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思想。

十八 、結語由上所述,可以得知,

師範借資《華嚴經》所載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得以證入法界,

最終「 卻來徑山面前,鞠躬而立 」,

以便強調禪門的重要性,禪法的殊勝性。

辨圓說:
「 一機未露,毘盧元是凡夫;

萬法摐然,普賢得其境界」,

這是藉資《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與普賢菩薩來說明禪宗的禪悟境界。

祖元非常重視《華嚴經》,他以

「 毘盧樓閣,
處處門開;
普賢境界,
重重涉入 」,

描述《華嚴經》所說的清淨莊嚴、重重無盡的不可思議境界。

紹曇藉取《華嚴經》

「 普光明殿重重見,
端的傳從七佛來 」,

來比喻禪門心法光燦剔透,傳承無盡。

又以
「 十三華藏重重現,
照徹微塵古佛心 」,

來期勉參禪之士必須應契佛心,彰顯禪心。

原妙認為若要篤實參修,則須

「 如善財童子參勝熱婆羅,大火聚中,投身而入 」,

真積力久之後,必能悟透個中消息。

明本說:
「 華嚴性海盧遮那,
疑團全破全機露 」,

認為透過禪修,掌握禪機,打破疑團,

就能彰顯「 華嚴性海 」

( 真如本性 )。

惟則認為《華嚴經》

「 七會並是次第而說,謂之行布法門。

第八第九兩會,

...... 凡說一法,則一切法總在裡許,謂之圓融法門 」。

他主張
「 圓融不礙行布 」,
「 行布不礙圓融 」。

元長說:
「 又向何處入彌勒樓閣,會得赤肉團上有一箇無位真人」。

他藉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樓閣的入處,來闡明眾生肉身某處藏有真我或自心。

圓悟說:
「 善財彈指登樓閣,
普化入市搖鈴鐸 」,

這是勉勵禪修之人要效法善財童子在步入彌勒聖境之後,仍須深入世間普渡眾生。

法藏認為參禪妙悟,
「 正如善財初參文殊,文殊作象王回顧勢,善財便得頓悟 」。

這是借資文殊菩薩作勢,

來說明參禪者的豁然開悟,頓明真心。

隆琦期勉弟子效法《華嚴經》中法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篤實修行,邁向解脫。

通容以《華嚴經》中的香水海與華藏界的重重無盡來開示參禪學人,

並主張禪宗和華嚴宗一樣,具有圓融行布兩門,彼此相融不悖,含攝無餘。

道忞說:
「 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

毘盧遮那佛淨土的所有聖境,都可以映現一切事物。

又說:「 法界全真,是處是彌勒;

塵塵佛剎,無門無善財 」。

所有法界處處都是彌勒示現之境,一切佛土都是善財參訪之處。

海明以《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樓閣、善財童子為機語,來啟發學人的禪悟。

由此可見,這些禪師大多重視《華嚴經》,

並且借之以開示其禪法。

兀菴主張「 持五戒生人道,修十善生天道,皆由心作。

至於捨有漏入無漏,棄有為入無為,皆由心作」。

辨圓說:「 一念遍十方 」,一心可以遍映十方世界。

祖欽強調
「 心為萬象之主 」,
「 法逐心生 」,
「 一心生萬法 」,
「 無上妙道,唯心可傳 」。

祖元說:「 境無定相,隨心妄生 」,

「 心外無相 」,相由心起。

原妙倡言:「 所有一切奇異殊勝,善惡應驗之事,隨汝心設,隨汝心生 」;

甚至「 魔境皆從自心所起,自心所生 」。

明本認為百千世界,

「 萬塵交接,一一皆是自心成就,自心出生 」。

而且「 一大藏教舉果明因,皆自心現量,更無一法從心外至者 」。

惟則說「 心外本無法 」,「 心外無別法 」,

又說:「 一靜一動,一語一默;

