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冰雹##餐饮##微博新知博主#

自古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这个提问我先截个图,有点不太现实,但里边有一些门道可以分析。

截图防修改

在这个提问里,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个概念,叫“盈利模型”。

盈利模式,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盈利模式指:

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
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和管理,在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以及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

还有观点认为,它是企业通过自身以及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并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及商业架构。

上边说得有点复杂,接下来说人话:
就是分析一下,你这个生意,想找个人替你看着,你拿60%这件事,从数据上说靠不靠谱。

都知道餐饮有三座大山:房租食材人工。

咱们先默认题目里的数据都是真实不虚的。
先看房租
4200块钱,在深圳这地方真的不贵,应该属于城中村,周边办公比较密集。接下来日均4000块的营业额是个相对房租来说非常漂亮的数字。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3 ~4天营业额能覆盖房租,已经是比较不错的生意了。(房租占比10~15%),5~6天也是可以接受的(20%以内)。

而题主基本一天覆盖,那么这个生意的房租占比其实非标漂亮。

再来看食材
题主给出了一个数据:毛利35%。

我相信干过餐饮的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

也就是食材占比拉到了65%

这是什么概念?基本是一个倒挂玩法。

目前比较主流的餐饮项目正餐毛利65~75%,快餐毛利55%~65%是比较常见的,老祖宗也留下过一句话:

冒烟的买卖一半利
就是说餐饮行业,50%毛利是非常基础的操作。

目前据我所知,餐饮行业除了一些零售类食品(比如绝味,久久鸭,周黑鸭这种),一般毛利在37%左右,其他真正做餐饮的很少有这么低利润卖的。

当然,低利润有低利润的好处,就是“薄利多销”,题主这4000块的生意主要的驱动力应该就是来源于此,周边上班族能花最少的钱,吃最多的肉,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也注定了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项目,餐饮都是“劳动密集型”,但你的毛利决定,你就是靠人力换钱的重人力成本模型。

好了,我们接下来计算人工和真实利润:
小餐饮项目算利润一般有两种算法:

1,除了人工才是利润

2,人工就是利润

这二者其实主要区别就是经营者是什么人!
第一种不用多说,常规操作,现在题主店里一个月卖12万,毛利率35%,4.2万毛利额。

店里至少需要3个全职1个兼职,深圳全职计5000(都得包吃住,不包住再加个500~600,吃一天也得20来块,综合用人成本6000+,做卤味的师傅一般6000挡不住,当然,一般就是老板自己),兼职3500(包吃),这就去掉了22000以上,再去掉4200房租,水电,还有一些杂费之类,一个月的纯利润不足1.5万,是个能做的生意,但利润就那么多,别惦记着躺赚了,你明天不操心了,后天这个店的营业额就往下掉了。本来人工3+1够了,转头就3+2,4+2了,你看还有利润吗?

第二种主要针对夫妻老婆店,往往就是忙完饭点,有正事的人就离开一下,其他一整天守在店里。所以一般会营业时间特别长,什么时候来人老板都挺积极。

这种店,一般我们做计算的时候,会把人工不单独核算,只计算整店赚了多少,即为店主收益。

因为你没办法核算请一个这么用力用心的人要多少钱(也很难请得到,比如题主现在就是自己想走,请不到合适的人,才想“出让股份”),而同时,两个普通夫妻自己在店里做事,一个月3~4万多(去掉兼职工资),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但养家糊口没问题了,而且还有点小爽。

还是说题主这个店,如果店里有2个自己人,一方面人工成本就下来了,可能只找个收碗打杂的,第二就是店里有老板亲力亲为的时候,本身这个老板就能一个顶俩,动作快热情度高,其他员工往往也不好意思过度偷懒。

整体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门店单月利润会拉倒3万以上。

那我目前粗略分析,很有可能题主是这个状态。所以会觉得“盈利良好,不想转让”。

那么分析完这些,我们来讨论题主的诉求,想回老家再开一个,方便带孩子。

首先这里没说老家在哪里?是否有深圳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是否有深圳这么密集的刚需环境?开这个店的成功率我们先放一边。

只说目前的店

“可以0资金出让40%股份 找人接手”
想求助大家三个问题
1.如何找个踏实稳定的合伙人
2.如何避免不会半路撂挑子不干
3.如何避免收款走私人账户
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讲,这件事在实操环境里,非常难。

