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楼盘# 【珠海第一国企低调入昆,書香雲海能否掀起昆明楼市回暖热潮?】

2022年4月26日,昆明融创文旅城2期举行了一场新案名发布会,项目正式更名为“書香雲海”。

融创文旅城一期知名度非常高,甚至放在全国也是叫得上名号的神盘,所以许多昆明人对项目的二期也有所耳闻,那么这个项目为什么突然要换名字呢?

说到开发商改案名,其实倒是个常见的操作,有些时候一些体量巨大的项目,为了给购房者带来新鲜感,或者后续工程的产品与此前区别较大,开发商都会选择换一个案名。

而一些由多家开发商联合开发的项目,随着开发节点推进,或者操盘企业易主,也会有改名的情况,比如西北新城的上悦天地就更名为三千时光。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项目改名并不是什么大事,开发商也很少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不过融创文旅城2期这次改名却有所不同,项目不但隆重召开了新案名发布会,还邀请了几乎全昆明的主流媒体到场,可以看出开发企业对于这次改名非常重视。

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次更名的背后昭示着一家实力国企正式入局昆明楼市。

从发布会得知,融创文旅城2期的改名是在国企华发的主导下进行的,过去我们都知道这个而项目是由华发、融创、云安三家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

融创、云安这两家企业昆明人都很熟悉,唯独对华发比较陌生。那么华发是一家什么样的房企?为什么华发会在此时选择从幕后走到台前?华发的入局又会给位于草海北高铁西站片区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要认识华发,还得从42年前说起。

珠海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华发,一种是其他

1980年,中国将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设立为经济特区;

42年后的今天,深圳GDP早已超过香港,位列四大超一线城市之一;

而珠海,更是从小渔村快速崛起为珠三角耀眼的城市之星,直接把昔日高攀不起的澳门变成了“市辖区”。

如果从地产角度看这两座城市的话,提起深圳,大家可能会想到某某豪宅价格如何如何离谱,很少有人会直接联想到某开发商;

而珠海就不一样了,这座城市的命运,从诞生之初,就与华发集团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华发集团隶属于珠海市国资委,1980年成立,与珠海经济特区同龄,这里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

珠海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华发,一种是其他。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华发就在珠海拱北海边滩涂上开发了比肩港澳同期水平的海滨新村和银海新村,打造了中国房地产最早期的精品住宅。

1992 年, 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正式成为华发集团房产开发业务的经营平台。

1994年华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统计局联合评选为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9位,取得珠海首个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

2000年初,华发投资20亿,倾力打造了珠海房地产新世纪旗舰工程——华发新城,华发新城开盘当天销售200套,9个月时间即清盘,开创珠海大盘销售新时速。

珠海建市40多年来,华发为珠海建设了40多个精品住宅小区,没有一个烂尾,合格率100%,在珠海市民乃至港澳置业者中有口皆碑。

到2021年华发在珠海住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50%,“一半珠海华发造”这句豪言当之无愧。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像华发这样的实力国企,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翻开珠海地图,珠海中心、华发新城、华发商都、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珠海十大地标,有一半源自“华发制造”;

珠海WTA超级精英赛、珠海网球公开赛、珠海沙滩音乐节、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中拉国际博览会等标志性文体活动与国际盛会,随处可见华发身影;

330米高珠海中心是华发代表作之一,也是珠海和澳门两地第一高楼,斩获奖项无数刷新了珠海工程史上多项“第一”。珠海中心大厦极大地促进珠海“三高一特”产业发展和横琴自贸区建设。

华发别墅类产品的代表作——华发山庄,连续两年获得全球金奖,是珠海主城区唯一的0.4容积率R1别墅用地,稀缺性比肩香港半山别墅。

在牢牢把握珠海市场后,华发全面实施全国布局战略。

目前,华发业务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再加上昆明,华发已经布局了全国近50座城市,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

2004年华发股份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7年起连续五年跻身《财富》“中国500强”榜单,2021年位居第228位,2022年在房地产行业的排名稳居前20强。

截至2021年末,华发集团资产总额达5794亿,实现营业收入1413亿,仅税收就为珠海市缴纳了78亿元,占全市总额的8%,是珠海纳税额最高的企业。

凭借成熟的产品体系,华发已经6次斩获“鲁班奖”、3次拿下“广厦奖”以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亚洲不动产奖”等一大批奖项。

