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https://t.cn/A6aujaSJ

我们先回顾下盘面,周五两市高开低走,临近午盘指数集体翻绿,光伏、储能板块持续活跃,钒电池、汽车芯片、CRO等板块回调。午后两市延续颓势震荡走低,深成指、创指盘中先后跌超1%,医药医疗、半导体芯片、软件服务等跌幅居前,环保板块逆势走强。尾盘指数略有回暖跌幅收窄,北向资金转为流入,风电板块走强。总体而言,市场热点切换迅速,两市跌多涨少,赚钱效应较差。截至收盘,沪指跌0.06%,报3269.97点,成交额达3836亿元;深成指跌0.49%,报12394.02点,成交额达5578亿元;创指跌0.51%,报2737.31点,成交额达1872亿元。

从盘面上看,汽车拆解、航运、一体压铸、HJT电池、绿电、特斯拉等板块小幅上涨,磷化工、医药、有机硅、数字经济等板块领跌,市场总体走出了探底回升的走势,赚钱效应有所恢复。目前领涨的品种还是新能源分支,类似无人驾驶及各类电池(HJT电池、钒电池、钠电池、钙钛矿电池),所以主线还是没有变,改变的是主线的分支,之前活跃过的网络游戏、基建、数字经济、元宇宙大多都是一日游,所以这就是主线和非主线的区别。

关于电池里面分时也非常多,(1)磷酸锰铁锂电池--宁德计划今年年底和明年推出产品,与三元混掺的很快就可以用在车上。(2)钒电池-主要用于储能领域,中科海纳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宁德时代预计明年形成产业链,未来三年的产业复合增速在150%左右。(3)固态电池——最大的优点是能量密度大(意味着超长续航),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未来3-5年半固态电池有望量产,未来5-1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明显降本。(4)HJT电池—转换效率更高,但是产线设备还是比较贵,目前仍在处于降本增效的阶段。预计2022年产能落地10GW左右。(5)钙钛矿电池—没有多晶硅高成本的困扰,而且钙钛矿可以与异质结电池相结合达到30%左右的转换效率,各类电池有各自优势,所以各自都有炒作的空间。

我们之前说过,这波杀跌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被中通客车及金智科技这些妖股给带崩,所以只有等他们止跌市场才能企稳,目前它们基本止跌了,所以预计接下来会有一个修复,而之前强势的海螺型材、三变科技、春兴精工基本都晋级失败,只有惠城科技还继续晋级留下的唯一活口,一般当之前的强势品种都结束之后就是市场冰点,冰点之后才是新一轮行情开端,所以接下来大家要重点留意下首板、二板的品种。

消息面上,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5省区的电力市场将能实现跨省现货交易,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当天,云南、贵州、广东合计超过157家电厂和用户通过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达成首次跨省现货交易,全天市场化电量合计达27亿千瓦时。这一举措主要解决电力资源地区调配问题。简单的说,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以后电力价格不一样。比如现在天这么热,大家都在开空调,每度电最高可以是1.5块,但低的时候可能几分钱,电价波动会加大,所以和电相关品种大家还是可以继续留意,尤其是是风光储。

另外,上交所网站24日披露上交所总经理2021年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加强一线监管与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强化ST公司交易行为监管,加大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动联动监管力度,精准打击 " 炒小炒差 " 等严重投机炒作行为。最近高层干预有点多,从中通窗口指导后,到精准打击“炒小炒差”,让大家有点慌。A股喜欢走极端是事实,也需要合理的干预。另外,“假外资”新规今天开始,最近市场对投机不利,各种的算账来了。所以博傻类的连板模式要谨慎了,炒股跟政策走,既然不让炒小炒差,ST股,问题股,高位妖股都要回避;白马股、大蓝筹,赛道股龙头短期可能会受益。

7月23日—24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24日上午,由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了“数字人民 币产业联盟”,包括了37家成员单位,其中有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周末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等!目前看,数字基建依然大有可为,此外,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也成立,这个主要是推动数字人 民币的全面使用,更加快速普及,利好数 字人民币相关概念。而中国移动咪咕宣布成立元宇宙总部并落户厦门,对元宇宙概念也带来一定刺激,都可以关注一下。

