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数包揽金牌:中国人的数学,为何这么厉害?
《史记·留侯列传》中,记载了郦食其劝说刘邦封立六国、张良分析理由并加以阻止的场景,当刘邦兴致勃勃对张良讲述郦食其的观点时,张良答道:“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随即用筷子充当算筹,为刘邦一一数出利弊,这一幕被称为“运筹借箸”。“运筹”原本指用算筹计算,衍生出经略谋划之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刘邦后来对张良的评价。现代应用数学学科中的Operations Research引入中国时,也被译为“运筹学”。
在我国古代,数学通常被称为“算学”。算筹——形如筷子的小棍,是先人使用数千年的“计算器”,其运用法则蕴含着中国古代数学中基本的位值思想、表达形式和计算方法,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尽管随着时间推移,算筹在元代以后逐渐淡出,但在它基础上衍生出的算盘和“苏州码”沿用至近现代。
算筹:演天地之数
算筹又名算子、筹策,它究竟在何时出现已不可考。《易经》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可以看作一种最原始的记录事件兼计数方式,其他古文明中亦有应用。在此基础上,先民逐渐研制出更便于使用的计算工具。
南美洲印加人曾用于记事的“奇普”(Quipu),是将多根打结的绳子系在同一根横向绳索的下方,不同形状的绳结可以代表不同数字,也可以用来计算总数,不同颜色则代表时间、物品等复杂信息。
《史记·历书》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虽然隶首为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但也可一窥“算数”历史之悠久,并且是为满足人民的实用需求而诞生的。
晋代人整理的《逸周书》中有“卑辞而不听,□财而无枝”之语,有研究者认为,“枝”指的是周代使用的算筹雏形。早期的算筹可能是使用取材方便的竹棒、树枝随意为之,“算”“筹”“策”等字都体现出它的质地。用来盛算筹的容器,叫做“中”,《周礼》中记载“凡射事,饰中,舍算”,后世有注“中,所以盛算也”,它很可能也是竹子制成的筒状容器。
在春秋时期,算筹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论语》中有“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老子》也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1954年,在湖南左家公山的楚国墓葬里出土了40根竹算筹,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算筹实物。在《汉书·律历志》中,明确了它的制作规范:“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换算成今天常用的单位,就是直径约0.23厘米、长约13.8厘米的直棒,一套共271根,叫做“一握”,可以放在一个六边形的容器里。
古人常用的算筹除了竹制,亦有金属制、骨制、玉石制。横截面不仅有圆形,也有不易滚动的长方形。《晋书·王戎传》中,用“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描述王戎“积实聚钱”的勤奋程度。宋代《邵氏闻见后录》描写了略为灵异的一幕:“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岂至宝久埋藏欲飞去邪?既击碎之,有中官取以作算筹。”古人用帘,需能随意舒卷,因此白玉帘可能不是整片的白玉,而是由多条磨细的玉棒连缀而成,正适合做算筹。
古人为了携带方便,通常将算筹放在一个布袋里,挂在腰带上,这个布袋亦名“算袋”。《旧唐书·舆服志》规定,“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算袋”。连海中的乌贼也因为外形略似有飘带的袋子,被古人认为“秦皇东游,弃算袋于海,化为此鱼”。
我国胶州湾以南的海域有一种珊瑚纲无脊椎动物沙箸海鳃(Virgularia sp.),因为躯干主体部位呈细长笔直的圆柱形,很像一根算筹,古人称之为“越王余算”,并创造了相关传说:“昔晋安越王渡南海,将黑角白骨作算筹,其有馀者,弃于水中而生此,故叶白者似骨,黑者似角。
纵横布筹,算无遗策
算筹应当如何表达数字和做计算?或许有人会联想起一个经典的笑话:老师教学生写字,讲“‘一’字画一横,‘二’字画两横,‘三’字画三横”,学生马上觉得自己都学会了。父亲让他给姓“万”的人写封信,他画了一天还没画完道道。
看上去像一根根小棍的算筹,要怎么表达数字呢?难道也像这个故事里的学生那样,表达数字“一”摆一根,数字“十”摆十根,数字“万”摆一万根吗?其实,古代的算筹记数依据是“位值制”记数法,即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数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就能够用较少的符号表达较大的数。算筹的位值制记数法建立在十进制基础上,即每满十数进位,相比于二十进制、六十进制,这种进位制的应用最广泛,我们今天使用的运算法则也是基于十进制的。
