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一步又走错了。

当时又有一个想法,
想学密法,

想到密法可以得到上师的加持,
有个靠山;

另外又想到密法可以发神通,
想学点神通。

当然这种动机都是非常错误的。

当时,
也有这个机缘,
皈依了上普下钦上师,

他老人家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早年参禅就开悟了,
后来学密法,

得到了宁玛派、
噶举派的传承,

那是很了不起的。

他也给我传了几着法,
这一修,
才晓得并不容易;

当然,
我是得到他老人家很大加持的,
帮我消灾免难,
这个得到了;

但是,
学法方面就没有学到东西。

这一晃,
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
自己才逐步地醒悟,
才认识到自己不是大根器,
承认自己学那些东西不行,

这才读净土的经典,
读印光大师的 “ 文钞 ”,
我觉得找到门路了。

我谈这一段自己走的转路,
希望同修们引以为鉴戒。
  
第三点,
净土法门难信,
举不甚举,
这里谈几个。

我出家十年来,
接触到的同修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几种怀疑。

一种,
好多知识分子,
乃至高级知识分子都怀疑,

他们说莲池大师说 :

“ 一句佛号、
一部经,

一生成就 ”,

这跟佛提出的
“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不是有矛盾吗?

这个问题应咋个理解?

首先要把解门跟行门搞清楚,
佛法是解跟行都并重,

但是有区别,
又有侧重,

莲池大师讲
“ 一门深入 ”,

这是讲的行门,
指导修行必须一门;

“ 深入经藏 ”,
是讲的解门。

行门与解门各有侧重
不能抓到那个话来反对这个,
那是错误的 。

还有一层,
“ 深入经藏 ”
这四个字,
不能理解成博览群经,

“ 深入经藏 ”
是深解义趣,

也就是经常念
“ 开经偈 ” 里的
“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也就是悟入佛的知见,
不然,

为什么
“ 深入经藏 ” 能够
“ 智慧如海 ” 呢!

解了如来真实义,
才会有智慧嘛!

这智慧是本有的。

所以,
这跟博览群书研究佛学是两码事,
那个叫世智辩聪,

你把佛经读得再多,
写的论文再漂亮,

头头是道,
引经据典,
莫得用处。

佛法要解行并重,
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你说得天花乱坠莫得用,
了不了生死,
出不了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这个,

这跟攻读博士、
写论文是两码事。

还有一层道理,
佛法跟世间的学问完全不同,
世间的学问,
学理工的不懂文史哲;

佛法叫做心地法门,
千经万论,
横说竖说,

深说浅说都说的一个问题,
就是要让众生明心见性。

净土经典提出的
“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

“ 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

这个跟其他宗派讲的原理莫得区别,
是一致的,

都是讲解这个问题,
就是要让我们明悟自心,
彻见本性。

所以古大德这样讲 :

一经通,
一切经都通了。

世间学问就不可能。

莲池大师提出
“ 一句佛号,
一部经,
一生成就 ”,

未必莲池大师还未深入经藏,

还没有智慧如海吗?

这个道理,
大家认真地想一下!

知识分子往往容易犯这个毛病。

印光大师的弟子,

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
留学生,

他们请他谈一点很玄妙的哲理,
印光大师说,
那个了不到生死,

“ 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

换题目就是改变法门。

这些人都深信不疑。
  
还有一些同修怀疑这一句佛号太简单了,
怕不保险,

所以自己诵这样经、
那样咒,

甚至有些还要兼修其他法门,
认为多加些东西,
才能增强保险系数。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那叫杂修。

杂修,
要想今生成就,
绝不可能,
必须一门深入。

这个问题,
我想不详细去阐发了,

我们印有
《 念佛现世十种功德利益 》
那篇文章,

其最后我引了莲池大师
《 竹窗随笔 》里头的一篇
《 念佛不专一 》,

上面说得很清楚了。

我们好多同修都犯这个毛病,
表面上是在修净土,

其实,
遇到啥子灾难来了,

他不念佛号,
要念
《 大悲咒 》
才消得到灾难;

超度亡魂了,
要去放焰口,
念佛不顶事;

忏悔罪业了,
要拜梁皇忏,
认为念佛不顶事。

这个,
他都举了很多,
这个都叫念佛不专一,
实际上也就是并未懂得净土法门的原理。

我们要承认我们是凡夫,
连大阿罗汉都不懂,

我们懂啦?
  
