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乡村振兴[超话]#

白墙乌瓦的土家民居错落有致,曲折蜿蜒的硬化小道干净整洁,山涧溪水潺潺,小径两旁翠竹丛丛、绿树成荫、春花烂漫……走进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南庄村,俨然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如今,该村已成为一处“网红”乡村旅游打卡地。这是该县努力挖掘农业生态、休闲、文化等多元价值,引领乡村振兴,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坚持高位统筹大处谋篇,以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如今,在广袤的沿河大地上,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红色传承”中赓续奋进

清晨,走进谯家镇“红色美丽村庄”长征村,青山宛如画屏,溪流蜿蜒流淌,空中弥漫着各色花香。翠竹松柏间,虽然历史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当年贺龙、关向应、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民谋幸福的英雄豪气依然在这里传为美谈。

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是长征前存在的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坐落于谯家镇长征村、白石溪村之间。2021年5月,谯家镇长征村、白石溪村被列为贵州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之一。

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土地湾红色文化园,美丽乡村观光环、长征步道环、农耕体验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编制34个项目,整合中央、省市县各级资金2050万元。

“我们紧紧围绕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依托试点村红色资源,着力在统筹好农业农村空间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纵深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切实提高黔东革命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县委书记罗洪祥说。

为确保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罗洪祥、县长代忠义任双组长,22家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从各单位选派10名“红村小分队”成员,全力推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挖掘红色史实和故事49个,建设可同时容纳500人的长征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规划建设2个公共厕所,发展800亩种植油菜,对农户房前屋后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三园”进行改造,完成180盏路灯村庄亮化。目前,34个项目现均已全面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眼下,通过党建引领,长征村和白石溪村全面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红军街开办特色农产品商铺、地方特色饭馆、土家精品民宿,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部镇联动”中开创新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防贫“堤坝”。今年3月,该县“部镇联动”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在土地坳镇召开,旨在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路径和方法,充分整合部门和乡镇资源力量,以土地坳镇作为“部镇联动”改革试点,示范推动全县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闯新路。

依托资源优势,土地坳镇在发展茶叶、养殖业、果蔬产业3大传统产业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竹花社区育苗培育两大基地,加快构建“3+2”产业布局。

当前,土地坳镇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发展种养产业,建成铁皮石斛大棚180余亩,投产大棚50余亩;建成种猪场2400头标准生产线2条,5000头原种均已投产;以集体经济形式在木坪、安坡、竹花等5个村(社区)种植黄金叶1500余亩。

荒山变“宝地”,木坪飘茶香。土地坳镇利用山地独特优势,通过科学谋划,精心选址,在木坪、安坡等村开辟出黄金叶茶“试验田”,目前产出的茶叶广受好评。

“我对黄金叶茶市场前景很有信心,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新栽种黄金叶茶200亩,把黄金叶茶发展成村里主导产业,让茶叶走向全国。”木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洪斌兴奋地说。

据悉,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下,木坪村群众种茶热情高涨,茶园面积从原来的160亩增加到1200亩。目前,木坪村集体经济收益40万元左右,作别昔日集体经济积累为零的“空壳村”。

“开展‘部镇联动’改革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是示范推动沿河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有益探索。”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卢忠卫如是说。

在“产业兴旺”中强村富民

走进沙子街道南庄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景美、村兴、民乐的和谐安宁景象。

昔日的南庄村石漠化严重,村民们只能在石窝窝里耕种刨食,常为生计发愁。但随着沙子空心李走向全国,南庄村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翻阅”南庄村的奋斗史,正是小小的空心李铺就了康庄大道。

10多年前,有着敢于“第一口吃螃蟹”精神的党员黎勇、黎明等率先带头发展空心李50亩,并获成功。有了成功经验,村民们纷纷开始种植空心李。

2014年,该县党员干部广泛动员农户规模化种植空心李,同时因势利导,举办李花节、采摘节、“李王争霸赛”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花尝果。“我是第二届‘李子王’,每年我种植的空心李还不到采摘的时节就被预定一空。”获得第二届“李子王”称号的黎勇说。

李花节、采摘节不仅成功将沙子空心李品牌打响,还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南庄人发现了商机,纷纷办起农家乐、开起小超市。

