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家车企近上百款车型宣布涨价,该如何理解当下汽车涨价现象?

涨价,已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年上半年的一个主旋律。从上游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再到终端车型产品,都在涨价。

最初是受国补退坡政策的影响,从2022年1月起,主要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调价,也就是涨价。这一波涨价并未受到外界过分关注。

新一轮涨价出现在3月,领衔的是特斯拉,从2022年3月10日起,10天之内连续3次涨价。如此快速且幅度较大的涨价并不多见,其幅度之大,堪比股市波动。

接下来,涨价的不止是造车新势力,包括比亚迪、极氪、领克、荣威、魏牌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都开始涨价。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奔驰宣布在华车型涨价前,基本上中国汽车产品宣布调价的都是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增程式电动汽车。奔驰打破了这个惯例。

4月2日,奔驰宣布上调部分在售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涉及车型包括奔驰E级、C级、S级、GLC、CLA等,价格幅度900元-12.1万元。奔驰成为国内加入涨价的第一个燃油车知名品牌。

紧随其后的是宝马,4月12日,宝马中国对旗下宝马3系、X3、X4、4系以及Z4共计五款车型进行了价格和配置的调整,价格上涨1600-11000元不等。也就是说,燃油车涨价在当下中国市场已经不是新生事物。

但是,虽然奔驰、宝马是主流豪华汽车,毕竟它们还是属于细分市场,现在更劲爆的来了。

自5月11日起,上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上调所属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此次价格上调涉及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含ID.纯电系列,插电混动系列),上调幅度为3000元至5000元不等;燃油车型上调幅度为1000元至3000元不等。

相比其他车企,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此轮涨价的幅度不大,燃油车的涨价幅度更是“克制”,但除了新能源车型,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被注意到成为又一个燃油车涨价的品牌。

在一片普涨的潮流中,大众汽车涨价的做法可以说是顺势而为。不过,相比奔驰和宝马,大众品牌的燃油车涨价更具有风向标意义。主流合资品牌的涨价意味着中国车市真正进入普涨阶段。

当前,车型涨价已经出现企传企、车传车现象。据汽车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车企将近上百款车型宣布涨价。

我们该如何理解当下的汽车涨价现象?

涨价情非得已

所有涨价汽车品牌在宣布调价时都强调,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上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说出了车企同行的共同心声。

他说:“原材料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今年涨得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趋势,本来想扛一扛,疫情这么一搞更扛不住了,涨价也是迫不得已啊,还请大家理解。”

电动汽车的涨价可以追溯到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飞涨,涨得有多凶呢?

碳酸锂的价格在2020年6月大概是4万-5万元/吨,到了2021年9月涨到大概14万-15万元/吨,到了2022年3月价格就到了大概50万元/吨。两年间,价格涨了近10倍。

镍、钴等关键材料同样在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出现大幅度上涨。今年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发生了历史性逼空事件,期镍盘面报价从2.977万美元/吨升至5.5万美元/吨,盘中最大涨幅超90%。

进入4月,镍价有所回落。5月9日,伦镍价报收2.915万美元/吨,创3月23日以来新低,但相比2021年3月约1.5万美元/吨的价格仍处于高位。

原材料的飞涨直接导致动力电池成本上升。2021年,动力电池成本普遍上涨30%-40%。压力之下,动力电池企业的电池价格到年底普遍上调了20%-30%。

电池涨价的压力再传导至整车这里,不涨价,车企真的扛不住了。

从数据可以看出,从上游到下游涨价幅度是依次递减的。车型的涨价幅度低于电池的涨价幅度,电池涨价的幅度又低于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幅度。

也就是说,目前车型的调价其实已经是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层层消化了成本上涨压力之后的结果。

如果说电动汽车的涨价主要受电池原材料涨价因素影响,那么燃油车就可以置身事外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多地的轮胎业迎来涨价潮。韩泰、锦湖和耐克森三家韩国企业都宣布涨价,调涨范围涵盖全球轮胎市场,涨幅最高达到10%。

而轮胎也只是涨价的原材料的代表之一。除了原材料的上涨,芯片短缺、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紧缺等因素也在推动车企成本上升,进而抬升车型价格。而且,这波涨价潮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而是波及全球。

这波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涨价潮,是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抗压能力的大考。如果能通过大考,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整个汽车产业链渡过经营压力期,也有助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

