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心裡確定了。喝第三泡簡潔多了。茶湯在口中四溢,掃盪過味蕾時甘爽在口中明確的存在。發散而不是張揚,得益於二三十年的存放。

前些年師父去六堡,茶家人一籮筐放在店裡,說好多年了,就那麼放著。幾番言語下來,老板知是行家。最終以25%的價格勻了一斤給師父。是真行家才願意分享,少收點也不特別算計。因為互相懂得,所以也珍惜。不是懂茶人,就怕暴殄天物了。茶要懂得,才不辜負。茶老板告訴師父,曾經有個北京來的茶客,直接拿走了同批的一籮筐,幾十斤。

在深味第三泡的味道的甘爽,體會其中變化。師父轉身在茶壺架上瞄了一眼,拿的還是把段泥。把茶盤上的上把壺挪了挪。放上這把段泥。

師父說剛才的是一個級別,接下來的這個,是另一個級別的了,用心去體會它們之間的不同。燒水,熱壺放茶,潤茶,澆淋遍壺,接下來是稍微幾秒的停頓,然後倒茶。

同樣,潤茶的笫一遍也要嘗一嘗。第一遍包含太多信息,雖不盡完全可靠,作為評判一款茶,但知道洗茶時的各種信息,結合之後的每一泡的特徵,會對準確的判斷一款茶的有重要的信息需判斷。

平時泡茶多的是隨意,今天師父都是極少有的認真。都暫時停住,什麼話都不想講。潤茶湯帶出的是茶的基本信息,工藝,發酵類茶的菌種,甚至一些茶底信息。但愛茶人不應該即以此為下判斷,對一款茶為之定性。這不是真茶客的態度,武斷自然也是不應該有的。而是通過前前後後那幾泡的不同,分別在色、气味、茶湯諸因素上再來精微辨析其中的突出與隱而難顯的那些特徵。 師父的朋友,香港茶商也是制茶的大師,凡上山試茶,三泡而已。這三泡,自然非一般人想象的三泡。這些決竅,都是將一款茶全真展示的要法。才能盡量可能的客觀,避免不公允,於茶是不敬。不是應有的態度。

之前都是偏於茶,其實更重要的是體感。身體對茶的“應”。這個才是真正的關鍵。發酵類茶的水很深,一是其難於把控(主要是想投機取巧,才會使得發酵茶如此局面)。然而,其千變萬化的獨特風味之魅力,是飲茶人對之永不倦怠的根本原因。茶底,工藝,菌種,天氣,態度......。

每一樣都是各種因緣。茶的品種老嫩,季節,生長的海拔環境....釆茶的天氣,制茶的天氣,存放的天氣。師父與香港一位幾代制茶的大師幾十年的交情,多少次踏遍那些傳遍世界的茶山。本身做了幾十年茶,有次這位大師還是很無奈的告訴師父,就算是按同樣的茶樹,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時間,同個地方,茶轉化後出來的味道都不盡相同。當然大致方向還是有,那種細微的差別,身體的感受,很難重复。

茶禪一味,大概在其精微之處。一個在味的感知,一個在心的感知,而感知之妙,在其萬化,而非固著。固著謂之陳見。陳見,亦妄矣。修真,悟真,道觀之害。每一款茶的味道,哪怕同是一品種,區別是存在的,微妙的,惟精微可至達 ,惟辨微可以存其真。以師父勻其茶的筐茶而論:表面的、筐底的,中間的,邊緣的茶味變化微細,差別是確實的,但非專注,敏銳不能辨析。

再返歸觀心,則始能分辨善惡,真假,良莠,之後方能行以公義,少害人,少損人。之後始能話無善無惡,無真無假。 在公義上立足,才有資格講善惡真假,立足。黑白不分,善惡不辨。或雖聰明,卻處處機心,心存私欲,則凡一切良善真假之辯,盡皆偽耳。 今天這個時代,聰明人太多,缺德的更多。就是偽善的結果。

