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工作# 【打造品牌 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汉中文史丛书》出版背后的政协力量】《汉中文史丛书》
  3月26日,由汉中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汉中文史丛书》首发式举行,填补了汉中文化发展史上文史资料集成出版的空白,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传播又添力作。同时,这部大型文献丛书出版的背后凝聚着编纂团队的汗水和辛劳。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中市政协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文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逢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政协文史资料不能缺位,要围绕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编写一套《汉中文史丛书》,全面展示新时代汉中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汉中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市政协民宗文史委把编辑出版《汉中文史丛书》确定为2021年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表,迅速召集有关方面商议论证、调研座谈。同时,为编纂好《汉中文史丛书》,市政协聘请王蓬、梁中效等资深研究人员,多次研究,反复论证,从汉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众多的领域中筛选出《汉中三堰史话》《回望西北联大》《张骞与丝绸之路》《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汉中历代廉吏》《汉中人文山川》《汉中文史采撷》《秦巴深处的记忆》《天汉纪事》十个选题,邀请了在各自领域学有专精的16位作者共同参与创作。
  曾任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的王蓬在担任《汉中文史丛书》特邀主编的同时,还创作了《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虽然创作出版古道著作已有多种,但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不敢马虎。”王蓬说。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无过多引用典籍古文,读起来流畅达意,与以往古道著作相比,增加了很多新材料、新发现。“创作中,除了在选题上力求编旧述新、尽量增写新篇外,对整部作品在框架、单元、篇章、乃至文字上都通盘考虑,仔细修润完善。”王蓬说,创作中既尊重历史典籍,又照顾读者阅读兴趣。
  《汉中文史丛书》写作涉及题材广泛、时间跨度长、资料分布广,写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台区作协顾问李振峰是《汉中历代廉吏》的作者之一,近年潜心文史研究及地域文化传播,致力弘扬先贤精神。“编写《汉中历代廉吏》,我至少翻阅了两千万字的史料。”李振峰说,其中清嘉庆严如熤的《汉中府志》就认真系统看过三遍以上,同时为了印证史料,请教专家学者、朋友都是常事。
  编写史料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李振峰的足迹遍布汉中各县区及宝鸡、四川等地。“创作的日子里,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为编好《天汉纪事》,仅结构就商讨了六七次。”李振峰说。
  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陆续完成初稿撰写,成熟一册,即刻对篇目、文字、图片进行初审,初审后及时交付印务公司排版设计,7月底基本完成了十册书籍的排版设计并印制样书。同时,安排专人专程赴印务公司就丛书整体风格、内容构成、封面设计等进行沟通交流,按照书稿内容,梳理脉络。
  “总共350万字的丛书,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半年多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以及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李振峰深有感触地说。
  《汉中文史丛书》编纂工作,是汉中政协史上一次最具规模、最富层次的编纂活动,也是文史资料工作不断走向系列化、专题化、高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为进一步挖掘“汉风古韵”文化内涵提供了助力,也为多角度解读汉中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研究汉中历史发展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史料。
  《汉中文史丛书》内容简介
  《汉中三堰史话》:本书对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的创修扩建、整治维护、灌溉系统、灌溉效益等作了梳理和论析,并对汉中境内其他水利设施及奉祀水利先贤的纪念性遗存,以及近现代汉中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作了介绍。
  《回望西北联大》:本书从西北联大艰辛抵达汉中,在此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大批人才,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主要线索;以历史沿革、人物、事件为论述重点;以助益当地水利地质及多项文化事业建设为依据,对西北联大长达八年的活动情况,以及由该校分拆出多所院校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张骞与丝绸之路》:本书从中华文明盛衰的角度解读张骞地位的变化;将“一带一路”、西部开发与张骞出使西域联系起来,破解张骞成才成功的奥秘;以史学确定张骞文化地位,以文学观察张骞形象变迁,以神话传说溯源“张骞泛槎”。
  《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汉江有着三千里黄金水道、数千年的航运历史。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本书通过对多条秦蜀古道的起始、方位、形制、变迁与所起作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褒斜道石门石刻诞生、传播、保护、凿迁等重要史实详尽钩沉梳理,展现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深厚久远、内涵宏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汉中历代廉吏》:本书收录了几十位廉洁勤政官员的事迹,介绍其人品和才学、政绩和情怀、官德和气节,弘扬其当官为民、清廉自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的精神,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汉中人文山川》:本书由远古遗响、先贤留痕、古城老街、诗韵山水、画境家园5辑共58篇文章构成,介绍了汉中古老的人文遗迹、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汉中古城老街风貌、诗人笔下的壮丽山水和秦巴汉水等自然风光。
  《汉中文史采撷》:本书主要采撷与汉中考古发现相关的、古代先贤在汉中留存的、民国时期在汉中发生过且有重大影响的、汉中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和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文史资料。