为盘活资源,提升品牌效应,南庄村围绕以“李”兴“旅”、以“旅”促“李”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生态与产业融合,由原来零星的15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200亩,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旅游,成功创建南庄村农旅一体旅游观光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南庄村人均纯收入为2万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南庄村空心李园区更是成为了全县空心李核心区,辐射带动沙子街道发展4.5万亩,全县10.5万亩,使空心李产业成为全县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南庄村全面启动空心李果脯、果酒深加工项目,有效提高空心李产品附加值和残果、剩果利用率,成功打造空心李“遇见李”酒品牌,有效解决2000余吨空心李滞销问题,该品牌现已畅销全国。还成功申报沙子空心李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无公害绿色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精品水果”认证,赢得“果中茅台、李中珍品”之美誉。

“南庄村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产业培育三措施,探索出一条依靠生态产业推进石漠化治理的特色之路,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了群众增收致富,开创了基层治理有效的新路径。同时,依托当地自然生态美学人文价值,打造”天赐仙李·悠然南庄“农商文旅综合体,融合发展新路径基本形成。”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董道萍认为。

记者观察到,沿河正进一步突出“农”的生态赋能、“文”的品质浸润、“旅”的聚人引流、“体”的品牌集聚作用,升级打造一批功能复合多元的绿道型、山水型、郊野型、人文型、产业型的美丽生态乡村。制定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强“美丽沿河·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开展乡村工匠、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行动;建立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支持保障机制,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形成乡村振兴多元发展格局。

如今的沿河,正在乡村振兴路上向着美好灿烂的明天稳步前行。

实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六大提升”
贵州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写在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之际

