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找寻中国』
居身亦居心—南禅寺—人世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京都南禅寺,于镰仓时代1291年(元朝初期)由龟山上皇的离宫改建,开山祖师为无关普门。作为天皇中首位皈依禅宗的法皇,龟山上皇规定“日本最优秀的禅僧”为南禅寺住持,故“南禅寺住持”成为超越法系、流派的最高禅僧的代名词。1386年(明朝初期),南禅寺被赋予位在五山之上的最高寺格,沿用至今,目前为临济宗南禅寺派的大本山。

要理解上面这段叙述,首先需要对南禅、五山、临济宗几个名词有所了解。

1.关于“南禅”
南禅,自然是相对于北禅而言。
《坛经》中有一段记录广为人知。禅宗五祖为选继承人,让门人各作一偈,从中选择最能“见性”之人继任为六祖。最有名望的大弟子神秀作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阅后,认为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对外却声称这个偈好,让人诵持。这时,进寺后一直在后院破柴踏碓,从没到过堂前的慧能听说后,也想要诵读神秀的偈,便拜托一童子带他去偈前参拜。因为不识字,便请人读给他听,听后,慧能说自己也有一偈,请人帮忙书写。此偈便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家看了非常惊讶,认为他是肉身菩萨。五祖看了,为了避免有人加害慧能,对外称慧能的偈仍然未见性,却于晚上悄悄为慧能讲解《金刚经》,把衣钵传给了他,让他赶快逃走。
后来,神秀向北,创立北宗禅,主张“坐禅观定法”和“渐悟”;慧能向南,创立南宗禅,主张“即心即佛”和“顿悟”(这两点不知为何与藏传密宗非常雷同)。其后的唐末五代两宋时期,以南宗禅为主,禅宗逐渐兴盛发达,传遍中国,传至日本。

2.关于“五山”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如此具有诗情和禅意的句子,竟出自一位据说相貌奇丑、五大三粗的军人,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852-932年在位)。
吴越国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中国古代无禅寺,隋唐以来,修禅者借律宗的寺院居住(今日所谓“禅宗祖庭”少林寺也是到了1093年左右才“革律为禅”),及至吴越王钱镠皈依禅法,将江南教寺改为禅寺,禅刹才兴盛起来,吴越之地也日渐成为禅宗中心(不是嵩山哈,电视剧看多了……)。宋宁宗时(1194-1224年),始定江南禅寺之等级,设禅院五山十刹,以余杭径山寺,钱唐灵隐寺、净慈寺,明州天童寺、阿育王寺,为禅院五山,位列所有禅院之上。禅宗传入日本后,日本也效仿确定了自己的“五山十刹”,“五山”高于“十刹”,而南禅寺更高于“五山”,足见其地位之高,权力之重,影响力之大。


3.关于“临济宗”
南宗禅在中国扎根后,“一花开五叶”,分化出南禅五家: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和法眼宗。后来,临济宗又分为黄龙派和杨岐派两派,在日本临济宗中,唯有奉荣西为祖的千光派传黄龙禅,其他20派皆传杨岐禅。南禅寺派传的就是临济宗杨岐禅。

与别宗不同,禅宗不供佛,禅寺也不设佛殿,主要作僧人住处和修行场所。禅僧的修行,重在向内探索,相信佛就在自己心中。
“佛陀拈花一笑、迦叶会意”的典故,一般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似其他宗派因研修佛陀传讲的某部经典而成为一派,佛陀与迦叶都不发一言,传的是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就是禅宗的根本。
这听起来非常像玄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领会于心却无法宣之于口,于是靠打禅机、讲公案、传灯录的方式来暗示教义,甚至《楞伽经》《金刚经》《坛经》这些看似禅门专注研修的经典,都只是用来暗示和引导人顿悟的机缘而已,并无需执着于理解这些经典本身。如此反而频频有从生活细微处悟出的大智慧,令人会心一笑。
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说其他派传的是佛的思想中可言说的部分,那么禅宗试图传的就是“不可说”的部分。

当你真正地了解了轮回,你就懂了一切的佛法

宗萨钦哲教言 

心的定义是什么?

