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启示录:我从潍坊学到了什么?|| 大视野(二)

二学潍坊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给人民带来了获得感

学潍坊的第二层理由,是潍坊的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发展得比较均衡。协调发展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尊严感很强。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2020年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1元,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9:1,大大低于全省(2.33:1)和全国(2.56:1)的城乡差距。

以前只知道潍坊所辖的寿光是“蔬菜之乡”,来了才知道全市12个县市区都有特色,寿光是设施蔬菜(大棚),昌乐是西瓜,昌邑是大姜,安丘是大葱,青州是银瓜和蜜桃,潍城和寒亭是潍县萝卜(注:潍县是指潍坊市在解放前的旧称),临朐是大樱桃和山楂,诸城是苹果和绿茶,高密是葡萄,峡山是有机蔬菜,坊子是都市休闲农业。不少品牌都是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丘大姜”“安丘大葱”更是入选了中国首批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

潍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自己进京销售,卖不动,要先运到寿光再进京。原因在于这里是市场集散地,来进货的商户各种菜都会配一些,外地来的单一农产品很容易被配出去。如果不到寿光,就享受不到大市场一站式服务的红利。

农业和工业是可以互动的,潍坊的农机和配件生产企业有650家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的35%。

我在寿光参观了蔬菜小镇的物联网大厅、品鉴中心、种质资源库,参观了国内单体面积最大、占地120亩的中国寿光型智能温室,以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与其说是农业,不如说是用高科技、标准化、工业化的方式做农业。在智能玻璃温室内,几乎见不到人,生产管理的全流程都实现了云端托管、智慧程控和远程操控。温室内有20多个机器人在工作,授粉、运输、喷药、巡检、精准水肥、潮汐灌溉、分拣等等,都自动化了。控制中心收集汇总所有机器人的数据信息,并在处理后生成指令进行反馈。如果温度过高,会下达指令启动温室的风机系统或外遮阳系统。如果巡检机器人巡检到叶片的病斑,或需要叶面追肥,会自动下令,让喷药或者喷肥机器人去操作。

在媒体对寿光蔬菜产业的报道中,充满了这样的细节——

西红柿一棵就能结150多斤果,机器人还可以根据色彩感知,穿行其间自动摘果;

辣椒外表五颜六色,仅品种就有100多个;

西瓜不再匍匐满地,而是一个个被吊了起来,藤蔓犹如电线,西瓜好似灯笼,一个西瓜能卖到100元,每亩收入从3.4万元增加到8.9万元……

寿光是享誉全国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从1989年发端至今,“土大棚”进化到了第七代智能化大棚,种植主体也增加了不少“80后”“90后”,被称为“棚三代”。他们很多都是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回乡务农创业,有的村已回来了几十个大学生。大棚科技含量高,里面装着自动控制系统,大棚卷帘、喷淋、放风等温湿度调控、水肥调配浇水,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完成。由于科技化,大大减少了体力劳动强度,再加上紧靠市场,销售不成问题,年轻人自然愿意种菜了。

一对大学生夫妻,在寿光建两个大棚,一年可收入三四十万元。而弥河边挺好的河景房,每平方房价不过7000元。大棚夫妻一般都有一部带拖斗的农用车和一部轿车,每天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常常开车出去旅游,其生活状态比很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惬意的多。

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不是只有蜂拥而去一二线城市一条路,似乎不到那里就没希望。寿光的“棚三代”创业者,昭示出价值创造和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

在寿光,最让我眼界大开的是洛城街道屯田西村。该村有963户3500多位居民,因城市化改造,村庄变城市,居民小区都是“三无楼”,即无空调室外机,无防盗网,楼体外墙无下水管道。小区每季度评选“红旗楼道”、优秀楼道和“美丽庭院”(居室美、庭院美、厨房美、厕所美),村里拿出少量资金,奖励多数,促进少数,引领全部,邻里关系和家庭环境非常和睦。

屯田西村建了6个服务中心。其中党群服务中心设村级服务、民政社保、物业服务、流动人口等10个服务窗口,进一个门办所有事;老人活动中心实用面积120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健身按摩、图书阅览、休闲餐饮、舞蹈瑜伽、书法影视、棋牌娱乐等11个功能区;地下文化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配备了乒乓球桌、儿童滑梯、舞台、显示屏和储物柜,晚上群众可以来跳广场舞,也解决了室外扰民问题,这里还配备了整体厨房、30套桌椅和锅碗瓢盆,家里有喜事宴请可免费使用。

