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李医生讲病例##微博新知博主##微博健康公开课#
夜班。

急诊科老马来电话,说有个腰痛、无尿的年轻女病人,情况比较差,赶紧下来看看。

血压还行么,我问。

勉勉强强,老马说,感染非常厉害,先来看病人再说。没等我回复,老马已经挂掉电话了。

我跟护士简单交代两句,披了白大褂匆匆去了急诊科。

到急诊科时,看到泌尿外科孙医生也在。我心里就有底了,估计是泌尿系感染的问题了。泌尿系感染,如果发生休克,那就可能非常凶险,前段时间有个年轻人因此丧命,我们也差点惹上官司,所以遇到这类病人,大家都战战兢兢。

老马过来跟我说,病人很年轻,腰痛、无尿差不多2天了,在社区医院拿了点药吃,效果不好,今晚腰痛更厉害,并且有发热,才紧张起来,过来看急诊。

还没等我看病人,老马就掏出一摞化验单,还有B超、胸片结果,递给我,说B超看到左肾、输尿管结石,并且有中重度肾积水,感染指标很高,白细胞有3万多,诊断尿路感染应该是没问题的了。

人体内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流到肾脏时会有一部分进入输尿管形成尿液,如果输尿管有结石堵住,那么尿液就无法顺畅排入膀胱,导致输尿管、肾脏积水,单纯的积水倒也没什么,关键是结石表面可能有细菌,水不动则腐,随着积水越来越多,那些细菌就可能逆流入血,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异常凶险!

血压怎么样,我问老马。

老马示意我一起到床边看病人,此时泌尿外科孙医生已经在查看病人了。

病人是个24岁的女青年,刚毕业不久,就在这附近上班。既往身体健康,头一次发现自己有肾结石,既紧张,又蒙圈。

陪同病人过来的是她的男朋友,老马说,他们准备这个月底结婚的,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看来婚期得延后了。

这你都知道,我低声问老马。

老马说抢救室门外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就是她男朋友,刚刚签字的时候他告诉我的。

签什么字,我问。

签字去ICU治疗啊,老马瞪着我。血压都这样了,你看,一入抢救室,血压就只有90/50mmHg左右,我考虑她有感染性休克了,给补了很多液体,就差没上升压药了。

我此时才留意到病人的状况。

病人侧躺抢救床上,蜷缩着身子,估计是腰痛厉害,脸色有点苍白,皱着眉头,表情痛苦。但人还是清晰的,一直在听我们讲话。

心电监护提示血压90/50mmHg,心率119次/分,血氧饱和度还是正常的。呼吸也基本还是正常的。患者心率这么快,血压偏低,估计是休克了。

看完病人后,我们仨站在床尾开始商量患者去除。

老马问孙医生,要不要马上就手术,敢不敢先做经皮肾造瘘引流。

孙医生有点迟疑,说按理来说,这样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且有积水、感染,单纯用抗生素效果肯定不好,因为石头一直堵着,你不疏通输尿管,让尿液排出来,感染肯定控制不好,但如果直接拉上手术台就碎掉石头也不现实,因为患者目前这样的情况不合适做碎石手术,风险大,而且未必能够耐受。

我跟老马同意孙医生的看法。

可以考虑先做经皮肾穿刺造瘘,就像马医生说的,暂时把积水引出来,先不管结石,等感染控制好了,再来做第二次碎石取石手术。孙医生补充说。

那就先去你们科做手术呗,如果情况不好再安排去ICU也行。老马笑着说。

孙医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患者目前血压偏低,心率快,皮肤也冰凉,考虑有休克了,这时候即便单纯做造瘘恐怕风险也蛮高的,要不先去ICU,使用强效抗生素看看能不能把感染稍微控制一下,同时抗休克治疗,看看生命征能不能进一步稳定,那时候再来造瘘可能会更安全。

我们理解孙医生的想法。

但这毕竟是有风险的,万一抗生素、抗休克效果不好,那还是得硬着头皮做肾造瘘、引流尿液、脓液的。而且,感染灶一直存在,抗生素是不是会有效果值得警惕。很有可能抗生素没效果。

我们把治疗方案跟病人男朋友说了,这个高个子男生还是比较有担当的,说完全同意医生的做法,但光我一个人签字够不够,是不是要叫我女朋友的爸妈过来才行,但他们都在老家,赶到医院恐怕也得明天早上了。

看得出他有些慌张了,但慌张归慌张,对他女朋友的关心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跟老马说,病人现在还是清醒的,可以让她自己也签字。今晚就先去ICU吧,看看明天情况如何再说。

