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时候。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平常建筑寺院、广度僧侣、印经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讲经,可以说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当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达摩祖师,就礼请他到宫中问法:“朕自从主政以来,建寺度僧,行善不断,请问有什么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不但不赞美我,怎么还说没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对达摩祖师心生反感,而达摩祖师也觉得与他无缘,于是拂袖而去。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错了吗?梁武帝认为自己造寺庙、度僧尼、印经典、说佛法,有功德,错了吗?都不错!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达摩祖师讲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来具足,并不因为我现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所以有为的功德可以说多说少,无为的功德性则不能论多论少。

在《金刚经》里也提到福德与福性的问题。福德,从因果来讲,当然可以论多论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则不容以有无的对立观念来论多论少。所以,达摩祖师从本体上来讲功德,梁武帝还没有那样深的领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门里有一首赞叹梁武帝及说明布施功德的偈语: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过去世曾是一个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里被雨淋着,就把戴在自己头上的斗笠布施给这一尊佛像。由于他布施的功德,后来感得成为一代帝王的果报。

不过,这种有为的果报并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报用尽,还是会再堕落。所以,福德可以说多说少,说有说无;而福德性,即使是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五趣流转,六道轮回,我们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终没有损减分毫。

因此,布施、设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从什么层次来讲。如果从有为法来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获。所以布施是无尽的宝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储蓄,就有果报。一个人如果每天光是贪图别人的东西,是贫穷;常行喜舍,才是富贵。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钱财珍宝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即使你不会说好话,没有力量为人服务,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里随缘欢喜,随喜也是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把储蓄在我们自己心田里的宝藏,随时布施,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达目标。布施如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如同过河须要桥梁。布施是人我之间的桥梁,我说你的好话,我就能和你沟通,我有利益给你,帮助你,我就能和你沟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种子,将来才能开花结果。过去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双亡,沦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斋供众,当下生起一念随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个铜钱,是过去在垃圾堆上捡到的,就把它拿出来布施。大和尚知道了,亲自来为她上堂说法,为她诵经祈福。

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离开寺院以后,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久就睡着了。这时皇后刚逝世不久,国王心里烦闷,和大臣出外郊游、打猎,见到树下发光,向前一看,是一个犹如仙女下凡般千娇百媚的女孩,非常欢喜,就把她迎回宫里,立为皇后。

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女乞丐,一下子贵为皇后,她心想:“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报。”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当初我只布施一块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来为我诵经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这个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视我呢?”

但是当她来到寺院时,大和尚见都没有见她,只叫一个知客师为她诵经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气、失望,后来知客师说:“施主!上一次你来,虽是一块钱,但那是你的真心里全部所有,至诚恳切,那一块钱的功德无量无边,大和尚当然要为你诵经祝福。现在,你布施的财宝虽然多,不过,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为你祝福就够了。”

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有时候,同是布施一块钱,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你的一块钱布施给国家修桥舖路,布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来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块钱只是用来布施给儿女打牌、吃喝玩乐,由于田不同,对象不同,功德因此有胜劣。同样的对象,你的一块钱布施给青年做奖学金,我的一块钱也是给青年做奖学金,不过,你的心里望报,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广大无边,如此我的一块钱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于我们的发心;发心不同,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一念虔诚,即使布施一块钱的功德,有时候与布施百万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儿子能到寺院里过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现在的泰国,要想取得公民的资格,一生当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于台湾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样。因此,他把已经做到翰林的儿子,送到寺院里去修行参学。这个翰林学士到了寺院,先从沙弥做起,每天必须打柴、推磨、种田、担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从山下挑了一担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里的不满,而发牢骚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说,我身为翰林,却在这里挑水给你们出家的和尚吃,你们和尚吃了,怎么能消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给从旁经过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意思是说,我只要一炷香,你万劫的供养,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没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着相,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布施。所谓“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两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说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时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得到的果报却很大。为什么会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为有望报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诚如前面所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布施的果报究竟如何分胜劣?有时候布施田胜财劣,就如过去佛世时,有一天,佛陀经过一个地方,一个儿童欢喜地捧了一钵土供养佛陀。因为布施的对象是佛陀,田很胜,虽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却奇大无比。有时候财胜田劣,例如用珠宝布施给穷人。有时候田财俱胜,例如用黄金七宝布施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时候田财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饭给乞丐吃。

