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提到神通,佛教界马上就有人反对。有人说:“持神通者就是邪教”、“只有邪师才炫耀神通”、“佛讲法从不用神通”。甚至有人说神通谈都不能谈,“谈神通会成魔”等等。而初学佛者往往对“神通”二字,既充满好奇和探秘心理,又望而生畏,谈神通色变。

那么,佛教到底是否主张神通?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神通?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佛陀住世时亲说真谛妙理,佛陀灭度后,由弟子们集结,对佛陀的教言进行复述、整理、汇集而成佛经。佛经是佛教徒学佛的理论基础和修行指南,那么佛经中是否宣说过神通?又是怎么宣说神通的?

下面摘录几段佛经中有关神通的论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就有释迦世尊赞叹地藏王菩萨的神通不可思议的记载。《嘱累人天品第十三》有“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尔时世尊正知正念。从等持王安庠而起。以净天眼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举身怡悦。从两足下千辐轮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大波罗波罗蜜多经》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皆阿罗汉,具足成就四无碍解,凡所演说辩才无碍,于五神通自在游戏。”而且明确有一句:“尔时,世尊现神通力。”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一切佛法,无不修行、无不证见;以神通力,用一毛发能举阎浮提,乃至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百千世界;能于空中取种种宝,施诸众生。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以自在神通游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

《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时有菩萨名无希望垢藏。与九万二千诸菩萨众。恭敬围绕从空而来。……尔时无垢藏菩萨。手持七宝千叶莲花。至如来所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作是语已。即升虚空结跏趺坐。”

《毗婆尸佛经》:“如是彼佛为彼二人现三种神通。令发精进趣向佛慧。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诸贤比丘,神通远达,威力弘大……”

《妙法莲花经》卷一:“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修行本起经卷上现变品第一》赞叹到场的都是阿罗汉:“已从先佛。净修梵行。三神满具。六通已达……”

《杂阿含经》四九四经中更为直截了当说:“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

以上摘录的内容只是佛经记载佛陀在度化众生过程中宣说神通、示现神通的沧海一粟。

几乎每一部佛经中都有神通与佛陀圣迹的记载,并明确要求弟子要“学诸神通”。经中明明记载了佛陀宣说神通、运用神通的诸多实例,又怎么可以说“佛讲法从不用神通?”如果谈神通、展现神通就是魔,那么,佛经三藏十二部岂不成了最大的教众生成魔的邪书了?佛教岂不是成为最大魔教和邪教了?娑婆世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岂不是成为最大的魔头和邪教头目了?!

显然,以邪见说“神通不可持”“持神通者就是邪教”的人,已经在严重谤佛谤法,实则其自己就是邪魔妖人却不自知了。

诚然,佛陀为防止佛弟子执着神通境界,产生执相偏见,故告诫弟子不可执着神通。如《楞严经》中,针对五十阴魔出显,世尊告诫弟子:“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段经文是指行者在禅修过程,在快要证入空性真如阶段,对自然生发的各种境界,不可执着和贪恋,不可作为证得圣道之解,此时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否则,“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就会给邪魔以可乘之机而妄失正道。《楞严经》中讲的正是对治“受群邪”,避免入魔的方法,并不是说没有幻化神通现象,更不是否定神通、反对神通。

这犹如我们煮饭。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是我们的目的。但煮饭过程中会出现水开、冒泡,蒸汽从锅盖蒸腾而出,还伴随着米饭的香味。这些都是米粒变为熟饭过程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是否我们可以说,煮饭过程中这些水蒸气,锅里飘出的饭香味等现象是不能有的,否则所煮的饭就不能吃呢?估计只有那种“白马非马”论的愚人会如此说吧。

同理,神通现象是修行人由凡转圣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中段现象,没什么可怕,也没什么好执着好奇和神秘兮兮的。执着神通会入魔犹如愚人煮饭只喜欢看蒸汽,闻香味而忘记自己目的是把饭煮熟,吃到饭,最终不仅饿肚子,还会将饭烧焦,锅烧坏一样。

佛弟子当知,不执着神通与不讲神通、不持神通、不显神通是绝然不同的概念,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成就解脱,绝对不是为了神通变化,但是如果没有中间阶段的神通现象,我们是无法成就解脱的!犹如我们煮饭目的是为了吃到饭,而不是执着煮饭过程的蒸汽现象和飘出的饭香。是故,若一知半解,把不执着神通误认为是不讲神通、不显神通、没有神通,那就大错特错了。