此外还有青少年培训中心、综治物业服务中心、警务助理调解中心。小区物业管理按照城市小区一流智慧物业标准,居民不收物业管理费。

2020年屯田西村还投资4000余万元,建了一处馆建面积4500余平方米的仓颉汉字艺术馆(注:仓颉是寿光人),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汉字演变为主题的艺术馆。

在屯田西村参观时,我们一行好几位都说:“比我在上海住的某某小区还好。”可见,有的三四线的地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并不次于一线城市。

屯田西村为什么发展这么好?因为走了“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村庄”的路子。当然他们有有利条件,就是城市化改造,改造后给村集体留下了9万平方米沿街房和近2亿元资金。村里投资3.5亿元建了两处学校,一处租赁给寿光现代中学,一处租赁给街道办事处,年租金收入2000多万元。这就把流动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既有稳定收入,还能持续增值。

屯田西村的沿街商铺只租不卖,80%商铺由外来商户租用。村里把给村民发放肉奶蛋油改成发放“福利票据”,村民在商铺吃饭、购物、理发都能用,商户定期拿着票据到村里兑付现金。这就使票据能流通起来,既满足了村民需求,又刺激了商铺消费。

屯田西村已经没有农业用地,他们就创新探索“飞地经济”。由村“两委”牵头,与土地富余的化龙镇签定承包协议,承包了400亩土地,村集体出资配套水电井路等基础设施,38户村民承包建设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20多万元。“白天当农民、晚上当市民”成为一些村民的生活新模式。

2020年,屯田西村集体收入为3100万元,给村民发放福利人均7000元,60岁以上的9000元。我还听说,“村改城”后,一户人家的新住房总面积为180平方米,有人就住60平方米或120平方米,把其余的用于出租,也是一笔收入。

屯田西村有城市化改造红利,如果没有,农村是不是就发展不起来?不是。

寿光有个东斟灌村,很偏僻,但他们抓住了俄罗斯、韩国、日本喜欢吃彩椒的市场机会,几年来由村合作社带领社员拆除旧棚300多个,新建高标准新式大棚400多个,本村社员流转周边村庄土地3000多亩,还带动辐射20多个村庄发展彩椒大棚2万多亩。周围一亩地原来的年租金只有六七百元,后来涨到了1200~1500元。菜农们采用土壤改良新技术,秸秆还田,使用环保酵素,减少病虫害,新一代大棚生产的彩椒与老旧大棚比,个大、色泽亮丽、口感香脆、产量更高。斟灌彩椒已是寿光蔬菜的知名品牌。

一个品牌带动了全村产业振兴,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东斟灌村新建了卫生室,建设了文化广场、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统一规划建设了居民楼3座,别墅楼116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三学潍坊走出了一条自主现代化的不断进化之路

我刚到潍坊就问,潍坊的发展是不是靠别的地方的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比如靠不靠济南?靠不靠青岛?靠不靠京沪?答案是都没有。

潍坊也不像经济特区、最早的沿海14个开放城市等等,有先发的激励政策,可以快速接入国际大循环,一步先,步步先。

潍坊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头上有一些国家的“帽子”,如国家级高新区(全国有169个)、潍坊综试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个截至目前是唯一的),但潍坊的“帽子”和济南、青岛、烟台比并不多,比如潍坊现在还没有自贸区,更不要说和特区、国家级新区比了。

这正是潍坊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学潍坊的第三层理由。即潍坊的现代化之路是立足于自主、自立、自强的道路,同时又不自我封闭,而是很开放地连接世界。

潍坊这种充满内生活力的特质,可能要从历史文化基因中去挖掘。潍坊历史悠久,是“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最早发明了煮海制盐,潍坊有100多公里海岸线)和“农圣”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者)的故乡。这“三圣”,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创客,是创新者。

山东为齐鲁文化发祥地,潍坊地处山东半岛西部,历史上属于齐文化。齐国临海,是滨海半岛型环境,多盐碱地,有鱼盐之利,并不太适合农耕。鲁国是内陆河谷型环境,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齐国人脑子活(“足智”),好议论,士、农、工、商、贾五民俱全,而鲁国喜好儒术,讲究礼仪,百姓拘谨节俭。

