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郭秦川:确保粮食安全需把控五个核心要素】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怎样在人多地少、耕地紧缺的现状下,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是历史交给我们的时代命题。如何让自己的饭碗始终盛着自己的粮食,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里,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等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国人关心、关注的焦点,吃饭问题历来不敢麻痹大意。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农业发展进程中观察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重点把控好五个核心要素。

一、耕地是根基。耕地是解决粮食问题最基础、最基本、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没有耕地谈不上种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各类矛盾更加显现。当前,耕地保护日益迫切。

首先,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绝对不能突破。其次,积极推进农田改造工程,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良田。第三,要加快可耕土地清查整治,做好土地普查与抽查,建立耕地名录,实施土地实时督查问责。第四,加快开展闲散、零星、撂荒、建设冗余、废弃路基/场地、边岸线等土地的政策制度性整治恢复。第五,严格执行土地类别管理标准界定和额度控制,做好待建时滞清查清退。第六,客观科学合理处理好用于农民生存和生活需求的山地、坡地、湿地、牧地以及经济林地等,保生存生活的零散用地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这就需要从严从紧推进土地类别划分标准的执行弹性与强度,确保命根子规模和质量。

二、种子是核心。种子是解决我们吃什么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粮食质量与产量的基础和关键。种子问题不但解决吃什么,还决定着能否吃饱和好坏问题。种子是粮食之基,种优则粮丰。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总要求。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种业发展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刻把握,对新发展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人力是关键。劳动力是解决谁来种的问题。粮食生产离不开从事粮食生产与服务的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推进,并受经济地理条件的制约性较大,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程度并不高,依然需要大量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同时,受人口迁移规律的影响,农村从事农事活动的人口规模在减少。但这一人口规模,弥补了就业的底线和农事活动劳动力的需求。同时,长期的农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成为农业的“把式”、“匠人”、“能手”。

随着粮食现代化程度提高,对农业劳动力从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农民、科技能手等需求不断增加。要种好粮食,确保粮食全周期管理高质量发展,达到预期生产力,没有劳动力是不行的。因此,要在确保农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育,深化农技人才培养和深造,完善农业专业干部使用机制。同时,做好务农劳动力的交流,从业群体规模扩容,放宽准入农事用人性质限制,特别是离退休公务人员、自主择业和退役的军人等。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增量,深化涉农职业教育机制,加快涉农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研发人才供给。

四、技术是动能。“藏粮于技”就是解决粮食产能和产值问题,就是用技术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吃饱吃好。

首先,要振兴种业,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赢种业翻身仗。其次,加大粮食产业科技投入,优化科技研发结构,推进粮食提质增效。第三,强化技术投入的针对性和区域性。要针对不同经济地理种粮类型,开展种源质量与类别攻关,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高品质多类型种源。第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现有农业科技适配技术和机械化适应度,加快研制区域性不同地质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地理形态、水利条件、历史传承等条件下,区域性农业科技水平和能力的优化提升。做好大棚、温室、规模经营,山地、坡地、塬川、沙地等不同种植方式、地理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科技适配性研发与投入。第五,推进有机种植技术深度发掘与研究。特别是针对面源管理中农药、化肥、滴剂、薄膜等农业生产化工产品质量的把关,严把产品品质。同时,加大节水、节能、绿色、品质等技术投入、研发、试验和应用。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储备、深加工以及产业融合技术研究和推广。第六,有效把控粮食多样性比例,科学统筹协调国土资源对粮、菜、油料、畜牧、水产等布局和规模,夯实吃好的基础和条件。

五、管理是效益。稳粮就是保命。粮食收成如何,取决于管理水平。

首先,依法依规推进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土地、种子、水利、农业基础设施、农用物资供给、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农企、教育培训等法规政策制度落地见效。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持续健全和完善涉农制度改革,完善农事机制,以农业法、种子法、安全法、土地法、粮食流通/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确保粮食战略性生产运行安全。

其次,集中统一,党政同责,上下一致。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村委,要“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第三,树立“大粮食观”,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分清主次,有效布局,掌控规模,国土分配合理,客观科学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肉盘子”、“调料包”等产能和产值,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满足国民生活需要。