喜怒哀樂之情,取捨向背之行,皆心之所為也。」

在他看來,一切行為舉止都是由「 心 」所主導,不能離開「 心 」的作用。

「 廣而論之,則二十重華藏世界海依此心而變造也,無邊香水海依此心而流注也 」。

《華嚴經》所說的二十重華藏世界海、無邊香水海都是由「 一心 」所變造、所流注。

「 十法界本無自體,本無自性,亦無自種,亦無自根,皆惟一心所造也 」。

元常以為「 羅紋重重,寶印縱橫,

...... 一一從夫人心中流出 」。

圓悟說:「 離心外別無有佛 」,

又說:「 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虛空中乘六牙白象 」,

由此呈顯出「 一心 」的靈知妙用。

法藏說:「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 」,

「 心不生滅 ......,安復有我人眾生壽者等相 」。

一切諸法,所有色相,完全都是由一心所顯,一心所現。

隆琦說:「 千佛萬祖皆從一心而成 」,

「 宇宙萬法皆從光明藏中湧出 」。

光明藏喻為一心。

宇宙萬法、千佛萬祖都是由一心而顯。

道忞說:「 心生諸相 」、

「 百萬億阿僧祇善根功德所共同成就,於一念間於此殿中一時顯現 」。

一心能夠展現形形色色諸相,可以彰顯無量無邊功德。

海明說:「 法出於心 」,心現萬法。

他剴切指出:「 罪福由人,唯在一心 」,

「 世出世法,
一法所印,
凡心聖心,
總歸一心 」。

一切萬法不外都由一心所現,不能捨離一心而獨立存在。

由此證成,前述禪師的禪法大多具有《華嚴經》所說:

「 所有諸法,皆由心造 」、

「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意涵。

祖欽描述了「 理 」與「 事 」的關係,

他說:
「 事本無名,
因理而得;
理本無形,
因事而顯 」。

又說:
「 事即理也,
理即事也,
事與理融,
是為極也 」。

這種「 理事相即 」的觀點,

正是發揮了華嚴宗所倡四法界中

「 理事無礙法界 」的義理。

明本以手中的拄杖來闡釋華嚴宗的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的義理,

他認為一心周遍含容,圓融無礙,

「 此心無礙則法無礙,
法無礙故,
則理無礙,
則事無礙,
則理事無礙,
則事事無礙 」。

惟則主張「 從理起事,因事顯理 」,

又說:「 理即事,事即理,而事理無礙 」。

圓悟說:
「 法界有事有理,有理事無礙,有事事無礙 」,

未能開悟的人,「 只見其事,不見其理 」。

若悟得者,則「 處處圓融,事事無礙 」。

隆琦認為在一心的圓融攝受下,

「 事無礙理,理無礙事,事理無礙,法法全彰矣 」。

通容主張「 一 」入於「 多 」,

「 多 」入於「 一 」,

一多相入,一多相攝,

才是不可思議的「 事事無礙法界 」。

道忞則站在禪宗的立場,以禪境來闡釋華嚴宗的「 四法界 」,可謂別有新義。

師範主張「 融十虛於毫端,置塵劫於當念 」,

又說:「 一毛頭獅子,百億毛頭現;

百億毛頭獅子,一毛頭現 」。

這是指「 一 」「 多 」相即不離,圓融無礙。

通容強調宗門一事,照用同時,縱橫無礙,

「 以海印三昧印諸群生,

以諸群生入於海印三昧,一多相攝,古今一際 」。

又說:「 一即一切,天高群象正;

一切即一,海闊百川朝」。

圓悟強調:「 帄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

一身入多身,多深入一身」。

從而顯示了《華嚴經》所說「 一多相即 」,

以及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十玄門中

「 一多相容不同門 」的圓融意涵。

祖元說:「 大中現小 」,「 小中現大 」。

隆琦主倡
「 小能含大,大能含小,小大相含,重重無盡矣 」。

通容說:「 攝大千界於微塵,縱微塵為一大千 」,

他們的觀點都已呈現出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十玄門中「 廣狹自在無礙門 」的意涵。

師範認為彌勒樓閣,清淨道場,

「 重重華藏,
處處莊嚴,
交光相羅,
如寶絲網 」。

兀菴說:「 祖佛付授,以心傳心,猶如燈鏡交光互照。

...... 燈燈相攝,鏡鏡交羅,......。

所以道,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

紹曇認為「 華嚴法界,如帝網交羅,重重攝入 」,

「 只這箇,如帝網絲,交光相羅,上下相映 」。

明本主張一切法界圓融無礙,

「 如帝網珠,相攸相攝 」,

又如「 網珠接影,互融互攝 」。

惟則強調「 即事即理 」,「 即一即多 」,

「 如帝網重重顯現,如香水海處處含容 」。

元長以為客塵與道場

「 交光相羅,如帝珠網,互相攝入,互相顯現 」。

又說:「 帝網之珠,光光相羅;

啐啄之機,聲聲相和」。

他借取華嚴宗的帝網重重,珠光交映,來呈顯禪宗的機鋒往來,密切相應。

圓悟認為法身無窮無盡,遍滿虛空,

「 各各身光,互相涉入,映徹交羅,如寶珠網 」。

隆琦認為苟能大死一番,便有大活之時,且能綻放寶光,照徹大千,

「 返炤交光,重重無盡 」。

通容說:「 祇要回機自得,便見左右逢源,如寶珠網,彼此互融 」。

這些說法也都展顯了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十玄門中「 因陀羅網境界門 」的意涵。

綜上所述,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師無準師範、兀菴普寧、圓爾辨圓、雪巖祖欽、無學祖元、希叟紹曇、高峯原妙、中峯明本、天如惟則、千巖元長、密雲圓悟、漢月法藏、隱元隆琦、費隱通容、木陳道忞、破山海明每每借資《華嚴經》義與華嚴哲理來開示禪法。

