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的瞬间#【上海不该这样?不,上海就该是这样】

上海这波一系列拉胯的操作,似乎很难看懂。为什么,历来服务口碑最好,最人性化的城市,会堕落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生活在上海四十年的本地人,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就应该是它本来的面目。

有人说上海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城市,他一切运行都依赖于商业。天津这样的工业化城市的基层有很强的行政组织,而上海则完全依赖于商业机构。比如这一次被骂的最惨的上海居委会,他们的工作模式是很特别的。上海的居委会人数极少而且年龄偏老都是50岁开外的老阿姨老爷叔,但是他们却要管理几万人的社区,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上海的居委会基本上依赖于小区的商业物业,居委会会将很多自己的任务外包给他们。比如最近几年的垃圾分类最末端的执行几乎都是靠物业来维持的。

于是上海居委会服务能力正比于小区物业费价格,物业费价格高的请得起优秀物业,日常琐事就能处理特别妥当,几乎可以做到管家式服务;而物业费低就只能请很差的物业,物业管理人员推诿扯皮甚至侵害业主的权益。所以我们在这一次封城里可以看到,.优秀物业管理的小区不缺吃喝还一个劲内卷秀各种豪华物资,而一些穷小区就发生了物资匮乏的群体性事件。而当一些豪华小区比如仁恒河滨的物业全体阳性后,整个小区的生活质量雪崩式的下降。

换而言之,在上海基层的公共行政服务是高度商业化价高者得。这种情况在北京天津是不存在的。因为物业这个行业在天津这样的北方城市普遍不发达。以至于北方大城市的居委会会出现朝阳区大妈这样的庞大非商业化基层群众组织。这是北京天津的抗疫在执行力上与上海截然不同。当上海这样一个城市从正常状态瞬间封冻后,整个城市赖以运行的商业机构全部停摆,也就不可能提供如平时那样的优质服务。

问题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呢?其实远远没有。我们刚才比较了上海和天津。那么深圳呢?深圳是一个比上海更南方且更商业化的城市。为什么这一次深圳的抗疫会如此的出彩?我们可以看到深圳的市场部门很高效,但是行政部门一样很强大,福田区的副区长可以穿着防护服去城中村里送物资,在大街上为不理解防疫的老百姓做思想工作。深圳告诉我们,商业化和强行政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那么为什么上海不行?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两个城市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深圳原来是一个依托于香港的制造业中心,香港负责向全世界融资,然后投给深圳发展各种实业。而上海恰恰相反,他是由80年代中国轻工业中心转型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他的职能就是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向全世界进行融资的窗口和桥头堡,而实业性角色则退居其次。简单的说深圳就是80年代的上海,而现在的上海实际上就是内地版的香港。

当深圳定位于中国制造业中心时,其经济动能源于基层产业工人。因此深圳必须要去关心城市基层民众的吃喝拉撒睡各个方面。深圳在2013年后开始搞起织网行动,把网格员下沉到社区将网格员和社区民警居委会物业整合起来变成整个社会强大的毛细血管网络。深圳的网格员要定期的到居民家里上门走访,摸清社区底数。

上海的居委会基本上几年不会和居民有任何互动。因为上海将自己的定位转型成吸引外资窗口之后,整个上海行政机构从上到下都是以服务外来资本为目标的。你有钱,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你没有钱,那么你就是被忽视漠视的群体。我们一直说上海服务好,人性化。实际上这句话是不完整的。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对富人的服务好,上海对富人人性化。

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图梳理了上海各区县主官官员的籍贯和学历,其中只有三个区是上海本地人。很多上海市民揶揄说是一群外地人把上海搞烂了。这种说法显然是地域歧视。但是张图恰恰说明,上海的行政当局主要服务对象是外来资本,而非底层民众。因为服务外来资本无所谓你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你能帮外来资本赚钱就行。

上海曾几何时,也有一批像现在深圳一样高效的行政队伍,老上海人亲切叫他们带头人为江书记和朱市长。但是正如江市长那句名言,一个城市的命运市民的奋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看历史的行程。

那个时候上海还是一个转型期,处于从一个轻工业城市转型成金融中心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本地底层民众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朱市长主导的的菜篮子工,解决了上海市民的吃饭问题。再比如后来的下岗潮,有大量的轻工业失业工人。要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就搞了4050工程。这个阶段里上海大量启用从基层爬上来的官员,作为对底层市民的衔接。而当这个转型完成以后,上海基层官僚就没有任何优势,逐步让位给了服务于资本的技术官僚。上海基层官僚只能蜗居在嘉定奉贤崇明这些上海本地人聚集地。老一辈的上海人都非常怀念江书记朱市长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上海基层官员的确为上海基层民众解决了很多问题。时过境迁之后,上海没有钱的那些基层民众就变成了被漠视的一群人。

