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石家庄人钟爱的牛肉汤在外地无人复刻,在本地也是一个隐蔽的存在。它太过日常,只是存在于街边巷角的小铺食档,人们觥筹交错、杯来盏往的应酬时刻,通常不会想起它。外地人到石家庄,若无本地人指点,就算自己在林林总总的酒楼饭肆中点上一碗牛肉汤,大抵与石家庄人真正心心念念的牛肉汤没什么关系。漂泊在外地的石家庄人思念家乡味道时也许会有不同心仪的食物,但是最终,总是可以在这碗牛肉汤里找到刻在基因上的、从味蕾到记忆的共识。

石家庄的牛肉汤,需要用直径一米以上的大铸铁锅熬制,牛大骨打底,然后加入至少十几二十斤以上大块的新鲜牛肉、牛油和清水一同煮,辅以全须的大葱大姜,以及十几味的香辛料组合,大火滚开微火慢煮,经过长时间熬煮,牛肉,牛油的精华尽数融入汤中,变成所谓的“肥汤”,此时的汤又醇又厚,肉味浓香,方算大功告成。

但一般外地人不会知道,石家庄人的牛肉汤是必须配着碳水CP来“吃”的而不是“喝”的。石家庄牛肉汤的经典吃法,是配着火烧吃,称之为“牛肉罩火烧”,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牛肉汤煮火烧”。把小麦面粉揉成面团,未经发酵便擀成圆饼状,入炉烘烤,出炉即成火烧(若撒上芝麻,出炉就叫烧饼)。“罩”在这里的本意,是用热汤浇在火烧上,不过,在浇汤之前,火烧是一直在汤锅里煮着的,因为火烧是“死面”饼子,只浇不煮是没法入味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家庄做牛肉罩火烧生意的店开局就是“明厨明灶”:店门口露天盘着一个煤火灶,灶上支着煮着火烧的牛肉汤大铁锅,大铁锅里热气氤氲、浓香扑鼻,大块的牛肉、整颗的大葱和装着香料的布袋在微滚的牛肉汤中沉浮着,沿着锅边荡漾的厚重牛油中煮着圆圆的火烧。锅的外侧,通常横担着一个窄条的木案板,案板上放着一柄切饼刀和一个大号马勺,锅边的架上堆着倒扣的大碗,还有二个搪瓷小盆,一个盆里放着切好的香菜末,另一个盆里放着切的薄薄的熟牛肉片。

所谓的用餐区,也只是路边露天摆几个破旧的小板凳和一个长条桌,桌上放着落满灰尘的醋瓶和二个瓷碗,一个瓷碗里放着大蒜、另一个瓷碗里放着油炸辣椒,供食客按需自取。

吃罩火烧不需要仪式感,那个年代也无所谓环境和卫生,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步行,看到那口大锅,闻到那股香味,按捺不住的就会走到锅前吆喝一声“来碗火烧”。“好嘞——”店家马上用马勺从锅中捞出一个泡得发涨发软的火烧,放到木案板上,手起刀落,横两刀竖两刀切成块放入碗中,然后从锅里舀出一勺热汤浇入,顺手再稍稍撇一点点锅边的牛油做添头,撒上香菜末和二片切得极薄的熟牛肉,热气腾腾的一碗就算出锅。只见碗中汤底清澈,油花荡漾,几根碧绿的香菜点缀其中,白胖的火烧切块顶着二片熟牛肉铺满碗底,扑鼻而至的是满满的牛肉浓香,让人不由得感觉这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食客们大都是端起碗,吹一下,小口抿一下热汤,牛油的厚重、老汤的鲜醇和香菜混合牛肉香气的瞬间充满口腔和鼻腔,细品味道中还带着一丝鲜甜和料香。当这股热流下肚,一种极大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闭上眼睛缓一缓,这才放下碗,抄筷子捞起火烧往嘴里塞,饱满大块的火烧劲道有层,入汤软而不烂。趁热大口咬下去,舌齿间绽放出鲜香的牛肉汤,嚼起来外软里弹,层层喷汁,惬意十分。碗里那二片薄薄的牛肉舍不得吃,一定要留到最后一口汤和火烧时,再一同扒入口中大嚼,唇齿间牛肉纤维的口感令人产生刚吃了一碗牛肉的幻觉。放下碗,感觉全身阻滞的气血开始融化流动,愉悦迅速传遍身体的每个神经末梢,即便是冬日寒风凛冽,也是一身白毛汗,让人感觉痛快淋漓,心满意足。