  《秦巴深处的记忆》:本书从秦巴民居、婚丧嫁娶、秦巴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对秦巴民俗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详细的论述。深刻解读了陕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特色亮点及保护现状,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秦巴地区民俗文化的整体风貌。
  《天汉纪事》:书中精选县区文史资料,从各个方面寻觅、钩沉、补史、辨谬、纠误,展现本地旧貌,讲述历史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历史、山川的壮美、前人的不易和往日的辉煌。
  序
  □ 严维佳
  两年前,我从汉高祖刘邦定鼎之地——咸阳出发,经铜川来到刘邦汉业筑基之地——汉中。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又遇汉中市政协成立二十五周年,也是市五届政协即将届满之年。处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身处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回望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放眼未来的美好蓝图,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正当其时、适得其势、势在必行。
  新时代赋予政协新使命。发掘文史资料、弘扬人文精神,以史资政、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两年来,市委批准设立了政协文史馆,增加市、县政协文史馆事业编制,充实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市政府拨出专门出版经费,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市政协文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新机遇当有新作为。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和努力,一套十本的《汉中文史丛书》应运而生。当我手捧这沉甸甸的书稿,并应邀为其作序时,我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到汉中市政协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的人来说,要读懂汉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尚需时日,要概括出汉中历史的特点和文化精神,真是件难事。好在,有广大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干部,以及像王蓬、梁中效、刘清河、贾连友、李锐、杨建民、苟保平、王亚萍、余成新、吴全民、李振峰、黄建中、李青石、王景元、石秀全、王继胜等我市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终于使这300多万字的书稿即将结集出版,作为编委会主任和主编,我在兴奋与感动之余,便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
  小汉中有大历史。汉中是中华山川地脉的聚焦点,是华夏历史文脉的兴奋点。巍峨的秦岭,脉起昆仑,尾衔大别,像苍龙一样横卧在神州大地的中央,北佑黄河,南护长江,合和南北,泽被天下;处在这“一山两河”中央的汉中,正是联系南北的纽带,沟通东西的走廊,是国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聚焦点。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联袂雍梁,北接关陇,南连巴蜀,像摇篮一样培育了古老壮美的文明,周秦汉唐,天府之国,背靠莽原,虎视东方,啸傲寰宇,引领世界;宋代之后,国都东移,乾坤扭转,西部衰落,东南崛起,天汉大地,稍逊风骚;但北宋建国,三泉直辖,元朝一统,汉中归陕,明清时期,开发秦巴,连云栈道,辐射西南,皆因汉中是南方的门户和战略屏障。无论前台,还是后方,汉中始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征程上一块凤翥龙翔的热土。书汉中,写汉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砖一瓦皆为史,一山一水有灵性,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方“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这里是汉水之源
  《诗经》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水源于秦巴山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宁强嶓冢山是闻名华夏的汉水源头,千溪之水汇成汉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润泽天汉大地,惠及陕鄂百姓。汉水浩浩,泥沙沉积,富饶美丽的汉中盆地滋养了一代代汉中儿女在此生息繁衍、安居乐业。汉水滔滔,发达的水运系统带动了工商贸易往来,汉中买茶、熙河易马,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粮、铁、药、茶、马、丝绸流通天下,汉江航运成为货物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水潺潺浇灌出了年代久远、灿若星河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龙岗篝火点燃了秦巴文明之光,湑水青铜铸就了三代褒国的辉煌。远古先民逐水而居、因水而作、顺水而行,他们开山凿石、修堤筑坝,引流排灌、疏通江河,利用简陋的工具创下了惊世之举,开凿的褒斜栈道连通秦蜀、沟通南北,是商贾经贸、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通道,栈道南谷口的“石门”系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隧道内保留了国宝级的摩崖石刻群,《石门》《石虎》《衮雪》等汉魏“十三品”享誉古今、蜚声中外,世人珍为“国之瑰宝”。
  秦巴山地、汉江流域并非风调雨顺之地,先民们与自然抗争的治水传奇亦蔚然史册。嶓冢山石牛洞旁留下了大禹治水成功,勒石记功的“禹书”。萧何、曹参筑堰引褒水建山河堰,成就汉业,造福一方。五门堰因势利导,灌溉稻畦千顷,滋养烟火万家。杨从义修浚旧时八堰成杨填堰,民赖其利,福祉城洋。“汉中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至今沿用,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为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增添了一张世界名片。抗战烽火中创建的“汉中三惠”(褒惠渠、汉惠渠、湑惠渠),不仅发展了汉中水利文化,更确保了鱼米之乡汉中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
  汉水如同历史坐标轴,连缀起千百年来汉中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汉中人民全力守护生态环境,不断巩固“绿色”这个天汉大地最美的底色,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草木植成,林绿荫深,碧波荡漾,森林覆盖率高达63.8%,绿色循环已成为汉中标签。汉江清流带着380多万汉中儿女的深情厚谊,经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华北,更流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详情https://t.cn/A6XVcS4D