第四,善于掌控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有效掌控国内谷物自给、口粮安全,正确研判粮食产能,适度做好进出口规模和节奏。同时,有效开发国际农业资源,弥补和调节供给水平。确保物种安全,严防粮食垄断。

第五,充分做好粮食储备。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更加需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安全思考,居安思危。确保粮食生产与存储协调平衡,确保治国有底,安民有谱,应急不慌。

第六,科学合理掌控国内粮食运行价格。加强国内粮食运行价格监督监测,扎实做好涉农涉粮物资产品价格管控,严防物价传导和杠杆效应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推进降低粮食生产经营成本,适度运用粮食生产激励机制。

第七,持之以恒重视粮食节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从消费端控制粮食浪费,从餐饮供给量的提供上严加控制。鼓励按需按量消费,适度进行浪费惩戒。从粮食储备、存储及中转等流通领域加强管理,控制流通领域粮食损耗。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科学合理调配好粮食收播技术。https://t.cn/A66xzwZt

“守正创新,争创一流”
南宁高新区2021年绩效展示之六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查看原文→https://t.cn/A66AxlUW

持续营造安心放心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2021年,南宁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地域,突击打击食用农产品、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违法行为。共抽检食品药品794批次、重点领域现场快速检测974批次,阳性样品8批次;完成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项目896批次;完成药品质量监督抽检10批次;完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21例;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26例。共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立案101个,结案29个,累计罚没金额2.8万元。开展打击活牛走私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15人次,5车次,检查经营户16户次。全面启用“八桂冷链通”“广西餐安”“食安八桂”“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风险防控平台”等智慧监管APP和平台。辖区38家冷库均已开通并使用“八桂冷链通”APP;餐饮食品安全从业人员互联网培训考核平台“广西餐安”注册率、培训率、考核率分别为86.79%、84.91%、80.19%,目前“三率”均排名南宁市第一;餐饮、食品经营单位风险等级评定率均已达到100%,日常监管覆盖率分别为67.56%,73.99%,日常监管覆盖率排名分别为南宁市第三、第四。

扎实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2021年“3.15”期间,南宁高新区共组织开展“3.15”线下现场宣讲活动6场次、线下体验活动2场次。多次开展消费知识讲解和“邕”有诚信消费无忧主题宣讲活动,向社区群众讲解消费陷阱知识,引导社区居民理性消费。活动累计开展30场次,讲解1200人次,发放宣传册20000余份。

2021年以来南宁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12315平台接到各类投诉举报共计2657件,其中投诉1583件,举报1074件,同比增长40%。投诉举报处置率100%,投诉调解成功率6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累计82.1万余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佳绩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服务能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9月,南宁高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达4444件,全市排名第一,占全市比重达45%。同年6月,南宁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开展的“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项目代表南宁高新区参加南宁市年度优秀改革创新项目评选,成功入围,并获得中共南宁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

培育优势企业,不断提高园区知识产权建设核心竞争力
南宁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累计达18家,占南宁市的39.1%;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40家;121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6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家企业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占南宁市的33.3%;基于优势企业集聚的良好基础,广西交科集团获得一项国际发明专利,广西曼彻彼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获得一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2家企业申报的两项专利获自治区局推荐参评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

改革创新,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
广西市场监管局推荐南宁高新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这是继柳州高新区之后,广西第2家高新区申报“国字号”的知识产权审查员实践基地。南宁高新区将借助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充分利用优质审查资源,对接辖区企业需求,加大企业专利挖掘力度,优化全区企业专利布局和专利质量,实现实践基地品牌效应由“点到点”向“点到面”的深度发展,使实践基地成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重要资源。同时,发挥审查员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南宁高新区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对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切实提高企业的专利检索、专利申请水平,建立高质量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改进企业登记流程 助力营造营商环境
持续做好企业开办。南宁高新区在“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的基础上,新设企业的信息通过“多证合一”途径同步推送到社会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开户登记部门,同步完成登记,同时推进企业银行基本账户开户和企业开办环节无缝对接,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全力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引导企业网上申办业务,减少企业往返奔波,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有效手段,进一步压减登记注册环节、时间和成本。同时,对园区重点招商项目及相关企业,采取提前介入服务,实行专人负责,从名称登记到领取营业执照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截至2021年9月30日,南宁高新区市场主体存量57822户,其中内资私营企业31427户,个体工商户26230户,外资企业14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户,总注册资本2940.65亿元。市场主体存量和总注册资本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3%和14.9%。
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8961户,总注册资金35.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1%和20.2%。其中,新设立内资私营企业3978户,个体工商户4983户,外资企业16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1%、43.3%和60%。

