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崔浩为什么能“料事如神”?

北魏第一谋崔浩料事如神,其实并无奥秘,说穿了无非八个字:统观全局,知彼知己。

先说统观全局。

后秦主姚兴去世之时,东晋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准备逆流西上,开进黄河,讨伐后秦。因为潼关天险,水军难以到达,他派使节向北魏借道,后秦国主姚泓怕刘裕强兵讨伐,也派使节向北魏求援。北魏君臣面临借道刘裕,还是救援后秦的决择。拓跋嗣命文武百官共同商讨,“群臣”都反对借道刘裕而认为后秦“不可不救”。反对借道刘裕的理由是“裕声言伐秦,其志难测”,万一让他们登陆之后攻打北魏,后果不堪设想。后秦“不可不救”则因它是“婚姻之国”。如此,他们主张“发兵断河上流,勿使得西”。唯有崔浩独树一帜,反对“群臣”之说。提出“假之水道,听裕西上,然后屯兵以塞其东”的方略,倘若刘裕攻克后秦,“必德我之假道”,不能攻克,北魏也“不失救秦之名”。

崔浩不像“群臣”那样只凭刘裕“其志难测”,只凭后秦是“婚姻之国”而定战略与国策,提出这样的方略,他考虑到东晋、后秦、柔然以及北魏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刘裕吞并后秦之心由来已久,这是他称帝的最后一个筹码,乘姚兴去世之机讨伐后秦,志在必取;其二,姚兴去世,姚泓懦劣,姚氏兄弟相争,国难不断,危机四伏,凭刘裕军队当时的实力,取则必得;其三,因为“南北异俗”,刘裕“必不能以吴、越之兵”与北魏“争守河北之地”,不能成为北魏之患。倘若北魏发兵“断河上流,勿使得西”,则必然激怒刘裕,“上岸北侵”,致使北魏“代秦受敌”;其四,北魏之北“柔然寇边”和北魏当时“民食又乏”,不能再与刘裕为敌而使北魏首尾不能相顾,“发兵南赴则北寇愈深,救北则南州复危”。崔浩尤其不屑“群臣”以“婚姻之国”为由说事,诘问“夫为国计者,惟社稷是利,岂顾一女子乎!”

两晋南北朝的时局犹如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纷争,战事不断。崔浩为北魏出谋策划,总能通观全局,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挂一漏万,因小失大。提议借道刘裕,纵其入关,然后堵其归路,只是其中一例,可惜拓跋嗣没有听取崔浩之提议而听从“群臣”之言,发兵阻碍晋军西进,果然激怒刘裕,吃了“却月阵”之大亏,方才“恨不用崔浩之言”。

再说知彼知己。

刘裕攻打后秦姚泓之时,拓跋嗣也想乘机占点便宜,他问崔浩:“裕既入关,不能进退,我以精骑直捣彭城、寿春,裕将若之何?”崔浩不赞成如此偷鸡摸狗、急功近利。他帮拓跋嗣分析北魏的周边环境,“西有(赫连)屈丐,北有柔然”,他们时时都在“窥伺国隙”;又帮拓跋嗣分析北魏与东晋(刘裕)的“强弱利害”,北魏“虽有精兵,未睹良将。长孙嵩长于治国,短于用兵,非刘裕敌也。兴兵远攻,未见其利”,而刘裕此时风头正劲,“克秦而归,必篡其主”,但他想“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却无异于“解衣包火,张罗捕虎”,即使“留兵守之”,也无奈“人情未洽,趋尚不同”,足为“寇敌”入侵提供条件。崔浩劝拓跋嗣只须“按兵息民以观其变”,刘裕攻下的函、秦之地(长安一带)终将为北魏所有。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此言出自《孙子·谋攻》。孟氏注:“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崔浩分析的正是“彼”与“己”的“强弱利害”。然这种“强弱利害”并非一成不变,真要知彼知己,还得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崔浩懂得这个道理。

