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太上道祖所著《道德经》一书,被道教奉为至上经典。历代以来,注解《道德经》的书籍不计其数。若要论及教门内的先圣所作注解,《老子想尔注》一书必定是最值得一提的文本。

顾名思义,《老子想尔注》篇名的意思是指这是一本一个叫想尔(想尔,是一位神仙的名讳)的神仙所做的《老子》注。而关于本书最早的流传者,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本注解是天师张道陵留下来的,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作《道德真经广圣义》中均抱有此观点,其注云“三天法师张道陵所注”。同时,杜光庭还留下了“注者有尹喜《内解》、汉张道陵《想尔》、河上公《章句》”的言论,后世人作学问多引此说。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本注解的作者应该是祖天师的孙子张鲁,此观点在《传授经戒仪注诀》以及陶弘景的《登真隐诀》中均有体现。陶弘景云:“老子《道德经》,有玄师杨真人(即杨羲)手书张镇南古本,其所谓五千文者,有五千字也。数系师时经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字,由来阙一,是作‘三十辐’应作‘卅辐’,盖从省易文耳,非正体矣。宗门真迹不存。今传五千文为正本,上、下二篇不分章。”这里提到,《道德经》流传到系师张鲁时期,原五千字问因把“三十辐”改作“卅辐”,故省略一字而成四千九百九十九字,这一改变与如今留存下来的《想尔注》敦煌残卷所载内容相同,故认为本书乃为张鲁所传。饶宗颐老先生作《老子想尔注校笺》,其提到敦煌十载写本卷末鲜明记有“系师定”的词语,但鉴于世人多把此功推崇于祖天师,所以老先生最后得出一个相对折中的结论,其认为:“当是张陵之说而鲁述之,或鲁作所而托始于陵,要为天师道一家之说。”

不论《想尔注》的真实作者究竟是谁,其作为早期天师道重要经典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天师道初立时期,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负有宣教任务的祭酒宣讲《老子》时用到的注释本即为《想尔注》。因此,《想尔注》便不单单是一本经注,或者是一本哲学与思想的论述,而是在其中附加了大量的宗教母题。《想尔注》最基本的中心离不开老子所言之“道”,其要求信徒信奉真道,奉守道诫,通过积功行之善与积自身之精,以达到内修外行、仙寿天福的境界。从道家哲学到宗教神学的演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想尔注》提出的“想尔九戒”。

《想尔注》中最中心的思想观点认为,宇宙自然中唯有道才是精诚专一的,,是具有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特性的,凡是以五斗米入道的人们就需要奉道而行,把达到所具有的特性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以祈延年增寿、除灾得福。由此也就特别强调“守道诫”,即因循道的特性而制定的教门之规矩、戒律。“想尔九戒”中提出上中下三品共九条戒律:

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

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

下品戒文是: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

如斯九戒,接是从《道德经》中提炼出来的修行要旨,以戒贪欲、守清静、贵慈、柔弱为要旨,希望信徒能从九戒中参悟到人生修行的道理。正一法师法语认为,能持上品戒者,可望位登仙班;能持中品戒者,可以延年益寿;能持下品戒者,可以避免夭伤。从无欲以安身,到无名以长生,再至无为以成圣成真,其实是实现了一个普通民众通过守此九戒而逐步回归真我的道家修行过程。当臻达于上品境界时,也就实现了老子所期望的“小国寡民”的终极社会政治理想。

众所周知,早期天师道设立二十四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形态的,所以在推行《想尔注》以及用“想尔九戒”的思想来教化民众时,其实也包含了三代天师对理想治世的某种期望的。所谓戒律,其意义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安分守己乃至于不敢作为,更不是用某种带有恐吓性质的宗教思想来限制人们现世的行为,而是重在于规劝和引导,晓之于安身立命的道理,树立起符合大众利益的理想蓝图,从而才具有凝聚人心而共同努力的基础。这种思想也深刻地渗透于《想尔注》的章节词句中,其对《道德经》某些字句的改写也是为了更好地把道教所具有的济世利人、修身合道的思想传播开来。如《道德经》原文第16章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想尔注》改写为“公能生,生能天”,把“全”改为“生”(“乃”与“能”是所传版本差异,并非改写),意在说明能够以道的准则来行人生之事才可以实现如天一般的长生。其曰“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人法道意,便能长久也”。

