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深大师开示:修行根本!

善知识:若遇因缘众生,需以此为镜善导成就---

修行之道:1、生信念佛发愿(皈依善种乘愿);2、断业定性持戒(断业精进率众);3、导众破障禅那(导众了脱涅槃);要出离苦海此三段次缺一不可。

1、生信念佛皈依善种发愿

生信、念佛、皈依、善种、发愿为贯穿佛法入门、修行、成道始终之要 ,为成佛之基石根本。是故,诸佛世尊出现于世皆导引率众令其生信,进而念佛、皈依、善种、发愿。若不信佛、不归依、不念佛、无善心,出六道者无有是处;若信心、归依、念佛、善心皆具但无愿力,只在六道福报门里长住,不能获大果位。

信心、归依、念佛、善心、发愿亦为诸佛加持救助根本,识类繁多,罪孽深重,若无信心说入佛门称佛门人纯属罪妄,罪妄求妄若不遇大善拨毒救之,属堕落道。若人以不信心念佛,或属其师非正处因缘,当令其寻缘就师度之。若假佛之衣兴谤佛道,当世亦或难救,须远期救之,是故弘扬佛法,循循善导,令生有信,依信立教,依教布戒,令归佛制,为大罗汉,乃大善知识。

善知识,凡谤佛者,心中皆念着佛,否则,无以兴谤。若有人以念佛毁谤毗尼、禅那、咒禁、愿力,此人即是波旬。

善知识,虽无信念佛,生谤佛道,当世亦或难救,但,其依然为后世入道之“破生因缘”。譬如:粪土,虽不为食,但为来春助苗之道,是故佛涅槃时虽知波旬于佛道场搅闹破法,亦不为虑,只是谤佛者轮回六道无有出期。

善知识,汝等皆应不以进佛门之因缘,兴拒退之法,当以自之慈悲,导不同因缘至其当所,飞禽走兽尚兴慈悲,更况人乎。

善知识,众生生信之后,当导入念佛门,视其因缘,择师就之!若罪孽深重者,当导入密修门,切勿推托妄导,若此时导入禅那、涅槃,少有成就多成邪魔道。善知识,所谓净土,乃佛为上师、无上师,是故净土为最上乘密。入于净土,即使妄念念佛,亦为佛道,世界本自虚妄,入门妄念无过,依此可种远期入佛门种子;若不念佛,无有诸佛加持,众生诸业罪孽缠缚随处可堕,难有出期,是故若不念佛处处呈堕落险象,亦无以坚固信心出离苦门之根。末法时期,除乘愿再来、辟支应世有大缘本,或自有成,其余难有大根。

善知识,众生沐在苦,由信心归依故,称念一句佛号即得一句佛号善护功用,即使妄念一句尽管出期遥远,但能种远期佛种,乃留作后世待发之功用大途。无此一句之始,无有累积大善功德之道;若无累积善德之道,无以奠定成佛之基;是故,念佛为佛法广修基石,为留佛种故,必需倡导。譬如:有人登无顶楼宇,不入楼门无以登楼,何况造顶?念佛,佛门也,台阶也。是故,入佛门不念佛,如同盲人说日,日之不识,狂说日之造术,真愚痴罪重矣!

善知识,若以某未开悟者所兴道障为因缘,兴念释迦、弥陀之假相义,实为谤佛之门,此为波旬之子,十方如来皆鄙弃之。

善知识,皈依念佛为苦中求助,归依念佛获利种植德本后,必生信心寻求出离苦海之始终。不皈依佛法僧三宝,谓之能出苦海,如同缘木求鱼,得之馈赠谓之本源,实乃狂迷之本,狂迷不除难有出期!

善种是念佛、皈依之种性,是佛种之依!皈依念佛之后,获得善发种性,称为善种,善种发芽,成佛种基,出生佛种!若有人说自己皈依念佛而不为善,如同羊皮裹狼出期遥远,若无大善应世,终归堕落。

2、持戒断业精进

入得佛门,持戒是善种、佛种发芽,种性润露、生长、护持根本,我们也称为戒护。入佛门修行,若不持戒如同煮沙求食,即使火旺,只名热沙,何谈得食!是故,不持禁戒获有限福,但,不持禁戒获出六道者无有是处!佛涅磐时,遗嘱众大知识佛子,佛驻世时以佛为师,佛涅度后以戒为师。

断业谓之曰涤垢沐浴,若说矜持戒律,无需断业,真无知辈。垢尚未除谓之无垢,如同聋人摇铃,骗己游戏也。

精进为修行成道之法,若不精进出离“苦被”谓之成就,实属梦中得宝,醒来床头耳!是故,入得佛门,精进出离谓之道心!

3、禅那了脱涅槃为佛果终始大报根本

万劫修行一朝障灭,为禅那之相说。是故,禅那为修行了义获得果位之机,是缘觉、涅槃之秘要。不假禅那出六道者无有是处。譬如:蝉蜕,数载蓄力一朝破壳,若不破壳胎死腹中,如何为蝉?种种禅那,种种果位;种种果位又发种种修行;种种修行又假禅那最终成就!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禅那成佛,为标示成佛之范例,云何有人诽谤禅那?诽谤禅法,皆邪魔外道罪孽耳!