饸饹是北方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饸烙的原料主要是杂粮,荞麦面最多,也有用豆面、山药面和榆树面的,因杂粮的筋性和粘性都不如小麦面粉,必须通过压制才能做成面条形状,所以叫饸烙,或者“河漏”。

石家庄周边的井陉、正定、灵寿、赵县、栾城、无极等地对饸烙的做法都有各自的绝活,浇头或配汤也是五花八门,荤素不限。然而饸烙进入石家庄时,店家们发现,碗里的碳水,从小麦换成杂粮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浇头的汤如果不是石家庄人钟爱的牛肉汤则万万不行。所以,石家庄的饸烙有且只有一种主打套餐——“牛肉汤饸烙”,也叫“牛肉饸烙”。

既然是牛肉饸烙,只要在牛肉汤锅旁再支上一口架着木质饸烙床子、热气腾腾煮饸烙的大铁锅就齐活,所以彼时的饸烙铺子毫不犹豫地延续了罩火烧铺子的“明厨明灶”路线。

食客点餐后,店家揪下一把和好的面团塞入饸烙床子上活塞式的圆桶里,用力下压充当活塞连杆的木杠,木杠发出了吱呀吱呀的声响,顷刻,圆桶内的面团被挤压穿过筛孔变成如细雨垂丝般的饸烙,落入滚烫的锅中。待饸烙煮熟,店家手臂微扬,状如细丝的饸饹如飞云腾空,落入碗中,整齐划一,不多不少刚好一碗。随手撒上的牛肉丁、蒜泥及香菜末,店家再转身从牛肉汤锅里用马勺舀出一勺热汤,浇在碗里的饸烙上,瞬间,一股被热汤激发出来的香味迸发开来,似乎整条街都飘着诱人的香气,一碗石家庄的牛肉饸烙就算正式出锅了。

食客端走坐下,挑一箸饸烙入口,筋、柔、光、滑、鲜、香几种口感混合在一起,在舌尖上翻江倒海,而浓香的汤底上厚厚一层牛油又给食客带来“敷嘴”的感觉,寡淡的杂粮饸烙在牛肉汤和牛油的滋润下顿时变得鲜活,吃上一口便停不下来。

其实,相比山西刀削面、陕西臊子面或者兰州牛肉面,石家庄的牛肉饸烙同样是用带着冲击力的香气挑战食客的鼻腔和味蕾。与南方小吃的清淡不同,这种香气霸道且极具侵略性,哪怕寂寞安静的深夜,在小铺点一碗饸饹当夜宵,它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搅动着四周清冷的空气,于唇齿碰触、大快朵颐间,安抚食客的肠胃与心灵。

如果说驴火是保定的名片、火锅鸡是沧州的代言,那么在现在的石家庄,牛肉板面算是地方美食的王牌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石家庄并无牛肉板面的存在。钟爱牛肉汤的市民,大都伸着筷子在罩火烧和饸烙之间横跳。某一日,牛肉板面横空出世,似乎忽然之间空降到石家庄的街头巷尾。

石家庄牛肉板面的全称是“正宗安徽太和牛肉板面”,别看石家庄牛肉板面全称前面有“正宗”二字,但它其实与正宗没有毛线关系。板面确实起源于安徽太和,但太和人根本不知道牛肉板面这回事,人家太和板面是妥妥的羊肉板面。当板面顺着铁路来到石家庄后,原版的羊肉汤干净利索地被店家换成了石家庄人的牛肉汤。

板面是小麦粉揉成面团后抻出来的,经过“抻”这一灵魂操作,面的粘性、劲道等潜力被彻底激活,宽阔的面身透露出一股倔脾气,散发出纯粹的麦香。店家在案板上把面抻好,下锅煮熟,再把煮好的板面盛在罩着塑料袋的大碗里。

