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人生大事票房破16亿#我们真的很棒,给同事安利的时候,我说值得票价,特别好看,绝对不亏,晚上她就去看了,回来和我各种夸,剧情好,演技好,一起去的朋友也说好看,还说以后就是电影粉了,我同事以前做过编剧,也出版过小说,现在也在写,听到她夸奖我真的好开心啊,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真好[打call][打call]

《同心难改》观后感——
昨晚应该是第4遍重温《同心难改》,这次看之前我先补了点历史知识,稍微去了解了下影片谈话中经常提到的巴 以 冲 突、阿 拉 伯 国 家和犹 太 人等。
塔拉一开始看似是那个有自己想法、不随波逐流的人,生在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家庭背景下,不信仰任何宗教,针砭时弊,在日常交谈中大胆说出心中所想,不管会不会冒犯他人,锋芒毕露。
蕾拉一开始看上去是个有自己想法、但是不够坚定的人,是个不太会拒绝的人,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正面拒绝而是打哈哈回避。她的父亲想让她接管家里的保险公司,她不喜欢不想接受但也没有拒绝,依旧在公司上班,空余时间写作。她喜欢写作,但是没想过以此为职业。直到遇到塔拉,被她的个性所吸引,塔拉有自己的想法且有行动,她鼓励蕾拉写作,出版自己的书。在和塔拉的相处过程中,蕾拉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方向。
但她们相爱后,面对世俗的压力,两个人的表现却截然相反。
她们在牛津度过了愉快的几天,在夜晚随音乐起舞,在落日黄昏的出租车上拥吻。塔拉母亲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塔拉又不得不面对结婚的现实。但是她不坚定,没有勇气和母亲坦白一切。她陷入了没有勇气反抗婚姻、但是又放不下蕾拉的境地,她一面迫于压力打算回去结婚,一面拉着蕾拉的手依依不舍。
这换做谁都是无法忍受的,蕾拉彻底爆发,同时也清醒了,眼前这个人根本没有勇气和自己一起面对,眼前这个曾经鼓励自己追逐自己梦想、按自己想法生活的人,在感情方面竟是如此违背内心,言行不一。
其实塔拉在18岁时就爱上过一个女孩,她自己描述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但她觉得那是不对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分手。她还做不到遵从自己的内心,往后一直在自我拉扯中,所以她订了四次婚,次次没结成。从世俗、大众意义上来说,同时迫于家庭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应该结婚,也次次妥协;但从遵从本心来说,她还是爱女孩,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她总是走在婚姻的路上,但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放弃。
蕾拉是那个很晚才认清到自己性 取 向 的人,在遇到塔拉后她才明白,为什么以往的恋爱总是缺点什么、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她喜欢的是女孩。明白之后她好像找到了方向,和父母出 了 柜 ,让母亲不要再逼迫她不停地去约会、给她介绍男友,母亲勃然大怒,说她全身是罪,她哭着对父亲说,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清醒之后的蕾拉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进修写作,交新女友,准备出书。
在塔拉准备结婚的早上,与两个妹妹的交谈和争执,点醒了她,妹妹吉娜:“你不能停止脚步然后把一切合理化”,“难道你没有过明知是火坑也往里跳的冲动?”妹妹拉米尔极力撮合吉娜和另一位对女性并不感兴趣的男生交往,塔拉质问拉米尔,“你觉得让你的妹妹和一个同 性 恋 结婚,让她迈入一段悲惨的婚姻是对的吗?只因为他们的品味很搭配”,拉米尔奚落她道:我想你应该比任何人都知道。塔拉哑口无言。是啊,她确实没有资格去质问自己的妹妹,因为她自己正在做这样一件事。塔拉清醒了,立马和父母说,这个婚不结了。
影片最后是happy ending.