回归产品竞争

自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井喷,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汽车进入中国家庭。而中国市场几年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以来,车市降价一直是主旋律。

最初也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是2004年6月由南北大众掀起的降价潮。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包括大众在内的合资品牌的价格从上市指导价开始也逐步降低。这同样也影响到豪华品牌,价格进一步下降。

如果说先前的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相比还有较大的品牌溢价能力,今天,这样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后起的品牌甚至更有优势。

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洗牌已经在过去的几年内频繁发生。那些仅仅靠性价比来求生的车企首当其冲处于劣势。降价已经不再是车市竞争的法宝,产品力本身的强弱,品牌塑造能力高低成为了新的竞争武器。

于是,在时代演进到2022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新全球化变局时代,面对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上涨,面对已经越来越弱的盈利能力,不得不通过调价来进行新一轮竞争。

这是在新的维度上的竞争,需要底气,也就是需要强有力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支撑。

以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来说,在前沿科技配置上有大幅提升,几乎全车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启停和能量回收系统等,同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慧车联系统、抬头显示系统等也都大量应用在新车上。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回归本源,拿出更好的产品,以契合消费升级的需求,这可能是未来中国汽车竞争的新风向标。好车也值得更高的价格。长远来看,这是对企业自己负责,也是对用户对行业负责。

上汽大众此次调价可以说是大胆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未来的竞争,更值得期待。

其实,当下的市场,可能除了房价,诸多商品价格都在上涨,汽车不涨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而这可能还要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审视。

今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创下40年以来最高纪录,在重创本国经济的同时,也拉着世界各国陷入“泥潭”,此轮通胀已经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高水平。受此轮通胀影响,各国物价纷纷上涨。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很多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正陆续出台。不少地方政府省市直接拿出真金白金补贴消费者。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很有可能今年年底前要结束的新能源汽车享受的购置补贴政策将在明年延续。类似政策,对于作为GDP重要依靠的汽车产业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

但这并非是决定性的,对于当下的中国车市来说,还是让政策的归政策,让竞争的归竞争。

【郑州市长何雄的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观释放了什么?】
4月28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何雄为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就在前一天,何雄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工商联界别联组讨论,提出郑州要培育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的观点。

文章图片1
何雄说,工商界是解决就业、贡献财富、推动创新的主力军,要坚定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去年特大雨灾与世纪疫情叠加交织,郑州发展环境严峻复杂,风险挑战超过预期,广大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郑州面临着如何着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如何着力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

换个视角来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中小企业面临着国产替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型消费提质增效、新基建带来新发展空间等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断单与断链风险,传统中小企业被淘汰的风险,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持久的风险。

对于郑州来说,何雄这位“管家”刚刚履新,提出培育企业和企业家矩阵,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全链条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萎靡,很多企业,甚至知名的万亿级企业也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也不例外。

年初以来,郑州频“放大招”,32条“硬核”措施帮扶中小企业、十大专项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下达奖补资金8.1亿元纾困帮扶中小企业、将对“小巨人”企业奖200万,单项冠军奖500万……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属于中小企业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但还有一部分企业,它们规模虽小,却在国家多年的政策扶持下,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创新、突破瓶颈,拥有了不一般的能量,在所属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被形象地称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月28日,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启动。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将分别获得2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截至目前,郑州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7家,其中国家级63家,位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二。2025年,郑州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达130家。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9月 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 议提出要形成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的本质在于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质是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中小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发展路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李丽菲在论文中写到。“它们能弥补我国关键领域短板,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河南在疫情的冲击下,产业链供应链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依托较强的创新能力呈现出逆势增长趋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实力与韧性。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途中,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河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关键一环,将推动河南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向全球青年英才递出橄榄枝!

“专精特新”企业则需要持续引入人才,而人才需要和待遇、社会保障体系挂钩。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月15日,何雄邀请全球青年英才来郑创新创业,向全球青年才俊递上橄榄枝,“要让青年人才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实现双向奔赴、同频共振。”

文章图片2
设立100亿元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博士后最高可享30万元安家补助、“全链条”扶持青年求职创业……这是郑州市最新出台的10条“青年人才新政”。

2022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一,人才引进之间的较量再次升级,除去北上广深等第一梯队以及杭州、重庆、成都、西安等第二梯队,对人才极其渴望的中部城市也纷纷抛出“橄榄枝”,广发“英雄帖”。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大城市的郑州更是拿出前所未有的诚意,栽好梧桐树,等待凤凰来。

