很“乖”(潮汕话“吴”与“乖”近似),上课认真,从不看手机;

选择了“芳”字的学员说,我以前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现在会写了,看到这个字的美好,书写也很简单,很感谢爸妈给我好名字。

“她们呈现出来的喜欢这个字都跟这个夜校有关,也就是说,这个夜校生活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一种光亮。”聊起那个场景,这位来给她们上课的大学老师胡颖华还是会想流泪。

透过她们,胡颖华好像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潮汕女性。她的外婆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别人用她嫁来前的家乡郑店称呼她,叫她“郑店婶婶”。她的妈妈很早就辍学了。胡颖华是她们家唯一走出潮汕的女性,她记得那条长路上消失的女同学,她出生于70年代末,小学毕业时,很多女生就不见了,嫁人或者出去打工。到高中时,50多个人的班上只有4个女生,而隔壁班只有1个女生。胡颖华是幸运的,她在大面积的淘汰中幸存下来,获得了良好教育的机会,但她依然常常能感觉到这片土地对她的影响,对女性生命能量的禁锢,那几乎刻在她的骨子里,时刻会有声音告诉她,“不要太张扬,不要太厉害,要以家庭为重。”

那节课的最后,她们一起唱了夜校之前教大家唱的《茉莉花》。唱着唱着,胡颖华和几个工作人员都落了泪。“只有身处在这个地方的人,你才知道要挣脱这样的篱笼是多么地困难。她们本来就该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像今天的孩子一样去唱这首茉莉花,但她们被延缓了,时隔这么多年,在她们的中年之后,她才有机会一字一句地去唱,那么地用心,那么地用力,那么地真心,你就感觉她们在用生命去唱这样的歌曲。”

总有不可磨灭的东西留下。一位老师曾在菜市场遇到那位几年前带着两个孙子来上课的姑婆,当时老人怕孙子吵到大家,没上几次课就离开了。再遇,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告诉老师,当时学的字大都已经忘记了,唯一还记得的,是如何写自己的名字。#洞见计划#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s://t.cn/A6a0CGi2

【#换个方式看报纸# 花树凹变身“陶艺村”】走进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前河村的自然村花树凹,站在村口的山坡往下望,一件用6666口大水缸摆成的艺术装置映入眼帘。艺术品好似身形婀娜的少女随风翩翩起舞,将艺术的魅力和山水的灵动交织,引来许多人驻足拍照。

  谁能想到,花树凹曾经濒临消失。三彩艺术的到来,为这里带来了改变。

  艺术融入,为偏僻山村增添活力

  走遍花树凹,最显眼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大缸。在这里,缸是花盆、护栏、沿路的垃圾桶,也是指路牌、告示牌,还是“陶宝创意店”里的展台、会议室里的几案。山谷间绵延的步道,也由大缸摆放、填充、拼接之后铺就,名曰缸圈路。

  村里一共摆放了9999口大缸,它们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珍爱的藏品。“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制作了各种造型的缸,我收集的这些缸,有近年烧制的艺术品,也有村民的生活用品,有圆的、扁的、方的……形形色色,各有不同。”郭爱和说,缸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所从事的三彩艺术正是陶瓷文化的结晶。

  9年前,郭爱和与家人自驾游时偶然路过花树凹,“这里山清水秀,洛河从村子旁流过,不远处就是‘洛出书处’,文化底蕴厚重,村民也热情好客。”彼时的花树凹,位置偏僻、人烟稀少,许多年轻村民外出务工。郭爱和心想,“花树凹正需要艺术融入,增添新的活力。”

  于是,郭爱和与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的陶艺团队在村里扎下了根。一住俩月,郭爱和在村里老人的带领下,走遍村子的每个角落,甚至熟悉了每一棵树。曾经在村民眼中破败的老房子、老物件,被发掘出了潜在的艺术价值——老房子不要拆,改造一番可以做展馆;土墙别推倒,贴上陶瓷,就是艺术墙;窑洞要修复,挂上艺术品,摆上咖啡壶,就是边休息边欣赏艺术的休闲空间……

