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
排除妄想分别

这次七日禅修今天是第四天,还有三天时间。

也有一些人腿子疼、腰疼、身体不舒服,中途打了退堂鼓。

每一支香坐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都坚持不下来,

可见修行用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需要有毅力。
  
苦以分别的形式存在
  
在行香、坐香的时候,面对的是各种环境、各种境界。

这些境界,大部分是平常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概念,概念在佛典中称为名言。

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

概念是从分别产生的,

分别又是从感受产生的。

有了不同的感受,才有不同的分别。

感受一般而言有三种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在打坐时,苦受、乐受都有,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有。

从实际的感受来说,可能苦受最多。

腿疼,苦;
腰疼,苦;

坐在那里打妄想,静不下来,还是苦。

一支香虽然只坐四十五分钟,腿疼的时候好像就有几天几夜那么长。

种种的苦。

苦是不是存在呢?

因为它是一种感受,实际上是存在的。

它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

是以分别的形式存在的。

分别者,妄想。

如果没有分别,不起心动念,那种感受可能就没有那样明显。

有一些用功夫稍微上路的人,虽然腿子同样是疼,

但是他的心念集中在功夫上,集中在方法上,

妄想少一点,苦的感受也就少一点。

有妄想,有分别,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活动。

在这个活动当中,如果不起执著,问题就会小一点。

分别了以后,打了妄想,又起执著,

有执著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所感受的环境。 
  
一般而言,像腿子疼,是执著什么呢?

想要逃避。

意思就是说,本来我是很自由的,我可以不要受这种痛苦。

我明天不来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这就是一种执著。

在这种执著的指使下,道心就退了。

这种执著在修道中就起了扯后腿的作用,起了消极的作用。

有打退堂鼓的妄想,就不利于修行。
  
所有的妄想,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它的后果就会小一点;

如果这种思维活动变成了执著,后果就很严重,所以要破执。

我们一般所面对的,以我执为主。

谁在疼?

我在疼;

谁在受苦?

我在受苦。

我字当头,处处以我为中心。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字淡化一点,反问一句:

我是谁?

我在什么地方?

可能疼就会减轻一点,甚至可以战胜疼的感受、苦的感受。

以精进心、以克服困难的心来面对,就可以战胜懈怠心、放逸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翻来覆去的拉锯战,

就是精进与懈怠在战斗,

就是道心与偷心在战斗。

什么叫偷心呢?

苟懒偷安之心就是偷心,

一切贪图便宜的心就是偷心。

所以古人说,不死尽偷心,想要修行成功,无有是处。

苟懒偷安的心人皆有之,因为我们不是圣贤。

怎么样以善根的力量、

以信仰的力量、以智慧的力量,

克服偷心、战胜偷心?

要克服偷心,就要在不起分别上下功夫。

因为一切的心念如何取、如何舍、如何不取不舍,都是由分别所造成的。
  
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从初用功的人来说,还谈不上有无分别的智。

我们能够坚持正念,以正念善念代替妄念、代替分别,

或者说以善分别代替不善的分别,是初用功的人最现实的选择。

功夫还没有上路,谈不上有智慧,

只能说有正念,有善念,有信根的力量,有精进的力量,那就很好了。
  
随念安住当下
  
分别有三种:
随念分别、
计度分别、
自性分别。
  
所谓随念分别,就是我们一起心、一动念,后念续于前念,念念相续,念念分别。

如果我们每一念都是善念,

心心念念一心不乱地持佛名号,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以正念代替了妄念。

随念就是佛号,
随念就是话头,

随念安住当下,就是禅定功夫。
  
有了随念分别,接下来就是计度分别。

所谓计度,就是对三受进行选择。

所面对的环境是苦、是乐、是不苦不乐,周遍计度。

是苦,就采取排拒的心态;

是乐,就采取坚执不放的心态;

是不苦不乐,就不会去贪或者放弃。

舍就是放弃。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

从早上到现在,究竟打了多少妄想?