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十进位值制已经成熟。《墨子·经下》中提到:“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建。”意思是,如果一和二都位于个位,一比二小;但如果一位于十位及以上,它代表的数字就比位于个位的五大。《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晋国绛县老人自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意思是他出生以来经历了445个甲子日,最后一个甲子日是20天前。官吏询问大臣他应该有多少岁,师旷说:“73年。”史赵则给出了一个字谜:“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答案也是73年。“亥”字的篆体上有二横,下面是三个“人”字,形同“六”字,如果把上面的“二”移到下方,就成了“二六六六零”,将天数折合为年就是73年。(如果是2666天,和现实不符)
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前的《孙子算经》记载了基本的算筹记数法则:“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一纵十横,百立千僵”直观地说明了算筹采用的纵式和横式两种记数方法,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这样相邻数位纵横交替摆放,避免数位太多时发生混淆。从1到5的数字可以直接摆放对数目的算筹,如果要用算筹表达从6到9的数字,则不需要摆和数字一样多的根数,而是先摆一根代表5,再在和它垂直交叉的方向放上1到4根,就可以分别代表从6到9的数字。算筹中没有表达“零”的字符,用空位代替0。《夏侯阳算经》概括为“满六已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算筹摆位的时候,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和现代的阿拉伯数字相同。如果要摆数字“71824”,并不需要摆71824根,只需要在个位摆4根,十位摆2根,百位摆8根,千位摆1根,万位摆7根就可以。因此,现代认为,“算筹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只用一个符号的组合,表示任何十进位数字的系统”。
与之相比,其他古文明中的记数法则显得较为繁琐。比如,以古埃及的数字形式表达“3244”,需要写3个表达1000的文字、2个表达100的文字、4个表达10的文字和4个表达1的文字,并且外形各不相同。古希腊数字则是用不同的字母表达从1到9的数、10到90的十位数和从100到900的百位数,在书写数字时,将对应的字母写在一起,如写“241”就是将代表200的σ、代表40的μ和代表1的α三个字母并列。如果数字较大,则不利于计算和记录得数。
石刻上左栏中间表达数字为2,中下为2/3,底部为1/12;中栏中间表达数字为60,右栏顶部为1/30,中间为1/40。
用算筹做加法、减法,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逐位相加、相减,随着加减的结果及时摆出对应位上的算筹,也可以直接在被加或被减的数字上操作,把每位数的结果摆成新的。乘除法也类似,以乘法为例,古人的做法是“上下相乘,实居中央”,先把乘数和被乘数按上下位置摆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上面的数的第一位乘下面数的每一位,把乘得的积摆在上下两数中间,然后去掉上面的数的第一位,把下面的数往右移动一位;再用上面数的第二位乘下面数的每一位,把结果和中间的乘积相加……这样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完成。做除法是将被除数放中排,除数放下排,商数放上排,余数放在最下一排,刘徽《九章算术注》中定义,在上的筹称“实”,在下的筹称为“法”。
如果用算筹做涉及负数的计算,可以将算筹涂上不同的颜色,宋代使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表示负数;如果使用同色算筹,就在数字最后一位斜放一根,以示区分。做小数计算的话,要将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区分开,南宋秦九韶采用的方式是在个位数下记单位名称,比如要计算天数,就在个位数下面标一“日”字。元代刘瑾则将小数部分整体下移一格。做分数计算时,和现代的分数表达形式一样上下摆放,《孙子算经》称在上的筹为“子”,在下的筹为“母”,这就是“分子”“分母”的由来。
算筹能够将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甚至连视力有障碍的人也能熟练运用它做计算,《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一位擅长算筹的盲人卫朴,“大乘除皆不下照位,运筹如飞,人眼不能逐。人有故移其一算者,朴自上至下手循一遍,至移算处,则检正而去”。体现出中国传统数学解决问题的“机械化”特点,即每一步骤都具有固定程序。除了四则运算,算筹还可以用来做开方、开立方,解高次方程、四元方程等,自先秦至宋代的诸多领先当时世界的数学成就,都离不开算筹的助力。作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基石,它在推演历法、修建工程、计算人口和赋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新说
(第四十二段)#今日乃知真是佛子#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维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这一章说的是”譬喻品“,譬喻就是比喻,是十二部经之一,是佛说种种譬喻以使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的物象事例,比方说明或形容描写抽象的谈话主题。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被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如、像、好比、似、犹如”之类的连接语词。譬喻修辞法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略喻、博喻五种。佛在这一品用了很多的比喻,来阐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真实教义。