佛弟子当知,现在是末法时期,名声大、地位高而实际上并未证圣的“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他们往往乱解经义却到处“讲经说法”、出书发碟,佛弟子千万不可轻易听而信之,随而从之,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免无明造业,犯下谤佛、谤法之罪。

敬请关注下一篇《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古今高僧怎么做吧!》

#如实的解脱道# (16)
(续 第二章)界观:

界其实就是‘类’的意思。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界有【特性】的意义,说到界,就知道有它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意思,古(代翻)译为【持】,持就是保持的意思,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我们也可以讲水有水的通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

比方说地球那么大,其他国家的水跟我们这边的水,它特性是一样的。此六界,无论(你把它称)为通性也好,或者称之为特性也好,它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个色法,我们这个色,眼、耳、鼻、舌、身包括五脏六腑,小至细胞,这一类,它都是由四大构成。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说为「因性」,因即是因素。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所以《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所有色,我们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所有的物质,它都是不离地、水、火、风四大,也具备它的特性。

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

这里就回归到佛法讲的,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四大所造。四大说,不是佛陀的发明,印度早就盛行,古希腊也有这样的说法。

佛陀既采用四大为物质的特性,因素。因为佛陀采用四大为物质的特性来说法,所以对四大应略为解说。这个应略为解说,就是导师来做一些简单的叙说,让我们能够明白,四大到底是在指什么,到底是什么叫特性。

地、水、火、风,为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的,所以也称为四大。四大极具普遍性,作用又是极大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四大所组成的,所以称为四大。

人类重视此常识的四大,进而推究此四大的特殊性能,理会到是任何物质所不可缺的,所以称为能造。

推究此四大:经对四大的分析、推理或探究,理会到:理性的认识到:任何物质所不可缺的。所以称为能造。

这辨析推论所得的能造的四大,是为一般物质——色所不可缺的,只要有物质的现象成立,它就有四大的特性在,所以说「四大不离」。四大不离就是你随便捏一个物质,它都有四大的特性,它也是由四大所造的,叫四大不离。所以人临命终前,佛法里面这个推说就是四大分离。那是指正常的老死,四大分离就是指这个生命的特征,老死前,本来胖胖的,人渐渐瘦起来,为什么瘦起来,他吃不进去了,就是吃进去,他也不可能消化吸收,他的功能已经衰减,但是他这个生命只要活着,还要消耗能量,这个精神活动要靠物质来支撑的,那这个肉体就开始转化,慢慢就消瘦、消瘦、消瘦,然后排泄还在进行,大便拉不出,小便还在拉,那么这个水大就分离,到最后临终的时候,体温渐渐没有了,火大就分离了,这个是从大的现象来说。但是如果你再去分析,这具尸体它还是四大组合的,哪怕是烧成骨灰,这个骨灰里面还是四大组合的,它也是缘起的,它本性也是空。所以我就说:最亲爱的人也会离你而去,再好的朋友到时候也会远离你,金银财宝你也带不走,唯有佛说的正法与你不离不弃,为什么?就算你烧成一堆灰,这个灰也是显示着佛说的缘起性空。一堆灰,这堆灰的现象也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它不是实有的。

地即物质的坚性,说它地大,就是因为它有物质的坚性。你看大地它有承载力,101层的大楼,它能够支撑,当然你要考察过,如果是沼泽地的话就麻烦了。地有这个承受能力称为坚性,作用是任持,任就是堪任的意思,它能承担;持就是它能够让它保持在这个状态,有这个作用称为地的坚性。所以我们要理解四大,在人体里面这个色法上面,你怎么去观察四大?你不能说去看这个皮肤,肉跟土地一样的颜色叫地大,不是的。骨架,地的坚性比较明显,没有这副骨架的支撑,这一团肉它不可能矗立。手指甲和牙齿地的坚性也很明显,这个肌肉也有地的坚性,只是没有骨架那么明显;桌子,地的坚性很明显。所以这个坚性,它是特性不是特征,如果是特征,水的那个表象就是特征,地的特征你也就看到了。特性呢,要靠思维的,用智慧观察的,而不是用肉眼看的,就是肉眼看到还要透过思维的。比方说海绵,海绵很柔软,但它也有坚性的,如果这块海绵,你放一个能够承受的东西上去,它不会塌下去,那一点点支撑力就是它的坚性,但是如果超过它的承受力,它的坚性就显示不出来了。

