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 这座城】他是清华学霸、行业领军者,他的“天津缘分”说来就来……】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2021年6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天津的联智科技凭借工业设备智能预测性维护的一个项目拿下了特等奖。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刘晓鹏,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曾上榜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

  90后的刘晓鹏,大二就开始创业历程,打造出一家价值不菲的公司,后为了继续学业把公司出售。2020年,博士在读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二度创业的公司整体搬迁到天津,落户滨海新区,实现了公司从“注册在天津”到“真正在天津”的转变。

  天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让联智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稳步、快速发展,而刘晓鹏也向记者袒露了他内心的志向:短期目标是争取实现公司尽早上市,而长期目标则是把联智打造成一家百年企业。

  行业的开拓者、领军者

  说起“工业设备的预测性运行维护”这个对公众有些陌生的概念,刘晓鹏短短几句话,就解释的清清楚楚。他说,在工业各行业尤其是重工业领域,一些大型的、高价值的生产设备需要维护好,减少或避免出故障,进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正常生产。“一些行业的大型设备,比如化工反应炉、高速列车等如果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

  而预测性运行维护的“预测性”,就是在故障出现以前,根据设备各项数据提前判断哪里可能出故障,哪些部件需要更换,哪些流程需要调整。

  刘晓鹏进一步解释,从工业发展历程来看,运维方式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人工的模式,就是老师傅凭经验和感官来判断,第二阶段是人通过传感器数据来判断的半自动方式,第三阶段就是靠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的结合,实现全自动、智能的预测性运维。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工业生产,都在进入第三阶段的运维模式,而刘晓鹏和团队正在发力的方向,也就是智能预测性维护。

  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的振动、温度、声音、压力等各项数据,再搭建智能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准确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提前判断故障可能会出现在哪里。这一全自动的预测性运维,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我们的技术就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准确预测,对故障进行定位,指出故障起因和传导链,提出维护建议。”

  预测性维护有多重要?刘晓鹏直言,它是现代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的大型设备,一出故障可能停产几个月,造成很大损失。预测性运维,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这些问题,减少停产损失,减少备品备件和资金占用。”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刘晓鹏自豪而自信地表示,目前在国内,联智科技是唯一在预测性运维算法上能够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公司。“在预测性运维的算法上,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跟我们匹敌。”

  给了刘晓鹏底气的,是他和团队的知识背景和积累。清华大学电机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主攻方向就是以电机为核心的设备故障研究,我们有比较完备的故障模型库,掌握了各种大型设备故障的有效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把预测性运维的误报率压在千分之一。”刘晓鹏告诉记者。

  在努力中实现“螺旋上升”

  联智科技发展至今,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刘晓鹏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几乎天天都要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也天天都在解决问题。2018年,刘晓鹏把公司注册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但是团队仍然在北京工作。

  2018年下半年,他们拿下了入行第一单。他坦言,拿下第一个客户是最难的,后边反而是越来越轻松。“你没有在这个行业做过,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

  联智科技业务空间越来越宽,他们的技术,成功拓展到更多的领域,电力、化工、船舶等,客户中不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神户钢铁、中国船级社等标杆客户。刘晓鹏至今还记得拿到中国船舶检测行业巨头——中国船级社订单的情景,这是他们步入船舶业务的第一单。

  当时,是在2019年7月,在启迪之星举办的对接活动上,有五家清华的科技企业做技术和产品介绍,联智是其中一家。交流之后,中国船级社对联智的技术很感兴趣,随后双方密切沟通,刘晓鹏到现场驻场,成功解决了对方关于船用电机和船用泵的预测性运维应用研究,他们的技术方案得到认可,效果很好,后来得到了推广应用。

  而他们在钢铁行业的一笔业务,更是让厂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那是南方的一家钢铁企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的技术能力打动了企业,刘晓鹏亲自驻场,他们的智能平台发现了该厂产线的一个严重故障,并进行了维护和纠正。“他们之前几年会频繁出现那类问题,但我们介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每年可以减少5000多万元的产值损失。”