回顾这段历史并不是在于讨论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对立。我想指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他行政职能。在江书记时代之所以有精干接地气的行政,是因为当时产业结构还有大量依赖于底层民众的轻工业。为了支持轻工业必须扶植一批熟悉这些人群的基层官员。转型之后的上海,是一个服务资本的金融中心,其产业主要依赖于外来资本而非底层劳动力。这样从基层起来的官员越来越少,空降而来的官员越来越多。服务外来资本的官员越来越得到重用,而联系基层官员越来越边缘化。官员地域属性不过是城市人口和产业变迁共同作用下的附属标签罢了。

上海就是内地版的香港,是一个服务于资本远大于服务其基层民众的城市。防疫上面和香港看齐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上海不该这样?不,上海就该是这样。

上海这波一系列拉胯的操作,似乎很难看懂。为什么,历来服务口碑最好,最人性化的城市,会堕落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生活在上海四十年的本地人,我一点都不奇怪,这就应该是它本来的面目。

有人说上海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城市,他一切运行都依赖于商业。天津这样的工业化城市的基层有很强的行政组织,而上海则完全依赖于商业机构。比如这一次被骂的最惨的上海居委会,他们的工作模式是很特别的。上海的居委会人数极少而且年龄偏老都是50岁开外的老阿姨老爷叔,但是他们却要管理几万人的社区,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上海的居委会基本上依赖于小区的商业物业,居委会会将很多自己的任务外包给他们。比如最近几年的垃圾分类最末端的执行几乎都是靠物业来维持的。

于是上海居委会服务能力正比于小区物业费价格,物业费价格高的请得起优秀物业,日常琐事就能处理特别妥当,几乎可以做到管家式服务;而物业费低就只能请很差的物业,物业管理人员推诿扯皮甚至侵害业主的权益。所以我们在这一次封城里可以看到,.优秀物业管理的小区不缺吃喝还一个劲内卷秀各种豪华物资,而一些穷小区就发生了物资匮乏的群体性事件。而当一些豪华小区比如仁恒河滨的物业全体阳性后,整个小区的生活质量雪崩式的下降。

换而言之,在上海基层的公共行政服务是高度商业化价高者得。这种情况在北京天津是不存在的。因为物业这个行业在天津这样的北方城市普遍不发达。以至于北方大城市的居委会会出现朝阳区大妈这样的庞大非商业化基层群众组织。这是北京天津的抗疫在执行力上与上海截然不同。当上海这样一个城市从正常状态瞬间封冻后,整个城市赖以运行的商业机构全部停摆,也就不可能提供如平时那样的优质服务。

问题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呢?其实远远没有。我们刚才比较了上海和天津。那么深圳呢?深圳是一个比上海更南方且更商业化的城市。为什么这一次深圳的抗疫会如此的出彩?我们可以看到深圳的市场部门很高效,但是行政部门一样很强大,福田区的副区长可以穿着防护服去城中村里送物资,在大街上为不理解防疫的老百姓做思想工作。深圳告诉我们,商业化和强行政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那么为什么上海不行?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两个城市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深圳原来是一个依托于香港的制造业中心,香港负责向全世界融资,然后投给深圳发展各种实业。而上海恰恰相反,他是由80年代中国轻工业中心转型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他的职能就是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向全世界进行融资的窗口和桥头堡,而实业性角色则退居其次。简单的说深圳就是80年代的上海,而现在的上海实际上就是内地版的香港。

当深圳定位于中国制造业中心时,其经济动能源于基层产业工人。因此深圳必须要去关心城市基层民众的吃喝拉撒睡各个方面。深圳在2013年后开始搞起织网行动,把网格员下沉到社区将网格员和社区民警居委会物业整合起来变成整个社会强大的毛细血管网络。深圳的网格员要定期的到居民家里上门走访,摸清社区底数。

上海的居委会基本上几年不会和居民有任何互动。因为上海将自己的定位转型成吸引外资窗口之后,整个上海行政机构从上到下都是以服务外来资本为目标的。你有钱,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你没有钱,那么你就是被忽视漠视的群体。我们一直说上海服务好,人性化。实际上这句话是不完整的。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对富人的服务好,上海对富人人性化。

