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七條天意?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懂得天意,受益终生。何为天意,就是天道运行的法则。

战争期间,一日大雪纷飞,一位将军的专车正行駛在返回总部的路上,准备参加一个紧急军事会议。忽然,透过车窗,将军看到路边坐着一对老夫妇,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他命令停车,询问情况。原来,这一对老夫妇是去投奔儿子的、因为中途汽车拋锚了,只好在茫茫大雪中,等待救援。但大雪天里,这里很少有人经过。

同行的参谋对将军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队处理吧。”

将军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救援,只怕这对老夫妇早就冻死在这里了!”

将军立即请这对老夫妇上了他的车,先将老夫妇送到其儿子的家里之后,才急忙地赶回总部去。将军的这一善行,竟然让他躲過一劫。由于将军臨时改变路线,让敌方的暗杀行动扑了个空。

有的人認為,是这位將军的运气。其实,人生没有巧合,命运由心来主宰,救他人就是救自己,是将军的善念救了他自己。

1因果法则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偶然发生的事情。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中万物之间的联係,依遵因果法則。

因果法则并不是道教的专利,事实上,许多其它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等、还有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等等,都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种善因必有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所以,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命运,就要多种善因。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多发好的意念。

2吸引力法则

人的遭遇是由自己的心念来決定的。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吸引与心念相应的境界。

许多父母喜欢担心儿女,为儿女操心,并认为这是一种爱的表现。其实,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担心的事情往往也会出现。

王凤仪老人說过这样一段话:老人怕子女受罪,多置房產,预备夠下辈人生活,这样的老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负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宁愿对外人吝啬刻薄,也要为子孙積蓄,結果子孙什么经验也没有,吃喝玩乐,最后真落到没有饭吃,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

吸引力定律就是这样的,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认为世界美好,就吸引来美好;认为世界糟糕,就吸引来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早已经认识到,宇宙其实是由能量组成的幻象;不同的能量波动频率,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宇宙万象。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感召到与心念相一致的宇宙能量磁场,同质相吸引,这就是吸引力的法则。

人的心念往往很多,心念之中强者胜,也就是说,最强的那个心念,首先会“心想事成”。就像上面王凤仪老人说的,越担心儿女受罪,儿女可能就真的受罪,越是强烈的担心,就越像是一种诅咒。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要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心念,使之专注于积极、善良、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招感到宇宙之中积极、善良的人、事、物,与之相应。如果一个人命运乖舛,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是不是有乖舛的心念,而不是更为糟糕的怨天尤人。

3深信的法则

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是同一个体的,这是宇宙的真相。越是深信这条法则,就越有灵感。越是抵触这条法则,就越无明。

比如说,有的人忽然强烈的感觉到某件事情会发生,结果这件事情就真的发生了,这是巧合吗?不是的。因为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都是同一个体的,所以事情将要发生之前,一定都会有所感应。

能够感应得到的人,往往心胸开阔,知道万事万物为一体。而心胸狭隘、自以为是的人,因为自我封闭,往往很难感应得到。

有感应,就会有对应。如果是好的感应,就顺应它;如果是不好的感应,就要积极反省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良的心态而感召不善,只要在结果没有出现之前,往往通过修正自己的心态,也能将不良之感应化解掉。

有成就的大格局的人,往往能体会到宇宙万物的一体性,因而直觉灵感很强,故能能趋利避害,成就一番事业。

4当下的法则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往往一件事情,在最放松、最不计较、最专注于当下的时候,往往会办得最顺利,而且是出乎意料的顺利。这就是专注于当下的奇迹。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着手之处。积极调整好当下的心念,才是改善命运的唯一方法。

5二八法则

一个目标是否能达成,其中二成是我们的努力,八成是我们的心态。

一件事情对人之生命的影响,其中二成的影响,立刻看得见;另外八成,往往要在后续的生命中,才能逐渐显现。

所以,耐心是很有必要的,一切法得成于忍。只要方向正确、心念正确、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6应得法则

你得到的,都是你应得的,都是你所作所为的“应供”—应得的供养。

我们得到的宇宙祝福,是与我们对宇宙的贡献想适应的。

你奉献了什么,就得到什么,而不是你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比如说,你奉献了爱,就得到爱;你奉献了恨,就得到恨。你奉献了恨,却妄想得到爱,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说,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只能说明我们命里还没有,要从自己的内在找原因。

7利他法则

应得法则是与利他法则密切相关的。有多利他,就有多应得。利益他人的,最后都是利益到自己了。就像《道德经》里说的:“以其不自私,故能成其私”。

生命是在利他的过程中,经由付出的能量循环,而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的。所以说“舍得”。越能舍,越能得。只得不舍,能量就僵死在那里。