当板面煮好以后,板面的灵魂便粉墨登场——煮面锅旁边的那口小锅里,是一锅早已熬好的、漂浮着大量红彤彤辣椒的牛肉汤。只见老板从小锅里舀出一勺混合着辣椒和牛油的热汤浇在面上,一层红油覆盖的雪白的牛肉板面便热气腾腾地摆放在食客面前。

牛肉板面经过石家庄人的本土化的“调教”,完全变成了“石家庄人喜欢的样子”。除了板面,通常会碗里散放着几块软烂多汁的牛肉,还会有豆皮、丸子或火腿肠,再配上个卤蛋,上面撒上辣椒段,有条件的还可以再加上一份蔬菜、卤五花肉或卤鸭腿。

板面入口,首先感觉是爽弹劲道,然后才是石家庄人熟悉的牛肉汤的香气,一口吸溜下肚,板面像喷火的火箭穿过云层般驶入空荡荡的肚子里,从口腔到鼻腔似乎燃起一团火,好像要顺着食道蔓延进肠胃,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让人迫不及待地还想再吃一口。

无论是一碗罩火烧,还是一碗饸烙,抑或是一碗板面,这些流转于小摊上的食物们,更像是石家庄生活的一部部小传,默默记录着变化的同时,也给后来人留下希望。作为石家庄人思乡美食的重大载体,只有牛肉汤才能带给人们一种熟悉的安全感,或者是剥去繁华的日常生活的底色。尤其是对于那些异地漂泊的石家庄人来说,当他们回家端起这碗牛肉汤时,只有那味道与香气才能唤醒他们许多关于青春故事的记忆,也只有那牛肉汤的烟火气,才会让舌尖上的故乡就此有了着落。

《隐藏在最低调省会的美食,只有当地人才能找到》文 | 丹枫

#三联美食# “不是所有的面加上海鲜就能叫海鲜面。”在浙江,所有面馆老板都会和我强调这句话,至于什么才是海鲜面的精髓,每个地方的摊主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海鲜,有人说是汤,还有人说是碗的大小,总之没有人提起面或者粉。

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这样的说法让面很没有面子。直到吃上一口海鲜面的时候,所有为了面的那些惋惜情绪仿佛一笔勾销了,农作物与海产品的所有恩怨在这碗面里和解,这是海产与陆产的完美结合,条状的主食和鱼虾蟹贝共同沐浴在充满海水味道的白色浓汤里,飘出诱人的香味。

浙江人好闯荡,温州人领先一步,其中乐清人走得最远,所以在各地都能看到乐清海鲜面馆。北京的小海鲜面、上海的黄鱼面大多是这种面的分支。如果问浙江人哪里的海鲜面最好吃,就会引来争执,似乎只有尝遍了浙江各地的海鲜面,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细微差别。

海鲜面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渔港派和城市派。城市派菜单固定,碗里的海鲜标准化,且汤大多是提前熬制好的鱼高汤,在浙江之外的地方,售卖的大多是这类海鲜面。

这种面强调的是面、海鲜与汤的平衡感,吃饱是刚需,海鲜是佐料。在象山、舟山、岱山、松门这些典型的海港区,渔港派的海鲜面则显得有些“失衡”,但,这是一种极富美感的失衡,因为碗里的海鲜很强势,占了主导,面在碗中像个小配菜,分量不大,吃不吃两可。

两个派别没有明显的分界,各自安好,倾向“私人定制”。渔港派似乎吃起来更随心所欲,我个人是倾向渔港派的,因为那里总有更多选择。

抵达舟山的当晚,我和渔民出了海,回到酒店睡醒时已是第二天晚上10点半,舟山市区的大多数餐厅在9点多就关门了,只有海莲路上还有几家尚未熄灯的餐厅,其中三家面馆并排开着,两家生意冷清,唯有那家“飞珠面馆”,人影绰绰。

走进去的时候,端着炒锅的女老板正向客人推销着最后一只红膏蟹,那客人和我一样来自北方,他从未吃过蟹面,女老板笑了笑,“你就听我飞珠的吧,舟山人从小就这么吃”。毫无疑问,这句话打消了客人的疑虑。