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图梳理了上海各区县主官官员的籍贯和学历,其中只有三个区是上海本地人。很多上海市民揶揄说是一群外地人把上海搞烂了。这种说法显然是地域歧视。但是张图恰恰说明,上海的行政当局主要服务对象是外来资本,而非底层民众。因为服务外来资本无所谓你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你能帮外来资本赚钱就行。

上海曾几何时,也有一批像现在深圳一样高效的行政队伍,老上海人亲切叫他们带头人为江书记和朱市长。但是正如江市长那句名言,一个城市的命运市民的奋斗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看历史的行程。

那个时候上海还是一个转型期,处于从一个轻工业城市转型成金融中心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本地底层民众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朱市长主导的的菜篮子工,解决了上海市民的吃饭问题。再比如后来的下岗潮,有大量的轻工业失业工人。要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就搞了4050工程。这个阶段里上海大量启用从基层爬上来的官员,作为对底层市民的衔接。而当这个转型完成以后,上海基层官僚就没有任何优势,逐步让位给了服务于资本的技术官僚。上海基层官僚只能蜗居在嘉定奉贤崇明这些上海本地人聚集地。老一辈的上海人都非常怀念江书记朱市长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上海基层官员的确为上海基层民众解决了很多问题。时过境迁之后,上海没有钱的那些基层民众就变成了被漠视的一群人。

回顾这段历史并不是在于讨论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对立。我想指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他行政职能。在江书记时代之所以有精干接地气的行政,是因为当时产业结构还有大量依赖于底层民众的轻工业。为了支持轻工业必须扶植一批熟悉这些人群的基层官员。转型之后的上海,是一个服务资本的金融中心,其产业主要依赖于外来资本而非底层劳动力。这样从基层起来的官员越来越少,空降而来的官员越来越多。服务外来资本的官员越来越得到重用,而联系基层官员越来越边缘化。官员地域属性不过是城市人口和产业变迁共同作用下的附属标签罢了。

上海就是内地版的香港,是一个服务于资本远大于服务其基层民众的城市。防疫上面和香港看齐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作者:@EatWithChina )

如何深入分析一家公司(好未来分析)

本文以智能控制器龙头拓邦股份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分享我个人的投资经验,不构成投资建议。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制造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属于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的上游公司。经营智能控制器的公司有拓邦股份、和而泰、和晶科技、朗科智能、振邦智能和贝仕达克。

其中在智能控制器中具备核心优势的是和而泰和拓邦股份。和而泰除了经营智能控制器行业外,还涉及到芯片业务,但业务占比较小,估值也高上不少。而拓邦股份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行业,估值较低,方便分析。所以下面主要对拓邦股份的财报进行详细分析。

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好未来、好公司和好价格。先给大家看看我分析的框架。

一、好未来: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会不会快速增长。

1、营业收入

根据营业收入公式:营收增速=(1+行业增速)x(1+公司产品市占率提升幅度)x(1+每件产品提价幅度)-1。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与行业增速、市占率提升幅度和每件产品提价幅度有关,重点分析行业增速有多少,市占率能否提高。

2、净利润

根据净利润公式:净利润=营业收入X(毛利率-费用率)-所得税、税金及附加-其它收入。这里所得税、税金及附加和其它收入没办法通过计算来预测,一般也比较稳定(所得税、税金及附加可以在报表中找到,其它收入计算公司比较复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评论留言哦),可以看出净利润是与营业收入增速以及毛利率和费用率有关的。

其中营业收入增速上一个步骤我们已经计算出来了,毛利率和费用率则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关。一家好的公司肯定会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继续保持或者进行提升,那么这家公司的毛利率将会提高,费用率会降低。反之,毛利率降低,费用率升高。

二、好公司:主要从公司三问、资产负债、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四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三、好价格:如何给公司估值,让自己买的便宜。

三个指标缺一不可,分析的顺序也有先后之分,我通常是先看这家公司未来的潜力如何,天花板够不够高,如果这家公司的天花板已经见底,即使它的财务报表再优秀,在长期也无法给你带来满意的回报,比如格力电器和海螺水泥,这类公司已经属于夕阳产业,失去了价值投资的价值。再看这家公司是不是优秀的公司,预测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会不会快速增长。最后给公司进行估值,预测自己的预期收益,从而让自己买的便宜。