“碳”是生命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其实増施有机肥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补充土壤碳元素!

我国许多农业区县的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大面积农田经过四十多年“化学农业”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几近耗尽。 

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进行的测土调查,每个县抽取4000-6000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不足5%,有机质含量1.5%以下的占80%,还有近15%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 

众所周知,有机质的碳系数是1.724,即1.724个有机质有1个碳。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缺碳。

所以,碳对于作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居于16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首!但,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

01

为什么忽视了?

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按排序来说前六种元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大的,因此称之为大量营养元素。而碳、氢、氧这三种营养元素在大气和水中广泛存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关注碳元素。
正常情况下,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便能满足作物的基本需求,但这并不是作物碳的“唯一”来源,植物的另一个吸碳途径---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溶有机碳(有机质中含有的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碳)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植物利用CO2(在阳光充足时)最佳浓度是0.1%,而自然界空气中的CO2平均浓度只有0.03%,植物光合作用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而现在设施蔬菜栽培的作物,冬季大棚通风差,再加上光照强度低或者阴雨天光照不足、作物光合作用弱,农作物缺碳更严重。如果此时土壤中若不能很好的供应碳元素将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绝对的影响。

02

缺碳给作物带来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呢?

1、根系衰弱:根系靠什么促?首先是根的趋水趋肥性,使根系有一种内在的向外向下伸长的刺激,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

其次,土壤微生物同根系的互动,是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碳源不足,致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太弱,根系就失去了生长的外部刺激。

因此土壤缺乏能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有效碳,直接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老化。这就是农作物减产和抗逆性差的根源。

2、早衰:农作物早衰的原因,自然与根系衰弱直接相关。

这里要另外提到的是农作物其他器官和内部组织,尤其是木质素、纤维素和糖份,由根部吸收的有效碳转化所需的能量比较低,也即夜间和阴雨天,或大棚环境CO2不足阳光较弱的情况,这种转化和积累还可不停进行。

相反,根部基本上吸收不到有效碳的情况,农作物仅靠叶片的光合作用转化CO2,同样的积累所需的转化能就大得多。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能量得到供应,但在夜间或阴雨天,这种转化和积累就要靠消耗作物内部的能量来进行。

这种能量收支的规律失衡,是导致植物早衰的另一种原因。这种情况在生长期较长的瓜豆类蔬菜和果树尤为显着。

试验表明:在使用等量化肥的情况下,底肥加施充足的有机肥,四季豆、苦瓜、黄瓜、茄子等作物,收获时间可延长一至二个月,总产量提高30-60%;在河南某苹果种植区调查发现,种在村子旁边的苹果树,农民勤施农家肥,果树下面长满青苔,二十几年树龄了,还杆壮枝鲜,绿叶掩映,硕果满枝,一派勃勃生机。

这些果实大多达到9公分规格,香气可闻,又脆又甜,用精包装论个卖,一个苹果5元,供不应求,小车货车开到合作社门口等货。而村外梯田里的苹果由于缺乏施用有机肥,施肥季节只施化肥,年年如此。