  创业之初,刘晓鹏寻找合伙人,一位计划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的校友和自己站在了一起,共同创业,并肩作战。

  他们在努力,惊喜和收获接踵而至。团队从最早创业的2个人扩展到20个人,再扩展到70多个人……包括拿下了第一个客户,打入一个行业,再扩展到其他更多行业,他们不断收到企业发来的感谢信。

  回首来路,刘晓鹏总结道,创业至今每天都在面临新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技术、团队、业务三个核心要素的螺旋上升。“这三者是参差不齐的,有高一点的,有低一点的,每一天都在磨合,在发展。”

  说来就来的“天津缘分”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固有的节奏被打乱了。刘晓鹏发现,团队的业务开展总是面临很多限制,在北京,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等等也都是不得不重点考虑的制约因素。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反正公司注册在天津,那干脆真正到天津发展得了。”

  坚定了想法之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询问好友能否帮忙在天津联络办公场地,公司打算永久搬迁至天津。

  消息发出,迅速得到了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启迪之星孵化器的响应,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执行总经理张楠亲自联络刘晓鹏,对接各项事宜。“2月份开始谈,4月份就搬迁装修完成,顺利迁址。”刘晓鹏回忆道,天津招商引资的效率让他印象深刻。

  入驻之后,滨海有关功能区和孵化器给予联智科技很大的扶持力度,让公司得以心无旁骛,专注发展。“到现在快两年了,园区没收过一分钱房租。”刘晓鹏告诉记者。

  天津近年来出台的高水平人才扶持和落户新政等一揽子政策红利,也让联智科技的发展少了后顾之忧。公司核心管理层都是清华毕业,20余人的团队里,大部分都是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知队伍,如今他们大都已经在滨海买房、成家。

  在张楠看来,刘晓鹏的团队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智慧,整个团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青春、很阳光,特别的积极向上。团队整个节奏都非常的高效,在技术研发和日常业务开展中氛围很融洽。”

  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孵化业务总监杜文静告诉记者,作为园区运营方,作为新区的明星级孵化器,他们也要全方位、一对一为联智这样的企业做好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蓬勃发展。

  天津素来以制造业见长,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大城市,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如今,联智科技的客户,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天津的企业,其余的分布在全国各地。“感觉天津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这里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都比较好,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天津市场深入挖掘。”

  此外,天津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从天津可以很方便地高铁直达全国多地,“公司离高铁站只有2公里,去北京市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回学校对接业务很方便。”

  ……

  还在清华读大二时,刘晓鹏和几位同学来天津旅游,他们游览了意式风情街和天津之眼。在他的记忆里,天津这座城市和北京“非常的不一样”,是一个很热闹又安静的城市,“特别美,和北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非常不一样,很儒雅。”那时的刘晓鹏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和天津有这样一份缘分。

  说起未来,刘晓鹏说自己有着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近期目标就是继续努力,争取实现公司在几年内上市,而长期目标,就是希望能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百年企业,“希望公司能做到200年吧!”
https://t.cn/A66ini11

【这些人 这座城】他是清华学霸、行业领军者,他的“天津缘分”说来就来……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2021年6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天津的联智科技凭借工业设备智能预测性维护的一个项目拿下了特等奖。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刘晓鹏,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曾上榜胡润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

  90后的刘晓鹏,大二就开始创业历程,打造出一家价值不菲的公司,后为了继续学业把公司出售。2020年,博士在读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二度创业的公司整体搬迁到天津,落户滨海新区,实现了公司从“注册在天津”到“真正在天津”的转变。

  天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让联智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稳步、快速发展,而刘晓鹏也向记者袒露了他内心的志向:短期目标是争取实现公司尽早上市,而长期目标则是把联智打造成一家百年企业。