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

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

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

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

后面导师都有解释,我这里就不解释了。

你随便抓一个东西,它都具备四大的特性,如果没有,即不成为物质。说的那么肯定,随便抓一个物质它都有四大的特性,没有就不能成为物质。

地与风相对,水与火相对。

地是稳定,风是轻动,所以说地与风相对。

水是摄聚,火是分化,所以说水与火相对。

地以任持为用,就是它的这个功能有支撑的作用,因为它有坚定的特性。如桌子的能安放书物、即因为桌子的体积,在因缘和合中,有了相当的安定性(也就是稳定性),但是这个安定性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即变动),能维持固定的状态。

举例说明:鸡蛋的蛋壳那么薄,如果一不小心它就会破碎,但是它有没有这个地的任持的作用?有没有地的坚性——特性?有啊。由于它有这么一个薄薄的蛋壳,它能够起到保护内在的东西,保持鸡蛋的完整性。但是这个蛋壳,它的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它的限度就会破裂。细胞,看上去跟软体动物一样的,它也有它的坚性,它能维系那个状态就是它的坚性。比方说水母,水里面的水母,没有骨架的,但是这个水母能够维系那个状态的那个特性,就是地的坚性。气球,你吹足气以后它有没有弹性?它能够承受的那个能力就是叫做地的坚性,如果超过它的承受就不行。水有摄聚能力,面粉啊、水泥粉啊、沙啊,它是散的,你一加上水,它就能调和形成团,这就叫摄聚力,这个摄聚力就是水的特性。

坚定的反面,即轻动性,轻动就是风的特性。

如物质而没有轻动的性能,那永不会有变动的可能。

佛在三九六经里面讲风的特性,佛举眼为例,说风的轻动就是什么?眼球的轻飘动摇,不是有一股风在里面吹叫风的轻动,物质的轻动称为风的特性。我们都知道风是动态的,那么只要这个物质是属于动态的,这个就是风的特性。比方说心脏在里面搏动,心脏是物质,心脏搏动就是风的特性;气血在身体内循环,气血循环即是物质的轻动,气血循环的这个动态,就是风的特性;我们的舌苔说话的时候它要动,吃饭的时候要动,这舌苔是物质,它的轻动就是风的特性,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地是物质的静性,静性就是地的安定性,风是物质的动性,所以这成为物质的两大特性。如果没有风的轻动,物质永远不会变动,那也就是常。所以熟变既有温度也有风的特性。比方说我们炒菜,要使这个菜入味,什么叫入味?就是那个咸味、鲜味有没有入进菜体内,做笋或者做豆腐或者做芋头,如果没入味,吃起来里面淡淡的,外面是咸的;要是入味了,里外那个味道都一样。那味是怎么进去的呢?我们加的调料如盐、酱油或是糖,然后加到汤里面它会融化,这个固体在汤里面融化的过程,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然后它还会渗透到这个豆腐啊、笋啊这个机体里面去,这个渗透进去是不是物质的轻动?这就是风的特性。当然啦,你如果用火给它加热,菜就膨胀,这即是火的分化,味道渗透会快一点。如果你不用火加热,比方说我们腌咸菜不用火,常温下它也能进去,会慢一点。所以其实这个调味品渗透菜体内,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我们大殿里面点一根香,香点在大殿里面,外边都能闻到,为什么?它那微细的物质在空气中游离,即是物质的轻动,有的说这个是风吹出去的,你在静室里面没有风,它也动,也能闻到,这个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这样能理解吧。

水有摄聚的作用,如离散的灰土,水分能使之成团。物质的集成某一种形态,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摄引、凝聚,即是水界。

我们来举例:砖头,砌墙的砖,它一开始用的原料是黏土,那光是黏土不够,还要什么?水。那黏土加上水,还要搅拌,搅拌的目的是让这个水能够匀称的分布在黏土里面,使这个黏土具有摄聚性,那么黏土搅拌好以后出来,原来是人工,要摔这个砖坯,现在是机械,那出来以后这个砖成型,不离水的摄聚能力,没有水它不可能成型。砖胚制成后,还要放在荫棚里面晾干,不能直接进窑的,晾到一定的程度,再进窑洞,焙烧,烧到1000度以上,然后撤出来。请问:这块刚刚出炉的砖此时有没有水分?但是它有没有水的特性?有啊。你从这里就可以理会到,物质的集成某一种形态,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这就是水的特性。地里面种的菜啊、豆啊、茄子啊、辣椒啊,它要不要水的特性?要啊。比方说有时候我们种萝卜,干旱的天萝卜就长不大;下雨下的太多了,萝卜长到后面就裂开了,这是不是跟水的作用有关?水分太多了,它来不及了,‘砰’都裂开了,干旱的时候呢,它老是这么一点点,所以这个四大它的功效就是这样。

