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辉煌 绿色发展谱华章——高台县推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综述】
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高台发展的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高台发展的幅度。五年来,高台县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全县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9亿元,比2016年增长30.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200元和18400元,年均增长8.3%和9.4%。
现代农业夯基提速
“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县”“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一项项国家级殊荣,见证着高台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高台县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戈壁农业示范园和粤港澳大湾区万亩蔬菜种植基地相继建设,发展设施农业2.1万亩、特色产业2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大力推广以共裕农牧、众一种养循环等项目为引领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和方正节能公司为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着力构建“饲草—养殖—粪污—有机肥—种植”等循环发展链条,建成养殖场区109个,畜禽饲养总量达253万头(只),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42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个,辣椒干、胭脂鸡等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5个、“甘味”农产品7个,高台辣椒干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祁连传奇葡萄酒、黑番茄、高台辣椒干、胭脂鸡、河西猪等一大批“高字号”农产品迅速“蹿红”,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累计培育龙头企业5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2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7.5%。
生态工业扩规提质
不久前,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7亿元的年产20万吨加氢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将带动全县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形成上至原煤下至汽柴油衍生品的产业链条,有力促进全县新兴生态工业提质增效。
高台县坚持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先后建成工业项目61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75亿元。晋昌源煤业20万吨中温煤焦油加氢项目建成投产、120万吨捣固炼焦项目开工建设,煤炭循环利用产业链初步形成。恒业生物、中湖盐等企业投产运营,盐硝精细化工产业链入选全省产业链培育壮大工程。高崖子滩6户光伏企业累计发电27亿度,实现税收1.13亿元、年均增长28%。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1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9.9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底建成并网。高崖子滩330千伏汇集升压站加快建设,配合完成酒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力支持企业发展,通过减税降费、减息降租、财政贴息等方式让利1.84亿元,发放奖补资金1.52亿元,重组盘活番茄制品企业,支持传统企业技改扩规,全县工业企业达149户。投资3.5亿元,建成南华污水处理厂和盐池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综合服务区、热源厂、智慧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能源、装备制造、矿产建材和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区两园”的工业发展格局。
第三产业活力迸发
高台县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方面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该县深挖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加快“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纪念馆第二陈展室、红色记忆博物馆开馆运营,红色文化影视城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红色基因传承基地综合教育展示中心、文体中心、图书馆、公寓楼和餐厅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推出6条红色旅游线路,红西路军纪念馆等被确定为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重要节点,大湖湾风景区入选“绚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100张名片”;小泉、西大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初具规模,亲子采摘、避暑纳凉等旅游业态加快发展。不断补齐旅游要素短板,评定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农家乐28家,旅游床位达3908张,开发文创产品96种,博物馆、科技馆晋升为3A级景区。多次承(举)办大型节会赛事活动,红色旅游、农特产品、湿地风光多次亮相国内主流媒体、高端会展平台,高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创作推出《陇原英雄传》《静静的湿地》《血色高台》等一批视听剧作,《红色沃土润童心》被新闻出版署列为农家书屋增补书目。实施文物保护项目9项,新增省市级非遗项目6项。滑冰馆完成主体工程,5个镇足球场、31个镇村文体广场投入使用,大操场完成改造。建成广通、星海等物流项目19个,集贸市场3个,国省道沿线路衍经济加快发展。千禧夜市完成改造,汉唐文化商业街日益繁荣,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49个电商服务站(点)投入使用,网上交易额达6.44亿元,年均增长1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台县将牢记殷切嘱托,勇担时代使命,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聚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奋力谱写高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县委宣传部:周淑云 谢丽丽)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让企业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玉鼠追冬去,金牛送春来。为了让园内企业度过一个安心、稳心、暖心的辛丑牛年春节,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精心策划假期前后各项工作,紧扣园区安全的主题,针对性出台多项服务措施,在前期做好“就地过年”倡议的宣贯与安全检查工作基础上,春节期间,还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疫工作,确保不停工不停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园区防疫工作的整体稳定;同时,做好节后返工复产安全防疫举措与预案,全力保证园区、企业安心生产、复工。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