惠企便民“微改革” 优化服务“暖民心”

聚焦企业和群众期盼,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南宁高新区推出一系列政务服务惠企便民改革举措。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得更舒心,让来办事的群众感到更方便,让企业和群众感到更满意,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荣获全区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新成效,助力南宁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发展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高质量完成各项审批任务。2021年,南宁高新区完成各类审批14868件,项目建设类审批3967件,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11本,办理预售许可59本,预售面积约135万㎡,总建筑面积约416.7万㎡,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104家,助推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社会事务类审批10901件,外出现场踏勘2799件(次)。

进一步深化社会民生领域审批改革,创新推出“一窗综合服务区”“5+9”审批服务模式。南宁高新区以“一窗通办”综合服务模式深化“简易办”改革,编撰《高新区“一窗通办”收件审查要点手册》,努力将“一窗综合服务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该项改革举措获各级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多次在南宁电视台《南宁新闻》、南宁晚报、今日头条中刊播。

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南宁高新区社会类投资项目4个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项目4个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施工许可阶段消防设计审查可同步办理,办理时限为2个自然日。

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措施,开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新绿色通道”。南宁高新区已在综保区、中关村科技园开展地质灾害、节能审查、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环境评价等事项区域评估,实现区域整体评价评估成果由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助企降本减负。

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改革,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南宁高新区及时梳理动态调整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在南宁高新区电子政务网上公布《高新区本级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

高站位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南宁高新区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标对表,狠抓《2021年南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特别是《2021年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1年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等方案确定的30项重点任务,176项考核指标细则的逐项落实,确保做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综保区专场)等多场政企互动恳谈会,及时解决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营商环境系列专题辅导,持续加强纵向沟通横向协调,不断提升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的综合业务水平。

畅通自贸区综合专窗政策渠道。南宁高新区印发《关于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惠企政策兑现“免申即办”服务工作方案》,通过“政策找人、奖励找企、政府全程代办”的惠企政策兑现方式,让企业“坐享”政策红利,让“一次不用跑”“免申即办”成为常态。协调承接122项自治区及市级委托或下放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审批事项。开通“自贸区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高新分厅”端口,整合高新区本级涉及自贸区(综保区)区域内的审批事项纳入综合服务窗。(绩效督查局)

图片:2021年南宁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获得2020年度全区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

【歌唱大地的丰收——近观鲁剧】去年以来,由山东影视机构制作的电视剧《经山历海》《温暖的味道》《好雨知时节》等,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线省级卫视播出,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为建党百年的荧屏盛会增添了一抹别样亮色,为广大观众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滋养。

观照现实,是鲁剧不变的选择

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亘古未变的梦想,这个梦想今天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变成了现实。在这个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无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事件,也涌现出大量“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人和事,注定被留在历史长河之中,被烙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人们不会忘记,从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工作的,里面是满满的关心关注和大量的真金白银,成为实现乡村脱贫奔小康的铺路石,助力千万个乡村实现从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化茧成蝶”。人们更不会忘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坚持抓紧精准脱贫的同时,及时提出了“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强调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山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一批又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偏远落后的村庄,他们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勇担使命,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一个又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通过强班子、理路子、解难题、办实事,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群又一群朴实又可爱的农村干部,勇于向压在他们头上的贫困宣战,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汗水,扔掉贫穷落后的大帽子。这一桩桩、一件件、一幅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不约而同地用温润的情感和表现手法来展现新时代的“乡村巨变”,用影视艺术歌颂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政策,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立体鲜活的新时代乡村人物图谱,也为当今的荧屏奉献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的感人故事。