有时候心财不同,心很重,财很轻,例如佛经里所说的“贫女一灯”,贫穷的女子布施一盏灯,心很重,财很轻。有时候财重心轻,例如前面讲过的贫女变皇后,最初用一块钱去布施、打斋,那是心重财轻,但是后来她贵为皇后,虽然布施的钱财很贵重,却用贡高我慢的轻心布施,所以,虽为皇后,也只获得知客师替她诵经祝福。

有的是心财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来布施贵重的东西,例如须达长者布施只树给孤独园,用黄金铺地,这是心财俱重;还有心财俱轻,心也轻,财也轻,例如用傲慢心给穷人一块钱,还要叮咛:“下次不可再来了喔!”这是心财俱轻。

此外,还有施受的不同,有时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例如我们到监狱里,或到一些苦难的地区去布施,我们是慈善为怀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净,可是接受的人心里不清净。有时施者不清净,受者清净,例如有人偷窃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到寺院里去添油香,去做功德,这是布施的人不清净,接受的人清净。有时施受俱清净,例如宝积佛用香、花供养佛陀;又如无尽意菩萨用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礼敬有道德的人。有时施受俱不净,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净,例如盗贼窃盗赃物给贪官污吏,金钱来路已经不正,又再拿去贿赂,这就是施受俱不净。

因此,说到布施,有时候同样的布施,但因钱财用法不一样,对方接受的心态不一样,而我布施的出发心也不一样,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坛经》里说布施“了无功德”,因为有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们本体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减,无多无少,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识。

【蚌与“蚌埠”:蚌埠地名的前世今生 -《看文物 说蚌埠》②】
https://t.cn/A662HqyI
蚌埠城市的形成仅百余年,蚌埠地名的出现不过千年。但从出土文物看,要追溯“蚌埠”地名的前世,可不止百千万年。

外地人对“蚌埠”地名经常有读错音、会错意的情况,每遇此时,作为蚌埠人,都会心生暗忿,忍不住要给他科普一下:“蚌”是多音字,本义是河蚌,读作“蚌”[ bàng ];但作为地名时,“蚌埠”应该读作[ bèngbù ]。

虽然读音大家都知道,但蚌埠地名因何而来,为什么有“古为采珠之地”之说?可能不少蚌埠人也未必能说得清。从出土文物看,要追溯“蚌埠”地名的前世,可能远在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对!就是那个恐龙时代!

地理特点决定蚌埠多蚌

地名属人文地理范畴。自古以来,地名的命名主要以山水方位、风物特产等为原则。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于是就有淮阳、淮阴、衡阳、华阴等地名。以风物特产命名的地方就太多了,如枣庄、盐城、铁岭、铜陵等。

蚌埠也不例外,古代因多蚌而得名。

古代淮河在蚌埠段天旱时河道较窄,而水盛时则呈漫流之势,像怀远县的荆山湖、淮上区的一些低洼地区、禹会区的宋家滩等都曾是淮河古河道。淮河过荆、涂二山后,因坡降不大、水流平缓,适宜蚌、螺等水生底栖动物生长;又因小南山的山根岩脉向北延伸至淮河河道中,岩脉上游自然形成一个凹湾,成了河蚌螺蛳的温床,涨水时烟波淼淼,落水后河滩上遍布蚌螺。天长日久,风吹日晒,河滩上风化的蚌壳白花花亮闪闪,离老远就能看见。形成渡口后,人们就把这里叫作“蚌埠”,意思就是遍布河蚌的码头。

考古发现证明,“蚌埠”名副其实——出土了大量的丽蚌、褶纹冠蚌等蚌类化石。1983年,市博物馆从胜利西路原第二建材厂地表以下10至14米深处,发现古老的河蚌化石,以及古代人类使用火的遗迹。经古生物学家鉴定为丽蚌,距今已有10万至30万年。丽蚌化石出土,则把蚌与蚌埠的历史上溯到1亿多年前。丽蚌是珠蚌科的一类,可育珍珠,在距今1.5亿年恐龙盛行的侏罗纪就已出现,一直延续至今。自然生长的丽蚌主要分布在淮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的河流湖泊中。垓下遗址也发现不少史前丽蚌化石,年代非常久远。由于各个阶段的气候差异,蚌的种类和个体差别很大,有的蚌直径达到40厘米。双墩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不乏直径二三十厘米的大蚌壳。