  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10月11日至17日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妇联联合印发了《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通过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评选贵州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组织“粮安记者贵州行”主题采访等活动,展示贵州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等方面的成就。同时,在全省广泛宣传粮食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普及爱粮节粮、营养健康知识,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
  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近年来,贵州持续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紧扣“五优联动”建设内容,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链协同”,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从产区到销区、从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育核心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实现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9月7日,湄潭县永兴镇,清澈的湄江河两岸稻浪翻滚、稻香弥漫,一台台收割机欢快地将金黄的谷粒悉数收入“囊”中。该镇永兴桥村的竹香米业公司“大粒香”优质稻基地里,负责基地日常监管的农民高方平不时摩挲着沉甸甸的稻穗,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他今年笑眯了,至少能挣20万元,包包都要胀满了!” 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洪波说。与高方平同样高兴的郑定生是该镇共和村燕子岩组的订单种植承包大户,“今年的稻谷订单价格一斤2.3元,晒都不用晒,直接拉过去过磅测水份,剩下的就等着数钱了!”郑定生说,农户流转土地后可在基地做零活,如郑显奎今年仅在他基地做的零活收入就有1.3万多元。
  据张洪波介绍,自8月中旬开镰以来,公司近2万亩优质稻基地陆续奏响“名镇竹香—北纬27度鲜季黔米”丰收曲。作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企业、中国百佳粮油企业,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签订优质稻订单的农户设置最低保护价,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扩大优质稻生产,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收益,将具有高原特色的“贵州好粮油”优质粮食工程拓展推广、落地生根。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粮食安全战略中主动作为,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市场、保安全,围绕产业发展、围绕老百姓和村集体收入、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围绕党建引领和党史教育开展工作,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中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在培育优势产业上“特”、示范引领上“专”、实施品牌战略上“精”,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粮。各地因地制宜,在着力培育核心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粮油上各显神通。湄潭县依托湄江河流域肥沃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优质稻+N”形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订单基地,全县涌现出茅贡米业、龙脉皇米、竹香米业等20多家优质米企业和著名品牌。该县永兴镇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明通过成立种植合作社、米业公司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司,5年把一个贫困村变成小康村;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流转土地订单生产方式,在湄潭、凤冈、余庆、天柱、惠水、石阡、西秀等县(区)建立核心基地2万多亩,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施打造“中国高端大米第一品牌”战略。“无论是土壤、阳光、水分,还是种子、生产工艺,我们都具备把‘大粒香’打造成中国高端大米第一品牌的条件。”公司董事长周建华信心满满。“中国薏仁米之乡”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已成为最大的致富产业;仁怀市、金沙县依托茅台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酿酒高粱产业,农民户均增收超万元;铜仁市、黔东南州精心培育香禾糯、山茶油等特色产业核心品牌助农增收。
  把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优质、原生态是贵州粮油的品质优势,但由于种植要求及成本原因,在市场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处同志分析说。据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基地办负责人方红林介绍,原生态优质稻米种植不施化肥,通过种植绿肥(紫云英)、油菜(快开花时砍掉)以提高肥力,轮放稻田鸭除草、捉虫,仅施用生物农药一项每亩就要增加成本300多元。
  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绿色生态优质粮油等产品走出贵州,创造更高价值?“必须在强化品牌打造的基础上加强广泛宣传,突出‘绿色生态’和‘优质特色’两张名片,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让贵州优质粮油走上种植面积增加、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发展道路。”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中心主任罗永生说。
  2017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契机,制定实施“贵州好粮油行动计划”,通过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优粮优产”、强化质量导向促进“优粮优购”、提升储粮水平促进“优粮优储”、引导精致加工促进“优粮优加”,从“种植好、品牌好、质量好、营销好、管理好、效益好”六个方面积极打造绿色优质、健康营养、受市场青睐的贵州好粮油品牌。投资4亿元将茶油产业前景较好的天柱、玉屏、岑巩、石阡等9个县纳入“中国好粮油”油茶示范县建设,以种、加、销“三环”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油茶产业成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取得农民得收入、村镇得产业、企业得资金、地方得发展、国家得粮油储备、社会得良好生态与优质粮油供给的多赢效果。
  好粮油产品不断涌现
  截至目前,贵州已有5个企业粮油产品获得“中国好粮油”称号,获得“贵州好粮油”产品有近百个,仅2019年就成功推出两批“贵州好粮油”产品共59个。全省获得油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省知名品牌15个。在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粮油营养健康消费品鉴”专项评比中,全国入选一级榜单产品三个中贵州独占其二(“侗粮”牌锡利贡米、“茅贡牌”茅贡米),充分展示了贵州粮油的优良品质。
  在实施“优质粮油工程”中,榕江县对本地优质籼稻锡利油粘进行选育、改良、复壮,逐步成就锡利贡米的优秀品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化,先后获得“中国好粮油”“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粮油产品”等称号,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荣登“中国好粮油—大米”食味值一级产品榜单。贵州金杨油脂有限公司在开阳、修文及安顺等地建5个优质油菜籽种植基地,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和自动灌装技术,购置先进的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全方位检测油品成分含量,公司生产的“金黔灵”“金满船”牌优质菜籽油成为众多家庭的放心选择。天柱县稳步推进油茶种植与低产林改造,全县油茶总面积34万多亩,综合产值近3亿元,带动1.2万户4.56万人增收。六枝岩脚大畅面业公司将传统制面工艺融入现代制作工艺,开发出石磨手工面、传统手工土碱面、纯手工空心面等31个品种93种规格产品,“岩脚面”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贵州省名牌产品”。公司依托文化底蕴浓厚、森林覆盖率高等优越条件建成的岩脚面博园旅游景区,从业人员83%是当地农户,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为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发挥地方储备粮宏观调控作用,保障粮食安全,根据2021年2月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贵州省于2021年8月出台了《贵州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省内地方储备粮的计划、储存、轮换、动用和监督管理。制定《贵州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贵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总体布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有关保障措施,推进粮食行业结构性改革,推动贵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高质量发展。(信息员:罗华炳 何宣平 余舒菡)

【外媒看华亭】华亭:小众药材闯出大市场#乡村振兴#

华亭市马峡镇地处关山中麓,阴湿的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马峡镇所产的药材独活占到了全国市场的40%左右,“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已经是药材市场响当当的品牌。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华亭大黄”“华亭独活”的金字品牌,马峡镇坚持基地带动、龙头引领、科技保障的方针,大力推动以大黄、独活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逐步从小规模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群众创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

订单式种植实现规模效益
入秋时节,华亭市马峡镇寺沟村、赵庄村公路两旁的平地里,独活、大黄、川芎等中药材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今年我们家种植15亩地,其中药材育苗4亩、独活5亩,长势良好,多亏县乡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使我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还有联合社提供有机肥料,使药材吃上了‘对口味的饭’,才长得这么壮实。”马峡镇蒋庄村石店社的马玉桃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种出了好药材,外地客商就会找上门收购,就能卖上好价钱,咱致富也就更有信心了。”

