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读书学典:《论语.颜渊》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名耕,一名犁,子姓,向氏,字子牛,又称司马黎耕。他是宋司马桓魋之弟。善言谈,性子急躁。
▲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个性阴郁勇武,以“文学”著称。
▲忧:担忧、忧愁。《集说》:“以传考之:桓魋尝欲弑宋公而杀孔子,其恶著矣。其弟子颀、子车亦与之同恶,此牛之所以忧也。”牛有兄弟如此,丧其宗族,且祸乱邦国,身死无日,故常以为忧。
▲亡:同“无”。《义疏》:“牛兄行恶,必致残灭。不旦则夕,即今虽暂在,与无何异?故云‘我独亡’也。”
▲商闻之矣:这些事听先生说过。钱穆:“孔子卒在桓魋作乱后两年,子夏言此时,孔子当已卒。魋等或奔或死,牛身栖异国,故有独无兄弟之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者不由我主;如人之生,非己自欲生;死,亦非己自欲死。死生、富贵,顺由天命。古人云“任命”,今人云“认命”。
▲敬而无失:敬,内心要达到敬,即“修己以敬”。失,放失,即放纵不受约束;无失,亦可以看作“无失德”。不放纵,则行为不会有失而导致失德。
▲恭而有礼:恭要合乎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做到忠信敬礼,人人皆乐与之为兄弟。任启运:“子夏盖言尽其在己。”

■现代翻译:司马牛很忧愁地说:“人人皆有兄弟,独我没有呀!”子夏说:“商曾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能敬,做事没有差失,对人能恭,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何必担忧没兄弟呢?"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郑曰:牛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我为无兄弟。包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司马牛忧,至弟(悌)也。为其兄桓魋有罪,故己恒忧也。所以孔子前答云君子不忧也,此所忧之事也。牛兄行恶,必致残灭,不且则夕,即今虽暂在,与无何异?故云我独亡也。子夏闻牛之言,故自称名而为牛解之也。不敢言出己,故云闻之。死生富贵皆禀天所得,应至不可逆忧,亦不至不可逆求,故云有命在天也。然同是天命,而死生云命,富贵云天者,亦互之不可逃也。死生于事为切,故云命。富贵比死生者为泰,故云天,天比命则天为缓也。繆播云:“死生者,所禀之性分;富贵者,所遇之通塞。人能令善之以福,不能令所禀异分。分不可易,命也。能修道以待贾,不能遭时必泰,天也。天之为言,自然之势运,不为主人之贵贱也。”死生富贵既理不易,故当委之天命,此处无忧。敬而无失,是广受众也,君子自敬己身,则与物无失者也。人犹仁也,若彼有仁者,当恭而礼之也。疏恶者无失,善者恭礼,故四海九州皆可亲礼如兄弟也。既远近可亲,故不须忧患于无兄弟也。疏恶解敬而无失,友贤释与人恭而有礼也,此谓恭而亲仁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人当任命友贤也。人死生短长,各有所禀之命,财富位贵则在天之所予,君子但当敬慎而无过失,与人结交恭谨而有礼。能此疏恶而友贤,则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之为兄弟也。君子何须忧患於无兄弟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命者,天之令;天者,命之所自出。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莫之致而至者,命。”是天以远而在彼者为言,命以近而在此者为言也。死生,非力之所能移,故言“有命”;富贵,非人之所能为,故言“在天”。然合而论之,则一而已。处己敬而有德,则人宗之;与人恭而有礼,则人亲之。如此,则四海之内孰非兄弟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盖闻之夫子。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人当脩己以聴天也。昔司马牛之兄桓魋为乱于宋,而其弟子颀子车者又与之同恶,司马牛忧其为乱而将死也,曰:兄弟有手足之谊,若能相安相保真天伦至乐之事也,乃人皆有兄弟之乐,而我独无之,不亦大可忧者乎?子夏乃从而解慰之曰:商也尝闻诸夫子之言矣,谓人之死生皆有所禀之命,不可移易;富贵各有所主之天,不可强邀。凡人于所处之境,但当顺受之而已。观夫子此言,可见兄弟之有无皆天命也,忧何益焉?且吾人处世,亦当以君子为法耳,君子知天命之所在,而顺受之,惟尽其在我而不为外物之所摇,故其持身以敬,而无始终之或渝;待人以恭,而亲疎厚薄之间皆合于礼,而得其当,以此恭敬于人,则人亦恭敬于我,由是而感化所及,即四海之广皆我同胞之兄弟也。而又何患乎无兄弟邪?然则人之处世,特患不能自脩耳,忧何益哉?盖子夏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言。而要之恭敬有礼,乃处己待人不易之道也。

●钱穆《论语新解》:无失,即中也。敬而无失,操之纯熟,斯从容中道矣。或曰:失当读为佚。佚,乐也。无佚申言敬,有礼申言恭。今从前解。孔子曰:“天下归仁”,后人因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孔子曰:“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夏因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学者遇此等处,惟当通知言者意指所在,勿拘执文字以为说可也。《左传》桓魋诸兄弟为乱而败,魋奔卫,牛致邑与珪而适齐。魋后奔齐,牛复致邑而适吴。吴人恶之而返。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因过鲁而卒于鲁郭门之外。牛之诸兄弟,全是决气,惟牛凄然孤立,流离无归,忧可知矣。读此三章,孔子子夏当时师友诲导之情,千载之下,宛然可见。然则本章四海皆兄弟之语,乃是当时一番极真挚恳切之慰藉。子夏之言此,复何病?