“古为采珠之地”的文献依据

《禹贡》相传是大禹一统天下后制订的一份“规范性文件”,不仅划分了九州地界,记录了各州山川形胜、道路田亩,还载明了各地的土特产,明确了哪些特产是进贡物品。“海、岱及淮惟徐州”,说的是黄海、泰山至淮河区域为徐州区域,位于淮河边上的蚌埠属徐州。《禹贡》称“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规定泗水一带要进贡磬石,沿淮的淮夷部落要进贡珍珠和渔获。从《禹贡》可知,在4000多年前,珍珠就是淮夷的特产,产珍珠的河蚌就不稀奇了,在淮河滩地、池塘湖沼中应该随处可见。可能那时已开始人工养殖河蚌,剖蚌取珠,制作装饰品。向禹王进贡的珍珠贡品中,或许就有人工养殖的珍珠。

早在7300年,生活在淮河两岸的双墩、涂山先民就采集食用河蚌,双墩遗址已发现的蚌类达19种。双墩先民根据蚌壳的坚硬特性,制作了蚌刀、蚌锯、蚌铲、蚌勺、纺轮等工具用具,蚌及蚌制品大量出现在双墩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包括在制作陶器时,把蚌壳碾碎成粉掺入陶土中,制作成质地更坚硬的夹蚌陶器。

从市博物馆展品陈列看,蚌器是双墩遗址具有个性特征的文物,除了用蚌壳磨制的刀、锯、铲等工具,还有大量的利用锋利壳边磨制的切割器和刮削器。其中一柄蚌锯号称“史上第一锯”,长11.4厘米,宽约4.8厘米,经过细致的磨制加工,锯齿部分长近5厘米,是迄今为止已知年代最早的带锯齿的工具。

蚌埠地名已历千年

北宋末年,大宋不敌大金,当时兵荒马乱,官兵士民纷纷南逃,沿淮各处渡口因人马车辆过河而兴盛起来。据传,这一时期,淮河南岸小山子(小南山)北麓渡口处有了“蚌埠店”,供南下人众渡河歇息。之后宋金以淮为界、南北对峙,渡口一度荒废。元代,这一区域北属灵璧、西属怀远、东属临淮。明洪武三年(1370年),蚌埠地域淮河以南席家沟以东归属临濠府临淮县广德乡,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凤阳县。长淮卫设立后,由长淮卫向西,五里设置一渡,有西门渡、郑家渡、高庵渡、蚌埠渡,蚌埠地名正式亮相。但那时兴盛的是河北渡口,有村庄集市;河南渡口处还没几户人家。过了南岗、钓鱼台,走到凤怀古道附近,才有较大的村落。见诸记载的还有明代《凤阳新书·中都内境山川城池陵寝坟墓第宅形胜总图》中标注的“蚌埠集”,位置在淮河南岸长淮关的上游、化陂湖北部,化陂湖即今席家沟的上游老鸭湖一带。明成化年间凤阳县在蚌埠设官仓,并设四营驻军,地方志多有记载。至清咸丰年,河南岸蚌埠集已成繁华小镇,但太平天国和捻军与清军在此拉锯争战,小镇毁于战火,居民四散。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小蚌埠设三县司。修建津浦铁路时,随着数万民夫进驻,河南蚌埠的热闹程度一下子就超过河北的小蚌埠。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地名、区域相对固定下来,直至1947年成为安徽省第一市;人口也从“三县司”时期的500人猛增到22万多人。屈指算来,从宋代“蚌埠店”算起,蚌埠地名已历千年。

现在人们把常常“珠城”作为蚌埠的美称,信口道来,亲切自然。

关于“珠城”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东南亚某国元首访问中国,飞机经过蚌埠时,问下面是哪座城市?陪同人员介绍,是“蚌埠”。这位元首又问“蚌埠”是什么意思?陪同人员灵机一动,说“蚌埠”意思是“珍珠城”。“珍珠城?太美了!”珍珠城的美名令这位元首非常向往,要求改变行程到蚌埠参观,但遗憾未能成行。从此,蚌埠的“珠城”别号就流传开了。(转载蚌埠新闻网)