行业的开拓者、领军者

  说起“工业设备的预测性运行维护”这个对公众有些陌生的概念,刘晓鹏短短几句话,就解释的清清楚楚。他说,在工业各行业尤其是重工业领域,一些大型的、高价值的生产设备需要维护好,减少或避免出故障,进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正常生产。“一些行业的大型设备,比如化工反应炉、高速列车等如果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

  而预测性运行维护的“预测性”,就是在故障出现以前,根据设备各项数据提前判断哪里可能出故障,哪些部件需要更换,哪些流程需要调整。

  刘晓鹏进一步解释,从工业发展历程来看,运维方式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人工的模式,就是老师傅凭经验和感官来判断,第二阶段是人通过传感器数据来判断的半自动方式,第三阶段就是靠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的结合,实现全自动、智能的预测性运维。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工业生产,都在进入第三阶段的运维模式,而刘晓鹏和团队正在发力的方向,也就是智能预测性维护。

  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的振动、温度、声音、压力等各项数据,再搭建智能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准确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提前判断故障可能会出现在哪里。这一全自动的预测性运维,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我们的技术就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准确预测,对故障进行定位,指出故障起因和传导链,提出维护建议。”

  预测性维护有多重要?刘晓鹏直言,它是现代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的大型设备,一出故障可能停产几个月,造成很大损失。预测性运维,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这些问题,减少停产损失,减少备品备件和资金占用。”

  作为国内同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刘晓鹏自豪而自信地表示,目前在国内,联智科技是唯一在预测性运维算法上能够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公司。“在预测性运维的算法上,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跟我们匹敌。”

  给了刘晓鹏底气的,是他和团队的知识背景和积累。清华大学电机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主攻方向就是以电机为核心的设备故障研究,我们有比较完备的故障模型库,掌握了各种大型设备故障的有效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把预测性运维的误报率压在千分之一。”刘晓鹏告诉记者。

在努力中实现“螺旋上升”

  联智科技发展至今,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刘晓鹏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几乎天天都要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也天天都在解决问题。2018年,刘晓鹏把公司注册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但是团队仍然在北京工作。

  2018年下半年,他们拿下了入行第一单。他坦言,拿下第一个客户是最难的,后边反而是越来越轻松。“你没有在这个行业做过,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

  联智科技业务空间越来越宽,他们的技术,成功拓展到更多的领域,电力、化工、船舶等,客户中不乏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神户钢铁、中国船级社等标杆客户。刘晓鹏至今还记得拿到中国船舶检测行业巨头——中国船级社订单的情景,这是他们步入船舶业务的第一单。

  当时,是在2019年7月,在启迪之星举办的对接活动上,有五家清华的科技企业做技术和产品介绍,联智是其中一家。交流之后,中国船级社对联智的技术很感兴趣,随后双方密切沟通,刘晓鹏到现场驻场,成功解决了对方关于船用电机和船用泵的预测性运维应用研究,他们的技术方案得到认可,效果很好,后来得到了推广应用。

  而他们在钢铁行业的一笔业务,更是让厂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那是南方的一家钢铁企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的技术能力打动了企业,刘晓鹏亲自驻场,他们的智能平台发现了该厂产线的一个严重故障,并进行了维护和纠正。“他们之前几年会频繁出现那类问题,但我们介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每年可以减少5000多万元的产值损失。”

  创业之初,刘晓鹏寻找合伙人,一位计划去斯坦福大学读博士的校友和自己站在了一起,共同创业,并肩作战。

  他们在努力,惊喜和收获接踵而至。团队从最早创业的2个人扩展到20个人,再扩展到70多个人……包括拿下了第一个客户,打入一个行业,再扩展到其他更多行业,他们不断收到企业发来的感谢信。

  回首来路,刘晓鹏总结道,创业至今每天都在面临新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技术、团队、业务三个核心要素的螺旋上升。“这三者是参差不齐的,有高一点的,有低一点的,每一天都在磨合,在发展。”

说来就来的“天津缘分”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固有的节奏被打乱了。刘晓鹏发现,团队的业务开展总是面临很多限制,在北京,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等等也都是不得不重点考虑的制约因素。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反正公司注册在天津,那干脆真正到天津发展得了。”