与原经文略有背离,这也是《想尔注》广受争议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宗教的纲领性内容,其所传达出来的修身理想与政治愿景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奉道诫,积着成功,积精成神,成神仙寿,以此为身宝矣”,倘若失去了教诫的作用,宗教的本真也将不复存在。

遗憾的是,这样一本具有济世利人意义的经典与其他很多道经在北周武帝时均被禁毁。而流传下来的敦煌残本经卷乃是六朝时期的钞本,且只留有第三章至三十章的内容,现仍藏于大英博物馆,这不得不说是道教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莫大遗憾。

文:武当玄拙
来源:北京白云观
图源:网络资料

#每日一道# 【道教法物的文化内涵】

所谓道教法物,简而言之即道教持道、护道、做法所用之物也。道教法物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细,堪称上品。道教法物来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礼乐祭天敬祖活动,早在南北朝刘宋时陆修静就已对道教法物做了严格的规定,《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四中的《奉圣仪制章》中就有关于“圣像宝座”、“龙牌”、“龟鹤炉”、“幡”、“盖”等道教法物规范制作的详细记载。道教法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教神仙信仰、灵魂永在、祈求大同、和平、普济度物等思想观念,它的形成是研究道教宫观建筑、教制、戒律等多方面历史的有力佐证。道教法物文化又同传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相结合,体现了道教独特的审美及世界观。道教法物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试以分类介绍之。

一、道场用物

道教斋醮来自古代的祷神祭祀。宋玉《高唐赋》说:“醮诸神,礼太一”。道教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师的“三官手书”和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到了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演成大型分类斋仪,陶弘景又因斋设醮,制定出醮仪。从此道教法事绵延不断,斋醮日臻繁多,道教法物也日渐丰富多彩了。

(一)、法器

道教将用的打击乐器称作“法器”,即做法用之乐器。道教迄今用的法器一般为铛子、钗子(当击铰子)、铃子、木鱼、引磬、翁子、磬、鼓、钟、铙钹等。属纯粹的中国古“钟鼓之乐”。钟鼓文化我们在《道教钟鼓文化内涵》中谈过,此处不再介绍。

1、磬

道场所用的磬有大磬、单磬及引磬。大磬置大殿的左上方。一般除监院、方丈叩首时用,平时很少用。单磬是放在经单上的小磬,一般用于交板连接及诵“天尊”处击一响。单磬及大磬口上方边多有图案,称为“万不断”。有的磬同忏钟一样,均铸有铭文或经文,以示庄重。引磬是上单主经者或殿主上供时引道、引叩所用之物。大一点的引磬称为“翁子”,一般只有方丈或监院的使者持用。

2、木鱼

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古时称其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木鱼板。显然是古人敲击空木所发现的打击乐器。道教刻之鱼形,相传鱼类目不合睛,昼夜常醒,所以玄门用木雕刻成鱼形,以便敲响时警惕大家不要昏沉懈怠。木鱼作为敲击乐器何时出现在道教,已无可考。

3、铙、钹

辞源说:铙,中乐器也。周礼以金铙止鼓。有称小钲,浮屠氏所用,出西域。钹,即铜盔,本西域南蛮之器。

辞源记载说:铙钹,乐器,本名铜钹,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园数寸,大者出扶南、南昌、疏勤等国。其圆数尺,隆起如浮区,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者,今通称铙钹。按《道藏·天皇至道大清玉册》卷五中言:“铙钹,蚩尤驱虎豹与黄帝战,黄帝作铙钹以破之……唐武后时……令道门亦有建阴阳醮者皆用之。”说明铙钹用于道教斋醮历史颇早。

按《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记载,道教上等乐为“三清天乐”,为“黄帝祀三清之乐也”。其法器达十九种,其中有包括吹弹乐器十四种。其为:震天集灵之鼓(丰鼓)、碧霄震空之钟(洪钟)、万金铮从之钟(架上十六应候之钟)、群玉琳琅之磬(架上十六应候之磬)、瑶池灵明之鼓(扛鼓也)、达悃通真之磬(手磬)、玉霄紫金之钟(金钟)、玉清天球之磬(玉磬)、太昊咸和之琴、琅霄遏云之管、湘灵空清之瑟、太虚仙音之簌(似箜候而奏弦)、瑶台夜月之阮、檄龙命鸦之愫、青华瑶天之笙、玄洲洞灵之箫、啸风凌云之笛、灵龟啸风之鼓(即札)、枸台碧玉之板、震空册霄之璈、叶和众音之埙、保合太和之箎、五音翕和之祝、八音九成之敔。并说:“凡升坛朝真谒帝则用之,其行道诵经只用常日之仙乐”。

