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课诵诸神释疑
举凡宗教,都有诵经的规仪,各宗教无不如此,经文虽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就是“课诵”。课诵的“课”字,按《说文解字》释为:“课,试也”。朱子曰:“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朱子全书.学六》),是讲功课的进程,也就是说,“课”就是功课,分课以致用。“诵”是朗读的意思。
宗教为什么都要实行课诵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经文中所表达的思想、理论、意境灌输到信徒的脑海之中,使其开悟,最终通达经文的奥义。

道教的早晚功课,经文与其他宗教有一种明显的不同。道教经书在每一段落之后,往往穿插着很多“神名”。如“常清常静天尊”、“神威如在天尊”、“道经师宝天尊”等等。在诵读天尊名讳时,很自然地便要恭身朝拜。更为令人费解的是,在道教科书中有许多尊神名讳是随声显应的,并非象三清、四御、三官、五老那样,是定型的尊神。如《关圣宝诰》,在“志心朝礼”之后,列有24位大帝或天尊,名讳随声而起。如“中检图箓大帝”、“赤心卫国大帝”、“乾坤正气天尊”、“扶持社稷天尊”等等,有许多的信士弟子对此大惑不解,只好跟着糊里糊涂地朗诵朝拜。
那么,对这些数也数不清的、随声显应的“真君”、“大帝”又该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神”本观念的产物,所以“神”无处不在
万物有神,神形相依,是道教在对人类认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她精辟地解开了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诸多困惑。
神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从混沌状态向原始文明的过渡逐步演变而来的。我国从远古的三皇五帝时就已经有了神的崇拜。在《左传》中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说明在尧舜时就已经开始祀神了。
那么, “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万物皆有神?

神是人塑造的,如果地球上没有“人”或没有人类的文明,这个世界上大概就不会有“神”。那么,人为什么要塑造众多的“神”?要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颇为不易。首先,人是从原始动物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原始阶段,“记忆”是人类的最初意识。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记忆中的现象又可以跨越时空,长存于人的脑海之中。当各种自然现象对人们本身产生“刺激”时(如对灾害的恐惧,对收成的喜悦等),便会产生“梦境”。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是对“记忆”的重新组合,这就使人们逐渐地感到,在自然界,乃至于人的本身,有一种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离开本体而“游离”。随着人类语言的形成,文字的产生,这种“游离”之物便成了“神”的观念的雏形。
当神灵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给“神”塑造了种种有形的“形象”,比如祖先的形象、圣人、英雄的形象,而对那些无法塑造形象的,比如“天”、“地”、“山”、“海”等等,人们便将它们拟人化,以人的形象来加以崇拜,比如玉皇大帝、紫微大帝、东岳大帝、海神爷等等。由此可知,拟人化只是对“神”的表意,本非真正的“神”。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神呢?笔者认为,山的本身是“形”而不是“神”,但山的气势给人的感应才是神;海的本身也不是神,但海的壮观广阔才是神;雷的本身不是神,雷的威力才是神。推而及人,人的身体不是神,而人的一种气质,精神,留给别人的“记忆”才是神。总而言之,一切能够引起人的回忆,感应,震撼的、无形的力量就是“神”。道经中说:“道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便一切也。”(《天师请问经》)以此来理解道经中随声显应的神名便可解惑了。

二、神在我心,心诚则有神
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有一句名言:“我心即宇宙,宇宙在我心”。这个“心”指的是什么:就是依附于人又能超越于人的“神”,它能与天地鬼神沟通,能悟彻过去、现在、未来。

人到底有没有“先知先觉”,这也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命题。从老子对“道”的认知来看,他并未提出“先知先觉”,而是“恍兮惚兮”(《道德经》)21章)“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道德经》四章),说明他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索才明白“道”的存在的。然而,老子毕竟是圣人,惟有他才能从浩瀚宇宙、万端变化中发现“道”的存在,并认识到“道”是“万物之舟”,“众妙之门”(一章)。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心”的感悟。

圣人对神的感悟,自然比一般人要高明得多,透彻得多。但一般的人,只要心中有神,真诚信仰,不断追求,也能得到“神”的荫佑。这里所说的荫佑,并不是平常 所谓理解的“神灵附体”,而是使人自然而然地获得某种神奇效应或超常智慧。