在历史上,齐国人崇拜海仙,鲁国人崇拜谷神。齐国实行“尊贤尚功”的用人政策,也就是拿业绩说话,鲁国则是“尊尊亲亲”,讲究血缘关系。齐国实行“商工立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盐业和纺织业都很发达。齐国开放务实,吸引了各国人才(“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不分国籍与出身,选了76位人才为“上大夫”,百家争鸣。鲁国则坚守以农为本,重农桑,崇尚礼仪,安守本分,重义轻利。

这样的历史文化应该是有深刻影响的。潍坊人思维灵活,爱创新,只要有机会就愿意尝试,而且能创造出机会。同时,潍坊人务实,实干,能坚持,这种坚韧性可能受到了鲁文化的持重一面的影响。

在潍坊我调研了三家世界级企业,歌尔股份,潍柴集团,豪迈集团。也和玉马遮阳、迈赫机器人、华特磁电、宝龙达、赛马力发电设备、蓝想环境、宏源防水科技等科创企业进行了座谈。全都是制造业,都做了很多年,都在不断变革创新。这种“创新+实干+坚持”的风格,想来是有历史文化积淀的。

但光有历史远远不够。历史文化和一定的现实条件只是提供了迈向现代化的初始基础,能不能做好做强做大,靠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稀缺的,企业家在哪里出现也带有一定偶然性。

民航局:春运准备工作已就绪 多措施促进行业恢复发展

在1月12日民航局召开的中国民航全年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就春运工作安排、航空物流发展、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等问题回答记者问。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今年春运工作将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据初步预测,民航将在春节假期前后和元宵节后迎来旅客出行高峰,特别是节后很可能出现学生流、务工流等客流叠加的情况。为满足客运需求,民航局积极引导航空公司转投国内航线,放宽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考核要求,鼓励航空公司灵活调配运力。截至1月10日,在春运期间已安排国内定期客运航班计划58.67万班的基础上,民航局及各地区管理局已批复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加班20297班。1月7日,民航局已下发通知,特别提出各航空公司要密切跟踪国内部分地区偶发疫情情况,配合防控要求做好客票退改服务工作,各机场要加强与地方春运机构对接配合,做好抵离旅客交通顺畅衔接,同时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旅客服务工作,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针对春运期间旅客集中出行、疫情传播风险提升的情况,民航各部门将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和应对策略,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行业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对此,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在国务院领导同志关心下,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民航局已积极出台多轮助企纾困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两年来为行业降成本近200亿元,稳定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2022年,民航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稳”字出发,围绕市场主体发力,稳主体、稳市场、稳预期。主要是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行,同时继续加大纾困力度,统筹行业内外资源,争取国家对民航业阶段性和制度性相结合的扶持纾困政策,继续用好现行中小机场、支线航空、通用航空等补贴政策。另外,民航局也鼓励民航企业苦练内功,改善经营管理,降本增益,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市场策略,深耕细分市场,形成各自差异化竞争优势。总体来看,当前民航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客观的、特殊的,也是阶段性的,民航全行业有信心渡过难关、迎来复苏。

全球疫情形势同样对国际航空货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徐青介绍,2021年,民航局统筹做好促进航空物流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实施货运航班审批“绿色通道”,持续优化货邮飞行航班时刻配置,持续完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布局,航空货运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共保障国际货运航班20万班,同比增长22%,其中客改货航班6.9万班;累计完成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增长8.2%,已恢复至2019年的97.2%。全行业累计保障防控物资航班12万余班,运输防控物资47万余吨;保障新冠疫苗航班2000余班,保障疫苗货物近1.6万吨,确保了重要物资航空运输安全、高效、顺畅。2022年,民航局将结合落实“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航空物流保障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完备的保障体系,构建精准协同的治理体系“三个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民航局将对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提升首批23项专项试点逐步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并形成相关标准指南,总结推广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试点经验,并加快推进《公共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公共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整合、修订。

最后,徐青还就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她说,民航局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能力,全面推广实施中转便利化与通程航班服务,有效满足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航空出行需求。这一服务模式将对新时期民航发展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枢纽机场的辐射效应,通过完善通程航班“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全程无忧”五项基础服务标准,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推行中转服务便利化,提升旅客满意度和获得感;引导航空市场主体间深度合作,挖掘中转市场潜能,助力行业恢复发展;解决目前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在干支机场的中转服务断点,带动通用航空发展。为落实2022年民航工作会议精神,民航局印发了《民航局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实施意见》,并将开展先行试点,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供行业参考和借鉴。争取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广泛通达、中转顺畅的国内“干支通,全网联”高质量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为此,民航局积极推进中转信息化平台开发及应用,开发了“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中转旅客服务平台”两个公益性开放平台。目前,“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已具备通程航班备案、运行保障及运行监控功能,于2021年12月31日在9家航空公司和53家机场开展试点工作;“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已有15家机场及集团正式使用,14家机场正在试用中。(中国民航报 记者赵丹)

【芜湖“出圈”】
“皖B开始发力了!”“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此后频频“出圈”。今年前三季度,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不仅领跑安徽全省,更是排在长三角第一位!很多人感叹:芜湖,变了! 从创新“城市HR”到城市“合伙人”,芜湖刮起了一阵阵猛烈的“旋风”。
以人才破题,搞活一座城,为什么是芜湖?