刘裕克复长安之时,拓跋嗣大为恐慌,立即派遣使臣请和。听说刘裕去世,就想乘机讨伐,崔浩不以为然。拓跋嗣问:“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崔浩于是申述此二者之不同。“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衅伐之”,而刘裕去世,刘宋“党与未离”,北魏若“兵临其境”,彼“必相帅拒战”,不如“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但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师”。崔浩不但指出刘宋“党与未离”与后秦“诸子交争”之不同,也看到“党与未离”的刘宋,将会有“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的危机,劝说拓跋嗣等候时机,“坐收淮北”。

拓跋焘的时代,关于是否讨伐柔然,也曾有过两次争论。第一次是“今当用兵,赫连、蠕蠕,二国何先”的争论,长孙嵩、长孙翰、奚斤等朝廷重臣主张先攻“蠕蠕”,崔浩主张先攻“赫连”(即夏国),这个主张基于“知彼知己”:因为“蠕蠕鸟集兽逃,举大众追之则不能及,轻兵追之又不足以制敌”,而“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以当时北魏之实力,自“宜先伐之”。恰好日后又碰到夏主赫连勃勃去世,崔浩支持拓跋焘抓住这个时机,一举攻下夏国首都统万城,俘获夏国新主赫连昌,使北魏声威大振。

数年之后,拓跋焘要讨伐柔然,却遭到“群臣”反对,唯有崔浩支持。反对的理由,除了太史令张渊、徐辩提出的“天象”“天意”,还有一条,就是“南寇方伺国隙”。所谓“南寇”就是刘宋,他们认为不能“舍之北伐”。当年主张先伐夏国而暂时不伐柔然的崔浩此时支持讨伐柔然,因为柔然与刘宋的情况都有变化。“蠕蠕恃其绝远”,以为北魏“力不能制”,已经“自宽日久”,如今“掩其不备”出击,其必“望尘骇散”,只因马驹“驱驰难制,不得水草,不过数日,必聚而困弊”,如此便可“一举而灭”。自从北魏攻克统万以来,刘宋已对北魏“内怀恐惧”,在北魏攻打柔然之时,不可能有所行动,不但“彼步我骑,彼能北来,我亦南往;在彼甚困,于我未劳”,而且“南北殊俗,水陆异宜”,即使将河南之地送与刘宋,他们“亦不能守”,何况如今刘义隆君臣,已远非刘裕时代可比。据此,崔浩十分肯定地回答了寇谦之“蠕蠕果可克乎”的问题,说是:“必克。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日后虽然大败柔然,却不能大获全胜,果然失之于诸将“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

知彼知己到这个境界,也可谓出神入化了。#文踪史迹##历史那些事[超话]##文踪旅迹[超话]##史海钩沉[超话]# https://t.cn/RJUvqD9

#芜湖文旅那些事儿# 千年赭山故事多

芜湖境内山峦众多,有着“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从今天开始,小编将定期给大家详述芜湖名山的前世今生、人文掌故。

(赭)山左乔榦蓊郁,松涛历落;右控大江,望舳舻云连,水天碧彻。诸峰远近呈影,如屏障然。 ——乾隆版《太平府志》

丹阳郡:因山而名

赭山之名,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康熙版《芜湖县志》云:“《江南志》:汉丹阳郡北,有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阳。”乾隆版、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及乾隆版《太平府志》均作以上记载,但书名记作《江南地理志》。明《一统志》卷十五记载与康熙版《芜湖县志》同。笔者也曾千方百计寻找所谓《江南志》(或《江南地理志》),然遍寻无果。后在安师大图书馆查阅《江南通志》,其中记载:“《江南地理志》云: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阳。”事实证明,《江南通志》并不是《江南志》或《江南地理志》。《史记》《后汉书》无“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中也无记载。看来,这是一个无头公案了。

清朱筠(1729-1781)在《过赭山》诗中有“丹阳名所成”句。然而对于为何因“赭山丹赤”而名于郡,笔者不得其解。因为在芜湖境内,还有一座比赭山更有名的山,那就是神山。《太平府志》记其“山势逶迤,蟠结壘巚,曲径幽邃”,“眺丹阳诸峦,绵亘相接,至赭塔、荆壁,东西夹辅。相传兹山为县之来冈。”其实,神山以及周边的赤铸山、破山等均与赭山一样,色呈“丹赤”,缘何取赭山而不是其他,愿有识者指正。