  融合老建筑、老物件,保留原汁原味

  空山新雨后,傍晚的花树凹,空气中满是泥土的芬芳。

  灯笼亮起,映照在老民房与夯土墙组成的洛阳三彩展览馆上。三彩釉画流光溢彩,上千只陶碗紧密排列而成的壁画《宙》富于想象,“河图洛书”图案则隐于三彩环境艺术设计《河洛》之中。

  “釉画、陶碗和环艺,这些三彩艺术作品,我们全部就地取材、烧制而成,再用艺术的方式与老房子、夯土墙、窑洞等贴合在一起。让三彩艺术融入村庄,和村里的老建筑、老物件相融合,保留村子的原汁原味,是改造的主要原则。”郭爱和表示,七八年来,团队没有拆除过一处老房子,没有改变过一处耕地的用途。

  正是这样融合、包容的艺术改造理念,打动了当初有顾虑的村民。“郭老师,房子和耕地都包出去,我以后就没地种,也没房住了!”村民吉志中说。“保证不拆掉你家的房子,而且一定把它修得更漂亮!地不仅留给你种,还给你提供种子。”郭爱和承诺。

  就这样,7年前,陶艺团队与村民顺利签订协议。如今,村里全部8户村民都盖了新房,住进了新村,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有的村民还办起民宿。

  在当地支持下,罗岭乡对村庄进行配套改造,建设基础设施,村里通往主干道的柏油路修了起来,油菜、向日葵也大面积种植开来,村容村貌愈加亮丽。团队用水缸塑造起伏的丘陵和蜿蜒的小路,依山就势种满坡地花卉。“以大地为画布,把山川变公园,我们的目标是把乡村装点得更像乡村,把自然呵护得更加自然。”郭爱和说。

  在陶艺团队持续推动下,花树凹逐渐变成了新旧建筑错落、三彩艺术点缀的“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沿着大缸铺设的“陶瓷之路”拾级而上,一步一景、目不暇接,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完美融合。

  发展文旅项目,给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随着游客日渐增多,许多村民选择回乡创业,开办民宿。有的村民回来务工,从事维修建筑、保养道路、修剪花草等工作。

  年逾60岁的村民韩凤晓负责给员工做饭,一个月工资3000元,“陶艺村给俺们送来了艺术,带来了好运,心里美得很!”

  艺术改变了山村,富裕了村民,陶艺团队却没有停下脚步。“陶艺村发展项目规划的是50年。每时每刻我都在思索,如何能为这里注入更多艺术元素,给村民带来更多收益。”郭爱和说,用三彩艺术改造陶艺村,是需要一辈子乃至下一代接续奋斗的事业。

  2015年,为了打响陶艺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郭爱和举办了一次文化快闪活动,活动邀请国内外23名艺术家来到陶艺村,一起挥毫泼墨、取土烧瓷。

  郭爱和有深远的思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洛宁县山清水秀,文化厚重。用艺术振兴乡村,在这儿是一条可行的路。我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当地人及其下一代提升艺术素养。”

  前不久,洛宁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小手画三彩”比赛,让孩子们用画笔表现心目中的美丽乡村,并烧制成三彩釉画作品,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孩子们。陶艺团队还资助洛宁县1000多名中小学师生走出大山,到洛阳市区的博物馆、艺术馆等进行美育研学,邀请艺术家给乡村美术、音乐老师以及中小学生上美育课。