还有一些同修怀疑,
说这个法门好是好,
要求做到一心不乱,
但我们这些人一天到晚都很乱的,

往生怕没有希望?!

这个怀疑,
也是不必要的。

妙莲长老是当代的净宗大德,
他是很有成就的人,

他说 :
“ 至诚恳切 ”就是
“ 一心 ”,

你至诚恳切地念佛,
做到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了,

到了临命终时,
肯定佛来接引,
这个就叫带业往生。

并不要求你做到一心不乱,
能做到一心不乱当然好,
做不到也没关系,

但是必须按按照这个做 ──
至诚恳切,
这是念佛的秘诀。

所以我们在危险关头,
紧急关头,

你念几声都有感应,
因为那个时候至诚恳切。

五逆十恶的人,
他看到地狱相现了

( 平常认为这个是骗人的嘛,
哪有什么地狱!

那个时候亲自看到了,
梦中看到了 )

那阵吓慌了,
那个时候念佛至诚恳切到了极点,
一下就感应道交。

所以这个并不难。

当然必须持戒,
这也是妙莲长老讲的。

我们出家师父
( 比丘、
比丘尼 ),

我们不要说
“ 具足戒 ”,

最少
“ 沙弥十戒 ”
必须守好,

守不好
“ 沙弥十戒 ”,

决定堕落,
绝对堕落。

“ 沙弥十戒 ”
就是四条根本戒嘛,

淫、杀、盗、妄,

另外加上不著香花、
不过午餐食,

不坐卧高广大床,
这个是解决我们对物质欲望的要求。

我们既然想了生死出轮回,
你还去贪着五欲,
贪着物质享受,
那就成问题了。

所以,
要乐道安贫。

什么是道?

持戒修行就是道。

你精神生活充实才能安贫,
精神生活空虚,
当然只有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

那是生烦恼,
造罪业,
不但往生不了,
恐怕下一世人身都保不到。

我们在家的居士同修必须守好
“ 五戒 ”,

守不好五戒,
下一次人身都保不到,
你还能往生吗!

但是,
光守五戒还不行,
五戒守好了,

你也只能是人天道的善人,
你下一世在人天道亨福报;

守好
“ 居士菩萨戒 ”
也不行,

还出不到轮回,
必须守
“ 八关斋戒 ”。

“八关斋戒 ”
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出家人的戒,

也是考虑了在家人不可能按出家人那样天天守这个戒,

佛法是非常近人情的。

一个月只有六天,
守六斋日,
这个并不难作到。

佛经上说明了把这个守好了,
你修净土法门,

可以中品中生,
还不是下品。

在这里我奉劝在座的居士同修,
一定要守好这两个戒,

守好
“ 五戒 ”
保人身,

守好
“ 八关斋戒 ”,
是往生的保证。
  
还有人怀疑,
说念佛人死了以后,
是不是往生这个问题说不清楚,
还是个怀疑,

这个说法毫无根据,
我们看祖师大德咋个说的,

彻悟禅师
( 净土宗的祖师 )
他这样说,

临终的瑞相,
就是往生的验证,

那是客观标准,
不是凭哪个说。

妙莲长老说得更具体,
“ 死了有瑞相,
一定生西 ”。

他这一篇开示在
《 往生有份 》
第二集上,
他谈得很清楚。

种瑞相,
并不是好难,

譬如说,
死了过后象睡着了一样,
面部的颜色很好,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肢体柔软,
这都是瑞相,

只要这样,
这都是往生了。

这里我不详细解释,
请看我那一篇
《 临终念佛往生 》,

我引证妙莲长老那篇开示,
这可消除我们的怀疑。
  
往生净土是最容易,
了生死最容易。

当然,
如果下品往生,
只能说到那里去修行,
就是说只要录取了,

不会开除你,
成绩再差吗,
多读一些时间,
多留几级,
还是要毕业嘛!
  
