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命里的祸福,是可以转换的】

1、《左传》里写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看似平白无故的事情,其实早有征兆,只是你自己没有注意而已。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每个人都盯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忽视了有祸害的一面。殊不知,福祸不单行,还相辅相成。

开开心心可以招来福气,愤愤不平可以引来灾祸。调整生活的状态,你就会发现,灾祸是自己带来的,也是可以转换的。

有道是,改变别人是神经,改变自己是精神。

“命由己造,境随心转”,往后余生,要持续变好,别再自讨苦吃了。

2、贪婪之人,贪得无厌。

春秋时的某一天,孔子出门游玩,看到一个捉鸟的人,手里都是一些小鸟。

孔子觉得奇怪,问道:“怎么都是小鸟?这里没有大鸟吗?”

捉鸟的人说:“大鸟警惕性很高,捉不到。小鸟很贪吃,随便可以捉到。”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

做人,只要保持警惕,就没有危害,如果贪婪,危害来了也不会发现。贪婪可以蒙蔽人的内心,可以捂住人的眼睛,看来是真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很多的财富,享受锦衣玉食。如果不懂得收敛这样的想法,就会掉进贪婪的陷阱里。

贪婪的人就像一只走进米缸里的老鼠一样,每天吃吃喝喝,把米吃完了,才发现,米缸很深,根本就逃不出去了。最后的结局,就是活活饿死。

事实上,我们比老鼠聪明多了,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利益的驱动力,却非常强大,可以把精明的人,变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可以把愚钝的人,变成“大智若愚”的聪明人。

在利益面前,保持头脑清醒,非常重要,否则就会祸害自己。

3、享乐之人,乐极生悲。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句忠告:“事情要见好就收,否则只会乐极生悲。”

贪到了很多的钱财,其目的就是为了享受。虽然有的人,按着见不得光的钱财,藏起来,不敢花,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花钱的欲望。

《论语》里写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快乐不要过分,感情不要过度。无法把控尺度的话,快乐也会变成灾祸。

宋朝时,宋仁宗在宫里听到街上人声鼎沸,感慨道:“民间如此欢快,宫里却冷清了一些。”

身边的大臣说:“要不,我们也欢歌笑语?”

宋仁宗说:“不能这样啊。如果宫里热闹了,民间就会变得冷清。”

当年的才子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见证了宋仁宗的人生观。

宋仁宗在位四十多年,创造了太平盛世。他的身边,涌现出了包拯等名臣。

相比之下,隋炀帝的享乐主义,就特别明显了。他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身边美女如云,还要去江南寻访美人。最后,他乐极生悲,弄丢了生命,还给天下带来了战祸。

做人要懂得,快乐是有附加条件的,是需要限制的。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能为所欲为。

生活中,喝酒太多,就会损害身体,常常喝醉,人就会东倒西歪。遇到喜欢的人,就要去牵手,难免会破坏家庭。

4、勤劳俭朴,福气临门。

在春秋时的鲁国,有一个很节俭的人,连煮饭都舍不得用炊具,而是用瓦罐。有时候,瓦罐都是破旧的。

有一天,他做了一顿饭,尝了一口,感觉非常美味。就用碗装了一些,送给孔子。

孔子非常高兴,借机会告诫弟子们:“容器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东西好吃,还能与人分享。”

一些看起来很抠门的人,在外人眼里是没有福气的,其实是很有福气的人。因为他们的福气,藏在内心深处,那些趾高气扬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古人说得好:“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勤俭节约,常常是粗茶淡饭,这样的家庭,从来不会因为缺乏财产和粮食而发愁。即便赚的钱不多,也没有关系,因为家庭的开支很小。

福气,其实是一种“量入而出”的生活方式。能够实现年年有余,福气自然就会来临。

5、知足常乐,祸尽福来。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愚昧的人,拼命追求福气,反而带来了灾祸;聪明的人,努力创造福气,还慢慢享受福气,因此人生路上,都是风景。

古时候,一些君王会在自己的座位右边,放一个“欹器”。

“欹器”是一种特别的容器,你往里面灌水,水到一半的时候,欹器会直立;水满了,欹器会倾倒,水也会流出去。

君王时刻看着“欹器”,告诉自己,做人要谦虚,要留一些空间,让自己可以继续进步。同时,下属也可以建言献策,群众可以提出批评意见。

久而久之,君王的做法,变成了现在的“座右铭”。

福祸的转变,就是生活中的“空满”哲理。当你很快乐的时候,就及时停止,快乐还能源远流长;当你得到很多财富的时候,就与人分享,这样的话,就是物尽其用,人生也会有自由的空间。