入宋以來,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師大多重視《華嚴經》,

並借之以開示其禪法,且其禪法大多具有《華嚴經》所說:

「 所有諸法,皆由心造 」、

「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的唯心意涵。

某些禪師描述了「 理 」與「 事 」的關係,

且以禪境來闡釋華嚴宗的「 四法界 」;

也顯揚了華嚴宗
「 一多相容不同門 」、
「 廣狹自在無礙門 」、
「 因陀羅網境界門 」等意涵。

由此可見,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法與華嚴義理有密切關聯,

且大多朗現出華嚴意涵,從而成為其禪法的圓融特色。

惊蛰
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启蛰
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大戴礼记·夏小正》)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月令》:孟春,蛰虫始振,仲春始雨水。注云:“汉始以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左传》启蛰而郊,建寅之月。《正义》云:“太初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迄今不改。”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周书·时训》:雨水之日,獭祭鱼。惊蛰之日,桃始华。《易通卦验》:先雨水,次惊蛰。(《困学纪闻》)

●桃始华
惊蛰大壮,初九,桃始华,不华,仓库多火。(《易通卦验》)

惊蛰二月节,桃始花。时训云:桃若不花,是谓否塞。(又云仓库灾。)鸧鹒鸣。时训云:若不鸣,即下不从上。鹰化为鸠。时训云:若不化,即寇贼数起。春分二月中,玄鸟至。时训云:玄鸟不至,即妇人不娠。雷乃发声。时训云:雷不发声,即诸侯失民。始电。时训云:电若不见,即人无威振。(《周书时训》)

卦气正月为泰,天气下降,当为雨水;二月大壮,雷在天上,当为惊蛰,先雨水而后惊蛰,亦宜也,惊蛰者,万物出乎震,震为雷也。(《三命通会》)

●以灰糁门
惊蛰日以灰糁门外,免虫蚁出。(《夜航船》)

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又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晚沐,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千金月令》)

●冒鼓
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周礼·挥人》)

●祭社、祭龙
二月惊蛰,祭社祈年,田家击锣鼓喧呶,以禳鼠雀。县令诣茅山祭龙。(《句容县志》)

●插杉
插杉:用惊蛰前后五日,斩新枝,剧坑、入枝、下泥、杵紧。相视天阴即插;遇雨十分生。无雨,即有分数。(《农桑辑要· 插杉》)

●采茶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又以春阴为采茶得时。(《试茶录》)

白茶与胜雪,自惊蛰前兴,役浃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玉芽。(《北苑茶录》)

惊蛰万物始萌,茶每岁常以前三日开焙。(《北苑别录》)

●祈壳
嘉靖十一年二月惊蛰节,当祈壳於园丘,上命武定侯郭勋代行。时,张永嘉新召还居首揆,夏贵溪新简命拜宗伯,不闻一言匡正。独刑部主事赵文华上言,切责而宥之。时,文华登第甫三年,其辞严而确,使其末路稍修洁,固俨然一直臣矣。次年十一月,大祀天於南郊,又命郭勋代之,大小臣遂无一人敢谏者。时,上四郊礼甫成,且亲定分祭新制,遂已倦勤如此。至中叶,而高拱法官,臣下不得望清光,又何足异。(《万历野获编·代祀》)

●祈谷
明初末尝行。世宗时,更定二祖分配礼。因诸臣固请,乃许于大祀殿祈谷,奉二祖配。嘉靖十年,始以孟春上辛日行祈谷礼于大祀殿。礼毕,帝心终以为未当,谕张璁曰:“自古惟以祖配天,今二祖并配,决不可法后世。嗣后大报与祈谷,但奉太祖配。”寻亲制祝文,更定仪注,改用惊蛰节,礼视大祀少杀。帛减十一,不设从坛,不燔柴,著为定式。十一年惊蛰节,帝疾,不能亲,乃命武定侯郭勋代。给事中叶洪言:“祈谷、大报,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无不亲郊。成化、弘治间,或有故,宁展至三月。盖以郊祀礼重,不宜摄以人臣,请俟圣躬痊,改卜吉日行礼。”不从。十八年,改行于大内之玄极宝殿,不奉配,遂为定制。隆庆元年,礼臣言:“先农亲祭,遂耕耤田,即祈谷遗意。今二祀并行于春,未免烦数。且玄极宝殿在禁地,百官陪祀,出入非便。宜罢祈谷,止先农坛行事。”从之。(《明史》)