总起来说,
上面对于
“ 净土易行难信 ”
这个问题,
只能说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大家不幸生到末法时代,
但是,
也很幸运地能闻到末法众生对症良药这个法门。

昌臻自己也是很辜负佛恩,
辜负师恩,
走了很多的转路,
才算是把信心坚定了。

自己也在佛前发愿,

也在师父面前发愿 :

有生之年,
一定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决不动摇,
决不改变。

最后,
我引用圆瑛法师三句话 :

“ 求福、
求慧、
求生净土。”

跟在座的同修们共同勉励!
  
谢谢各位!

智諭法師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念佛人一定要關閉六窗。六窗閉塞才能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才能得念佛三昧。

所謂六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但是淨土法門須閉這六窗,其他法門也一樣要閉這六窗。不過其他法門是以自力閉六窗,而淨土法門是以念佛心閉六窗。

眼耳鼻舌身意六窗,可分成兩部分來說。眼耳鼻舌身五根為一部分,意根單獨為一部分。

所謂閉六窗,不是要你眼不看,耳不聽,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而是要你,雖然看聽嗅嘗觸,但是意根卻不失正念。所以訶梨跋摩尊者說,非是不看,而是正念現前。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佛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耳聽聲乃至意念法都要佛念現前,那便是閉六窗了。所以念佛心一起,便可攝住六窗。

假使只是閉眼塞耳,而不起正念,勢必心更亂,妄想更多。所以瞎子聾子的念頭,比一般人動得更厲害。

起正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意念法要佛念現前,這須要從意根下手,凡夫作起來不很容易。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眼不可邪觀,要看就看佛像。否則便應垂簾低目。耳不可亂聽,只聽佛號。鼻舌身意也如此。大家不相信可以試一試,真能這樣,心不久便可定下來。所以目不邪觀,耳不邪聽,鼻不邪嗅,口不雜話,身不邪觸,意不邪念,便可正念現前了。

攝六根的方法,最好是用念佛心。一聲佛號,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念念相續,自然不起憎愛二心。於是眼於色不起憎愛,耳於聲不起憎愛,乃至於鼻於香,舌於味,身於觸,意於法,都不起憎愛,於是六窗便閉住了。

假使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不起憎愛二心,這便叫作“成所作智”;反之,眼耳鼻舌身都起憎愛,那便是五根落入五欲了。所以佛在經上說:“汝等比丘,當好護根,莫令五根,入於五欲。”

所謂五欲,就是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由於謂貪,便是起憎愛二心。當時比丘保護六根的方法,多用自力。我們現在以念佛心護根,用的是自他二力。

五欲是屬於現前的,對境馬上就起。它是屬於五利使所攝。這五種使,對境就起,所以稱之為利。五種利使便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時間不夠,不能和大家細講。

五欲對境就起,但是起過了就滅。例如,眼對色便起憎愛,但是色沒有了,憎愛也就隨著滅了。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是這樣。所以五欲屬於“作法”,遇境便起作用。

既然五欲屬於作法,而作法不能常作,若是常作,便是不起作了。譬如遇到紅色,眼便起作用見紅色。紅色沒有了,紅色的見也就隨著滅了。如果紅色的見,不管對境不對境,永久常存,勢必不能起作用而再見別的顏色了。所以作法是有起有滅的,而五欲有起有滅,所以稱之為成所作智。

但是五欲既是有起有滅,然而法滅了,怎麼能再起“作”?如果法滅了,還能再起作,應該人死了還能夠再活。所以這樣說是不合理的。但是五欲滅了,明明能夠再起作用嘛,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五欲入於第六意識叫作五蓋,五蓋是隱藏在鈍使裡頭。所謂鈍使,就是貪嗔癡慢疑。五蓋是五欲的根。它是屬於“無作法”。所以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說,它是隱藏在第八識裡。等到五根對外境,它便支使五根起作用了。所以五欲雖滅,它卻不滅。因為五蓋的原因,所以五欲滅了,還能再起作用。