下面以拓邦股份为例子,进入分析第一步:拓邦股份能否拥有一个好未来?预判营业增速和净利润能否增加。

(一)预判营业收入增速

1、查找智能控制器的行业增速,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全球智能控制器的行业增速在大约在5%-10%,中国智能控制器增速则在15%-20%之间。未来几年全球增速则在4%-5%,而中国智能控制器增速则在10%-15%,每年增速大概高出6%左右。

未来智能控制器将会呈现三大趋势:下游厂商为减少成本,外包意愿更加强烈、国内由于成本优势,海外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头部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根据沙利文咨询预测,全球智能控制器发展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19599亿美元,复合年化增长为5%。而中国智能控制器2024年规模将达到38061亿,复合年化增速为12.5%。国内智能未来几年将维持高速增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三年的增速大约在12.5%左右。

2、判断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的市占率如何,能否保持乃至继续提升

拓邦股份与和而泰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拓邦股份与和而泰近5年在国内的营业收入占比份额差不多,两者由2016年的42%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57%,比201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复合年化增长率为7.9%。

过去5年拓邦股份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复合年化增长率为7.9%,那么未来能否继续提升呢?过去几年拓邦股份和和而泰由于在技术研发、规模效应、厂商资金的原因,在产能扩张、产品研发上占据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要判断市场份额能否继续提升,那么就要研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了。相对于同行,拓邦股份具备哪些核心优势,这些优势在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啦。这点属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在好公司的分析上会具体讲到。在这里就先运用后面的内容得出结论:公司跟同行相比,具备技术优势、规模效应优势、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而且这些优势是能够继续保持并且提升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乃至提升。

3、判断拓邦股份的每件产品的单价提升幅度能否继续提升

过去几年国内智能控制器厂商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过去5年拓邦股份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都在提高,从2016年的19.9元/件提升至2020年的33.3元/件,复合年化增长率高达近14%,在国内智能控制器厂商中提价幅度是最高的。而且除了和而泰,每年的销售价格均高于同行。那么,拓邦股份在未来能否继续通过提升产品销售价格来增加营业收入呢?

其实要研究拓邦股份在未来是否能够继续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跟研究它的市场份额能否保持继续提升是一样的,要看公司跟同行相比,是否具备技术优势、规模效应优势、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而且这些优势是能够继续保持并且提升的。在这里我们也是直接运用后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未来拓邦股份这几个核心竞争力能够继续保持乃至提升,所以公司能够继续提升产品的单价来增加营业收入。

综合而言,根据公式:营收增速=(1+行业增速)x(1+公司产品市占率提升幅度)x(1+每件产品提价幅度)-1 进行分析,主要有三点:

1、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几年增速大约在12.5%。

2、过去5年,拓邦股份市场份额提升幅度复合年化增长率在7.9%,未来随着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持乃至提升,也能够继续提升。

3、过去5年,拓邦股份每件产品的复合年化增长率在14%左右,未来随着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持乃至提升,未来每件产品的销售单价也可以继续提升。

看看过去5年拓邦股份的营业收入变化。智能控制器行业增速在2015年-2020年的行业增速为15%-20%,而拓邦股份2015年营业收入为14.46亿,2020年营业收入增速为55.60亿,复合年化增速为31%,得益于以上几点,营业收入增速远高于行业增速。最后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未来几年拓邦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速应该不会低于25%。

(二)预判拓邦股份净利润能否继续提升

前面已经提到过利润是与营业收入增速以及毛利率和费用率有关的。毛利率和费用率又跟公司的核心力密切相关。比如,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对产品提价较快,让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同行,具备品牌溢价优势。公司的营业收入、市场份额远高于同行,说明公司的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投资的固定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生产越多,每件摊销的固定费用就越小,费用率也就越低,这样公司的毛利率会增加,费用率保持不变或者下降。

下面看看过去五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和费用率的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到,近5年公司的毛利率从22.09%升至24.39%,增加2.3个百分点。而同期的费用率增加2.49%,2020年公司的财务费用突然多了一个多亿,导致费用率升高,这是因为公司57%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而去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产生了较大的汇兑收益所致,除去这个财务费用的影响,费用率正常在13%左右,其实变化不大。从长期来讲,美国加息,那么财务费用也会相应减少,费用率也会正常化。

再来讨论未来净利润会不会增加,净利润主要跟营业收入增速、毛利率和费用率有关。营业收入增速不低于25%。随着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增加,毛利率大概率是能够保持乃至提升的,而费用率也是能够保持或者降低的。