这时舍利弗听了佛开示的一乘法后,踊跃而起,非常欢喜,恭敬合掌,瞻仰佛的尊容,而对佛说:我今天在世尊这里听到了一乘微妙法音,心怀踊跃欣喜,因这微妙法是我自往昔以来,从未得到过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以前在听了佛讲一乘微妙法后,佛就给诸多的菩萨授记,印证他们什么时候成佛,而我们这些声闻小乘人,好像与这些事无关一样,佛不给我们授记,自己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觉得很伤感。我知道这种感伤,会有失于如来无量大度的知见,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舍利弗说:世尊!我常常独自一人,在山林树下,苦苦的打坐、苦苦的修行,常有这样的想法,佛常说我们众生的法性与诸佛如来的法性是一样的,平等无二,既然如此,如来为什么要用小乘法来济度我们呢?
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我们错了,不是世尊之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说我们的智慧,还在小法根性上,只能先用小乘法来度,如果想要成就无上正觉,只有等小乘法修行圆满,智慧增进后,再学大乘法才行。然而我们当时不理解,什么是方便随宜说,最初听佛说声闻缘觉这些方便法时,立刻就信受奉行,精进求证,将这方便法执以为是,认为自己证到涅槃了,从而止步不前,这是智慧不够,不求大法,只能怪自己的智慧浅薄,所以佛认为讲《法华经》的时机不成熟,就先用三乘方便法为我们开启智慧。
舍利弗说:世尊!我从往昔以来,不分日夜,每自克己,不使放逸,常责己过,不随妄想。虽然如此,但这并非大乘佛法所为。而今天,我在佛这里听到了闻所未闻的“未曾有法”,才心得开解。什么是“未曾有法”呢?未曾有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未曾有法在《增壹阿含经》中佛对阿须伦“阿修罗”说:“有八未曾有之法,使诸比丘娱乐其中。”是哪八种呢?
1、佛说:又我法中戒律具足,无放逸行,是谓初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极深且广。
2、佛说: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不录前名,更作余字,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无余名,是谓第二未曾有之法。
3、佛说:我法中施设禁戒相随,亦不越叙,是谓第三未曾有之法。
4、佛说:我法中皆同一味,所谓贤圣八品道味,是谓第四未曾有之法也,如彼大海悉同一味。
5、佛说:我法中种种法充满其中,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真直行,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诸神居其中,是谓第五未曾有之法。
6、佛说:我法中有种种珍宝,所谓念觉意宝、法觉意宝、精进觉意宝、喜觉意宝、猗觉意宝、定觉意宝、护觉意宝,是谓第六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如彼大海出种种珍宝。
7、佛说:我法中诸有众生之类,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于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然我法中无有增减,如彼大海,诸河投之无有增减,是谓第七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
8、佛说:我法中有金刚三昧,有灭尽三昧、一切光明三昧、得不起三昧、种种三昧不可称计,诸比丘见已娱乐,如彼大海下有金沙,是谓第八未曾有之法。诸比丘见已,娱乐其中。
世尊说:于我法中有此八未曾有之法,诸比丘于其中甚自娱乐。”这里所说的“未曾有法”,主要是给小乘人讲的方便法,其中第八法修金刚三昧和灭尽定三昧,是断见思烦恼、出三界、脱轮回,证阿罗汉果之法,可见这八未曾有法只能证得小乘极果,并不究竟。而舍利弗在这里说的“未曾有法”,是有别于这八未曾有法的,是大乘法,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最真实的“未曾有法”,这个最真实的“未曾有法”就是《妙法莲华经》。
舍利弗说:我现在在佛这里听闻到了《妙法莲华经》这未曾有法,顿时断除了我头脑中所有的怀疑和悔误,身心泰然,快得“安隐”。什么是安隐呢?“安隐”之“安”、意为轻安;“安隐”之“隐”、意为禅定。“安隐”意为安住于轻安禅定中。
舍利弗说:我听完了佛讲的未曾有法后,已安住于轻安禅定中,今日才知道,我是“真佛子,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真佛子”是圆教菩萨登初地时,证我法二空之真如,离成佛已经很近了,称为生于如来家的真佛子。舍利弗是大菩萨示现的声闻相、故名真佛子。
“从佛口出”:指的是三业清净、出生于如来一乘法性的口里,境界为声闻。“从法化生”: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佛法之根即法身,从法化生,意为从法身中化生,是圆教初住位以上的境界。“得佛法分”:指得到了方便法和究竟法之分别了义,通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中道法理,境界在大乘初地以上。这时舍利弗将以上所说之义,用偈语再重复于下:

