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堂单不是给人看的是给仙灵的空间 暗堂不是堂口招来孤魂野鬼

阴阳万物都在生息和生存的空间之内。佛道仙神和万物之灵也同样有它们的生存空间。所有带有生命力的物质,都有它的生存之道和生命之道。这是阴阳生命的循环规律和自然现象,万物也在遵循着阴阳的运行和生存的规理。一切有道,一切有法,一切有方圆,一切有格局,一切也都有它的标准和定律。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纯并孤立存在的,万物阴阳的相对概念,也都同样具有它的两面性。外在的因素是天缘,内在的因素是心意。种种心灵的感态和自然的现象,都是我们在生存中所必须要懂得的道理和必遵守的方式。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命中找寻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的依赖,找回自己的因缘,了却生活中各种该完成的事。也敦促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和人生的道路上,做到真正的圆满和修去自身缺陷。堂单同样如此理。

为什么叫堂单?每个有仙缘的人,不是几位仙,而是几十位仙,或者是上百位仙,把它们立在一起就叫做一堂仙。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就需用一个堂单的空间去写上每个仙位的名字,使你因果命运和慧根中,所有的缘分都聚合在一起,成为你的一堂人马和一堂仙,以此方式立在你的红布堂口上。这样的做法是让它们有一个居住之所和修行的空间,继而接续仙缘与你之间的缘分。在未来修行和出道的过程中,去达到修行的圆满正果。

对于立堂口的这个问题,多数人的看法都不一致。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公认的标准去供大家参考和执行。我对立堂口的问题是这样看待的:修行仙缘不是无为和无形的境界,每个有缘分立上堂单和出堂口的人,这块堂单不是只为了让别人看到,而是给缘分和仙灵的空间,证明你的缘分出来了。把仙位写在堂单上,能使你明了自身带有哪些缘分,有了什么样的仙。否则就是再有缘分,再精进修行,一颗无形的心,各种无形的想象,再加上一个迷茫无措的自己,怎么能去接通仙灵的磁场,又怎么能和它们沟通呢?这样产生不了任何感应和感知力。即使突然有了灵感,也不代表这种灵感是你缘分仙的磁场。有可能是外仙、别人的仙、或者是邪正不分的在你体内窜窍的仙。就算是偶然的开功法,也有接通半邪不正的磁场信息的可能性,未必接通的磁场信息全然准确。

如果要是立上堂单,奉供上,名正言顺的一堂仙会由护法把关,不会任由外道仙、邪仙、或者是半邪不正的仙附你体,随时的接通各种错乱的信息和不准确的磁场,更不会使你的感应不稳定,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现实中有很多没有正规立堂的仙缘弟子,也能够帮助人看事看病,但也不一定全是自己的缘分仙,超不过两年就很容易灵感、灵力消失殆尽,甚至是把自己磨废。

所以说立上堂口是正确的方式和规矩。不过也有很多人提倡暗堂,其实暗堂并不是堂口,供奉上招来的只能是孤魂野鬼,有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正缘,最后影响自身修为和灵力。也会导致身体和运程都受到损毁。这样讲是因为有很多的孤魂野鬼,并不是你的正缘和仙灵,虽然它们会给你一些灵感,但终究还是会给修行的自己徒增更多的苦难和磨度。再说它们的道行也有限,不能传导正能量,大多数都邪气未清尽,使你难以修成,偏道偏行,最后半途而废。这样的暗堂任何仙都可以随意来去,也无法控制外仙到你的家里受香火。

当受完香火以后有的不帮助办正事、有的要大吃大喝、还有的很多给你打灾,使你有病伤财,处处不顺,经常窜窍更会让你走火入魔、五气紊乱、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精神错乱等。但立上堂单以后就会大不相同,把你的缘分仙都立在堂口上,有封堂印和看堂护法,外仙不会附你的体和借你的体,去干扰你和破坏你的正确修行。所以我们每个有仙缘的人,最好还是立上堂单,奉供上堂口,这样对你的修行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尤其是有缘分的仙,既然找到了你是与它缘分的弟子,它就想在你这里扬名救度,积累功德,修成果位,如果你不给它立上堂单,怎么能够叫出古洞四海扬名呢?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做,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仙名上堂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不把自己的堂单出来,立上仙位的堂口,就无法接续上所有的缘分仙,仙家自然也不会有空间,去安身和修行,这无疑是自己的损失。人神一理,万物一理。所以说:堂单不是给人看的!只有把堂单立上才属于你和你的所有仙缘接上了缘,续上了缘,得到了缘,去随你出道出马。这个道理很简单,只要悟透这其中的原委,就会明确缘分的依据和正确的修行方式。也才算是真正的明了和领悟到缘分的存在和奉供。把自己所有因果慧根的缘分和今生的缘分,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和身边,随自己一起去修行和救苦救难,圆满它们与自身今生的功德和早证菩提,这就是立堂单的道理。如果奉供暗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缘分,是正是邪,