据《2021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1274.2万人,一年增加14.2万。作为中部城市中人口相对较多的城市,郑州在人才引进方面从未放松步伐。

早在2015年,郑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推出了“1125聚才计划”,力争通过5年时间,重点引进、培育、柔性汇聚千余名人才以及10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了拓展人才政策覆盖面,增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郑州市将人才政策进行升级,于同年的11月份推出“智汇郑州”“1+22”人才政策,实施顶尖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青年人才等7个人才专项计划,涵盖了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100多个政策点。不论是高端领军人才、大学生创业者,还是高技能人才、自主创业人员,基本上都可以对号入座,享受到政策优惠。

2020年9月,郑州市结合发展实际,针对人才痛点,完善政策体系,在“1125聚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出3.0版本,发布了郑州人才计划系列政策,聚焦科技创新,坚持“精准有效、务实管用”,构建“一城、一策、一事”人才工作品牌,以更大决心、更大力量、更精准的措施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郑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十三五以来的五年间郑州市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仅2021年一年,郑州市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为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发放生活补贴,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

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企业家矩阵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多给企业力量和信心。”4月27日,何雄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说到。

文章图片3
何雄称,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近年来,企业家精神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的公布,提出要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河南于 2018年提出 要完善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公平竞争机制、正向激励机制。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小微企业总量接近20万家,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主体数量,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对于郑州而言,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民营企业家群体,是郑州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新一代企业家群体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的生力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建设者。他们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何驱动企业家群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在郑州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的贡献,甚至在实践郑州创新驱动战略上发挥更大的能动性,这其中,关注人,关注民营企业家群体建设,是具有经济能量价值的。

企业家是最实际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当地政府“耍花枪”还是“干实事”,他们会用脚来投票。

“万人助万企”活动也在郑州各区扎实推进着,“谋思路”与“找出路”,用心用情当好企业“娘家人”。今年4月份,二七区召开“三个一批”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新密市金融助力企业“加速跑”、荥阳市召开“四挂钩”工商业工作推进会、上街区举办“万人助万企”企业家座谈会、高新区召开“链合绽放、招才引智”“万人助万企”直播带岗专项活动……这是郑州坚定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缩影。

郑州的努力也得到了印证。一年来,全域全员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加快企业复工复产20条措施等系列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956个,新增减税降费98.6亿元,较好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91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89.2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3.6亿元、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71万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31%,进出口总额增长19.1%、占全省的71.8%,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个百分点。

而2022年郑州重点工作中提到,郑州开展企业家领航计划和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新增领军型、成长型企业家200名,培训企业家1000名以上,力争新增市场主体25万户以上。郑州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的故事还在继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企业家融入郑州,而他们将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郑州力量!
来源:正观新闻

【2022将首迎“房子贬值潮”?买房或更容易?3个“坏消息”需面对】4月2日,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称:当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景气程度超过2008年,为过去20年之最。

对此,我们颇为赞同。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真实数据最有说服力,四组数据管中窥豹:第一、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百强房企业绩规模近乎“腰斩”,3月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至47%。这意味着房子确实不好卖了;

第二,1-2月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下降42.3%和下降26.7%,分别较2021年全年下滑26.8%和29.5%;1-2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比下降62.7%。另中客财经4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Q1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57%。进入2022年,楼市寒意不仅未散,还进一步传导到了土地市场;

第三,抛开国企、央企开发商不谈,民营房企50强中有30家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市场债务违约,以及供应商的商票无法兑付等。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预测,3个月后,民营房企中90%以上都会出现债务违约,因为7、8月份是今年的偿债高峰期;

第四,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522元/平米,同比跌幅为10.3%,开发投资增速跌至0.7%。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7%,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下降超10%。

众所周知,2021年6月份之前,楼市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彼时深圳、杭州、南京等地,还曾出现“万人抢房”的疯狂之举。之所以在去年下半年出现巨大变化,主要是三方面原因:1、短期政策收紧,尤其是金融政策收紧,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预售资金监管收严等措施接连祭出,是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进入“冰河期”的根本原因;

2、疫情反复,封封停停,工地复工难、售楼处销售难、购房者买房意愿低,叠加经济收入大幅下降,很多购房者更是暂停或延后了购房打算;

