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聚焦西安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来源:央广网 记者:刘昱)3月初,西安比亚迪二厂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一辆接一辆崭新的汽车走下总装生产线,并在厂区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像这样的生产场景,在疫情期间几乎没有中断过。

虽受疫情影响,但是在2022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的汽车产值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有所下降,反而同比大幅增长321%,达111亿元。

“在疫情初期,我们经历了短暂停摆,但短短几天以后,我们的汽车日产能很快就达到1500辆,随后便达到1700辆,疫情过后尤其是春节过后,产能还实现了进一步增长。”比亚迪西安区域总经理刘振宇说。

比亚迪汽车生产方面的成绩是西安高新区在抓好疫情前提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经济发展,两手硬、两不误,西安高新区严要求抓疫情防控、高质量促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西安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安高新区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稳住经济基本盘,1-2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3.18亿元、同比增长3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10.7%,以一季度“开门红”为全省“开门稳”多作贡献、做强支撑。

抓疫情防控 以最小代价守好安全发展底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安高新区持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平战转换防控机制,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小代价扑灭局部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影响,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记者了解到,西安高新区根据西安全市和辖区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将防疫级别划分为“平时、应急、战时”三种等级,分别匹配相应的组织体系、工作力量和资源,实施扁平化管理、加强各环节衔接,形成三级贯通的强大合力,切实做到快响应、快决策、快处置。

西安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高新区坚持快字当头,按照流调队伍1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8小时内将密切接触者转运到隔离场所的要求,紧盯“时间轴”,研判“点线面”风险,缩短流调管控流程,对阳性病例涉及的传播链条、风险人员、风险点位,做到边流调、边转运、边管控,全力抢抓疫情处置黄金时间,迅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的特点,西安高新区按照“第一时间、宁大勿小、科学研判、快封快解”的原则,第一时间对流调排查确定的风险点位迅速实施封控,封控范围“宁可大不可小”,同步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工作,对封管控区域人员和环境风险进行科学研判,及时缩小包围圈,做到“先管后筛、快封快解”,最大限度控制传染源、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外溢,为社会面清零争取时间。

疫情防控精准与快速也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为西安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这成绩也离不开无数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经济社会的迅速复苏,城市烟火气息的快速回归是对付出最好的回馈。

抓经济发展 让高质量发展更有含金量

2021年12月23日起,因疫情防控需要,西安对社会面实行封闭管理,区内重点工业企业先后遇到原材料、零部件、危险废弃物等运输困难,随时有停工停产风险。

为有效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西安实行社会面封闭管理当天,西安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出台《疫情防控期间连续生产企业物流运输通行办法》,在西安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人员、车辆通行证核准发放工作,并指定高速公路三星收费站作为重点企业物流进出通道,全力保障区内重点企业的供应链稳定。

西安高新区有关部门开具连续生产证明,多方协调省市有关单位、兄弟区县,对符合条件的员工予以放行,全力确保企业员工返岗,并指导做好返工员工的生活及安全保障工作。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西安高新区为三星、比亚迪、中兴终端、法士特等区内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人员及车辆通行证568张,累计批复63家次单位复工(复产)申请,保障8042名企业员工返岗,有力保障了企业人员通行和物流便捷。

据介绍,西安高新区把抓企业防疫、保企业生产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分析、审慎研判三星、比亚迪、美光等重点工业企业疫情风险,在压实企业防疫主体责任、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

此外,为了保证重点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还向各重点企业派驻疫情防控专班,指导企业开展全封闭的生产管理,人员不进不出、加严防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内部管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同时,在疫情形势平稳后,西安高新区还及时研究出台“复工复产六条”“复工复产十条”,争分夺秒推进全区各类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把疫情耽搁的时间追回来、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实行“一企一案”,由企业所在园区负责、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街镇配合以及5~6名防疫专家全程参与,组成复工审批服务团队,上门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复工复产方案。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为3000人以上的企业派驻服务专班,为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企业派驻服务小组,为1000人以下的企业派驻1名服务专员,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难题,确保394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及时复工复产。

同时,西安高新区用足用好省市支持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和高新区惠企措施,降低用电成本、发放生活补贴、降低融资成本、实行房租减半、加强稳岗返还、落实减税政策,1月份首批2800家企业共拨付2272万元,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信心。

促发展求变量 为高质量发展增后劲

2022年3月1日至4日,西安高新区举办全区重点项目观摩活动,紧紧围绕省上重点项目观摩“看项目、比质量、找差距、促发展”要求,扎实开展比体量赛占比、比质量赛效益、比招引赛成绩、比落地赛进度、比保障赛服务、比作风赛实绩“六比六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项目竞赛氛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安高新区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抓手,聚焦“做大增量、以丰补欠”,千方百计谋项目、落项目,全力提速在建项目、转化储备项目,努力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近期围绕“四个高新”战略,西安高新区按照“战略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科学化”的原则,今年在建项目440个,年度计划投资1800亿,同比增长30%以上。

此外,西安高新区坚持每季度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每半年集中观摩一批、竣工一批。今年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31个、总投资763亿元,年计划投资255亿元。