火的作用是熟变,如人身有温暖,可以消化食物,一切固定物的动变,都由熟变力,使它融解或者分化。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铁矿石啊,铁矿石进到高温炉里面去,进去以后呢,铁的成分就能结成铁块,那些土啊、石头啊,经过高温它就分解成铁渣,因为它比重轻,浮在钢水上面,通过铁渣口流出。钢水比重重,从下面放出来。这么坚固的钢铁碰到温度,会不会熟变?分化就是熟变嘛!做菜做米饭也是一样,遇到温度才会熟变(分化),没有温度就不能熟变。这个熟变也有它的规定的,比如说水,从常温开始烧到100度,过程都在熟变中;水果在树上成熟也要有温度,太阳照射也能熟变;稻米要成熟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过那个季节?过了立秋种的稻米,它不能长成米的,为什么?地水火风的因缘,成熟的稻米如果没有太阳照射,树荫下的稻米你去看总是青青的,正常的它已经转黄了,这块还是青青的,所以这个都跟火大有关。包括我们人体的老化,跟体温有关的,为什么?寒冷的地方,人老的慢,新陈代谢慢。为什么印度那边、非洲那边的人老了快死了,还没有到多少年龄就死掉,温度有关系。为什么我们买来的东西放在冰箱里,会保留时间长一点,温度决定,这个是火大的特性。

水是凝聚的,向心的功能,火是分化的,离心的功能,这又是物质的两性。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的,只要有物质它就有四大,相互依存它不会分离的,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物质是由三大组合的,没有的!它绝对是这样。是从它的稳定、地的特性,流动、风的特性,凝合、水的特性,分化、火的特性,这个过程中所看出来的。所看出来的这个‘看’字什么意思,既要看到表象又要透过思维、分析,而不是说只是看,你不思维不分析,怎么能总结、归纳出来。

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又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坚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质在这样不断的过程中,不断的过程中哦,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它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凝合、分化,再凝合、再分化,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通遍,只要是物质都是这样,是为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通遍,就是通一切、遍一切物质的意思,只要是物质它就是这样的四种特性。(待续)

世事无常,
我们该
“ 听天由命 ”吗?

佛在经中说,生命在呼吸间,

“ 无常大鬼,
不期而至;
冥冥游神,
未知罪福。”。

“ 无常 ”
是佛门弟子的必修课,

那么,面对世事无常,

我们是该选择“ 听天由命 ”,

还是报之以深情呢?

认识无常

首先,认识无常。

什么是“ 无常 ”?

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这样总结: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

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这就是十一义中
“ 性无常义 ”和
“ 刹那灭义 ”。

佛经中说:
“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
就是这个意思。

“ 诸行 ”,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

“ 行 ”是迁流变动的意思,

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

所以叫做“ 行 ”。

这个字的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

“ 生灭 ”二字,

实际上包括着“ 生、异、灭 ”三字

或“ 生、住、异、灭 ”四字。

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

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 生 ”;

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做“ 住 ”;

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 异 ”;

现象的消灭叫做“ 灭 ”。

刹那是极短的时间,
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

刹那生灭,
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

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

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

一期是由刹那刹那相续而有的。

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
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
即生、老、病、死;

但从他的组成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

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

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
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

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

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

佛教把主张
“ 有常恒不变的事物 ”
的见解叫做“ 常见 ”,

认为是错误的。

无常的价值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大都不喜欢无常,

总觉得人生无常,令人恐惧;

人情无常,令人悲伤;

世界无常,成住坏空;

一切无常,虚假如幻。

所以一谈到无常,往往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没有意义的。

但从另一层面来看,无常实际上是蕴含着积极奋发的思想。

对此,星云大师开示了无常的价值:

一 、带来希望的人生:

无常的定义是好的会变坏,坏的会变好,

所以它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

它让我们懂得珍惜美好的,改善不好的。

譬如现在我贫穷,没有关系,贫穷是无常的,我可以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一旦我有钱了,我也知道要好好惜福,