  坚定了想法之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询问好友能否帮忙在天津联络办公场地,公司打算永久搬迁至天津。

  消息发出,迅速得到了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启迪之星孵化器的响应,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执行总经理张楠亲自联络刘晓鹏,对接各项事宜。“2月份开始谈,4月份就搬迁装修完成,顺利迁址。”刘晓鹏回忆道,天津招商引资的效率让他印象深刻。

  入驻之后,滨海有关功能区和孵化器给予联智科技很大的扶持力度,让公司得以心无旁骛,专注发展。“到现在快两年了,园区没收过一分钱房租。”刘晓鹏告诉记者。

  天津近年来出台的高水平人才扶持和落户新政等一揽子政策红利,也让联智科技的发展少了后顾之忧。公司核心管理层都是清华毕业,20余人的团队里,大部分都是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知队伍,如今他们大都已经在滨海买房、成家。

  在张楠看来,刘晓鹏的团队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智慧,整个团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青春、很阳光,特别的积极向上。团队整个节奏都非常的高效,在技术研发和日常业务开展中氛围很融洽。”

  启迪之星(天津·海洋园)孵化业务总监杜文静告诉记者,作为园区运营方,作为新区的明星级孵化器,他们也要全方位、一对一为联智这样的企业做好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蓬勃发展。

  天津素来以制造业见长,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大城市,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如今,联智科技的客户,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天津的企业,其余的分布在全国各地。“感觉天津是一座很开放的城市,这里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都比较好,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天津市场深入挖掘。”

  此外,天津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从天津可以很方便地高铁直达全国多地,“公司离高铁站只有2公里,去北京市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回学校对接业务很方便。”

  ……

  还在清华读大二时,刘晓鹏和几位同学来天津旅游,他们游览了意式风情街和天津之眼。在他的记忆里,天津这座城市和北京“非常的不一样”,是一个很热闹又安静的城市,“特别美,和北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非常不一样,很儒雅。”那时的刘晓鹏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和天津有这样一份缘分。

  说起未来,刘晓鹏说自己有着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近期目标就是继续努力,争取实现公司在几年内上市,而长期目标,就是希望能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百年企业,“希望公司能做到200年吧!”