五蓋在第八識中蓋住真如法性,所以稱之為蓋。五種蓋是什麼呢?是貪欲蓋,嗔恚蓋,掉悔蓋,疑蓋和睡眠蓋。

第一貪欲蓋。五根貪五塵,時過境遷,貪欲便滅了。貪欲雖滅,但是貪欲蓋沒滅。於是再遇新的因緣,五根還可再貪五塵,一貪再貪,不休不止。

第二嗔恚蓋。五根對五塵起嗔恚,時過境遷,嗔恚欲便滅了。但是因為嗔恚蓋的力量,嗔恚欲滅了以後,還可再起嗔恚。

第三掉悔蓋。掉是掉散,悔是因為掉散而生熱惱。五根對五塵,容易掉散。但是時過境遷,掉散便滅了。舊的掉散滅了,新的掉散又起。但是舊的掉散滅了,滅法不能再生。所以新的掉散,絕不是從舊的掉散來的。那麼它是從何處來的呢?是從掉悔蓋中來的。

第四疑蓋。對正法不信叫疑。對境則疑生,境過則疑滅。因為疑蓋的關係,所以對新境時,可以再疑。

第五睡眠蓋。本來睡足以後,便可睡意全消。但是由於睡眠蓋的關係,可以再起睡意。

五蓋是五欲的根。修行人一定要除五蓋,好像剪草一定要除根。淨土法門,便是以念佛心除五慾和五蓋。

念佛心清清淨淨便是“定”。心清淨便不起憎愛,那便是“慧”。要想念佛心清淨,就須持戒,閉六窗便是“戒”。這樣便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念佛心,可得成所作智。

大家在社會裡,學點技能,學點世間學問,那叫世智辯聰。如果了解些出世道理,但是一點定力不修,就只顧舌根談論,這實際上是絲毫得不到受用的,那叫狂慧。狂是狂亂的意思,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佛說,“有慧無定是狂慧,有定無慧是外道。”

假使起觀照,例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智慧。但是這種智慧,稱為乾慧。就是說其中沒得定水,也就是說沒有定力。

大家或許會懷疑,難道說,起這四種觀照,能一點定功都沒有嗎?有是有,但是很少。因為太少了,所以說沒有。譬如我們吃菜,炒菜的時候,放的鹽太少。我們會說“菜裡沒有鹽嘛”。其實,不是沒有鹽,因為鹽太少了。再譬如雨太小了,只落幾個小雨點兒,我們說沒有雨。不是沒雨,只因小雨不稱之為雨罷了。所以微少的定,不能叫做“定”。

以念佛心發的定和智慧便大了,因為它是定慧具足的。念佛心清淨,稱之為定。心清淨了,必然沒有憎愛二心,這稱之為慧。定為慧的體,慧為定的用。說定時,慧全是定。說慧時,定全是慧。這叫作淨念相繼。慧在定時曰淨念,定在慧時曰相繼。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怎麼攝六根呢?用念佛心。六根一攝,自然淨念相繼。

念佛心怎樣攝六根呢?現在我們來試試看。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

當你念佛的時候,必鬚髮自於心,出之於口。念得字字分明。同時再入之於耳,還之於心。要聽得清清楚楚。現在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不是麼,念得清楚,舌根就攝住了;聽得清楚,耳根一定也攝了;心裡的佛號清楚明白,意根也攝住了。至於眼鼻身三根,一定也都攝住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目如不見,有鼻如不嗅,有身若不觸。這不是以念佛心都攝六根嗎?

以念佛心都攝六根,便是淨念相繼。因一念攝則一念淨,念念攝則念念淨。若能念念如此,就得到念佛三昧的法味了。

大家應該徹底認識念佛法門,以念佛心攝六根,使淨念相繼,這樣便可縱貫四智,橫徹四土了。

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四土便是凡聖同居土、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為什麼橫徹四土呢?《阿彌陀經》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謂善人,是大菩薩;上善人,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是居住常寂光土的,與等覺菩薩“俱會一處”,就是住常寂光土了。從而可知往生彼國,便可橫徹四土。

像這種甚深微妙法門,釋迦世尊從大悲心中說出來,可說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圓頓中的最圓頓。現在竟然有人不相信,不相信不要緊,還要加以毀謗,能不令人痛心流涕嗎!?