因为我知道无常,如果不好好爱惜,千万金钱也会随流水而去。

在情感上,你爱我,我会珍惜,你对我不好,没关系,

我来改善不好的前因,未来我们就有希望结成善缘。

二 、具有自由的精神:

无常的另一个定义是,凡事都不是命定的。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可以从改变处世的方法等种种改变上,来扭转原有的命运,

这种改变,是我能你能,大家都能的。

因为无常是人人平等的,无论你是国王大臣,还是贩夫走卒,无常一样跟你在一起。

所以大家都可好可坏,可坏可好,这是很平等的。

三 、否定神权的控制:

人活着,最苦恼的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无知,

因此很容易被神权控制,

很容易把自己的未来交给神权去主宰。

但是如果明白无常的道理,

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

就能脱离神权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缘的主人。

四 、破除定命的论调:

如前所说,凡事都不是命定,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只要我们心好,只要我们不侵犯别人,而又能广结善缘,无常亦能使乖舛的命运转好。

万事万物,
因缘聚合

一件事能否做成,
心态消极的人说“ 听天由命 ”,

信奉成功学的会讲“ 人定胜天 ”,

而学佛之人则会祈愿“ 因缘和合 ”。

那么, 因缘,到底是什么?

和“ 听天命 ”又有什么不一样?

因缘,
其实是“ 因 ”和“ 缘 ”的并称。

因,是指引发结果的直接的内在原因;

缘,是外来的相助的间接原因。

所以,因缘也常被叫做
“ 内因外缘 ”、
“ 亲因疏缘 ”。

不仅仅是做事,世间的万事万物甚至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都是来自于因与缘的聚散。

用缘起来看世界,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之后形成的现象,

如果脱离那些内在的原因、外在的助缘,

根本找不到能够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人、事、物。

所以,不论是我们做什么事,

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

大到生活着的城市山川,

甚至地球所在的浩瀚宇宙

…… 都是这些因缘聚合起来的暂时现象。

例如,
从种子生长为大树,成长过程中,种子是最重要的内因,

而阳光、水土、不会被砍伐的自然环境等等都可以看做外缘。

但无论是内是外,这些条件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手中握着种子,就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拥有树林,这真是太高估了自己。