那又怎么去修行,又怎么接缘、续缘、得缘和了缘呢?这个道理人人都会感悟到,这样的方式和格局,是为了和缘分相合。假如你在帮助别人看事看病的时候,心中产生的灵感和磁场都不知道来源于哪位仙佛,又怎么去感恩和供养呢?我们修行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自身的缘分。自身的缘分就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因果,那么我们就有接纳它的方式和道理,成全与今生仙灵缘分的接续,并携手共同走向修行,达到我们真正的得缘、了缘和修成今生正果。出堂单,立堂口,以佛为主,与缘共修,实践于法理,服务于信众,共同去救度那些苦难的人才是修行的正道。              

#佛教[超话]#275. 佛就想把众生的这种迷梦给唤醒了! | 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妙法莲华经浅释 275

尔时长者 于其门内

施大宝帐 处师子座

眷属围绕 诸人侍卫

或有计算 金银宝物

出内财产 注记券疏

穷子见父 豪贵尊严

谓是国王 若国王等

惊怖自怪 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见逼迫 强驱使作

思惟是已 驰走而去

借问贫里 欲往佣作

尔时长者,于其门内:当尔之时,这个丢了儿子的大富长者,在他住的房子里边,施大宝帐,处师子座:设备一个大宝屏帐,他坐在最有价值的师子座上。师子座,就表示他所坐的座位,特别名贵、特别有价值。眷属围绕,诸人侍卫:他家里的人有很多很多,都在他身边围绕着;所有服侍保护他的人,也是很多很多的。

或有计算,金银宝物、出内财产、注记券疏:或者有的人在那儿给他计算数目,譬如所有金银和宝物,或者出纳从外边支出的和向里边收入的财产,或者登记一些券疏。

“注”是譬喻以广显略,以广泛的道理,来讲明简略的道理;好像我们经典不明白,我们写出来一部注解,人一看注解就明白了。“记”就是把它记出来;记出来不要忘了,就是告诉你,你一定要把它记起来。

“券”是譬喻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有这四种宏誓愿,就可以有成佛的一个券、一个证据了。“疏”表示修行。

穷子见父,豪贵尊严:这个跑出去很穷的儿子,见着他父亲这样的富有,啊!这简直的富贵到极点了!谓是国王,若国王等:他一看见他父亲这个样子,喔!这大约是国王吧?或者是和国王同等尊贵的人吧?

惊怖自怪,何故至此:自己就惊怖,就生出一种惊惶、恐惧的心;怖,是恐怖。又责怪自己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这个地方怎么可以来?你现在是一个穷人,这是国王的地方,你怎么到这国王的家里,不可以随便来的!你不可以进来啊!

覆自念言:这个穷子又给自己下注解了,他就想,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强驱使作:我不要在这地方再站着了!我如果久留在这个地方,他们这么有势力,一定会来逼迫我,一定会要给他们做苦工来罚我。

思惟是已,驰走而去:想到这个地方之后,还是赶快跑!不要在这地方,会生出是非来!借问贫里,欲往佣作:他到穷人住的贫民区那地方,就想要找工作。他看有钱的人,不敢和人谈话,就跑到没有钱的穷人所住的地方去,和穷人是一党,去问人家有什么工可以给他做。

长者是时 在师子座

遥见其子 默而识之

长者是时,在师子座:这位大富长者,就是譬喻的佛;这个时候,在师子座这个最高贵的座位上面。遥见其子,默而识之:远远的就看见他这个儿子来了。

他一看见就认得,这是由很小的时候,就跑到外边去的这个儿子。“默”,就也没有出声,从来也没有对人说这件事。这个“识”字,有的时候读“志”音,也就是认识。这位长者也不用人对他说,他自己就认识他这个儿子。

即敕使者 追捉将来

穷子惊唤 迷闷躄地

是人执我 必当见杀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长者知子 愚痴狭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即敕使者,追捉将来:这位长者,即刻使令两个使者去把他抓回来;这就是他跑出去那个儿子,现在回来了,你看,他还在那地方看着呢!赶快把他抓来。

穷子惊唤,迷闷躄地:这两使者到了那地方,也不由分说,什么话也不讲,就把他捉住了。以前他这个穷儿子回来的时候,本来就怕有人来抓他,这回果然就如他所料,现在真有人来抓他来了!