心诚则神往,古今中外不泛事例。达摩祖师面壁三年而成佛;陈传老祖“抱道山中,洗心物外”从而成为易学和丹道的真仙,都说明心诚则通神的道理。

三、课诵是“形”,悟道才是真
按照道家道教关于形神相依的理论,一切的“神”(这里指无形的力量)都必须依附于“形”,即有形的物象。比如人的灵魂、思想,必然依附于身体,才能组成活的整体,而人类的所有活动,也必然会依附一定的形式。
“课诵”规仪,是宗教活动的形式之一。而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课诵内容的实质要求,是使全体道众能够悟道明理。有一句话叫“道士念经有口无心”,又说:“做一天和尚(道士)撞一天钟。”话虽有些“刻薄”,倒也一针见血。作为一个道士,如果只注重课诵的形式,随心唱和,心不在焉,对经文的内容、涵义不仔细领会。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即以早晚功课经之《太清宝诰》为例,全文是: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亿万重之梵炁。化行古今,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願、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真。”

这段经文,从“志心皈命礼”开始便提出了要求严肃、虔诚的告诫,然后称颂太上老君随方设教,历劫度人的胸怀和功绩。故而成为帝王之师,无疑更是万民之师。接下来讲《道德经》的微言奥旨。语言精练,层次分明。“九五数”与易经之数暗合。最后口诵太上老君宝号,恭身朝拜,表示已拜读了经文。如果课诵者不能专心致志、心领神会,则既不能明白经文的意思,更不能教化别人,而“课诵”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总之,课诵诸神,神在心中,惟诚惟信,必有所成,愿与诸位同道共勉。
(文/龙虎山正一观 杨水金)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励志语录[超话]#
你看大地无时不在变幻
何况是万物之灵的我们
心中所有的微尘
 
当你碰到事情的时候,要用所知的道理去听别人的话语,那心中就会有主;当你欲望高涨的时候,要用道德去拴制你的欲望,渐渐地心会清定下来。对于身外的长物莫要执着,你看大地无时不在变幻,何况是万物之灵的我们心中所有的微尘。
 
节录|王薀老师Wang Yun《茶堂》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倘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人们缺乏道德,做种种罪恶,酿成干戈水火饥馑的浩劫。若要转移天心,消弭灾祸,应从转移人心做起,应从人类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爱信义,才可转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恶事,不肯回头,怎能化除戾气?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是由迷得觉,导人归于至善的不二法门。

我们对于因果报应,要相信是事实而非虚假的,如果人人能够相信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么悖理犯法的行为,当然是不敢再做了。释迦牟尼佛抱救世之心,弃舍王位,修尽苦行,以救度世间。诸君明白因果,欲免将来受苦,应该在这时候多造善因。

我们今日所受的种种苦难,皆是前世所种下的恶因所感。所以,我们今后应种善因,将来自然得善果。

经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在义译即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无彼此无你我之分,但这必须由自心做起,自心若果具足贪嗔痴,不能屏一切恶,修一切善,人相我相,如铁围山,何能达到极乐,进于大同?这点最关紧要,请大家参详牢记。

印度国“佛陀”二字,译即“觉者”。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蜎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故曰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去拯救这苦海沉迷的众生。

我们如果体会《楞严经》所说:“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对人深心敬爱,尤其对一般鳏寡孤独无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怜爱的情意,布施济恤而使觉之,这样才能达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觉行圆满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圆满。佛灭度后遗留下的经律论三藏,皆是我们的宝筏,所有一切规戒,都应切实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时候,那便叫做觉行圆满。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所由区别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

谈到因果,还有一段公案可资证明。当释迦佛前世身的时候,罗阅城中有一捕鱼村,村中有一大池,天值大旱,池水将被晒干,所有池中的鱼类先后被村民取食,最后剩下一头大鱼,也被其烹杀,只有一位八岁的小童不食鱼肉,只坐视嬉笑。

其后,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信仰佛法,娶释种女,生下太子名叫琉璃,当波斯匿王驾崩以后,传位于太子,号琉璃王,他亲率大兵攻取释种的迦毗罗越城,把那城的居民悉数屠戮。当时释迦佛头痛了三日,众弟子都求释迦佛慈悲,设法将他们施救,他不肯答应。目犍连再三恳求,亦不允许。后来,目犍连以钵装摄遗民藏起,但当放下来时,都变成了一些血水而已。

佛弟子不知其原因,便向释迦佛叩问,佛为说及过去罗越城中大旱,和那处捕鱼村的人民烹杀鱼类分吃其肉的一段公案。现在的琉璃王便是前身的大鱼转世,而现在被杀的迦毗罗越城人民,即是当时的烹鱼食肉之人,而释迦佛的本身即是那个坐视嬉笑不肯食鱼的小童了。因有了这段因果,故成定业,所以没法转移。

