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周末荐读#
《黑池坝笔记》节选

文/陈先发

1
诗是从观看到达凝视。好诗中往往都包含一种长久的凝视。观看中并没有与这个世界本质意义的相遇。只有凝视在将自己交出、又从对象物的攫取中完成了这种相遇。凝视,须将分散甚至是涣散状态的身心功能聚拢于一点,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能力。凝视是艰难的,也是神秘的。观看是散文的,凝视才是诗的。那些声称读不懂当代诗的人或许应该明白,至少有过一次凝视体验的人,才有可能是诗的读者。

2
因为自我审视而产生的深度不安,是诗的基石。其中最紧迫的力量,是懂得了“生命本身的盲目不可撼动”后随之而来的不安。写作,种下的是企图颠覆此盲目的冲动,收获的只是对此不安的侧目与吟咏。这里横卧着诗歌真正的通幽之路。

3
像一根柏枝被风吹离原本的位置。诗必须认识到,诗不存在一个原本的位置,它于同一瞬间在不同的位置上曳动不息。一个词被放错位置而猝然爆发的力量时而触动一首诗的形成。被“放错位置”的幻识是诗之律动。

4
危险逼迫语言从惯性中醒过来,甚至是从一种醒着的状态上醒过来。是醒着的叠加。诗对一个人在不安中依然存在的昏睡状态葆有浸入和冲撞,加速诗自身的形成。也需要从语言的假寐状态中醒过来。

5
说“诗是什么”比“诗不是什么”蕴藏着更多的风险。说“万物皆有诗性”事实上是避让“诗不可说”的深沉困境。

6
每一首好诗都是某种深埋之物的显现,埋它的人无法遮蔽自己。埋它的手,埋它的铁锹,埋它的时代面容都会从语言中涌出来,没有一种诗能捂得住这种生命中最汹涌的律动。因为这种显现是诗的本质。

7
一首诗的形体和每个精微的脉动,对构成它的词语都是一种最神秘的回报。

8
诗是以言知默,以言知止,以言而勘探不言之境。从这个维度,诗之玄关在“边界”二字,是语言在挣脱实用性、反向跑动至临界点时,突然向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的渗透。见其味、闻其声、触其景深。读一首好诗,正是这五官之觉在语言运动中边界消融、幻而为一的过程。也可以说,诗正是伟大的错觉。

9
许多时刻,弥漫在我周围的沉默,仿佛是很多年前另一个人留下来的。一首诗中沉默是这个诗人最难解的遗产,它是牢固的、个人化的,也是充满弹性的,只有遭遇最沉浸的倾听时才涌现出来。

10
诗歌最深刻的智慧或许正是它懂得了,无论什么样的语言行动都必须与人类最原始的巨大天真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并始终以此为诗的伦理。

11
所有关于诗歌的理论本质上都是反噬自身的,即,诗活在与这种理论相冲撞的力量上、但不在与这种理论对立的另一理论中;活在这种理论之解体上、但不在它的碎片中。

12
诗的吊诡在于,一种作为原型的生活真实,对应着语言中无数种矛盾着的艺术真实。这种矛盾,时而真实到让我们的生活原型更迫近一种想象。

13
语言向自身索取动力的机制是神秘的,时而全然不为作者所控。总有一些词、一些段落仿佛是墨水中自动涌出的,是超越性的力量在浑然不觉中到来。仿似我们勤苦的、意志明确的写作只是等待、预备,只是伏地埋首的迎接。而它的到来,依然是一种意外。没有了这危险的意外,写作又将寡味几许?

14
写作经验中最珍贵的东西、真正的个人性,恰恰更多地置身于我们的败笔与缺陷中。正如疾病中包含着真实的个性生活。技艺时而企图隐饰而不能真正隐饰的东西,是这些忠实于自我的缺陷,让语言中的面目更为清晰。

15
大诗人是复杂的精神与心理现象综合体,他的语言之体内,会有大片的废墟、荒漠,有种种令阅读不适之处,刺激着人的各类精神或生理反应,会令人厌倦、抵制、止步,这些与巨大的精神愉悦间歇性发生,它永不可能让你的进入之路一直杏花细雨、春风和畅。

16
写作中最扣人心弦的时刻,是我们觉得深深被羞辱却无以说出的时刻……是语言在它自己体内寻找着一条羞愧而僻静的出路的时刻。

17
不为任何写作信条所累。无论是万人景仰的还是众口唾之的,无论是过时的还是先锋的,如果它们束缚了我,它们就是同一件东西。除了我需要某种“自缚状态”之时。

18
范宽之繁、八大之简,只有完成的区别,并无思想的递进。二者因为将各自的方式推入审美的危险境地,而迸发异彩。化繁为简,并非进化。对诗与艺术而言,世界是赤裸裸的,除了观看的区分、表象的深度之外,再无别的内在。遮蔽从未发生。