马峡镇标准化独活育苗基地
华亭市新康中药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庞俊平说:“马峡镇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都以散户种植为主,没有形成规模,自从加入镇里的药材联合社,他们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发放专用有机肥料,今年药材长势要比以前好得多,挖出来的药材品质好、卖相好。”
近年来,马峡镇着力提升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水平,平凉市农业农村局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在本地顺义联合社带动下,充分应用遮阳、地膜、杀虫、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在寺沟村建设200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培育独活、大黄、川芎、黄芪、党参、半夏、金银花等地道药苗20多种,有效保障了全镇1万亩中药材供苗需求。同时,积极探索种植重楼、桃儿七等市场紧俏品种野生驯化技术,不断加大名贵药材开发力度,在蒋庄村建成名贵中药材野生驯化基地30亩、试验示范田30亩,有效促进中药材产业换代升级。
马峡镇镇长胡瑞君介绍,马峡镇立足“建设陇东药材重镇”目标定位,与镇内新康药业公司、青松中药材饮片公司等社企联合,打造了“联合社+公司+基地”的订单式种植模式。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约1.5万亩,基本上达到人均1.3亩,其中大黄、独活面积达到7600亩,尤其是所产的独活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一半,农民中药材收入从原来的2320元/亩,提升到近7000元/亩,净增值4680元左右。药材产业收入达到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

大黄城提升药材附加值
“以前村民挖出来的药材由于没有处理干净泥土,品相不好,拿到市场上总是无人问津,现在我们的中药材全部利用晾晒大棚风干,改变传统晾晒方式,大幅度减少药材霉变、霜冻,全面提升了药材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庞俊平说。
为了让马峡镇中药材产业朝着规模化、精细化发展,该镇以华亭市新康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成了占地70亩左右的华亭市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大黄城),目前,一期项目建成晾晒风干区、交易大棚,已经投运,今年投资3800万元,建成中国大黄城二期、三期建设项目,建成中药材饮片加工、中药材颗粒、粉剂生产线及质量检测中心、药材化验中心和实训基地。同时,建成冷链储藏库、物资配送中心、完善信息化系统和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等工程。

独活只有在医治风寒湿痹,去除风湿病等病时有很好的效果,属于小众药材。全国产独活的地域只有甘肃、四川和湖北,而甘肃华亭的独活产量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坐落在马峡镇的“中国大黄城”的建成,使华亭及周边的药材生意越来越火,不仅解决了当地众多合作社单打独斗、“有市无场”的局面,也规范了市场,避免了恶意竞争。胡瑞君认为,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外地药商压价回收的模式,农民有了话语权,利润自然更多地就留在农民手里。

“前几年,1公斤独活全国平均收购价为23元左右,而外地药商来本地收购仅有五六块钱,多一半都被药商赚走了,而辛辛苦苦种植中药材的农民,只能解决成本和口粮问题。”胡瑞君说,“从2018年10月开始,当地主要药材价格翻了至少一倍多。一亩独活可以卖到八九千元,而药苗每亩收入最高可达9万元。”
今后,马峡镇将全力把大黄城打造成集育苗、种植、田间管护、采摘、晾晒、切片、销售、化验、深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全面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提升药材附加值,持续拓宽药材销售渠道,使全镇中药材产业形成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现代药材发展新格局。

多措并举
现代药材发展新格局蔚然成型
马峡镇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境内野生中药材达263种,中药材以大黄、独活、川芎、黄芪、党参、板蓝根等53个品种为主,素有“千年药乡”的美誉和“陇东药库”之称。1999年“华亭大黄”“华亭独活”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7年“华亭大黄”被列入全国道地药材名录。