3、过去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行情差,购房者都看在眼里,叠加“买涨不买跌”思想深入人心,很多人都默默“放弃”了买房,捂紧钱包,作壁上观。

看到这里,我们想起之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句名言,“今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用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再恰当不过了。

房地产不景气,会造成什么结果?洞鉴财经社的专家表示,2022年将首迎“房子贬值潮”,“贬值潮”是建立在开发商降价促销拉动回款和二手房东加速卖房套现离场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当前阶段,这两点都已经发生了。开发商降价促销方面:全国房价行情网站统计显示,2022一季度,百强房企中,销售均价环比下跌的有67家,开发商降价的幅度从700-5000元/平不等;

二手房抛售潮方面:3月份,百强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其中有28个城市单月增幅不低于15%。有11个中心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另外,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典型城市中二手房下跌的城市数量有55个,其中有28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价格跌回了2年前。这意味着,“房子贬值潮”已经开始成真了。

房地产关联着上下游近百个行业,直接和间接对经济产生20%的贡献率。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各大城市开始使劲浑身解数“救楼市”。3月30日,新浪财经发文称,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超6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的政策超过70次。仅3月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接近50次,主要政策内容以各种商业贷款、公积金、人才购房补贴为主。

此外,2月24日,王蒙徽再次重申“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不变”。不仅如此,3月份,央行、银保监会等更是多次表态,“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尤其是央行释放了货币政策积极信号。

房地产出现了严重问题,各大城市出台“纾困政策”,无可厚非,因为这符合国家“因城施策”的定调,更是“稳楼市”之举。但即便如此,楼市短期也难以恢复到2021年6月之前的市场水平。

不过,当前时期,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却是利好,准确地说是,2022年买房或更容易。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房价确实跌了,郑州、哈尔滨、大连、沈阳、南昌等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房价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买房成本降低了;其二,商业银行房贷利率普遍下调了,100个城市中有83个下调,3月底,首套房商贷利率均值为5.5%,以购买100万的房子计算,贷款30年,每月可以少还250元左右。此外,目前不少城市都支持首付20%;其三,新房市场,开发商为了成交,不惜采取降价方式,部分城市还推出了买房送车位。二手房市场降价的力度也不小,在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二手房降价的力度甚至超过了15%,房东直降500万卖房的新闻比比皆是,这意味着买房“捡漏”的机会出现了,买房确实更容易了。

3月28日,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易宪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以来,多地陆续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包括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房贷利率下调等,结果仍然无法刺激楼市,归根结底是因为老百姓根本没兴趣买房了。”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虽然当下国人买房的意愿不高,但积极性其实相比去年三四季度已经有明显回升了。3月30日,央行公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9%居民打算购房,且预期房价“下降”的比例由上季度的15.2%,下降到14.4%了。这意味着,近期楼市频频“吹暖风”,确实开始起作用了。

2022年买房,有3个“坏消息”需面对

综上,2022年在开发商降价促销、投资炒房客加速套现离场的背景下,买房人迎来了“购房窗口期”。尤其是信贷政策宽松,以及贷款政策向刚需倾斜,更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基于此,2022年对于真正有需求的买房人来说,确实是利好。不过在房产专家刘博看来,2022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买房人或不得不面对3个“坏消息”,对此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一,买房后,开发商就降价促销,房产被动“贬值缩水”。

事实上,近两年这种情况很多人早已司空见惯了。笔者身边就有真实案例,笔者的朋友小张去年8月份购买的期房,购买时总价156万,单价16000元/平,但是今年2月份开发商选择降价促销,不过不是明目张胆降价,而是以工抵房的名义,降价后单价为14500元/平。这么算下来,笔者的朋友买房半年后房产就“贬值”了近15万;

二,购买的房子可能出现开发建设、装修标准降低情况,直白点说就是偷工减料导致的“货不对板”等质量问题。

受融资政策收紧影响,2021年以来,开发商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尤其是民营房企融资额降幅高达60%以上。叠加销售回款不畅,还债期满,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债务违约。为了“自救”,开发商一边在降价促销卖房,另一边也在明目张胆“压成本”。说白了就是,偷工减料。最常见的做法是,降低装修标准,配套设施以次充好等;