树叶早掉完了,远看果实累累,象无数串红灯笼,但近看果实都在7公分以下,口感酸涩,一斤才卖得0.8元,在地头一堆堆等过路车辆带卖。

这些树也是二十几年树龄,树体已老态龙钟,许多树枝杆布满腐烂的病斑,不少树杆已被“肢解”清除。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有充足的有机碳,植物生命力就旺盛,就长寿就高产;反之,植物就早衰,就减产。

3、黄叶病和失绿症:阴雨天光合作用接近停止,空气中CO2不能正常被吸收转化,农作物的碳营养和碳能源双双下降。

阴雨持续,就产生黄叶落叶,有些作物的新叶表现为失绿。一般误认为是“水浸”,其实只有同时烂根才是“水浸”,一般并不是“水浸”而是缺碳。

4、亚健康:什么是农作物的“亚健康”,就是植株没有明显的病症,却萎缩慢长,或纤萡虚长,还有就是完全失去了原生态的气味。

亚健康的成因有许多,除了自然灾害后遗症外,还有种子质量、药伤肥伤后遗症、营养不良等等。

我们单讨论营养不良问题。当前一般农作物的化肥营养供应是充足的,但往往就是有机营养严重不足,也即缺碳。

又回到老问题:不是空气中有取之不尽的CO2么?请别忘记:空气中CO2在植物体中的转化,首先要靠光合作用。夜间这种转化几乎停止了,然而农作物还在新陈代谢,还在消耗能量。

如果有根部吸收水溶有机碳作补充,不但可继续进行物质转化和积累,还可供应新陈代谢的能量。

一旦缺碳,这种情况就不能进行,于是植株就日夜交替周而复始地出现间歇性“透支”,这就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完成物质积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5、削弱防病抗逆机能:许多专家的研究表明:植物对抗恶劣环境和防抗病害。主要靠自身产生的能量和“信息素”、“修补物质”。

在环境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一般正常的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了,这时更需要由根部吸收有效碳来补充能量。

可见缺碳对于恶劣困境中的植物意味着什么。植物在病虫害胁迫的情况下,会施放某种“信息素”,使病害源“知难而退”,如果植物组织受到损伤,它还会制造“修补物质”来修补(或称再生)。

这些“信息素”和“修补物质”,无一例外地都有碳元素存在,有机营养素越充足,这些物质越浓烈,这就是为什么弱株比壮株容易得病的原因。

缺乏根部供应的有效碳,不但营养积累少了,而且防抗病害机制也削弱了,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内在原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缺碳是农作物的百病之源。

6、品质下降和物种退化:大家都能感受到:有机食品口感好,原生态气味浓,而化肥培养的农产品,口感平淡,有些甚至完全失去原生态味道。

当然这仅仅是表象,而本质就是:“化肥农作物”内含物中的物质组成比例变异,新陈代谢的异常衍生物使作物遗传信息的表达缺失或紊乱,这不但降低了农作物的产品品质,而且造成物种退化。

除了杂交品种外,一般纯种的农作物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但现在连一般农民都很少靠自己留种了,因为这种“相传”已经不可靠了。

我们相信,那些负责任的种子培育企业,在培育纯种(当然也包括杂交)种苗时,一定会重视足量有机肥的使用的。否则,他将很快收到“物种退化”效应的惩罚。

03

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

(1)土壤板结和药害: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造成农作物多种病害,如果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或者对土壤施足有效碳,这些危害是可以减轻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有效碳不仅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而且,有机碳化合物还是良好的解毒剂。

残留农药通过氧化和光分解,药性又会进一步降低,重新繁殖起来的微生物反过来会“吃”掉这些残留物。

(2)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质的缺失,而不是由于使用化肥。这并不是说化肥对土壤板结没影响。

有机质缺失,化肥对土壤板结就更加明显。而有机质丰富,化肥被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

所以归根结底,化肥“使土壤板结”的负面作用并不是化肥之过,而是人们忽视了向土壤施用足量的有机肥料的结果。

04

碳元素为何如此难补?

我们为作物补充各种元素,原因很简单,这些是它们所需要的;目的更简单,就是为了让植物健康的生长。所提供的肥料就相当于植物的一日三餐。

试想,其他的元素我们都给予的“易消化的,易吸收的”,而唯独碳元素我们就给一块“难啃的骨头”,这样一来植物对碳的需求一直会处于一个半饱不饱的状态。

有的朋友会感到疑惑,我们大量施用有机肥,为什么还不能给植物补充到足够的碳呢?