(二)、法物

法事中高功做法祈请神将、召将、敕鬼等用物也称之为法物。试举例几种。

1、笏板

古时没有纸张,人们要简单地记点事情,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写在竹木削成的竹片和木片上,狭长的叫简,宽厚的叫牍。古人把随身携带的竹、木牍专称为笏。大概从春秋战国开始广泛使用。一直到唐宋,不过六朝以后,笏也称手板。唐代,官吏都要持笏,这已成制度,公卿也不例外。一方面是为了议事时记事,一方面是为了遮面以防惊了圣驾。这种文化一直留传到道教传统中。古时笏分为“简”、“圭”、二种。

道教在祭祀五岳时要“投龙玉简”,简上有符。有《救苦简符》、《九幽玉简符》、《神霄玉简符》等,其书符皆有咒,如《神霄金简》书符咒曰:

明梵玄景,开度穷魂。阴阳交象,火炼成人。大帝阳堂,号人灵君。魂生摄炁,九转成仙。元炁归身,混合百神。九门禄道,胎炁上玄。得澄无为。身腾紫云。

其简文皆有告文,如《九幽玉简》中《告文》曰:

太上玉简,九幽符命告下。罗丰九垒,五岳重幽。据吏考官,冥司典吏。牛头狱卒,监牢大神。拔度某神魂,永离长夜。出离九幽,得睹慈光。心神明了,证品仙阶。冤仇和释,上生大有之天,一如诰命。年岁次某月某日告下。

一般用玉或金做成的简称为圭。圭的档次要高贵些,一般多为天神用物。《道藏·灵宝玉鉴》卷十九第四有《圭上朝真符》,为高功朝真谒帝时专用之圭。这样的圭符一直流传到现在。全真、正一二教在《玉皇大表科仪》中高功变身谒帝时则用此种圭符。

2、香炉

香炉的种类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有“龟鹤炉”的记载:“丹陛上两旁宜用,铜铁铸成,龟鹤二对为炉,凡建醮事焚香于内可以通仙灵,香气可达上苍。”

3、灯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有“日月灯”,言:“凡殿两楹之间必用鱼鲀为灯,以云霞覆之,高耸于楣枋之间,左用红以象日,右用白以象月。”

4、神尺

按《道藏·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七之《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有《神尺秘旨》言:“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枣木为之,择甲子日造。准尺长一尺二寸,厚八分,阔一寸二分。正面三台七星罡,星指下书元帅……背上刊七星隐讳,三台北斗,星下元帅有令……左侧太乙力士,右侧二十四神,雕造毕,写天蓬咒,用水调朱填篆,以降纱囊盛。”

5、铁鏆

道教《全真青玄济炼铁鏆施食全集》中有《铁鏆图式》,相传为铁师传北宋道士萨守坚,萨守坚传流至今。道教施食中以铁鏆装米,通过高功作用,将铁鏆内的米祭成琼浆,进而饱食幽魂众。其鏆上还须帖上封鏆符,据说怕众饥饿之鬼来抢食。

6、印篆

道教印篆有佩带及章表传神二种功用。《道藏·道法会元》称《雷霆都司符玺》:“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飞仙五岳丈人,其符玺皆玉为之。黄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风后二君得之相继仙去”。在《魁台宝玺式》中言:“斯印在处,将吏护持,久久行持,鬼神不敢正视,凡所遇山川社稷神庙,城隍社令悉来迎拜,宜佩受之,以求灵焉”。道教印篆,乃五天真文,篆而成印,非世间印也。可除身中秽毒、令人聪明、保命护身、诸患无侵、名系仙籍、神异无比。

