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等过一个男孩,从清晨,到日落,可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出现。
---我记得一个女孩,从少年,到永远。
少年的梦,瑰丽莫名,有褪不去的稚气,有四射的朝气,更有,难言的无力。是年少的那个女孩,让我看到,这个世界,原来如此缤纷,可是为什么?又只让我一个人停留?

高三新学期,又一次按成绩调班,优胜劣汰,向来如此,学校是这样,生活亦是,许希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比同龄人优秀,事事力争上游,不甘为后。
---“喂,我是言诺,是你的新同桌,你叫什么名字啊?”
少年抬起头,只一瞬,又低下头,“许希”。

两个字,掷地有声。
言诺的嘴滔滔不绝,许希掏出耳机,她自知无趣,低头看书,阳光洒进窗台,少年久久凝神,是斑驳的树影,还是忽然的静谧?
很多时候,默契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相处两个月,慢慢熟络,受言诺影响,许希的笑容开始变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共同的爱好:看书,画画,跑酷……
言诺说,跑酷让她感到轻松,她享受筋疲力尽之后的大汗淋漓。
许希说,他喜欢跑酷时加速的感觉,所有的结局好像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他满足。

你看,世界如此神奇,
神奇到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趋向一起
神奇到那段努力的时光里好像没有他人。

高三,简单的两个字,对于万千毕业生,是相聚,亦是分离。

许希望着言诺:“毕业后想去哪?”
---“南方吧,我喜欢江南烟雨,你呢?”
少年凝神:“好巧。”
---“那我们就永远也不会分开了,嘿嘿。”

年少的我们总爱说永远,可是永远太远了,谁做了逃兵,谁又带走了谁的梦?若永远都是现世安稳,我愿用流年换回你的笑靥。
所谓世事无常,我们都是布娃娃,可是这次,哪个顽皮的孩子把你抓走了?

高考前夕,许希说他要去北京,不能陪她南下,言诺追问原因,他只摇头,她执拗,约他周日见面。
“天公作美”,大雨倾盆,言诺撑着雨伞及早出门,来到地点,抬手6:00,滴滴答答,同样的频率,淅淅沥沥。
半小时,一小时,俩小时……
言诺微笑:他一定会来的。
…………………………………………
她不知在雨中站了多久,她只知道,那天世界仿佛只剩她一人,傻傻站在雨中,有某一时刻,她觉得没有意义,或许吧,已经下定的决心,再去追问又能改变什么?
她拖着雨伞,在雨中步履蹒跚,踽踽独行,心中有节,做什么都不会安定。
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一把雨伞抛向空中,坠落……

---“喂,我叫言诺,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有等过一个男孩,从清晨,到日落,可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出现。
---我记得一个女孩,从少年,到永远。
少年的梦,瑰丽莫名,有褪不去的稚气,有四射的朝气,更有,难言的无力。是年少的那个女孩,让我看到,这个世界,原来如此缤纷,可是为什么?又只让我一个人停留?

高三新学期,又一次按成绩调班,优胜劣汰,向来如此,学校是这样,生活亦是,许希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比同龄人优秀,事事力争上游,不甘为后。
---“喂,我是言诺,是你的新同桌,你叫什么名字啊?”
少年抬起头,只一瞬,又低下头,“许希”。

两个字,掷地有声。
言诺的嘴滔滔不绝,许希掏出耳机,她自知无趣,低头看书,阳光洒进窗台,少年久久凝神,是斑驳的树影,还是忽然的静谧?
很多时候,默契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相处两个月,慢慢熟络,受言诺影响,许希的笑容开始变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共同的爱好:看书,画画,跑酷……
言诺说,跑酷让她感到轻松,她享受筋疲力尽之后的大汗淋漓。
许希说,他喜欢跑酷时加速的感觉,所有的结局好像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他满足。

你看,世界如此神奇,
神奇到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趋向一起
神奇到那段努力的时光里好像没有他人。

高三,简单的两个字,对于万千毕业生,是相聚,亦是分离。

许希望着言诺:“毕业后想去哪?”
---“南方吧,我喜欢江南烟雨,你呢?”
少年凝神:“好巧。”
---“那我们就永远也不会分开了,嘿嘿。”

年少的我们总爱说永远,可是永远太远了,谁做了逃兵,谁又带走了谁的梦?若永远都是现世安稳,我愿用流年换回你的笑靥。
所谓世事无常,我们都是布娃娃,可是这次,哪个顽皮的孩子把你抓走了?

