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是不是只要肯等就不会亏呢?
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如果买股票等就能赚钱,等就不会吃亏,那我想所有股民都会赚钱了。

有时候你的等待,根本等不到赚钱,等到的反而是退市,亏的底裤都不剩。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点,可以直接击穿这个幼稚的想法。

大盘指数如今仅有3200点,最高是6124点,说明很多个股离历史最高点,还有很远的距离,高点买入肯定不能赚到钱。

如果你非要理解为,从2007到2022年,15年的等待还是不足够漫长,再等几年,十几年,一定会重回6124,等待就能赚钱,那也只能是一个很傻的假设而已。

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的股票,已经没有机会去等待新高了,因为已经退市了。

还有一些,已经跌去了90%以上,基本上也是很难翻盘了。

漫长的等待,不仅需要机会成本,还会损失更多的时间成本。

2007年,你投入了100万,等到2022年,终于通过等待回本了,还是100万,你觉得自己不亏吗?

2007年,把100万放入银行做长期的大额定存,年化收益4%的话,15年单利都有60%。

也就是说,100万,变成160万才是正常的。

另外,2007年的货币购买力,对比2022年,起码也差了3-4倍之多。

所以说,你等到的回本,等到的赚钱,其实从时间上来看,早就亏不少了。

止损,其实是一种高级的智慧,等待,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而被动的等待,其实是一种认知的偏差,因为已经把选择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接下来,围绕着坚决止损和坚定持有,做一个简单的情况分析。

从大逻辑来看。

坚决止损的原因,是认为股票还会进一步下跌。

坚定持有的原因,是认定股票早晚会继续上涨。

也就是说,认为只要等就可以赚钱的,属于后者,也就是第二种。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只股票是否出现上涨,并不会根据一个散户的意志而决定,而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去做出来的。

所以,买股票之后,如果出现下跌,到底是止损,还是坚定持有,一定要有判断依据。

从止损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明白这三点。

1、上涨逻辑生变,要坚决止损。

第一种要坚决止损的情况,其实就算上涨逻辑出现问题了。

如果你觉得它是题材炒作,现在题材受冷了,那就是上涨逻辑变了。

如果你认为是资金推动的上涨,现在资金大幅度出逃了,上涨逻辑也变了。

如果你是冲着业绩增长去的,那么业绩出现变化了,上涨逻辑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是单纯的根据K线去判断的,那么当K线组合变化了,上涨逻辑也就不在了。

当上涨逻辑出现变化了,就代表原来的判断都有问题了,就要止损了。

这个时候不止损,即便股价上涨了,和你当初判断的上涨,也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有很多时候,误打误撞的运气,迷惑了你的双眼,让你沉浸在侥幸心理中,最终沦陷。

而当你缓过神来的时候,很有可能股价已经出现30%,甚至更大的跌幅。

这时候,可能连止损的勇气都没有了。

2、业绩突发爆雷,要坚决止损。

第二种情况,要坚决止损的,就是业绩爆雷。

别小看业绩爆雷,问题真的很严重。

业绩的问题,会影响一只股票的根基,影响资金的情绪。

业绩的爆雷,代表着这家上市公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该止损一定得止损。

一个没有未来的股票,至少从对于资金吸引的方面来看,就无法吸引长线资金了。

这时候,仅有一些短线博傻的资金,愿意去在股票出现大幅度下跌后,去炒作。

这个大逻辑出现问题,就代表了大概率不会有炒作的机会,尽量选择止损出局,才是明智的选择。

况且现如今,全市场有4000多家个股,资金为什么要放弃绩优股,题材股,去选择爆雷个股呢?

从这个角度来讲,爆雷股就更不能碰了,一定要远离。

3、历史高位接盘,要坚决止损。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严格止损,叫做高位接盘。

如果你买股票的方式是追高,股价又在历史的顶点上,这时候一定要有止损的觉悟。

因为很简单,很多时候个股会出现超涨的情况。

超涨就是股价比起业绩,比起题材等,跑得太快了。

再好的股票,炒作得太贵了以后,都会面临风险。

资金不是傻子,愿意就在高位继续炒作,继续击鼓传花。

当资金开始倒戈,股价开始下跌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止损。

千万不要总想着短线做成长线,投机变成投资,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高位接盘,一旦发现顶部信号明显,也是要坚决止损离场的。

这就好像是一个深坑,而高位就是坑的顶部,还有深不见底的往下之路。

这三条大逻辑,是止损最主要的三大核心,一定要尽量想明白。

从持有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样要明白三点。

1、上涨逻辑仍在,要坚决持有。

与止损刚好相反,当你发现股票的上涨逻辑仍然在的时候,一定要坚定持有。

很多时候,主力资金在拉升之前,会进行一次洗盘,目标就是把散户的筹码洗干净。

这个时候,坚决持有就很重要了。

很多散户对于自己持有的股票,持有逻辑非常的不明确,也就无法坚定持有。

当股价出现短期的连续波动时,就会有恐惧,有抛售的冲动。

我们买入股票,一定是存在一个原因的,为什么买入。

当你想要卖出的时候,一定要问问,那个买入的原因还在不在,持有的理由还在不在。

但凡上涨逻辑依然存在,那么股价上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短期内资金可以影响一时,但长期来看,资金不可能一直胡乱地炒作股价。

根据上涨逻辑来持有股票,其实是那么多持有股票理由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2、上升通道仍在,要坚决持有。

