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匡君大匡下》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五年,宋伐杞。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夫杞,明王之后也。今宋伐之,予欲救之,其可乎?”管仲对曰:“不可。臣闻内政之不修,外举义不信。君将外举义,以行先之,则诸侯可令附。”桓公曰:“于此不救,后无以伐宋。”管仲曰:“诸侯之君,不贪于土。贪于土必勤于兵、勤于兵必病于民,民病则多诈。夫诈密而后动者胜,诈则不信于民。夫不信于民则乱,内动则危于身。是以古之人闻先王之道者,不竞于兵。”桓公曰:“然则奚若?”管仲对曰:“以臣则不而,令人以重币使之。使之而不可,君受而封之。”桓公问鲍叔曰:“奚若?”鲍叔曰:“公行夷吾之言。”公乃命曹孙宿使于宋。宋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甲一千。明年,狄人伐邢,邢君出致于齐,桓公筑夷仪以封之,予车百乘,卒干人。明年,狄人伐卫,卫君出致于虚,桓公且封之,隰朋、宾胥无谏曰:“不可。三国所以亡者,绝以小。今君封亡国,国尽若何?”桓公问管仲曰:“奚若?”管仲曰:”君有行之名,安得有其实。君其行也。”公又间鲍叔,鲍叔曰:“君行夷吾之言。”桓公筑楚丘以封之,与车三百乘,甲五千。既以封卫,明年,桓公问管仲:将何行?管仲对曰:“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于诸侯矣。”君许诺。乃轻税,弛关市之征,为赋禄之制,既已,管仲又请曰:“问病。臣愿赏而无罚,五年,诸侯可令傅。”公曰,“诺。”既行之,管仲又请曰:“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桓公许诺,行之。管仲又请赏于国以及诸侯,君曰:“诺。”行之。管仲赏于国中,君赏于诸侯。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以重币贺之;从列士以下有善者,衣裳贺之;凡诸侯之臣有谏其君而善者,以玺问之、以信其言。公既行之,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曰:“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士。卫国之教,危傅以利。公子开方之为人也,慧以给,不能久而乐始,可游于卫。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季友之为人也,恭以精,博于粮,多小信,可游于鲁。楚国之教,巧文以利,不好立大义,而好立小信。蒙孙博于教,而文巧于辞,不好立大义,而好结小信,可游于楚。小侯既服,大侯既附,夫如是,则始可以施政矣。”君曰:“诺。”乃游公子开方于卫,游季友于鲁,游蒙孙于楚。五年,诸侯附。

  狄人伐,桓公告诸侯曰:“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于人。”诸侯皆许诺。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战于后。故败狄。其车甲与货,小侯受之,大侯近者,以其县分之,不践其国。北州侯莫来,桓公遇南州侯于召陵,曰:“狄为无道,犯天子令,以伐小国;以天子之故,敬天之命,令以救伐。北州侯莫至,上不听天子令,下无礼诸侯,寡人请诛于北州之侯。”诸侯许诺。桓公乃北伐令支,下凫之山,斩孤竹,遇山戎,顾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对曰:“君教诸侯为民聚食,诸侯之兵不足者,君助之发。如此,则始可以加政矣。”桓公乃告诸侯,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余修兵革。兵革不足,以引其事告齐,齐助之发。既行之,公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对曰:“君会其君臣父子,则可以加政矣。”公曰:“会之道奈何?”曰:“诸侯毋专立妾以为妻,毋专杀大臣,无国劳毋专予禄;士庶人毋专弃妻,毋曲堤,毋贮粟,毋禁材。行此卒岁,则始可以罚矣。”君乃布之于诸侯,诸侯许诺,受而行之。卒岁,吴人伐穀,桓公告诸侯未遍,诸侯之师竭至,以待桓公。桓公以车千乘会诸侯于竟,都师未至,吴人逃。诸侯皆罢。桓公归,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曰:“可以加政矣。”曰:“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诸侯之臣及国事,三年不闻善,可罚也。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士庶人闻之吏贤、孝、悌,可赏也。”桓公受而行之,近侯莫不请事,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飨国四十有二年。

  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

  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八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不骄,次之。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仕,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筝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元赦。”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国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凡于父兄无过,州里称之,吏进之,君用之。有善无赏,有过无罚。吏不进,廉意。于父兄无过,于州里莫称,吏进之,君用之。善,为上赏;不善,吏有罚。”君谓国子:“凡贵贱之义,入与父俱,出与师俱,上与君俱。凡三者,遇贼不死,不知贼,则无赦。断狱,情与义易,义与禄易,易禄可无敛,有可无赦。”

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为何在打仗的时候,非要斩获敌人的首级呢?