高考前夕,许希说他要去北京,不能陪她南下,言诺追问原因,他只摇头,她执拗,约他周日见面。
“天公作美”,大雨倾盆,言诺撑着雨伞及早出门,来到地点,抬手6:00,滴滴答答,同样的频率,淅淅沥沥。
半小时,一小时,俩小时……
言诺微笑:他一定会来的。
…………………………………………
她不知在雨中站了多久,她只知道,那天世界仿佛只剩她一人,傻傻站在雨中,有某一时刻,她觉得没有意义,或许吧,已经下定的决心,再去追问又能改变什么?
她拖着雨伞,在雨中步履蹒跚,踽踽独行,心中有节,做什么都不会安定。
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一把雨伞抛向空中,坠落……

---“喂,我叫言诺,你叫什么名字啊?”
---“太好了,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可是少年,此时的你又在哪里?
既已许诺,何不守诺?

许希从医院出来,忽而想起与言诺有约。被妈妈晕倒吓坏了,临近高考,妈妈的病情忽然加重,她说,只想和儿子去北京。许希明白,这可能是妈妈对他唯一一个要求,也是最后一个愿望。
被雨水冲刷过得空气格外清新,他忙去赴约,临近地点,看见密密的人群,他隐隐不安,上前,看到地上的女孩,许希大脑空白,挣脱警察阻挠,越过警戒线,轻轻抬起地上的女孩,他失声痛哭,这个女孩,手里紧握的,是他们的跑酷兄弟,他们的南下礼物。这一次,你们注定各自跑掉了。

母亲生前,许希带她游玩了北京。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有人揶揄道:“许希,现在在北京是不是风生水起啊?”
他露出难得的一笑“在南方。”
全场寂静,
他抬起酒杯:“我要替一个人,看尽江南烟雨,永远。”
言诺,这次的永远,是真的。

后记:

当有一天诺言随风,你会不会记得,你的青春里,有一个人曾照亮了你的全世界,而后的时光,任凭世事飞沙走石,心中的白月光始终皎洁,一如初见。
少年,别害怕,成长路上多是一个人。
少年,别难过,我只是把你还回人海,惟愿万事胜意。
此城何城,今夕何夕?
谢谢你的微笑,曾慌乱过我的年华
也谢谢你的守护,让我的世界开满鲜花。