《管子·版法解》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法之,以行法令,以治事理。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听治不公则治不尽理,事不尽应。治不尽理,则疏远微贱者无所告;事不尽应,则功利不尽举。功利不尽举则国贫,疏远微贱者无所告则下饶。故曰:“凡将立事,正彼天植。”

  天植者,心也。天棺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疏远。不私近亲,不孽疏远,则无遗利,无隐治。无遗利,无隐治,则事无不举,物无遗者。欲见天心,明以风雨。故曰:“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

  万物尊天而贵风雨。所以尊天者,为其莫不受命焉也;所以贵风雨者,为其莫不待风而动待雨而濡也。若使万物释天而更有所受命,释风而更有所仰动,释雨而更有所仰濡,则无为尊天而贵风雨矣。今人君之所尊安者,为其威立而令行也。其所以能立威行令者,为其威利之操莫不在君也。若使威利之操不专在君,而有所分散,则君日益轻而威利日衰,侵暴之道也。故曰:“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乘夏方长,审治刑赏,必明经纪,陈义设法。断事以理,虚气平心,乃去怒喜。若倍法弃令而行怒喜,祸乱乃生,上位乃殆。故曰:“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而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众之所忿,寡不能图。”

  冬既闭藏,百事尽止,往事毕登,来事未起。方冬无事,慎观终始,审察事理。事有先易而后难者,有始不足见而终不可及者;此常利之所以不举,事之所以困者也。事之先易者,人轻行之,人轻行之,则必困难成之事;始不足见者,人轻弃之,人轻弃之,则必失不可及之功。夫数困难成之事,而时失不可及之功,衰耗之道也。是故明君审察事理,慎观终始,为必知其所成,成必知其所用,用必知其所利害。为而不知所成,成而不知所用,用而不知所利害,谓之妄举。妄举者,其事不成,其功不立。故曰:“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

  凡人君者,欲民之有礼义也。夫民无礼义,则上下乱而贵贱争。故曰:“庆勉敦敬以显之,富禄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