晋明帝:山下脱险

这个故事取材于“芜湖古八景”之一的“玩鞭春色”,芜湖人对于这个故事的梗概已经耳熟能详。故事说的是东晋太宁二年(324),大都督王敦谋反,在进军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的途中,驻扎芜湖鸡毛山。晋明帝得知消息后,遂轻车简从来到芜湖,探察情况。后被军士发觉,王敦命部下飞骑追赶。晋明帝返回途中,将七宝马鞭交给“逆旅卖食妪”,诓过追兵,安全回到建康。此事《晋书》《世说新语》均有记载,但此事何以与赭山挂起钩来,这要与千年后的元代芜湖县令欧阳玄(1274-1357)有关。他在《赭塔晴岚》一首诗中就有“千古玩鞭亭下道,相传曾挂赭黄袍”。元末明初黄礼(生卒年不详)在《赭山》一诗中有“一带峰岳压巨鳌,古来云被赭黄袍。”明吴珍(生卒年不详)的《赭山》诗中也有“当日赭袍何处在,悠悠千载白云封。”至于晋明帝是在哪里遇到“逆旅卖食妪”的,是千古疑问。其实,从地理环境来分析,欧阳玄提出“赭山脚下”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建康在芜湖的北面,鸡毛山在今环城东路与环城北路交界之处,从建康到鸡毛山必经赭山,返回也应该经过赭山。

金地藏:山中结茅

金地藏在赭山结茅修持的故事是一个传说,但千年流传使得其成为历史事实,一些正版书籍也有记载。《安徽文化史》说:“金乔觉西行,一路到过沿江的一些寺庙,如芜湖的广济寺,相传金乔觉到九华山之前,曾在那里食宿过。”因为广济寺位于赭山,所以在芜湖有一个古老传说,金乔觉当年就在赭山结茅修持。其实广济寺是建于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7),与传说中的金乔觉上九华山的年代相距甚远。

但广济寺内有地藏殿,供奉的就是金地藏,匾额为“九华行宫”。殿前楹联为“受汉封四郡承箕子遗风千古怀仁崇上同,慕唐兴三教遣亲王来学百年成佛拜行宫”,尤其是“宝若连城”的“世传金印”——“地藏利生宝印”落户该寺。“凡朝九华者,必先于此进香,以俗又称小九华故也”,这就给人们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千年以来,广济寺香火旺盛。《芜湖县志》记其“山寺自昔香烟最甚,故俗又称为小九华云。”《太平府志》云:“山之中有广济院,刹宇深广,飞甍层楹,列次以达,浮屠次临:地藏殿庄严,备设诸相。佛诞前夕,邑人即相率焚香,络绎登陟,谚呼‘小九华’者。”清代乡贤黄钺在《于湖竹枝词》中亦有“七月晦日,俗传地藏王诞日,向赭山烧香者百十成群,夜则人持一灯,鱼贯而上,望之如烛龙然。”

张状元:游山一日

宋代的赭山故事多多,当然最多的应属黄庭坚、滴翠轩、宋塔和一览亭,这里不再赘述。宋代的林逋《过芜留咏》诗中“山掩县城当北起”一句,“山”即赭山,确定了芜湖城的大致方位。其实张孝祥与芜湖赭山的故事也是多多,这里取其一端。张孝祥(1132-1169)的《赭山分韵,得成,叶字》一诗就是其游山一日的日记:

昨日一尺雪,今朝十分晴。

杲日上积雪,光若虹气升。

江平磨新镜,地迥玉琢成。

赭山有佳色,令我白眼青。

借马至东家,唤客踏层冰。

帽貂扶裘茸,石路五里平……

全诗大白话,叙述了张状元与朋友冬日赭山一日游的经过,记录的赭山诸景,许多至今犹存。比如“杲日上积雪,光若虹气升”就是“赭塔晴岚”在宋朝时的景色。关于此诗,芜湖乡贤黄钺在其著名的《于湖竹枝词》中就有“于湖借马游”一说。