吃茶去,心靜下來,專注一事,靜得心,淨得意,然後始可言語。靜心淨意,始能神清,清則可見,靜則可觀。可觀可見,方可言道。是明無觀無見。

今日補續前(一)寫這篇文章,已是憶前日茶事。昨日與師父喝茶時聊到打坐。往昔半時而不耐,今时1時而輕松。前夜上坐,觀一呼一吸,體感甚佳,忽然領悟:這一呼一吸之間,如從上坐後第一時始數,每一次的呼吸,皆能專注於這一次次呼吸循環往复,層層推進。柔、輕、長、綿、勻(個人特色,不必如人)之自然起伏,以一時為記,專注於是,一呼一吸皆不落。其專注可謂專一,其觀也,亦可謂之精微矣,其時之行止,或可謂定矣。以平時之心性以為定不可能,以靜入寂,則定不過自然而已,其境不同,語意不一。師父惟說一句:保持好奇去做就好了,理論無益。

記得前些日我忽然想到,依道不依法,依法不依師。我告訴師父,我悟得依道不依法。然後說信心是大關鍵。很多人只會背書,吃別人口水,書讀得多於專業百技能有好處,於修道無益。他很認同我提出的信心,雖然我從未拜過師。而師是禪宗與南傳皆有皈依師承。但我沒告訴他我還想到了依法不依師。師也是不拘形式之人,這點是我喜歡与他喝茶的原因之一。否則我是除了工作,一概不與人往來的。但我從於根本:依道不依法,而且充滿探索的好奇,這就夠了。我不說,是其為人師,我不欲以拜師入師門證與悟,野放山茶,野性生滅,這是我。但我要敬人,故以師稱。此是道論。而於道外,如飲茶事,則是真師父,真的難於企及。

潤茶之水師父往日均是一小口,知道他舌在口腔攪動,以致臉、喉頸皆動。停留幾秒,杯中餘茶傾注建水。然後再閉目幾秒,這之中一直在用味蕾找到味覺細微的變化,臉喉一直在動。然后咽下,之後再睜開眼談感受。

茶倒好,看著我說:您試試下這款,師父做了個請茶的手勢。第一口感覺他如往日,之後又喝第二口,這第二口就是正常的飲茶了,咽下愉快的嘆口氣。然後,看我喝完第一口。問,這個感覺怎麼样。

這茶一入口,整個的在口腔爆發,滿口鮮爽,氣韻旺盛,口舌生津。而且這只是潤茶湯,色雖不足,茶氣已十分。禁不住咽下,它在舌面上、頂棚、喉嚨留下的幹爽的感覺,正是口舌生津的誘因,或者是口腔味覺的自動觸發。

之前那款,茶味已然很足,甘而爽。絲丝回甜。沒有比較,則已然知足。這款則是非常幹爽,芋艿味,幹幹淨淨,霸道的茶氣已隱隱而現。把一眾什麼花香果香這些回甘,都顯得小氣而多餘了。一口吞咽下去,茶氣翻滾,滲浸微妙,開口就驚嘆不已。說出種種細微。不一樣哦,師父只是淡說了一句。我則已驚為天人。

接下來才是第一泡,不多時,倒入玻璃公道,燙水醬而紅,燈下一照極為通透。我不禁感嘆,欣賞它的隱隱陳紅。這一次再來感受它的與前面的不同。口感飽滿充盈,剛才的味道還不十分明朗形象的話,这次則非常有體積感,形象鮮明而幹淨,.雖是陳茶卻無刻意的陳味,很幹爽,茶氣入心輪,然後入眉心,坐著一會兒,腳底也有感應。惟一不同時,察覺身體的變化,但卻似乎沒有攻擊性。這在生普、有些綠茶中常見的那種攻擊與身體的反映,完全找不到。

交叉著泡,交叉著喝,更能體會兩款茶的不同。選料,工藝,能把控的,不能把控的。之前那款茶,因為交叉泡,有一泡因為說話太投入,過了一會才想到茶還泡着,倒出時杯中已成醬油色,這在以往的茶是不能喝了的。但這個喝起來,只是更飽滿、更實更立體的口感,其它並無異常。對身體也很柔和,已經沒了攻擊。