  凡人君者,欲众之亲上乡意也,欲其从事之胜任也。而众者,不爱则不亲,不亲则不明,不教顺则不乡意。是故明君兼爱以亲之,明教顺以道之,便其势,利其备,爱其力,而勿夺其时以利之。如此则众亲上乡意,从事胜任矣。故曰:“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治之本二:一曰人,二曰事。人欲必用,事欲必工。人有逆顺,事有称量。人心逆则人不用,事失称量则事不工。事不工则伤,人不用则怨。故曰:“取人以己,成事以质。”

  成事以质者,用称量也。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故曰:“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矣。”

  奚以知其然也?用力苦则事不工,事不工而数复之,故曰劳矣。用财啬则不当人心,不当人心则怨起。用财而生怨,故曰费。怨起而不复反,众劳而不得息,则必有崩阤堵坏之心。故曰:“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得,祸乃始昌;祸昌而不悟,民乃自图。”

  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无度则事无机,有法不正,有度不直,则治辟。治辟则国乱。故曰:“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

  凡民者,莫不恶罚而畏罪。是以人君严教以示之,明刑罚以致之。故曰:“顿卒怠倦以辱之,罚罪有过以惩之,杀僇犯禁以振之。”

  治国有三器,乱国有六攻。明君能胜六攻而立三器,则国治;不肖之君不能胜六攻而立三器,故国不治。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六攻者何也?亲也、贵也、货也、色也、巧佞也、玩好也。三器之用何也?曰:非号令无以使下,非斧钺无以畏众,非禄赏无以劝民。六攻之败何也?曰:虽不听而可以得存,虽犯禁而可以得免,虽无功而可以得富。夫国有不听而可以得存者,则号令不足以使下;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则斧钺不足以畏众;有无功而可以得富者,则禄赏不足以劝民。号令不足以使下,斧钺不足以畏众,禄赏不足以劝民,则人君无以自守也。然则明君奈何?明君不为六者变更号令,不为六者疑错斧钺,不为六者益损禄赏。故曰:“植固而不动,奇邪乃恐。奇革邪化,令往民移。”

  凡人君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烛临万族而事使之。是故以天地、日月、四时为主、为质,以治天下。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地载而无弃也,安固而不动,故莫不生殖。圣人法之以覆载万民,故莫不得其职姓,得其职姓,则莫不为用。故曰:“法天合德,象地无亲。”

  日月之明无私,故莫不得光。圣人法之,以烛万民,故能审察,则无遗善,无隐奸。无遗善,无隐奸,则刑赏信必。刑赏信必,则善劝而奸止。故曰:“参于日月。”

  四时之行,信必而著明。圣人法之,以事万民,故不失时功。故曰:“伍于四时。”

  凡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是故明君设利以致之,明爱以亲之。徒利而不爱,则众至而不亲;徒爱而不利,则众亲而不至。爱施俱行,则说君臣、说朋友、说兄弟、说父子。爱施所设,四固不能守。故曰:“说在爱施。”

  凡君所以有众者,爱施之德也。爱有所移,利有所并,则不能尽有。故曰:“有众在废私。”

  爱施之德虽行而无私,内行不修,则不能朝远方之君。是故正君臣上下之义,饰父子兄弟夫妻之义,饰男女之别,别疏数之差,使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如此则近者亲之,远者归之。故曰:“召远在修近。”

  闭祸在除怨,非有怨乃除之,所事之地常无怨也。凡祸乱之所生,生于怨咎;怨咎所生,生于非理。是以明君之事众也必经,使之必道,施报必当,出言必得,刑罚必理。如此则众无郁怨之心,无憾恨之意,如此则祸乱不生,上位不殆。故曰:“闭祸在除怨也。”

  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贤佐也。佐贤则君尊、国安、民治,无佐则君卑、国危、民乱。故曰:“备长存乎任贤。”