所以我們應該以念佛心關閉六窗,以成所作智直指佛心。這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定能往生淨土。

摘自《佛七講話》

本来呢,很早就说过;不问世事,只聊中医。

但是这几天有感而发,实在是压不住了;
苟晶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草民关注的博主之间都相互怼起来了…

有的博主说:苟晶九分假、一分真,欺骗网友,罪不可赦。
有的博主说:苟晶提供的信息,有捏造、夸张之嫌;但是她以一己之身,揭露了整个教育界的腐朽与阴暗,可谓功莫大焉。

中医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各家师公各家法、同样一个患者,医生给出的方案迥异、甚至完全相反。

大家同样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什么会出现迥异的情况?
换句话说:所有人都因为苟晶被人顶替而愤愤不平,为什么到最后的立场竟然是截然对立的?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到:“境界”这个词。

在“经方派”看来,“温病派”简直不值一提,甚至有一些自诩“经方派”的中医,视“温病派”如仇蔻。

但是,事实上,温病派的中医,绝大多数比经方派高寿;多出几十年是很常见的。
而且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药典》注明的“抗癌”药物,绝大多数是经方派深恶痛绝的“滋阴寒凉药”。

更神奇的是:喝这些药,竟然真的有疗效…

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的中医,在《伤寒杂病论》出现之前,就是处于:某某症,某某方主之、某某方亦主之…无穷无尽,一个症状可以对应一百个处方的“经验医学”境地。

直到仲景先师作:《伤寒杂病论》,中医才有了“辨证施治”的理论模型。

后来,《辅行诀》因张大昌先生横空出世,世人才知道有一路完全按照《黄帝内经》理论,一脉相承的中医理论,传承至今。

那么,到底“辅行诀理论”、“伤寒杂病论理论”、“温病条辨理论”…以及后世的千百种中医理论,哪个才是“中医正宗”?

草民以为:站在《黄帝内经》的角度去俯瞰,它们都是中医。

《辅行诀》源自最原始的“阴阳五行”理论,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阴阳五行”理论属于植根于“上古天真论”的养生理论,所以在面临急症、危症时,欠缺了杀伐果断、立竿见影的疗效。

所以,张仲景以“六经辨证”、“覆碗即愈”的疗效,位列“四圣”之一。

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处事稳妥的方式,一定是深思熟虑、甚至看起来优柔寡断的。
所以“内经派”治病,往往延以时日、错失良机。

立竿见影、黑白分明的方式,一定是带有任性和鲁莽的。
所以“经方派”处方用药之后,往往有很严格的医嘱。
甚至治大病到“病去邪退”、“六气不显”之后,还要求患者有严格的调养过程,才算康复。

这二者,被称作中医的“文武之道”。

养正气,用“内经”,
袪病邪,用“伤寒”。
这基本是中医界的共识。

后世选择了“立竿见影”、“覆碗即愈”的“经方派”,同时也发现了它这个缺憾。

所以,“滋阴派”、“补肾派”、“补土派”、“温病派”…
林林总总,应运而生。

这其中,温病派又被称作“伤寒之翼”。
因为中医界历代先贤,一致共识:温病理论可以弥补“伤寒六经”的疏漏之处。

疏漏之处是什么?

第一 津液。
“留得一份津液,便是一份生机。”

第二 给病邪一个出路。
所以类似“透血转气”、“清热凉血”…等等法门,被传承数百年。

“经方派”大开大合,药专力宏,可以力挽狂澜,命中率极高。
但是,往往在细节处失之毫厘、功亏一篑。

这是因为,在“六经辨证”的体系中,医圣默认患者“表里循环”都是畅通无阻的;比如少阴与太阳、比如厥阴与少阳。(也有可能是因为原文阙失、后人误解。)

而“温病法门”,恰恰是为了弥补这其中的缺憾所设,足以令叶天士并肩前贤、跻身圣人之列。

《辅行诀》、《伤寒杂病论》、《温病论》…甚至说《脾胃论》、《血证论》、《衷中参西录》…它们之间有矛盾吗?

没有!

这些理论,只是中医整体理论的;层次不同、关注点不同、主攻方向不同的各个侧面而已。
合起来,它还叫“中医”。

怎么合呢?
站在《黄帝内经》的角度去俯瞰它们;它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回到最初的话题:“苟晶事件”。无论事情怎样反转;
苟晶作为受害者,她的捏造事实、夸大其词,能改变她作为受害者的存在吗?

十五个受到处理的那些人,能改变他们藐视法律、团伙犯罪的事实吗?