而且喝到後面,即使淡些了,但茶氣依然充足,很耐泡。這在幾泡之後走下坡的紅茶之類,發酵茶的存在,是一種超然的魅力,

問了下,師父才說,這個是六十年代的六堡茶。五十多年了的六堡,聞起來,倒也不怎麼特別,不張揚,煙火氣,茶的那些浮氣,早就放沒了。

我有個朋友只喝紅茶,綠茶她也不能喝。她是喝好紅茶的人。但一說起普洱六堡這樣的發酵茶,總拿她在雲南昆明某研究機構叔叔的話說:這些發酵茶把營養物質都破壞了。所以普洱(六堡,黑茶)是沒有意義的。哈哈,好吧。就這樣。

(二)

祛除眼袋方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黑眼圈和下坠的大眼袋,因为它不只是有碍观瞻,也是衰老的象征。

黑眼圈,一般认为主要是熬夜造成的。熬夜最伤肾精,黑是肾之色。大眼袋,在经络上属于脾管辖,眼袋肿大,多属于脾虚。有个说法是,肾虚眼圈黑,脾虚眼袋大。

今天重点跟大家说说大眼袋。

最在意的还是女人,面不嫩、面不白有许多美容护肤品可以养护,但是,一旦有了大眼袋,按摩也按不掉,敷鸡蛋清也不管用。

嫌单眼皮不漂亮可以做手术割成双眼皮,对影响容颜的大眼袋却毫无办法。

有了大眼袋,再美丽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在别人眼里,一副憔悴面容,看上去好像苍老了好几岁。每天出门,都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折磨着自己。

怎样减少或者去掉大眼袋呢?

前面说过,大眼袋形成的原因是多是脾虚。这是针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对年轻人来说,则是脾虚和瘀滞。

血脉不利,血不利则为水,血不利则为肿。和打架局部会形成肿胀是一个道理。

张仲景先生有个方子叫当归芍药散,是气血两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它能够肝脾同调,气血同治。是21世纪中国人的美容方。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川芎半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相当于十粒梧桐子大),酒和,日三服。

现代用法:作散剂,每服6~9克,日服2次,黄酒或者米粥调服。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在《金匮要略》中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女人腹痛:“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三因方》称: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

当归芍药散主证,血色不佳,颜面色泽不红润。不仅贫血色白而且苍老,带有灰垢之象,其色不艳。肌肤干燥不润,皮下兼有水气,故血液循环不良,肌肤松弛。

寒冷证者,常着厚装,颈围围巾,夏日穿布袜子,冬日穿布袜加套,恶风,门窗封闭,夏日恶电风扇。

虚证者,淡漠,目中无神,怠惰,语音低微,口语无力,步履缓慢。

女性很多有原因不明的水肿,临床检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心肾都没有什么大碍,晚上就特别疲劳,手足有轻度水肿,这样的人很多有轻度的贫血,虚弱体质的就很适合当归芍药散。

用于治疗腹痛的方子,怎么能治疗大眼袋呢?

方中芍药味酸苦而性微寒,人肝、脾二经,既擅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又能通血脉,利小便,《神农本草经》卷2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止痛,利小便”;《名医别录》谓其“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本草备要》谓其“补血,泻肝…治血虚之腹痛”,可谓一药多用。川芎辛温,善走血海而活血祛瘀;当归辛甘而温,养血活血,合芍药补血以治肝血不足,合川芎祛瘀以疗瘀阻血络。泽泻甘淡性寒,入肾与膀胱而利水渗湿,正所谓“血不利则为水”,以消除血与津的滞塞。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复脾运,同时有燥湿渗湿之功。合而言之,芍药、川芎、当归调血以柔肝;白术、泽泻、茯苓调津以益脾,与酒和服,更可助血行,通经络。

归纳起来,方中当归、川芎、白芍是用来活血的;茯苓、泽泻、白术,是用来利水湿的。

配伍特点:补泻兼施,泻中寓补;津血并调,治血为主;肝脾同治,调肝为要。

既能利水又能活血,这不正好符合大眼袋形成的病机了吗?