华发入昆:“国家队”入昆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华发参与書香雲海的开发意味着什么呢?更深一步说,这家巨头国企的入昆会对昆明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是华发的国企光环。

现如今开发商之间的比拼,金融成了决定性因素,稳健型国企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融资成本低,是稳定楼市的“国家队”,因此土地、项目、资金等要素,纷纷向国企聚拢。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稳健型央企、国企开发的楼盘已经不约而同地成为了共识。

因此,当实力国企华发集团刚刚传出进入昆明的消息时,昆明楼市瞬间为之一振。

从位置上来看,書香雲海地块位于昆明西客站片区,北接地铁3号线,南临昆明融创文旅城,东侧与云安会都相邻,真正做到了从物理意义上整合华发、融创、云安三大资源,顺利开发完成之后,将在昆明西客站周边形成一个超级配套区域:

交通、商业、教育、医疗、旅游、居住,一站式解决昆明人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配套是项目北侧约441米处的云大附中西山学校,拥有120个班的庞大办学规模,能够为片区提供5700个优质公办学位,这也是草海北片区影响力最大的配套之一。

这所学校不仅是云大附中首次进入西山区,其办学规模也是云大附中目前8个分校中最大的一个,所以校方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过去的一年,是昆明楼市动荡的一年。

一批过去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步入下行周期,从政策,到土地,到市场,再到老百姓心中的买房观念,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国企背景、安全保障、优质资源、品质配套、自住需求这些成为购房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如今,昆明及全国市场都在回暖,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而随着昆明各大银行放宽房贷利率以及楼市旺季逐渐到来,华发在此时深度参与昆明城市开发的选择,很可能将成为今年昆明楼市回暖的标志性事件。
https://t.cn/A6XMZY8X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
老话题了,制造业外移把很多人吓得不轻,但细究起来,想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们也太小看中国的实力了。

我们都知道,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低端制造业利润很低,有“一亿件短袖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所以基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把不太赚钱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去,比如说: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基本一个国家从承接低端制造业到转移低端制造业,经历的时间大概也就是20-30年之间,因为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而资本是趋利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自动把这些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所以我国自从2008年之后,就出现了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搬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和印度,到了201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越南成了耐克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当时无数人在网上叫衰,说中国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说随着产业的不断外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不保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对前途非常悲观。

当然,他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因为和美国、日本情况不同的是,美国日本是在拥有了优势高端产业之后,才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如说美国自己有汽车、航天、电子产业,日本也发展起来了汽车和电子产业,更重要的是,美日两国人口都比较少,依靠这些高端产业足以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就业问题。

但中国不一样,第一,我们的产业转移出现在我们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之前,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的高端制造业盈利群,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不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感觉高收入的工作很难找。

第二,我国的人口数量比日本和美国多太多了,就算完成了产业升级,能不能彻底不依靠低端制造业?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低端制造业是绝对不能彻底转移出中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嫌工厂里面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低,所以叫嚣着应该关闭这些工资低的工厂,但是我告诉你,就拿我的老家湖北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能提供100万个工资3000的工作岗位,整个湖北政府都会把你供起来。

所以,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彻底搬出中国,至少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沿海地区看不上的那些低收入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就能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落户郑州。

除了这种跨省份的搬迁之外,各省内部之间也在进行产业重新配置,比如说我的老家湖北,从好几年前开始,就有大量的服装厂、化工厂从武汉市区搬到周边县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为武汉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第二,为周边县市解决就业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还是很有前瞻性的,知道要阻止制造业外迁的这种趋势,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造业外迁是一种时代趋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资本会自动去到用人成本最低的地方,国内工资3000嫌低,越南工资1500,孟加拉国工资1000都能满足,你是老板,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所以,强如美帝,天天喊制造业回流,有用么?

2.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收入的需求很大,所以政府一方面是要保住制造业,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收入,这项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前面我说当下我国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听不懂,我用更通俗的话和你讲:

1. 没有了低端制造业,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2. 保留了低端制造业,如何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你先不要着急说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我很清楚,只是为了告诉看不清时代局势的朋友一个道理——在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毕竟关系到14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能不断摸索,最终才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1. 低端制造业到底保留多少?