为持续加大“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品牌保护力度,在巩固现有新康、青松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马峡镇配套建设电商服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微信群、公开栏等方式开展中药材宣传,定期发布全国中药材收售信息、种植技术、中药养生等资讯,加强产地中药材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陇东中药材集散地,进一步提升华亭中药材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同时,全力扶持乡土人才,支持12名青年人才赴平凉、兰州、四川等地,开展药材质量检测、实验化验等高新制药技术培训,全面延伸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地产药材附加值,不断扩大“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今年,为进一步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拓宽药材产业促农增收渠道,马峡镇计划在大黄城东侧启动华亭市中医药博物馆及健康生态园建设项目前期工程,该项目致力探索实施中医药+旅游+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旨在挖掘推广华亭医药文化和马峡道地药材,通过实施中医药历史沿革文化展示区、中药理疗体验和养生药膳品鉴区、中药百草种植教研科普区等项目,补齐中药材初级农产品产销短板,使全镇中药材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新格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08年他进入一家演绎公司,系统学了舞台编导,做到了当地的领先水平,就开始带舞蹈队单干,做活动演出,举办最大的演出是“黄河漂流赛”。2003年时他的一个同学在
  • 一、关于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方面我市在推进林下种植中药材发展中,根据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和市场供求关系,选择符合当地生产、供求对接良好、价值效益较高的中药品种作
  •    为医治母亲花光了家中积蓄,面对巨额医药费,仍是杯水车薪,万般无奈下,景旭阳卖掉了家中房产,妻子无固定工作,年幼的孩子还在上学,突如其来的打击导致家庭生活特
  • 此外,本届数博会搭建平台,注重项目签约落地,加深参会各方战略合作关系,先后组织了17场系列活动,在数博会开幕式上,国家发改委领导正式宣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 好水亲手给我织的包 这辈子第一次有男生给我织包 开心死啦 他也是第一个给我买花的男生 这次七夕送我的花 我结合起来做成了花瓶放到单位的桌子上 上班也心情舒畅
  • 特殊的26岁生日,和老公在老家干了一天的活,有苦有笑,幸福简单而快乐着,我爱老公,老公爱我。我们虽然结婚才一年多,但是我们恋爱已经十几年了,彼此熟知对方的秉性,
  • [伤心]首先,你一分赔偿款都拿不到,算盘落空;其次,这房子年久失修,居住价值不大;最后,这噪音一天到晚的你睡得着觉?[伤心]首先,你一分赔偿款都拿不到,算盘落空
  •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 很多合作代表谈到他们为什么邀请肖战做代言人时,提到两个词:纯粹,卓越。在品牌霸霸眼里,肖战与其说是代言人,更是一位有头脑的、清醒自律的、非常有职业精神的合作者。
  • 人啊就是这样,明明心里已经做出最后抉择了,还要扯一堆自我感动的借口(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人都是自私的,真的喜欢就算你算再苦再难也要留住,人都是自私的,明明自己心
  • 北京电影学院话剧:《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编剧:欧里皮德斯(古希腊)翻译:罗念生、艺术顾问:罗锦鳞、导演:赵宁宁。出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启迪传奇
  •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喜欢的人~我可能是你慢慢人生的其中一个~现在的我过了那个年纪,俺现在只想赚钱钱,买买花花~很长时间没有听说:我喜欢你突然听见,好像和我也没什
  • #微博#【与30岁女教师相亲,交往一年没有进展,摊牌后男子感叹:误人误己】三毛曾说过一句话:我相信,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会漏走;给我的,无论我怎么
  • 5.另外,空气弹簧重量更轻,所以这可以减少货品的颠簸,运损就会少一些,尤其是危险品的运输,更安全。3.空气弹簧少了很多机械部件,它工作起来更安静,更适合电动车提
  • ” 昆凌目前年仅28岁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坦言有了孩子后时间被压缩,要刚好碰到3个小孩同时睡着才能好好保养:“现在每天都要很在乎保养,会更重视想要先预防
  • [哆啦A梦笑][星星]【亲子四项基本原则】1、不占有原则:孩子是独立的人,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不能占有他[悲伤]。说到婚姻的长久与和美,只要你在这之前已经做了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如果人人都泯灭良知,用坏良心的钱去交换,那社会也交换的是邪恶丑恶的东西,那人类活在地狱,人人要不被暂时的利益腐蚀,失去了良知良能,有佛性的人不自私自利,而是拥有
  • 非是儿戏,不做也可,超拔冤亲,皆用功德。应做无为,而为功德,莫要有为,便是不可。
  • 后来就是我长大了,这种细腻的关心都变成了红包,今天突然对要回红包这件事感到压力,但是也突然觉得,也许就是因为我不善言语和中国人的含蓄,红包代替了小羊代替了零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