寒锐钴业会议交流纪要
时间:2022 年 2 月 25 日
核心要点
产能情况:去年的整体的产量是 5000 吨,然后钴粉是 3000 吨,然后铜的话是 3.5 万吨。我们在去年 5000 吨氢氧化钴技术上面会增加 5000 吨氢氧化钴,同时铜这边会增加大概 7000 吨左右的,铜,我们 今年整个的计划从产量从产销量角度来说,我们计划生产 8000~1 万吨的氢氧化钴,然后铜的话大概 4.3~4.5 万吨,然后同时去年我们做了钴粉的扩厂,然后我们钴粉的产能从 3000 吨扩到了 5000 吨, 产能增加点:我们去年 9 月份我们新的工厂店铺投产的,但由于电钴和氢氧化钴的价格价差,所以我们 在前面做了一些做了一轮技改的话,预计今年 4 月份会完成; 业务板块:我们目前还有在建的就是我们在安徽赣州海瑞项目,赣州行业项目的话 1 期是 1 万吨的补冶 炼,主要是针对我们刚果金的原料去做一个深加工,然后它的主要产品的话主要是硫酸钴,像氯化钴这 样的钴盐类的产品。二期的话原计划是一个电池回收项目,加上一个 2.6 万吨的三元前驱体,这个项目, 目前的话可能会有变化,前驱体可能会适当的放大。 整体战略:原来的话我们还是以铜、钴为核心一个公司。现在最新的战略是公司未来以商业原材料为核 心,打造一个一体化的电池材料的上游企业。整体业务有几方面,从单一的不同产品的加工,原来作为 主业,后面的话可能会延伸到像镍的矿业开发,然后加工,然后以及到前期几个正极材料,甚至正极材 料和未来的电池材料的一个生产,包括电池回收这一块的业务,可能都是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围绕新 的战略,包括是赣州海瑞产能的调整,还有一个我们港股的 IPO 的动作。 核心目的:主要目的的话其实把我们港股打造成一个矿业并购的平台。利用港股的钱去做一些资源的布 局,包括像潜在的印尼的投资,印尼因为是矿山这一块的话,不能超 50%的一个股权比例,所以这部分 的话其实我们都是计划用港股融的钱,然后去做一些海外的参股或并购的一个项目,扩充我们在新能源 锂电池的上游资源这样的一个布局,这是我们在港股上市的一个核心的原因。
价格方面问题
1. 钴价在 2021 年涨的比较多,您怎么看待目前整个钴行业的供需情况,然后再包括后续的一个钴价
走势?
整体的 19 年 4 月份见底,然后当时是跌到了二十几万的一个价格,然后后面的话这个趋势一路向 上,中间的话也经历了疫情,然后价位数波动,然后整体现在的价格像电股价格可以看到已经达到 了 555 万,然后按照 MB 来说的话有 35 美金每磅,其实也是 55 万左右的价格了,就是说其实目前 电股的价格其实已经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面了。其实电钴还是相对来说在钴产品里面价格偏低的。 第二个整体趋势的话,大家可以看到 MB 的话还是向上的态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基本上每天都会有 略微上涨。其实目前来看的话,还是供需关系的一个影响因素。整体钴的需求,我们觉得从去年开 始整体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最主要的一个拉动因素还是新能源汽车这一块。从供给端角度来说, 目前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为铜钴是半身的,因为钴的话基本上就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跟产量方面。 所以世界上基本上没有单一钴产品作为矿场,所以以目前的铜钴的价格,铜和镍的所有的项目基本 上都在一个满产,甚至是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所以供给的释放是相对比较充分的。所以我们觉 得今年钴的价格应该还会往上继续走。
2. 电钴和钴盐的价格出现倒挂,之后的倒挂现象还会再出现吗,目前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第一个钴盐跟电钴倒挂,第二个价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倒挂,就是说国内的店铺价格比国外的贵,这 个是几个不跟以往不太一样的趋势,主要在反映在下游需求的端的情况不一样,第一个钴盐这端的