道教章函用印来自上古书简用泥封以为信的传统。如《道藏·道法会元》卷五十七中称:紫光丹天之文……可奏上帝……可印符箓牒状。其有投江河中,起龙发雨,印牒请风,能使舟航快急、发雷电,请晴雨雪、照千百殃出,感动天地神明,役风使雨,驱除神怪,诛斩妖魅。凡一切疾病以印印之立愈。《道藏》中关于印的记载很多,如《九天上章灵官印》、《飞玄三炁玉章印》、《三天内讳印》、《三天太上印》等。现通行正一教的印有《灵宝大法师印》、《正一大法师印》等,全真教多用《混元宗坛印》、《道经师宝印》、《雷霆都司印》等。

7、令尺

令尺也称令牌,《道藏·道书援神契》中言:“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道教全真秘旨》中对令尺作法有严格规定,其一是选料,不可用槐木,枣木、柏木、松木、黄阳木均可,古人选雷击木。一般长四寸,厚七分。

8、规、钵

道教全真派传戒时传衣钵,衣即戒衣及规,钵即饭钵。

三坛大戒的戒衣各不一样,即初真戒衣、中极戒衣及天仙戒衣。规是规范道人行为的尺度,戒规是戒子礼神、礼师时跪拜之物。一般用黄色或红色,四周用黑边,长方形,四角中一角内有红色或黄色三角者为规头。

9、戒尺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有《清规戒尺式》:“用木造阔一寸四分,厚四分,长三尺。”戒尺上有铭文曰:“法非此不行、礼非此不齐、德非此不修,人非此不耻。”

二、教事用物

道教在大型教事活动中用仙仗,如方丈、监院升座,传戒授箓等活动。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有十七种,其为肃清黄道之旆一对、昭告万灵之幡一对、震摄百魔之幢一对、九皇万龄之缕一对、三清神霓之旌一对、太微命灵之麾一对、太清极玄之幢一对(一面画龙,一面画虎)、五灵绛霄之节一对、九天伏魔如意一对、九霄云翰之扇一对、玉罗庆云之扇一对、神飚飞霞之盖一对、破暗烛明之灯一对、丹霄神焰之灯一对、天衢玉霄之灯一对、丹凤呈祥之辇(香亭是也)、神龙捧圣之辂。并说:“以上仙仗用硃竿宝盖珠绸绵帛缕彩为之,务在装尽整肃列于外坛,四面每朝步虚旋行之际,则道童各执仙仗和华夏吟,随班旋绕皇坛之上。”如幡,道教的用法及式样就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言:“道教所用之幡以表天地人三才之象”。并说:“幡顶用桐梓之木为之上,用日月星辰云霞内,画天尊像于二,以表天也,腹书天帝之名,脚具用龙凤,雨边带取象于手,皆以云龙飞凤为副之,取象于人也。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五岳四渎,取象于地也。

道人日常所持之物,也称法物,如云游用的棕薄团、便铲、缘瓢、引磬等,道人所戴的冠如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皆为道教法物范围。

现在国外学术界很看重道教法物,道教法物往往体现了某段历史时期的道教文化现象。王宜娥老师的《让美国民众步入道教艺术的殿堂》一文中就详尽地介绍了道教法物在美国成功举办艺术展的盛况。道教法物的文化内涵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任宗权
文章来源:北京白云观

#为什么行孝道能成仙#?有关忠孝神仙不可不知的五个层面!
百善孝为先,道教强调人要回归一种“孝道”的本性,人若尽孝,上天将“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并且,践行以孝道为本的美德,可以成为种民,《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记载:“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行孝是成为“种民”的内在要求,通过行孝等内在价值的扩充,我们不仅积累善功,还能泽及子孙。

道教的孝道思想,在家庭方面,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在个人方面,有助于个人的心性修炼;在社会方面,维系社会秩序,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自然方面,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在修行方面行善积德,最终位列仙班。

有关忠孝神仙不可不知的五个层面
1个人层面
《行孝歌》记载:“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神仙将道代代相传,孝道成为各种善行的本源。在人间的秩序里,孝道也是五伦之首,《太上感应篇集注》中说:“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亲乃人道之先”,孝顺亲人是人们生活里首先应该学会的德行。