2.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内哪里?

3. 高端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

我们总说现在是转型期,是改革阵痛期,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方面高端产业还没崛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低端制造业外移,所以放大了国内的就业问题,才让很多人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

特朗普之所以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其实就是看准了我国的这个挣扎期,所以想通过贸易战进一步放大我们国内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部分,虽然美国自己国内也承受了损失,但由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南方的工厂可以说是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如果你家里有做生意的,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本来这种局面会困扰我国很长时间,没想到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印度、东南亚工业体系瘫痪,全世界75亿人的需求却没有消失,所以大量的工厂开始搬回中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供应全世界,及时的遏制住了制造业外移的这种趋势。

而且疫情已经爆发了接近2年了,现在东南亚和印度还在不停地传出这样的消息:

越南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

东南亚发生罢工游行,工厂无法开工。

印度疫情期间产品不达标,买方拒绝验收。

如果你是全球的资本投资人,你会怎么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

而且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标题说的杀手锏,那就是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

前段时间北京周报社的《对话太平洋》节目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来自欧美的嘉宾直言:“中国劳动力可不便宜,比印度尼西亚、越南贵多了,比印度和孟加拉也要贵,很多外企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十分发达;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商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原材料、组装厂、零部件销售集群化,极大的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任何一家厂家,想单独离开这个产业链都很困难。”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看到工资成本,觉得印度工资1500,中国工资5000,所以外资必然选择印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中间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可能会涉及到100个原材料供应商,200个加工厂,300个组装测试工厂、以及10个品牌销售公司,在中国,这条产业链也许全部集中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所以从运输到各厂之间沟通都十分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中间成本。

可一旦其中有一个工厂转移到了印度,运输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就会直接翻倍,花钱多是一回事,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交付,所以即便中国人工成本更贵,但很多外资企业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有人说,那难道越南和印度就不能把整个产业集群都学过去么?

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业化人口,比整个东南亚的人口都多,越南一个国家承接不了中国的产业链。

第二,印度人口确实够多,但是基建落后,国内文盲多,而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向社会输出了超过1亿的大专以上文凭的高学历人才,而且中国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工程师,这种人才供给速度,印度短时间内不可能跟上。

所以,东南亚和印度想彻底取代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有过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基本都是像服装和鞋子这种工序简单的产业,一旦工序复杂,比如说手机电脑,这种会涉及到几十家不同厂家配合的产业,越南就承接不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高枕无忧,疫情的出现的确为我国争取到了几年时间,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我国西部转移,帮助我国尽快走出现在的挣扎期,等到有一天我国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整个局面都会焕然一新。

很多人总是担心印度会不会在承接产业之后崛起,我说实话,等到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普及,到那时候,20亿印度人可能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
#微博新知博主##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红星观察|成德眉资进入都市圈时代,人口将流向哪里?“虹吸”如何变“红利”?】#成德眉资人口未来将流向哪里# 近期,“成都都市圈”是个热词。作为继南京和福州之后,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的一组数字被反复提及: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在逼近“3000万”档的人口总量中,成都占了约七成,随着都市圈建设目标逐渐明确,成都集聚更多目光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担忧:会不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虹吸效应”?

“在发展初期的人口‘虹吸效应’是无法避免的,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势必会向核心城市集聚,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集聚和辐射这一对关系。”在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看来,都市圈时代的人口“虹吸效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中心城市在不断集聚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发挥出溢出效应。

事实上,在《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虹吸效应”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在《规划》中明确提出,成都和周边城市要突出中心引领、强化区域联动,就是要利用《规划》的导向,既解决中心城市的‘大城市病’问题,又从一定程度上减弱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都市圈的区域尺度上让要素的布局配置更为均衡。”参与《规划》制定的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集聚到溢出,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未来的成都都市圈很有希望承载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产业。

01、都市圈时代
是否会加剧中心城市人口“虹吸效应”?

迈入城市群时代,考察人口流向及空间结构特征,对透视区域发展潜力意义重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目前成都都市圈目前经济、人口等要素仍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市,也就是成都。

梳理2020年的数据,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这其中成都人口占了2093万,可以说是占据了“圈”内人口的大半壁江山,随着都市圈时代的到来,是不是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虹吸效应”?