安全生产永无“假期”。创业园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至诚服务 创造一流”的服务理念,在做好企业服务的同时,深刻地明白安全生产绝对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创业园按照西安高新区的安排和部署,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制定了2021年春节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在春节前后,由面到点、逐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和专项督查工作,以确保守好安全红线。
针对管辖基地园区分散、企业多、公共面积大的特点,创业园结合冬春火灾防控要求,组织嘉会坊与各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属地公共区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工作,组织专业人员重点对属地公共区域的消防、用电、临时设施、人群密集场所等处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并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
创业园还组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上门送检”,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节前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园区企业的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用电安全以及春节期间工作安排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在春节前,创业园检查组共走访、检查园区企业和各基地物管处128家,检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共计289项,对检查问题隐患督促责任单位全部落实整改。
创业园还梳理了在春节期间继续生产企业的情况,逐一登记备案,要求企业所在基地物业管理处在节日期间继续加强园区封闭化管理工作,强化人员和车辆进出园区管理及园区治安巡逻工作,节日期间对加班企业进行入户检查,督促加班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在做好假期安全检查走访的同时,创业园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紧抓不放。各基地严格落实封闭化管理,园区出入口24小时值守,所有进出园区的人员和车辆做好信息登记、扫码测温,整个春节期间未发现健康码、体温异常人员。每日对园区公共区域全覆盖消杀1-2次,公共卫生间、电梯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消杀2-4次。每日对园区公共区域的消防、用电、设备设施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用电安全、各类设备运行正常。
在创业园的精心组织下,各基地物业管理处与嘉会坊管办对假期持续生产的9家工业企业、29家办公企业以及嘉会坊2家酒店、11家餐饮企业开展入户安全和防疫检查230余家/次,督促企业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做好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室内消杀通风、个人防护等工作,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过节。
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
企业做好员工关怀
为了减小疫情的传播风险,创业园积极向企业宣传就地过年的倡议。在企业服务的微信群里、在创业园的公众号里、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创业园用多种方式让“就地过年”倡议送达企业。而园区内的企业也积极响应倡议,为没有回家的员工送上暖心大礼包、组织各种关爱活动,让在西安过年的外地员工体会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我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今年选择留在西安就地过年。过年不回家,当然会想家人,家人很支持我,我们在春节期间经常视频聊天,共享过年的喜悦。”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员刘利东说,“今年在西安过年,除夕的时候,公司组织同事过来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过年这几天,我也在西安逛了逛,去了大唐不夜城,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可以说,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主题就是“回家”和“团圆”,而为防疫放弃了团圆的家国情怀却是今年春节最亮的底色。不回家的人都有各自的思念,也难免会有一些失落,而创业园的企业就用自己的温情抚平员工内心的褶皱,让员工与企业仿佛成为了家人。
来自山西运城市闻喜县的丁强,也是新通药物的一名员工,他说:“公司很关注我们这些因为疫情没回家过年的同事,在年前就给我们送来了米、面、油、防疫大礼包以及过节红包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除了新通药物之外,像四叶草安全、学慧网、博妈科技、知若庭原、寒悦网络等企业都给过“西安年”的员工准备了福利、补贴、食材、带薪年假等多种多样、丰富实惠的过年大“红包”,让员工拿在手里暖在心头,也让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深深刻在记忆之中。
真心服务换安心环境
企业发展更添信心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创业园的积极倡导下,企业以“就地过年”为契机,将关爱送达员工内心,无疑将极大地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内生动力。而创业园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的大环境,更让企业在创业园能更安心地发展壮大。
成立于2019年9月的西安正芯云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民营独立第三方专业化检验检测实验室,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测试、筛选及可靠性保证和相关技术服务的技术服务企业。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金妍说,“我司在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赶进度、增效益,与留下过年员工一路‘犇’跑,奋力冲刺‘开门红’。在创业园的倡导下,公司除了用‘薪’留人——为所有在一线的员工准备了坚守岗位的过年红包,发放相应津贴;还用‘心’留人——做好节日期间员工生活保障服务,让大家在工作的同时,度过一个欢乐温暖的春节。”
总经理郭哲表示,“正芯人感谢创业园和所有关注我们的客户及朋友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得以共克时艰谋发展,实现业绩稳健增长。2021‘牛’气冲天,正芯将不忘初心,不断突破自我,在新的征途中锐意进取,再立新功!”
创业园内的西安航晨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另外一家不停工企业,作为专业研究高精度球面加工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航晨机电拥有自主研发的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16项。公司董事会秘书牛文龙说,假期不停工一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二是为了尽快完成客户订单。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假期里给员工配备了以常务副总带队的保障队伍,同时给予员工发放过节红包。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落实防控需要,给在岗员工更好的归属感,公司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确保在岗员工的安全以及生活保障。“我们对2021年充满信心。”最后他自信地说。
人勤春来早,举步见春光。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创业园内草木萌芽春意渐浓,千余家企业逐步进入复工的节奏,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扑面而来。相信众多企业在创业园以真心服务、精心搭建、用心维护的大平台上,众多企业将顺利复工复产,迎来2021年的“开门红”,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与辉煌。