了脱谓之曰一朝释重,万缘皆去!了脱为开悟后成就境界。

涅槃为十二因缘法之最后,为成佛之一门,声闻、缘觉皆于涅槃一乘超脱!

4、密传为戒外善导终归信因

善知识,密传为戒外善导令罪众生信,梯次修行归于道途,为大乘佛法净土法门之一支系,贯穿各个门类,但不成独门,若成独门,易成邪道。其果位分为初修果位、中修果位、大乘果位。初修果位,须四轮回出离恶道;中修果位须四轮回成就罗汉;大乘果位归净土门。

密传,乃大慈悲门。无大慈悲难做上师,若作上师必成邪道。

善知识,密乘之门,咒禁为护,不设戒坛,但使加持。于是修学,须多生死轮回,方归净土。

何谓净土,一念入道、一念入戒、一念禅那、一念成佛。

所谓禅那,为道中发力,一朝破壳灭诸障碍,当下成佛。

善者,所谓法门实为一体,因众生种性故落诸道门。密宗、禅宗、净土、律宗实为一体,因众生罪孽梯次层别分修道处,称之为门。是故不为自己入道之门,评说别处法门,若做评说为大罪孽。

所谓佛法,为救愚迷,诸多法脉,因缘显道,切勿议论。议论佛法乃争斗本,为受罪相。
此为弟子修行,再做开示2009-6-12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得劲儿[给力]无时不刻都在感叹这些年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 平时看似沉默的别克 雪佛兰 它们的展台可以说是排面十足 近乎全场最佳!
  • 真真是“前尘俗世多纷扰,涂川尽头无归乡”最后读南安烨绝笔信的环节会有点心梗酸涩,到了下一世,希望秦湮会自在一生吧#酒店点评# 每个都市人都有一个田园梦越来越多的
  • 贪欲可以激发我们进步,去追求更好的财务表现,贪欲无时不刻会出现在我们的心中,一旦沉迷在贪欲中不能自拔,则会让我们迷失自己。贪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每个人在想要
  • 15、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 15、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
  • 教皇总之此面具在作品里绝对是一个神器,是以现代科技都难以完美模拟的超前物。(可能是为了让他们死得明白)2. 圣斗士里瞬的第一代仙女座圣衣前面是带胸罩的,然而瞬又
  • 美好的爱情誓言固然美好,但是也容易误导相爱想爱在爱的人。真子,2021,10,29 挽回中,很多情况都是双方处在敌对状态的,情感期待和需求的不满足变成了互相的指
  • 这早饭硬核!哦我的老伙计你知道朴智旻吗❤️看在上帝的份上我来为你科普一下❗#朴智旻南韩宠儿#这样的知识就像手机没电就要充电一样众所周知❤️如果你不知道#朴智旻可
  • 那么,你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对待爱情你又是怎样的?下面就从你的出生年份来告诉你吧。这样的人,甭管是人脉,还是事业,都是蒸蒸日上的。
  • 不惑之年~知行合一~表里如应 故君子贵有识,力学穷理则识益明,照知不惑,乃益敏矣。致曲不贰,则德有定体;体象诚定,则文节着见;一曲致文,则余善兼照;明能兼照,
  • 三、QTZ-4Y液压便携式取土钻机技术参数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1 动力 功率 kW 10 品牌 百力通(美国) 马力 hp 13.5 启动方式 电启
  • 雖然是主題公園,但其設計概念為建立一個城鎮,和荷蘭政府合作以忠實的呈現荷蘭的建築物及街景,除了街道建築,也進行大規模的土讓改良,挖掘運河。當然,我對(幾乎)所有
  • 苏轼:所有遇见,都是命中注定洞见你遇见的人,都是为你而来。”苏轼和陈季常的莫逆之交也是建立于这一时期。
  • 11.21, 今天是离开月子中心的日子, 一个月很快, 在月子中心的生活也是很难忘的,特别感谢会所来自贵州的三七, 细心、用心、爱心!你是我的本命 更是我的宿命
  •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7、八字财旺因财犯官且是行财乡为灾人生一世财为根本,钱是人人皆爱的。
  • 不就是乱扣帽子么,谁不会呢?是家长!
  • ▪️日子是柴米油盐.❷我妈说:你要过精致的生活▪️精致不一定完全依靠经济基础来决定,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让你的生活得到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除了工作以外
  • 格局大的人,他的世界里,多的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友,因为这种人,为人厚道,让人信服,做人靠谱,可以深交!相信你们会和我一样超喜欢这些文字和三观 这是个包容性超强的
  • 考虑到对学业的影响,爱子公主的成年仪式及祝贺活动将主要在12月5日(星期日)举行。考虑到对学业的影响,爱子公主的成年仪式及祝贺活动将主要在12月5日(星期日)举
  • 下雪的快乐体会到一点了虽然不是特别大,接下来的日子我依旧期待冬天里的暖阳,冬天晒太阳真是太太太幸福了,要是白天不会变短就好了。所以夏天也是热热闹闹的,躁动的。
  • 岁岁年年柿柿红。花前月下。当家的女人。菊香。孙涛。张茜那时好美。今天将是努力上进的小可爱生活温暖顺心,其他别无他求。既无半点野心,又无一丝期望。但我却心里住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