“都市圈时代不可避免会出现人口‘虹吸效应’,但这并不可怕。”长期研究区域发展的杨继瑞认为,在都市圈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虹吸效应”是无法避免的,但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处理好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杨继瑞和团队曾经研究过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之间人口和经济的布局、流向,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依托中心城市的带动,部分城市群或者都市圈在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分工上实现了进一步调整,“中心城市在发展的初始时期,集聚是形成其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但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周边城市也希望得到它的辐射。由此,中心城市产生溢出效应,一如上海边上的苏州,深圳边上的东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上海、深圳的溢出下发展起来的。”

泽平宏观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这一观点。从全国人才流动趋势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同时城市群内人才流动取代2019年的京沪间人才流动,成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城市对上海的人才分流作用显著,上海人才流入流出前十城市多位于长三角。”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从去向看,上海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杭州、苏州、北京、无锡、南京、深圳、郑州、合肥、扬州、西安,长三角城市就占到了6个。如果把对人才的吸引力扩大到全国来看,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就占据了5席。

02、如何看待“虹吸”和“反虹吸”?
要素再布局过程中形成正面效应

那么,对于成都都市圈内的各城市而言,应该如何看待“虹吸效应”?

“实际上,我们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也认为‘虹吸效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发展规律,用空间布局的优化来支撑整个都市圈的格局进一步提升。”在王强看来,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是符合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然而,随着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加速,将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交通拥堵、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等等一系列的“大城市病”,这也恰恰是《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王强进一步解读,比如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心城市成都和周边的德眉资三市要突出中心引领、强化区域联动,实际上也是超越城市的尺度,用一个区域的尺度去解决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大城市病”,避免要素在中心城市过度聚集,减弱“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王强看来,“虹吸效应”并不可怕,更应该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虹吸效应”也有正面效应。基于“人随产业走”的基本逻辑,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质上是各种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再布局、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发挥好“虹吸效应”的正面影响,尽可能避免不利的影响。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上海因为转型第三产业,不再重点发展制造业,但是上海保留的企业总部、研发、营销、商务等却需要和周边城市形成互动。受此影响,昆山、太仓、常熟、苏州、无锡等地主动扮演上海的“生产车间”,形成深度的产业分工。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被上海虹吸成“贫困区”,反而发展成了全国排名前列的发达地区。

如何激活“虹吸效应”的正面影响?在对于中心城市成都而言,王强认为关键还是要重点关注适合成都的高端智能,把金融资源配置、全球贸易服务、对外交往门户等等功能进一步做优做强,对于一般性的制造业、物流、商贸服务业等功能可以在德眉资三市来做更多的布局,引导优质公共服 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这实际上就是利用《规划》的导向,既解决了中心城市成都的’大城市病’问题,又在都市圈的区域尺度上,让要素的布局配置更为均衡。”

03、如何把“虹吸效应”变为“辐射效应”?
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是切入口

事实上,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虹吸效应”到来的还有另一个词——“溢出效应”,从“虹吸效应”到“溢出效应”,成都都市圈内城市还要走多久?

