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自业之报,竖通三世;共业之报,横遍十方

佛说世间,不外因果。业即是因,报即是果。夫造勤俭之业而得积财之报,造惠施之业而将永富之报,前者之报在一时,后者之报及久远。盖前者为自业之报,后者为共业之报也。
然自业之报,竖通三世;共业之报,横遍十方。以自业而论,勤俭惠施,尚有福报在于来世,不仅现世得报而已也。以共业而论,勤俭惠施,不但自身享其福,而其余庆又能贻及旁人。同一业也,就主观而言,即是自业(佛经谓不共业);就客观而言,即是共业。自业果报,但及于己身,然通于三世。谓有过去业而现在报者,现在业而未来报者。此即人生轮回之原因,而为三世世间之实相也。共业果报,能旁及于他人。何以故?一人作业,凡表同情者(佛经谓之见闻随喜劝请赞叹)与之共矣。多人作业,情迹类似者相与共。世间因个人造业而影响于多人者,其事何限。故同甘共苦,报亦共之矣。此即家庭社会国家之由来,而为十方世间之实相也。
儒家未能明言及此,而对于十方共业之报,则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对于三世自业之报,则曰“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其实为皆自为,致皆自致,安有莫之为莫之致者?世人不察,祸福之来辄委之天命,如遇苦厄时,不了过去业报,辄曰命运不佳;不了共业感报,辄曰天降灾劫。殊不知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儒家亦尝言之矣,特以未详三世共业之故,而令愚者得以有所推诿,未能自己负起责任。惟佛说一切因果,自作自受,通乎三世,共乎十方,而后止恶行善,无可推诿。自忏罪过,自求多福,人人向上,自度度人,此为圆满之教耳。