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心念就像流水一般,有时缓缓流淌,有时波浪汹涌。

心念如流水、如洪水。

一天究竟有多少次起灭,由于观照力不够,我们不能清楚地觉知。

这种计度分别,是一切分别中最显著的思维活动。 
  
所谓自性分别,就是在面对客观环境和内心种种善恶种子的现行时,心识只是任运缘境,不带名言。

所谓不带名言,就是不做判断。

自性分别,就是对所感受的环境不加任何判断,没有形成妄想。

所说排除妄想分别,是以第二种计度分别作为排除的主要对象。

随念分别不起执著,其负面作用很小。

人不可能没有思维活动,但是周遍计度的分别,会引起取舍的行为;

有了取舍,就会由惑造业。

由于自性分别任运缘境,不带名言,它会一直延续到开悟以后,转化为智慧。

所谓转识成智,就是使自性分别转变为智慧。

自性分别一切不著意,对一切都不是有意地起心动念,所以叫做任运。
  
佛法中所说的无分别,并不是成为木头瓦块。

人、众生,毕竟是有情,

有情就有思维活动,

有思维活动就有善恶邪正的区别。

在修行用功的初步,正思维、善心善念,都是需要加以培养的善法。

当功夫用到纯熟的时候,真正做到一念不生,那就万法皆空。

面对万法,心念不动,万法都不是我们需要攀缘的对象。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不起分别,不等于没有分别。

自性分别还是有的,只是不执著。

没有执著,任运缘境,所有境界就成为实相。

以正智缘境之时,一切境界都是实相,都是事物的本质,不会在现象上起分别执著。

转识成智了,以智照境,智如境亦如。

所谓 “ 以如如智,照如如境 ”,

如如智就是正智,
如如境就是真如。
  
修行用功用到这步田地,才能说是入门;

不到这步田地,还在门外。

在门外修行有没有作用呢?

有作用。

所谓修加行,
所谓培植善根,
所谓广种福田,

结未来缘,都是为修行成就打基础的功夫。

基础功夫越扎实,未来的成就越大。

所以尽管还没入门,修行也不能放松,要培植善根。

善的根扎得越牢,出生的功德就越大越多。

有了功德,就会有成就。
  
修行不能望难生畏,而要知难而进,要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不要被腿子疼吓退了,不要被路途遥远吓退了。

我们无量劫以来流浪生死已经够苦了,

今天得遇佛法,有了了生脱死的希望,

找到了这条路,就应该坚持走下去,不要生退悔心。

要以精进的心,战胜懈怠懒惰之心。       
  
—— 注:本文选自《真际禅话》,

(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结下的大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趋于和解,岂非善事。

为什么又说“必有馀怨”呢?这是因为,人们虽有这种善心去帮助人调解怨仇,但都是一种有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知其内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双方的仇怨气势暂时平息,其怨心未必尽除,余怨仍扎根在心。待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熟时,因缘重新际遇,故技仍会重演,矛盾还会发作。由于因果规律的制约,这种恶性循环,世世代代,怨怨相报,无有终了。既然恶缘未了,余怨未消,这种善德也不彻底。由此可见,以有为解决怨仇之难。

人若失去天良本心,很难和怨为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本因上,通过自心的真诚忏悔,痛改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过错,在太极弦的另一侧寻找结怨的根源,偿还账债,解开怨结,方可彻底了结大怨。常言道:“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仅靠显态有为的言语去说和,不能从心的根源上去深挖,就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大怨。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所谓“契”,犹如今之“契约”、“合同”。古时的契约分为左右两栏,主人持左契作为存根,客方执右契以为凭据,主客各执其一,合之为信。自古以左为主,为先天;以右为次,为后天。左契为本,故存于为主者一方;右契为末,故执于客方之手。结账之时,以此为凭,两契相合,以验其信。
“执左契”之意,是说我处于先天无为之位,寂静不动,不责求于人,待人来责求于我。当持右契者来合契时,以契为信,见契付物。不计较来人相貌的美丑,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恶,也不论其人的高贵与贫贱,唯以契约为凭而已。