话,因为你做任何钴产品都经过钴盐。目前来看的话,因为整体的电钴主要用于高温合金这一块, 可以明显感觉到新能源这块需求是要好于核心这一块的,然后国内的需求上是好于国外的需求,这 就是带了为什么第一个价格倒挂,第二个整体国内国外倒挂的一个核心的一个原因。我们觉得这个 是不能长久,因为从硫酸钴像氯化钴加工到电钴的话,大概需要五六万块钱,现在的价格是 55 万, 氯化钴可能接近 60 万,就是说生产一吨就会亏的,所以现在基本上国内的电钴线基本上是一个停 掉的状态。
需求方面问题
1. 从终端的客户来讲大家对于钴的需求增速有没有比整体的这些新能源车产销量增速要下来一些?
其实这几年角度来说,之前钴的增速的话比新能源的渗透率是要快的,第一个原因是渗透率,还有 一个原因就是整体带电量,单车的带量每年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们分析是这样的,就是说钴的整体 的需求增速的话,未来的话将不会有新能源车那么快,也是因为整体的高镍化的一个影响,造成了 整体钴的需求,增速不会那么快,但是也不会出现说钴的需求出现因为技术的变革导致钴的需求出 现大的下滑。第二个是未来钴的需求的一个测算,钴的用量在电池里面的占比可能会降到 3%左右, 因为对工艺要求就比较高,大家往下做的技术难度门槛会越来越高,所以说我们认为就是说到了 8 系以后,它的整体的征集材料的变革,不会像之前那么快了。我们测算到 2015 年左右,钴的总体 需求大概在 25 万吨左右,去年大概 15 万吨到 16 万吨之间。
回收方面问题
1. 钴的回收情况
现在不是主要材料来源,但未来是。因为所有的电池到最后都会面临拆解回收的利用的问题,目前 看的工艺其实是成熟的,但是现在基本上是湿法做,我觉得还是把它从容了。核心还是渠道的问题, 目前大家的回收主体怎么定,然后渠道怎么能回到电池企业去。第二个是从目前的市场规模角度来 看,后面随着工艺的进步,保修期可能会达到 10 年,所以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量是比较小的。总 体来说,这一块我觉得刚刚起步,但是未来的话可能到 2025 年左右,像镍钴锂这块资源的量的话 可能都会占到 20%左右。
2. 回收一吨钴的成大概是在什么样的程度?
因为电池的废料的计价的问题,所以测算不准。目前买的废料,价格其实也是跟着里面的有价金属
在波动的,就是计价系数在波动。
3. 之后的回收这块业务的一个推进节奏大概是怎么样的?
我们在赣州一期的话,其实已经建了一条回收线,马上会跟下游的回收企业,包括电车厂和整车厂 去做一些战略的结合。先把整体的渠道和整体的工艺流程打通,后面的话可能下放到各个省去做。 目前来说这个量还不大,所以业绩成长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还是主要是为未来,我们觉得未来会成 长一个很大规模的产业。
原材料方面问题
1. 刚才提到划在港股融资,然后在海外的一些矿资源上,有一些布局,这里面具体的方向包括量上有
哪些可披露?
在工艺路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制造成本差异并不大,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在原料方,原料端能有成 本优势,是谋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核心的方法。我们的第一个计划是所有原材料我们必须自己保障。 因为前驱体规划了一个比较大的量,所以大概需要的镍资源有 10 万吨以上。然后钴的话其实我们