临床表现为血虚而见体质不佳,面色苍白或浮肿者,此方最为适宜。

当归芍药散是调血水第一方,是让女人瘦身漂亮的高效方。

如果眼袋形成的时间不长,可以用散改为汤: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泽泻40g、生白术20g、茯苓20g。每日一副,三碗水煎成一碗半,每次热服半碗。

如果眼袋形成的时间比较长,就服用散剂。散者散也,慢慢可以散掉,非一日积成,岂能一日消掉,所以,要有耐心,坚持服用几个月。不仅能去掉眼袋,更重要的是会感觉浑身都舒适痛快。尤其是女人,这一感觉标志着很多女科病得到改善或消失。

如果合并瘀血导致的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等,可以合并桂枝茯苓丸。这两个方子合并使用,比单一使用,疗效更好。是真正的两雄相并,什么囊肿、瘤结,都能拿下。

服用散剂要坚持至少一个月,服用汤剂7天一个疗程,一般两到三个疗程。

肥胖不是另一种浮肿吗?当归芍药散生姜汤送服是十分有效的减肥妙方。

在中国,四物汤是妇科代表方。但在日本,当归芍药散却是被誉为“妇人的圣药”。 用于治疗黄褐斑,也有佳效。

更年期皮肤干燥,缺乏水分滋养。当归芍药散血水通调,滋润肌肤。

满面皱纹是血水不养,就像树老纹路多。当归芍药散能有效消除皱纹皱纹。有人称之为唯一可以内服的美容药。美容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茯苓15,白术25克,泽泻10克,薏仁30克。水煎服。

如果脾虚厉害,记住不要吃醋。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以及牛奶。 https://t.cn/R2WxYDq

老中医治糖尿病,独门绝活有奇效!

糖尿病,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能闯进人们的视线。尤其是伴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人有意无意间,却成了“小糖人”,无情地被纳入“富贵病家族”。摊上糖尿病,不仅要抵抗很多美食的诱惑,还要承受疾病的各种折磨,多遭罪!面对糖尿病,怎么办?老中医治“糖”有独门绝活!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崇。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消渴的独特经验浅述如下:

一、阴阳并重论治消渴

消渴之病机既往总认为是阴虚火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固然是消渴病的病机之一,然而执一端而论消渴,其失为泥。虽然本病临床表现为口干、口渴、多饮等阴虚见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消渴病人大多数还表现为倦怠乏力,神疲气短,不耐劳作,虚胖体弱等正气虚损的征象。病人多饮、多食,大量的饮食物虽然能被摄入,但是却不能布散全身而被人体所充分利用,大量的精微物质随尿液而排出体外,造成病人饮水虽多却仍然口渴,饮食愈多而愈觉饥饿。从这些临床征象分析,认为脾肾两虚导致水液及水谷代谢失常是消渴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灵枢·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及水谷精微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的功能,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减退,虽然多饮、多食,但水液及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布散、蒸腾于全身,全身的津液依然处于亏虚状态,从而发生消渴之疾。

所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五变》),而功能减退的重要标志就是阳气的虚衰。何况此病为一慢性过程,病变日久,阳气虚损的表现就更加明显。而五脏之中脾为后天之本,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肾为先天之本,脾阳又根于肾阳,久病及肾,过劳伤肾。因此脾肾阳气亏虚是病变根本,水液代谢失常是病变过程,阴液亏虚是病变结果。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治疗消渴除了滋阴之外,还应当辨证地应用黄芪等补气健脾药以及附子、肉桂、淫羊藿等温阳益肾之品,以使阳复阴生,气化得行,消渴向愈。

二、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消渴是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病变日久而入络,或由气虚不能推动而致血瘀,或由阳虚寒凝而致血瘀,或由阴虚津亏而致血瘀。瘀血的形成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致病因素。痹阻心脉则出现胸痹、心悸等心系并发症。痹阻脑脉则出现中风、眩晕等脑系并发症。阻滞肾络则出现水肿、关格等肾系并发症。瘀阻目络则出现目盲失明等目系并发症。