题主想要的,其实是“一劳永逸”的“垂拱而治”,这需要建立在“制约条件上”

看题主的语气似乎是想无差别寻觅合伙人,也就是不一定在身边熟人里找,那么我们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熟人尚且如此,一句0资金出让40%股份,其实对来的人,就是“空手套白狼”,我们不怀疑有诚实勤劳的年轻人,但面对人性,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

你凭啥认为他会为了这区区40%,一直给你做下去?
是非得从你这进货,他自己做不出来猪脚饭?还是这个铺子周边独一份,旁边没有铺子,房东也答应永远只租给你?还是说开这个店投资巨大,有复杂的体系,他必须靠你扶持?

我觉得都不像!

还有这个想法本身其实也不太合理
前期题主吃亏太多,一个好好的,已经盈利的店,让给一个外人,还不收他钱,自己走了,让他瞎折腾,这本身就很可怕。

后期题主占便宜太多,这个店本身壁垒并不高,目前感受就是选址区域属于城中村,房租便宜需求还不错,题主的产品给的性价比非常高,用人力成本置换食材(注意这句),说白了,就是味道应该也不差(口味肯定不差,但一定不会好吃得让人惊艳,常规产品,做不出花),主要靠给得多,没啥特殊的门槛。

那就算你找到一个比较符合条件的人,他做一段时间之后,到底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让你吃这60%的利益呢?毕竟深圳房租4200的地方,大体能够想到装修档次了,开这么个店,花不了太多钱。人家隔壁再开一个就完了。

很多人和我聊过小餐饮,问我小餐饮是不是坑?
其实,小餐饮对任劳任怨的基层劳动者很友好,你可以不懂经济不懂营销不懂战略,一样养家糊口而且还过得有滋有味。
但小餐饮对“胸怀大志”(可能更多是眼高手低,自以为降维打击的)人很不友好,因为你必须拿时间换空间,你很难招聘到很厉害的人替你做事,因为门槛太低了,但凡有利可图,人家就自己干了。
真能把小餐饮做得风生水起的连锁品牌,又做直营不加盟的,都是值得尊敬的高手,而且,他们有一个基本的理念,一定是供应链先行,标准化呈现,否则,就绝无可能。