去ICU之前,可以再做一个腹部CT检查,看清楚一些,到时候手术也方便。孙医生建议。

当晚,老马推着病人去了CT室,还好过程顺利。

一直搞到将近零点,病人来到了ICU。

CT结果也显示有左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且积水感染,肾周有渗出。此外没有看到其他的问题,胰腺是好的,胆囊没有结石,阑尾也好端端的,患者诊断肾结石、尿路感染、感染性休克还是明确的。

一入ICU我们就紧张起来了,毕竟是个这么年轻的患者。

我再给病人留了血培养、尿培养(还有一点点尿),同时用了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亚胺培南是很高级的抗生素了,争取能尽快把感染控制住。

患者还是清醒的,对ICU有些恐惧,问我她男朋友能不能进来陪她。我说抱歉,这里是封闭管理的,你男朋友进不来,你自己坚强一些。你有什么话想告诉他的,我可以帮你转告。

她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有点害怕。我看她脸色偏苍白,但痛苦表情较之前似乎有些好转。

你就安心在这里治疗吧,你会好起来的,你这样的病例我们处理过很多,不要担心,就是住在ICU有点辛苦。我安慰她说。

面对病人,我一般都是好言安慰为主,不汇报坏消息。但是跟家属沟通,就必须客观了,我告诉她男朋友,病人情况比较差,已经感染性休克了,如果我们的抗生素效果不好,无法逆转休克,那么随时都还是要去手术造瘘治疗的,而且有可能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可能。

我这句话可能说重了,估计吓到他了,一个180cm高的男生,在我面前哭了起来,红着眼睛跟我说,都明白的,医生一定要尽力,我们才准备月底结婚呢,没想到会这样。

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告诉他,一般来说,经过抗生素治疗,还有稍后的造瘘引流,病情多数可以得到控制的,你也先不要担心,我们边治疗边观察,好不好。

他点点头,说谢谢我。

第二天一大早,病人的父母就赶到医院了,风尘仆仆,满眼血丝,估计也是一夜未休。

我很想带给他们好消息,可惜的是,从入院到现在,并没有好消息。

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尿也基本没了,这不是好兆头。没有尿,估计还是跟休克有关。人体休克后,为了保障大脑心脏的血液供应,机体会选择牺牲掉一批不那么重要的器官(其实都很重要),比如皮肤、肾脏,所以会没尿。

而且复查感染指标比昨天更高了,降钙素原升至100。

他们听到这个坏消息后,病人的妈妈直接就哭倒在接待室凳子上,幸亏其他人及时扶住。

我汇报了主任,再次找到泌尿外科医生,反映了情况。经过商量,虽然患者感染严重,有感染性休克,但还是考虑冒险做经皮肾脏穿刺造瘘!

就是在B超的引导下,用一根针从皮肤刺入,刺入肾脏的肾盂,把里面的尿液、脓液都引流出来,这样就能减轻里面的压力,从而能源源不断引流出感染性液体,有利于控制感染。

风险很高,尤其是这样休克的病人。但不做造瘘的话,患者生还的几率似乎更加渺茫,我们已经尝试努力了差不多一天时间。

时间不等人。病人也等不起了,她的意识状态开始模糊了。

泌尿外科医生跟家属充分沟通病情,签好字后,就直接推入手术室,做经皮肾脏穿刺造瘘,手术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术后引流出大量脓性液体,也进一步印证了诊断,就是这里化脓了。

如果不把这个贼窝端掉,单纯用药物抗感染,效果甚微。
这一次我们的决策应该正确了。

术后患者重新进入ICU加强监护治疗。

当天晚上,患者的血压就稳住了,逐步撤掉了升压药。患者也苏醒过来了,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我是不是切掉了肾脏。

我哑然失笑,看来还是没有跟病人本身沟通好手术的细节。于是我告诉她,这个手术不是切掉肾脏,也不需要切掉肾脏,手术方法是造瘘,从皮肤这里打个洞,穿入肾脏,把里面脓液脏东西引流出来,将来感染好了,再从这里进去把结石进一步捣碎、取石。不需要切肾脏,你的两个肾脏都还好好的。别胡思乱想。

她这才放心,舒了一口气,安静睡去。

第二天,复查患者感染指标全部都显著下降。

引流出来的尿液也逐渐变得清淡了。

一切都在提示我们,她得救了!