痹阻四肢脉络则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或肢端坏疽等四肢并发症。可见瘀血是各种并发症的共同病机。同时瘀血又可以加重消渴,如唐容川所论“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之不能随气上布”而成“瘀血发渴”。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认为大血管、小血管属脉络范畴,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

这样,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会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因此活血化瘀的方法应当贯穿于消渴治疗之始终,特别是早期应用可以起到未病先防的良好作用。已经出现并发症之后,活血化瘀之品更是必不可少,此类药物对消渴的多种并发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三、降糖降脂同等重要

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还经常合并有高脂血症,从而更加重了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现代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主要导致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障碍,临床不但表现血糖升高,同时血脂也容易增高。长期而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脂本身对机体许多组织来说就是一种“中毒状态”,血糖升高具有“糖毒性”,血脂增高同样具有“脂毒性”,二者相合可以广泛地引起全身微血管、大血管、肌肉、胰岛β细胞等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加重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

因此临床治疗本病应该降血糖和降血脂并重,国外有专家还建议将“糖尿病”改称为“糖脂病”,可见对脂类代谢异常的重视程度。中药降血脂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将具有调整血脂作用的中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第二类为活血化瘀药以及利湿化浊药,如丹参、红花、水蛭、茯苓、泽泻、半夏、海藻等;第三类为补益精血药,如黄精、熟地、首乌、灵芝等。泻下药属于下法的范畴,与糖尿病阴阳两虚或气阴两虚的病理本质不符,临床很少采用。第二类药尤其是第三类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常选用,以使祛脂化瘀之法能够贯穿始终,这也与西医学降糖调脂并重的最新观点殊途同归。

四、消渴论治特色用药

1、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论治消渴活血化瘀药物更是必不可少之品,此类药物对消渴的原发病变及多种并发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关药物的选择总结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红花、月季花等花类药物,具有轻扬散漫、遍走全身之功,善入浮络、孙络而祛瘀;另一类是水蛭、地龙等虫类药物,取其虫蚁搜剔、通络追拔之性,善逐恶血、死血以生新。但是活血化瘀之法毕竟属于正治八法中消法的范畴,久用或重用必有耗损正气之虞,须在温阳益气、滋阴养血的基础上辨证应用,方可充分地发挥作用。

2、辨病用药擅用蚕类

蚕类药包括蚕茧、僵蚕、蚕沙等。蚕茧又名蚕衣,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茧壳,味甘,性温而无毒。《本草纲目》记载“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又记载“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任继学教授称其为缫丝,临证每喜用之以治消渴,或单用之煮水随意饮之,或随症加入汤剂之中,疗效颇佳。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味辛咸,性平,无毒,原本用于祛风通络、化痰散结,然据临床报道,内服僵蚕具有较好的降糖功效,临证观察确有良效,因此,临床每喜辨病用药而精选蚕茧、僵蚕、蚕沙等蚕类药。

3、巧用鸡内金一举三得

消渴患者多见于富贵之人,如《素问·腹中论》所述“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过食膏粱厚味,腻脾滞胃而生积热、郁热。《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一是佩兰之类只能够芳香化湿浊,而鸡内金消食积则可以消除中焦之积热、郁热而治消。二是患者虽然食欲旺盛而多食,但是摄入之水谷却不能化为精微物质以营养周身。应用鸡内金,首先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使水谷能够化为精微。三是方中运用了大量的补益滋腻之品,本身就不容易消化与吸收,配合鸡内金又可以促进药力的发挥。四是根据张锡纯经验,鸡内金又可以协同活血化瘀药消除经络中之瘀滞。

4、消谷善饥妙用补药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表现为食欲亢进而多食易饥,古人认为是由于胃火亢盛导致的消谷善饥,一般采用白虎汤清泄胃火。我认为中焦胃火亢盛固然可以引起消谷善饥,但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临床表现除了多食易饥、口渴喜饮而外,还常常伴有倦怠乏力、精力及记忆力减退等虚损状态,临床上大多数既无热可清又无火可泻。此时的食欲亢进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精血亏虚于内,强迫病人多食以自救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上妙用熟地黄、黄精、灵芝等以补养精血而治疗食欲亢进之本。另外此类药性质呆滞、黏腻,服用之后容易产生饱胀感,能够腻肠碍胃而影响食欲。这本来是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恰恰是这种不良反应成了另一个治疗作用,不但可以补精养血,还可以抑制亢盛的食欲。《神农本草经》记载这些药物还具有“久服轻身延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调整血脂的功效,可谓一举而两得。