最后我们可以对拓邦股份的好未来进行总结:未来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拓邦股份未来可期。

公司好未来分析就到这里了,接下来还会继续分析好公司,好价格。若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和关注。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懂之处,可以在下面评论或者私下询问,平时比较清闲,看到后会马上回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憧憬] 青龙峡集山川、绿水、古长城为一体,青山环抱绿水,还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古长城敌楼,塞外小三峡!古长城为明代长城的边关要塞大水峪关,自有其独特风格,别具特色
  • 可能对于有些影迷而言,邦德的系列影片就此终结。如果至此之后仍有续作以前传,或是其他男星去诠释,都不再会引起那部分影迷的兴趣。这就好比,没有小罗伯特唐尼的钢铁侠,
  • 想请的加微信13581532731 只画99张开始预订 2022年犯太岁的生肖:虎、猪、蛇、猴!一定要注意! 1、生肖蛇刑太岁 生肖蛇地支是巳,巳与寅是犯三
  • 【图片】#T-ara[超话]##朴素妍[超话]# (melodysoyani)Ins更新 原文: #slim_body_maker #다이어트보조제#diet
  • 一文了解阿联酋如何成为中东加密世界的“绿洲”?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是一个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乌姆盖万、阿治曼和哈伊马角这 7 个酋
  • #深圳租房[超话]##深圳宝安租房[超话]##深圳租房# 宝安翻身高性价比大单间转租 由于工作变动,转租翻身大单间,合同2022年2月底到期: 1、25平左右
  • 《归途》 山没有变,水也没有变,只是这个秋天不像从前。记得那次简短的会面,感觉彼此心路曲折,归途已经非常遥远! 雪依然雨依然,只觉得天昏地暗,再也不见那
  • 刷微博有感,留存自省; 1 离婚不需要冷静期,结婚才需要。 2 成为值钱的人,比成为有钱的人更重要。 3 向外求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很多人只是认为自己
  • #OlympicDoge[超话]# 所有的怀疑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艰辛,在我们看到胜利的一刻,那都不是什么事了[喵喵][喵喵] 他是我们这辈子都在吹嘘的资本。老子
  • 【广交会缘何来了批“新面孔”?】“接洽多得出乎意料!网红景点运营方、城市管理部门都纷纷和我们联系。”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30届广交会上,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
  • 從我認識我愛的" 她 " 開始,從來沒有一次能讓我不擔心的! 或許...我太在乎她,也怕她受傷、欺負... 我疼愛她...並不是她的生世背景而疼惜,而是她跟別的
  • #厦门婚纱摄影[超话]# 出品:厦门花禾摄影 分类:客照 类别:胶片风棚拍 爱情 虚幻的爱在日子里等待 她看着窗外​,听着鸟声 地球仪在那里不旋转着 我拉开窗帘
  • 我生活在无人问津的城市,做着无人问津的事,有亲人吗!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生来就像天煞孤星一样,有人疼我吗,没有,有人真的爱我吗,好像也没有。我一直努力迎合
  • 明天就要开市了,来看看周末股市发生了什么,可能影响明天大盘走势! 茅台出现利空消息刺激!宁德时代获重大订单!格力遭美罚单5.6亿!金融业绩报告大幅增加!科技芯片
  • 今天,到店里就一直来新款,客人不断。和朋友一起吃素烙锅。觉得自己像一囗钟,有人敲,就回应。没人敲,就静默。欢喜![可爱][鲜花]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在接受記者提問時反駁道:“有關言論純屬惡意抹黑歪曲之詞”事實真相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來,國家安全得到了維護,香港社會重回正軌,法治正義得到
  •   骨关节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除了要引起重视外,在治疗方面,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骨关节炎不能运动;骨关节炎只是老年人的疾病;骨关节炎不用刻意吃药或
  • 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激动了,他们明明知道守下去没有希望,也没有一个叛逃。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
  • 常独自行动面对困境与恐惧 有人夸我勇敢 有人夸我幸运 对我来说不过是日常琐碎 人各有命 与其注意安全 不如多做点好事 自我修炼得福报 身正不怕影子斜 好人不怕脏
  • 而八字中或者岁运中的夫妻宫在遇刑、冲、克、合,均表示会有来自外界的人或者事,阻扰或者破坏其本人的家庭的稳定,如果情形严重的,自然难有稳定的婚姻关系,两次以上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