这家面馆的清汤面售价不过10元上下,海鲜任由搭配,稍不克制,就会点出一碗百元的面。安康鱼肝、大头红虾、梅童鱼和带鱼,我给面加码的时候,飞珠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太晚了不要吃太多!”她清点着塑料筐里的海鲜,心里算着价格,嘴上还关切地问着:“刚下班吗?这么晚才来吃饭?”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已经算好了钱,“85块”,说着就转身做起面来。

厨房空间不大,设计得很合理,墙边是一排炉灶,每个灶上放着一口炒锅,每只锅只烧一碗面;二十几样海鲜摆在靠门的一边,鱿鱼、望潮、黄鱼、梅童鱼、蛏子、红虾、青虾、白蟹、鱼杂、带鱼、马鲛鱼、虾潺……码放整齐,方便进来的客人选择,炉灶和海鲜台的一侧码放着酱油、耗油、糖、盐、味精等调味瓶,飞珠的操作台被她擦拭得格外干净,墙上几乎没什么油污,这种格局和舟山的大多面馆相差无几。

不同的是这里的烟火气,它不是一种具象的炊烟袅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似乎一走进这里,就会从飞珠身上得到一种安全感。

她做菜的样子很利落,清油炒虾,油烟刚冒起来,顷刻加入一大碗水,待开锅了,再放安康鱼肝和梅童。“鱼肝要煮久一点,梅童煮的汤是最好的鱼汤。”我不知道这样的介绍飞珠每天会重复多少次。她说话慢条斯理,显得很有耐心,她又问道:“是不是喜欢嫩一点的带鱼?”她的判断很准确。

带鱼、米面、菜依次下锅,最后飞珠转身从桌子下面的大锅里盛了一勺汤,神秘地倒了进去,我问她这是什么汤,她笑着回答:“秘密。”不多时,面煮好了,飞珠转身拿过一个碗放在桌上,那碗大得像个小洗脸盆似的。

她端起锅,一股脑倒了进去。这面量不小,比着碗口冒出一个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面都把料放在了上面,有一种披金戴银的努力,飞珠没有刻意摆盘,倒出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吃面时仍旧能听到有人喊号:“黄鱼、蛏子米线。”“谁加的熏鱼?”声音此起彼伏,大家都井然有序,一碗碗面端上来。

看着客人不多了,飞珠给自己煮了一碗蔬菜素面。她吃得很专注,那碗素面就像是她的安慰剂。我本以为像飞珠这样的人是喜欢热闹的,看到这一幕突然想到了厨师安东尼·伯尔顿说的“大厨的那种孤独感”。

我率先打破了安静,和飞珠聊了起来。飞珠姓杨,父亲和哥哥都是舟山的渔民,她从小帮家里照顾生意,做久了也熟悉了各种鱼。上世纪90年代初,她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开家面摊,用青春对赌明天。

周围的人也支持她这么做,认为飞珠天生性格好,爱说笑,好干净,适合做生意。从那时开始,飞珠的生意确实总比同类的铺子好一些。

从街头面摊慢慢变成面馆,孩子转眼间上了大学,日子一天天地过,飞珠的性格好像一点都没变。这几年喜欢拍美食的人多了起来,这碗出色的舟山海鲜面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知道了。有一天,飞珠的面馆上了《早餐中国》,自此生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清早7点多,舟山大街上还是空荡荡的时候,飞珠便会完成当天的采买,提着装海鲜的黑袋子往店里赶。生意从上午10点开始火爆,很多人站在店里等着空位,一时间小小的面店挤得像沙丁鱼罐头,飞珠说“要一直忙活到晚饭后”,并且经常喊来老公和家里的亲戚帮忙烧菜、斩蟹。

聊着聊着,飞珠给我展示了她的秘方,那是杂鱼、鸡脚、猪骨、猪皮和老汤一起熬制而成的汤,用于面出锅前的点睛。

旁边一对从上海来的夫妇正在分吃一碗面,有个北方客人听出了他们的口音,问道:“上海的黄鱼面不够好吃吗?”男人回答,总吃也会腻,城里的海鲜面永远是固定的搭配,虾、螃蟹,秋天搞个大闸蟹,无非这些,“好多小海鲜在上海是吃不到的”。