2社会层面
通过行孝道,逐渐增长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之后,我们应该将这样的美好品德推广出去,“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一个有爱心的人,应该把别人的老人,当做自己的老人尊敬侍奉;把其他人的小孩作为自己的小孩关照爱护。
这样的德性显发和德行的积累,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良善的社会,更重要的是德性的充分显现和德行的积累可以使我们复归自己的道性,积善成德,积德成仙。道教的这种着眼于现实的济世利人的教义贯穿于其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
《道德真经》记载:“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想尔注》中说:“百行当修,万善当着。”各种善行和善功都是我们应当修行的,这是天道的要求。《感应篇图说》中说:“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所以人们应当常怀慈悯之心,不断扩充和积功累德,将行孝推广到行道,不但爱护人民,也爱护世间万类。

3、自然层面
爱护世间万物,爱护自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法则。道教认为,从世俗层面来说,人秉气血于父母,受教化于师父。但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来说,则天地是人的父母。
《太平经》记载:“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天地是人的父母,那么人要对天父地母尽孝,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伤害天地。人应该尽力养天地所欲生,《太平经》记载:“天地乃是四时五行之父母也,四时五行不尽力供养天地所欲生,为不孝之子,其岁少善物,为凶年。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故好用刑罚者,其国常乱危而毁也。”

作为天父地母的子民,能尽力养天地所欲生才是孝子。天地生万物,人只是万物里的一种,在天地之间的职责是治理万物,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破坏大自然的和谐,不然就会惹怒天地父母而使文明陷入危乱之中。

5、修道层面
修道登仙是修道成功的典范,也是人性完善的极点。通过行善积德我们还能明证道位,位列仙班,《抱朴子内篇》中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一千二百善。”所以有志于超脱生死,积德成仙的人们,应当积极地向善积德。

《抱朴子内篇校释》:“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成仙的基础在以孝道等美德推己及人。否则,则如《抱朴子内篇校释》所记载的:“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不修德行,只学方术,不念“百善孝为先”而推己及人,缺少因忏悔而皈依受戒、专心奉行,都是得不到长生的。正如清代刘一明大师谆谆告诫修道之人说:“欲学仙道之长生,必先修人道之孝行,人道未了,仙道难全”。

功德从哪里来,又应该如何去积累呢?功德正来自“慈悲仁爱”,所以《感应篇图说》中说:“慈者,万善之根本。”《想尔注》强调修长生成仙之道必须敬道、信道和法道,并进一步提出人们需要“臣忠子孝,出自然至心”。行孝道是人性自然而然的表现,至诚则能感动上天,但不能因迷于“伪伎”而耽误,《想尔注》:“但逐邪学,倾侧师门,尽气诵病,到于穷年,会不能忠孝至诚感天。”孝道行为是至真至诚的感情流露,不以功利为目的,所以《想尔注》反复强调忠孝应当“嘿而行之,不欲见功”。出自自然本心的“孝”和“孝”的扩充推演,不仅能积善积德,还能显发本来光明的心性。

为何行孝有如是功德
《洞玄灵宝道要经》系统地对“孝”作出了解释:“孝出于无,乘元受生,生形法孝。无名曰道,处于无上,玄应无下,名行高远,利益弘大,神通无碍,不终不始,故名孝道。有形之类,非道不生,非孝不成。万灵之中,大道最尊,仁孝尊道,故名孝道。道为万物父,亦名万物母,万物得道则昌,失道则亡,精微柔弱,忍辱慈孝,进修中道,心无懈惓,以孝自牧,上报元恩,玄父玄母二亲大恩,故名行孝道。奉道者,当先行孝,而后行道,故名孝道。”

“孝”出自“无”,万物禀受元气以化生,有生命形质者都效法“孝”的规律。孝道本于无极大道,利益众生,恢宏远大,神通无碍。有形的众生都离开了道不会化生,离开了孝不能化成。在万灵之中,大道最为尊贵,仁孝以尊道,所以名为孝道。修道者进修不偏不倚的中道,内心没有懈怠疲倦,以孝道培养自己,上可以报玄父玄母的二亲的大恩,所以称之为行“孝道”。奉道修行者,应当先行孝,而后行道,所以称之为孝道。
在这里我们看到“孝”本自“道”,有形有情者莫不取法“道”“孝”以生长、化成;行仁孝以尊道,是孝道的体现;道是万物父母,万物得道则生,失道则亡;行道者修行中道,以“孝”来指导和约束自己,上报玄父玄母的大恩,下报世间父母的恩情;奉道者应先行孝,而后行道,这是行孝道的次序。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在解释“孝”与道的关系的时候记载道:“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铄。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弟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道是本性所固有,并非外力所致。孝悌是道之本,所以不是使人强力而为。得孝悌之后推广到忠,所以日积月累而成德行,德行全备则道德日益扩充,因此高尚之士学道,用忠孝来建立大本,本立之后则道德日益生发。