那些为了红不要命的网红:有人出事前脸长黑斑,有人62楼失足坠亡
走红于网络的一群人,我们称之为网红,很多人都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环境下被无限放大而意外走红。
在这些人中,有些是因为自身的才华而出名的,这种类型比较有内涵,且经久不衰。
然而,也有网红是因一些异于常人的事而意外成名,这些人需要通过持续的输出才能保持热度,也因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网络上就曾经出现过三位网红,他们都因为各自的“特长”被全民皆知,但后来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中国辣王”李永志
河南郑州出现过一位吃辣高手,他一天能吃掉5斤辣椒,且多次参加国内外吃辣比赛大获全胜,因此得到了“中国辣王”的称号。
这位“中国辣王”就是李永志,出生于河南新郑市龙湖镇沙窝李村,高中文化程度,成名之前是一名装修工人。
李永志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他长相平庸、身材肥胖,如果不是因为发现了吃辣技能,他可能这辈子都会是个普通人。
李永志发现自己的吃辣技能,还要追溯到2008年的一天。
当时他到一家饭店吃午饭,由于正赶上饭点,饭店里的人特别多,都在等着厨师上菜。李永志那一桌早早就点了菜,却迟迟不见上菜,忙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的他按捺不住了。
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碗用来调味的辣椒粉,李永志用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没想到他吃起来不但不觉得辣,还感觉挺美味。于是他便端起那碗辣椒粉,把它吃了下去,吃一碗不过瘾,他索性把隔壁几桌的辣椒面都拿过来统统吃掉。
饭店老板看到桌子上的几碗辣椒粉都没了,怀疑是被李永志偷了,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是被他吃了——为了自证清白,李永志当着老板的面,又吃光了面前的另一碗辣椒粉,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李永志的名气渐渐传开了。
之后,李永志就开始频繁参加各种吃辣的比赛,接受来自全国各地高手的挑战,也接受报刊和电视台的访问。
2012年10月,李永志参加湖南卫视的《谁与争锋》节目,与几位闻名而来的挑战者比赛吃辣。
在节目中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这些高手,征服了在场的观众和主持人,这一战令他的名声传遍全国,从此得到“中国辣王”的称号。
2014年,李永志又更进一步,先是上了央视的综艺节目,拿到了“金筷子奖”;后又前往印度,参加“魔鬼辣椒挑战赛”,并在比赛中一口气吃下32颗魔鬼辣椒,打破了此前由一位印度老人创造的5颗魔鬼辣椒的纪录,令全印为之震惊。
那几年网络直播刚刚兴起,李永志也开始了他的吃麻辣烫直播。
他会准备一锅下了各种辣椒的麻辣烫,一边吃着从热汤里捞上来的辣椒,一边和网友互动,整个过程不吃一点别的菜,令网友看得惊叹连连。
气氛高潮时,满屏都是网友刷的各种礼物。
李永志还学会了通过视频自我营销,在视频中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辣椒。
比如:阴阳毒蝎王鬼辣椒、黄魔鬼辣椒、千里达辣椒、中南美洲巧克力魔鬼辣椒等这些令人“闻风丧胆”的辣椒,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他曾宣称自己每天要吃掉5斤辣椒,而且要配白酒,吃起来才有味,一天不吃就周身不舒服。这样的“量”对于平常人来说难以想象,长久下来,身体难免会出现状况。
也许李永志自己都没想过,每天吃那么多的辣椒,自己身体是否吃得消。
身体上的损害是日积月累的,一次李永志刚刚吃饱后就感觉胃痛得厉害,手捂着肚子发了一身冷汗之后就痛得晕倒过去。
他的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当地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才发现长期吃辣已经导致李永志的食道和肠胃严重损伤,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李永志直到此时才后悔莫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虽然他的身体得到了恢复,消化系统却大不如前了。
如今李永志已经褪去了辣王的光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逞能了。
失去了热度之后,生活也变得很艰难,根据2021年12月25日他在网上的曝料,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入了——“账单上都是0”。
可虽说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也不能长期靠吃辣直播赚钱,但好歹他小命还在——网上有不少像他这样“剑走偏锋”的网友,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幸运。
二、美食博主于海龙
《泡泡龙》是诞生于1994年的一款曾经风靡全球的休闲游戏,20多年后,它成了一位吃播网红的外号“泡泡龙”。
美食博主于海龙是美食探店的吃播博主,外号就叫做泡泡龙,他长得身宽体胖,以食量大出名,和红雨、大蒜涛两位年轻人组成“铁三角”。
于海龙以前是个外卖骑手,一个月辛苦赚下几千块钱,一不小心被客户投诉就要扣工资,生活十分艰难。
但一次吃自助餐的经历,却让他意外火了一把——当时他们三人结伴去吃自助餐,由于于海龙和大蒜涛的食量大,餐馆的老板对他们颇有微词。
于是三个人就当场和老板起了争执,红雨拿起手机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又制作成视频发到快手上去。
没想到这个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晚播放量突破了1000万,且他们说的那句:“给这年轻的老板上一课”成了网络流行语。
他们三人之后就利用这次全网关注,开始了组队一起做吃播视频。
于是,三人就正式开始了短视频的创作,先是筛选那些传说中的美食店,再设计好桥段和对白,现场录制拍摄,再制作成美食视频发到网上去。
这个美食号很快就红火了起来,粉丝从10万涨到50万、100万,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要说用心,他们也真的投入了很大的心思,业务遍布全国各地街头巷尾的美食店,不以档次划分,而是专注地方特色,因此吸引了大批网友观看。