诗的下阕,张状元发出了“本是耕田农,饥寒实驱胁。须公语县吏,早与支米帖“的呼吁,体现了他的关爱民生之情。

欧阳玄:赭塔晴岚

欧阳玄(1274-1357)曾任芜湖县令,在任期间,政声卓著,然其最为芜湖人民传颂的是在他任内确定的“芜湖古八景”。“赭塔晴岚”则被列为第一,诗曰:“山分一股到江皋,寺占山腰压翠鳌。四壁白云僧不扫,一竿红日塔争高。龛灯未灭林鸦起,花雨初收野鹿嗥。千古玩鞭亭下道,相传曾挂赭黄袍。”其实,欧阳玄在“赭塔晴岚”诗里,并无如《芜湖县志》记载其“俯瞰城郭,历历如绘。每当雨后,岚光缥缈”的景色,而在他的另一首《登赭山》一诗中,则是清晰地记录了“赭塔晴岚”里的那个“岚”。“涌出沧溟外,孤高色更嘉。气通丹穴雾,光映赤城霞。”直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赭山林木葱茏,芳草萋萋,曲径通幽,流水叮咚。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射赭山时,林中薄雾升腾,折射出淡青、灰白、墨蓝、殷红等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神奇罕见。从山顶远远望去,天晴景清,山岚蒸腾,水汽氤氲,缠云绕雾;远景近观,白茫茫水天一色,雾蒙蒙云气腾涌。那蒸腾的云气在斜阳的照射下,闪耀出奇异的光彩。透过这缥缈的岚光,隐约可见远方云天相接处,点点帆影在江面上缓缓移动。

黄得功:赭山护主

黄得功(?-1645),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靖难侯、靖国公。明末清初汤燕生题为《赭山怀古》:“赤铸山头鸟不飞,上皇曾此易青衣。无多侍从争投甲,有限生灵但掩扉。五国城西边月苦,景阳楼下夜钟微。伤心莫唱淋铃曲,未得生从蜀道归”。同时期的诗人钱澄之(1612-1693)所作的同名诗“春游无伴独跻攀,北狩曾闻驻此山。燕颔血凝芳草碧(谓黄靖南,即黄得功,原作者注),龙髯泪滴野花斑。”说的是明末发生在芜湖的一段历史:明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的煤山之后,凤阳都督马士英等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称为弘光帝,意欲保持明朝半壁江山。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自请督师,出镇淮扬,下辖四总兵,其中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高杰辖淮泗,驻泗水;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清兵攻陷扬州后,大举进攻南京。此时,刘泽清遁,高杰死,刘良佐降,仅剩一个黄得功苦苦支撑。弘光帝逃难至芜湖,黄得功来到芜湖救驾,勉效死力。在赭山,弘光帝青衣小帽,“上皇曾此易青衣”,随黄得功撤往荻港。谁知在督师迎战的过程中,黄得功被暗箭射死。弘光帝随之被俘,大明王朝至此灭亡。虽然后面还有唐王、桂王建立的南明小王朝,但那都是强弩之末了。

赤铸山即赭山,这在芜湖历代诗词中是一个通例。北宋黄庭坚有一首题为《赭山》的诗里,开门见山就是“读书在赤铸”。同样明末清初汤燕生题为《赭山怀古》第一句就是“赤铸山头鸟不飞”。

近代以来,在赭山发生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赭山公园的建成,市民又多了一个休闲游览的胜地,围绕赭山的故事则依然在不断产生……
(本条微博来自芜湖传媒集团·大江晚报,秦建平 文/记者 郑远 摄)