  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是故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天下所谋,虽立必隳;天下所持,虽高不危。故曰:“安高在乎同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善念,是一盏心灯,善举,使心灯长明。不议论他人长短,不计较他人恩怨,一心向善,孝感动天。给别人一个微笑,让世间充满美好;给别人一把伞,心中便是晴天;给别人雪中送
  • aqy赶紧给‍爬 出了你这谁不认识昕雪我有动力打投了!!
  • 诗篇23篇4节“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神是“一生牧养我们的耶和华”,这是雅各在给约瑟祝福的时候首先提到。你是否认真的把主当作信实的牧者?是否深刻了解“
  • 北京目前严格限制外地人流入,人口不升反降,有钱的都有房,而且有的人名下不少房,没钱的买不起,房价很难大涨,在一线城市中普通人炒房风险最大!北京目前严格限制外地人
  • 略略略,气死你,你还打不着我,嘿嘿嘿[兔子]真不知道老秦错哪了就被停演那么长时间[怒][怒][怒][怒][怒][怒][怒][怒]老秦说的是“您要是不听就出去”是
  • !!
  • 说起餐馆上千上万家,你也总能找到吃得最安心的一个角落……[心]这个夏天,想去成都“饕餮”一回[好喜欢]#四川人对美食的最高评价##不可辜负的美食##舌尖上的非遗
  • 就是简单的我真心对你,你也真心对我,用心经营两人生活,不存在斤斤计较和攻于心计。所以我希望每个沉浸在爱情里的人都能够明白,爱是1:1的等价交换,只有用一颗真心才
  • CoinMarketCap 统计的数字货币总市值为 2616亿美元。 CoinMarketCap 统计的#数字货币#总市值为 2616亿美元。
  • 但是好看真的好看摆在那金光闪闪的呜呜……-然后今天我有茶茶丸啦!青轴打字时候哗啦哗啦的好好听啊[笑cry]成功把我从“几十块钱随便用用坏了就换”变成了“娘哎这键
  • 医务人员微笑的服务态度使得患者在济南六一儿童医院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这些优质的环境和服务,医护人员都努力做到让患者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具体举措。医务人员微笑的服务态
  • 我从前错误地专爱自己,就丧失了自己,但如今惟独寻求你,且专一爱你,我就已经同时得到了我自己也得到你了,也因为那爱,我就更加自视为无有了。昆明隆鼻投稿:看看这是
  • ⅓的老年人口将意味着什么呢? 每个孩子自身就具备向上的潜质。
  •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
  • 7、我不是一个自制力顽强的人,因为即使会瞎我也要玩手机,因为非瞎即疯,我宁愿瞎了。[偷笑][偷笑]但所有的一切,当你看到身边这个表情丰富,虽然看不清你是谁,但仍
  • 段打开【手机啕宝】既可下單:€Nt5e1u1xo8z€ 营养发腮,精选三文鱼,全猫通用,含鱼油脂肪酸牛磺酸,可让猫咪眼神明亮,护肤亮毛 --【没找到你要的,进我
  • 【提莫的声优或是钉宫 《英雄联盟》日服将开】早在去年2月就传出《英雄联盟》开发商Riot Games要进军日本市场,但当时仅仅只是有2013年内进军日本市场的计
  • 2.小爱音箱play,小爱音箱万能遥控器版,小爱音箱mini的部分用户会出现系统正在配置/网络连接超时/系统配置失败的提示,正在紧急修复3.小米AI音箱开发版和
  •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已汇聚了自然堂、一叶子、玛丽黛佳、百雀羚等3000余个美丽健康品牌及相关产品。#品牌介绍#U.FILL,为美而生,美向‬前行​‎ ͏ 上上
  • 因为做完了限时,我便以上厕所为由拿同学的手机去看晚霞——被遮住的天空更惊艳!心动即戳 2020.6.5.星期五在四楼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好看的天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