“第二城”保卫战
当芜湖突然成为“网红”,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是芜湖?

这看似偶然,但事实上,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有着必然。

从今年3月开始,芜湖每周一期连续举办“畅聊早餐会”,市委书记、市长陪企业家和各界人才吃早餐、话发展。在一次早餐会上,几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芜湖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特别是方特、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等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都同时提到了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期盼。

会后,芜湖市有关部门梳理发现,早餐会上提出的关于人才招引的建议有80多项。企业家提及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的问题,包括招工难、用工贵,人力资源成本高,以及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等。对此,芜湖市领导当即拍板、迅速行动。在这背后,是芜湖对城市竞争格局的深刻思考。

在安徽,芜湖经济实力长期居于省内城市第二位,而且承担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责任。但近年来,芜湖“第二城”的位置面临空前挑战和压力。

2020年,合肥跻身“万亿俱乐部”,芜湖经济总量占合肥的比重仅为37.4%。排在第三位的滁州快速逼近,2020年地生产总值达3032.1亿元,仅比芜湖少700多亿元。

“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一度在芜湖市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在省内,合肥越跑越远,与我们差距不断拉大。而我们对省内其他地市的领先优势却在缩小,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芜湖的虹吸效应也在日趋显现。芜湖正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说。

2015年底,宁安高铁开通后,芜湖人明显感觉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虹吸效应。2020年6月,商合杭高铁开通后,芜湖同时面临南京、杭州、合肥三大城市的挤压,人才流失问题和资源虹吸效应,极大加深了芜湖的危机感。

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定为“一号工程”,“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第一攻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芜湖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发起绝地反击,就不难理解。因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把资源集中到人才上,引进了人才、留住了人心,就赢得了项目、赢得了投资,城市发展将勇往而无不胜”。

对于芜湖来说,人才不仅是弯道超越的“跳板”,更是共同奋斗的“合伙人”。芜湖希望以人才引领城市发展,让人才成就城市、城市成就人才,“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人才等不来,更不会自然溢出,政府必须制定强有力的计划。”芜湖的人才计划以紫云英冠名,同样意味深长!

紫云英是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蜜源植物,具有改善土壤环境、助力水稻增产等特性,“一朵朵小花看似不起眼,但连成片就蔚为壮观,人才发展也一样。”

城市发展更是如此。尽管周边一二线大城市环绕,长三角更是强手如林,但如紫云英般平凡的芜湖,却不甘于平凡。

“别人在想,芜湖在干!”
“早餐会”备受瞩目,然而芜湖的动作不仅于此。尤其在人才招引方面,芜湖大招频出。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磅召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具里程碑意义。

在会议召开之前,芜湖就踩准鼓点,前瞻性地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组合拳”。今年以来,芜湖连续推出“1%工作法”、组建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首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建设“安徽创新中心”等一列新打法,并且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紫云英人才计划”。
有人说,当别人还在想时,芜湖已经在干了!

9月29日,中央人才人才工作会议刚落幕,单向前就来到安徽师范大学,以线上分享形式为十几所高校20万名大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紫云英花开,芜湖等你来”的新学期公开课。

“一名本科生在芜可享受20万元补贴,博士生能拿到40万元”。宣讲中,单向前不仅给大学生送上政策“大礼包”,还发出诚挚邀约,“你们是芜湖最期待的城市合伙人!芜湖的C位永远属于你们。”“留下来和我们一道拼!”