[哈哈]昔有人偶买得役鬼符咒一册,欲冀借此运法谋生,乃依书置诸法物,月明之夜作道士装,至墟墓间试之。据案对书诵咒,果闻四面啾啾声,俄暴风突起,卷其书落草间为鬼攫去,众鬼哗然并出曰:尔恃符咒拘遣我,今符咒已失,不畏尔矣。聚而攒击。以忠踉跄奔逃,背后瓦砾如骤雨,至家是夜疟疾大作,困卧月余。 ​​​[偷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放学回家路上,我把我的想法都说给她听:“妈妈好像理解到你对朋友的定义了。。。衷心感谢你又给我上了一课。” 她得到了认可,马上又打开了话匣子,也尝试表达着对
  • 心若想见,总会有缘。早在就读北大时,就看当时极为火爆的《正大综艺》,每期必看,都是上百人站在餐厅的一角,围着一台18英寸的电视机看。那时,对两位美女印象最深:许
  • 小学的时候看男篮那时候是大治易建联孙悦他们觉得还可以吧没有那么差劲几乎我看的场次都小部分或者大比分获胜 当时真是疯狂迷易建联的喔 高高帅帅技术也是很好很稳那种
  • #郑州8.30孕婴童用品博览会# 8.30-9.1号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13届郑州国际孕婴童用品博览会,诚邀各经销商、代理商、母婴门店老板参观,本届博览会童装
  • 我们要战胜恶龙,不可避免的要使用许多计谋,计策,甚至包括阴谋; 我在研究恶龙的一举一动,虚招对策之时,它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所以儒家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 【65】LG竹盐喜马拉雅粉盐派缤牙膏285g*2瓶 邓伦带盐的[憧憬][憧憬]一大罐就能用很久味道超级香,成分中有含有白色小颗粒是一种珍贵的粉盐,在当地被
  • 赶脚现在的编剧都是生活在天上的,只能编撰没有根据的古装神话剧,一旦涉及现代生活剧,跟俺们普通城市人群特别贴切的现实、职场相关的情节,就跟不识人间烟火似的气人。
  • #创新湖南融入世界#华云数据湖,助力湖南和株洲大数据产业发展。秋阳似火的9月7日,温度达到了36度,但在株洲云龙示范区(株洲经开区)的湖南华云数据湖产业园的项目
  • 时常会有over的丧 这样的人生啊 还会有下一人生吗? 丧到积极 怕又因过分天真 在深渊里一沉再沉 总得时刻努力吧 看到海豚的那一天 难得的阳光和23度适温
  • 2017-4-6 《赠小艳》 -- 静,若处子 霓裳轻纱, 皓齿明眸, 轻柔语息, 如静湖微波, 那一嗔一笑, 令人心醉。 动,似娇艳 风撩丝发, 琴挑羽衣,
  • #一只可爱阳的碎碎念[超话]##一只可爱阳的碎碎念# 突然发现我好像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一个人[草泥马] 不吃辣,吃了会难受 不喝酒不吸烟,就是不喜欢 到学校后
  • 【传说在我国遥远的西北,有一个极乐的国家,叫华胥氏国。这个国家是那么遥远,无论是走路、乘船,还是坐车,都很难到达那儿。这个国家没有政府,也没有首领,而且一般的人
  • 我特么也是服了……刚才我家厨房的烟雾报警器不停的报警,可我家连火都没开,连关了两次报警器还响,我琢磨不对啊……是不是楼下着了?(多年前楼下出租屋烧过一回,弄的楼
  • 看多了别人的爱情我才想起来啊 我也曾幻想过有人牵着我的手带我去吃麻辣烫踩在沙滩上玩水 现实是 做不到不可能没希望不合适,年龄阅历也不一样,心境和家庭情况也
  • 每年春天,微风不燥,阳光和煦,所以那时的人才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可自从遇到你,我却每日如沐春风,每日如浴春阳。我曾经以为,再长的路也会有尽头。现在我才明白,
  • 看到抖音里一些关于绿茶婊的描述 说绿茶婊们经常会说一句话 你看她化妆多好看 我却连防晒都没涂 我才发现我以前也经常说这种绿茶婊的话? 我以前真的经常跟我的舍友说
  • 《群書治要360(一).君道​​​​.納諫》 【四六】臣聞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惡讒諛,然而歷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讒諛蒙幸者。蓋聽忠難,從諛易也。(卷二十三 後
  •  艺承明鑫名师体验班火热报名中! 时间:2019年9月14日-9月15日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652号E座六楼(艺承明鑫) 对象:高一高二、应届艺考生
  • 关于异地恋,最近看到的一段话: 我拒绝身边所有人的青睐,只为了你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我羡慕你身边的那些路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看一眼我朝思暮想的那个人。 别人问我
  • 终于来到了想去的J大侠!好羡慕里面的服务员可以穿地表最强的周边T恤,循环杰伦各个时期的歌简直不要太好! 自己真的很喜欢有海的城市,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就可以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