太上以执左契为喻,在于启示人们要复归先天,以无驭有,以先天主宰后天。左契为主宰,犹如真心,常处静定之中;右契犹如后天,处世应俗,随遇而动,应过即静,又复归于左。左右相辅相承,主次有序,相合相应,处世应物,浑然为一。

人的心身虽终日处在繁纷的红尘事务中,但不为物转,以静处俗,无心待物,以物付物。执契之喻,其事虽小,其理却大。来者处有为,我则处无为。一方处动,一方处静。有为者是外来以物动求,我以无为静而应之,虽有执契之举,但也只是遵循办事程序应之而已,一切都是自然。客者持右契付物,以合我之左契,此即是“我不求合而人自合”。执左契者,应于外而合于内,是一种人合于我的先天自然状态。

圣人不动心、不动念,其德心无为而民自化,这与执左契其意相同。故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由圣人推其义而知,人最贵于有德,厚德在身,犹如人之执左契,我不求于人,而人却来合我。这就是“司契”的真义。故言“有德司契”。“司”者,主也。

德的本质为“中和”、“柔弱”,有德之人能主合于无德者。有德之人,能包容一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身透发着祥和的气息,故人皆喜欢主动接近,愿受其德场之益。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

“无德司辙”,凡是以有心有为去行德,受人回报,其德不广,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无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于人,只能以有心有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满足为目的。凡是有为,必带有后天痕迹,故曰“司辙”。

“彻”与“辙”同。“辙”,即车行过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造车者打车时,其车轮的间距必须合于道路之辙,这是以我之有为,求合于彼之所需。无德者,不能以无为待人应物,只能用有为去应世,犹如车轮求合于路辙一样。以此物求合于彼物,皆是有为之为。故曰“无德司辙”。前辈云:“执德者无德”。此乃至理真言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天道至公至平,无亲无疏,对万物众生皆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天道规律的特性就是“常与善人”,“唯以德辅”。“与”者,即赞许、援助、给与、佑助等意。

“常与善人”,是说天道常在人们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帮助、护佑有善德之人。天道富有同类相亲的自然属性,故有奖善罚恶、助弱抑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诸多特点。天道与一切德善类的人与事,具有极强的亲合力,唯有善德之人,才能得到天道的助佑。故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说。

天之道以无为运化万物,毫无后天有为的辙迹。天道至善至公,善者得佑,恶者惩罚。天道自然,既不无故加福于人,也不会无故加罪于人。人既不能在无德的情况下去求福于天,有德之人也无须担心天会无辜降罪。无德之人与天道不亲,故不能得天道之助。有德之人,虽不求于天,却可以常常获助,庇(bì)尔不足,降尔遐福,护之佑之,历历可验。

文中曰“天道无亲”,看起来人好象与天相隔遥远,很难亲善,但实际上天道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常与”善人相亲相合。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悄然来亲合;我有罪过,也必遭天道责罚。毫无亲情可讲,毫无面子可留。世人常对天道采取实用主义,平日里不修善德,昧着良心做人行事。当灾祸临头时,想发大财时,才临时抱佛脚,才想起来烧香求菩萨保佑。此时求之亦枉然也。

世人以有心有为去“和大怨”,以有为之力强解其怨,虽也费心费力,但终难达到心合的目的。圣人能识透这其中的原故,所以执左。“左”者,先天无为也。惟求之于己,以先天德性去合人,何须在后天中乱动心、大费劳作呢?