而其中尤喜用黄精,本品功能“补五劳七伤,益脾胃,润心肺”(《日华子本草》);“补诸虚,填精髓”(《本草纲目》)。中药学教材称其功能“补脾气,益脾阴,补肾益精”。虽然石斛、麦冬、山药等药均有补脾胃气阴之效,然教材中论及专补脾阴者唯有黄精。近代药理研究,黄精含黄精多糖、多种氨基酸、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呈显著抑制作用;有增加冠脉流量及降压作用;并有降血脂及抗衰老作用。只是黄精性味浓厚滋腻,稍大剂量或稍长时间服用之后极易产生饱胀感,能够腻肠碍胃而影响食欲,且有滑肠之弊。使用之时,颇多棘手。

而于临床多选其入药,正是针对糖尿病每兼多食易饥的特点,妙用本品,将其主要的副作用变为又一项治疗作用,可谓一举数得。若病人便秘则更为适合;若病人便溏则加山药固肠止泻,入五味子敛阴止泻。更何况黄精滑肠之性与其他泻药不同,对正气多无损伤。

五、博采众长最重辨证

古往今来,治消渴之方,丰富多彩,特别是近代许多著名医家治疗糖尿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吸取众家之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如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经验:血糖不下,生地黄可以用至百克以内;尿糖不下,知母可以用至百克以内;酮症可以选加干姜等辛能胜酸之品。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经验认为,黄芪配山药、苍术配玄参,一阴一阳,一脾一肾,可有降低血糖减除尿糖之功。我国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教授经验认为黄芪配生地黄可以降尿糖,苍术配玄参可以降血糖,葛根配丹参生津止渴,化瘀生新,使气血流畅,可以提高降糖效果。我国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先生常以黄芪配淫羊藿、白芍配甘草、乌梅配葛根补肾益气、生津敛阴而治疗消渴。同时强调:众多名家经验足资我们取法和应用,但前提是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本着有是证则用是药的原则,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若拘于某一方或某一药,脱离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则疗效就必然不会理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汽车冲撞正在东京市区过新年的人群,涉嫌恐怖袭击,8人受伤
  • 小鬼疑似公布恋情 大张伟回应被diss 歌声救人王鹤棣
  • 10亿元惊天诈骗案:神药成分为糖,每粒成本2元,每盒要价40万!
  • 顺丰起诉ofo:因运输合同纠纷 冻结近1370万银行存款
  • 刘杀鸡跳槽虎牙被熊猫起诉,小苍也离开,而他却选择入驻熊猫!
  • 朱一龙舞台上亲王刚老师,豆子长大了!
  • 聂远潘粤明手牵手,私下关系十分好,两人经历太相似了
  • 王思聪女伴曝光长这样 网友:果然是流水的网红
  • 四川绵阳交警带枪巡逻:这15种情形下可开枪
  • 开年大戏又有新进展 斗鱼状告蛇哥索赔4000万人民币!
  • 美名厨节目遭停播怎么回事?停播原因曝光详情令人气愤
  • 跨年夜最大乌龙:10亿人观看的烟花秀搞错年份
  • 刘德华确诊流感,官宣取消剩下所有演唱会…他凭什么火了37年?
  • 睢冉宣布正式退役怎么回事 睢冉是谁个人资料为什么退役
  • 律师称蒋劲夫被释放,不会有刑事纪录,完全恢复自由之身
  • 陕西西乡女童疑被批评后自杀,教体局:涉事老师教育方式合规
  • 一女生抽中年会特等奖带薪假一年,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 2019年1月新规来了!看到第一条就好开心!
  • 张惠妹又胖了 但是还好唱歌还是没有被人吐槽的
  • 特等奖“带薪休假一年”!全国网友都在羡慕!结局大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