西安高新区聚焦先进制造业,聚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把谋划和推进产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项目大建设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四个高新”大提速为抓手,以大提速带动大发展、促进大提升、实现大跨越,通过做强增量、挖掘潜能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后劲。

据介绍,2022年,西安高新区将不断提升“55611”现代产业能级,形成1个两千亿级、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500亿元,并着力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五上”企业1500家;以全域建成秦创原高能级成果转化大平台为统揽,加快各类加速平台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成果转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上市企业10家。

项目投资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深挖潜力、做大增量也是西安高新区工作的重点之一。据介绍,西安高新区把工业项目技改扩能、新增产能作为主攻方向,对全区工业项目进行再梳理、再挖潜,引进了西电集团智慧产业园、比亚迪动力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3个百亿级项目,举全区之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个月从跟踪洽谈到签约开工,比亚迪动力电池5个月建成投产,实现了新增产能的快速充分释放。

“以项目建设大提速来支撑和推动‘四个高新’大提速;要树牢‘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让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成为‘四个高新’建设提速年最靓丽的风景。西安高新区将坚决扛起‘当龙头、做支柱’责任担当,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争一季度‘开门红’,助力全省‘开门稳’,当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排头兵。”西安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针对当前传统家具消费品的市场状况,为了让消费者明白、放心消费,由中山40多家红木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了四项团体标准,为包括红木家具在内的中式硬木工艺家具产品明码标
  • 肖战在小飞侠心目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流量,不是随意替代的明星。小飞侠对肖战的感情,不是一时兴起的草率,不是见色起意的肤浅,不是聊胜于无的敷衍,不是见异思迁的随性…
  • 若能悟得此文真谛,不花一文钱,自有“真师”授你最上一乘修道法门! 一、性者,性命之性。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命是修真之根本。性之谓神乃元神,命之为气乃元炁。元
  • 卑微社畜啊!!
  • 但实际上,各个品牌对新能源车以及智能化的理解都不一样,究竟是要给大众提供炫酷但有些“危险”的产品,还是没那么新鲜但安全性非常有保障的产品,是每个企业对造车这份事
  • ——毕淑敏《心灵的力量》5.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的,流逝的只是岁月,孑存的只是信念。—— 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15.是的,我很重要。
  • ’1.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添加怪诞、神奇的内容,它的“幻”是为了增加神秘气氛、内核仍然描写的是真实生活。作家以精湛的文笔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摹,并通过主
  • #李现[超话]#lx #李现的ing# 收到了@呈现学会丨李现 的第二本PB好好看,审美真好一则与你相遇的故事,也有我去过的线下经历。东方卫视跨年—两次卡地亚—
  • 车龄不超过6年且行驶里程不超过12万公里并通过360度全方位检测的BMW二手车才有资格获得BMW官方认证有一种驾驶乐趣,历久而弥新BMW 官方认证二手车本色不改
  • !P2~那个奶酪️鱼柳也太好恰了吧每次必点好伐!
  • .这一路都是风景,我就不为你翻山越岭了。 .我说我要去旅行了,不是因为前方的风景,而是因为我想出发了。
  • ⚠️矫情预警说不清是什么感受 虽然平时没有时时关注雷尼动态 但很喜欢她发的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张照片 马上要发新专了 却突然要把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给注销了 怎么说呢
  • 卤肉饭当然是甜的最好吃啦~自从在西安吃了凉皮和肉夹馍 就念念不忘[打call]我可能真的很喜欢麻酱叭[并不简单]旺财是一只很稳重的贵宾 这是我第一次见它笑 简直
  • “围绕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土地、金融、保障等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机制,为农业农村提供新的发展方面,同时也为彭山聚集产业人才提供了强大的‘软实力’。在彭山区果业商会
  • 要想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也是修养好自己的胸怀。在对方不爱你时,你还想挽回,那你能做的就是认真分析自身的问题,发现自己在长期关系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做出合理
  • ( 验票不接受任何截图和链接网址,请提前打开APP上的验票二维码,演出不设排号请有序排队)3️⃣时间安排:兑票和进场时间:20:00(有序排队,扫码盖荧光章)演
  • 是手挽手共同游玩、探索生活的体验让彼此成为了重要的人。#马嘉祺[超话]# #马嘉祺 一起去未来# 亲爱的马哥,我也喜欢小狗,但我更喜欢猫一些,不过我会让我以后的
  • 今天去吃鱼了,我心心念念的鱼火锅 但是两个人就去吃略微勉强,太多了点 这样一想就有种花30,但是只吃了半条鱼的莫名亏了的感觉,果然下次还是自助烤肉走起吧 而且那
  • 一开始听到小说要改成剧的时候,作为一个淑芬是万般不情愿的,因为这本小说对我而言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我怕于途晶晶会被改变,但又看到是顾漫老师当编剧又多了几分安慰。
  • 虽然姓名不是命运的主体,但好的名字却能增加自身的能量,使人达到趋吉避凶的作用。梅字还是分南北方的,也就是北方人在冬季梅花开时名字中叫梅才是真正的梅,会主长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