△《保富法》流通序 范古农

料柬法门 (行策大师著)
念佛求生净土。释尊于无量法门中。特垂胜异方便。然念佛一法。仍有多门。约而计之。不出四种。一者念佛实相。即本觉理性。如大集等经所明是也。二者念佛法门。即种种三昧。如诸大乘经所明是也。三者念佛相好。即胜劣身相。如十六观经所明是也。此三种念佛。胜则胜矣。非异方便。葢必洞明事理。深达境观。上智犹难。钝根绝分故也。四者念佛名号。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弥陀经所明是也。惟此一门。藉彼佛胜愿力故。不论有智无智上中下根。但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七日乃至一日。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即蒙弥陀圣众接引。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护念。又彼佛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为不思议异方便。惟其异故胜也。所生净土亦有四种。一曰常寂光土。极果圣人所居。断无明惑尽方得生。二曰实报无障碍土。别圆地住以上菩萨所居。断尘沙惑方得生。三曰方便有余土。四果圣人及别教三贤菩萨。圆教十信菩萨所居。断见思惑方得生。此三种净土胜则胜矣。非异方便。葢必断惑乃生。还同竖出三界故也。四曰凡圣同居土。权实圣贤。与博地凡夫共居。惟此净土。仗诸佛摄受力故。不须断惑。兼复带业往生。但惟信愿前导。感应道交。浊障稍轻。苦轮斯脱。而又即此同居安养。竖彻方便。实报寂光。故上智即能顿净四土。而下愚亦可三界横超。无烦九次第修。不俟三僧祇证。是为不思议异方便。惟其异故胜也。如此最胜独异法门。释迦善逝。殷勤示劝于五竺遐邦。恒沙如来。广舌赞扬于十方剎土。岂欺我哉。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行路。有难有易。徒步则难。乘船则易。欲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阿弥陀佛名号。疾得阿耨菩提。又智者十疑论云。在五浊恶世。求阿毗跋致。甚难可得。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若信念佛三昧。乘彼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如乘船遇顺风。须臾千里。又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轮王力也。乃世之驾言直指者。多以西方为钝置。谓此法门专摄钝根劣器耳。苟能一超直入。何假他力。不思文殊普贤马鸣龙树。及此土智者智觉。咸发愿往生。尽属钝根乎。世尊于宝积会上。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生净土。尽是劣器乎。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安有如斯曲径。甫育莲胎。便阶不退。奈何反属廉纤。若夫已悟心宗。为垂警策。犹曰生生不退。佛阶可期者。其难易迟速。皎然可知矣。而世之学者。或疑或谤。或耻谈而不屑道。虽曰非愚非狂。吾不信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两张照片的思考点开发现我们已经相处1234天了[嘻嘻]在成为妈妈之前和刚开始做妈妈那段时间我感到焦虑不安 我怕我自己不能胜任这个新的角色直到你们的出生 我
  •   “小芝,今天的事......”妈妈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抱着我不住的垂泪,她想要说些什么开导我,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我听见她低声喃喃:“你宁可宠幸我的大宫女
  • 【行业资讯】5.13打破职业教育信息差安徽:2023年汽车全产业链营收达万亿元 从订单确认到提车只需21天在安徽合肥,一辆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 反正就是在画室里暴怒了,很灾难,我实在无法理解,被她拉走以后她开车带我去哪里,然后我在车里崩溃,实在是很有毁灭欲,我把副驾的车垫的带子都拉断了(不好意思写到这里
  • 【二婚文合集】 1、《心尖苏美人》半截白菜 2、《是,但》子泽华 二女律师x有钱大客户 3、《何以笙箫默》伪二婚 4、《陆少的秘密恋人》云檀 伪二婚 5、《无法
  • 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拥抱这新的一天,不畏惧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即使路上有荆棘,有迷雾,但只要我们的心向着光明,就一定能穿越黑暗,迎来属于我们的辉煌。
  • 轮廓的某种简化,增加了色彩色调、两极分化的现实和遐想之间的对比度的减少——就好像艺术家在做着平凡生活的白日梦。#华园分享# 【他将文艺复兴作品,画在抹布、垃圾袋
  • 到现在为止,深圳手表批发市场上卖出的手表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工作/商业上的事务型手表、休闲时款手表和运动型手表。到现在为止,深圳手表批发市场上卖出的手表类型主要分
  • 这剧的名字[拜拜][拜拜]让我觉得在看狗血短剧看了五分钟从嘿嘿姐姐有新剧变成,啊,什么领导,啊还dc,西八以及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拜拜][拜拜]目前没看到林峰,
  • 今天午休起来了后 整个人心情特别特别down 感觉被什么压着一样 想大口大口的喘气和叹气 本来说下班后回来了哭一场发泄一下 但是没哭出来 但还是非常压抑 洗完澡
  • 大底:PU发泡大底超级轻盈舒适…… 码数:女35-40男39-46(45.46定做不退换) 《独家顶级版本》 miu缪缪2032vs秋冬最新走秀爆款短靴系列…
  • 离开“百万调音师”歌手们能有多少底气?网友们担心“败阵”所以积极“摇人”参赛,表达出了这一层期待——期待部分歌手,能摆脱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不假唱不糊弄,认真打磨
  • 青岛外贸原单包货源 各类原单mcm双肩包手拿包 戒指 ??新春爆款,巴宝莉三标齐全333252023ss冬季新款羽绒棉服加棉外套,秀场新品?品相非常完美,舒适
  • 一键3️⃣连,在评论区留下你对草莓熊的告白草莓熊将会在5月20日施展魔法抽取5位粉丝各送2盒空刻粉色意面 #空刻粉色意面##空刻儿童意面##空刻意面随便做都好吃
  • 。。
  • ③办理亲子鉴定可以提前一天先打电话给亲子鉴定中心,向机构工作人员表明自己是做隐私亲子鉴定,向机构申请前往医院采样中心进行亲子鉴定样本采集,采样后样本可邮寄到亲子
  • 最后,临渭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贺咪娜做了讲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欲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贺书记旁征博引,并通过作家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在座的每个人深
  • #宰亨珠妍[超话]# 话说这周依旧有ins,31最有氛围的受伤part,湿巾梗➕(我马甲要掉了)(ins元素依旧对应每一期内容,[酷])而上周黄外套戴法,是工作
  • #日常[超话]#周一上班第一事——开述职会,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困]。对于述职这事吧,我其实并不怎么反感,毕竟可以有机会横向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便于后期开
  • 虽然不知道我到底发了什么突然就在一周内涨了一百多个粉丝(真的不知道你们关注我是为了看什么 我发微博也只是记录一下极具反差魅力的自己)在各个博主下面的评论也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