【郑国渠:一项“间谍工程”的两千年惠民路】伟大的水利工程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鬼斧神工的奇景,还有泽被后世的“大智慧”,郑国渠便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一条有历史、有故事、有功绩的大渠,它起始于“疲秦之计”的“间谍阴谋”,最终却成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而惠及苍生;从号称“天下第一渠”到被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年来,它默默流淌,浇灌着关中平原的农耕文明。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郑国渠”那鲜为人知的传奇过往。

凿泾引水 万世之功

在泾阳县城东部,高高矗立着一座人物雕像:先秦装束,面部棱角分明,脚踩巨石,左手捧着一册书简,侧首眺望着远方。这个人就是郑国渠的灵魂人物——郑国。

说起郑国渠,必须提到郑国。史书里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在战国末年国与国的博弈中,他只是韩桓惠王手中的一枚棋子。郑国的原本使命是说服秦国修这条工程量巨大的渠道,妄图利用浩大的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而达到“疲秦”的目的,这实则是一项“间谍工程”。郑国渠这项庞大的工程从公元前246年动工,直到公元前238年还未建好。在施工过程中,郑国的身份和阴谋被识破,秦王嬴政要杀了他。郑国据理力争对秦王说:“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终于说服秦王继续修建渠道。

郑国巧妙利用了北仲山南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沟通了泾水与洛水,注泾水入洛河,全长150多公里,后又回水于泾河,开创了引泾灌溉的先河。泾河水自陇东高原而来,裹挟着大量有机质泥沙,不仅可以用来抗旱,还有改造盐碱地之效。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认为,郑国渠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无心插柳柳成荫,修建郑国渠未能达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八百里秦川物产丰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郑国渠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称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也与阿房宫、秦始皇陵并列为秦始皇兴建的关中三大工程。

郑国渠修好后,史书上再看不到关于郑国的任何记载。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故事,从此一直镌刻在关中大地上,他开凿的郑国渠成为关中大地上的众渠之祖,后世一代代人追随在他的身后,让这条渠的传奇从未间断……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初建时发挥灌溉作用的100余年,它像一位老祖宗,其子孙后代从它的脚下溯泾河而上,沿着泾河左岸,汉代白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新中国成立前的泾惠渠相继出世,在关中土地上,被郑国渠润泽过的地方,惠及百姓,造福人民。
著名作家白描在其长篇纪实文学《天下第一渠》中这样描述郑国渠对一方土地的滋养:这条大渠犹如大地之乳,它源自久远的中华农业文明的最初曙光,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哺育了一方土地上丰硕的物质果实和精神果实,塑造了一种特别的耕稼人生……