释迦佛彻明前因,解其杀报,故把这段公案晓喻弟子,切戒造因。愿云禅师有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诸君试把这段故事思索之后,复诵这一偈语,便可彻悟战祸的原因,而共相警惕修省了。

现在我们要改造世界,趋进大同,一切需凭我们这颗心做起。在学生方面,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忘救世,救世首要救心,救心即是纠正自己思想的缪误,要笃信因果律的道理,勿入歧途;更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实现。

如果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能够笃信因果,实践八德十戒,那么,强凌弱,众暴寡,及种种争杀造业的祸事,便不会酿成,而真和平、真平等、真大同的极乐世界,也可促其实现而再没有五浊恶世,和一切苦恼的滋生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科比与CBA山西队谈好的加盟条件 1,月薪200万美元 2,客场比赛需要私人飞机接送 3,豪华别墅并配套全套训练器材 4,NBA结束停摆马上回归NBA
  • 铂燕超级工厂发布会在钦州港片区隆重举行 5月14日,铂燕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发布了燕窝超级工厂签约及施工启动仪式,并现场
  • #日行一善[超话]# 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就是经过岁月的一种状态,不是活那些盲目的期待,或者是那些恼人的希望,放开了患得患失,等待命运的就是快乐的生活方法,
  • #经典语录# [微风][微风][微风] [心] 1、最深沉的暗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春天最想做的事: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3、
  • 周一到周五靠股市赚钱[挖鼻] 周六周日靠数字货币挣钱[挖鼻] 也是做到了不停赚钱的机制 #Jack投资##投资##投资[超话]##投资理财##投资理财[超话]#
  • 波士顿大学BU 低门槛 保录取 本硕直入 工学院&商学院 波士顿大学是历史悠久的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 其主校区位于波士顿市中心查尔斯
  • 看选秀节目就是会有很多意难平,自己喜欢的担总是不会出道。 最后一周zqsg的看了这个节目,虽然我知道甘望星唱跳双废,没有背景,团出道红的巅峰也就是今晚了,可是我
  • 菁优网组卷需要邮箱,就点进去看了,慢慢翻到以前的一些邮件,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年少轻狂甚至无知,可以随意伤害却不自知,但确实就这么走下去了,命运在推着你往前
  • 【24】Love Fighter 2021.5.22 大家今天可也安好 昨天又被无情的气压侵袭了 好难受啊(笑) 睡前还做了拉伸运动 找到了一个应该能
  • “津门古渡”变身“活力智港”   天津北方网讯:明媚五月,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再迎世界智能盛会。   以会兴业、以会引才,从2017年举办首届世界智能大会
  • 一位美籍华人揭秘:我在美军开航母,美军的强大是你们想象不到的!
  • #音乐剧烟雾中文版# 20210503 卡司:姜彬 高杨 周惠怡 5.3的烟雾在我心里大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看过最好看的一场了之前觉得有个别发力不够或者配合有点
  • 2016年,MC Eiht谈到了他与DJ Quik的争执如何结束。 MC Eiht说:“老实说,一切只是一个误解而开始的。” “他是Blood成员,我是C
  • 生日的一点小感想: 其实趁着520 和钰酱提前过了这个生日 但是今天两人也依然快乐的出去庆祝 我们用脚重新丈量了这座城市 收获了无数的快乐和秘密 今年的生日有些
  • #宇宙鸿荒[超话]# 你是有多爱他啊,才会在20岁这样年轻地本该热烈活于当下的年纪,却忍不住偷偷幻想。 幻想能出现在他的童年,参与他的过去,想要把你俩相差的
  • 想不到周六早上8:10分起床吃早餐 故事是这样子的: 周五下班后,为庆祝周末,好友相聚在一起做美食,当我们饮足饭饱后,带上我们的狗子们出去遛遛也顺便消消食。回家
  • 【#央视点赞郑州官方带娃# 你觉得官方带娃有必要普及吗[思考]?】放学后,由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实行学生弹性离校,无疑为众多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5月18日,央
  • Tartamudean mis letras tratando d rimar en lienzos agrietados pierden su estabil
  • 我们是农林学校出来的,学校里有农训,但也难以体会农耕的十分之一艰辛,吃饱饭是很难的,看天吃饭更难,让十数亿看天吃饭的人吃饱饭,那不是语言能形容的难和毅。 在时光
  • #勇气信念决胜个站[超话]##モーニング娘。21# 【20210502山﨑愛生ameba博客搬运】 No.656 福岡公演♪ 山﨑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