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只要斩获一颗首级就可以晋升一级爵位。这一举措,彻底打破了贵族对爵位和官员体系的垄断,为秦国的士兵开辟了一条看似光辉的仕途之路。当时的秦国共设立20级的爵位,那么是不是斩获20颗首级就能获得最高爵位“彻侯”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商鞅设置的“套路”,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

商鞅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6年,当时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其上任之后,展开了第一次变法。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49年,在第一次变法已经取得明显的初步成效后,再次展开了内容更为详尽的变法行动。而关于奖励军功的制度,则是第一次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爵位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父亲是什么爵位,将来儿子还是什么爵位,这就造成许多世家子弟,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靠着血统获得常人得不到的高官厚禄。而那些平民即便是再奋勇杀敌,表现再优异,到死也只能是平民,根本没有任何逾越的可能。

商鞅通过变法,破除了西周以来,凭血缘继承爵位的体制,他想打造的,就是一个功绩制社会,一切都靠功绩来说话,不管你的出身是什么,只要奋勇杀敌,就都有成为贵族的可能。而其中,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是整个奖励制度中最大的亮点。(“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想要往上一步,那就去看战场上的表现。

在商鞅的规定中,爵位一共分为20等,从最低的“公士”开始,逐一上升,那么,获得这些爵位,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相应的爵位,都有相应的土地赏赐

以最低的“公士”为例,其能获得的,是田一顷(等同于1714平方米),另外再加宅基地一处,这一处宅基地可不小,足足有九亩之多。再往上一级,就是“上造”,田地就变成了1.5顷,而宅基地同样也会相应地增加。以此类推,爵位越高获得的田地和宅基地的面积就越大。

其次,拥有爵位的人,可以申请一名“庶子”

这个“庶子”不是儿子,而是类似于仆人一样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朝廷允许获得爵位的人,拥有一名仆人,并且,还是不用发工资那种。

这个“庶子”都需要干什么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这名“庶子”需要每个月有六天的时间,来伺候自己的主人。但如果有战事的时候,那么这名“庶子”,就需要跟着主人行军打仗,不仅要鞍前马后,还要护卫主人周全。也就是说,这名“庶子”,不管是尊严地位,还是人身安全,都是没有保障的,一切都要以主人为中心。“庶子”的拥有数量,与爵位高低直接挂钩,低等的“公士”可以拥有一个,同样也是以此类推,越往上越多。可别小看这名“庶子”的作用,关键时刻,他就相当于主人的第二条命。

另外,有爵位的人,还能获得不同的食邑以及其他福利根据部分史料记载,秦国的20级爵位,配置的有不同户数的食邑,这就相当于,有几十到上百,甚至上千户平民,用他们所缴纳的税,来供养这个相应爵位的人。比如,第九级的“五大夫”这个爵位,其所能拥有的食邑,就达300户。换而言之,就是300户平民,供养他一个人。而到了能拥有600户食邑的时候,就可以组建属于个人的团队了,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门客。

这个待遇,比赏赐土地更具诱惑,试想一下,到了某个级别的爵位,除了拥有大量的土地之外,出门还有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帮助你打理产业,出谋划策,这该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

不仅如此,升级到不同的爵位,朝廷连身后事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秦国规定,从“公士”爵位开始,每一级可以在死后,坟墓前栽种一棵树,往后级别越高,就能种的树越多。这个福利,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耀,并且,当时秦国规定,墓葬必须按照要求来,不得僭越,这样一来,谁的爵位高,死后坟墓上的规模就越大。

上述只是秦国军爵奖励制度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其他的各种福利。总之,只要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有可能晋升爵位。在这么多实实在在的赏赐之下,秦国的士兵才会在战场异常英勇,成为无坚不摧的“虎狼之师”。

同样,问题就来了,既然爵位赏赐如此之丰厚,那么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不少,按照斩获一颗首级的规定,是不是斩获20颗,就能直接满级呢?