病人男朋友探视时跟我说,非常感谢我们,这几天一直睡不好,以为就要失去她了,非常难受,还好现在度过了难关。

经过一个星期治疗,患者满血复活。她转出ICU的那天跟我说,一辈子最难受的地方就是在ICU的这几天,好在自己活了过来,苦难也是值得的。

或许这就是ICU存在的意义。

祝有情人都能成为眷属!
(本文由真实病例改编)

  3月15日夜,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为了回应社会关切,大江东工作室独家专访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记者:从救治专家的角度看,《方案》最重要的调整是什么?在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当下,发布《方案》,对于疫情防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宏:《方案》基于当前对新冠病毒病科学认识的深化,在多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倡导了通过优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资源的冗余度,通过缩短隔离期降低隔离对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调整出院的核酸检测判断标准、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离,且时间缩短为7天。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记者:《方案》提到,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这和新冠病毒变异的走向有怎样的关联?目前在上海公卫中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进行哪些治疗?未来不再集中治疗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存在病情被延误、集中隔离相互传染的风险?   张文宏: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记者:《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与以前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新出院标准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张文宏:这条标准的改变,系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记者:《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出院病人管理严格程度降低,是否由于医疗资源限制,为应对感染人数高企而做出的调整?近两年、尤其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情况如何?隔离期缩短,是否存在复阳、二次传播的风险?   张文宏: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记者:《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并不需要治疗?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   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记者:这两天上海正在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分阶段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感觉出行不方便了。这种网格化管理策略,对于上海疫情防控的意义是什么?   张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面临的挑战系抗疫以来最高。上海的抗疫策略是建立在对疫情波及面的精准判断而采取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个别病例,传播链清晰,只要启动点与线上的精准防控,隔离少数人,做有限范围的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多点社区新发病例,部分源头不清的时候,疫情防控就要从点与线向面拓展,就会有重点高风险区域的筛查,同时对于风险略低的地区实现分步、分阶段的核酸检测。如果疫情持续,则可能也会再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当前,为了尽快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在防控上扩大了筛查的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社区与人员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做拓展的筛查,疫情肯定难以受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疫情失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肯定会有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因此感到不便,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刚开始进行扩大筛查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忙乱,但我还是相信,对于下一阶段如何安排网格化和分梯次筛查的安排,管理上会有更多改善,让市民感到可预期和更有温度。我想,疫情的到来难以预期,消除疫情的措施应该是可预期的,相信上海会更好发扬精准抗疫理念,让市民在配合抗疫,牺牲正常生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上海的温度。(姜泓冰)   责任编辑:孙圆圆

张文宏解读:
最新《诊疗方案》
应对抗疫更从容

3月15日夜,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有关访谈中
对最新《诊疗方案》作了解读。来看访谈内容:

问:从救治专家的角度看,《方案》最重要的调整是什么?在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当下,发布《方案》,对于疫情防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宏:《方案》基于当前对新冠病毒病科学认识的深化,在多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倡导了通过优化诊疗方案提升医疗资源的冗余度,通过缩短隔离期降低隔离对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调整出院的核酸检测判断标准、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离,且时间缩短为7天。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问:《方案》提到,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这和新冠病毒变异的走向有怎样的关联?目前在上海公卫中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进行哪些治疗?未来不再集中治疗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存在病情被延误、集中隔离相互传染的风险?

张文宏: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问:《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与以前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新出院标准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张文宏:这条标准的改变,系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问:《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出院病人管理严格程度降低,是否由于医疗资源限制,为应对感染人数高企而做出的调整?近两年、尤其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情况如何?隔离期缩短,是否存在复阳、二次传播的风险?

张文宏: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问:《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并不需要治疗?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

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问:这两天上海正在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分阶段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市民感觉出行不方便了。这种网格化管理策略,对于上海疫情防控的意义是什么?