再说食量,三个人的食量都是相当大的,在做视频时,为了突出品尝美食的过程和效果,他们总是放开肚子尽情享用,吃得酣畅淋漓不亦乐乎。
这些美食多以高热量食物为主,虽然靠这个赚了不少钱,但经常暴饮暴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于海龙本身的体重就已经超过300斤,长期这样无节制的饮食,且缺乏必要的运动,身体终会慢慢垮掉。
在于海龙后期发的几个视频中,有细心的网友就发现,他的脸上出现了黑斑,这是体内毒素没有办法正常排出,才在脸上显现出来的症状。
就有好心的网友劝他要节制饮食,控制食量,保重好身体,同时找个时间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但网友们的关心并没有引起于海龙足够的重视,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终于量变引起质变,身体还是吃不消垮掉了。
2021年3月5日,于海龙参与拍摄一段公益的宣传视频期间,因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而不幸离世,年仅29岁。
吃播是于海龙的工作,肥胖是他的标签,当这两样成为一个人的卖点时,他的结局就似乎早已注定了。
所以,当赚钱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赚再多的钱也毫无意义,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啊。
在于海龙去世半年多之后,他的昔日搭档红雨开启了新的创作模式。
在于海龙的个人账号上,出现了其妹妹发布的新视频——于海龙没有结婚,生前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由于他的走红,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在他去世之后,家庭又陷入困顿。
妹妹透露因为于海龙去世,他的母亲伤心过度而生病住院,妹妹就通过账号一直更新着母亲的治疗过程进展。在母亲出院后,妹妹又利用这个账号发布一些日常生活的视频,也开始了自己的做饭教学。
虽然这样做是为了赚钱养家,但也有些网友不乐意,认为这样用于海龙的账号是在消费死者。甚至,有些好事人就不停在视频下面留言质疑她,此中的是是非非也很难评判。
三、“极限挑战达人”吴咏宁
2017年11月8日,湖南长沙的一栋高楼上,一个年轻的身影从高达263米的62层顶层平台失足坠下,落到另一幢大楼的楼顶平台上。
由于当时没人发现,吴永宁在楼顶上挣扎了数个小时才慢慢死去,直到11月9日早晨6点,他的尸体才被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发现。
2017年12月,他的女友用他的账号发布了一个视频,证实了他的去世。
吴永宁生前在视频网站上拥有99万粉丝,他上传过300个视频,收获很多关注,也获得了5.5万元的平台打赏。
在家中,吴永宁是个孝顺的儿子,2017年的中秋节时他回了一趟家,用自己辛苦赚来的这笔钱给家里购置了热水器、洗衣机,又给父母买了手机。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谎称自己在跟着剧组拍戏,并且一再保证不会去干冒险的事。
但当他打开手机上的视频录制镜头时,却又换上另一副脸孔——“喜欢高空、喜欢刺激、喜欢冒险”这些都是他的标签。
但他的这些举动都在将一步步带向深渊。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自2017年8月6日他发的一条自拍视频——当时他在一幢10楼的建筑楼顶边缘玩平衡车,他把当天拍摄的视频发到网上后竟引起网友的关注,点赞人数很多,拿到了131元打赏。
在此之前,吴永宁是在横店跑龙套的临时演员,每天穿着戏服穿梭于各个剧组,赚着微薄的薪水。
这个来自湖南长沙农村的年轻人,钱包里藏着王宝强的照片,常将自己做群演时拍的视频发到网上,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王宝强那样出名。
但吴永宁始终等不到这样的机会,因此当看到自己发的视频引起关注时,他似乎在其中发现了商机。
于是吴永宁离开了横店,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极限咏宁”,开始专职做挑战极限和冒险的博主,自封“国内极限第一人”。
刚开始吴永宁和一些乐于此道的人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认真挑选国内各地的高层建筑进行挑战。
在做这些危险动作的过程中,吴永宁的那些朋友渐渐发现他的大胆和疯狂,这令他们也感到害怕。
在力劝无效之后,大家都选择了与吴永宁保持距离,因此在后期的那些冒险视频拍摄时,吴永宁都是单干,这给他的最终出事埋下了伏笔。
2017年11月8日那天,吴永宁独自搭电梯上了楼顶。
因为没有同伴为他拍摄,他只能将手机固定在一个能够拍摄到全景的位置。实际上虽然拍了很多这种视频,吴永宁本身并不是健身爱好者,他的身材单薄,肌肉厚度和力量都不够。
当天吴永宁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他在大楼的外墙上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然后尝试用手抓着大楼外墙,把整个人吊在外墙上,做了几个引体向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视频上显示他似乎没办法翻回去,在坚持了一下之后,他失手坠落。
吴永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6岁,没人知道他临死前的那几个小时经历过怎样的痛苦。
而他只是和这世上的芸芸众生一样,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让生活过得好一点。
在吴永宁去世之后,他的母亲因为伤心过度,本来就不太好的身体,病情又进一步加重。他们把直播平台和吴永宁坠楼的大楼业主告上了法庭,最后获得10万元的赔偿。
四、结尾
李永志、于海龙和吴永宁,他们三人原本都是普通人,由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特长”而改变了命运,又因为这些“特长”最终害了自己,这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专长,比如有人画画很好、有人烹饪有一手、有人打篮球很棒。但有些“特质”对自己是有害的,像上面这三位的悲剧,茄哥希望大家可千万别学他们为了红不要命了

