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开高速蓼子特大桥下月实现“空中转体”】
7月11日,城开高速蓼子特大桥施工现场,中国交建的技术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为下月实现“空中转体”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蓼子特大桥是城开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约330.8米,为单拱大桥,主跨252米,一端连着蓼子互通,一端连着长湾大桥。
大桥设有4个拱肋,每个拱肋由13个节段组成,每个拱肋在地面完成卧拼,然后在空中进行竖转,相邻的拱肋再进行平转,其中最大竖转74度,最大平转182度,最终在空中合龙。此次采用的单拱类多种转体工艺,也属全国首例。
技术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为下月实现“空中转体”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该桥有望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城开高速将通至城口县城。(来源:重庆日报)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带富一方村民 姚峰:从优秀交通人到共富带头人】芒种时节,正是红薯种植的大好时机。革命老区红安县杏花乡龙潭寺村的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瑞沣合作社),不少优质红薯苗正装车运往福建、湖南等地。
湖南籍红安媳妇雷玉玲正在瑞沣合作社直播带货,几十种红安苕产品成为网红产品,销往各地。受疫情影响,在外地找不到事做的城关镇倪赵家村3组倪加胜,清点确认完货物后,开着依维柯送货,“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老人小孩,又有一份稳定收入,跟着姚总越干越有劲。”
瑞沣合作社理事长姚峰正在耐心为村民讲解红薯育苗种植技术,他说“做些党委政府认可、集体有收益、村民得实惠、产业长久发展的事,是我的目标与追求。”

部队培养的人就是行
姚峰生于1971年,1990年入伍,中共党员,1995年退伍安置在红安县交通局八里交管站工作,他说“费改税之前,职责就是把公路养路费收好,为国家聚财,也为交通发展聚力。”
为国家收取养路费,必须一分不少地收取,但对确有困难的司机,姚峰总是想办法帮忙他们找货源、增加他们的收入,路遥知马力,时间长了,大家都理解支持他的工作。
既要收好费,又与司机交心谈心,关爱司机的实际情况,与许多司机成为了好朋友。说起姚峰当年的工作,姚峰当年的同事、红安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的李兴名说:“姚峰当年带大家坚持原则收取养路费,就连他的亲戚、战友也不例外,当时有的亲戚都不与他交往,好在事后都能理解他。”
因工作业绩和完成任务出色,1996-1997年,他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1998年红安县交通局任命他为八里交管站副站长。
2008年国家出台政策养路费改燃油税,面对有限的岗位和人员分流的压力,姚峰发扬军人优良传统,不给组织上增加麻烦,主动跟局领导提出,“把机会留给别的同事,自己试着在外面找饭吃。”
下海经商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吃尽千辛万苦后,生意场上的朋友看中了姚峰永远保持军人出身的优点: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说到做到,忠诚担当。