商鞅在设计奖励军功制度的时候,已经同时设置了要求和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爵位泛滥,以及部分投机取巧的人通过滥杀,来冒领军功。

要求一,斩获的首级有具体要求

在《商君书》中,提到商鞅的军爵记功标准,是要求斩“甲首”,何为甲首?简单点来说,就是小头目、小军官。(“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也就是说,不是说上战场后,随便拉一个人将脑袋砍下来就算军功的,至少得是对方的一个低级军官才行。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完成此项任务的难度,毕竟能在当时混上低级军官的,大多都是一些有真本事的人,最起码也是那种孔武有力的。要在乱军中,成功击杀这么一个人,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样设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防止有人滥杀。如果没有身份限制,那么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可能就会杀一些平民来充。所以,拿不到“甲首”,就没有办法晋升。想晋升,那就只能寻找机会干掉对方的低级军官。

要求二,一甲首升一级不错,但只针对首功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从普通士兵升级到最低等的“公士”爵位,只需要斩获一颗“甲首”即可。但若是从“公士”再往上升,那就可不是斩获一颗“甲首”这么简单了。

所以说,秦国的士兵,崇尚“首功”,因为这个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再往上的爵位,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还需要运气,稍有不慎,就会战死沙场。

要求三,强调团队作战,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按照秦国的军制,会将数量不等的士兵编成各种作战单位。大大小小的作战单位,都有一个长官,如每五人就设置屯长一名,每百人则设置将一名。这样的编制,便于进行管理,号令也能做到快速的上传下达。同时,也能有效地考核军功。

假如进行一场战斗,身为长官的屯长或者将,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被斩首。而且,该作战单位之下的士兵,也不能进行爵位晋升。除非这个作战单位,从上至下,尤其是军官也完成了斩首任务,那么才能让所有兵士跟着晋级。这就相当于,你自己完成还不行,还需要帮助别人完成,这样大家伙才能都加爵一级。

通过以上种种条件,就会知道,在秦国想晋级升爵,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有真材实料,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以及一定的运气,才会达到目标。因此,秦国的爵位含金量,才会这么高,赏赐才会这么丰厚,实在是获取它太不容易了。

#历史那些事#

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为何在打仗的时候,非要斩获敌人的首级呢?

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只要斩获一颗首级就可以晋升一级爵位。这一举措,彻底打破了贵族对爵位和官员体系的垄断,为秦国的士兵开辟了一条看似光辉的仕途之路。当时的秦国共设立20级的爵位,那么是不是斩获20颗首级就能获得最高爵位“彻侯”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商鞅设置的“套路”,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

商鞅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6年,当时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其上任之后,展开了第一次变法。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49年,在第一次变法已经取得明显的初步成效后,再次展开了内容更为详尽的变法行动。而关于奖励军功的制度,则是第一次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爵位都是世袭的,也就是说,父亲是什么爵位,将来儿子还是什么爵位,这就造成许多世家子弟,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靠着血统获得常人得不到的高官厚禄。而那些平民即便是再奋勇杀敌,表现再优异,到死也只能是平民,根本没有任何逾越的可能。

商鞅通过变法,破除了西周以来,凭血缘继承爵位的体制,他想打造的,就是一个功绩制社会,一切都靠功绩来说话,不管你的出身是什么,只要奋勇杀敌,就都有成为贵族的可能。而其中,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是整个奖励制度中最大的亮点。(“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想要往上一步,那就去看战场上的表现。

在商鞅的规定中,爵位一共分为20等,从最低的“公士”开始,逐一上升,那么,获得这些爵位,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相应的爵位,都有相应的土地赏赐

以最低的“公士”为例,其能获得的,是田一顷(等同于1714平方米),另外再加宅基地一处,这一处宅基地可不小,足足有九亩之多。再往上一级,就是“上造”,田地就变成了1.5顷,而宅基地同样也会相应地增加。以此类推,爵位越高获得的田地和宅基地的面积就越大。

其次,拥有爵位的人,可以申请一名“庶子”