张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面临的挑战系抗疫以来最高。上海的抗疫策略是建立在对疫情波及面的精准判断而采取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个别病例,传播链清晰,只要启动点与线上的精准防控,隔离少数人,做有限范围的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多点社区新发病例,部分源头不清的时候,疫情防控就要从点与线向面拓展,就会有重点高风险区域的筛查,同时对于风险略低的地区实现分步、分阶段的核酸检测。如果疫情持续,则可能也会再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当前,为了尽快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在防控上扩大了筛查的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社区与人员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做拓展的筛查,疫情肯定难以受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疫情失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肯定会有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因此感到不便,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刚开始进行扩大筛查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忙乱,但我还是相信,对于下一阶段如何安排网格化和分梯次筛查的安排,管理上会有更多改善,让市民感到可预期和更有温度。我想,疫情的到来难以预期,消除疫情的措施应该是可预期的,相信上海会更好发扬精准抗疫理念,让市民在配合抗疫,牺牲正常生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上海的温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常识》一书是托马斯·潘恩1775年-1776年间写成的一本小册子,意图倡导十三个州的人民摆脱英国统治,走向独立。这本书在当时就畅销美国,不论是酒馆饭店,还是会
  • 整体来看,智能座舱因其更易被用户感知,且技术相对智能驾驶研发难度低,是不少车企提升用户体验的主要突破口,未来随着一芯多屏成为趋势,智能座舱将与车主生活生态打通。
  • 这段文字记载中不但有“三奇”还提到了“六仪”和“二吉”两个新名词,关于“三奇六仪”这两个名词,其实懂一些奇门遁甲基础知识的朋友都能理解,在奇门遁甲系统中甲木是统
  • 此刻在家的我只想瘫着一动不动……以后还是无论怎么样必须要吃点东西,长记性了[失望]【自说自话,自打自脸】4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指责中国航
  • 皮纳蒙蒂:“张康阳和奥西里奥给我发了信息祝贺我,这让我非常激动,我对他们说了同样的话:我希望我的进球能够帮助国米在再次赢得冠军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球员? 食客
  • [亲亲]黄绿色的裙子色调偏暗,要不是关晓彤的气质和颜值加分,简直可以说毫无看点。[酷]黄绿色的裙子色调偏暗,要不是关晓彤的气质和颜值加分,简直可以说毫无看点。
  • 《各位领导都是想》:不关我的事,又不是我给违约的,我在安达能待多少日子啊,我调任走了让下任领导解决吧,领导都是这样的内心想法,所以我公司投入近1千多万元,资金改
  • 今日刘言霏语主题:要做一颗好种子[泪]好的家庭教育真的真的很重要❗️太感动了[苦涩]那么小的孩子因为留长发在海边被误解在泳池被误解在机场厕所被误解,甚至在学校也
  • ”费尔德认为,这个“一揽子计划”是加拿大用来吸引企业的众多法宝之一,它成功引来了多家汽车制造商在安大略省投资经营,其中通用和Stellantis最近宣布在该省投
  • 本来想走到Stubai Glacier,谁知看了路牌说要Nur Für trittsichere wanderer[哼][哼],神马玩意儿[挖鼻][挖鼻],我再
  • 泰剧基本上是靠颜值和身材来支撑看下去的,很多男女主演技台词都不及格,配角们大多浮夸,怎么说呢,泰剧演员能控制好面部表情不用嘴来演戏就已经赢了大半了[允悲],大花
  • #刘亦菲#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地问了 我就大发慈悲地回答你一下 仅代表不混圈的我自己首先 刘亦菲目前女粉比例我估计远超男粉其次 丑不丑这个问题不作评价 说实话经常会
  • 虽然反感,但依旧想直面困难,在这个职场中继续走下去,我不知道我不讨好领导,只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这种思维,是不是对的?#王盐问答##朴树#近日,朴树父亲的背景
  • ”“可以啊”老板领我偷摸着进去,看到一大束向日葵,老板问我是要开好的,还是没开好的,我问没开好的拿回家泡水里自己能开出来吗,是不是可以放的更久一些,老板说是的,
  • 此时遥望未来,一定还有很多风浪,留一句来自二十三岁的告诫:无论将来你面对怎样的逆境,你要知道,你曾经有过的绮丽的好梦、自洽与认可,把逆境当作一次远航的波动。看似
  • 狗头军师就说,如果你想留一个人,把这个低息贷款发出去,并且要求必须得用来买房,而且房子还得在公司附近,这样基本上就相当于你单向绑定一个人很多年了。现在房价多贵啊
  • 虽然没有绕完地球一圈,但用一年时间一直不回国的在外旅行的这段经历,一个国家到一个国家:租房旅居,考证做义工,啥都体验一番…哭过笑过,遇到过危险,但好心人更多,处
  • !!
  • #刘耀文[超话]##刘耀文##票务[超话]##周边# 刘耀‮原文‬创pb《逢春》“少年站在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早已繁‮盛花‬开”B5 40P 胶装
  • ️爱的大家庭❤️,每次举办的活动都好好好用心[淚]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呀~还有拍照很好看的人事小姐姐,朋友圈照片都是靠这个小可爱[羞嗒嗒]!对了,娃也很给面子,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