喝酒七分醉,吃饭七分饱,爱人七分足够......这些生活的方式,就是提醒我们,知足常乐,祸事就少了,福气就有地方容身了。

6、曾仕强教授说过:“人生只有一条规律——自作自受,人生就是自作自受的过程。”

道理说得再多,关键是要积极行动,把道理贯穿在生活的全过程。

福祸转变,看起来是高深莫测的,其实离不开我们的一日三餐、言行举止、心态变化、生活观念等。

没有人知道,是福气先来,还是灾祸先来,但是你一定要明白——福气满了,分享出去;谨慎行事,诸事无忧;人生有缺,才是完满。

《大学》为何被誉为“四书之首”,至今广受推崇?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 “四书”之一,更视之为 “四书”之首。朱熹引用二程(程颐、程颢)所说,“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以此凸显《大学》的重要价值,认为《大学》是初学者通向道德的门径。 

 

为什么《大学》如此受重视,所谓“大学之道”又有哪些具体的内涵与外延呢?

大学之道:儒家思想发展之关键

 

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十分经典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君子成人之道。

在《四书章句》的序言中,朱熹写道:

“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朱熹汇集多种传世文献,重新修编《大学》,并增补了相关篇目。他汇编四书不仅保留了典籍,更重要的是延续“学统”。《论语》主要表达的是孔子的思想,而《大学》主要体现了孔子学生曾子的思想:子思师承曾子,继承了曾子的思想,写作了《中庸》,孟子则是作为子思的继任者,延续孔子这一派的思想脉络。

 

宋儒在建构《四书》学的过程中,以《四书》学去整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而其中的《大学章句》是宋明理学之阐释,“大学”为儒家思想发展之关键。

 

大学之内涵:“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的开篇是一段广为流传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行”是“大学之道”的发端,而所谓的“亲民”并不是亲近民众,而应当理解为用德行去改变民众。

 

《大学》的内容被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前者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由修己到治人,最后可以“止于至善”。后者则是循序渐进、次第有序的为学途径,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体现个体进行明明德的修养工夫和方法。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而“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按照周朝的社会层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是士、卿大夫、诸侯、王的责任。修身的第一步是格物致知。

 

在朱熹之前的程颐把“格物”当做是穷理,可是朱熹则认为格物更重要的是“即物”,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考察。他为《大学》所做格物致知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他把格物与穷其理进行联系,使得修身第一步的格物具有了道德的内涵,格物致知并不是为寻求自然科学之理,而是为寻求道德之善。

 

格物是个人主体修身的首要步骤,向内可以增强主体的道德修养,帮助主体“自明其德”;向外可以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他人提供便利,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格物致知之后,朱憙还要求人们做到诚意正心,将道德观念内化,从而做到对“理”的自觉体认。诚意要在格物致知后,因为格物致知可以扫除心上的尘埃,复明其德,让自己内心的天理显现出来,这样才可以达到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在朱熹看来,每个人都知道喜欢善的、讨厌恶的,但是他们并不能如同打心底喜欢美色那样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善,同样也不能发自内心地厌恶恶,如同打心底讨厌臭味那般。这也就是不实,即自欺欺人。

 

所以“诚意”其实就是从人的意念出发,实实在在地与自己的本心相一致,也就是与天理相同,这样人的内心才能感到自在,因为这就是和“理”所保持一致。

 

“诚意”也是道德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即要求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内心,这是人性的本体需求,不是外部原因对于本体的约束,而人的内心又是善的,也就是希望可以激发出更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被气禀所蒙蔽。

恕道与絜矩: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

 

在《大学》之中,也蕴含了对“恕道”的论述。“恕道”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原则,由情感(个人)而及法度(国家),体察人性与完善人性相结合。

 

《大学》中“絜矩”之道则是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首句即点明了为何要实行絜矩之道,次句则是具体表明絜矩之道的内容。主体希望通过絜矩之道,能够“新”人,帮助他们复明其德、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朱子认为“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絜就是度量的意思,矩,顾名思义也就是规矩,絜矩在儒家的理解里就是道德的规范,同时也有上行下效、推己及人的意思。 