引泾灌溉 润泽后世

时间追溯到1922年的夏天,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被邀请回陕西,担任省水利局局长,兼任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当时,经过连年战火洗劫的渭北高原,又显大旱之兆。于是,于右任、郭希仁等有识之士和渭北各县人士磋商,动用赈灾余款,在三原县设立了渭北水利工程局,筹划开启引泾工程。

1928年到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受灾面积覆盖全省80多个县。引泾灌溉,急若燃眉。李仪祉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重任。在他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经过5年努力,泾惠渠终于在1935年冬全部完工,渠道全长270公里,能够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6个县(区)的146.5万亩农田。泾惠渠所产生的效益十分显著,灌区粮食产量由以前的亩产60斤左右增加到450斤左右,棉花由原来的亩产20斤增加到80斤,关中成为全国农业灌溉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949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泾惠渠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工程设施更加完善,有力地保障了灌区粮食稳产、高产。据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至今的71年间,灌区生产粮食200亿公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30%以上。今天的泾惠渠灌区以占全省2.4%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占全省5.8%的商品粮,粮食平均亩产已达780公斤,是全省平均亩产的2倍多,每年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2亿公斤以上,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泾惠渠是引泾灌溉的第六代工程。引泾灌溉工程,体现了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融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初夏时节,行走在泾惠渠岸边,长长的树荫望不到边,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廊,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泾惠渠建成之初,大量栽植柳树、白杨等树木,1947年,渠道岸边树木达到520万株,1972年达到582万株。近年来灌区每年都要开展植树绿化工作,数千公里渠岸栽植的树木成为灌区环境的守卫者。”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工作人员陈景云告诉记者。

“泾惠渠灌区境内河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灌区引、提、蓄水利工程设施齐全,各级灌排渠系密布城乡村落,在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景云说。

“千年郑国,百年仪祉。”有了引泾工程和泾惠渠水的润泽,才有了以“泾(泾阳)、三(三原)、高(高陵)”为代表的富庶关中。

守望时代 永葆生机

抚摸着早已被岁月抚平的遗迹,历经千年泾水的冲刷,谁又能分得出哪里是千年前抑或百年前的凿痕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年只不过是一瞬而已!泾水似练,青山如黛,轻薄的云烟氤氲在山水之间。郑国渠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更向人们展现着如今水利“活化石”不尽的生命力。

这条历经2000多年的大渠,不断集众多荣誉于一身。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郑国渠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郑国渠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离世2000多年后,一位被誉为“当代愚公、今日郑国”的人,倾10余年之力,依托郑国渠及历代引泾遗址、泾河峡谷、张家山自然风景区、仲山生态森林公园、李仪祉纪念馆等功能区,打造了郑国渠旅游风景区,让古老的渠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人,就是赵良妙。

