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来源:人民日报 https://t.cn/R2WxeSx

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双碳”政策延续。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 规划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整体上来看,这样的表述和 2021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基本一致,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对于“双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借助市场力量,推动“双碳”转型。近年来,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一直得到政府政策和补贴的大力支持,而建立一个高质量高度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则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置条件。一方面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协同,可以引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升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碳排放问题,可以让企业选择更灵活、成本更低的减排路径,保障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显现。2021 年 7 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截至 2022 年 3 月 11 日,全国市场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到了 1.88 亿吨,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量 3196.10 万吨,大宗协议成交量 15656.36 万吨;累计成交额 81.80 亿元,成交均价 43.51 元/吨,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额15.20 亿元,成交均价 47.56 元/吨,大宗协议成交额 66.60 亿元,成交均价 42.54 元/吨。3 月1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为 57.60 元/吨,较开市时上涨 12.43%。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后,CEA 价格稳定在 55 元/吨以上。

环保:再生资源将成环保行业的“新主线”(一)循环经济推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再生资源领域带来发展良机。国家发改委于 2021 年 7 月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单位 GDP 能源消耗、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别降低 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废纸、废钢利用量分别达到 6000 万吨和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在建设循环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再生资源领域迎来发展良机。循环经济体系可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资源安全。从“双循环”视角来看,循环经济有助于提升内循环效率,同时提升外循环中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减少稀缺原材料的对外依赖。“十三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截至 2019 年底,包含废钢铁、废有色金属、 废塑料等在内的十大废弃物品种的回收总量约 3.54 亿吨,同比增长 10.2%;回收总额约 9003.8 亿元,同比增长 3.7%。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体系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从“双碳”视角来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通过减少高能耗的原料加工环节,最终来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循环经济体系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数据显示,以废钢为原料相比以铁矿石为原料炼钢,生产 1 吨钢可以减少约 1.6 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国 2020 年废钢利用量约 2.6 亿吨,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4.16 亿吨。

再生资源领域将成为环保行业的“新主线”。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废弃的有色金属、钢铁、塑料等资源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回收再生,既可以处置废弃物又可深度资源化提炼,具有资源循环+节能环保双重属性。因此,再生资源领域将成为碳中和背景下环保行业的“新主线”。

(二)资源化将成为危废处置的主流我国危废产生量快速增长,行业空间广阔。我国工业门类全,产废行业多,包含半导体制造、装备制造、化工、制药、采矿等新兴和传统制造业。相比一般固废和水废,危险废物具有种类多,处理技术难度高的特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危险废物总计 46 大类 467 种。2017-2019 年,全国工业危废产生量分别为 6581、7370、8126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26.1%、13.5%、8.8%,近三年增幅有所放缓。随着国家监管政策日渐趋严,我国对危废的认证、统计也将进一步细化,未来被纳入危废进行管控的废弃物可能更多。危废处置量快速攀升,但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2019 年,我国危废持证单位核准能力是12896 万吨/年,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为 3558 万吨,实际利用率为仅为 28%,表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与需求不匹配,不同危险废物种类利用处 置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化将成为未来工业危废的主要处置方向。我国危废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监管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危废产生企业和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企业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测算出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进而规划好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量,同时规划出不同行业、地区的投入产出。

行业特性决定企业经营稳定性有保障。近年来,危废行业受人追捧,许多上市公司、企业集团凭借资本和技术力量纷纷进入,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龙头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危废资源化利用与处置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借助盈利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及自身融资优势将进行多地域布局,形成规模效应。从危废资源化的企业来看,其上游是产废企业,下游的大宗商品产物也进入市场自由流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不会受传统环保行业那样有政府关系和应收账款等问题的困扰,企业经营稳定性有保障。资源化将逐渐成为主流。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为基准,测算“十四五”期间的危废行业的市场空间,假设到 2025 年我国有 60%的危废(包括新增和存量)进行了综合利用即资源化处理,36%的危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两种处理方式的处理单价参考上市公司部分项目,预计到 2025 年我国大、中城市危废综合利用(即资源化)有 1400 亿元市场空间,无害化有 1000 亿元的市场空间。(三)再生塑料应用前景广阔塑料应用广泛,亚洲塑料树脂产量占全球过半。塑料以重量轻、可塑性强、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全球塑料产量稳步增长,2019 年全球塑料树脂产量达到了 36,800 万吨,同比增长 2.5%。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树脂生产地,占全球总产量超过 50%。“禁废令”改变了全球可再生塑料综合利用业的产业格局。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从全球回收塑料并逐步成为重要的塑料回收国,对全球废塑料的处理、加工做出巨大贡献。2017 年 7 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我国禁止从海外进口废塑料,我国废塑料进口量断崖式下降。对中国市场而言,改变了鱼龙混杂的进口供应链体系。对全球市场而言,欧美等主要废塑料出口国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废料处理市场,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为固废寻找新的处理市场。

中国废塑料回收率仍有提升空间。我国塑料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约 20%,2020 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 7603 万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塑料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塑料制品回收率不高,2019年仅为 23%, 这与我国塑料制品回收体系的不健全有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废塑料回收模式较为传统、低效,回收过多依赖人力、回收分拣粗放,回收材料品质和数量都难以保证。

两网融合促进可再生塑料回收体系建立。目前国内的塑料循环利用行业长期存在可再生塑料资源分散化和循环再生产业规模化之间的矛盾,各地政府积极布局两网融合,协调政府主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市场自发形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实现生活源再生资源与其他类别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交投、分类收运和资源循环利用。在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可再生塑料回收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有助于我国可再生塑料综合利用业的发展。

