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向着复兴梦想的新跨越——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开栏的话: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的光明前景,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这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

这是自信自强的历史跨越: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逐梦而行,风雨兼程。

砥砺奋进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拼搏奋斗、勇毅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底气更足、信心更坚定。

新气象,迈进现代化新征程

新年伊始,列车在刚建成不久的赣深高铁上飞驰,在老区与特区之间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将构建数字时代“经济新版图”;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首次迎来细嘴鸥这群“新客人”,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今日中国,无数时代风景线,气象万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12月10日,深圳北站工作人员在赣深高铁深圳北站开往南昌西站的首班列车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中国加速奔跑——

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21年达到53.3%;内需贡献率有7个年头超过100%;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中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35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节节攀升。“嫦娥五号”探月;“天问一号”落火;“中国天眼”对全球开放;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新阶段;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挺进极地;“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算快亿亿亿倍……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近1亿人全部脱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我们党推进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开放的中国动能澎湃——

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上海日前举行新年首场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53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到54.4亿美元。签约项目中,有21个投资超过1亿美元。

参加签约仪式的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数字转型官马克礼还表达了将要参展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计划,“过去四年,通过进博会的窗口,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动能。”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是光量子干涉实物图。新华社发

世界经济寒潮下,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吸引全球目光,“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壮大,中欧班列昼夜奔驰,疫苗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和浓浓暖意。

外媒评论,中国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可靠火车头”之一。

新作为,于变局中开新局

“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

“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离码头。新华社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问题是时代的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直面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始终把稳航行方向。

顶住疫情“压力测试”,诠释殷殷为民初心——

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创10年来最高水平,达91%,在28个受访国中名列榜首。

这份信任源自“一个都不放弃”的坚强保护。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百岁老人到新生婴儿,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这份信任源自对经济稳定复苏的底气与信心。

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到稳健复苏经济发展,中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2021年11月5日,人们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开辟改革发展新境界——

时间回拨到2012年。

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同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

“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此后,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到提出新常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应对世界形势调整变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上升。

2021年4月13日,X9041次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这是2021年陕西开行的第1000列中欧班列。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制度型开放……发展动力源源迸发,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

7年时间,第6次扩围!

日前,伴随鄂尔多斯、景德镇、襄阳、喀什地区等27张“新面孔”上榜,至此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达132个,覆盖30个省区市,在全国范围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新出发,步调一致向前进

仰望星空,中国航天正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田定宇 摄

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未来五年,中国将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不断迈出高水平自立自强新步伐。

新出发,脚步铿锵,信心更足。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

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立足于我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实际,标志着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需要汇聚全党全国力量来完成。

2月16日,返岗务工人员在重庆西站候车厅排队前往检票口,免费乘坐复工专列前往广东省返岗务工。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中央层面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充分体现出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

9年多来,一系列基础性、创制性、战略性举措相继出台,确保党始终引领中国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9年多来,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规律性认识愈发清晰坚定——“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推动制度和治理体系与时俱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活力——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服务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制度型开放、风险化解处置、监管转型等,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词。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以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之治”正展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浙江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部署新一年的“任务清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平稳举行,背后是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

脱贫攻坚战中,先后有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一线,有的甚至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为之奋斗的土地上,“这就是中国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面向未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充满风险挑战,但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就有势不可挡的磅礴之力。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互联网是怎么让人变极端的# 阅报栏大概是因为互联网而消失得最为彻底的东西之一,即便是号称信息应有尽有且无穷无尽的互联网上,现在关于阅报栏的内容也寥寥无几。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把报纸这种古老的媒介打得落花流水,阅报栏这种“报纸的衍生品”自然也跟着萎缩直到消失。互联网在传播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数量上,具有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它给了读者自由选择阅读什么信息的权利。

报纸和阅报栏因此就应该“往事如烟、随风消散”,没有值得怀旧一下的地方吗?并不是这样。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降低了。

早在1995年,数字时代著名思想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提出“我的日报”的概念:科技能够让人的见闻不受报纸操控,也可以绕开电视网。人们可以精心选择每一个组件,设计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通信程序包。这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微博和公众号,算法决定推送给我们哪些信息,也是依据我们之前上网行为产生的数据。如果是某地发生的新闻,我们可以看到海量的网友用手机直播或者上传的短视频。我们现在好像不存在信息匮乏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信息过载。

当一条新闻发生时,我们利用社交媒体的搜索引擎刷新十几页,经常都只看到网友评论,而看不到进展的事实。篇幅更长的公众号,大多是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加上更长的感慨。如果一个人执着地想去了解发生了什么,搜索出来的感慨就把人给淹没了。报纸没有这样的困扰,每天发生的信息有专业的人筛选出选题,再写成稿件。一张日报、一张晚报能够覆盖当天最有价值的事件。读者把标题浏览一遍,花不了很多时间就能了解大概。