精彩演讲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震动,共有800万网民在线收看。

“从没想过市委书记会来给我们讲课,而且内容还十分生动。原来市领导也在关注我们的动态、喜好,觉得很是亲切。”一位在校大学生说,听了之后,瞬间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芜湖旋风”
看到这种宣讲模式反响热烈,芜湖市顺势而为,当即推出更为宏大的“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芜湖市四大班子领导,分成17个组,分赴全国百所高校进行城市营销与宣讲,同时带着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院所的万个岗位组团去招聘,这样的力度全国罕见。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芜湖市仍克服困难,不断在各地高校掀起一场场“芜湖热”。截至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了15场。其中,既有大西北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武汉、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的知名高校。

在重庆西南大学,芜湖的高校和龙头企业带去1千多个优质岗位,招聘展台前不时排起长队,招聘会现场空前火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著名高校,他们对芜湖人的到来颇感惊讶,“这里近半的毕业生都会去华为、中兴等顶级企业,怎么芜湖还跑来‘染指’?”

“但我们来了!”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杨少华说,经过宣讲,学生们发现,江城芜湖不仅美丽时尚,其产业与他们的学科专业高度匹配,带去的招聘岗位在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方面也极具吸引力。宣讲会现场3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宣讲会之前,芜湖市了解到有一位博士生,本科就读于芜湖一高校,于是把他的本科导师也请去了。当这位博士生在现场看到他的老师时,异常感动,“没想到你们会为了我,这么用心,不远千里专程到西安来。

“你们这么下决心,我也要下决心。”真诚的感召让许多学生下定决心回芜湖。

一场场“芜湖旋风”,激起了芜湖人的热血和激情。对芜湖而言,这些活动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芜湖人对城市加快发展的渴望。

“‘皖B’开始发力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每天都想着进步”“芜湖发展的气势起来了!”

这就是城市向上的力量!

7月30日,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安徽省组建的首个人才发展集团。

“开启一切想象力”
作为安徽首创,芜湖人才发展集团刚成立时,并无标杆经验可循,芜湖市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是,开启一切想象力,大胆去干!

为此,由芜湖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和人才发展集团承办,芜湖市接二连三地举办了人才有关活动,如百名企业家进高校、万名大学生进百企“直通车”、成立在芜高校人才发展联盟等。

如果仅仅认为芜湖人才招引只是举办一些活动,显然低估了芜湖人的“想象力”!

根据“紫云英人才计划”,“十四五”期间,芜湖将引入30万名大学生“合伙人”。而根据芜湖市人才办的数据,“十三五”期间芜湖市平均每年引进大学生不到2万人。5年30万,意味着每年要招引6万名大学生,是过去的3倍以上。目标之宏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芜湖将30万人的目标按年度分解、循序递增,同时将指标分解到各个县区。“只要把人才作为第一任务,顶格推进,就一定能完成。”芜湖市对完成这样的目标信心十足。
30万大学生落户,意味着将带来30万个家庭,100多万人口。青年人才的涌入将极大提升城市活力。

为达成目标,芜湖市不仅出台了重磅人才政策,比如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10%购房款补贴等,还不断创新打法,人才发展集团就是其中关键一招。

相较于活动造势,人才发展集团的使命更为深刻,即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路,做芜湖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城市HR”。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地方来说,这项改革更为紧迫。比如,在人才招引中,虽然各地都出台了大量的人才政策,但能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对人才的激励作用?这其中政策兑现十分关键。

拿芜湖来说,人才政策涉及到十几个部门,还有十几个县区和平台载体。过去,政策兑现采取分散化、层级化方式,各个部门分别发通知,兑现的流程从下到上,先要向县区有关部门申请,再到市直部门审核,一个来回短则三四个月,长的需要七八个月。

“一些企业家和人才对此很有意见。这样的机制,已经不适应人才发展和区域人才竞争的需要。”杨少华深谙其中的痛点和堵点。

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芜湖市借鉴先发地区经验,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流程再造。将原先涉及到诸多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的21项政策兑现服务,全部集成到人才集团一窗受理,实现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同时以线上办理为主,将兑现时间压缩到一个月左右,最终实现不见面审批和“秒批秒办”。

“要使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单向前提出的目标。

不仅要与发达地区拼速度,更要拼深度。与先发地区相比,芜湖的改革更为彻底。

芜湖市将原先的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公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全部划归人才发展集团,“涉及到人才发展相关的职能、职责、资产,能划则划、能转则转”。这一系列改革创新让人才发展集团具备了人才招引猎聘、人才项目投资、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字大脑等全周期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城市HR”。

“过去,地方经济发展往往是围绕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现在也需要围绕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创制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为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杨少华说。