(四)环保进入运营红利期

环保进入运营红利期。整体来看,环保企业业绩表现较突出,部分环保企业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环保板块上市公司和行业竞争加剧等 方面。分板块来看,固废板块增速较快,水务板块稳健增长。环保行业发展模式正由快速扩张的工程模式逐步向稳定经营的运营模式转变,整体运营类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进入运营红利期。河马环保科技:落实资源回收,共赢环保红利

1.资源循环+节能环保

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废弃的有色金属、钢铁、塑料等资源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回收再生,既可以处置废弃物又可深度资源化提炼,具有资源循环+节能环保双重属性。

2.公司情况

2021年公司已全面实行全品类废品分类回收,以及大件家电上门回收,智能回收设备遍布成都各大住宅小区,以整合回收资源为目标,现目前已累计回收废品超1万吨,相当于减碳1.66万吨,超过18万用户积极投递。

居民高度认可废品回收设备,自发排队投递废品,省去回收员上门回收时间,设备立满立清,高效及时满足居民投递需求。

自有超规模打包站,一站式解决上游的供货量,及下游出售渠道,解决传统回收模式痛点,整合废品回收产业链。2021 年公司再生资源业务开展顺利,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增长。截至 2022 年初,公司在手回收资源规模 20 万吨/年,在建项目合计 58 万吨/年。

环保行业增长空间可以看到千亿元级,存在中长期较好的投资价值。与此同时,我国环保市场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会上船,才能扬帆起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袁冰妍[超话]##袁冰妍祝卿好# yby#袁冰妍刘泠#yby #袁冰妍and简萱茗# “海鸥只为海沦陷,我只为你心动” , .@袁冰妍
  • 东西好不好,有时候我说了不算,但是你稍微试试来一次尝试,你会发现后悔没有早点买塑去塑回:五大金牌服务首先,第一项金牌服务:我们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现货交易平台,就是
  • [good]一番游历之后,同行的朋友相约苏杭之行,原来,他乃江浙人士,家住横店边,日日可见各式各样的剧组,见证不同的人生。 朋友说,他最近在拍一部仙侠剧,找了条
  • #沼气彭博[超话]# 太好磕了真情侣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是比假情侣甜蜜我们柏博真的很喜欢胖导啊在胖导面前就像一个小孩怪不得不喜欢和情侣演戏呢其实柏博的眼里都是胖导吧
  • 人生最令人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说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行事,即使最开初这件事情仅只出于谋生的需要而不得不去做,但人到中年时,这样的事情无
  • #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平凉身边事##北京国安vs泾川文汇# 一场“冷门”球赛“链”出甘肃平凉运动康养产业?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9日电 (魏建军)提到日前2
  • 如何做便携式户外蓝牙音箱防水测试? 户外爱好者一般使用的便携式音箱都具有IPX6级防水等级。在户外遇到雨天,蓝牙音箱就一定要具有防水性能。现在一般音箱生产厂在
  • 选择石材,不能只考虑装饰的效果和价格,石材的装饰性,与石材的物理、化学和物理性能有微妙的关系。卫生间、厨房常年遇水,所以吸水率,是在一项非常关键的性能。
  • 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病例情况 感染者1,11月4日由外区来七里庄路4号院北侧中外建华诚工地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1月9日(
  • 以下是一般性规定: UKCA标志只能由作为制造商的企业或在有关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由该企业的授权代表在产品上放置贴上UKCA标志后,企业应对该产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
  • 这句话说的太真实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很多时候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够理性清醒的,完整的认知和判断,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现在看网上一群人对一个人或群体攻击的时候
  • 88的作品都演的挺灵气的,也一直觉得她不仅漂亮还很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总有一种自我保护很强的意识,能明显感受到剧外和同事的距离感和界限,由于她上一部都市剧不是很
  • 随着进程过半,他在直播间sc的提问下逐渐口出狂言,神的理智已然崩塌,发出诸如①“我做错了,我会改,但是你们骂我,我不能忍”;②“我做错了我知道,但我觉得我这点事
  • 闷声干大事,我们买房啦[羞嗒嗒]签名签到手抽筋的一天憋了半个月,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哈哈哈哈哈人生第一套房子,直到今天才有些小兴奋从7月开始被同事撩一起看房,抱着打
  • ”[思考]】我觉得,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钱的话,就让ta决定怎么花吧[可爱]零花钱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支配金钱的权利,如果连一点支配的权利都没有,谈何培养孩子的高财商
  • 那是怎么都舍不掉的,我告诉你吧,人要想舍掉外境界是做不到的,不是叫你丢开家庭儿女,家庭儿女就是道场,去哪里找清净地方?是白天那个自己过的鸡零狗碎,还关心世间疾苦
  • 二、如您选择办理退票 1.如您已取票: 请于“盛京大剧院”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私信“退票”根据回复扫描二维码,并根据提示将您的演出票及副劵画叉拍照+联系方式(姓名
  • 一整个八月几乎都在坐牢,如果从任何事情都不会白做的角度来说倒不是没有收获,只是无益于技术。我好像有过和新冠无比近的距离过,公共场所72h核酸,其实会觉得是不是有
  • 无症状感染者2男,临猗县报告,11月20日从甘肃省兰州市出发,19时20分抵运,11月21日核酸检测阳性后被转至运城市第二医院(运城市传染病医院)11月22日1
  • 秀晶推荐的《傲慢与偏见》一刷高三看过原著,记得当时是一字一句看完的.现在看电影,也是一帧一幕看完的.喜欢伊丽莎白的直言直语,喜欢达西的绅士担当.伊丽莎白和达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