19
弱者最醒目的标识是,不能释怀于他人的不认同。或者说,一个弱者身上总是依附着众多的弱者,他更需要共识的庇护。这其实是在同一类盲视之下,一个人无数次路过他自己。

20
世界的丰富性在于它既是我的世界,也是猫眼中的世界。既是柳枝能以其拂动而触摸的世界,也是鱼儿在永不为我们所知之处以游动而穿越的世界。既是一个词能独立感知的世界,也是我们以挖掘这个词来试图表达的世界。一座在镜中反光的世界,一个回声中恍惚的世界既是一个作为破洞的世界,也是一个作为补丁的世界。这些个世界既不能相互沟通,也不能彼此等量,所以,它才是源泉。

21
诗中虚拟的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真实。父亲死去后,他不可能在他曾穿过的衣物中,不可能在墙上的遗像中,不可能在坟墓的土中,那些都是无法替他保持体温的存在。只有在我的诗中,他依然在呼吸、在走动,组成他新身体的语言中每时每刻都有力量在流动。这力量让他不仅仍是我的父亲,也会成为无穷的“他者”的父亲。

22
我曾说作者从一首诗中的消隐,正是这首诗成功的标识之一,诗要瓦解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作者自身。但这绝不意味着诗需要与共识达成审美的同谋,恰恰相反,诗一诞生即依赖对共识的挑衅来完善自己。一首诗带着被更多人接受的恐惧而被更多的人接受。这听上去悖谬,但何尝不是诗歌生成学最神秘的胚胎因子之一?
(未完待续) https://t.cn/AigyPqLc

雜寶藏經卷第十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優陀羨王緣 羅睺羅因緣 婆羅門諂偽緣 婆羅門婦欲害姑緣 烏梟報怨緣 婢共羊鬪緣)

(一一六)◎優陀羨王緣

昔優陀羨王,住盧留城,聰明解達,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愛敬,情最寵厚。時彼國法,諸為王者,不自彈琴。爾時夫人,恃已愛寵,而白王言:「願為彈琴,我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彈,夫人即舉手而舞。王素善相,見夫人舞,覩其死相,尋即捨琴,慘然長歎。夫人即白王言:「如我今者,受王恩寵,敢於曲室,求王彈琴,我自起舞,用共為樂,有何不適,放琴而歎?願王莫隱,而見告語。」時王答言:「我之長歎,非爾婦人之所可聞。」夫人白言:「我今奉王,至誠無二,若有不理,宜應告勅。」慇懃不已,王以實答:「我之於爾,豈容有異?爾向起舞,死相外現,計其餘命,不過七日,由是之故,捨琴而歎。」夫人聞已,甚懷憂懼,即白王言:「如王所說,命不云遠。我聞石室比丘尼說,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由是之故,我欲出家,願王聽許,得及道次。」時王情重恩愛不息,語夫人言:「至六日頭,乃當聽爾出家入道,不相免意。」遂至六日,王語夫人:「爾有善心,求欲出家,若得生天,必來見我,我乃聽爾得使出家。」作是誓已,夫人許可,便得出家,受八戒齋,即於其日,多飲石蜜漿,腹中絞結,至七日晨,即便命終。乘是善緣,得生天上,即生三念:一念憶本為是何身?二念本緣修何功德?三念現今定是天身。作是念已,具知本緣并與王誓,以先誓故,來詣王所。

爾時光明遍滿王宮,時王問言:「今此光瑞,為是誰耶?願見告示。」時天答言:「我是王婦有相夫人。」王聞是,語:「願來就坐。」天答之言:「如我今者,觀王臭穢,不可親近。我以先誓,故來見王。」王聞是已,心即開悟,而作是言:「今彼天者,本是我婦,由有善心,求索入道,出家一日,尋即命終,由是功德,而得生天,神志高遠,而見鄙賤。我今何故,而不出家?我曾聞說,天一爪甲,直閻浮提,況我一國,何足貪惜?」作是語已,立子王軍,用嗣王位,出家學道,得阿羅漢。