【#历史冷知识# 现代上驾校为了学开车,那么在古代“上驾校”能学到什么?】
车马礼仪制度将周代的“尊尊”思想发展到了极致。车马是当时最重要的出行工具和战争武器,无论是对国家经济还是军队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马的实用性与礼用性并举,在战争时期,强调实用性,所以只注重车马的结实强壮不必计较礼制的纯色要求。

而在平时,车马还是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的,车马礼仪制度中表现的等级,彰显的是一种威仪的气势,通过车马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更为生动形象。

一、车马相关的礼仪制度

1、吉礼中的车马礼仪

东周时期在祭祀方面用牲与文献中所记载的明显不符,文献中祭祀者身份地位和地位的不同,所使用的用牲数量和规格有严格要求,按当时的礼法,诸侯及以下用牲要减杀于天子。

但就目前所发掘的现状来看,诸侯在祭祀方面不但开始祭祀神灵,而且在祭品上的规格也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以此可以看出,东周时期,诸侯的僭越以及对礼法制度的破坏已经相当严重。东周祭祀还有一个相当值得一提的状况,就是开始使用“假牲”的问题。

赵海洲认为“战国时期,王公贵族奢侈淫靡,耗费无度,殉葬多用车马、随葬品等以彰显孝道,祭祀唯以祭品丰厚取悦鬼神,如此造成财物的极大浪费,势必会遭到强烈反对……其次,礼制的世俗化趋势、鬼神观念的淡漠对祭祀用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知识分子对巫鬼滥祀也展开了激烈的批评。”

因此,战国时期,在祭祀物品的使用方面,开始大量使用“假牲”。车马组合来祭祀神灵,文献中很少见到有人记载,只有在举行重大祭祀的场合才可以使用。先秦祭礼,祭祀者身份等级和祭祀神灵等级不同,用牲规定有多少、隆杀有别。

按照礼制规定,诸侯及以下贵族用牲减杀于天子,而到了东周时期,诸侯在车马祭祀时开始追求更高级别和规格的祭品,开始逾越礼制所规定。春秋以降,成熟的西周礼仪制度已经开始逐渐崩溃,但各国各贵族内部的车马、舆服、宫室、器皿等仍然不同,等级尊卑礼制仍然很严格。

2、凶礼中的车马礼仪

车作为两周时期的珍贵资源,除了大型墓葬附带有车马坑以外,在一般的墓葬中,有的是以车部件随葬,有的是以各类车马器随葬。吴晓筠认为“既然葬车的多寡作为财富的象征意义大于作为一种标明等级的象征。那么,我们虽然无法由埋葬车辆的数目明确地替古代墓葬的葬车定出严格划分层级的‘列车制度’,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车马的埋葬情况与随葬的铜鼎数及墓室规模相结合,讨论不同墓地、文化区内什么样的墓主人才具有葬车的资格,以及能采取什么样的葬车形式。”

也就是说,两周时期的车马随葬,从最开始的“遣车视牢具”,作为身份的象征,逐渐走向了财富的象征。

二、车马礼仪制度的作用

1、政治方面

西周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对同姓宗族、异姓之国、古帝王之后以及功臣进行了分封,同时实行宗法制,在这一制度下,周王自称天子,是宗法制最高等级,其地位既是同姓中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共主;

而天子的众子分封为诸侯,是本国内最高族长;诸侯的众子则分封为大夫,官职世袭。通过对西周时期的用鼎情况的分析,发现不同等级的人用鼎的数目常常是一、三、五、七、九这样的奇数,而用簋则是二、四、六、八这样的偶数,鼎、簋的组合使用,是西周贵族等级的标志。

而车马在西周时期主要用于战争和交通,其使用一般局限在贵族阶层。车马的使用如同列鼎制度一般,也是与使用者的身份联系起来,用车马数量及车马器的豪华程度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在礼制方面,全国上下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从国家层面来分析,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对同姓宗族、异姓之国、古帝王之后以及功臣进行了分封。以众多诸侯国作为藩屏,并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从而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从家国方面来分析,为了维系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宗法制,以这种方式求得社会政治稳定,从而巩固社会稳定。