王强认为,从上海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汲取经验。比如,这些都市圈内的城市联系都比较紧密,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发展态势,最大的亮点是已经形成了产业分工合作的格局。比如,广州都市圈中,包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在内的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均为跨区域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都市圈虽然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进展的,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成熟都市圈相比,还存在中心城市外溢效应不明显、产业协作配套不强等问题。”王强说,在《规划》中也明确强调了未来在发展模式上,在成都与三市交界地带优先来打造“三区三带”,共建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在王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规划》中明确勾勒了三条产业带,以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为核心,四市共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载体。同时,还要构建“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分工模式,促进成都都市圈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王强提醒道,在这一产业生态圈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城市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自己的长板,“比如说,德阳做重型装备制造,那么眉山就要突出新型显示、食品加工等产业,资阳更多要突出口腔医疗服务、口腔装备等等。”王强认为,德眉资三市更多的要突出长板效应,做好自己擅长的事。而从成都而言,疏解一般制造业将是最近几年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其他三市来说就是机遇。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是王强着重提到的一项内容。在他看来,目前成都都市圈内人口、经济等要素分布是不均衡的,通过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可以促进人口、产业、经济等要素的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更为均衡的去配置资源,那么成都都市圈凭借着先天的自然条件优势,加上便捷的交通、优质的公共服务等等,将吸引产业资本流入,成为人口净流入的重要区域。https://t.cn/A6xR7jv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研究人员比较了554名平均年龄为47岁的中年人的维生素D水平和他们的血管弹性状况,发现: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血管弹性往往较好,出现动脉硬化的几率较低;而缺乏
  • [鲜花]#易烊千玺电影奇迹#[鲜花] [鲜花]#易烊千玺阿玛尼美妆全球品牌代言人# [鲜花] 封闭货车防护门已开启,期待你们的加入(仅限千唯),专注超话,为
  • 对未来的忐忑不安加些许憧憬,到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年纪,生活没有这么容易,但总归会遇到些美好的小瞬间吧,比如今天偶遇的小松鼠[笑而不语][笑而不语] 不发动态的日子
  • -- 东野圭吾10.如果你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那么当你发现某些生命被挽救了,而另一些生命被放弃了,你会感到无法接受。 -- 贺拉斯12.我们的人生都是从呱
  • 再加上姜丹尼尔的vocal和有节制的表演与MAX相配合,成为了在其他颁奖典礼特别现场中记忆最深刻的舞台。以姜丹尼尔的高品格特别舞台而备受期待的“AAA”将在my
  • ⚡想对所有想做吸脂的姐妹说:前车之鉴不少了,别看到个对比就心动!最后再回应难受姐一条哦1️⃣你觉得被偷换概念委屈,委屈什么呢?
  • 下月起,这些车不能在石家庄随便开了】为进一步加强石家庄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
  • Y模型昨日(28日)收市点评,消费仍然有个股有承接,其中,青岛啤酒(168)的短期或中期结构稳定。根据个股矩阵图分析,青啤位于矩阵右上方的偏强区域,RSI值为6
  • 下班那个时间的阳光我太喜欢了,可以把一切都笼罩上金光,温暖且安心,也许小时候的我在这个时刻最开心吧[思考]想念我的小时候,而我现在是在陪伴鱼鱼的小时候[心]#第
  • 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性疑问亟待厘清。如上述许昌公安通报所示,河南新财富集团在吸纳资金的过程中,利用了第三方互联网金
  • #香氛推荐#私藏平价又好闻香氛香薰推荐∣提升幸福感我是家里永远都要保持香香的人,一款好的香氛会让你每天在家里感觉幸福感满满,还能增加家内装饰的高级感。我自己平时
  •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人是依靠物质和精神存在的生命体,物质的身体死后,善业福报越强大,越能转生到更高层次的天。2、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机体和精神,是两个可
  • 但是看看唐国强老师,也是从一名小鲜肉逐渐成长为实力派,这说明长的好看是没有错的,不能因为长的好看就忽略了别人的演技。后来有摄像老师感叹,为什么你的皮肤这么的好,
  • 擅长整形项目:面部年轻化、抗衰老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1970年6月2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中国香港女歌手
  • 5、摇篮曲摇篮曲一般是母亲在安抚婴儿睡觉时使用的歌谣,后来也发展成为了一种音乐体裁,许多作曲家都运用过此类体裁,比如莫扎特,舒伯特,摇篮曲的节奏一般都是以中等速
  • 在广州繁荣辉煌的CBD珠江新城附近居然有与广州文化接轨的有轨电车通行路线上既可以领略广州的现代感又可以在广州岭南文化的熏陶中遨游因此这将是来广州必不可错过的一个
  • 惠人宠粉福利第二季来啦![打call][打call]发布惠人产品使用心得,成功参与者即可获得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小礼品一份(100%中奖)[666][666]奖
  • 一开始,他会觉得配不上黑泽,不敢回应黑泽的感情;后来,在黑泽正式向他表白后,他想清楚了,勇敢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黑泽在一起了~还有一遇到喜欢的人,就变得害羞的可爱
  • ”——1976年版《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部分(其中引文出自伊里奇《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发现诗人# ●云里的灵魂作者:三聋子我的爱人,
  • [送花花]#我和yo姐的日常##R.I.P# 刚孵出来两天多的小鸭子在今天下午死了,我俩睡醒,她去完卫生间就跑去看小鸭子,然后回来告诉我小鸭子睡着了,其实我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