《经山历海》以乡镇干部为主角,反映了以吴小蒿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带领楷坡镇百姓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该剧把石屋村、安澜村、平湖村三个村情地貌不同、贫富差距悬殊的村子串联起来,彰显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殊途同归。这是一部讴歌奋进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与使命,体现为民情怀、主动作为的实干与担当精神,有情怀、接地气、有笑有泪、打动人心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该剧导演杨亚洲说:“这部剧没有大道理,只有朴素的情感,这些剧中的人物完成蜕变,越来越像创作团队曾经采访过的那些干部、党员、群众,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党的感情,都是真真切切的。”

《温暖的味道》则取材于齐鲁大地上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的鲜活现实,讲述了商报主编兼美食博主、“第一书记”孙光明带领后石沟村走向小康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后石沟村乡亲们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不断克服困难、探索新发展模式,进而奔向“最美乡村”的幸福之路。《好雨知时节》则讲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基层干部冯天蓝,受国家政策的吸引,主动选择回到老家苹果村,把村民团结起来共同发展高质量苹果种植,一步步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该剧反映了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农村的大变革,堪称一部浓缩的乡村振兴影像艺术史。

做有温度、有情怀的好作品

作为山东的影视剧创作者,他们抱持的是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关注的是活生生的乡村生活和人物,他们展现的是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现实生活。他们坚持用镜头记录和诠释新时代,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创作素材,以深度契合农村生活的逻辑及艺术,创作出有情怀、接地气、有筋骨、有热度的优秀作品。

这些影视剧的共同特点是抱持严肃的创作态度,在深入生活中,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正如电视剧《经山历海》原小说作家赵德发所说:“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深入体察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人物群像,敏锐捕捉时代新人中的典型人物,是我们创作者的使命担当。”于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饱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感知着乡村的家常里短,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新时代乡村图谱。

这三部剧都立足复杂的农村社会关注乡村建设中的现实矛盾与冲突,将新时代乡村变革记录下来,将新时代精神价值传达出来。特别是直面其中的矛盾和问题,反映了过程中的艰辛和复杂。比如,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数百年遗留的家族矛盾、利益纠葛相互交织,经济发展条件各异等。和我们党的每一项事业一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们既要跨越地理上的群山和大海,更要征服人生中的高山和巨浪。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也正是鲁剧必须始终坚守的初心和原点。像《经山历海》既涉及乡村搬迁、暴雨救灾、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的普遍问题,又关注物价上涨、家庭情感等“琐碎小事”。剧中人物吴小蒿也正是不断在各种博弈和角逐中寻求新的平衡,展现了乡村建设的不易和艰难。正如编剧雷娟所言,“我们的创作是在经山历海,我们的国家何尝不是在经山历海?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是这么一场伟大的变革。”而《温暖的味道》则真实反映了中国大多数乡村将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即如何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之中,农村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村民如何持久富裕,等等。主演靳东说:“我与这部剧的主创团队期待通过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能够与观众共同成长,并肩奋进,努力成长为‘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时代精神’的创造者和普及者、‘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好雨知时节》中主人公冯久旺临危受命大刀阔斧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把一个只有苹果的苹果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多元化、现代化的新农村。而冯久旺也在产业变革的乡村振兴中实现了个人抱负和价值,成长为一个优秀基层党支部的带头人。

可以说,这些剧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更深层次的是蕴含着乡村振兴中基层党建、干部成长、产业发展、生态农村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丰富内涵。

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升华和再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山东的影视剧创作者始终抱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不是简单地追求好看、好卖、好玩,而是力求真实地反映当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乡村变迁,让广大观众从中了解乡村、认识乡村、深入乡村、热爱乡村。可以说,正是山东影视剧创作者的用心用情用力,成就了山东近期反映“三农”题材影视剧的好戏连台、异彩纷呈。

为了贴近乡村实际,《经山历海》导演杨亚洲与主创团队先后采访了120多位基层党员干部,倾听他们讲述内心的感受,将真实的素材融入故事之中;在剧本打磨阶段还邀请基层干部参与剧本的讨论,对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并在创作中力求真实,从而无限接近被采访者的灵魂。