有机肥是缓效肥料,它的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大部分在短近期不能溶于水。大部分有机质以腐殖质形式存在,须经土壤微生物长时间分解才能逐渐释放出水溶性碳。 

有人曾试验:将有机肥兑4倍水混匀置于密闭容器中100天,测试其溶于水的有机碳仅1%!可见,施进土壤的有机肥,其当季被吸收的有机营养(主要是水溶有效碳)是非常少的。

有机肥之所以有肥效,一是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提高了土壤的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二是它所含的N、P、K营养元素(一般在5%左右)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肥力。

而其短近期内发挥作用的有机质肥力——水溶有机碳则很有限的,这就说明:连续地大量地使用合格有机肥,才能保证农作物根部吸收所需的有效碳。

所以说我们要重视碳的补充,利于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化工部行政司司长孙立文教授发明研制的“聚碳酶”则很好的解决了缺碳,碳难补等问题。聚碳酶具有加强作物吸附二氧化碳作用的专用酶。作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是碳、氢、氧、氮、氮、磷、钾。碳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作物生长良好。 https://t.cn/R2WxCaU

榕江丨苗山侗水 甜甜榕江
隐藏在贵州大山里的一颗明珠,正缓缓掀开帷幕,宛若身怀珍宝的稚子,被世界瞩目。
贵州榕江,不会辜负您的期

第一部分:苗山侗水 甜甜榕江

榕江,属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素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

(一)“甜”——在青山绿水间
榕江县傍山依水,从高空俯瞰,榕江县像是镶嵌在青山碧水中的一颗明珠,璀璨耀眼。“榕江”的“江”缘起三江汇流。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是孕育榕江文化的摇篮,江水边满是参天林立的榕树,“榕”也由此而来。榕江县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位居贵州省前列,饮用水源水质达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接近10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自然空调”和“天然氧吧”。在榕江,你会发现,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二)“甜”——在天籁歌谣里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在苗侗先民西迁踏上榕江土地的那刻,历史的齿轮悄然开启。千百年来,时间为榕江洗礼,积攒下无数民族瑰宝,绝美的侗族大歌响彻世界。榕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文化千岛”之称,拥有“侗族大歌”1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侗族萨玛节”、“珠郎娘美”“侗族琵琶歌”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榕江,我们一起去到村寨的溪水边、鼓楼下,天籁之声会带着我们踏上穿越时空的旅行,去聆听自然天空下我们民族走过历史的声音。

(三)“甜”——在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皆在世间美食中,尝榕江美食,品人生滋味。
榕江因其依河而建,水运发达,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各地商人到此兴建会馆,带来多种美食融合发展。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是为榕江美食提供丰厚的沃土。榕江美食融合了川菜辣、粤菜清淡的特点,形成独特美食文化,大街小巷遍布百草药膳牛羊瘪、卷粉、濑粉、腌生、肉汤圆等特色美食,素有“吃在榕江”的美誉。榕江又因其地理气候条件,富产瓜果蔬菜,榕江百香果、西瓜、杨梅、脐橙和沃柑等香甜可口的水果享誉省内外。
来榕江,品人生百味,看山水田园,听侗音悦耳,过幸福人生。

(四)“甜”——在质朴纯真的笑容里
来榕江,感受榕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你会遇见一个藏在人间烟火里的世外桃源,她的历史和故事,流传在万水千山里,她的文化和信仰展现在精美的服饰里,绽放在纯真质朴的笑容里。
来榕江,你会看到最“甜”的笑容,感受来自榕江人民最真挚的问候。

第二部分:苗侗山水间 甜甜沁你心

(五)加宜苗寨 多彩加宜——神秘之旅 文化璀璨
加宜苗寨位于贵州榕江月亮山腹地的孔明山脚,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加宜苗寨集原始自然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三国历史文化于一体,可满足旅游、度假、探险、科研、考古等多种活动。月亮山遍布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山上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娟秀美丽;村寨结构别致,红色旅游文化与原生态苗族文化相得益彰,山村吊脚楼与层层梯田相互辉映,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田园风光”画卷。
l 黔东南州“最美红军村”