●旗纛
旗纛之祭有四。其一,洪武元年,礼官奏:“军行旗纛所当祭者,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侯。凡始竖牙,必祭以刚日。’纛,谓旗头也。《太白阴经》曰:‘大将中营建纛。天子六军,故用六纛。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首。’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今宜立庙京师,春用惊蛰,秋用霜降日,遣官致祭。”乃命建庙于都督府治之后,以都督为献官,题主曰军牙之神、六纛之神。(《明史》)

●占卜、诗咏https://t.cn/A6t0UJJ7

原君
明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5,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6!”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白话译文
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
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路漫漫,放下琐事的纷扰,晚风几许,落日一场,那山明水净的来处,那风和日丽的归途,世人常把无作有,世相却将有作无,两手空空,似乎是昨日有,一念寂寂,仿若明日临,不
  • #国庆节朋友圈文案##祝大家国庆节快乐##防疫# ❶ 出发✈️ ❷ 国庆ѕтуℓє✰ ❸ |国庆日常️ ❹ // ❺ 2022 |10|1 ❻↻国庆加载完
  • 编辑阿政推荐:“亮色、绮丽的外观包裹暗黑而幽深的文字,仿佛在五彩斑斓的幻境里洞察生活本身,这就是白切黑的雷·布拉德伯里带来的科幻寓言吧!——《半山文集》 好
  • 它维系着雨的奔头,从屋檐飞起,飘在竹叶端,舞向树梢头,还要多逗留片刻,至少等到月上柳梢,群星闪耀,看着子孙们的慷慨激昂,想着百年后的花繁景秀。我一直形容它最好的
  • hhhhh” 像大楠这样的小傻瓜,应该永远也不会放大这张图片,看到龄眼睛里泛起的星星点点吧。 像龄这样觉得比楠大两岁就比他成熟,知道他所有想法的他的师哥,应
  • bit.ly/3DNPRiW#JO1##andJO1#言いたいことがあるんだよやっぱりEnnaはかわいいよすきすき大好き、やっぱ好きやっと見つけたお姫様俺が生ま
  • 从省外或省内有本土疫情的县市区入(返)新人员,须提前1天通过扫描“永防码”、进入“永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入口进入线上自主申报小程序报备或电话报备,提前向目的地社区
  • 杜蕾斯避孕套 [鲜花]冈本避孕套 冈本001[鲜花]杰士邦避孕套 [鲜花][鲜花]第六感 大象 赤尾 名流 善良是优点没错,但不能成为你的弱点,这世上的人,都愿
  • 釣り!睡前再夸一下最后骑双人自行车的15の夜的妙处15周年的夜晚,当然要唱15の夜啦[doge]15の夜值得去看看歌词是放荡不羁的丰哥(严格来说是丰哥的友人)没
  • 被孔孝珍pick的小众品牌 Danielle Frankel设计师Danielle Frankel 同名婚纱品牌2017年创立于纽约,Danielle 本人曾任
  • 今天看到感触很深的一条微博,仿佛我们过去几十年没有思考过公民权利,能够不做奴才已经是恩赐了,但是真的不是这样的啊。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人性就是人性,往
  • ‍♀️airbnb可以直接预约哦[哇][哇][哇] #First[话题]# Love初恋#First[话题]# Love#First[话题]# Love初恋日剧
  • ”在这个地方,他用这个来供养我们大家,这几句话要牢牢的记住,唯有一门深入,老实念佛,我们才有救,决定不贪图世间的福报。怎么办,走不出来了,我希望他们的未来不止停
  • 这次四月一站在百目鬼的视角看他的纠缠萦绕,看他在雨中等他的那十个小时 看他为他流的血 给他一半的眼睛,他是百目鬼永远挣脱不出的梦境与执念,真的很难过!“五月七日
  • 据了解他的人说,他相信自己仍然能在该冲突中获胜。而就在几周前,普京在红场的狂欢庆祝活动中宣布这座城市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不容改变。
  • #高品质服务#【男子家门口装摄像头遭邻居起诉,法院判了】如今,为加强自家安全防护,有不少人选择在自家门外、楼道内安装摄像头,但这样做也会将对门邻居的隐私直接暴
  • 在微博来的朋友很多人问我 跟这个是不是一家跟那个是不是一家在此我统一回复一下 微博卡贴GPP知名数码博主 推荐我的微信二维码 微博超雪团队2 推荐我的微信二维
  • 很少农夫会写字来介绍自己的蔬菜,最近市场的蔬菜呢,大多应该都是头茬吧,可是文字一写,就好像更头茬了,好像必须要背回了。       送走老二后回到医患沟通室,老
  • #蟹沢萌子[超话]##notequalme[超话]# 221124 转推タウンワークさんにてインタビューが掲載されています!!链接初めての内容も多いかな…!と思
  • 看完他的作品,不少网友表示,谁都有个忘不掉的老家,微缩景观院子里的灯一亮,就回到了童年,触发了乡愁。善,并不一定是捐赠放生这些需要付出钱财的事情,古人说“日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