2、经济文化方面

自西周开始,拥有车马的数量和可以使用车马的数量都是经济实力的象征。由文献记载来看,一般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进行赏赐,赏赐车马都是最高层次的,首先因为车马代表的意义不同,其次就是因为车马的制造、蓄养不但困难,而且需要耗费巨大财力。“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不但表明制车需要人多,更说明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是无法制车的。

上文所提到的诸多发掘的车马坑,都是国君、卿大夫的墓葬中所出土的,不仅仅代表了车马需要一定等级才可以使用,更是说明了车马对财力的要求。由于车马在当时社会盛行,以及由车马衍生出的一系列的礼仪制度,都是对当时社会车马文化最好的诠释。

在车马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的交通工具,发展为后来的显示身份地位,展示国力财力,突出尊卑贵贱的物质标志,车马的发展不可谓不对当时的以及后世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周时期权力集中,车马也相对集中在贵族手中,由于但是等级制度森严,车马的使用也不可随意,此时车马就维系等级,彰显尊卑,车马所代表的文化,就是贵族文化,反映出贵族层次的生活状态。

三、车辆系驾法的变化

1、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盛行车战

从考古发掘不难看出,古代车的特点是独立的,两个轮子,轮径大,车子小,重量轻,车体简单,至少需要2匹马才能行驶。马的脖子承受着轭的重量。马善跑,速度快,适合拖车。古代西方马车的“颈带牵引法”,使马的气管受压,限制了马的力量和速度。在当时的中国,马用轭拖着,避免了颈带压迫马的气管的问题。

在研究中国早期古车的驾驶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古车的安全带大多是皮革制成的,时间久了,至今出土的中国早期古车上的皮革几乎不存在了;从出土的车马坑来看,有的只发现了车,有的车马没有埋葬在一起。因此,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古车的驾驶方法时,以汉代古车模型为原型。

这使我们无法区分先秦时期的古车和汉时期及以后的车。

2、男女用车驾法不同

中国古代,男女走路都要划分左右区别,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同时乘坐一辆车时,女人在左边。在中国古代礼仪中,左表示尊重。这说明中国古代在乘车时尊重女性。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开车的人大多是男性,而由于古代“男女有别”的禁忌,这就要求开车的男人用左手开车。

因为女性骑在车的左边,如果人用右手开车,那么就会出现开车的人和车上的女性面对面的情况,会很尴尬。《礼记曲离上》:“太子入左手,后右手。”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左撇子驾驶的场景。相反,君主乘车时,开车的人必须用右手拉缰绳。 《礼记·瞿礼上》说:“君子进右手,后左手。君子不乘奇车。”按照中国古代礼制的规定,行车时一辆车,面对君主表示尊重,而远离君主则是不敬。因此,君主乘车时,司机用右手开车。

车子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古车在中国古代时期是手工艺设计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科学设计思想。从古代车子的设计结构形制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社会生活形态,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文化体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意甲分析:AC米兰vs热那亚
  • 又一粉黛花海沦陷 游客的素质到底该如何去制止与整改
  • 唐嫣罗晋婚后现身,在维也纳浪漫小城留下的爱情剧真甜
  • 唐嫣回国看断眉演唱会 头戴粉色兔耳手举荧光棒 粉丝:真爱!
  • 11月新规扩散周知!这些影响个人生活的变化你要知道!!
  • 黄河水量大增 壶口再现壮美瀑布
  • 【关注】坠江公交车打捞出水 现场鸣笛致哀
  • 国王杯-新帅索拉里首战皇马4-0胜 本泽马破门飞翼传射
  • 传媒动态 | 每日5分钟 读广电传媒圈大事
  • 唐嫣婚礼现场照曝光,除时间外,衣服纽扣旁边装饰品也是细节满满
  • 腾讯今日发布智慧出行战略 共建全场景出行服务体系
  • 三星将2018年资本支出削减27% 称内存芯片热潮已结束
  • 京张高铁全面铺轨,高铁搞大动作
  • 17岁少女带妹妹跳水库自杀,留下的遗书让人心痛!
  • 球迷怒批防线3主力不配穿皇马球衣,拉莫斯竟公开点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抵叙与政府磋商
  • 自称心情抑郁 女子竟上高速“散心”
  • 罗斯50分重回巅峰!这个万圣节惊恐与感动并存!
  • 取消“蓝色预警”,郑州市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