目前是够的,但是我们未来的话肯定有更大的规模,所以我们也在找相应的资源。镍方面的话,其 实我们主要是在印尼方面去看,然后谈了几个项目,目前进展还可以。锂方面也在做,因为也是我 们未来要做产业导入的很重要的原料。目前看国内的盐湖还有一些其他的资产。海外项目的话,我 们计划是以参股为主,就是我们参与一些海外的锂矿的一些项目,然后去拿一些报销权,这样的话 为我们的做一些原料准备。
2. 除了钴矿,还有其他的布局吗?
今年的原料基本备齐。
3. 我们在铜板块这块是怎么布局的,未来的布局重点,大概情况是怎么样的?
首先铜跟钴其实是半身的,我们在刚果金也好,在其他地方看的也好,基本上是半身矿,而且基本 上主矿种都是铜,因为当地的就刚果金的当地的铜钴矿山的比例都在 10:1 左右,也就是 10 吨铜对 应 1 吨钴,所以其实随着钴的规模扩大,铜的话相应可能至少有个七八倍的放大,就是你 1 万吨钴 的话可能对应七八万吨铜。我们主要还是从长期来看,冶炼接了这么多以后,矿端的话可能会变成 一个瓶颈,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参与一些矿端矿权。印尼的整体的规定的话,就是 外资不能超 50%,也就是说我们计划是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在矿端的话,他们 50 亿我们 49 这种比 例,在冶炼端我们来控股,他们来参股的模式,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这种合作关系。锂方面项目很多, 但是很贵。所以我们在海外的策略,还是以参股为主,参与一些项目,然后拿报销权和优先购买权 的这种方式然后来介入。国内的话我们还是想看看有没有能控的项目,然后目前的话还是看盐湖比 较多一点。其他的资源都很有难度。
4. 国外的疫情是否影响刚果金的生产和运输?
目前来说疫情对整个产业链的一个影响,最主要的是运输方面,生产方面的话,特别我们在刚果金
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生产都是正常的。运输周期比以往长 20 多天。
5. 今后海外的资源价格该如何确定?
只有价格涨的时候,矿山才愿意出售。总体来说,像这个需求特别明确的矿业品种,特别是新能源
相关的,像钴和锂,价格出现了松动和波动,整体项目的价格其实也没有跌很多。
6. 钴在下游运用的方向以及比例?
第一个是消费电子,第二个动力电池,第三个硬质合金。这几块占到了钴 80%的一个量,其实 50%
以上是消费电子这一块,动力电池不到 20%基本上。
7. 矿方面目前有没有考虑的项目
目前有国内的话大概有三个项目左右,国内项目主要以锂为主,然后海外的项目目前我们跟印尼有 两家去做了战略合作,这一块目前正在做初期的选址和矿山选择方面的一个工作,他们也提供了一 些备选矿山给我们,这些工作正在展开,然后钴的方面我们还是通过在当地在刚刚果金的关系在找, 我觉得镍和锂可能会更一点。
前驱体方面问题
1. 之前的规划是 2.6 万吨,然后有一定的增加,在这里主要是基于哪些考虑?
我们的战略是一体化,就是说如果说你做了上面不做下面的话,其实也是一个浪费。如果仅仅做前
驱体或者做正极,而不做上游的话,是没有优势的。
2. 下游的话,能不能分享一下前驱体这块的是怎么计划的?
我们在赣州是准备今年动工的话,然后之前是规划 2.6 万吨,规模可能会扩大,但是现在扩到多少 现在不太方便说,但是肯定比之前大很多,应该是今年我们可能就要动。