三,延期交付,最坏的情况是楼盘烂尾,买房人“钱房两空”。

2021年10月以来,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保交楼”、“维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但市场上烂尾楼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烂尾楼,说白了就是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有些会停工1-2年,有些可能长期停工。对于掏空“6个钱包”买房的普通刚需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我们不希望任何人买到烂尾楼,但平心而论,如今的楼市大环境下,开发商债务违约频发,资不抵债的也很多见,这意味着购买到烂尾楼的概率仍然不小。

综上,我们建议大家,2022年买房,要睁大眼睛,多做功课,对于资金链出现问题的项目,对于出现债务违约的开发商,坚决要绕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托卡马克之冠:戈尔巴乔夫并不是什么叛徒,他的德不配位乃万祸之源】戈尔巴乔夫有一个特点,他在推行一项政策失败后,喜欢把原因归咎于推行力度不够大,或者遇到的阻力太
  • 但有一说一,校服咱也得穿的干净利索讲究搭配,所以我赶紧入手一双百搭的运动小白鞋(月星的品牌不多介绍了,穿了好几年)➕一双正式一些的黑色小皮鞋(这个小皮鞋去年小宝
  • 津云:很多球迷都说,津门虎目前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贝里奇还没还有恢复到最佳,今年新引进的张卫也还没有出场,你觉得球队在联赛中最终会达到怎样的位置?你在训练和
  • 很多丰润的苹果肌都是靠玻尿酸的效果打造出来的。在众多医美项目里,玻尿酸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微整方式,有很多明星在综艺上悄悄透露变美的秘诀是玻尿酸,也有很多网红会分享
  • ★G55二广高速太长段:1、襄垣造成出口内、外广场车通行缓慢,去往太原方向襄垣出口车辆已排至主线约300米,去往长治方向排至匝道。★S50太临高速太佳西段:兔坂
  • 24:30-24:57,bayfm播出#有冈大贵# #高木雄也# 主持的广播《JUMP da ベイベー!20:00-21:00,富士电视台播出#山田凉介#
  • 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为同一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是否为同一部书的千古之谜。此类古书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历
  • 优化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通化市是全省重点林区和国家一级森林火险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 汉后在健康管理这一块是越来越专业和完善[good]节后莱青膏的需求量真是节节攀升呐![笑cry]看看下面这个反馈:代理女儿【莱青膏一个半月减肥】实况报道,没有节
  • 9.4 大早上上微博才发现牛奶的事情 有点震惊 还好对她没有太过zqsg啥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天使和小马棚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毕竟我们都是奔着嘉祺去的
  • 景区全部关闭 文体旅游活动停止】26日,记者从市文旅广电局获悉,为做好8号台风“巴威”防御工作,自26日17时到28日8时,我市所有景区、各类文化演出场所、各类
  • 3月份到现在,将近5个月,不再是只是嘴上吆喝减肥的人了。[哈哈][哈哈]这苦闷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开心时刻可能就是看着体重一点点掉了吧。
  • 就是男主太柔弱了动不动就受伤流血晕倒像错拿了女主剧本,这种弟弟型的男主就不是那个一向情绪极度稳定的男人发起火来好有魅力哦[舔屏] 我完全疯了,他在那边生气,我在
  • 图7-106岁…⁉️来说非常厉害的一球。打偏了落泪的地方、也能感到是6岁。
  • 经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节,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来诊时,
  • 永远快乐![求饶] TO 自己:去努力、去盛开、去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奥比岛]想念的苦,心痛的煎熬,恨不得把思思念念的相思化成白云、在天空中向着你在的方向飘
  • ”如在大数据预测相关设备的健康模型开发和项目实施中拥有丰富经验的辉度智能,即受到施耐德电气行业专家与联创各方从技术、市场、渠道、品牌等方面提供的支持。”施耐德电
  • 生完孩子可能是有点感性哈王先生给宝宝存三万多的脐带血,因为他觉得我妈有糖尿病我以后也会有几率得,就因为人家一句宝宝脐带血能治糖尿病并发症就被打动了在医院给我请5
  • 打下去的那一刻,唐僧已经知道孙悟空打的是妖;那一刻,唐僧清醒觉知到:这样的“打”和自己那样的“教”一样无用,一样激起更多的不屑与怨恨,一样沉迷在冤冤相报的无尽轮
  • 房子怪圈 振り出しに戻った隣人 没想到,十几年后,我和老黄、老刘又成了邻居。 十数年後、私と黄さん、劉さんが意外にも再び隣人となった。 我们三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