从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到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这是理念上的巨大飞跃。先进的理念和超常规打法,打开了芜湖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一着活,满盘皆活!未来如紫云英般绽放,芜湖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指导:张道刚、王运宝
撰文:吴明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愿疫情早日结束 愿所有人平安喜乐[打call]中午的糖醋里脊真的好好吃 土豆丝终于没有那么辣啦[哈哈]本人已经感受到了南方的“南回天”潮湿[揣手]体验了M总办公
  • #任嘉伦[超话]# 梦想未泯,天真之心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偶尔迸发出的赤子之心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害怕疲惫不要在乎别人的只言片语,不要把快乐变成选择题。我们应该就
  • 我愿意相信追风者的文案一定是深度了解白起这个人,并且也很喜欢他,才会用一个“你愿意把命给我吗”的问题,如此剔透地写出游戏外那么多人爱白起的原因———因为他很酷,
  •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严峻,请3-11岁无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在监护人全程陪同的情况下,携带预防接种证和身份证或户口本)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尽早主动到附近的疫苗接
  • 非常抱歉晚发了[泪][泪]碎碎念念念0⃣爱咋咋样吧随便无所谓都行嗯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人只愿相信他想听到的1⃣背书:从下午到傍晚,天变粉了2⃣21岁的人,想开始
  • #塔罗##事业##学业##情感# 明天(9月23号)9:03:31,正式进入秋分。可预约秋分四季牌阵占卜,预测你本季度的运势。 ​未来三个月整体运势如何?单身
  • #茶子缪的灵感碎片[超话]# 在最初的最初,《寻找克莱因》故事的雏形里,主角和其他角色基本都是用太阳系星体命名的(也算是一种用神命名)现在别的角色要么被忘了要么
  • #体育##足球##cba# 北京时间9月17日消息,CBA新赛季将于10月10日开赛,目前各队基本完成了本土球员注册工作,外援则是陆续来华,浙江队今天介绍了队内
  • 不是我们有多厉害,而是我们百分百相信,更疯狂的去行动,把根扎下去,持之以恒的做,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下定决心,你也一定可以[拳头][拳头] 很喜欢#喜马拉雅#上创
  • 哦,昨天把自己蠢哭了,因为看错候车室错过了车,大哭了一场,浪费了两包纸,明明和阿九分开还很豁达的说。这次出门只带了几片Loobee的信号灯面膜,因为又能补水、又
  • 但这同时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先是劝年轻的老师们认清现实,宁愿他们随波逐流,但又将关于这份职业最黑暗的部分告诉他们,让年轻人自己选择;他总是说自己只想求一份生活,早
  • 所以不要去与花争艳,也不必与玫瑰比美,放低你的姿态,哪怕是一棵毫不起眼的小草,我们也要让生命一树开花,活出自己的骄傲。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立成永恒,没有悲
  • ◆上证报:有私募人士透露,2021年12月部分托管方收到窗口指导,后续私募管理人在客户亏损的情况下不得计提超额收益部分的业绩报酬,而且计提完成后客户持有份额不能
  • 我们秋宝,是心思最纯净最简单的宝,他只有爱,没有欲,他追求的是单纯的陪伴,没有索取也没有控制,很可怜但从来不自怜,即使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委屈,他也只记得爱
  • 谐趣园是个精致的园中园,里面也有小型长廊绕一圈,步步是景处处美[兔子]乐寿堂、仁寿殿都打开了殿门,摆满了桂花满园清香太好闻[太开心]颐和园真的超赞,完美的一天[
  • 2006年至2015年的9年间,以日本律师一濑敬一郎为首,在中日两国律师、民间团体及志愿者的全力帮助下,来自重庆、成都、乐山、松潘、自贡的大轰炸受害者集结起来,
  • 人不争,一身轻松事不比,一路畅通目的清晰,行动得当,方可积极高效足不出寝的这些天,体验了“饭来张口“的生活,️又是那么的不甘就此躺平(终究还是与欲望和解了)在下
  • 综上所述:花高价去做指甲不如来张美甲贴!本产品让用户不再需要去美甲店,自己三分钟即可做出媲美美甲店的美甲,并且无毒无美甲贴,想撕就撕,想换就换。不打针不吃药,
  • 她:你结婚,新娘却不是我,他沉默,她笑了:祝你幸福,他:谢谢你,我会的,永远好朋友。[求脱单][鲜花][小红花]#电视剧请君[超话]# “你这时候看着她,只是在
  • 所以,向前看吧你现在所拥有的,那未必是你梦寐以求的,可它却是真真切切属于你的。有些东西留不住了就请放手吧,给它自由,它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