以我之识心去求合人与物,就好比“司彻”之无德,损精耗神,劳而无益。执“左契”者,不求人而人自来合,这好比天道常与有德之人相亲相合一样,自然而然,不求自得。此二者验之于自然规律,即可知天道尽是无为,而毫无有为之弊端。

学道之人,千日修炼,在于一日大彻大悟。到此境界,则世间万事万物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即可掌握万物之实质,阴阳之分合,万物之变迁,皆在眼底。天之道即人之道,万事万物皆是道之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何须去有心有为呢?众生所以不能得道,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执着于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忧苦身心,即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身心即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无需执德,这才是真德上德,才能与天合其德。

【本章说解】

本章的主要精神,全在于末尾二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在无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圣人眼明手快之妙用。用人心有为去求合于人者,人之道也;我不以有为去求合于人,而人与物自来合者,天道之自然也。以我之有心去合于人,虽大费心思,大费气力,以有为强合人事物,终难得其合。故太上以“和大怨”来比喻,以明示“有为”处处难之理。
物自来合我者,我自顺其自然,无心无欲,若无其物,自修在己,不求合而无不合,这就是天道自然与德善无为的微妙。知此理者,则可知圣人“执左契”之义,以圣人为楷模,安于无为,常处于自然之妙。

本章是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重申要做到“无我”、“不争”之难。“柔弱”在平时无事时容易做到,但要临事时真能做到却不易。每当受到些微小怨还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横逆大怨时,能做到心平如水,无惊无忧,一心不动,应对自如,不生怨心,则确实比较难了。学道者若遇大怨,虽能勉强自和之,而心中却藏怒宿怨,即使暂不发作,而纤芥之怨未除,终有暴发之时,岂可言“上善若水”之道。

所谓德善,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便是圣人“执左契“的真意。契约有二,我执其左,只待执右契者来应,两契相合,验证无误时,以物付物,并不责求于人。圣人对于万物,顺逆皆无心,既来即受,受而无心;既去不留,不求不怨。来者不见其有怨,给者不自以为有德,德怨两忘,物我浑化,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物我不争”之德。若修德未达至备至纯,心中仍有物的痕迹,物我之情不化,吃了亏便生怨心,这无疑是再结新怨,再造新业。

善人虽常受亏于人,而天不会亏他。《图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俗话常言:“苍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道从来都是扶弱抑强,全力佑助有善德之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理易知易明,但非有定慧不能知,非有定力不能守,故曰“无以易之。” https://t.cn/z8ASXNe

#坐宝莲中[超话]#《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方便品第二(9)连续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因缘、譬喻、言辞,都是方便引导。

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方便」,即「方便智慧」,属于「缘因佛性」;「知见」,是「真实智慧」,它属于「了因佛性」;「波罗蜜」是智慧的种种手段。「方便」也好,「知见」也好,它是一种能量,「波罗蜜」是一种手段。这种能量必须通过手段,才能显现出妙用。比如语言是「波罗蜜」,我的智慧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是不是「语言波罗蜜」啊?语言波罗蜜表现出来的法理法义就是「方便智慧」。那表现出来的方便智慧,在没有表现之前是不是存在啊?在,那就是「真实智慧」。

无量无碍:「无量」说为「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无量」跟「大」同一个含义,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无」是表「如」,「量」是表「来」;「无」是「无相之实相」,「量」是「有相之实相」,合起来即「无相无不相之实相」,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以「大」、以「无量」来描述「慈悲喜舍」,妙不可言啊!

慈:世间人有亲缘关系、有恩缘关系,便有「慈」。而慈无量心是「无缘大慈」——不管冤亲债主、亲疏远近,一概以平等之心给其快乐,给其利益。「无缘」实际上就是大缘、无量缘,一切都是我的亲缘,帮他了生脱死成佛就是最大的利益。「悲」为拔苦济难。悲无量心叫「同体大悲」——一切的万法都是我。「慈」字,上「兹」下「心」,是不是「此心」啊?「悲」字,上「非」下「心」。慈悲,义为「此心非心」。破除我执,证大无碍。悲心救苦从空间上(横向)来讲叫「无苦不救」;从纵向上来看,要救拔众生离开两种生死之苦:「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之苦。喜:世间情执之一。而喜无量心呢,是欢喜一切众生皆成佛,欢喜一切众生皆在我前面成佛。舍:更滑稽了,把前面的「大慈」、「大悲」、「大喜」统统舍掉,舍掉之后,舍无量心变成「自性流露」。如果你老在想我是「大慈」,我是「大悲」,这已经落入分别。证得四无量心,便成就下面的「无碍」。