苟晶的问题,是私欲所致,是道德品质问题。
这十五个人,是团伙犯罪、损害了共和国为国选才的上进体制!

但是,这两件事其实不冲突;它是一个事儿。

所以,批评苟晶,不等于为体制洗地;
揭露教育系统腐败,也不等于为苟晶站台。

为什么一定要做“非黑即白”的二极管脑子呢?

换句话来讲:我们都站在自媒体平台上,盼着这个国家好;应该是一家人啊,对吧?
为什么会相互怼起来呢?

由此,我们不得再次不说到:“境界”这个词。

众所周知:现代战争,早已过了海陆空一拥而上、狂轰乱炸的时代了。
电子战、信息战、金融战、贸易战、细菌战(病毒)、气象战、基因战、舆论战…不胜枚举。

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战争模式下,沟通不畅,甚至可以让友军之间相互搏杀——和中医一样的道理。 https://t.cn/R2Wx38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顶流悬疑小说家紫金陈晒收益#,网友:是被写书耽误的股神】年化收益80%!他的另一账户表现也不错,当日创出新高,年收益超过40%。
  • 仅仅因此各种思念就涌现出来,心头为之一热…(/ _ ; )为了让跨越了两年的思念和能量以最棒的形式在舞台上爆发,我想努力提升自己!久违地和排练场、和以Cherr
  •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小说,电影中的改编着实让人看不懂,虽然小说我好像也没完全看明白……小说中描述的仿生人比人类精致美丽,模仿并向往人类复杂感情能力。#手帐[超话]
  • 冒险剧情片《沙漠驼影》根据Robyn Davidson所著自传体畅销书《轨迹》而改编,讲述了一名女子实现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独自一人在四只骆驼和一条忠
  • 基本上都是平价护肤和彩妆们~废话不多说 老规矩使用分享都在图上哦! ta家包装做得挺用心的,有美白提亮的效果可以当素颜霜,质地偏油、不防水,更适合冬天用!
  • 12月12日由媒体方新浪微博、人民网·人民健康支持,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委员会主办,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想尽可能全面客观的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去了解。褚老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
  • 他大喊:“我马上就来!等我把子弹打完了我就去跟你们汇合。
  • !说话要找对的人,理解你的人,哪怕是不好听的话,明白的人也会理解,懂得为你保守。
  • #早安# 运动,不仅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实能让你的大脑神经更加的健全,让大脑里的神经连接回路更加的丰富,能带给人更加灵活的思维,以及看待问题更多的角度。#早安
  • 오늘은 중요한 역사적 기념일이다. 그래서 오늘은 모든 오락이 금지되어 있다. 그럼 오늘도 조용히 보내자? 솔직히..사실 지금 기분이 진짜 복잡
  • 又一家个人控股公司.皮皮已提醒无数次,凡是个人控股的,不管涨的多高多好,远离观望,不助纣为孽.前有假药停,再有海航陈峰,现有皮带.无社会责任与道德底线.沪深股市
  • 感觉比手链啥的好看我种草这块表最开始是在一个博主哪里看到的[太开心][馋嘴][偷笑]AR11222[可爱][爱你][可爱]光看图都爱上了[色]听她说她的手表是从
  • #正能量# [微风][微风][微风] 《史记》中30句名言和注解,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
  • ”较开始的“傲娇”相比,这次的刘烨倒是谦虚起来,“电影本身能够给仕花大姐一个交代,她满意已经是让我自己感觉像得奖一样。刘烨表示,因为影片存在真实原型,他在演的时
  • !和室友以及俪俪聊天真的觉得我们那边也太幸福了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小学就住宿 一周回家一次的原来有为了上好的学校全省的学生都跨那么远挤到那么几个学校里去 几个月不回
  • 4、买一款好的脸部护肤油配合使用,第二天的肌肤非常细腻。3、云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 早,昨晚约了朋友吃完早餐去打球,现在出发了。昨晚喝的有点晕晕乎乎的,昨晚大概两点半三点睡到今天七八点醒了,因为睿睿起床就会触发喊哥哥起床服务,还有睿睿无聊时就喊
  • 靠 小作文又没了!!
  • 但是下次就不一定了,下次我就上车了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上天总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温暖和爱。要的是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