穷子就大叫起来,说:“你们抓我干什么?我没有犯罪呀!你不可以抓我啊!你抓我,你是不是想要杀我啊?我给你做工可以,但是你不给钱!你的势力这么大,你们来抓我干什么?”

他怕得厉害,就吓昏了。躄地,就倒地昏死了。这就是譬喻二乘人不懂得大乘的佛法,生起恐惧心,就说为什么要强迫我学你这个法呢?我不想学这个法,你一定要我学,啊!吓死了!

是人执我,必当见杀:这个穷子这么想,这个人来把我捉去,一定是他想要来杀我的。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那么把我杀了,我还怎么办呢?我也没有法子吃饭,也没有法子穿衣服了,这可是糟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勉强来捉我呢?自己这么想。

长者知子,愚痴狭劣:这位长者一看这种情形,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外边尽和穷人在一起惯了,也没有什么知识、也没有读书,就愚痴得这样子,一点智慧都没有。狭,就是很窄狭的;劣,就是很坏的;狭劣,就是一点知识都没有。

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因为他没有知识,我现在若告诉他,说“我是你的父亲”,他一定认为我是欺骗他;我告诉他真话,他不会相信的。他怎么样也不相信我是他父亲。

你看!这个父亲把儿子丢了,儿子穷、父亲有钱,虽然是真儿子,也不敢认自己的父亲。这个父亲还是有智慧的,所以就用方便法来认他这个儿子;如果当时他就对他讲,说“我就是你的父亲”,这个穷儿子不会相信的,因为距离得太悬殊了!

有的人就说:“儿子跑了,不认识父亲,父亲认识儿子,这是人间很普通的事情。”可是这个父亲,不是一般的父亲;这个儿子,可就是一般的儿子。

怎么说这个父亲不是一般的父亲?一般所有的父亲,是世间的父亲;这个父亲,是出世的父亲,是一个大慈悲父,对于一切的众生都有真正的慈悲;这个真正的慈悲,就是一点自私心没有。

一般人对于儿子有一种慈悲心,这是有一种自私心;什么自私心?我生这个儿子,将来我老的时候,还可以照顾我、养育我!

说:“法师!你讲这个法,在美国用不着的!我们美国这儿,都不要儿子养;到年老了,国家养着。所以生儿子,不是为着养老,没有自私心!”没有多,有少,绝对不会一点也没有。这是世间的父子,谈不到真正的慈悲;佛是我们出世的父亲,他就想度众生都成佛。

我们现在所讲的“穷子”是谁呢?就是所有的二乘人和这一切的众生,都是譬如穷子一样;不认识自己的父亲,跑到外边来流浪生死。

在这生死苦海里头,头出头没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死、死了生,死了生、生了死;生死多少次,也不知道怎么样生的、怎么样死的?这就是“从邑至邑,从国至国”。糊涂生了,又糊糊涂涂的就死了!

说是我读书得到一个 PH.D (博士);但是得到之后,没有几年,也死了,把所读的书又忘了!来生再读过;再读过,又是没有好久,又死了!所以,你看,读得很辛苦,才勉强把它记住,但是死了又忘了。你说这个怎么办呢?

佛就是教我们如何把生死了了;佛又用种种的方便法,使令我们明了人的生死──是怎么样生来的?怎么样死的?这个人怎么就那么样富贵,那个人为什么那么穷呢?这个人长得相貌那么美丽,那个人长得相貌那么丑陋?是什么道理呢?是谁给他安排这个样子呢?有说是父母,父母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生出来是美丽、还是丑陋。

这是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际遇因缘,乃至于往昔业的关系;也就由无明而造出来这个行为,由行为也就生出来一种的名色,名色有六入,六入缘触法,有了触就有了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是由这十二因缘成的,好像十二连环似。