在这些影视剧中,还反映和体现出了深厚齐鲁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山东是内陆农耕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汇聚之地,优秀的齐鲁文化既拥有鲁文化的儒家价值观,同时蕴含着齐文化的经世济民和务实开放。山东的影视剧创作者潜心挖掘齐鲁文化深刻内涵,用心解读齐鲁文化的基因和密码,让乡村振兴题材剧释放出感动人心的文化力量。《经山历海》中吴小蒿率真的性格潜隐着诚信仁义、经世济民等精神价值,《温暖的味道》表达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乡村题材电视剧达到了兼具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的新高度。

山东的影视剧创作者还巧妙地将党性和人民性融于创作之中,精心地处理宏观与微观叙事,以及“大”与“小”情感的关系。宏观视野是党领导下的乡村振兴这一大背景,微观则是具体的事件;“大”的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小”则是个人的生活、工作琐碎和个人成长。《经山历海》运用细腻的表现手法,通过点点滴滴的真实细节和鲜活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的人物群像,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中成就影视精品,让观众在润物无声中感悟党的思想伟力,体会人民至上的乡村振兴理念,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理上的共情。而《温暖的味道》则以温润人心的艺术手法,通过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引发观众的认同与共鸣。特别是融入直播、民宿旅游、电商销售等时代元素,替代了传统涉农题材浓浓的泥土气息,以及农民泥裹裤腿、灰尘满衣的刻板印象,呈现出时尚、清爽的现代农民形象,塑造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更贴近时代的新农民群像,充分展现了乡村新风貌。

用真心、诚心、匠心对待艺术和观众的创作者,社会、观众也会用热心、关心回馈他们。这几部电视剧诠释了涉农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同样可以自然、清新、时尚,并能直抵人心。《经山历海》首周播出收视率达到1.078%,并一直稳居高位。《温暖的味道》平均收视率为0.495%,连续数周位列上星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更是收获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可谓是鲁剧的“破圈”之作。《好雨知时节》尽管没有取得前两部剧的骄人战绩,但也获得了不凡的收视率和较高的观众认知度。这充分说明,影视创作只有源于生活,才能体现真情实感,才能击中观众最柔软的内心,获得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发挥“影视+”社会担当

艺术从来是高尚者的行为。作为影视剧创作者,尤其要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挥“影视+”的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像影视剧中所展现的乡村景色和田园风光,让观众在愉悦追剧的同时,开始向往剧中的山山水水,追寻剧中可爱的人物。在每部剧热播的同时,都催生拍摄地及周边地区的文旅热。影视剧对农村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经山历海》拍摄地日照海洋美学馆,是一处同时拥有诗与远方的外景地。人们可在此面朝大海,倚栏听涛,枕浪而眠。海洋美学馆的游泳池、游乐场、帆船、沙滩、酒店、餐厅……随着该剧的热播,这些拍摄地都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直接带动了航海展览馆、美食餐厅、星空泳池、观澜咖啡、海边书院、儿童乐园、潜水探秘等特色旅游项目的火爆。