仿佛正宗的海鲜面必出自“老太婆”之手。在餐饮的江湖上,“老太婆”是个封号,也是名头,是藏匿在普通人中的烹饪高手。总之在浙江,名叫老太婆的面店比比皆是。象山古城旁边,就有一家名叫老太婆的面馆。从古城出来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寒潮,于是一头钻进去取暖。

面馆老太婆是洪阿姨,她说“今天是象山气温最低的一天”。海面上的风很大,大小渔船纷纷回港,抛锚、停泊,长居海上的渔民大多上了岸。

每当坏天气来临的时候,便能换来数日的假期,渔民们换上陆地上穿的冬装,在市巷中穿行,除了到小店买买海货之余,还能逛逛小店,给远方家里的小孩邮寄些玩具、衣服或海产品。

象山紧邻宁海和三门,饮食上自然会受些影响,当地的海域相对开阔,鱼的种群也有些不同。象山渔民说,在杭州,翻过一座山,口音就变了,口味也变了,话听不懂,饭吃不惯,除了这碗海鲜面。

洪阿姨推荐了跳跳鱼。10厘米长的乌黑小鱼,在塑料池里张着嘴,匍匐、跳跃,看起来很是可爱。老太婆抓起几条,用菜刀“哐哐”拍了几下鱼头,案板上一片血迹。她娴熟地用刀从尾鳍处往鱼嘴划开,掏出内脏,攥着鱼身,用温水冲了几下,随即用小刀斜向鱼头开始刮鳞,试图不对鱼肉造成损伤。

煮面的过程十分简单,不一会儿洪阿姨端着碗走了出来。跳跳鱼和大排的组合很是奇妙,肉香和鱼香滋润了寡淡的碱水面。洪阿姨说,南方人喜欢米面,北方人喜欢麦面,碱水面南北通吃,就像大排和跳跳鱼,海陆双汇。

汤里漂着碎肉颗粒,定睛一看,不是肉,也不是火腿,而是鱼干。“象山冬天的面汤是要喝完的,出海的人不能喝酒,喝碗热汤也可以御寒。”洪阿姨拿了些鱼虾干货,继续说:“小鱼、小虾米、干鱼骨,这些便宜的干海货都可以熬汤,汤烧得越白越好。”

吃着这碗粗犷的海鲜面,我突然想到,在浙江,海鲜面的精髓大概就是“煮海”吧。随后,我常常用一碗“海水汤”的味道去形容海鲜面,有些面馆老板听不太懂普通话,微笑着点头,说,“N撅的浩béi浩”(你觉得好就好)。

《一碗海鲜面,体会大海的韵味》文 |黑麦

#三联美食# 八大菜系之一的浙江菜素来以注重本味、制作精细著称。但是,我的家乡衢州在浙江似乎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衢州菜口味与清甜相去甚远,衢州菜重辣,最富盛名的小吃叫做三头一掌。所谓三头一掌,鸭头、兔头、鱼头和鸭掌是也。

衢州的三头一掌,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辣味。或许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浙江与辣椒其实颇有渊源。16世纪,当辣椒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它最先到达的地点很有可能就是浙江。以浙江为起点,辣椒开始了在中国大地上的“攻城略地”。在不断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它作为调味品的作用被日益发掘,并最终取代了中国古代茱萸、花椒、姜等辛香用料的地位,成为了辣味最正统也最主要的来源。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在金衢盆地西端,青山层叠环绕,涵养了钱塘江水。盆地与山区,这两个关键词似乎在地理层面为衢州人的嗜辣奠定了基础。衢州山水清嘉,好水养好鱼,开化的清水鱼颇有名气,但可惜我不爱吃鱼。又因为我的生肖是兔,小时候唯一认真养过的动物就是一只白兔,当时每天都会去菜场为它寻莴苣叶吃,所以我也不吃兔子。于是三头一掌对于我来说,只剩下了鸭头和鸭掌,好在鸭头鸭掌本就寻常,鸭头更是三头一掌中最大众的存在。

自我有记忆起,在家乡大大小小的饭馆里,都能见到鸭头,外地餐馆来衢之后都会入乡随俗,我曾经就在一家东北饺子馆里尝到了美味的冷吃酱鸭头。在邻市甚至邻省的街头巷尾,我也总能看到衢州鸭头的招牌,用着彷佛是同一套模板的红底黄字设计,牵引起了衢州人的共同回忆。