从前寻常的阅读,现在回想起来,对人的视野、判断力甚至公共性非常重要。算法只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协同过滤机制只推荐跟兴趣相似的新信息、账号或者书籍。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接触跟自己相似的观点,视野会越来越狭窄。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作品《标签: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里写道:“日报上的头版头条或者周刊上的封面故事,对广泛的受众具有高度影响力。这些都有可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进而让你重拾这一话题并且了解到一些你事先关心过的事情。”意外的和未经选择的接触对个人和社会而言常常有很多好处。凯斯·桑斯坦写道:“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对抗碎片化和极端主义等,以及在偏听偏信的情况下产生的后果。”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强调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凯斯·桑斯坦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教授,2009年到2012年担任白宫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主任,他理解的自由“不仅仅包括满足人们的任意偏好,也包括在良好条件下形成偏好和信念的机会,也就是指能够接触到足量的信息和广泛而多样的观点之后形成偏好”。一个致力于“我的日报”的传播系统并不能确保自由的实现。

算法推送和社交媒体上的“标签”,也让我们高效地寻找到观点相似的群体,于是我们就生活在了“回声室”里。“回声室”里的观点是同质化的,同样的信息重复传播。因为只推送和聚集相似的观点,“回声室”跟整个网络其他部分是隔离的,并且因为没有外部信息进来,内部观点会在重复传播中巩固,促使人们看到与内部不同的观点时进行否定,最终“回声室”变得极端化。

“群体极化”是报纸时代罕见的现象,它指的是经过观点讨论之后,人们极有可能朝着群体成员最初倾向的方向发展出一个更为极端的观点。很多研究发现,当群体成员匿名相遇并强调群体身份认同时,极化程度特别高。这是线上讨论常见的特征。凯斯·桑斯坦写道:“社交媒体使人更容易用想法相似者的观点将自己围住,并使自己免受竞争性观点的影响。仅仅因为这个原因,社交媒体就成了极化的温床。”他甚至认为,碎片化形成不同的极化群体,对社会安宁有潜在威胁。

阅报栏除了是公共信息媒介的载体,也是一个市民们交换观点的空间,在中国不是每座城市都有咖啡馆或者茶馆文化,但阅报栏前一起站着看报的路人们会随时聊上几句。小时候,我家附近的阅报栏里除了日报,还有《足球》报。每逢甲A比赛之后的几天,阅报栏前聚集着球迷们,虔诚地讨论家乡球队表现如何。面对面聊天是跨年龄、跨性别、跨文化的人类普遍特征,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彼此东拉西扯,相当于灵长类动物彼此梳毛。灵长类是群体动物,狩猎、采集、防御都需要以群体为单位,个体要学会彼此交往,维护群体。

人类也是如此,《重拾交谈》里写道:“面对面交流是最具人性的事。这是一种相互间的完全呈现,我们可以学会倾听、培养同理心,还可以体验被倾听和被理解的快乐。另外,交谈还能促进我们的自我反思,也就是进行自我对话。这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基石,而且会贯穿一生。”

现在,人们即便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经常只对着自己的手机聊天。智能手机跨越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仿佛能联系到所有人,但也让我们成为信息孤岛,观点相似的人聚集在超话、社交媒体标签等虚拟“第三空间”内,互相说服,越来越听不得不同的声音。于是,有人在网上说自己不喜欢某个流量偶像,就可能遭到偶像粉丝群体的攻击。如果双方是面对面在一起交流,也许都是温和有礼的年轻人。(文|杨璐)

假设80%的人买房靠按揭,那么,每卖10000套房子,就会增加8000个负债人;假设按揭时间平均为15年,就意味着未来15年,这8000人对高工资或者高收入的要求是刚性的,否则断供丢房;房子不停的卖,负债者不停地增加,对好工作的刚性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很显然,盖房子的速度要比创造“高收入工作岗位”快得多。

于是,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债人对高收入的需求是刚性的,这意味着好工作的稀缺,意味着“高收入劳动力”的过剩,从而意味着本来可以高收入的岗位工资会下降。但是,工资不能下降,因为供房债务是刚性的……还会引出更多戏剧化的事情。

解决债务问题,这应该当作头等大事。债务本是仁慈之物,这是它的根本属性。忘记这种属性,它就是夺命之物。社会的活力需要提供债务,社会的进一步活力,需要帮助解决债务。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不能一债否决,必须要有一个夹缝让光亮照进来。这是一个大课题,难解难办,因此很有意义。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贷款买房,不怕以后还不上房贷吗?有答案了
#房价[超话]##大金狗[超话]#
买房子这三个字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事情,在全世界的国家中,中国人是最对买一个房子有执念的群体。对于房子的执念来自于对家庭以及成家立业这个理念的看重。以前买房子只是单纯地算一件喜事,攒够了钱就可以买了。可是后来随着房地产商对不动产的大力炒作,房价开始突飞猛进。