而《好雨知时节》的拍摄地栖霞市复兴村是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的乡村,在该剧热播后也引来不少游人前来旅游。《温暖的味道》的热播更使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后石沟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剧拍摄的大槐树、明清四合院、谷仓、阳光超市等布景,让不少观众心生向往。凭借该剧的影响力,后石沟村举办了第一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和乡村旅游开放日活动,接待游客1.2万余人,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坚定了村民发展“乡村影视+生态旅游”的信心。该剧还改变了后石沟村村民的思维和生产生活方式。村民通过出租自住房屋、参与群演等方式增收和致富,村集体仅场地使用费一年就能增收十几万元。后石沟村从山区腹地发展为乡村影视基地,这正是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光明日报》对此评价说“引进一部剧,搞活一个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皇帝的新装,安藤忠雄最新设计的儿童图书馆,8米高的书架遭到儿童的无情吐槽:“这些书要怎么拿到呢?#爱心加油站#【加油送青菜,油站充满爱】徐州疫情发生以来,买菜难
  • 曾国藩7次科考后一路四联捷,顺利考进翰林院,当上了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官员,成为清庭的后续储备干部……若不是他前面7次科考经验,9年的死记硬背,那曾国
  • 「 」【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黑土地”】4月的黑土地春风浩荡、万物奋发走在田间地头翠绿的秧苗在暖棚内悄悄生长漫步街头巷尾含苞的丁香羞答答地酝酿一场盛大的绽放
  • 据CBS等美媒消息,哈特曼的儿子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我父亲出色而充满韧性的一生,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到了终点。据CBS等美媒消息,哈特曼的儿子在社交媒体上
  • 《亲爱的小孩》看了两集,烟火气太重,剧情过于贴实! 女人生回孩子就像闯了回鬼门关一样,运气好就闯出来了,运气不好生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生死,产后女性容易内分泌失调,
  • 今天开始就不再穿防护服了 不再带两层手套 两层鞋套 不用再为撕不开的面屏发愁了从这一刻开始想念大家其实没有做很累的活计 大多数时间在门口的木马上坐着 在马路牙子
  • 打卡W3D1结合今天课上的内容搜了一些东西1⃣️威尔士公国的历史要比英格兰更加古老。这个社会就是浮躁加浅薄,嘲笑别人买Q2、A3、宝马1系、奔驰A的人,基本都是
  • 【SSENSE8.5折❗️】We11done弹幕T恤$187 夏日潮T专场 $221, Ganni笑脸T恤$80就能入手 $127, 和男票搭配情侣款!
  • 本来无法回家,就心心念念那五月的满树白槐花了,这一段视频更是勾起我对槐花的爱。结束工作,趁阳光西斜,走出西门,看到的是这个季节的惊喜:楸树花和槐花,盛开在路边及
  • 陈乔恩真不愧是“偶像剧女王”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么有少女气息,和金瀚大胆毫无压力,光看路透,这部剧就让人期待满满。不过前段时间就有传闻出来,说陈乔恩和艾伦感
  • 实际上慈禧对于李鸿章在宫外待了三天这件事心知肚明,她就是想让李鸿章给李莲英钱,这样他们就可以瓜分大臣的财产。离开皇宫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慈禧不帮忙,那就自己来
  • 传统上,来自新世界的酒为了留下清晰的印象,香气大多直接而单纯;反之,来自旧世界的酒更强调香气的层次及揉和后的风味细节,让人流连忘返。◆酒液中的苦涩感一一单宁单宁
  • 实践证明工作和看书和刷有意义的视频并没有使我变得疲劳,反而有种极为满足性的愉悦并且使我没有时间emo,去想起悲惨的某段日子 和不敢回忆起的亲人,还有我敏感脆弱下
  • 出生年:1994身高:181职业:设计师收入:40w学历:硕士星座:双子座现居:上海市车房:有房有车婚史:未婚自我介绍:有纹身,带耳钉,不赌不嫖不喝酒,喜欢连麦
  • 妇人八字,伤官、官杀混杂,食神财旺身衰,为人妒害,好色贪淫,凶顽可畏。如官得地,七杀受伤,食神干旺,印绶天月二德,夫荣子贵,封赐之命。
  • #白洋谦[超话]##白洋谦正能量# 白帆远洋,甜兔相谦星宫永伴谦,护谦永无边呼んでいる胸のどこか奥でいつも何度でも夢を描こう悲しみの数を言い尽くすより同じくちび
  • 生活比电视剧情更有意思系列[羞嗒嗒]架子上避雨的猫咪是士多店老板养的,虽然普普通通的,但是还是莫名有点喜欢;在出售的可爱猫猫是在步行街上偶遇到的,真的超可爱的!
  • 3⃣️真皮斑‮治根‬术:直达真皮层,‮色从‬素底部定位消除黑‮素色‬并逐层‮谢代‬排出…用“坚持”来‮容形‬我正‮做在‬的事​‎ ͏ 其实‮不并‬恰当!日‮一复
  • 追日落、赏日出、观星空、嗨玩一整天·酒店:台州天台山惑者山宿惑者山宿原先是一间山村小学,历经3年的打磨,直到2020年,这家由小学改建的民宿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 疫情之下作为一个中国兔粉 尽管能见到她们的我已经是足够幸运了 但还是难免有点遗憾 因为我知道 我也许再也不会有那份冲动和疯狂 不会有那种奋不顾身 不会有那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