  “我希望在这小小村庄孕育出的陶艺村,可以成为提升居民艺术品位、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粒种子。”郭爱和如此畅想。(《人民日报》7月1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宋佩瑜闻若弦宋佩瑜闻若弦(全章节无弹窗收藏即看)笔趣阁全文阅读dszxt5 书名:《宋佩瑜闻若弦》宋佩瑜闻若弦 ‼主角:宋佩瑜闻若弦 非小说原文:“梨梨。”
  • 在拍摄过程中,我才终于直面一个我早就明白的事实——我妈不是以「我的母亲」的形态存在的,她是一个有名字的女性。我可以回到过去的视角,写几千几万字的劝勉书来使你坚持
  • 普麻有一种别样的美[馋嘴]最后偷偷放一个瑟瑟嘿嘿p3是方吧唧,最近觉得方吧唧的质感超好啊,而且用闪光灯拍出来绝美[彩虹屁]p4是流麻,黄金乡真的超大一个()沙子
  • ”说着,袁金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你可能不知道,你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但逝者已矣,你可要坚强起来。”见谢慈这么乖巧,袁金伟心潮澎湃更受不了,他的手又不安分地攀上
  • 新置顶 永久属性:破画画的 projectmili乐队厨 乐队主唱Cassie Wei激推 心中永远的tp1音乐人 桄遇:淡游单机养老玩家 对该游戏任何发型cp
  • ‘倩魂销尽夕阳前’‘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任嘉伦Allen纳兰容若!
  • #偶像梦幻祭[超话]# 低价退坑出 满5件包邮 多收可刀会送小礼物 吧唧状态默认中古 有伤会自刀 均现货 稀有谷 推吧 国白 番心 签吧 tag:es2 偶像梦
  • 市场最近连续8天呈现持续上涨的势头,今天更是站稳了3000点以上,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久违的希望。然而,在这波市场的普涨行情中,有人却连续亏损5天,遭遇3个跌停。
  • 后来,我甚至萌生了去笑果做导演的想法,也真的去线下参加了社招笔试,没错,是进考场的那种笔试。今天特别倒霉 先是坐公交我以为走错了 又去对面 结果我一看导航 就该
  • #恋与深空[超话]#睡前摆摊接深空代肝代打祁煜生日活动预定活动预定:根据活动内容,暂定20r多退少补1.拿卡类活动(如七日自选)以拿到卡为主2.签到类活动,以实
  • 《面具》这件作品(图4)属于“透明的头”系列,这些头用线悬挂在空中,能够来回移动,观众也因此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这件作品。这样的场景可以说看起来毫无所谓欢乐可言,
  • 医生:记住这5点】, 快来看吧! | https://cpu.baidu.com/api/1022/b819265a/detail/10024374989437
  • 奔波的一天 今天外出的人很多 我爸让做早班车走 我原本是说坐第二趟车 结果五点就把我叫起来了 我处于一个懵懵的状态 我寻思着我闹钟都还没响呢 真是不想起床 起
  • 回到办公室,因为有另外同事在,很留面子的跟她说,合唱的麦克风是不能随便动的,我会出丑的。数的过来的同学,数不过来的同事,每天都在增加的偶遇,提到我的时候,很少有
  • 尽管公测共通线也有夺舍(部分人转移)但一周目过公测共通线结尾的我,并没有太懂,没有察觉到路辰的不对劲,于是过了内测,才明白了他这个人不简单。所以个人隐私亲子鉴定
  • 微博红V博主@褚明宇 对此评论道,“一个普通用户说走就走没问题,一个靠炒作网络热度成名,要为公司的业绩以及其他同事负责任的所谓合伙人,说删就删说不玩了就不玩了,
  • #朴成训[超话]# #朴成训冬日暖阳# 【官方】 240227 ENHYPEN_JP更新成训相关\Pokémon Day記念 「POKÉDANCE」撮影ビハイン
  • 啾咪 《帕拉丁》剧本杀测评: 故事发生在有着剑与魔法的世界,开始DM让我们从七把武器中选择自己心仪的,选好之后我发现每个人的名字都用武器的特点来替代,避免了很
  • 我看着他很难受,突然又清醒了,想到你说的活在当下,立马就想找补回来。他好像又有信心了,就自己把水倒了,全程没有我帮忙。
  • 自认为猫系(爱宅家)爱撒娇的粘人精,现在的男菩萨星旭,空档期增肌拍戏前刷脂,增肌期会壮,刷脂期塑型。#花亦山心之月[超话]##花亦山心之月交易[超话]#这是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