“三统一分”助力脱贫致富
2015年,姚峰得知一家公司在杏花乡龙潭寺村投资,因管理不善,丢下了村集体和村民们几十万元的欠款走了。面对几百亩的荒地野草和乡亲们欲哭无泪、求助无门的眼神,姚峰取得了妻子的同意,回乡接手项目,创办瑞沣合作社。
拿出积蓄还清欠款后,正当姚峰带领村民们欢欢喜喜大干一场时,2016年6月底、7月初特大暴雨袭击鄂东,瑞沣合作社的白术等药材全部大水淹没,龙虾、鱼等全部“越狱”,几百万的投资一下子打了水漂。
经多地考察,姚峰决定对合作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其打造成专业从事特种水产养殖、食用菌生产加工、红苕种植贮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
“三统一分”是姚峰积极创新摸索出的脱贫模式,即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菌棒,统一提供技术管理,统一保底回收,农户分散种植。加上政府部门政策鼓励和资金补贴,这一模式极大激发了农户的“造血”功能,有效降低了农户风险,还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助力龙潭寺村提前脱贫摘帽。
几年间,姚峰逐步建立了年产200万香菇菌棒和20万棒菌种的香菇生产基地,年生产鲜香菇达到320万斤,带动全县9个易迁点近500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尽管从交通人转变为致富带头人,姚峰仍不忘发展交通。在乡里修路计划不够时,他自己筹资建设产业路,配合交通公路部门空出土地建设交通驿站,方便游客休息和观光,让驿站既为司乘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又让驿站成为交通法规、爱路护路的宣传阵地,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为进一步发挥瑞沣合作社党支部以“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群众上路”的作用,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红安县首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色联盟”在瑞沣合作社成立,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规划联审、产业联抓、治理联动“五联”新机制,搭建决策共谋、资源共用、建设共管、发展共建、成果共享“五共”新格局,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画出乡村振兴同心圆。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2月25日,姚峰作为黄冈市唯一合作社代表,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科技创新促进了瑞沣合作社的发展。”姚峰说,7年来,瑞沣合作社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借力高校院所,为特色产业赋能。与黄冈师院郑永良教授团队签订食用菌种植、废菌棒、苕渣回收利用合作协议,年产菌棒150万棒,香菇年产150万公斤。与武汉工程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红安苕、红安花生、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与华中农业大学蔡兴奎教授团队合作,建设红安苕组培脱毒中心,发展成为“红苕脱毒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示范——保鲜储藏——加工销售”的红苕全产业链企业,帮种植户亩产增收千元以上。
经过脱毒后种植出来的红安苕,薯形、品质有较大的改观,平均增产30%以上。今年5月,瑞沣合作社投资800万元建设的红安苕脱毒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仅培育瓶就一次性购买5万罐,计划扩繁培育脱毒红苕苗达1亿株以上,可为农户提供2.5万亩红安苕种植面积。
多年来,他行走在科技助农、科技富农的探索之路上,在从事红薯种苗脱毒的的同时,积极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鱼虾养殖、中药材及果蔬花卉种植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带领全村108户贫困户脱贫、1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一个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变成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走在瑞沣合作社基地,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产业路,直达一个个基地大棚,姚峰给记者当起了导游,“姚总讲的比导游还精彩。”
喜讯连连,责任越大。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黄冈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后,姚峰说:“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红薯、土豆等产业科学发展,实现科技助农、致富增收,带领村民们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李鹏冲
通讯员:潘庆芳 秦遥
责编:大白

丁仲礼院士的预测:“西方这些国家,都是放空炮的,你以为它们会真减排吗?咱走着瞧。中国是正儿八经要做的。”
果不其然,环保先锋的德国正在环保政策方面大幅倒退,打死取消其中涉及的“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
再回头看丁仲礼院士和记者柴静的访谈对话,感慨万千。在丁院士面前,柴静的知识面和判断力等于小学生。
哪怕柴静和她的团队做过一点功课,恐怕也只是相信了西方媒体的虚假言辞,被带偏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犬之岛》揭“零号狗”神秘面纱 五狗护卫令人泪目
  • 云南宣威50名小学生在校用餐后疑食物中毒
  • 谢娜终于怀孕!六年了,张杰是真的把她宠成了“小女孩”
  • 新加坡最后一只北极熊安乐死 它解脱了网民心碎了
  • 威少45+15+7 乔治34+8 雷霆25分逆转爵士总比分追至2-3
  • Baby绑整头彩辫超亮眼 造型嘻哈头皮清晰可见
  • “大葱毒死羊”案两名种植户获刑
  • 南京:大学开“减肥课” 胖学生减重拿学分
  • 格力电器11年来首次不分红,股价一度跌停等要说法,公司又在憋大招?
  • “天天”张悦轩晒帅气遮脸自拍 调皮男孩长成帅气小伙
  • 2017年10月时事政治
  • 【今早】长春102公交车将两中学生撞倒!场面揪心!请务必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 方文山发声明 疑为新片炒热度
  • 《仙剑奇侠传七》将于明年下半年发售
  • 〔深圳招聘〕提供住宿!深圳罗湖区图书馆 招聘启事 (男女不限)
  • 山丹马场草原连续降雪 马牛羊雪中艰难觅食
  • 小说诽谤伊利?自媒体人刘成昆被跨省刑拘 称自己无罪
  • 意外还是谋杀?丹麦发明家否认碎尸瑞典女记者
  • 感恩的心|终于有样配饰可以不看脸了!
  • 戴佩妮宣布不当妈惊呆媒体 生子计划剔除人生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