这个“庶子”不是儿子,而是类似于仆人一样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朝廷允许获得爵位的人,拥有一名仆人,并且,还是不用发工资那种。

这个“庶子”都需要干什么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这名“庶子”需要每个月有六天的时间,来伺候自己的主人。但如果有战事的时候,那么这名“庶子”,就需要跟着主人行军打仗,不仅要鞍前马后,还要护卫主人周全。也就是说,这名“庶子”,不管是尊严地位,还是人身安全,都是没有保障的,一切都要以主人为中心。“庶子”的拥有数量,与爵位高低直接挂钩,低等的“公士”可以拥有一个,同样也是以此类推,越往上越多。可别小看这名“庶子”的作用,关键时刻,他就相当于主人的第二条命。

另外,有爵位的人,还能获得不同的食邑以及其他福利根据部分史料记载,秦国的20级爵位,配置的有不同户数的食邑,这就相当于,有几十到上百,甚至上千户平民,用他们所缴纳的税,来供养这个相应爵位的人。比如,第九级的“五大夫”这个爵位,其所能拥有的食邑,就达300户。换而言之,就是300户平民,供养他一个人。而到了能拥有600户食邑的时候,就可以组建属于个人的团队了,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门客。

这个待遇,比赏赐土地更具诱惑,试想一下,到了某个级别的爵位,除了拥有大量的土地之外,出门还有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帮助你打理产业,出谋划策,这该是多么风光的一件事。

不仅如此,升级到不同的爵位,朝廷连身后事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秦国规定,从“公士”爵位开始,每一级可以在死后,坟墓前栽种一棵树,往后级别越高,就能种的树越多。这个福利,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耀,并且,当时秦国规定,墓葬必须按照要求来,不得僭越,这样一来,谁的爵位高,死后坟墓上的规模就越大。

上述只是秦国军爵奖励制度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其他的各种福利。总之,只要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有可能晋升爵位。在这么多实实在在的赏赐之下,秦国的士兵才会在战场异常英勇,成为无坚不摧的“虎狼之师”。

同样,问题就来了,既然爵位赏赐如此之丰厚,那么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不少,按照斩获一颗首级的规定,是不是斩获20颗,就能直接满级呢?

商鞅在设计奖励军功制度的时候,已经同时设置了要求和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爵位泛滥,以及部分投机取巧的人通过滥杀,来冒领军功。

要求一,斩获的首级有具体要求

在《商君书》中,提到商鞅的军爵记功标准,是要求斩“甲首”,何为甲首?简单点来说,就是小头目、小军官。(“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也就是说,不是说上战场后,随便拉一个人将脑袋砍下来就算军功的,至少得是对方的一个低级军官才行。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完成此项任务的难度,毕竟能在当时混上低级军官的,大多都是一些有真本事的人,最起码也是那种孔武有力的。要在乱军中,成功击杀这么一个人,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样设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防止有人滥杀。如果没有身份限制,那么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可能就会杀一些平民来充。所以,拿不到“甲首”,就没有办法晋升。想晋升,那就只能寻找机会干掉对方的低级军官。

要求二,一甲首升一级不错,但只针对首功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从普通士兵升级到最低等的“公士”爵位,只需要斩获一颗“甲首”即可。但若是从“公士”再往上升,那就可不是斩获一颗“甲首”这么简单了。

所以说,秦国的士兵,崇尚“首功”,因为这个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再往上的爵位,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还需要运气,稍有不慎,就会战死沙场。

要求三,强调团队作战,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按照秦国的军制,会将数量不等的士兵编成各种作战单位。大大小小的作战单位,都有一个长官,如每五人就设置屯长一名,每百人则设置将一名。这样的编制,便于进行管理,号令也能做到快速的上传下达。同时,也能有效地考核军功。

假如进行一场战斗,身为长官的屯长或者将,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被斩首。而且,该作战单位之下的士兵,也不能进行爵位晋升。除非这个作战单位,从上至下,尤其是军官也完成了斩首任务,那么才能让所有兵士跟着晋级。这就相当于,你自己完成还不行,还需要帮助别人完成,这样大家伙才能都加爵一级。