我希望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新来的,而不是已经了解了很多佛教术语的人,因为用比较简单清新的方式来谈“心”的话会更具有原发性。要给“心”下定义实际上很困难,传统上以两种方式来讲,一种是究竟的,一种是相对的。

相对来说,心是明觉,或者说“是”,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体或觉知者。究竟来说,佛教认为,在心里面没有心,心的本身就是“明”,这表示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染污的。进一步讲,在成佛的状态是没有所谓心的,因为心就是染污。再多谈一下“心”,因为我们这次是讲修心。

如果你问贪嗔痴是不是心,我必须说,是的,这些是心的表现,是粗分的心,但这并非心的本性,因为心的本性是觉或明,但当我们谈到“明”,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去知道、去了解,这个“明”甚至包括了“无明”的状态。

我今天并不想讲心的本质是什么,根据提问,我要讲的是心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一般佛弟子都想找出什么是心的本性,但实际上你应该先了解心的定义,然后才能找到心的本性。心绝对不是指大脑,心也不只是感觉和情绪。

唯识宗相信一切事物都是心,所有我们可以想到、看到、听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都是心。当我们看到一个目标物,比如花,佛家说,这朵花就是你的心,因为佛家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同时出现的,除非那个东西被认知为一朵花,否则它就不是一朵花,对花的认知必须由心而来。

同理,不光是花这个概念,包括花的相关属性,它的颜色、高度、大小、形状,无不是我们概念化的结果,比如这朵花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你定义它为红色,在此之前,红色是不存在的,最终你会发现,构成花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你的心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涉及情绪或烦恼的问题,在我们定义花、一杯水、桌子、麦克风的时候,只是给事物加上了一个标记,虽然这也是染污,但至少还没有引起我们情绪上的反应这一更严重的染污。

你的问题是“心的定义是什么”,照理我的答案应该表达为“心的定义是这个或那个”,但我不这么说,相反,我是说,每一个,这个、那个,都是心。我们认为这是红的、那是蓝的,这个大、那个小,这种心如果不加以训练的话,那它很快就会发展到开始定义一切你所碰到的东西,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下一步就产生情绪的反应,讨厌那个坏人,喜欢这个好人,于是一切的烦恼由此产生。

探讨心的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要被有关心的理论带着到处跑,但几乎每个人都难免如此。我再讲一次我经常讲的一件事,在轮回和涅槃之间。

就在今天早上有人来问我一些事,从他的提问里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诚意地认为自己很了解轮回,但是我不同意,因为当你真正地了解了轮回,你就懂了一切的佛法。这并不是说你没有生活在轮回里面,你现在的确生活在轮回之中,但是身处轮回和了解轮回根本是两码事。

佛教往往认为“我对轮回已经非常了解了,我唯一不了解的就是涅槃,所以我才要来修法”。当你这么讲的时候,就表示你完全不了解轮回、不了解佛法。再多谈几句。有甲乙两种轮回。

轮回甲就是像我这样的人教给你的、你可以在佛教的书里面读到的那种轮回,我把它叫做假的轮回,这个轮回是你在佛书上学来的,它里面讲些什么呢?痛苦、烦恼、业、各种情绪,等等。令人惊讶的是,多半的佛教一直试图去除掉甲这一类的轮回。

真正的轮回是轮回乙,这种轮回对多数人来说,在潜意识里或秘密的心中是从未愿意去放弃掉的,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放弃我们的野心和烦恼呢?如果要我们谈谈轮回有哪些过患,那倒很简单。同样,涅槃也分甲和乙。

涅槃甲就是别人教你的那种,令人愉快的,充满智慧的,等等,这正是我们所要的,但涅槃甲实际上是假的涅槃。真正的涅槃是不太受欢迎的。当你真正达到涅槃的时候,你证悟了空性,你失去了一切可供参考的东西,不再有任何参考点,请记住这点。

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打破所有的参考点,那就是成佛,因为佛教认为,只要有一个参考点,你就会和它比较、和它竞争,你就会希望达到它,或者希望避免它,无论哪种情况,都是造作,而任何的造作都是痛苦。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真的达到了涅槃,意味着失去了任何可供参考和对照的东西,那么你目前这个充满着染污的心只会觉得涅槃是件无聊透顶的事,因为那里不再有竞争,不再有过去,你明白吗?

我知道,我们内心深处所喜欢的“涅槃”只不过是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有更快的车、更好的交通系统、更漂亮的树、更方便的供水……这是我们所要的“涅槃”。

为什么你想要全知的智慧?因为你希望知道别人心里在打什么主意,而这是很有趣奇妙的事,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成佛。当我们对某种粗重的烦恼觉得厌烦的时候,我们就想象出一个“成佛”的概念来憧憬,这种动机是错误的。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说,涅槃甲实际上就是轮回乙,求假涅槃的人总是落入真轮回,没有人真的想把真正的轮回除掉,我们成佛的动机只不过是在受苦的时候得到一副速效的止痛剂。

现在回过头来讲“心”。我说,每一样东西都是心,所以心需要训练,如果你把心训练好了,每样东西都训练好了,每样东西都变得有弹性。你可以去观察有耐性和没耐性的人,对一个没耐性的人来说,每件事好像都充满了困难,但是同样的状况却不能对有耐性的人造成多大的干扰,因为这个世界如何反映给你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心有多宽广。

南无阿弥陀佛

《心经》到底说了什么?