爾時王軍王,統臨國已,信用讒佞,不恤國事,優陀羨王,愍念其子并及國人,欲來教化勸令修善。時王軍王,聞父將至,踊悅無量,欲勅一切於路往迎。時諸佞臣,畏懼被遣,即白王言:「如王今者,首戴天冠,坐師子座,師子之座,法無再坐。若迎父王,還復王位,必殺於王,王若立者,須害父王。」時王軍王,心懷憂愕,疑惑轉生,勸諫不已,遂作惡意,募栴陀羅,往殺其父。時栴陀羅,既受募已,到父王所,頭面頂禮,而白之言:「我之昔來,亦受恩遇於父王所,實無逆心,而今被遣來殺父王,若不加害,必受誅罸。」父王答言:「我今來者,欲化爾王,豈可愛身使爾被誅?」便引項令長十餘丈,語栴陀羅:「隨爾斫截。」時栴陀羅,極力斫之,刀不能傷。父王愍故,而借神力,語栴陀羅:「爾今為我往語爾王:『爾今殺父,復害羅漢,作二逆罪,好加懺悔,可得輕罪。』」時栴陀羅,既受勅已,舉刀復斫,斬父王首,齎向其國。時王軍王,見父頭已,顏色不變,知父得道,不貪王位。悔情既生,心懷懊惱,啼哭悶絕,良久乃蘇,問栴陀羅父王所說。時栴陀羅,以父王勅,而白於王:「爾既殺父,復害羅漢,作是二逆,須好懺悔。」聞是語已,倍增斷絕,而作是言:「今我父王,得羅漢道,有何貪國,而使我殺父?」時彼佞臣,懼王加害,而白王言:「世界之中,何有羅漢?王信空語,用自苦惱。」時王答言:「今我父頭,死來多日,顏色不變,自非得道,何由有是?又我父時,大臣婆咥師,優波咥師,普皆出家,得羅漢道,種種神變,我等所見,於此涅槃,收骨造塔如今現在,云何噵無?」佞臣答言:「世幻呪術,及以藥力,亦能神變。彼二臣者,非是羅漢。比更數日,示王證驗。」作是語已,便於塔所,造作二孔各置一猫,於塔養食,喚言咥師出,猫出食肉,語令還去,還入於孔。如是教之,猫便調伏,而白王言:「今王欲見咥師等耶?願往共看。」王即命駕,往至塔所。時彼佞人,便喚咥師出來,猫即出孔,語令還去,猫便入孔。王既見已,迷心遂盛,任意所作,不信罪福。

時王出軍,遊戲廻還,於其路次,而見尊者迦栴延,端坐靜處,坐禪入定。時王見之,便生惡心,手自把土,用坌尊者,語左右言:「爾等為我各各以土坌迦栴延。」于時土聚,遂沒尊者。有一大臣,信心三寶,於後而至,聞見斯事,極大懊惱,即為尊者,除去其土。復語諸人:「有念我者,而除此土。」爾時尊者,坐琉璃寶窟,神儀鮮澤,無污坌色,大臣歡喜,頭面禮足,白尊者言:「今王無道,作是惡逆,善惡必報,何得無患?」尊者答言:「却後七日,天當雨土滿其城內,積為土山,王及人民,盡皆覆滅。」大臣聞已,心懷憂惱,即以白王;又自設計,造作地道,出向城外;七日既滿,天雨香華珍寶衣服,於其城內無不歡喜,佞臣白王:「而今此瑞,皆由王德,無智之人,反生誹謗,云當雨土,而獲珍寶。」如此誑惑,前後非一,惡緣之後,聞有善瑞,皆來雲集。時城四門,冥緣力故,盡下鐵關,逃隱無地,天便雨土,滿城山積。而彼大臣,共有心者,地道而出,向尊者所,而白之言:「感惟此城,一日覆沒,雨土成山,君民并命。先有何緣,同受此害?」

爾時尊者,語大臣言:「諦聽諦聽!當為爾說。乃往過去若干劫,時於其國內,有長者女,住於樓上,清朝洒掃,除棄掃糞置比丘頭,不知懺悔。會得好夫,爾時諸女,而問女言:『爾作何緣,得此良匹?』時女答言:『更無異事,由我掃樓,坌比丘頭,由是之故,值遇好壻。』諸女聞已謂如其言,競共聚土,用坌比丘。由是業緣,普受斯報。」作是語已,共功德天,向花氏城。自昔以來,盧留城而與彼城,迭互盛衰,此國既滅,彼城復盛,由是之故,而尊者等,向花氏城,好音聲長者於其界首,供養尊者。爾時長者,素自殷富,尊者到家,財寶豐溢,殊勝於前。既至城已,尊者迦栴延,而白佛言:「好音聲長者,有何因緣,有好音聲,巨富無量,財寶盈溢?」