现实生活中,不是都能做到塔拉这样最后清醒,有些人就是迫于压力结了婚,过着一地鸡毛的日子。也不是都能做到蕾拉这样,如此迅速断舍离,立马清醒过来。现实中这对恋人很可能的走向是,塔拉结婚,婚后和蕾拉剪不断理还乱,拉拉扯扯,蕾拉为情所伤,走不出,又得不到。(只是一种可能)
但其实别忘了,现实中大部分人是,坚持自己的内心,不会产生与异性结婚的念头。现代都市社会让这一点更容易实现了,只要你够坚定,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人类简史》,里面提到工业革命引起的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在工业革命之前,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逃不脱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以及当地的密切社群。工业革命后,国家和市场的权力不断扩大,也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过去对成员的紧密连接。为了真正打破家庭和社群的力量,他们还需要找到内应、从内部击破。于是,国家与市场找上家庭和社群的各个成员,开出了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他们说:“做自己吧!想娶想嫁都随你的意,别管父母准不准。想挑什么工作都可以,别担心什么大家长说的话。想住哪就住哪,就算没办法每周和家人吃上一次饭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用再依赖家庭或社群了。我们,也就是国家和市场,让我们来照顾你吧。我们会给你食物、住房、教育、保健、福利和就业机会。我们也会给你退休金、保险和保障。
正是这种趋势,让个人意识和自主意识觉醒,人们做自己、按自己意愿生活的实现性更强。
以前的族群社会下,人脱离其独立生活的难度很大。“在1750年左右,如果一个人失去家庭和社群的保护,几乎必死无疑,不仅没有工作、没有教育,生病痛苦时也得不到任何支持。没有人会借他钱,出了问题也没人保护。为了求生,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形,当时的人就得尽快寻找替代家庭或社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拿贵州省来说,一个自然年度内,居民医保门诊封顶线达到400-600元,特殊门诊支付比例为60%左右,统筹基金年度封顶线不低于25万元,大病保险封顶线提高到现在
  • 少平與她的愛情說是順利,可實際並不順利,不說門第的世俗壓力,少平內心的悲劇預演,都足以動搖他們的愛情,沒有去堅定的選擇,就是最大的敵人。而不為自己面子所約束的人
  • #土建音乐台# 《想去海边》等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我想要带你去海边去留住这个瞬间在来不及挽回之前其实不需要深刻的语言趁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就当是最后一次再一次和我去冒
  • 同时,全面开展疫苗、特殊药品、中药饮片、“执业药师挂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检查疾控中心5家次,疫苗接种单位124家次,检查中药饮片经营
  • 杨紫和张艺兴这次在节目上有意无意的互动,甚至比很多来做客蘑菇屋的“影视CP”都更甜,既然两人在性格上如此契合,相信同在一个娱乐圈,迟早有机会合作的。而在娱乐圈的
  • 1. 老燕子又在某粑粑帮助下暗戳戳地复出了,她背后的资本真是厉害,都被封sha成这样了还能照样让她出来蹦跶。2. 虎牙弟弟跟耿耿没有在一起过,两人的绯闻是耿耿那
  • 不管是皖南的各个古村落,还是皖西的大别山区,都将迎来最佳的赏秋季节。#安徽一县选聘22名博士挂任名誉村主任#】地处大别山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在2018年脱贫摘
  • !她好美好有气质!
  • 杭州中影童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只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功,用快乐的歌声展现真正的自我!《中体体适能少儿运动管理中心授权顽体健身(远策中心店)成为IBFA
  • @UNIQ-王一博#王一博太平鸟全球代言人# wyb#太平鸟暖心一波# 太平鸟新出的@UNIQ-王一博 同款羽绒服大家都喜欢吗[开学季]会会在这里联合@太平鸟官
  • ” 后来,她粉身碎骨了,血染残阳,他那一瞬的疯癫入魔,又是为谁?” 后来,她粉身碎骨了,血染残阳,他那一瞬的疯癫入魔,又是为谁?
  • 来自二斤啦啦啦啦哔哩哔哩动态: ​互动抽奖 #1024程序员节#今天肝完1024 MOD视频了,稍后更新……那我之前用的十一代可以光荣退休了,由于库房没地方了,
  • ……未来可期,关注我的人是我这辈子都必须感恩,必须不忘初心铭记在心的贵人,他们给了我精神心理物质上极大极大的帮助,我这辈子都应该感恩戴德,永永远远刻在心里刻在我
  • 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原因何在?在于它表现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生幻灭的悲剧情绪,在于它那浓郁的悲剧氛围能激起人们的怜悯与同情。
  •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降低“想要复合”的目的性制造一个前任“难以回绝”的理由绝大部分挽回者会控制不住自己,去发“你最近过得还好吗”之类聚光灯完全打在对方身上的话,这
  • 全世界唯此一家倒也没想到有一天要为我家邓老师辟谣[汗],我家邓萃雯老师,虽然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有疑心者可以看看我邓老师微博和ins,曾经我邓老师还因为积极响
  • 如果你眼部不够紧致,干燥缺乏滋润,有干纹,并且眼霜没有太多预算,想找一个性价比高的产品,那么这次双拾1⃣️,我建议你入手欧珀莱的时光锁抗皱紧实眼霜,也可以叫它“
  • ?P1 路过胖虎的时候进去逛了一圈儿 店员说这个已经买不到了 二级市场2k+ 哈哈哈哈你要出息啊 给妈妈猛猛的涨P2 其实去兔猫很久了,这次主要是想把这张券儿用
  • 【他们是铜仁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 11月8日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铜仁市新闻工作协会对13名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 来来来来来,各路亲朋们! 这里有一份直白双11【人民币投票清单】! 十几万份订单里,你们拿钱投出来的前十! 用脚投票,最为真实。 +评这条,我们送出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