选举方面问题
1. 目前选举项目的进展是怎么样的?
目前环评的调整已经做完了,然后也公示了,然后可研报告也基本上做完了。之前的话我们跟政府 谈的条件可能会有变化,所以我们现在还在跟政府谈一些其他的条件,包括选址。
规划方面问题
1. 公司在下游到正极这块有没有什么布局规划?
我们不打算自己来做正极,因为我们不想往正极方面延申。现在我们投了一些固态电池,可能会往
金属锂负极和固态电解液这方面去做。
2. 具体量级的规划,或者是我们到一个什么年份,对应的这些矿的话有多少量,然后公司内部有什么
时间表吗?
1 万吨的钴的量已经很大,镍的方面我们短期大概需要 6 万吨左右,所以我们第一个项目的话可能 在两年之内我们就要 6 万吨左右的一个镍的量。关于锂,因为我们看到的很多项目其实不是在产的, 盐湖这段都要在 24 年左右的一个时间,所以现在在一个累计资源量的阶段,也要在两年多以后。
供应方面问题
1. 电池厂商或者正极厂商,会多布局一些矿,然后直接跟上游直谈合作吗?

现在趋势就是这样,以后的趋势包括终端的冶炼,下端的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可能都会以代加工
为主要形式帮下游服务
2. 22 年 23 年各个产品的出货量预期大概是什么样子?
22 年的话,其实我们主要还是铜鼓产品,我们钴的出货量的话,大概有 8000 吨左右,然后铜 的话大概有 4.3~4.5 万吨,我们定的计划是 4.5 万吨,估计 4.3 万吨左右的一个量。然后就是 说钴粉的话大概我们今年产能是 5000 吨,可能大概产一个几千吨,产个大概 4000 吨左右。 然后赣州一期也会投产,然后今年年终会投产,会有一些钴盐产品,赣州一期是 1 万吨,大概 有三四千吨的一个钴源的产品,然后明年就看整体的量了,2 3 年的话钴的话就 1 万吨左右的 强化钴,然后铜的话当然也没有太大变化。钴盐那边的话可能 1 万吨就会满产,二期的话我们 争取明年下半年能能有一些产出,就是前驱体和电池回收那段。
净利润方面问题
1. 22 年单吨净利上是会维持还是说会有提升?、
肯定提升很多。按照去年底的数据,钴的毛利都有 50 多,铜的毛利有 30 多。
2. 再往后续展望一点,比如说 23 年?
23 年的话价格就不好说了,然后量的话还是会提升。正常的话,我们预计的话钴的长期中枢价格应 该 40~45 万左右的一个区间,这个价格的话毛利也挺可观的,有 35 左右。#投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个月都要用的姐妹入这个划算,一条是2.7大洋的价格,苏菲家的品质真的不错 ​​​​ #双妖妖预售# 现在付定,11号0:30付尾款【64.9】sofy/苏菲超
  • 澳门夹娃娃太好夹了[好喜歡][好喜歡](五币一局一次就中)还有马庆康好好吃[憧憬][憧憬](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吧)宿舍太太太太太太多娃娃了[費解][費解](怎么带
  • 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仍上路行驶的,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驾驶员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猫超】✨0
  • 昨天到今天上午,强冷空气达到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持续20个小时12~13级的大风天气,比今年登陆我国的所有台风都要强。9日早晨气温最低,白天开始回温,10日开始
  • 中午定的水果到了,还有lululemon买的新的裤子到了,七七八八的消毒用品也在家里,一边说不屯东西,一边买买买,买东西真的会让我有点浮躁。lululemon
  • 最近也有人问dot质押投票锁仓2年的事1 时间太长了,虽然后面会有1:1代币进行流通,但还是可以参考beth和eth的差价…2 收益率问题,现在给的代币收益高,
  • 小文徵明是個笨小孩,2歲不會說話,6歲站立不穩,8、9歲了還口齒不清,11歲才學會好好說話——一個官宦人家的孩子這樣是很不來塞的,但是沒辦法。譬如沈周給傅瀚畫
  • 应RCEP原产地管理需求,对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已完成。7、四部门发文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
  • #北京大妞儿关晓彤#《最后的赢家》第六回上的标题是‘交错的命运’主角团开篇就出现在了一辆公交车上,杜海涛被问到这是什么车时,直呼这是跑车,因为它是跑在路人的车,
  • 40句压抑到哭的文案1.“可惜我们没有机会能喝醉一场 我也不知道你爱着谁”2.“不甘心的人得熬过多少夜才能放得下”3.“如果你开心的话 忘了我也没关系”4.“
  • 前两天在闲卖出了一条非常喜欢的羊毛披巾本该开心的事 变得越来越难过其实我真的特别喜欢它 再加上念旧我也不知道为啥把它挂在了上前后也就俩仨小时 就被人拍走了 当下
  • 适于信行人的法门,易于通俗普及,但也容易适应低级趣味而俗化神化,这应该是关心佛教者所应该注意与反省的!还有,佛法在通俗宏传中,遇着新的情况(如佛入涅槃了),也就
  • 不仅如此,古人到后来,又把六亲纳入五行之中,即用人际关系来描述万物分为五行之后的相互关系,这是对关系全息思维系统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发展。这说明,六十四卦的形态,
  • 武汉已经成为工信部首批5G规模试验网五大试点城市,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取得5G试点资格的城市,5G商用规模和速度中部第一,5G基站数量全国第三,固定宽带下载速
  • 。为补充运力,三明公交接手了建宁公交的两辆@海格客车HIGER KLQ6895G[吃瓜]不管如何,还是要欢迎九系脸重返三明!
  • 起因:我和朋友打娱乐玩的庄周,打到一半对面嬴政就开始说赵云(我对面的,不和我一队)喜欢我,我以为就是一个玩笑,还回他喜欢我就别打我了,然后嬴政问可不可以加好友一
  • 是壁纸,前几天有好多姐妹找我要原图,我尽量私信发了,但是最近有点忙,没看微博,鸽了好久没发(すみません >^<)所以我在这直接发原图了,顺便又搞了
  • 【最后夸一句朋朋太可爱啦!#不止有福了# 《探长来访》作为话剧经典文本之一,改编的关键在于表达的路径,而张杨导演、何雨繁的这一版话剧,通畅地将人物、故事放置于更
  • ️【今晚0点开抢】——降了9大洋史低价【59】宽松慵懒毛衣90斤-145斤的姐妹可以穿你牌同款是图5-9,毛衣质量非常nice,毛软糯不扎,宽松的版型有一种慵懒
  • 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