●南怀瑾《论语别裁》:朋友交得越久,越亲近了,就要越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

★此章虽系宽牛之忧,实与上数章论仁、论君子,及答樊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之义,息息相通。敬而无失,乐天知命,顺受其正;恭而有礼,循礼尽仁,修身立己。“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https://t.cn/RxRVHIh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四十八】(卷三十ー)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内空者内法,内法空。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者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触法亦如是。内外空者内外法,内外法空。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

问曰:般若波罗蜜空十八空为异为一?若异者,离十八空以何为般若空?又如佛说,何等是般若波罗蜜?所谓色空受想行识空,乃至一切种智空。若不异者,云何言欲住十八空当学般若波罗蜜?答曰:有因缘故言异,有因缘故言一。异者,般若波罗蜜名诸法实相,灭一切观法,十八空则十八种观令诸法空,菩萨学是诸法实相,能生十八种空,是名异。一者,十八空是空无所有相,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有相,十八空是舍离相,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中亦舍离相,是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罗蜜亦不著相。以是故学般若波罗蜜则是学十八空。不异故般若波罗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当学小方便门,欲得大智慧当学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门能得十八空。何者是方便门?所谓般若波罗蜜经读诵正忆念思惟如说修行。

以众生颠倒着内六情故,行者破是颠倒,名为内空。外空、内外空亦如是。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复次先以法空破内外法,复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复次空三昧观五众空,得八圣道,断诸烦恼得有余涅槃,先世业因缘身命尽时欲放舍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问曰:空与空空有何等异?答曰:空破五受众,空空破空。问曰:空若是法空为已破,空若非法空何所破?答曰: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法已空亦应舍,以是故须是空空。复次空缘一切法,空空但缘空。如一健儿破一切贼复更有人能破此健人。空空亦如是。又如服药,药能破病,病已得破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则复是病。空灭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是名空空。复次以空破十七空故名为空空。

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经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麽诃衍经说十方,十方相空,是为大空。问曰: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答曰: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故名为大,遍一切色故名为大,常有故名为大,益世间故名为大,令众生不迷闷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为大空。佘空破因缘生法,作法粗法易破故不名为大。是方非因缘生法,非作法微细法难破故名为大空。

问曰:第一义空亦能破无作法无因缘法细微法,何以不言大空?答曰:前已得大名故不名为大。今第一义名虽异义实为大,出世间以涅槃为大,世间以方为大,以是故第一义空亦是大空。复次破大邪见故,名为大空。

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著者即是虚诳。复次诸法中第一法名为涅槃,如阿毗昙中说,云何有上法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云何无上法智缘尽,智缘尽是即涅槃,涅槃中亦无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义空。问曰:若涅槃空无相,云何圣人乘三种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为涅槃故说,譬如众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宝无上法。是有二种:一者有余涅槃,二无余湿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不得言涅槃无。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着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着故说涅槃空,若人著有是着世间,若着无则着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复次爱等诸烦恼假名为缚,若修道解是缚得解脱,即名涅槃。更无有法名为涅槃。如人被械得脱而作戏论,是械是脚何者是解脱,是人可怪于脚械外更求解脱,众生亦如是,高五众械更求解脱法。复次一切法不离第一义,第一义不离诸法实相,能使诸法实相空,是名为第一义空,如是等种种名为第一义空。

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二者有为法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问曰:我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应空,云何言有为法有为法相空?答曰:若无众生法无所依,又无常故无住时,无住时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

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如漏尽阿罗汉名毕竟清净,阿那含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不名毕竟清净。此亦如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十方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更无有余不空法,是名毕竟空。

【注】十八空,即为破种种邪见所说之十八种空。
(1)内空,指眼等六内处中,无我、无我所及无眼等之法。
(2)外空,指色等六外处中,无我、无我所及无色等之法。
(3)内外空,即总六根、六境内外十二处中,无我、无我所及无彼之法。
(4)空空,不着前三空。
(5)大空,即于十方世界,无本来定方彼此之相。
(6)第一义空(胜义空、真实空),即离诸法外,别无第一义实相之自性所得,于实相无所著。
(7)有为空,即因缘集起之法与因缘之法相皆不可得。
(8)无为空,即于涅槃法离定取。
(9)毕竟空(至竟空),即以有为空、无为空破一切法,毕竟无有遗余。
(10)无始空(无限空、无际空、无前后空),即一切法虽生起于无始,而亦于此法中舍离取相。
(11)散空(散无散空、不舍空、不舍离空),即诸法但和合假有,故毕竟为别离散灭之相无所有。
(12)性空(本性空、佛性空),即诸法自性空。
(13)自相空(自共相空、相空),即诸法总别、同异之相不可得。
(14)诸法空(一切法空),即于蕴、处、界等一切法,自相不定,离取相。
(15)不可得空(无所有空),即诸因缘法中,求我、法不可得。
(16)无法空(无性空、非有空),即诸法若已坏灭,则无自性可得,未来法亦如是。
(17)有法空(自性空、非有性空),即诸法但由因缘而有,故现在之有即非实有。
(18)无法有法空(无性自性空),即总三世一切法之生灭及无为法,一切皆不可得。