佛言:「乃往過去,有一長者,日日遣人,請五百辟支佛,就家設食。而彼使人,常將狗往。會有事緣,不得往請。狗依時節,獨詣僧坊,向僧而吠。時辟支佛等,而作是言:『俗內多事,脫能過忘,向狗來吠,似喚我等。』即便相將,詣長者家。爾時長者,甚大歡喜,如法供養。爾時長者,我身是也。爾時使人,阿那律是。爾時狗者,好音長者是。由是之故,世世好聲,而多財寶。」是故智者,應於福田所懃力供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江同志的离开,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看了联合早报对江同志一生的简短视频介绍,作为80后不惑之人,尤为感慨,从年少到中年,大部分都在那个时代,从落后到发展,从贫穷到
  • #田柾国[超话]##30天安利田柾国# DAY 8 用一句话和几个词来概括你眼里的小国吧真诚和自律我从来都不怀疑他所展示的真心,出道9年说的最多的是“我会好好努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佛系d个cp或者固玩平时不怎么主动上线,上线基本上也是决斗,如果你需要可以喊我上线一起玩,因为是回归玩家所以决斗技术不太熟悉新的回响
  • 无论何时,每当我看到美好的风景,总会顺手拍下;我想,这也是保存美好瞬间的一种方式吧。比如我,我喜欢用拍照的方式去记录某一时刻的美好,让那一刻成为永恒。
  • 正当来的还好,不正当来的,往往是害了子孙的福报。靠破财能消业的还好处理,还有一种果报,就是身体一直生病。
  • [哈哈][哈哈][哈哈])有些人在你身边,可能更不需要说什么,而是能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学到东西,榜样就在身边[加油][加油][加油]师兄,我的人生导师。饿了么 美
  • 3种例外情形的经营者须落实好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措施,并确保进口冷链食品专区存放,防止产生交叉污染,同时将进口冷链食品信息、两个“证明”以及销售去向等录入上传
  • 晚安[月亮]早上按要求下楼做完核酸抬头看到今天的天空格外晴朗,月亮都不舍得这晴空万里,小区里的银杏叶飘落一地,金色一片,突然有种深秋的感觉(虽然已经立冬)[偷笑
  • 12、猪宜配羊、兔生肖大吉,与其它生肖一般:财星拱照,幸庆多财,安居乐业,子孙兴旺,做事财星长临。60岁后及老来,运势不错,反而有好的生活,也或是得子女之福报吧
  • 一直被捧在手心養大的大小姐討厭著不能出外的大家閨秀的生活,所以每逢聽到小伙子跟她說外面世界的時候,她都露出了羨慕又渴望的眼神。為的就是把心愛的她留下美麗的倩影,
  • 1. 申请环境设计学科、艺术学科及剧场美术设计的学生2. 高等学校专攻科毕业的学生3. 外国4年制大学尚未毕业就出愿的学生⚠️大学院修士日语要求:❗️EJU26
  • 但是,这场的音色我觉得不如法兰,可能是巡演的关系,感觉弦乐还有管乐没找到和这个音乐厅产生共鸣的音量。听完下半场,拉赫马尼诺夫第三交响曲,感受到了老爷子的风格,铜
  • 7⃣️禁止出售音乐音源以及UNIVERSE付费内容,一经发现屏蔽一天,多次踩雷区者永久屏蔽。拼(如:台历)有官方定价后需标价(在预售期转单❗❗❗)发现一次屏蔽一
  • #KinKrit[超话]# 大家都很疑惑21年马群耀送了什么礼物给PP,已知是香奈儿,然后长长的。问我理由,说来话长,PP在21年BK生日之前开始戴这条项链的,
  • 生活中没有怨气,自是放过了别人,饶了自己,让花成花,让树成树。你眼前的风景再美,如果驻足不前,风景还是依旧;你手里的东西再好,如果一直抓住不放,你所拥有的也只能
  • 当时知道你要退役的时候眼泪就不能自制,北奥是你的最后一场奥运,也是离我最近的一场,我那时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现场。这期间你带给我的力量一句话根本就说不完,我依靠着
  • ”这世间,有多少人期待着,可以牵着所爱的人的手,一起走进这样一个落雪的静夜,听雪落的声音,赏雪中的红梅,煮茶品酒,一起品味“坐看青竹变琼枝”的雅兴;或者,享受“
  • 从历史经验来看,宽货币紧信用阶段,债券市场将会有不错的表现,而到宽信用阶段,尤其代表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的相关科目(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开始回升,股票市场将开始有
  • baby满足我的小小愿望了~吃了ending的之后,你姑姑来找咱俩了,说实话可害羞,你也不帮着我说话!4.叔叔阿姨让你给我买明天的吃的,但是我没要,回去后阿姨说
  • 8时12分,孩子母亲艾女士赶到派出所,看到孩子的瞬间崩溃大哭,小萌娃见到妈妈也激动地大哭起来。】胡先生趁着假期带家人来南京旅游,在家乡高铁站出发时不慎把身份证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