作为家乡人民普遍喜爱的美食,当然会有一些口耳相传的好味小店,藏在偏僻或者喧闹的地方,迎接着四方来客。

这些小店往往看上去并不高端,但是或大或小的店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踏进店里,彷佛踏进了最市井的烟火气中。店铺的厨房或者角落里总是摆着一个大的不锈钢桶,掀开盖子就会散发出浓郁的卤香。送上餐桌的鸭头或许看上去平平无奇,它先被清水冲洗处理干净,再经由卤料咕嘟咕嘟冒着泡地卤制,又历经了卤汤里持续的浸泡,最终呈现出了带有深红色的外观。

在被盛出的过程中,浇淋了一勺卤汁,干红辣椒段漂浮于其上,中间点缀着青绿的小葱,带着辣意的香气萦绕在口鼻之间,熟悉的味道立刻就涌现在了记忆之中。

鸭头不是高端的食材,可以食用的部分其实有限,所以吃鸭头时感受到的绝非那种大口吃肉的快乐。俗语里讲“死鸭子嘴硬”,但是经过长时间烹调卤制的鸭头早已软烂,每一块骨头都已经入味,不管是鸭嘴还是其他骨头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掰断咬开,浸润其中的汤汁就会随之流出,蔓延在整个口腔。

我从小就挑嘴,一个完整的鸭头,我只吃我能叫得上名字的部分,鸭舌鲜嫩、鸭下巴肥厚、鸭脑绵软,在慢慢品尝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把骨头分离开,鸭肉与骨头之间充盈着细密的汁水,隐藏的辣味逐渐扩散开来,混合着葱香,酣畅淋漓。

可以说,辣是衢州鸭头的灵魂。每次回味起衢州鸭头的味道,最先涌现在脑海中的就是热辣的感觉。辣味并不是一种味觉体验,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我们身体上的任何一处神经末梢都可以接受到辛辣的刺激,它其实是一种痛觉。辣味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调料,比如辣椒,比如葱。

所以,我一直觉得葱和辣椒是绝配,不同的辣味成分会带来层次更加丰富的刺激。吃鸭头时其实就是在将辣味带来的刺激无限延长,鸭头骨多肉少,这就意味着鸭头的食用速度不会太快,辣味有了充足的刺激时间,能够让这种辣味体验变得持久又难忘。辣鸭头的美味不止存在于餐馆,更藏在每一户衢州人的家中。鸭头的卤制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家家户户空闲时也会自己制作,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秘方窍门。

我曾经问过家乡的朋友关于“衢州哪里的鸭头最好吃”这个问题,除了几个经常被提及的店铺名字,还有一个高频的回答是“我家”。这个回答之后,往往下一句就会略带骄傲地和我说“下次有机会来我家尝尝”。不同的家常味道,我在中学时曾幸运地品尝过。那时候大家都住在学校宿舍,一周回一次家。周中时如果有家长来看望,如果那位家长还为孩子带了饭,那鸭头一定是其中的高频菜色。

记忆中始终不曾褪色的画面就是隔壁寝室的同学跑来我的寝室门口,倚着门热情地招呼我过去品尝她家的鸭头,和我分享她最喜欢的味道。

即便是再寻常不过的味道也会因为家这个概念而变得不同一般,因为只有那个小家才最懂自己的味蕾。随着我年岁渐长,我待在家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衢州鸭头同衢州一道,变成了让我牵肠挂肚的存在。当我走在异乡的街头,看到路旁衢州鸭头的招牌,总会下意识地多看一眼,记忆中的那种热辣咸鲜倏忽间在脑海中闪过。

记得儿时每天电视上都播放着一档衢州方言节目,名字叫做《统来看》,它的主题曲在普通话里掺杂着衢州方言,非常琅琅上口,每次我都会一起跟唱:“嗨嗨,老板,嘎子固兔妮得

衢州顺丽的兔妮得(衢州城里的兔子头),又鲜又辣咪道赞(又鲜又辣味道好)。阿得、嗯得和阿臧(鸭头、鱼头和鸭掌),叫妮七了阿想七(叫你吃了还想吃)。”