《大智度论》主要讲述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论中引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此论系依经而作,解释毕竟不能完全穷尽义理,故龙树又著《中论》、《十二门论》作为补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分钟FNC想中路动手小黑,天命的土猫来救,小黑顺利没死反杀巫妖,可惜天命土猫2次滚没滚中美杜莎被击杀,本来是有机会击杀美杜莎,6分钟小黑配合土猫,这次终于滚中
  • 小众且高级的情绪文案 ❶ 状态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 ❷ 不要透支明天的快乐 ❹ 大家都一样心心有别心 ❺ 刺猬做不了别人怀里的猫 ❻ 态度本身也是答案的一部分
  • #刘雨昕[超话]##刘雨昕超感星电音# 今天中午12:00刘雨昕首个个人音综开播❗️ 今天中午12:00刘雨昕首个个人音综开播❗️ 今天中午12:00刘雨昕首
  • ”龙王想考验他,就领他赶了黄牛,挑了犁耙,出门指着一片地说:“这是九山十八凹的地,你要在一天内犁完。老大又愁得哭了起来,龙女听到了他的哭声,又找到了他,对他说:
  • 25、本来人会变得温顺26、你笑起来真像晴天色27、我自在安闲的游走在天上,被你深深吸引着28、让懂的人懂 让不懂的人不懂29、让世界是世界 我情愿是我的茧30
  • 在三峡大坝观景台上的最高的台子上可以看到整个三峡大坝的全貌,想要更贴近点,可以坐观光车去三峡大坝对面的广场,那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坐游轮游三峡,看这一篇就够了~长
  • ️- 大叔意识不到自己幸福 至安没有体会过幸福 两个人的相遇 从一言不发到泪流满面 明明没有拥抱过的两个人却好像在说给对方的话里交换过悲伤并且还把拥抱塞进了每一
  • 杯口铺面了牛油果味道超级浓郁,每一口都能吃到果肉 里面杏仁也特别多~酸奶也是选用北纬43度黄金奶源,每一口都相当顺滑,喝一口就爱上的味道 海红山楂酸奶奶昔酸酸
  • 1⃣️本来准备看凌晨四点的海 三点的闹钟定了但是没有响气死我了 然后五点去看结果不给我们进去 趁管理员一个没注意偷偷溜进去的2⃣️我在海边蹲着拍身上的沙子的时候
  • 可以说在宋茜这个演员的表演之下,罗芊怡这个角色,不止没有那么讨厌,甚至还有点有趣。特别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们慢慢发现,很有可能这个罗芊怡不是真正的罗芊怡,不是
  • 9、五大平台及相关主播向消保部门提交整改报告记者12月29日从浙江省消保委获悉,该委已如期收到淘宝、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五个平台及相关主播的整改报告。【近距
  • 1721#红娘发对象##我要脱单# 性别:女年龄:1994年生肖:狗星座:双鱼籍贯:淮安身高:165体重:116学历:专科职业:私企高管收入情况:6-9k房车情
  • 超级特价389元/双(包邮)还送价值$20的羊毛鞋垫一双澳洲纯羊毛鞋垫,让你冬日生活中的温暖和幸福满到溢出来现在入手EVER UGG 后跟单蝴蝶结 11737
  • 网友们也是对孙俪的气质赞不绝口,表示孙俪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很美,身上有一种清新脱俗的美丽,一看到孙俪烦躁的心情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网友们也是对孙俪的气质赞不
  • 虽然没有电影的童话桥段,也没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陪伴,但是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浪漫时刻以及令人心生浪漫情愫的地方,路过也就够了!最让人无法释怀的古装
  • 【#赵立坚说外空不是法外之地# :渲染所谓中国空间碎片威胁是倒打一耙】针对美国“星链”卫星今年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有航天专家却在评论时渲染所谓中国空间碎片威胁,
  • 我的方法就是他每句话每件事是不是都影响着你的感受再之后改变你的心情如果你被他影响到了就说明你已经爱上他了以对男朋友的感受理解“男人的爱要看细节”如果说男朋友挂断
  • 但有时候也会有些高冷,这种气质不是谁都有的,这是天蝎座女身上独特的魅力。颜值和魅力并存,热情大方,跟巨蟹座女相处起来很舒服,丝毫不会看不起别人,情商很高,绝不是
  • 枪响前,观众们屏气凝神,枪响后,观众们毫不吝啬自己的热情,或大力打鼓,或挥舞院旗,或尖叫呐喊,或晃动手幅....与此同时,我们的运动员们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身体状
  • 大专以 上省外有眼缘也可以宁波相亲找对象,宁波同城单身交友,宁波单身脱单#宁波探店##宁波相亲 ##宁波单身##宁波同城单身交友##找对象##脱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