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手记#
或许不是它消失得太快,而是自己在产生这种感激之情的时候,没有选择去好好地体会它,而是迷失于“想要为这种感激之情找到一个对象” ,等回过神来,它已经彻底消散了。

不过有进步的是,虽然不能在迷失的时候立即察觉,却也能通过反思发现这种短暂而细微的迷失和走神。嘿嘿、

(与之前的“包容性”相反,明天反省一下我们如何展现自己身上的“挑剔”) https://t.cn/A6IlX8nq

《大悲咒》第五句
(第十七段)
5、【摩诃萨埵婆耶mó hē sà duǒ pó yē】观世音菩萨现自诵咒之本身相: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济世利人,为众生除一切身病、心病及一切灾难,帮助众生永断生死轮回。菩萨受持《大悲咒》从初地顿超八地,自得大利,所以常常自诵威猛神妙的《大悲咒》,为了利人,特将《大悲咒》流传于世,希望众生都能同诵《大悲咒》,同证佛果。
菩萨为什么要劝众生诵持《大悲咒》呢?因为《大悲咒》能给人种种利益和无穷的力量。那么有些什么利益呢?除了以上所说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士五种恶死外,还将得到以下十种利益、即:
1、能得安乐:安乐分世间安乐和出世间安乐两种,前者是在人世间享受平安、健康、幸福、快乐,但这种享受是有限制的,限制在有生之年,一旦死后,就完全消失了;而后者是在出世间享受轻安禅悦之乐,这种享受不受生死的限制,是永恒的快乐。常诵《大悲咒》就能得到这世出世间的两种安乐,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2、除一切病:病也分两种、一是身病:身病从自己所造杀生恶业中生,痴人无知,怪罪于人食五谷生百病,不知五谷有养命之德,岂可怪罪于五谷!真正的原因是病从业生、命由心造,这才是应该反省的根本。一个人身患疾病,不论大小,都是一种折磨,轻者不舒服,重者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一是心病:心病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知自己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更不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一生都在随缘造业,三苦八苦相随、烦恼缠绵相伴,死后随业流转,六道变相,永无止息。故知心病重于身病,但常诵《大悲咒》就能除一切身病心病,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3、延年益寿:延年是延长自己的生命、益寿是使延长的生命得到利养。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延年呢?延年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益寿呢?益寿最好的方法就是积德。行善主要是行五戒十善、积德主要是积福德和功德。这样做,不仅能得延年益寿,还能作菩提之因、终成菩提之果。另外就是常诵《大悲咒》就能得到长养菩提的延年益寿,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4、常得富饶:富饶已远远超过了富有,富有没有饶益的滋养,不一定能得到终生享受,因为天有不测风云,有人会见财生祸,甚至会要了卿卿性命;富饶是能够得到富有的饶益,不会节外生枝,能够得到终生享受,所以古有世代公卿、今有富二三代。如果有人想得富饶,只需常诵《大悲咒》就能在生生世世中常得富饶,是这个原因,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5、灭一切恶业重罪:恶业大致有十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言、恶口、两舌、贪婪、嗔恚、愚痴;重罪指的是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善知识)、出佛身血(毁谤三宝)、破和合僧。如果犯此十恶五逆罪,就会堕落在三恶道或受苦最重的无间地狱里,流转不息,难有出头之日。但能常诵《大悲咒》,就能灭一切恶业重罪,不堕三恶道,常生善道,直至闻法证果。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6、永离障难:障难指烦恼和苦难。烦恼能障菩提果、苦难能障菩提因,使人在六道中轮回不休,此名障难。烦恼细说有八万四千之多,粗说有贪嗔痴慢疑这六种根本烦恼,其实八万四千烦恼都从这六种根本烦恼中生,这些烦恼能使人迷失自性,不能得菩提果;苦难是指痛苦和灾难,
人在痛苦和灾难里,随缘造业,身不由己,迷失菩提之因,障菩提之道,不能出轮回。但能常诵《大悲咒》,就能永离障难,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白法指的是善法,增长一切白法就是增长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就能成就一切功德,功德圆满就能证佛菩提,终得大涅槃。一切善法都从十善中生,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言、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但能常诵《大悲咒》,就能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8:远离一切诸怖畏:怖即恐怖、畏指畏惧。人生最大的恐怖是面临天灾人祸、绝症死亡等;最大的畏惧是死到临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等。但能常诵《大悲咒》,就能远离一切诸怖畏,得解脱法,成菩提果,彻底远离一切诸怖畏。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9、成就一切诸善根:“诸”是各种各样、很多的意思;一切诸善根指的是所有各种各样很多的善根。善根有世间善根和出世间善根两大类,故称各种各样。世间善根以五戒十善为主;出世间善根以三十七道品法、四摄六度法为主。世间善根得人天果报;出世间善根得解脱生死烦恼,永享涅槃之乐的果报。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10、随愿往生:“愿”是愿望,愿望又可称为理想。学佛之人的愿望很多,比如想来世再得人身、或想去天堂、或想当罗汉、或想当辟支佛、或想当菩萨、或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或想到其他佛国净土等诸多的愿望。要想实现这些愿望,只需常诵《大悲咒》,临命终时,就能随愿往生。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常诵《大悲咒》,并劝众生也常诵《大悲咒》。
一个人要想得到以上所说十大利益,只需常诵《大悲咒》就能实现,如果能辅以其他的修法,效果会更好。比如持诵《大悲咒》后,又参禅念佛,修四禅八定、修念佛三昧等,这样感应就会更强更快。
本篇咒语中的“摩诃”译为“大”、“多”、“胜”;“萨埵”译为“勇猛者”、“有情”;“婆耶”译为“礼”。此句的意思是:敬礼修精进法、证得诸多殊胜佛果,具自觉觉他的大勇猛者观世音菩萨。菩萨自现诵《大悲咒》相,是希望众生也能像自己一样持诵《大悲咒》,不要执色身为真身,要正本清源,彻悟我身即佛身的道理,发大菩提心,超越三界,永断生死烦恼之苦。