我们都明白,异乡街头我们追求的那些正宗味道,其实都不过是思乡味。

《这里的麻辣鸭头,是我牵肠挂肚的乡愁》文 | 刘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2 症结所在其实,戒酒与否,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出发点,从这件小事上,体现出来的是人的态度和决心,说再多遍孩子是父母双方的,爸爸参与程度再高,孕产的过程也有太
  • #金泰妍weekend#kty #金泰妍专偷姨母心# 金泰妍壁纸 头像 生图 ost 自拍 美图 纹身 发色 金泰妍吧 日专 黑发 超话 短发 四季 金发
  • 11.01 HEYBONA 零点上“迪士尼在逃公主”说的大概就是它了吧~评抽一位送我的公主殿下们~迪士尼的在逃公主们~衣柜里怎么可以没有这件满满法式公主连衣裙
  • 【情感经历】:1次【兴趣爱好】:宅,喜欢小动物【择偶要求】:年龄小于30岁,有自己稳定职业的未婚女孩。对此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作出了最新回应据湖北省
  • 30粒面部精华➕30粒眼部精华!丝塔芙润肤乳超值套装限时折扣中,只要199/套美国直邮!
  • 想起来一开始认识时红老师说我给她感觉像松鼠在枝头很安静地啃一颗松果,像茶楼里弹琴的姑娘,像温柔的冬天,今夜她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不要让我发现每次扫黄都有你”和“
  • #TFBOYS[超话]#四个字不一定是成语,也有可能是易烊千玺;三个字的不一定是我爱你,也有可能是王俊凯;两个字的不一定是词语,也有可能是王源;六个字母不一定是
  • 今年以来,城北区以生态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围绕稳粮保供、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工作,着力吸引更多“三乡”资源向农村流动,多举措推进乡村
  • 遇到佛法前,我们不认可自己的佛性,我们认可的是我们的尘埃,现在我们要把它转过来,不能再继续颠倒。说的严重点,此时此刻的你,是被颠倒妄想所蒙蔽着的,此时此刻的你,
  • 我6月底来到现在,第一次,龄龙,在北京。德云社是郭德纲的,这个没错。
  • 1️⃣用什么牛奶:脱脂牛奶全脂牛奶都行 超市能买到的都可以我自己在天买那种1L的比较多 我爱喝奶啊!酸甜开胃的樱桃山楂、芝香浓郁的脆辣芝士棒、q弹清新的芒果奶酪
  • #微博新知博主#为什么很多时候猫咖的猫咪会慢慢变得不粘人,其实并不是说猫被摸多了烦了,这个其实是哺乳动物的警戒心理,经常会有一些客人以错误的方式和猫咪互动,包括
  • ”是我最喜欢的。刚看到暗黑地牢的桌游视频有感,为什么这么喜欢它,因为它的内核:“片刻喘息,换一个与恐惧抗衡的机会,独自在树林或者地道中,准备、坚持、克服,只为活
  • 包括我们对待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懂得守静、守虚无的状态,你再看到很多事情,就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眼袋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困扰的事了,很多求美者表示自己不知不觉就有哦了
  • (当然样本不足,只是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仅供参考)很多文科生做事之前想的特别多,说是进行了一场"思想启蒙"也不为过,但是理科生行动力会很强,不
  • 射手座射手座的人率真、幽默,热爱自由的他们随性大方,即使遇到什么困难和挫败,都不会妨碍他们享受人生,知性乐观的性格,总是能令身边的人开心和欢笑,他们的魅力就是能
  • #胡宇桐[超话]# hyt #胡宇桐1026打鼓十二周年快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12周年快乐!ygxy740 可蹭~喜欢活跃爱互动的鲨[兔子]我话多[二哈]喜
  • 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养生”、音乐中的“活化石”......都在本期《青年广场》~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青年广场》领略文化遗产的风采吧~ a _ ` _ a文案|福建
  •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糖友使用家用血糖仪自行检测血糖,它可以帮助糖友们: 实时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生活中的高血糖与低血糖。了解饮食、运动调整对血糖的影响,提高自我管
  • 扎克伯格和采取了新名字的公司需要证明的是,更名不是为了摆脱Facebook深陷的舆论危机而采取的一种明显的危机公关策略,而是符合其对‘这一转变是为了重塑品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