所以佛就想把众生的这种迷梦给唤醒了!这就譬喻小孩子从很小就跑出去,不认识父亲;这个父亲用种种的方法,来叫他认识自己是他本来的父亲。佛也是这样子,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子,但是跑出去时间久了,愿意做穷子,不肯回来;现在佛想往回找他这个穷儿子,这个穷儿子骇得要死,也不认父亲。这真是很难办、很难办的,你说怎么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泰勒还撰写了很多行为经济学主题的书籍,其中包括准理性经济学和获胜者的诅咒,并针对大众读者进行了修改。【主题】Introduction on Human He
  • 我两个姨都是真真儿对我好,打从心里爱我,不会有一点点嫌弃,完全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只要我有一点点不开心,就会一直一直关心我打电话问我安慰我,好幸运,我可以有
  • 【美好一幕!穆帅凝望孙兴慜1分钟+温情拥抱!】穆里尼奥的热刺首秀落下大幕,热刺有惊无险的3-2战胜西汉姆联。这场比赛,孙兴慜1射1传,力助热刺赢球。赛后穆里尼奥
  • #佢咁靚买了啥# 姐们儿 这条裤子我吹爆 便宜就不说了 这是它最不值一提的优点首先,裤型ok。 4. 多个营销号放出通稿,这场事件背后的操控者也浮出水面,目的就
  • 开场他打入了第一球,当时他接到伯特兰的任意球快发,在第8分钟便为我徒取得领先。因斯谈到了这次快发:“哈哈,我和他(伯特兰)对视了一下,我可以看出他想要快发。
  • 我觉得他的牙齿好好看…”一曲结束之后还跑到电视前仔细看了一下,指着说:“他是真的长这样吗?小橄榄的爸爸说没事的,我看着了。
  • 刚看完一部特别感人的小说作者:帝歌 宠婚VIP:玦爷娶一送三情节故事完整,每一个角色都很丰满,有个性内涵,情感细腻动人,从一而终爱一个人一辈子,你在的地方便是归
  • 泡沫烫蓬松烫女生颜色潮流做头发里好接发那里好烫发染发那里好2019最显白最洋气的发色2019最潮发色必火发色发色挑染不挑肤色又显白的发色 发型 发色 温州染发
  • 一屋子的我喜欢的这些老物件宝贝,与一人相守。我想,等我老了,就住在一个人不多的小镇,房前栽花屋后种菜,自己动手做饭,每天骑自行车、散步,不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打
  • #早餐[超话]#【Day 42】贵阳肠旺面我居然开始买起了生肥肠,学厨之路又进了一步呀[污]贵阳肠旺面1⃣️ 肥肠洗净煮至半熟捞出,切成块加香料煮熟。#中国最美
  • 你的勇敢和坚持,让我感动!小逸,你真的很棒,你是我们的骄傲的少年!
  • Day 48 Maldives既然酒店码头交通拥堵,我决定就近在我们船尾再来一支护士鲨夜潜,因为船尾有高流明的探照灯,会有很多浮游生物和小鱼聚拢起来,夜行性的护
  • [二哈]【预计2035年大众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0%】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份声明称,到2035年,大众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将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车(NEV)。
  • 如果时光能倒流回十年前,我宁可做最朴实的、心怀感恩与敬畏的炮制者。假如真的能刷新到2009年,那么,我宁可从那时起就开始今天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大健康养生产业。
  • #张国荣[超话]#❤ #十六周年继续宠爱张国荣# ❤ #张国荣·我喜欢的样子他都有# ❤ #张国荣到底多有魅力# ❤ 1997年哥哥张国荣巡回演唱会唱和音,彩排
  • 只身穿越这水晶的隧道,远离陆地的纷扰,只为寻找笑靥如花的你。了解婚礼详情&价格戳:评论【1】了解价格;【2】婚宴酒店;【来回商城美妆香水专区】Dior旷
  • DAY7️⃣第七天早上起来是饿到没有力气的 今天吃了放纵餐8.04出发去家教的路上吃了一个煎饼果子~好好吃哟还吃了一个小包子11.39家教结束 吃了一根香蕉➕一
  • 图一:取名取到崩溃,废了无数脑细胞取的制作名单图二:取了一万多个的电台歌曲名字图三:米秃电亲手绘制的封面,但是由于没有过审根本一直没用上……图四:米秃电崩溃的聊
  • 所以宝宝的胃只有这么大,它能吃一点点奶,这个时候如果你再给他喂点水,撑满了他的胃。 但无论新生儿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6个月内都不需要喂水[顶]】新生儿出生后1~
  • #李汶翰 追我吧# 我注意到:一个懒惰的人,一个不愿动的人,一旦动起来,就会持之以恒动下去,就跟他坚持待着不动时一样,好像他不喜欢的倒不是动本身,而是开始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