比如说,常常让别人快乐的人,最终都是他自己也很快乐。常常让别人痛苦的人,最后他自己最痛苦。常常供养布施的人,越布施越多。

自己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有利益的最大化,而人生价值是在利他中体现的。

常常思维上面七条法则,遵循天道规律,就能有很自在的人生。

​到了西‎汉,​为‌汉‌武‌帝‌​一统‌​大‌​​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儒‌家‌​​士‌​人‌‎董‌​仲‌​舒‌​,​又‌​以‌《​公‌羊‌春‌​秋‌‎》​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说‌提‌出‌​了‌​天‌​​人‌理‌​​论‌,推‌​​广‌了‌​风‌​水‌​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的‌​居‌​​住‌​应‌当‌​与‌‎风‌​水‌​五‌行‌​相‌​对‌‎应‌。​正‌​如‌​他‌‎在‌《​尚‌书‌​·​洪‌​​畴‌》​提‌‎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主‌​秋‌​气‌‎,​水‌居‌​北‌方‌​主‌冬‌​气‌​。"​古‌​​代‌​皇‌帝‌​,是‌​人‌​​间‌​最‌​有‌权‌​力‌的‌​​代‌​表‌,​承‌接‌"​君‌​权‌神‌​​授‌​"​理‌论‌,​被‌​称‌​为‌"​天‌​子‌"的‌​他‌们‌‎,信‌​任‌‎​上‌天‌​安‌排‌,​讲‌究‌风‌水‌​,​以‌此‌​​保‌​国‌​家‌​昌‌​运‌​,​所‌​以‌​按‌​​照‌风‌​水‌学‌‎中‌"​藏‌风‌​聚‌​气‌‎"的‌​理‌​念‌,​身‌上‌‎​的‌"龙‌​气‌"​是‌​​不‌​​可‌​​跑‌​掉‌的‌,需‌‎​要‌"旺‌​气‌",​所‌​以‌对‌房‌‎屋‌​的‌设‌​​计‌​就‌​十‌分‌​细‌心‌了‌。​建‌筑‌‎​风‌​水‌​学‌​中‌有‌"旺‌​气‌‎"​一说‌,​针‌对‌一个‌‎​家‌族‌来‌​讲‌,​风‌‎水‌​最‌旺‌‎​的‌‎地‌方‌​适‌​合‌家‌​​宅‌​里‌​男‌女‌‎​主‌​人‌作‌‎为‌卧‌​房‌​来‌​使‌​用‌。​男‌​女‌​主‌​人‌正‌值‌​​壮‌年‌‎​时‌期‌,​精‌力‌​身‌​体‌​​正‌​​旺‌​,是‌​可‌‎以‌​承‌接‌当‌‎​旺‌​之‌气‌​的‌​。古‌​代‌的‌皇‌帝‌​在‌​执‌​政‌期‌​间‌​,正‌​处‌于‌​施‌‎​展‌​才‌​能‌​,​大‌展‌​武‌‎​功‌的‌​​阶‌​​段‌,皇‌‎​帝‌​的‌卧‌房‌‎​是‌​要‌​能‌​够‌​​聚‌​气‌​的‌。​从‌‎卧‌房‌​的‌设‌​计‌来‌​​讲‌,一张‌​床‌​,​柜‌​台‌,​以‌‎及‌一些‌​必‌​​要‌​​的‌装‌饰‌‎​等‌就‌足‌​​以‌撑‌起‌​一​间‌居‌​​室‌​。如‌果‌‎​太‌‎​大‌‎,至‌‎于‌​南‌北‌​空‌​透‌​,窗‌​户‌打‌​​开‌​​后‌北‌‎​气‌​入‌室‌还‌​未‌在‌​空‌间‌​内‌‎​停‌留‌​聚‌集‌​起‌​来‌​就‌​​从‌​​南‌方‌​​的‌​窗‌​跑‌‎​出‌去‌‎​了‌,就‌​没‌有‌​​达‌​到‌​聚‌气‌的‌​目‌​​的‌。​更‌大‌就‌​话‌就‌​​更‌​需‌​​要‌八‌​方‌​开‌​窗‌透‌‎​气‌,​气‌‎​散‌不‌​敛‌‎,​久‌更‌​不‌旺‌‎​帝‌‎​了‌‎。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一​个‌10​平‌方‌​米‌房‌​子‌里‌,​安‌上‌​一台‌​一​匹‌‎的‌​空‌​调‌机‌,开‌动‌它‌,​半‌​个‌小‌​时‌​后‌房‌间‌​就‌​凉‌​快‌下‌​​来‌​了‌‎,​空‌‎​调‌‎​也‌可‌‎​以‌停‌​止‌制‌冷‌​​一​​段‌​时‌间‌。因‌​为‌​​空‌​间‌小‌‎,​能‌​量‌​很‌​​快‌就‌‎​饱‌‎和‌了‌。​也‌‎就‌是‌​​说‌,​空‌间‌​越‌​​小‌,​需‌要‌​能‌量‌​就‌​越‌​少‌。可‌是‌‎​当‌​你‌‎把‌​这‌‎台‌一匹‌​的‌​​空‌调‌,​放‌‎​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面‌,​它‌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房‌​子‌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所‌以‌​​尽‌​管‌‎这‌‎​台‌空‌调‌​​不‌停‌​​止‌地‌​制‌冷‌,​房‌‎​子‌温‌​​度‌依‌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大‌‎​匹‌数‌​的‌​空‌​调‌、​才‌​能‌满‌‎​足‌​大‌房‌​子‌​的‌​​需‌​要‌。​回‌过‌头‌来‌​看‌,​我‌​们‌人‌‎也‌​是‌​一个‌‎能‌量‌体‌,​会‌发‌光‌​发‌​热‌。》 https://t.cn/EPNSnow

印光大师:念佛的七大误区!