#妙法莲华经3337777##佛教妙法之论坛##风水宝地在此# https://t.cn/A64x7K9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狮子座】自信起来全世界都属于自己,自卑起来自己是世界的弃儿;冲动起来没带大脑,理智起来象只冷血动物;爱得狂热起来连呼吸都忘了,冷淡起来对方的存在都可以忽略不计
  • Plus先领105-5全品券 米小芽 儿童胚芽米450g*4盒 34.9元,营养丰富 给娃备上 618自助搜券>>> 淘宝京东618红
  • 对于创新联合体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陈榕虎建议,联合体应着眼医学前沿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需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重大疾病难题、关键技术节点,以
  • 当我们慎终追远去忆念祖先、思念我们祖先的文化时,我们的内心会被感动,这种感恩的心态是正能量的,这会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充电,也会让民心归于淳厚,让社会风气变得纯朴。
  • hio003#搞笑##情感#http://weibo.com/u/2674496960 任何事情,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
  • 等这帮人挑大梁了,才是真正的黑暗,也即是2025年左右。聪明,隐忍,专注力强,不卑不亢,你幸运地从小就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并为之付出努力,所向披靡……我欣赏你为自
  • 我们党在充分肯定资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积极作用的同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资本设置好“红绿灯”。我们党在充分肯定
  • !!
  • 如果要不指方立向,你的心不能专一,佛到底在哪里?将心比心,犯错的是你,你排队重要还是外面因为你的原因被堵住的人重要,世界不是围着你一个人转,我真的谢谢了。
  • 我曾经跟随江岸城市导览志愿者的脚步,走读老汉口,聆听那些优秀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我也曾在暮春的清晨,去警察博物馆参与旧物整理、修复的志愿活动,在大门口拍下一张博
  • ”这个发心是指我们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成佛,而这个发心住是指发明心地,就真正发现了自己的心地宝藏,那这个时候他的能力就非常强大的,是这样的。●初禅也是很舒服的
  • 晚安@M鹿M#汕头印象第一天所见所感如果没有人带,我可能不会来吃牛肉火锅,因为平常不算喜欢,但,今天有被惊艳到,“潮汕牛肉火锅”果然名不虚传[good]来到当
  • 推:《暖爱入骨,大叔心头宝》小说全文阅读简介:初入职场,我竟然爱上了比自己大12岁的腹黑花心建筑设计公司大BOSS江明朗,还被大boss母亲误认为是儿媳妇逼我生
  • 今年春节期间,700余名参建人员选择就地过年,为项目投产按下“加速键”。每年冬闲时节,老高都会来合作社务工,有了这份收入,他实现了四季增收。
  • #陳思羽Szuyu_Chen[超话]# 大家好 思羽的超話開了 所以本人來發下第一帖紀念下[老師好]從澳門冠軍賽開始 會在這裡盡量更新賽事動態 搬運一些個人相關
  • #防弹少年团釜山演唱会# 我周六晚上可能会对着手机/电脑哭死[泪]花样年华永不落幕阿永防永ARMY forever BTS foreverForever we
  • 雖然理想和現實的統一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需要從心裡明白,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與大環境是密不可 分、息息相關的。一個人多年延續下來,我們在自己
  • #宜昌身边事##夷陵腊梅话公益# 诗歌是语言的舞蹈,舞蹈是身体的诗歌,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要努力,要酷,要做一个可爱的人,人生如路,需
  • 这组实在不好修,就live吧今天准备去线下一书换一书的活动出门的时候发现忘带书了在路上看见一个像玩具店的房子进去看了一下,是欧阳娜娜的展好吧反正也忘带书了就进去
  • 【JD·一些美妆个护用品·好价】 阿迪达斯adidas男士止汗喷雾套装450ml:59.9 ✅入口: 仁和 5%烟酰胺润肤露2瓶:12.9 ✅入口: 夸迪 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