佛法广大,浩瀚无边,穷尽了宇宙人生真理,广博精微。

我不是佛教中人,因缘际会,曾有幸结缘了佛法,没有师承,无门无派,全靠自学自悟。

《心经》是我进入佛学大门的第一部经文,本人学佛修行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持续诵读经文,我相信一句话:“量变引起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诵读经文是一个修行法门,不求甚解的读,坚持下去必有所获。

读的遍数多了,时间长了,自然会心开悟解,这个过程我叫做“养慧根”。学佛慧根很关键,慧根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慧根深,就像六祖慧能,另外一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通过持续的学佛学或诵读经文,一年两年三年慧根也会养起来,慧根养起来了对于学佛就有了根基。

“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两部经文持续诵读三年左右,然后再去深入探寻佛法,会走的更顺利一些,这是我的一点感触。

六年中,我从《心经》入门开始,到修学《金刚经》,到《六祖坛经》,到《地藏经》、《大悲咒》、《楞严咒》,再到《大般若经》。今年刚接触了《维摩诘经》、《楞伽经》、《解深密经》。

在我修学这些经文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边诵读经文边理解,刚开始可以看别人的注解,这只起引导作用,最后一定要靠自己去学原文,而后产生自己的理解。没有捷径可走,一份功夫一份成果。

学佛是为了什么?我的理解为:学佛是为了达自在如来,了脱生死烦恼,通达智慧,明悟宇宙人生实相,这是对个人而言。

要想真正在学佛这条路上有大成就,必须要放下自我,达到万物一体,有济世度人之心,以慈悲为怀,没有这两样,很难获得通达的智慧。

诵经,打坐都不是精进最快的方法,最快的方法是分享,是广行法布施,也就是要把你学佛的心得体会毫无利己之心去惠及与人,让更多的人因你而受益。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智慧、心胸、慈悲心、慧根、功德都在同步增长,但是不能带着目的性去做,而要一切随缘地去行法布施。

我写这一部《心经到底说了什么?》,这是我修学的一个证悟过程结合原文的个人理解,并不是注解《心经》,注解经文具有严谨唯一性,是佛学层面。而证悟佛法没有唯一性,佛法通达圆融,随着人的修学等级不同而又有不同的感悟。

比如《心经》的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按佛学解释为“观世音菩萨”,这就是唯一性,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这“观世音菩萨”就不仅仅当“观世音菩萨”理解了,这个名字有“观世间音声觉悟有情”的意思在里面。

“菩萨”是一个果位等级,阿罗汉上去是菩萨,菩萨上去是佛。也就是说,你有慈悲心,同时获得了通达的智慧,时刻体察世间疾苦,自觉觉他,你就是观世音菩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了,断了人间有情,了脱生死涅槃通达了终极宇宙人生真理,你就是佛。

所以学佛学和悟佛法是两个概念,学佛学是在佛学知识层面钻研,就像钻研历史一样,可以考个佛学博士,那又能怎么样?悟佛法可能没有荣誉,但可以让你获得大自在,得大智慧,解脱烦恼,获得一个豁达的人生。这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所以学佛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学佛是为了什么?

我学佛这么多年,我非常明白我学佛是为了什么?我从来不注重学术的严谨性,念“阿弥陀佛”是为了专注“一念”而断“他念”,进而再达“无念”之境。那么我念一句“我爱你”也是专注“一念”而断“他念”,进而也能达“无念”之境。这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阿弥佗佛”不过是四个文字的组合,没有那么神奇,这不过是佛家发明的一个统一法门,开了一个对治断念的药方而已。

所以,学佛最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断念”,断掉念头。所有的修行最终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一念即是万念,只有还有一念存在,就不可能成佛。控念断念靠的是功夫,那么又何必在乎念诵什么经文,何必在意念不念“阿弥陀佛”呢?念“12345”如果能断念,何必去“阿弥陀佛”这么绕口呢?我这里有点谤佛之嫌。我想说的意思是,如果学佛是为了有所成就,是为了走向觉悟的道路,是为了断烦恼,那就不要在意那么多形式,而应该去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见相非相”。

佛法本就是方便方法,怎么方便成就就怎么干,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门径,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念诵经文,参悟佛经,打坐参禅,参话头等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关键,每个人的根基和条件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可能相同。

我写的文字都是个人的一家之言,仅供你参考,如果你读了我的解说,有所启发有所觉,对你起个引领作用,能让更多的同修能找到自己的路,能让更多的有缘人接触到佛法而受益,我就知足了。