第二种持股逻辑,其实是根据资金逻辑来的。

那就是股价如果长期处于上涨通道,或者是上涨趋势中,要坚决持有。

很多人不理解,所谓的上涨通道,并不是什么业绩决定的,而是资金决定的。

资金通过炒作,抛售,洗盘,再买入,这种方式周而复始地操控着股价的走势。

那每一次洗盘的低点,就成了上升通道的标志。

因为资金不会去放太多筹码给别的资金,会自己去抢回这部分的筹码,完成一个优秀的差价。

很多散户其实就是被短期利益迷惑了双眼,从而忘记了放长线钓大鱼。

上涨通道本身,可能会和一家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有关,因为业绩吸引资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庄股,刻意画图形,形成上升通道。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上升通道本身不容易被跌穿,因为资金要考虑长期的行情走势。

当股价还在上升通道中时,就应该坚定地持有。

如果上升通道确实出现破位,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止损。

3、估值区间合理,要坚决持有。

最后一条,其实最简单,就是根据估值区间,去判断个股是否值得持有。

把个股的历史动态市盈率作为一个衡量基准,找到该股票的市盈率区间。

可以这么理解,平均值以下的部分,可以理解为相对估值的合理区间。

而平均值上方,可以理解为炒作后的高估值风险区间。

如果你买的股票,本身估值区间就偏低,同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因素,那就应该坚定持有。

持有估值相对合理的股票,其实才有机会赚到钱。

估值较高的那部分,大部分都是被市场炒作起来的。

股票市场里有一句话,叫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一只股票的股价,最终都要回归到合理估值区间的。

止损和持有的三要素,其实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决策权。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决策权,其实就是主动持有和被动持有。

在股市行情里,你主动持有股票的,叫做坚定看涨。

如果你是被动持有股票的,叫做厌恶损失,只想赚钱。

两者本身完全不一样。

前者可能在炒股中属于理智派,后者则是一窍不通的冤大头。

因为亏钱,被动持有股票的结果,其实就是漫长的等待,比拼的就是运气。

这种做法其实真的不好,会慢慢迷失自我。

因为你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持有这只股票,你只知道在股票亏钱的情况下,不卖出就行了。

这种相对比较片面的被动持股,一旦通过运气解套了,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在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了?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定要请进生命里,住在心坎中是人都一样,年到知天命以后,走一段路,能悟一份真,尝一段情,能懂一颗心,经一件事,能看清一个人这不是算命的语言,而是阅历的答卷!做人
  • ”桑桑是宁缺的命山主是宁缺心中的白月光在站cp这种事上我一向站官配赵灵儿,唐雪见,赵敏,任盈盈,毛利兰......应了苏离说的那句话“秋山君跟陈长生这个笨蛋谁更
  • #许昌身边事# 【东城区召开2021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3月10日,东城区召开2021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会上,区财政局
  • via 福州日报 #福州全城拉响防空警报#【49.90】 万利达绞肉机家用电动小型多功能料理机蒜蓉辣椒碎菜打肉馅搅拌机#购物生活节# [好喜欢]今天已疯抢8
  • 卦中世爻或者用神,绝于日辰或者月建,如果得日月,或者动爻有一个地方生,此为绝处逢生,好比大旱时候的草木遇到雨露,勃然而生,诸事向好的方向发展。#秦皇岛身边事#
  • 不过如果我说错什么话,就及时沟通不要自己难受吧,毕竟没有人是有七窍玲珑心的啊。!
  • 6月8日,演员郝蕾,在某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郝蕾对着镜头说:“人与人是不能老保持深聊的,因为立场不同,境遇不同,感受不同,很多东西是不能,深度剖析看本质
  • 豆姐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肥”啦,7哥不要太在意哦~孕期辛苦了,期待早日看到一家四口的亲子照!戚李香没有最甜只有更甜!卡点527官宣二胎,快乐的一家三口要变成一家
  • 我在空闲的时候,还是会念念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声音。我在空闲的时候,会念念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声音。
  • 简单点说,艺术治疗就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只不过它是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去发现及修复人们想法和感受的治疗方法,大家不要把它想的过于神秘!和其他心理治疗和咨询一样
  • 植物表观症状(下图和表2)也可帮助判断苜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但往往植物出现明显的养分缺乏症状时,缺素已经非常严重,严重的产量损失已经不可挽回。苜蓿有可能从土
  • #刘辰逸[超话]#如果时光倒流,我好想回到以前,能把你真真实的爱,而不是现在对你的臆想和对你惋惜的遗憾!3、我太贪婪了,竟然苛求他能发现我的不对劲,我有点伤心,
  • 下午一个会开了差不多俩小时,一同事把自己给绕糊涂了,我想提醒他:I think we can try to use the Sedol to vlookup t
  • #钟薛高是怎么得罪了年轻人#钟薛高最被消费者所诟病的就是贵。尤其是当下正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年轻人的钱包本就不富裕,高价雪糕的出现无疑是“雪上加霜”。
  • 多年来,通过与本地客户在营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周德汉看来,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中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中
  • 38.他明明进公司就比他晚,却合同到期时间比他早39.无论成败,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可以继续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40.他进公司那年,他就像是在商场里走丢的小孩,
  • 在记者的询问下,该院一位工作人员向天目新闻记者表示,两名被打住院女子均已转入普通病房,“不在ICU(重症监护室)了。在记者的询问下,该院一位工作人员向天目新闻记
  • #陈立农 没人相信那我自己来说##陈立农工作室注销ins账号# 陈立农一直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此立场不容置疑!#陈立农 没人相信那我自
  • 果然是世事无常,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惊闻噩耗,化解灾难的方法除了命理和风水,宗教的力量也不能忽视,种善因不一定能阻止恶果的发生,但是可以逢凶化吉,记得一位易友曾
  • 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著名作家史铁生,生前就已决定捐赠遗体,但如果停止呼吸超过15分钟,他所有的器官都将失去价值。官员说当时死亡谷处于高温之下,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