从技术上看,我们强调了周五大概率是一个探底回升的走势,目前看符合我们预判,只是盘中跌破了3260点支撑位,不过幸好尾盘还是收复了回来,目前还是处于5分钟级别的中枢震荡结构,而且这个中枢已经扩展为30分钟,30分钟也已经止跌企稳,所以在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下我预计大盘应该还有反弹,压力位还是先看3300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亦菲仅次于刘诗诗,也就是说,如果刘亦菲的《花木兰》上映,成绩应该不会太差。刘亦菲仅次于刘诗诗,也就是说,如果刘亦菲的《花木兰》上映,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 尤其是《溏心风暴3》更是让她声名大噪,或许很多人说对这位明星还是不太熟悉,在《公主嫁到》这部剧里,她就饰演了永河公主一角色,这部电视剧也是在当年获得了不少人的喜
  • 【#新华制药# :ANDA布洛芬片首次商业化出口美国】飞笛讯,据新华制药消息,日前,新华制药生产的首批296箱758万片ANDA布洛芬片打包装箱结束,从山东淄博
  • #江南百景图[超话]# [微风]#七夕恋江南# 按照江白选择人物角色的逻辑 一点微小建议:1.明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 徐祯卿(喂不能因为小徐长得不帅就不带他玩吧
  • 文件显示,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5.联合国
  • 聚焦对焦关键点,无论上扯下扯东扯西扯,焦聚准了点,扯出的评论就实在真实,能够聚焦读者的眼神,因焦点而进书追焦,书评的效果就显像了。#木空不空[超话]##百万书评
  • #卓立百舸七载越,易烊千玺势拔节#1128#易烊千玺新单曲myboo# 【玺笑晴空】  I1组&J1组 8.27任务J1组:I1组:这里是玺笑晴空,一个
  • 想想还是要折回去拿伞的,毕竟如果下午下雨是没有人给我送伞的。那就补发一下这几天的美好吧,记录8/131415.公司安排的身份证生日快乐假期,凑够三天,本来打算去
  • 这本书的作者蕾妮.哈伊尔为了给我们带来真实的野生动物资讯,常年住在森林里(这份精神太让人感动啦[心])全书手绘插画真实又亲切的还原了大自然和我们的野生动物朋友。
  • 今天,在北京人艺,以焦菊隐先生名字命名的菊隐剧场,她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表演讲座,我想这是姐姐心里一份很重的礼物吧!北京人艺演员孙茜在微博里透露了宋丹丹正式退休的消
  • 别人我再喜欢,也只是我的墙头罢了。关于绝美shx:这个我一定要说一说不要把我和cpg混为一谈,我一直就讨厌,我不搞cp,至于为什么说这句话,我就是单纯的喜欢歌声
  • 花火HDU 也为他们感到遗憾,花火HDU 真的很为难,涨的快不行涨的慢不行跌了也不行横盘了也不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还在重演…重演的价位从现在的90,到明
  • #TFBOYS[超话]#新浪给我推送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好想我的崽崽们啊 『当我的梦灿烂像阳光 当全世界在为我鼓掌』♡ ∵ 你们是一个时代 ∴ 不
  • 每月止痛及有利骨折愈合类药物、生活营养、床用尿不湿等开支最低2000元,罗爷爷除老年补贴及龙越600元/月生活补助外,无其他收入,两儿子是务工人员,为照顾父亲放
  • 如维摩居士以生病为缘,广为大众说法;诸罗汉、菩萨自觉对佛法体证不够,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无定相,破除二乘人对法的执著;在维摩丈室中,诸罗汉、菩萨们无有坐
  • #全民阅读季# 一起 #约会图书馆# 人真的不必逼自己去做不像自己的那种人,强大固然是好,但脆弱和柔软也没有什么过错。“如果遇到爱情,女人就没有智慧了。
  • 接受能力意指你允许他心情不好,允许他有这种负面的情绪和抱怨发泄的举动。说爱情不再的这些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爱了。
  • 西行小记 庚子年六月廿二于天骏 傍晚时分的天色变得阴沉起来,车上的雨刷器和星星点点的雨水相追逐,远方在我的眼前模糊起来,风拨弄着路边一丛一丛形似芦苇的植物。
  • 针对刘女士的骑车不到10分钟就被扣费30元的事情,呼和浩特市城环出租车公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女士表示,从2020年8月12日起,公共自行车新的电子围栏站点与
  • 《女人泪》男主:陈键锋 每一次在电视中看见陈键锋,无论是《最后的格格》、《冲上云霄》、《女人泪》、《律政新人王》、《学警雄心》还是《美人心计》,无论是庄重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