宓心天下
_____2019.5.8著
_____2020.2.5改
(完) https://t.cn/RIRy7eQ

学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哪两个条件呢?
第一,肚量要大,要能包容。
第二,要能笑脸迎人,冤亲平等,万法一如,能与一切众生和合相处。
我们衡量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学佛人,这两条做没做到?你的肚量大不大?你能不能包容?第二,你能不能笑脸迎人,冤亲平等,万法一如?而且能与一切众生和合相处?注意有个一切!不是挑挑拣拣,有的众生我能跟他和合相处,有的众生我不能跟他和合相处,那你就不具备学佛的资格。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学佛,才能够学佛,才有资格入佛门。
凡是佛叫着当机者的名字,就是告诉我们,下面的开示非常重要。
这一句佛号,不但是西方教主的德号,也是我们自性的德号。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自性,和西方教主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我们经常说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念这句佛号,就是念你自己自性的无量功德,所以是自性弥陀。
大家想一想,西方弥陀是从哪里来的?
是我们自性弥陀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经常说“自性弥陀”。那自性的功德,哪有不与自性佛感应道交的道理呢!
如果你念自性阿弥陀佛,就变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你每天该念什么,你应该是一清二楚了。我们应该这样认识,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全是我们的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
善中之善,至善无过于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
佛告诉我们,这个至善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的心止于这里,我们的口也止于这里,我们的行也止于这里,这样你身语意三业都止于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至善。所得的果报也至善。
什么是至善?至善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一定要牢牢记在我们的心里。
“观经”是观照,这是真正得力的功夫。能提得起观照,也就是说要把佛的教诲,时时地记在我们的心里,遇到事情的时候能想一想,佛是怎么样教诲我们的,这样我们就会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了。这叫观照。
观照是活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学活用,它不是死的。什么情况之下,对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够灵活地运用,而不是死在句下。开经偈里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佛的意思我们懂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活学活用,会用得很自在,用得很自然,用得很恰当。
如果你会活学活用,你会用得很自在,用得很自然,用得很恰当,你就不会不自在了。这是行道。
佛法在生活当中,离开了生活,何谈佛法。
松懈是我们学佛人一大弊病,我们很多人都犯这个毛病,不能一味精进,学学就松懈了。
我们要把佛号绵绵密密地念下去,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真正用功的人,你从外表看不出来。内行人能看得出来,外行人看不出来。
“容容虚空”这四个字,就是六和敬的究竟圆满。
记住这一句,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菩萨的心量“容容虚空”。这一句话重要,菩萨的心量“容容虚空”!
只要你有爱、有贪,你的心一定不会清净。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对我们修行人来说,这是我们修行用功成败的关键。凡是成功的人,一定是志愿安定。心安、心定,坚守一个法门毫不动摇。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这两句非常重要,就是告诉我们,要守住一门不要动摇。“无增缺减”就是不增不減,就是告诉我们守住这个法门,一门深入。就像大势至菩萨说的那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这句佛号老老实实念下去,自自然然功夫成片,自自然然得一心不乱,自自然然心开意解。这就是“念道之自然”。
用功不能急躁,急躁往往失败。
现在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这一部《无量寿经》。这部经把什么是邪、什么是正,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么是正?
清净是正,平等是正,觉是正。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邪正鉴别清楚。
那什么是邪呢?
心不清净是邪,心不平等是邪,心不觉悟是邪。
这样我们就用这个标准,来鉴定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我们就不至于走到岔路上去了。
为什么我们修行的路上有时候摔跟头了?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我们没有遵循佛陀的教诲,就会用错心、做错事、走错路。你不依教奉行,就这三个“错”,你会用错心,你会做错事,你会走错路。
经典就是绳墨,这个绳墨就是标准。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守标准――这些修行的原理、原则。
真正念佛人就是“道慕”――心在道上,仰慕阿弥陀佛,心里头没有其他的念头,这就叫“咸为道慕”。
我们的心要住在道上,我们的心要仰慕阿弥陀佛。除了这个之外,我们的心里,没有其他任何别的念头。
真正放下了,功夫就得力了。念佛念到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多住几年就多住几年。你看这有多自在!这是快乐无比的大自在。
在这个世间,我们的欲望愈低,日子就过得越快乐、越幸福、越充实。特别是物质上的欲望,我们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遮风避雨的小房子,就够了。
就是尽我们的能力尽心尽力去做。尽心尽力做就圆满了,就善巧方便。如果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硬要去把每一件事情做成就不如法。
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就是随缘去做,不要攀缘。
到哪里去找真善美慧?到佛法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真善美慧。
——摘自《刘素云老师讲无量寿经》第49集