木法时代,群魔乱舞。有缘之人都应该广行法布施,破除迷信之风,弘扬佛法,让正法住世。

法不可说,能说非法。佛法是不可言说的,我这里解说《心经》,仅仅是个人的证悟观点,对你未必有益,如果有缘看过之后就忘掉我的解说,而应该开启你个人的修学《心经》之路,自己去探索这部经中广大精微的般若智慧,去参悟“色空不二”的玄奥之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之后为了逃债你遇上了身份神秘的上层人士边伯贤,成为了他的清洁工。做清洁工的期间又遇上了S国最大上市公司的总裁朴灿烈。
  • 官渡区吴井路理发店「蝶贝蝶美业品牌管理(吴井店)」我算是遇到了,人生建议,不要轻易把你的刘海交给一个你不信赖的理发师,不然,后果你懂的,把客户头发剪毁了,关键还
  • #抖糖身材管理[超话]##创业# 抖一家公司城市合伙人有微商经验丰富的创业者有实体美业多年的店主有开公司的老板也有普通的上班族、宝妈他们都来自不同行业 不同城市
  • #走在前 开新局##垦利区融媒体中心#这几天有点心疼哥哥,因为妹妹的到来,妈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妹妹身上。穿好衣服后,哥哥在沙发上自己看书,我又跑进房间看
  • 阿刁 住在西藏的某个地方秃鹫一样 栖息在山顶上阿刁 大昭寺门前铺满阳光打一壶甜茶 我们聊着过往... 生活给予了阿刁生活的能力……所以只有向前努力才有光明 《阿
  • ​蔡依林目前还没有发文,很多网友质疑她是不是在个人想法上有问题。蔡依林目前还没有发文,很多网友质疑她是不是在个人想法上有问题。
  • 关于“理解”的不同理解,理解真是太难了 1—对群体而言,个体的固执不是缺点,缺乏多样化 才令固执成为缺点。罗素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争 执,凯恩斯与哈耶克之间的争
  • 我热爱旅行,热爱在路上的感觉,每年我都会和老公出门旅行,今年趁年假我们去了长沙,体验了解放西凌晨一点的活力,感受了岳麓山的人文气息,还吃到了满满江湖气的湘菜,这
  • [送花花]正文走这里番外走这里补档走这里以下是碎碎念:之前让俱乐部发过一次了,属于是旧文新发,长图过多貌似就会被吞掉,思来想去挂了链接。)疫情让我的快递在外漂泊
  • 很好的证据是我在一个妈妈社群里胡言乱语地说老二已经二年级了还说应该改群名[允悲]心力交瘁为什么在笑呢,因为,想尽可能过好眼前的每一刻。这年头谁不是欠银行几十上百
  • 而且,不同款式的首饰搭配出的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哪怕首饰盒里已经有了很多的项链、戒指、手镯等等,看到喜欢的仍然忍不住买买买,这也是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哦。而且这
  • #广州十三行UUS新中国大厦服装批发#经历的一切都会造就你。明天又是崭新的#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新中国大厦[超话]#一手货源号低价出售广州十三行UUS万佳南城
  • 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谁曾想不贵越长赵憨,智力上与老韩反向发展,形容上不当的继承遗传了他两口子的弱点,尤其嘴小口细,疾病缠身,吃饭少吃药多。这是他久炼成经的理
  • 你手里拿着糖果 冲我招手 你知道我会马上赶过来 但你不知道 诱人的不是糖果 而是你玫瑰花香渲染着爱情,可口巧克力甜醉了心里,烛光灿烂闪耀着浪漫,我心悦于你每个城
  • 亲,没有一个正规平台是免费的,没有人会傻到免费给你平台 ,免费教你方法让你挣,刷单不用你们垫付一分,都是商家代付,如果你来个申请退款跑了咋办?这么说吧,想做不要
  • [打call]澜沧古茶在1966年起源于世界茶源的景迈山,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专注大健康产业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发展至今已有 55年,如今已是茶行业的
  •  我是洗完脸之后第一步就先用它,质地本身像水一样特别清爽,与一般的酸类精华体验是蛮不一样的,温和度很高,后续可以轻松叠加其他产品。今天状态不错,8㎞时去特步补给
  • 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平顶山、永城、桐柏等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南阳市、唐河县、泌阳县等静脉产业园,支持栾川、嵩县等地建设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
  • 整只Ah-In限定肤色Moonlight Brown果汁有3天的特别开仓,截止到4月22日下午2点~只有无妆烧肌整只无配件,4057~整只不需要满20,是限时哒
  • 我喜欢优秀的肖战!诚信的肖战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