(六)大利侗寨 魅力大利——非遗之旅 艺术之美
榕江县大利侗寨历史悠久,集浓厚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自然风光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大利侗寨始建于明代,寨内有明代古萨坛、清代古民居、古粮仓、花桥等多个古建筑。村寨四周青山如黛,绿水绕寨流淌,植被丰富多样,鸟鸣阵阵悦耳,古树参天林立。置身其中,好似时空穿越,远离世俗凡尘,遗世而立,宁静自然。大利侗寨有丰富的侗族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大利侗戏、侗族大歌等至今仍在村寨盛行。自然与人文在大利侗寨协调发展,为侗寨研学基地发展提供充实基础,把侗寨变成学生们校外的“新课堂”。2021年7月,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题边会上,“儿童遗产教育的多维度探索——以贵州大利侗寨为例”入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优秀案例。
l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l 贵州省“魅力侗寨”
l “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
l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l 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
l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l 贵州省乙级旅游村寨
l 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七)乐里侗乡旅游景区 斗牛圣地——牛斗人和 民族狂欢
乐里侗乡旅游景区,崇尚斗牛文化,信奉“牛斗人和”,以乐里镇斗牛场为中心,涵盖七十二个侗族村寨。这里不仅有古朴的民风,多情的少女,精致的绣品,闪光的银饰,香甜的米酒,更有容纳5万多人的亚洲最大斗牛场。在这里,你能欣赏、亲身参与到踩歌堂、侗歌对唱、爬窗探妹、多耶篝火等民俗浓郁的表演活动,领略“民族文化+斗牛文化+非遗文化”的原生态文化之美。景区内备有儿童游乐场、牛文化展示馆等多种服务设施,满足露营、垂钓、野炊、草坪音乐节等多种户外活动需求。
l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l 贵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l 贵州省级乙级旅游村寨。

(八)小丹江苗寨 康养基地——有氧森林 养生福地
小丹江位于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脚下,地处河谷地带,山清水秀,田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无污染的绿水青山,清新湿润的富氧空气,使小丹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心灵家园”。小丹江民族文化浓郁,堪称“百节之乡”,拥有几十个民族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是招龙节、祭桥节、吃新节、苗年节等。
l 2014年,首批“中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
l 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l 中国传统村落
l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l 贵州省甲级旅游村寨

(九)月亮山居——枕在梯田边 卧看满天星
月亮山居民宿以当地民居为基础改建的民宿建筑群,于2020年运营。民宿风格为传统木质房屋,贴近自然生态、当地人文风情,有柿里、雀来、漏影、栀意、加酿、蕉宿、栗仓等多栋独栋民宿。夜晚,星空万里,月亮山居灯火璀璨,星光与虫鸣交相辉映,在月亮梯田边上演一出自然的舞台剧。
l 黔东南州“长征路上好民宿”

(十)大利侗天井上民宿——世外桃源 野奢民宿
侗天井上民宿是座落在大利村半山腰上、一座古井的正上方,巧妙地将传统的建筑方法与当代设施有机融合的一家全新精品民宿,保有室内良好视野的同时,也维持村落原有的构造节奏,旨在将自身定位在村庄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中。
l 贵州省优品级乡村旅游客栈
l 2021年Dezeen Sustainable building 可持续建筑奖