修行的核心,是精神力的突破。

将精神力凝聚,澄清,提纯,升华。

直至精神力完全替代生命,直至精神力彻底消融身心。

损耗精神力的,是对世俗生活的沉迷与眷恋。

因此,修行者每一步的升华,皆落于“戒”。

戒除心愿对欲望的沉迷,戒除思想对世俗的评判,戒除情感对体验的眷恋。

戒,是修行者永恒不变的道路。

如何能戒?

全凭修行者,对信仰的坚贞,对心性的纯洁,对真理的膜拜。

纯净至极的信仰,是严苛履行戒律的,根本动力与永恒源泉。

当精神力,不再被肉身六根的,色声香味触法,见闻觉知所牵引。

精神力,就会由攀缘外界,转向内在静默,凝聚澄清。

内在专注,澄清的精神力,称为“观”。

凝定澄清的精神力,安宁广袤,宽恕纯洁,无染无挂。

就解脱了,心灵对精神力的约束。

心灵,根本是“识”,也就是刹那生灭的分别。

对精神力而言,心识,也只是一件衣服而已。

突破心识的精神力,呈现出圆满普照的无限。

熄灭时空,庄严不动,十方圆明称为“照”。

精神力,还原成为觉性。

或者说,觉性在三界六道众生呈现,就是个体生命之精神力。

只有一个生命,以世界予以表现。

只有一个智慧,以众生呈现心愿。

只有一个庄严,以宽恕予以表达。

只有一个真理,不可得归于当下。

纯粹精神,本具智慧。

智慧本身,绽放光明。

于是,脱离了人类身心意识之后,修行者会体证到。

不离身心,不触身心,而不生不灭的极耀普照,普照无漏即是智慧圆满。

内在的光明,距离人间“我”的肉身,思维,意识,越来越近,似乎只有十几公里的间距。

觉性光芒已经开始,透过思维,透过意识,透过心愿,直接“普照”人间。

就好像,广袤无际,无始无终,无尽无际的苍穹,要在一粒沙尘中,展现祂的威能。

人世间,众生百态,山河大地,社会自然。

身心内,苍穹世界,天堂众生,六道三界。

觉性中,无来无去,不生不灭,十方宇宙。

在人间“我”的身躯中,同时呈现,同时存在,同步发生。

只有睁开眼睛的人,才能够见到世界。

普照世界的觉性,世界是觉性所成就。

大千世界,不会因为众生闭着眼睛看不到,就不存在。

一切众生,皆以自心业缘,所现身心自我,世界人生。

人类所存在的社会,众生世界,自然万物,是意识记忆,与体验感知,所交织“投射”在身心内在的幻影。

是心意内部,经验与概念,凝聚根尘,在外部时空中,投射出来了世界,社会,人生。

处于人类时空中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无比广袤,这个宇宙无边无际。

那是因为,你用来认知世界的思维,体验,感知,逻辑,是很肤浅,很片面的,最表浅的生命境界。

当修行者的精神力,很纯粹,很单一,很专注,很干净的时候。

精神力唤醒了心灵,心灵自意识思想,自记忆概念,自体验感知中醒来。

醒来的内心,就可以脱离开头脑意识,与体验感受,所营造的人世间。

人世间这一层时空世界,是身心内在中,最单薄最肤浅,最表面最粗糙的空间。

心灵从意识中复苏时,身心内在,就会同时苏醒天道,地狱道,饿鬼道等很多空间。

当觉知,自心灵中复苏时,身心中将会呈现,三界六道苍茫宇宙,层层叠叠如恒河沙数般,不可计量的宇宙时空。

当觉性,自觉知中苏醒时,存在感的透明虚空,粉碎于当下,觉性光明普照十方三世。

三十十方圆明,微尘国土浩渺世界,皆是觉性所成就,庄严巍峨,瑰丽壮观。

三界六道一切微尘宇宙,广袤无际苍穹世界,只是倒映着觉性。

因倒映折射觉性,而有了现在,过去,与未来。

在倒映中,被倒影曲解的觉性,认知了倒影世界,从而生成了最原始的,三界众神。

这就是所谓颠倒众生。

觉性熄灭觉知,远离颠倒梦想。

故而澄清圆满,十方庄严普照。

觉性,由身心内在睁开眼睛,精神力层层净化,突破身心自我的过程,就是修行次第。

迷失普照,沉沦名色,就是无明。

沉沦无明,昏沉黑暗,就是生死。

自我觉察,离欲持戒,就是修行。

自证圣智,离幻即觉,就是觉悟。

照破无明,未曾发生,本来圆满。

持戒,是神灵牵着你的手。

虔诚,有诸佛无上的加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我可爱的老弟[二哈] 终于结束了长达四个月半的假期哟 [允悲] 老弟跟我说:我不想去学校不想去学校 耍了弄久还不想去噶(一个人自言自语,还是跟以前上初
  • #苏州约拍[超话]# 【人间草木·叁·柳】[微风]|“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juan+guan请嚯奶茶妆造摄影后期:本po出镜:@伊菲丫 老师:@知竹zZ @