人们本来以为房价会像其他商品一样不久后就会降回来,可是从第一次涨价到现在,中国的房价从未降过,也算得上是一个记录。房价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速度,房子的价格早就远超于他的实际价值了,但是没办法,日子还得过,没有房子孩子也不能上学。

一、 贷款买房已经成为常态

很久以前买房子真的是不需要怎么借钱的,最多是手里实在凑不够,向亲戚朋友借几万。但是现在大家买房子已经开始不考虑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钱。只是稍微估计一下自己这辈子能承受多少钱,然后开始贷款买房。贷款买房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已经成为一件和打酱油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

后来出于各种原因,全国各地的银行都试图提高了老百姓借房贷钱的门槛,并且增加了借房贷需要偿还的利息。可是就算是这样,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仍然对借款买房乐此不疲。中国人是全球皆知的喜欢存钱的民族,就算是这样,在国内也买不起一套房子,甚至不惜用将来几十年来还债,足以看出房价的高昂。

二、中国百姓面对买房遇到的巨大困难

但是谁会喜欢借别人的钱,看别人的脸色呢。就算是银行,不是那么具体的人,但是如果你还钱迟了,银行也会给你发短信催你,甚至打电话催你。最后如果实在不还钱的话就会没收房子来作为抵押。而且借钱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认证各种资格,然后才可以被给予额度。

那么我们国家的老百姓距离全款买房到底有多么远呢?众所周知中国人是最喜欢存钱的,所以每个成年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存款。就算是这样,去年经过中央银行的统计,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人均存款仅仅只有七万多元,这还是比去年增加了一部分的。可是房价每年的增长远不止这种程度。

三、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地执着于买房?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地执着于买房,是由于我们国家多年的历史造成的人们的理念和思维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们更加喜欢稳定的生活,有一个固定的房子相当于自己不会流落街头。拥有一个几口之家,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膝下儿女承欢等等。

1、结婚必须要有房子

根据现代人买房的大数据的统计,现在买房子的群体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现在在全国的几十个大城市里面,还没有到而立之年就买了房子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七。这个数据令很多人汗颜,明明大家的存款就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存款更少的年轻人却越来越早买房子。

因为现在的人想结婚,没有一套房子是不可能的。这部分三十岁以前就买房子的大多都是男孩子,而三十岁以前结婚对于大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现在男孩子想结婚,女方会要求男孩子有房有车才可以。可是对于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交得起首付甚至是买得起全款的房子呢?那当然就是要借贷。

2、买房子也是一种投资

房子也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不动产,也就是说雷打不动地固定的财产。如果是租房子,每个月的支出是不固定的,可能这个月的房租是两千元,下个月房东涨价了就变成两千四百元,而且还有不同价位的水电费。但是如果买了房子的话,每个月要给的钱就非常固定了,这样会让人很安心一些。

况且现在的房价已经持续十几年的增长了,只要保持着这个趋势,买房子那就是稳赚的。就算是之后哪一天把房子卖掉了,也是不会亏的。现在总体看来,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期,没有什么是会比炒房子更加稳定的生意。

3、房子的附加意义太多

其实就算不买房结婚,结婚以后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意识到买房的重要性。比如说落户,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想要在大城市成家,或者是有一些小城市的年轻人想要到大城市里面落户。这些人不买房是无法转移户口的。

而且在此以后,想要给孩子的学籍落户也是需要在目标的城市住上三五年的。既然要住那么久,买一套房子也并不是很奇怪。而且孩子将来如果想要上学的话,一定是要有一个房子才能分配到学校,如果想要去好的学校的话就要花更多钱去买学区房。

四、不再买房成为一些年轻人和专家的新推崇

现在有很多专家开始宣传一种新思想,那就是坚决不买房子。有专家认为,买房子买的也不过就是七十年的产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租房子。而且买完房子以后无论做什么都要惦记着自己那个家,从买下房子的一瞬间,年轻人身上就背上了重重的负担,需要忙碌半辈子才能彻底摆脱。

同时,导致出现这种新思想的一大因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丁克越来越多。因为现在在中国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养一个孩子都已经需要一个普通家庭缩紧开支才可以勉强跟上社会的脚步,何况现在还在努力鼓励年轻人生二胎、三胎。现在的年轻人生意已经是因为传统思想,传递香火而不得已为之了,所以丁克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一对夫妇是丁克的话,没有那些不得已的附加因素,那么就算不买房子其实也没什么问题。相反的,两个年轻人可以轻轻松松地过一辈子,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租房子住一段时间,多么潇洒和快乐。