欲行无为,先行有为;欲得道,先修德;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本文作者:齐谐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吉野家致歉#: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已接受约谈】财经网产经讯 12月1日,财经网产经由吉野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官网获悉,针对“吉野家使用发臭肉沫”的微博热搜,
  • ただ松本潤(33)との結婚を噂された彼女が、現実より一足先に“専業主婦”を演じるわけで、じつはちょっと嬉しかったりするのかもしれませんね(笑)」(前出・プロダク
  • 最好寻求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不要盲目跟风~ #敏感肌#拯救敏感肌#敏感肌修护都城谁破【#机构资金最新建仓股曝光#】有分析人士指出,年底之际资金面可能会呈现较紧张
  • 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就喜欢一些趣味性强的娱乐给自己减压,那我想我就要找到音乐中的快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快乐,所以我创造了一些音乐会和音乐表演作品,在其中加
  • #刘畅[超话]#【一些碎碎念】之前一直是一个默默喜欢他的小迷妹我不总上微博但只要上微博就一定会看他好久没有这么真情实感的追星了之前看抖音的时候就发现了他在厦门但
  • 霓虹灯燃起了余晖渐熄的街市。栖霞渐晚,初冬的海浪是温柔的,坐于海岸的石头上染了红熏的霞光折射在冷峻的脸庞,安安静静的等待日落西畔的霓虹时刻。
  • 而这是第一次有幸参观以家风文化、品德的展馆。而这是第一次有幸参观以家风文化、品德的展馆。
  • ”当地的一家纺织企业负面对短板,五河县积极作为,从去年到今年,有关部门多次跑到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最终规划面积556亩的印染产业园获批,目前项目可研报告评审已
  • 图一为最近真爱护肤品们 修复了我的烂脸lamer空瓶*2 回购的第三瓶在路上啦(第三瓶是某人送我的生日礼物[打call]我就当一个白嫖怪)后面几张图是我今天找d
  • 而如果你胃寒或者胃里有积滞(舌苔厚腻)那么石斛是不适合你的。如果用药物来治胃病,那是永远也治不好的,胃是要靠养的,大家记住这6个字就行了。
  • 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 十二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六点半,几乎没离开工位,除了去洗手间,月头的工作日,就这么快节奏啊! ​在以为家里没有青菜又不想吃外卖的六点半,到家发现了
  • 考前的精神紧张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和失眠,所以系统性调节消化道,辅助排毒必不可少。充足的睡眠是投入考试时精力的保障,所以靠前需要睡好觉。
  • 爱好,篮球,唱歌等家庭背景,父母在淮安老家仍然在职择偶要求:年龄区间:24-27,身高区间:159-168,年收入不少于:15w,希望能遇到一个一见钟情的她。
  • 如若找到一个和自身八字匹配的异性结合,未来的婚姻生涯会更加顺利,而在婚前批八字,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办法。人生靠修行,婚姻也靠的是修行,自身的改变和付出都会对感情
  • 我们的眼界更高——把朝鲜的每个家庭,都建设成为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模范家庭!모든 가정을 사회주의생활문화모범가정으로 만들자가정생활을 문화위생적으로 알뜰히 꾸
  • 然而并不喜欢新西兰唉……(其实是没钱)【免费一对一就业咨询今天继续 报名从速】毕业找工作,无从下手;工作明明很努力却一直停滞不前☹️带着你的简历和疑问,让Nic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十二月的第二天啦 马上就跨年了】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 ​⭐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拉上床帘
  •  2)S8慈余高速,泗门出口,对非本地车牌的车辆进行劝返。(via:宁波公路局)#宁波路况信息# (路网管理中心)温馨提醒截止今天15时,宁波境内路况如下:#甬
  • 梁家恩表示,只有做到千万级,才能平衡芯片前期研发设计、流片的成本,“如果你做到1000万片以上,基本上一片的成本就变成一块钱了”。4、现在剧场头部演员是可以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