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45)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连载(241)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约会图书馆# #数字资源推荐# #少儿阅读推广# “榜样的力量”主题影音阅读:王尔琢的故事
回望“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英雄辈出。从炮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先烈,到投笔从戎的革命勇士;从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楷模,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从建党初期到新时代的楷模,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成长经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信念、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本期“榜样的力量”给孩子们送上王尔琢的故事,跨越时代感受革命先辈的坚贞不屈。

王尔琢,男,1903年1月23日生,湖南石门县人。中共党员。参加过南昌起义。1928年4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8月在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10月,毛泽东主席为王尔琢亲笔提写一副挽联。充分表达了主席对王尔琢的深切缅怀之情!

挽联(毛泽东1928年)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
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
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沈阳·辽宁省图书馆[地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设计师语录丨独特,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宇宙✒️设计师:Eunae Cho️风格标签:首尔丨Tibaeg创始人丨自然印花To Fabrique:-“我的灵感来自大自然
  • 一直到四点四十他们才课间休息一小会,我也找到机会去昨天坐的位置看了看,拿到耳机就立刻离开了小邓五点半才忙活完,晚上我俩在红庙随便凑合了晚饭,他吃了份鸭胗粉丝汤,
  • 我不该…”黑瞎子言语一顿,收紧手臂将解雨臣搂的更紧“委屈你了”“你去哪了?”解雨臣依旧低着头“你明明说你六十天左右会回来的,我等了你整整六十年…”话罢,解雨臣开
  • 沪剧 断线风筝------------------------风筝如果断了线那它在天空的自由飞翔就不是高远 潇洒而可能变得漂浮不定观剧中听到一个老戏友在嘀咕这个
  •     随后,在社区广场,法官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适用指南送到辖区居民手中,通过“发宣传单+讲解”的方式,让居民深入了解民法典相关法律条例,并针对大家生
  • 宿命,或许不能轻易改变,但是每个人走过的路,都是在给自己积福积德。对于我来说,大多数时间我愿意快乐,但偶尔也愿意品尝一点点苦味,但那也是为了做个对比——由于有了
  • 在![心]#成毅直播#谁能懂我谁能懂我谁能懂我[泪][泪]我就想这样静静的看着他,即使什么也不做,但是感觉好有安全感,他真的太真诚了[泪][泪][泪],怎么会有
  • ”她这话说的倒也没错,把对自己不利的闭口不提,字字句句都针对华晏清,她梨花带雨的模样很容易博得周围其他人的同情。从不为人,善于对付人、恶意攻击人,精于“害”人(
  • (建议搭配《雄狮少年》)以小小铜铃开场(没想到之后能清晰听出各种铜铃传达出的不同音色和情绪)及至看到小杨回到大礼堂,幼时那样神奇的地方却已被废弃时,一阵鼻酸……
  • 我们相信,就像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一样,空间也应该提供丰富多彩、有趣而充满灵性的体验。我们的首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一种表达个性和内心世界的方式。
  • |曝光!曝光!超员载客不仅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还对驾乘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隐患很大一旦发生危险造成的后果都是惨痛的悲剧可有些驾驶人和乘客为图一时便利“铤而走险
  • 11、和谁都别熟的太快,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共同点很多,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知音。9、稍微一亲近就口无遮拦的毛病必须改,多吧“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 ”  红星资本局发现,截至目前,任泽平个人社交账号上仍是认证为“经济学家”常常发表谈论经济的观点,微博粉丝也从去年的360万上涨到470余万。”  任泽平回应 
  • 这周安排:周二(今天):下班去永旺逛超市买些菜肉给小狗做饭 前提是团了个优惠券周三:同事(50岁的大姐)科目二过了 请客吃饭周四:给两只小狗做很多很多窝窝头 草
  • 我不该…”黑瞎子言语一顿,收紧手臂将解雨臣搂的更紧“委屈你了”“你去哪了?”解雨臣依旧低着头“你明明说你六十天左右会回来的,我等了你整整六十年…”话罢,解雨臣开
  •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小红书查看旅行攻略,排满日程,滴水不漏完成打卡后,却是感受到空虚贫乏的原因吧。一个人旅行让我有机会更清晰的感知城市正在发生的日常,我对所有的符
  • 是你们用青春年华换来了我们的稳定,而你们却失去了亲人的陪伴,舍小家护大家,你们就是英雄,是人-民心中可爱的人。1、你朝我伸出手的时候,我以为这一生都可以跟你走。
  • 这位63岁的世界银行新掌门是印度裔美国人,而且是2007年才入籍的“新美国人”。早在2010年哈里斯竞选加州总检察长时,因为加州的华裔人口众多,为了拉拢华裔选票
  • #齐司礼[超话]# 齐司礼手很大,可以轻松地同时握住你的两个手腕,把你禁锢在怀里动弹不得,也可以直接圈住你的小腿,稍稍一用力,你就会往他的方向靠近,没有任何力气
  • 这张照片是21年12月31日你拍的,我很喜欢 那天是跨年 我们去吃了烤肉 看了场电影回家的路上 很冷很冷 你停下来给我买夜宵 你说我的眼睛很好看 就拍了 我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