当种子真的长成为大树后,

水土是否还足以支撑大树的生长、

虫害是否会侵袭大树的健康、

周围的环境是否会遭到破坏

…… 这些条件依然在发生变化。

所以,百年大树、千年古树才会如此难得。

因缘变化,
所以无常

因缘瞬息变化,从缘起的观点看,

世间没有任何现象是可以永恒的,这就是无常。

有的因缘可能变化速度比较快,而有些比较缓慢,

我们只盯着手中所拥有的事物就会浑然不觉。

而我们内心的贪瞋痴,
我们的无明,
更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错误的认知,

总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

期待我们拥有的家庭、事业、健康、人际关系都能长长久久。

事实上,
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只是内心不愿接受一切都在无常变化的现实。

真正理解了因缘和缘起,就能接纳无常。

无常只是一个客观规律,本身无所谓好坏。

无常不等于消极,不只是让我们接受一切最终都会毁坏的事实,

反而能让我们懂得珍惜眼前短暂聚合起来的因缘。

“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

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心理准备,

就不至于长久地沉溺在悲伤情绪中无法自拨,

也不会因为挫折而怨天尤人,

也更有力量来应对。

如果不愿面对无常,一味的抗拒真相,

除了给自己制造更大的痛苦,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广结善缘,
助力成就

我们在世间做事也是这样的道理,

缺少阳光、土壤等外缘的帮助,

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更不要说长成大树了。

看似一帆风顺的事情,

也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因缘而出现波折,无常才是正常的,

调整心态,看淡得失,积极应对,这才是上策。

更何况,无常也不等同于坏败、消亡,

正因为无常,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坏的也可以变好,

我们多创造什么样的内因、外缘,

它也很可能就会朝什么方向去改变。

遭遇挫折时,也要记得否极会泰来,

做好我们能做的内因,同时祈愿外缘的和合。

想要“ 因缘和合 ”可以祈愿,

但也不是只要祈愿就可以的。

当我们还未成功时,要记得广结善缘,

在自己的“ 账户 ”上多积累功德,

因缘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各种方式来到,

这样祈愿才有“ 回响 ”。

而当我们获得成功时,应当感恩所有的助缘,切莫骄傲自大,要清醒地知道这并非自己一人之功。

无常不是消极,而是让人更加懂珍惜。

愿大家了知无常,把握当下,积极生活。

最后,愿逝者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献唱炽道主题曲#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 还是没决定用什么模型来做能成功 遇事不决发个微be ✨️刘宇宁做自己的光✨️刘宇宁
  • 在第四期的时候,杨迪出现在节目中,他们几个人吃饭时聊天,魏巍又聊到做饭这件事,他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错,认为佟晨洁为他做饭是一种爱的传递,大家都笑了,他感到受到了冒
  • 徐京泽——倾情 “骨龄判定”30载,骨龄判定领军人在海淀体育局训练康复研究中心的骨龄检测室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他近1米9的个头,沉稳而独具慧眼,
  • #摩登兄弟[超话]#中奖508天生活给的每一份温柔都要小心收藏,憧憬的未来可期,都应该努力去闯。新的一岁,祝愿一曲选手初心不改,肆意生长,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 #阳光信用# ~#温暖有你一份#【每日一句正能量】人生的起跑线,就在眼前,关键在于你是否用过。人生就像一个尺子,我们就站在一米的地方,但如果想走到两米的距离,
  • 忏悔自己的过错从饮食开始,电压都大了是真的是地球与大自然在和我对话,我没那么大的福德,只是承蒙恩大自然,承蒙大家对自己的照顾与宠爱。感恩有觉悟的团队精神的人们一
  •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是五彩缤纷的,是用爱包围的,感恩我还有去爱的机会和能力,感恩我在过我想要的生活,原来有时候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眼前,任何事情都是存在即合
  • ――《孟子》处草野之日,小善若是持久而行,即是大善;居庙堂之日,小善若是尽心而为,即是大善。 ​处草野之日,小善若是持久而行,即是大善;居庙堂之日,小善若是尽心
  • 一句话的力量 溯源法语 2020-07-16 图片 【妙祥法师开示】 原先在盖县茅蓬的时候,那时我还是当居士,下山去挑南瓜,一担南瓜挑得满满的。 走到村子
  • )[挤眼]如果是真的,我觉得这对儿还是挺般配哒~#我的第一条微博# 微电影《勃起之后》Alan和 Ben在一个失恋派对相遇,二人瞬间来电,一拍即合下逃离派对去开
  • 来梅奔的前半个小时,我在地铁上一直手抖,我觉得心很慌,不知道是为舞台紧张还是为了什么,本来我给了自己一大堆不去看演唱会的理由和一大堆要去看演唱会的理由,最后我还
  • #rovin新娘##rovin婚礼现场# 婚礼现场 娥眉轻描略施粉黛⚜️ 含朱红唇笑百媚生 色泽明艳饱含东方美韵♥️ 从内而外透着雍容奢华感 嫁衣:
  • ”薰早就没有动摇,钢牙的一吻,已经说出了他想要说的所有话,她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等待是对钢牙的最好回复。因而抽练武的空隙作了这个图……”#陈立农[超话]#掐指
  • #摩登兄弟[超话]#早安,今天天气不错,刷到了老大以前直播时候口技放鞭炮的视频,真是太可爱了。#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一念关山##摩登兄弟[超话]#浅笑露端方 
  • 这几天经常刷到小猴子,真的圆滚滚的好可爱,看了很多遍,看着就会莫名的开心。还是希望那些无良蹭热度的网红一辈子穷困潦倒赚不到钱呢#独臂猴被围观应激师太手拦被误伤#
  • 跑了一天终于躺在床上长呼了一口气回家真好徐妹在旁边:你还没到家呢是的,我作为家里的唯一一个孩子没有家里的钥匙两个家的钥匙一个都没有从合肥噔噔噔回来的我只能住在离
  •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知人气盛衰,则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 #同品团#【高版本品牌同款 运动鞋】[心]踏着七彩祥云而来2018【购买戳:】团购价:185元包邮拍下190,微博反馈@画皮团购返5元,上一团有过9宫格反馈的再
  • 围绕“齐心协力稳主体、强支撑”会议透露,将深入实施“暖企”行动,深入企业、项目一线,精准服务、解难纾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继续做好问题集中攻坚,为国有企业高质量
  • [伤心] 【开心一刻】[憨笑][憨笑]表妹特胖,28岁了还没对象,昨天一起逛街,见一帅哥在卖梨,硬拉我过去,称了五斤。他醉笑道汶川地震的时候,女友让他先出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