2003年,泾阳县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泾河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温州人赵良妙,经过跋涉上万公里实地勘查和分析,他开始开发建设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景区建设必须尽可能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把泾河峡谷的秀、奇、幽、险最大限度地展现给游人。景区建设需要大量建材,这些建材要运到谷底、河道,或者半山腰,为了不破坏植被,赵良妙拒绝采用机械化运输,而是用畜力驮运。为此,他不惜成本,驴驮人扛,一凿一凿在群山中钻打隧道,连续人工开凿出9条巨型隧道。“旅游开发没有回头路,一旦哪里做不好,就没有办法再恢复,要做就做到最好。”赵良妙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9月15日,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一期项目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景区试运营后,知名度不断攀升,游客纷至沓来。2017年国庆长假期间,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接待游客8.75万人次,当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6万元,最大日接待游客达 1.7万人次。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作为泾阳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产业项目,为“全景泾阳、全域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初步掌握,景区共解决周边群众就业100余人,并极大地带动了农家乐、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如今,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已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断为这片土地上的泾河儿女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记者 张丹 杨小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 我原本就是一个不喜欢别人过多麻烦我的人 特别是交集比较少的 孕后这个情况更加明显 特别不喜欢别人打扰我麻烦我 我比较佛系 最近我妈做什么老好人把我推了出来 我一
  • [悲伤] 和王小雨蹬自行车,大老远提水壶,天天冷战吵架一起吃饭一起代课一起挣钱 和崔圆圆,谢小雨,魏若兰,刘雯珍,王小雨的日日夜夜 和18会本一班的点点滴滴 和
  • ”结果这个女孩却疯也似的挣脱他的怀抱跑走了……#微博每日树洞# 昌大的花墙很漂亮,决定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锻炼身体,没想到二十分钟就行,还挺近耗时两小时,斥巨资打
  • 【加拿大向3D矢量地图投资800万美元以加快实现净零排放】Ecopia AI公司宣布与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公司(SDTC)建立资金伙伴关系,以支持在加拿大100
  • 反而你最后还说出了什么不严重之类的话 你自己听听你说话的语气吧 这是一个120接线员应该说出的话嘛 说了一堆废话也不知道赶紧处理问题 导致成今天的结果太让人心痛
  •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惰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躁,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
  • 培训小记每周视频的快乐月奶奶外婆真可爱~肖老师被迫拍照真无奈疯狂购物的吃土月妈妈近一周的吐槽口水可以把小给淹没被迫减肥的抗议月水土不服的第一周每日吐槽金句逐步增
  • zt熊很可爱颜值很高,阿尔小哥也一直出现在各种官方活动的虚化背景里【慕尼黑日报】格雷茨卡自去年12月到今年3月一直受到膝盖伤病的困扰,期间共缺席了15场比赛。在
  • 二、采样时间7月17日下午5时三、注意事项1、为确保跑赢病毒传播速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快速找出潜在风险源,请广大居民朋友们主动配合减少外出活动,落实小区管控措
  • 3⃣️“奔猫效应”的另一面反应破碎的镜子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它始终都有裂痕,就像在感情里受过伤的那个人一样,ta表面会比从前更乖巧,可心里的担忧和怯弱也更甚,
  • 他这是需要的安静,如果你们还能做朋友就珍惜这一条界线,多了解他的想法,这是最聪明也是最理智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他心里,你才会有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他
  • 全脸脂肪填充效果分享滕州美贝莱这位姐姐术前主要的诉求是觉得自己比较显老,而且不管是化妆还是穿搭方面再怎么用心,效果还是不满意,最终选择了通过手术来改善。图3为手
  • ”周蔚文坦言他的投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三步走:第一步,找到未来几年比较向好的行业;第二步,在这个行业中选出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第三步,通过对公司未来两三年利润预
  • 你们看,这地方多舒服,多美。我会喜欢,但不会去,我只会做我应该做的,我的喜好不重要,不值一提。
  • 报告,发现一件酷酷的紫色背心裙[开学季]潮流香芋紫色很衬肤色,看着就有好心情背带连衣裙是每个活力少女的必备单品既经典复古又注入了新元素,诠释全新潮流风向门店查询
  • 5.《医林纂要》:痰者,水湿之滞而不行也,半夏之辛,本润肾补肝,开胃泻肺,去湿行水之药,而滑能通利关节,出阴入阳,是能治水滞下行,故主为治痰君药;水随气运,水湿
  • 俺娘诶,今天(其实是昨天)真的太热了……但其实又还好,太阳不是很大,也有风(虽然是热风)我也没有感觉到体感不舒适这个热可能主要体现在温度高仔细算来上一次去迪迪尼
  • 正缘结婚的,也不是都能过一辈子,有缘分长短,就类似食品会有它的保质期,有些人在一定的时间点是彼此正缘,例如大s与汪小菲#大S具俊晔街头搂腰#,而过了二人的“保质
  • 【天猫】【ERQ】潮流牛仔女短裤【原价】69.9元【券后价】19.9元【内部优惠券:50.0元】【优惠券到期时间:2017-06-28 23:59:59】【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