第三部分:蓝染非遗生态产业链
(十一)榕江·蓝染之乡——传承古老 天然草木
榕江有“文化千岛”美名,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是非遗文化和手工艺成长最好的沃土。榕江县是中国最传统古老的蜡染发源地、纯天然草木染蓝靛染的发源地,有着最古老传统的手工织布、染布、编织、蜡染和刺绣等手工艺。
榕江县从“蓝”出发,继承传统自然的草木染法,历经多年探索沉淀,着力打造一条榕江县蓝染示范全产业链,拥有种植、生产、设计、制作、销售等多个示范基地。榕江县创立月亮故乡文创中心作为蓝染文化设计和孵化中心,负责产品设计和销售,建立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联合多个手工合作社进行生产制作,大力发展板蓝根种植和蓝靛膏生产加工产业。截止目前,榕江已拥有20000亩蓝靛种植面积,亚洲最大古法靛膏生产基地,800平方米集合研发生产、体验销售为一体的蓝染文创生产车间,以及占地2700平方米的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化创意中心,构建起以蓝靛染产业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开发出全产业链种植、制蓝、染布等体验活动的研学之旅。
最好的蓝染将从榕江出发,织染世界。#黔东南·榕江县[地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十九、绝招“宝剑锋自磨砺出”的定义及技术要点个股运行在13日均线之上的上升途中,当经过一波连续的回调回*到13日均线之上后,当它再度放量从13日均线拉升上攻,却
  •   会上,汤文峰一行介绍了中国林产品集团基本情况,并从政策背景、合作模式等方面对拟合作的原木贸易供应链业务进行了详细说明。  邹建伟对汤文峰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
  • 资深遛狗师,铲屎官,因为爱宠物,所以喜欢! #当梦想照进铲屎官现实#走~大旺宝贝~带你去看看初秋的草原,一路就知道打呼噜磨牙放屁睡觉[允悲]除了亲自带弟弟大旺自
  • 魁罡是什么,魁罡的简介 魁罡,四柱神煞之一。古代中国命理学家指为一种有吉有凶的星煞。壬辰庚戌与庚辰, 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见财官刑煞并, 身行旺地贵无伦。 戌为
  • [费解][费解][费解]回家真好图1图2其实都是晚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拍的一个像白天☀️骑着电动车去学校接我弟,由于放学娃太多,接娃的车也多,然后我自己骑着电动
  • “对不起,霸霸,我们错了!“老林,是你啊,你昨晚不是去实验室了吗?
  • 190918 双人直播CUT▫️我们大忙s不是去玩水了嘛 ▫️相同的MBTI ▫️从现在开始喜欢 知道了吗?▫️异口同声的紫菜卷 ▫️然竣哥给的紫菜卷真好吃 ▫
  • #前程似今[超话]#呜呜呜呜呜呜我怎么才可以不为他们那终要离别时大方中又带着的小心翼翼不动容[苦涩][苦涩]都还是少年 却只能掩盖心中的热烈在认真对话中说笑离席
  • #脆皮鸭小说推荐[超话]#小说名[哈哈]:《咬上你指尖》作者[哈哈]:苏景闲简介[哈哈]: 楚喻颜值高家境好,就算性别为男,还是个无法拯救的学渣,也不妨碍他以超
  • 我没有睡,我一遍遍的翻看着之前的微博。我也舍不得删,那些真切爱过的痕迹总是让人一次又一次的沉沦。 我总是在无数个瞬间无限感激他的出现让我感受到那些美好,即使可能
  • 真的很害怕到时候群里就你单着哈哈哈(啊不是,不要捶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一直都在[羞嗒嗒]也希望大家都在慢慢进步,成为更优秀的人鸭![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
  •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甚至认为这不是群像,更像是分支选项,他们其实代表这个阴翳的世界中林宜生任何其余可能性的幻灭,从商不行,做官不行,沉溺艺术不行,甚至连死都不行,
  • #赵丽颖红发女团风造型# 演员赵丽颖出镜iDest MAGAZINE 2022春夏刊封面打破固定式,万千变化,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全新红发,像极了一朵带刺的烈焰玫瑰
  • “你好,你的外卖到了。有老婆真好!
  • 如果~十几年前,在他和他面前,我不是懦弱的将手机调成了静音,或许我所有的痛苦已经得到救赎,又或许我只是从一种痛苦走进了另一种痛苦,谁知道呢?夜深人静时,越能感受
  • 这个世界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你很弱的时候跟别人讲道理。这个世界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你很弱的时候跟别人讲道理。
  • 华为mate 20 Pro正处于热卖期,如果马上推出拍照更好的华为P30Pro,肯定会对前者造成冲击,华为没必要也不会这么做。2019年华为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
  • 7、各种止血机制有缺陷的疾病,特别是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功能障碍时的出血等。#上海# #WA臻景医疗# #亚健康# #如何预防疾病# #早期预防疾病#
  • #每日一善[超话]# [单身青蛙]#阳光信用# [兔子]#每日一善# 时光不会被辜负,勿忘初心,从今天起,努力去做一个可爱的人,不羡慕谁,也不埋怨谁,在自己的道
  • 想要了解更多,请点击: 想要在无疆界博物馆发现更多,请点击我们的首页:#摩登兄弟[超话]# 窗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空是墨色中透出好看的紫色,耀眼的闪电破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