结论:

现在的年轻人购买房子的压力的确很大,借款买房而背负一辈子的欠债也实属是一种折磨。不敢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房价什么时候才能有所降低,也不敢说我们养育孩子的成本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只能希望大家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被其他人所影响。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下意见!#房价[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榆林2022省运会赛事预告(8月10日)】群众组篮球(男) 第七轮 决赛 10:00—11:30 17负-18负 14:30—16:00 17胜
  • #心动的信号5收官# 这个夏天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夏天 我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拥有了我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人生旅程 我不仅认识的一大帮志同道合的伙伴 更遇到了我
  • “仅仅因为人们在奥运会上表现不好就羞辱他们,感觉与我们举办奥运会的初衷背道而驰,”美国作家夏洛特·克莱默(Charlotte Clymer)9日在推特上写道,拜
  • 学校的宿舍文化包含深刻的内涵,拥有多样的形式,对提高同学们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起着感染熏陶12月12日下午19:00,经济管理系宿管部、女生部在天麟校区
  • 不过没有想好每次直播时间是九点还是十点,征求一下大家意见,快快告诉我吧。她:我都要上学了,去上幼儿园,还不大吗,我都长大了啊。
  • 2、通过试盘决定该以何种方式拉升,是缓慢拉升还是波浪式的上涨;3、观察盘中筹码锁定程度,外面浮筹的程度,如果外面浮筹较多,抛盘较大,则需要等待时机拉升;4、看看
  • 注定坎坷的永恒之旅,承受苦难摸索向前的不死,等待它的未来是……大今良时:日本漫画家,1989年3月15日出生于岐阜县,主要作品有《壳中少女》《声之形》、《致不灭
  • [红灯笼][挤眼][鼓掌]#任嘉伦[超话]#有人说 人生,就是一场遇见有些遇见 就像一阵风遇见了一片云 风吹云就散了有些遇见 就像一溪水流遇见了一块石头
  •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不要跑进别人的世界当插曲。 ——路遥《平凡的世界》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邪恶催眠师之捕梦人# #郑业成陆风平# ᯤ⁶ᴳ⁺⁵̶²̶º₁̶₃̶₁̶₄̶এ♡ͥ ♡ͦ ♡ͮ ♡ͤ‎﹋﹋﹋﹋﹋﹋﹋﹋﹋﹋﹋﹋﹋ ꕀ ꕀ ᐝ以花之名ꕀ ꕀ
  • 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个的下游生产装置虽然也有恢复,但是还 没有恢复最高程度,在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影响下,特别是下游市场展 望,一些好的企业能达到6月份订
  • ”对这位年轻艺术家而言,那些山泽淑灵与烟雨晴岚的江南文化构建了他的童年回忆,并成为他今天审美形式不竭的精神与艺术资源,甚至有时以一种悖反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继承与吸
  • 作者:东日秋月#生活如诗##记忆里的那个人#王姮我们总是去一家店 吃北方的面那时候辣也辣得过瘾食堂的馒头 也香到吃得下去你总是问我 可有吃饱想想那时的我 胃口
  • 【小艺今天介绍一位很萌很可爱的学长[好喜欢][好喜欢]大学生艺术团曲艺团团长——陈文文 来自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15土木建工4班 大一加的是曲艺团,现任曲艺团团
  • 王先森在准备宵夜饺子 拌面 啤酒吃饱喝足的我准备拿起手套洗碗王先森说 去刷牙 赶紧趴被窝 我来洗[爱你]我认为很勤快的王先森今天告诉我他的缺点是懒 是那种一闲下
  • (图源网络)#新手爸妈指南##孕期日记#平时比较注重下半身的力量训练,图一是做臀桥时拍的,现在负重两百斤已经做组的重量,上去就能推。这个礼拜又开始觉得手臂力量太
  • 他放弃了东大设计院桥梁设计的稳定工作,创立了“妖精的口袋”、“森宿”等知名的线上服装品牌。 春马在剧中饰演从东大毕业的银行精英,实际上却还是一名处男的主人公荒
  • 好喜欢给家人炒菜做饭[干杯]今晚炖排骨+鸳鸯火锅喊舅舅一块来次,排骨熬了3小时,在厨房呢听到舅妈偷偷对小侄女说,你姐姐真是个吃货[费解][费解]哎呦误会我辽
  • JunZheStyle柑橘栀子花同款博⭐️221105 龚俊 ✘ 第五站外套|| Marni 2022春夏系列 黑白条纹廓形西装外套 @MARNI 鞋履||
  • 风筝在阴天搁浅想念还在等待救援 不懂你的黑色幽默想通却又考倒我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的屋檐 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 爱是不是不开口才珍贵 看着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