《大学》是一篇十分经典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全篇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君子成人之道,也因此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可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范本。#大学##礼记#

#儿童节#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心][心]祝全天下的小朋友幸福、健康、快乐,#六一#儿童节[儿童节][儿童节][心][心]⭐️⭐️️️✨️✨️✨️
#不忘初心,方得美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店小二说完退出了房间了,绿鸢小声道:“小姐,看来这个元江县令很不一般啊。”  说了半天萧玲珑也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就去拿起店小二倒的那杯什么冰红茶,一口下去
  • 【押几付几】:押一付三【租期】:一年起租【其他费用】:民用水电、包物业费、包网费【入住时间】:随时【优势】①超“大”单间,独户“独”卫②日式简约风,全新精装修③
  • 等待的时候,我们见证了佩恩的五杀,真的帅啊!看见小妖怪的粉丝哭了,有点难过,这个赛场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未知的挑战!
  • ”广大基层干部要常怀一颗谦卑之心,找准定位、认清自己,泼掉晃荡的“半瓶水”以翻篇归零、求知若渴的“空杯”心态,诚心向书本求解、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掌握新知识、涉
  • 个性签名简短置顶文案1.地球不好混2.人海里有救生圈吗3.要么全不 要么全部4.我的世界 我做主5.祝我像小狗一样开心快乐6.世界第二 我的开心第一7.不够讨喜
  • 在修练宝瓶气icon这种暂停瑜伽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有一个极其明显的效果。因为非但你的思想停止了,而且它似乎激发了某种能量,否则你为什么浑身发热?
  • 13.所有人都在催你长大,我只愿你活在当下,不受人间疾苦。有些感情,不是想有就有的,本就不属于你的感情,纠缠下去,降低尊严,被人厌,执迷不悟,不懂止损,费经历。
  • 这世上有这么一个无条件信任依赖你的人,而你也需要拿出全心的爱与责任来陪伴她的长大。补充:我跟小朋友说,这个就是正官的约束管教作用~还有,重点是这个人对自己绝无恶
  • ”你最喜欢念他的名字,亲昵的,又带着些不可说的娇软意味:“我又不是欺负你。”可惜的是这两句话又将你能取笑他的回忆带出,你握着玻璃杯把边沿往男人的唇边抵了抵:“张
  • 看到这里其实挺触动的,过去的环境也许影响着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但它并不决定着我们未来一直会是这样的人,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去成为自己想要
  • དེ་རིང་དུས་ཆེན་སུམ་འཛོམས་ཏེ་རྒྱལ་བའི་ཆོས་འཁོར་དུས་ཆེན་དང་བཀའ་དྲིན་སུམ་ལྡན་གྱི་རྩ
  • 一个安静的人,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马德说:“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
  •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之前一直觉得只要我们两个好好沟通,好好解决就没
  • #申载凡[超话]# 신재범 배우님 [2023 디즈니 인 콘서트 - 서울] 출연 소식 *회차별로 출연진이 다르니 예매 전 확인하세요! TI
  • 台风+感冒的周末被传染了落枕,又不停地擦鼻涕那天跟李老师说我已经很久没坐下来安静的看剧了推荐的下饭剧果然是神剧解压又助眠,你值得拥有~翻到了《人生大事》这部片子
  • 我真的要张记性,第一就是不要放弃揣测人心,至少不能让别人觉得什么事在我这都很容易! 你tt的更新,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最后的后踢腿动作吧,你踢得挺高呀,咱还是
  • #深圳国际电玩节[超话]##电玩节十周年# p1超级酷的p2完美的[泪]我朋友后面提醒我其实是有排队的啊啊啊啊非常抱歉我一开始站太近了没注意到有队伍啊啊啊啊啊对
  • 小伙伴们都知道在这个城市找个好房子可是不简单,但是我们这里的租金肯定让你大跌眼镜!小伙伴们都知道在这个城市找个好房子可是不简单,但是我们这里的租金肯定让你大跌眼
  •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这期间,我的厨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尝试了各种低碳水化合物的食谱,慢慢地,我发现,原来健康饮食也可以如此美味。.❤️以前的医生就像是英勇无畏的
  • 之前我跟她明确说过了,你的事自己解决,我不会管,结果零点就在公屏摇人,还摇的是我师傅,问我有没有我师傅的微信,我说你师祖现实有事不上线(就是找个理由让她别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