通过以上种种条件,就会知道,在秦国想晋级升爵,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有真材实料,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以及一定的运气,才会达到目标。因此,秦国的爵位含金量,才会这么高,赏赐才会这么丰厚,实在是获取它太不容易了。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理昊然弟弟也被嘲丑,不如蔡徐坤好看,但把两张脸同时放大到大屏幕就又不同了,一个是镜头表现力,还有一个是骨相,昊然弟弟真心适合拍电影和硬照。#刘昊然[超话]#[
  • #壶妹市场[超话]#宣个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此团主营方卡,壶人在团期间的头像方卡+彼方世界+神秘方卡(一共十九套方卡),加购项多多,心动不如行动。亦是你行过的万
  • #蛙卵基地[超话]##朴智旻夜店弹脑门# 朴智旻之歌 你拍一,我拍一,麦麸营业数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巴黎夜店弹恋爱 你拍三,我拍三,乱穿衣服真脑残 你拍四,我
  • 每晚这个时候,公车上的座位还是基本没有空的,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许他们刚加班结束,或者约会刚回家,或者去找朋友。晚风徐徐,此时的风没有夏意,穿着短裙会感到丝丝
  •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安心的,五菱凯捷的制造体系上,应用了C-NCAP+GMS-BIQ4标准,整车更是采用了笼式+网状乘用车BFI一体化车身设计结构设计,整车高强钢
  • # BLESSEDMOON # # BLEMOONKIT # # BLESSEDMOONKIT # # MODIFIED BLEMOONKIT # # FLUF
  • 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
  • 看《岁月神偷》是在某次假期从学校回家的飞机上从南到北还要转机的飞机总是要赶最早的那班才能保证最快回到家所以总是通宵不睡备好装备在飞机上解决睡眠问题那是架小飞机没
  • 故事讲述一个爆红的韩国团体原定几天后要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他们的美国首秀,如今却被错误地困在了得克萨斯州的韦科,而且他们没有电话,没有钱,也没有交通工具,全团的
  • 完成全部挑战即可获得活动名片【盛典·童梦】▌「童心奇妙屋」限时开放活动期间,律师可前往「童心奇妙屋」使用通过「线索获取」及「吼姆试炼」活动获得的【YoYo奖券】
  • 网友称这名男子不是第一次作案,大概半个月之前自己的朋友位于辽河酒店附近的店里就被两个人偷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还喝了几瓶饮料!【赤峰新闻】五一假期,凌晨盗窃,监
  • 进去点关注,然后点我的海报,生成自己的二维码,然后将自己的二维码转发给爱看书的朋友或同学,五个人关注,就是人民藏书馆的会员,可免费永久在手机看各类书籍,抓紧哦,
  • 【商品】【明星代言】力士幽莲魅肤沐浴乳720ml原价128.90元【券后28.90元】包邮【下单】:【推荐】Angelababy代言,力士首款沙龙香沐浴露,唤醒
  • 上次出差去一个韩式饭店吃饭,看他们酒就是烧酒+米酒+柠檬调出来的…然后压力太大睡不着的时候,就自己买点烧酒+米酒+饮料,自己DIY一下…[二哈][二哈][二哈]
  • #Wellous唯乐# #防晒[超话]# 【D-VINE美颜糖✨】富含所有美丽的精华,一颗可让你回归自然的自己,单纯的美丽#美白[超话]# #美颜美肌#根据研究
  • 大阪好看的男生只有一个,而那个人现住在在韩国~YUTA:(反应过来看着博主)博主:去了大阪但是都没有长得好看的呢~YUTA:是吧 哈哈哈哈 没有吧!#姜丽子
  • 但因经营模式特殊,“无人宾馆”中极易出现一人登记多人入住、非本人入住、带未成年人入住、入住后无人监管等情况,易发生违法犯罪。但因经营模式特殊,“无人宾馆”中极易
  • 开发商销售:李万华189-1040-3593 燕郊福成东尚雅苑营销中心?燕郊福成东尚雅苑预售许可东尚雅苑啥时开盘? 燕郊福成东尚雅苑营销中心?燕郊福成东尚雅
  • ’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
  • 书中有提到一点,当灾难到来时,如果我们的心态不对,就可能唤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请相信我们的能力也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带着如此坚强的意志持续努力,不管做什么事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