“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严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言简意赅,《复慧空大师书》(摘自《文钞·续编上》):

“观汝来书,系犹以宗门之知见为主,于净土法门尚未全信,故只求相应,致起魔境。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时种种不相宜之障碍,因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的要死的时候,还能相应么。如必要打饿七,请下山到别处去打,灵岩决不许开此一法。汝完全是在妄想窠中求相应。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当必病愈身安。即世寿已尽,亦当正念昭彰,随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来生后世的念头。汝往生的心尚不专一,则决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着往生,于是故意不吃不喝,诚如印祖所说,吃饱饭念佛尚不能相应,等饿到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能相应吗?还能保持正念吗?佛号还提得起来吗?真信切愿是先锋,求往生的愿望要迫切、恳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实是一种贪心、贪快。所以印祖说“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此句摘自文钞·续编上《复念佛居士书》)

二、不得有求死之着心

有人写信给印光大师,自称“随时随地,得死便死”,好像很潇洒。是的,如果已经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么可以。否则,还是不要妄说大话,不可以有求死的执着心。听听大师怎么回答他: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实念佛,只求临终往生即已。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来花放。倘先设一想念,则反成障碍。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严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属怪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三、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师发誓“决欲年内往生”,他给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师回复他:

“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念佛居士书》)

四、不得自杀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杀以求往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印光大师呵斥他:

“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大师说:“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
(摘自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称专修“般舟三昧”的道场,光着双脚在地板上跺,双手不停的前后摆动,节奏从慢转快,又从快转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卧,晚上照样睡觉。实际上他只是个般舟的形式,离佛经上讲的真正意义的般舟三昧距离还很遥远,大家不要误会。也许极少数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没有生起来,跟着别人喊几天佛号就坚持不下去。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着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行益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二》)

“今人体质多单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则反为于道于身,皆无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即能了事也。”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摘自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六、急欲见佛,多招魔事

急欲见佛见境界,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怎么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怎么别人看见莲花了我还没看见、怎么念这么久还没有功夫成片……这些着急的念头统统要放下。下面摘录印祖几段相关开示:

“汝欲在灵严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明道法师书》)

“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心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传度和尚书》)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着魔。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妙境界为事,即可不堕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见胜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饥如渴,即堕魔之由。纵令不丧心病狂,亦幸耳。非所应也。”
(摘自文钞·三编补《复念佛居士书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见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魔境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七、往生之期,任缘迟早

最后,还是印光大师的话:
“我辈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发切愿,以志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缘迟早。不可预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结,而心实未与佛相应,则必起魔事。”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诗诗刘雯都爱的短发,绝对是今年春夏的最流行!
  • 王源代言,专为年轻人而设!惠普电脑新品发布会定档5月8日
  • 【涛生活】锯锁私享共享单车 自私又犯法
  • 资讯 | 苹果回应杀熟:100%定价权在开发者,与我们无关!真的冤枉
  • “小青”陈美琪瘦成纸片人 终生不育竟是因为她?
  • 女子偷80斤保险柜推了4公里,累瘫!如果她知道里面有啥会很后悔……
  • 刚刚,普京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
  • 刚刚确定,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
  • 【北大校长道歉】
  • 刘雨欣后台硬?杨洋人脉圈被封杀?黄灿灿不上镜?薛之谦人气回升?吴建豪发展如何?
  • 一对夫妇22年不搬家、不换手机号…最终泪奔的一幕发生了
  • 湛江中心城区明年将进入高铁时代?!在家门口坐高铁去广州近在明年!
  • 说我是小三?拿证据来!整容不后悔,有天仙脸才能演王语嫣!深入对话张檬发现又一枚耿直girl
  • 戚薇一头乱发爆光, 眼神略带伤感, 网友: 这算什么造型?
  • 一男子想当抖音网红,惨被烧伤
  • 赵丽颖又接新剧,男主是他!粉丝大呼心疼,谢娜狂怼被赞真友谊
  • 余文乐老婆见肚!邮局寄信气质超强
  • 张檬回应整容
  • 用苹果手机打车竟比安卓贵?苹果回应大数据杀熟
  • 60岁“小青”陈美琪瘦成纸片人 网友:和赵雅芝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