《参学六祖法宝坛经体会》·第七十八讲·上

参学《六祖坛经》体会78·上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词义:
⑴ 动上有不动:自性本如如不动,但在用上却动。
⑵ 不动是不动:前一个“不动”是指无情之物,后一个“不动”作形容词用。含意为:无情之物是不动的,不要误会禅境就和木石无情的不动一样。
⑶ 能善分别相:相即是种种差别事物的相法、形象。对诸法相能措施自如,因物付物而不动于心,叫做“能善分别相”,即是“能善巧分别诸法相”的意思。
⑷ 第一义不动:第一义是指真理的究竟胜义而言。离空有两边,不住不离一切法,实为中道实相义,实相无相无不相。其实就是“纯印”两个字,所以叫做第一义。于种种法上本皆如如不动,叫第一义不动。
译文:
这首偈子是说:“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认作真;若是常作真实看,只是见而全非真。如能心自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若是偏修不动行,同于木石顽石一样。如寻自心真不动,动上自有其不动。不动皆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只要能作这样的看、这样的修,此见就是真如用。告诉诸位学人,着力必须要用意!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著生死见!彼此谈论若与实相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如彼所言不相契,亦应合掌令欢喜。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论议:
诸法相用,是假非真;但隐显于相用中的自性体,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若不为相所牵缠,才是修行参禅的正法正办。《楞严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一般修禅人,不免以“枯坐为功夫,死水为无念”,而堕解脱深坑。应知动中之静是真不动,不动的静是断佛种性。善分别诸法相用而不离胜义真不动,此为顿教的正法正修。禅不在言语上,也不在静默处。本偈之意就在此。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众生六根对六尘,所见所闻以为真实,而生我执我所,方流转生死,无有出期。不知有相皆假无相真,实则真假同一妄源,真与假对,假既不存,真何存焉?达摩大师来中国传法,唯传一心;以佛传佛,不传余佛;以法传法,不传余法;法即无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实本源自心之佛!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可见一切有为诸法,皆从缘虑心幻起,必然有生灭,无有真实。有为法固幻,二乘人所证的无为空法,亦是惟心妄现,二乘人不知此义,而被法缚,不能回心向大,而究实相,趣于菩提。心不离幻假,怎会有真呢?是故六祖,以般若妙智,扫空除有,真假双亡,荡尽情执,悲心之广,无以比拟。当今世人,念佛不知念自心佛,念外佛,念像佛,修累劫难生极乐、难见弥陀。学道人,多于经教上求见性,求开悟,唯独不于心上悟。纯印老人言:“心即佛,佛即心,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若轻心重教,从文字中觅心,则为空中寻鸟迹,海底觅鱼踪。今时人只欲多知多解,广求经典文义,以文作解为修行,怎知多知多解乃所知障,修无量劫也不能开智慧。智慧众生本具,非从外得,清净心生智慧。正如纯印老人告言:“入不思惟境界讲法是真法。”依此言,我不读经却讲了六、七年佛的心法,实不可思议的殊胜啊!因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心外无法,性无不包,犹如虚空,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遍一切处,则一切诸法,无非实相,云何妄见动静往来、生死涅槃可得呢?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这段经文就是揭示了动静一如,定慧不二,止观妙行。有血有肉,五蕴之身为有情众生,植物矿物器世间为无情众生。有情众生称佛性,无情众生称法性。法性佛性本一性,都具见闻觉知,差别在于有情识与无情识。修行人若执不动行,百物不思,强抑妄想,则有定无慧,止而不观,纵灭见闻觉知,等同顽石草木,于见性无益,虽伏惑而不能断惑,必堕凡夫顽空或落外道恶取空,邪迷更加炽盛。人身得而复失,可怜孰甚!众生本具如如不动之恒常妙性,当于生灭流转上荐取,非离生灭外有不生灭可得。纯印老人言:“人死是换衣服,真身没有生死。”生死是现象,心性不生不灭,既然没有生死,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换衣服有什么可怕的?自性犹如水,波即水之波,水即波之水,岂能离波觅水,此即“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以示定慧不二,止观双修。修禅非枯坐不动。此即磨砖欲成镜,修行离不开生活,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于一切时处,观照自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不离自性。此即定慧不二,止观双修,方是真禅定。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当“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即分别亦非意。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这四句话是说明体用不二,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体用如如。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者,心之别名,它是万法之祖,众义之宗。迷则触途成滞,悟则处处尽通,法法皆真,是非、善恶、邪正,尽无分别。因善能分别诸法相,方知诸法之相就是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即真常妙心,如如不动。于“第一义不动”者,是明妙有总归真空。但真空不妨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有交融,真俗互显,即中道圆彰,不可思议。此即“空假中”三观三谛之理,就是“纯印”二字,纯空、印假,纯印即非空非假、亦空亦假乃中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方便。若明纯印理,即顿悟本心,称体起妙用,依此教理行,无一不圆顿。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六祖在此再三叮咛,切嘱无争,修道之人应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以法传法,心心相印,此为正见。切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犹如认贼为子。偏执有执无,则落生死知见。若执无则生断灭邪见,非祖师传心用意,修行人不得不知。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四句话是劝勉修学者,度人之方便。契机则度,无缘不相求。古人言“佛不度无缘人”,机教相投,与之论佛真义。不信受、不投机,亦应合掌,令其欢喜,免去争论。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佛不加阻拦,云:“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道本无争,争则有我,有我罪则生,而辗转沉沦不息。若能僧赞僧,佛法兴,又能自利利他,演说正法,说法不失诸法实相,机教相投,于道无争,消除门户之见,一心念佛,老实念佛,必当生成就。往生见佛,则不入生死。纯印老人曾经说过:“僧无隔宿怨。”一觉醒来,满天的乌云全散了,不争人我是非,这是真的修行人啊!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词义:
⑴ 一华开五叶:此为达摩祖师的预言。祖师付授偈意谓:“五传以后衣不合传。”一华即祖师心法,五叶指从二祖至六祖共五传而言,或指禅宗到后来发展的五个流派而说的。“结果自然成”,衣虽止传五叶,但以后禅宗自然大兴,所以“结果自然成”。
译文:
当时徒众听了六祖说偈以后,都向六祖顶礼。都能体会六祖偈意,人人收摄了散乱的心,依正法修行,更不敢争执。知六祖不能久住于世,法海上座再拜请问说:“和尚灭度以后,衣法将授付给什么人呢?”六祖说:“吾自从在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所说的为止,记录流通,目为‘法宝坛经’。你们守护此经,转相传授,以度一切众生;但能依此经而说,就叫做顿门正法。吾现在只为你们传授说法,不再传付祖师衣钵。因为你们的信根都已经纯熟了,决定不再有疑惑,堪以胜任弘法大事;就根据祖师达摩传授偈中所示之意,衣钵已是不应该再行传付。祖师达摩的偈是这样说的:吾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法度迷情。一华继开五叶华,结果兴盛自然成!”
论议: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当时众门徒,闻祖师说真假动静偈已,为感谢六祖施法之恩,向师作最诚敬之礼。并能善体祖师意旨,各各摄心,正念真如自性,称性修行,明了真假惟心,不为空有所动,不落空有两边。说一切法,不离自性,了达此宗,故无争也。不落门户知见,善契佛怀祖意。深恐自蔽妙明,徒负此生学道。亦知师示灭时至,决疑时间无多,故普皆作礼,以表纳受付嘱无遗,并答谢祖之深恩。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随着对被捕阿富汗女州长的担忧加剧,阿富汗最大的女流行歌星逃脱。阿富汗著名歌手Aryana Sayeed 是有幸乘坐美国空军喷气式飞机逃生的人之一。她说:“我还活
  • 【消息称手机淘宝App正测试使用云闪付App付款】据IT之家报道,近日,手机淘宝App正式测试使用云闪付App付款。手机测试截图显示,在淘宝的选择付款方式中,除
  • 但他们不具备物联网和连接的知识,所以现在加入PTC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建立了ServiceMax物联网应用。如果从面的角度来看,ThingWorx是集合各个物联网
  • 大画家之所以能把一树梅花画出壮美山河的气势,是因为他境界旷达、意见辽远,道法自然、笔墨丹青的艺术造诣,自当跃然纸上。试着以欣赏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也许心中的那多
  • 愿你亦在诗的禅意中,心生欢喜,美丽成长。红尘喧嚣,熙熙攘攘,虽无才情,但在这样雨落潇潇的日子,读一卷诗词,亦算是在禅境中的一遭过往。
  • ▌27. 灵性号码要避忌至于酒店房间的门牌号码也需留意,在风水学上,2 和 5 均属灵性的数字,故酒店房间尾数不宜有 2 或 5 ,不然容易引起灵怪注意,时运低
  • 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终于盼来啊,这条天路,像巨龙飞在高原上穿过草原啊,越过山川,载着梦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啊,一路的唱,唱到了唐古拉山,坐上了火车
  • 有些修行人就因为强迫自己修行,以至于最后一看到自己打坐的地方,心里就十分反感,这样修行不会有什么进步。就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所有刚刚修行的人都是这样的。
  • [跪了][跪了][跪了]我淦…我觉得作为一个社会女如果和男大学生谈恋爱真的就是在犯罪吧,光想象一下他每个月拿着爸妈的钱给我花,我觉得我会被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我
  • 带钩基本形制是下端有钉柱钉于皮带的一头,上端曲首作钩,用以钩挂皮带的另一头,中间构体基本侧视呈S形;制作中多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有的还雕
  • 】#热爱我求学的城市# 近日,我校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可用于可溶解消费电子产品引线互连的室温水烧结纳米复合材料,并以此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溶解智能
  • 【河北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通报第二批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App】为规范河北省范围内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开发及使用,有效解决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
  • 如果喜欢全新S级,但预算有限的用户,或许国产全新奔驰C级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显然,国产全新奔驰C级将面对老对手宝马3系和奥迪A4L,而有着“小S级”称号的它,相
  • 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赞誉,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等举办大型回顾展。译者:李鑫(b.1993)“影艺家”
  • #泰坦尼克号[电影]#The heart of the Ocean like the heart of me.thank you, Jack.Thank you
  • ”“女人,是你使诈逼迫本王娶的你,现在主意一变又要和离,有那么便宜的事吗?”“女人,是你使诈逼迫本王娶的你,现在主意一变又要和离,有那么便宜的事吗?
  • 詹姆斯的能力值达到96,依旧排在第一,而库里和杜兰特,字母哥等三大球星,能力值同样是96,也就是说,今年2K22榜首,有4名球星并列第一,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 从前,眼前人是心上人,此后,心上人是枕边人。从前,眼前人是心上人,此后,心上人是枕边人。
  • #FUN假溧水不止咪豆##FUN假溧水不止咪豆#去年和健哥在咪豆淋过雨。。。哈哈,一路追随美好的他❤❤❤。 健哥的心特别温暖,他心里懂得,因为有听友们一路的支持
  • ——摘录自《虚云和尚全集》虚云老和尚:【一日禅】般般不如意,种种不现成,正好在这里降伏其心昨夜库房职事对我说,明天结夏的节令要吃普茶,买不到果子等物,库房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