  • ♡다시 만나고 싶은 사람이 되자♡ 사람들은 무수한 인연을 맺고 살아간다. 그 인연속에 고운 사랑도 엮어가지만 그 인연속에 미움도 엮어지는게
  • 五、11月16日7时以来,到过礼明庄镇的人员,请立即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村)报备,并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四、自11月19日15时起,新增划定礼明庄镇除高风险区以
  •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组照片中,邹冉夫妇最小的儿子冉明羲也正式出镜,虽然他才只有两周岁,但能够登上媒体,说明他也可以为家里赚钱了,前些年邹市明夫妇就是靠着大儿子轩轩
  • 深圳的事情对我来说还没完,这整件事关乎到你们的和我的幸福(因为他们很显然是一体的)它阻碍了我像之前那样生活。离开深圳的话,我会得到一切,我是说,我会变成一个平静
  •   【天空之城——七星山】   “大庸有座七星山,比天还高三尺三”这是流传在张家界的一句俗语。   七星山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镇,有着“天空之城”的美誉
  • 麦片和面包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勾引人(不是)大家一定要好好吃早餐!(平论区揪三位晒的朋友免~)好评无数的核桃仁和番薯干,新货来喽!
  •   天津喝茶讲究“口”“口”就是味道,怎么保证味道,怎么把味道介绍给消费者,这就成为了台面幕后所有员工的基本功之一,由此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基地应运而生。但留住人的
  • 这个味道真的很清新【119】Loccitane/欧舒丹 马鞭草润肤乳250ml这款果漾香型稍微弱化了马鞭草的薄荷味道,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混合果香,这款香型夏天冬天
  • ↓↓↓✅ 梨花狗全网可返,有邀新奖和首单0元购,平级有佣,升到第二级部分佣金比星返高一丢丢升级难度系数:⭐️⭐️✅ 星返全网可返,无邀新奖和0元购,平级有佣,初
  • 我们必须得承认人走茶凉的道理,哪怕离开很短暂,走了就是走了,不是所有的回头,都有人在原地等你。只要还有得发挥,就不要放弃。
  • #张远[超话]# 这几天ybjj太燃了大家都在努力拉票,还顺便安利了远远,为小春茶保住了前三的位置,获得大屏投放的机会,被大家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抱一抱]期待上海
  • 说到底你追星啊嗑cp啊或者在别的兴趣领域耕耘,图的不就是那点精神抚慰嘛,那还管其他的干嘛,自己开心捣鼓就完事儿了(前提是遵守公序良俗不违反道德法律(和这个圈子没
  • "너희들 학창시절에 가장 즐거웠던 경험은 무엇이었니?"ㅋㅋㅋ...항상 질문을 좋아하는 친구..오늘따라 문제도 많네~~내 인상속
  • 혹시 뭔가 특별한 인연 때문일까? p1-p2.우연하게 이 두장의 그림을 보았다.. 이것이 바로 진정한 가을의 모습 아닐까? 풍성한 수확의 계절에
  • 黑夜降临已久,晨光遥遥无期,青黄不接的时刻,又醒了。纪伯伦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我已远远超越七次我鄙视自己 沉沦于虚无世界在虚无的世界 苦苦寻觅一座根本不存在的庙
  • #张元英[超话]##张元英宝宝公主# 221112 ICN饭拍预览7p cr.Yullow_IZ/anecdote_wy/kimkolkak ——————
  • 有的人进入你的生命,会让你人间值得,会成为你的光。张爱玲说:“婚姻我都替你们试过了,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选错了,往后余生每一步都是错,你会偿尽人间苦楚,取舍两难。
  • 谢谢琼琼记得我一直想买一个白色小包包,小ck的五金真的会美哭我[开学季] don't forget me i beg. sometimes it lasts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