良心为治病的良药

致良知可以成佛、成圣,何况治红尘凡夫俗子的小病了,良心为德,德决定了道,德升道涨,道法自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心到病消,这就是古今中外传说的神医、神补、神药,一药医百病谓之道,道德良心才是天下治病的良药,因为世界上一切疾病,皆由心生,心病必须得要心药医,上工守神,神即是德,神即是道。

失神,即失魂落魄,失心即病即疯,失心者,失魂落魄者,必是缺德。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正者即邪即缺。药补、食补、气补、针灸、推拿、按摩,可以驱风散寒,但是又怎么可能招魂复魄、扶正固本、正心补德呢?

所以真正的中医知医人之心,治病之因谓之未病,叫上工守神,上医治未病,而庸医下工下医,只知治病之症,叫对症下药,治人之病,叫手到病除,所以有下工守形,下医治已病之说,这又怎么可能治病呢,如刻舟求剑,水中捞月。

所以真正的良医良药为良心,一念为善化解百病,一念为德即可修成正果,超凡入圣,大道至简。

凡夫俗子治病,找回良心很难吗?帮你治病,你无感恩之心,让你病好,你不分享告诉世人,你又无慈悲之心,不帮你,你骂人,人怕人骂天不怕,天人合一怕什么吗?天地因果终有报,人心不改等着吧。

修行到今天,见人无数,其实转变恶运,改变命运,身体健康都非常的简单,只要有个善念。

良心人人有

不用心外求

恶念一放下

不幸随恶走



真正的良心,不用钱买,人人本有,吾性自足,不用良心,人有病痛,这即是天道。

中毉大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卢本珊在《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一书中述及上世纪70年代所见银山古银矿遗存:“江西德兴银山高约130-150米,矿床为低温热液,矿体多呈扁豆体,
  • 店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产品好儿不贵,识货的人会有同感!店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产品好儿不贵,识货的人会有同感!
  • 本人never读科幻,到底要不要尝试一下还不确定[单身狗]D.《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理由:村上春树这本书买太早了,大概打开过三次,从没能坚持下去。哦好了
  • 【孩子刚到水边家长就接到电话预警,湖南#邵阳为防学生溺水装1600个摄像头#】“某某同学出现在袁家团桥下一百米一处水域附近,请老师和家长注意监督。30日,邵阳县
  • 】 #深圳究竟有多热血#  只要去的是正规的献血点,是不可能染上传染病的。这些品质,在献血者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每个献血者就是我们身边的“二舅”。
  •    各种“五毛食品”和傍名牌的作坊产品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在南郑区濂水镇,执法人员对8个村的食品经营户进行逐一排查,发现部分方便食品和肉制品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
  • #可乐的好物分享# 这一期又是居家好物分享,无敌实用好物[送花花]最近发现家里的花洒不能用了,不仅内部很脏,而且表面也有脏东西,就刚好换了这个华帝家的手持花洒,
  • 466路(地铁北苑站-中关村南)15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五环、林萃路,甩辛店村至奥运村西10站。319路(南七家-大运村公交场站)14时30分至活动结束,南
  • 潘达今天的动物园之旅也很愉快,好几次他都想伸手去抓,特别是猴山,可以直观的看见动来动去的猴子们,这是好奇又喜欢呢,只不过动物园的保护做得太严实,只能window
  • 最爱姐姐家的糙米打的糙米浆,不仅美味,而且营养又健康,有关糙米的各种好处,自行百度,我是享受了ta给我身体的改变。水生木,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变得更加的强壮,还
  •  02精神心理因素,“吃得太多”背后的原因俗话说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在粮食短缺几乎不可能存在的都市中,代表的是通过过度进食缓解精神压力的不良行为模式。你需要
  • 狮子座:不行就换狮子座男恋爱的态度就是不行就换,根本不会去耐心了解对方,确定关系的时候很草率,恋爱的过程中不认真不负责,这种态度就注定了他们的恋情不会走太远。狮
  • [并不简单] 所有的不完美就像人生一样,这是足球,也是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轨迹,不必模仿别人,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 我也很想找回34月快乐的感觉,良好的精神状态啊,但我真的是一个能量很低,很内耗的人,只能在同一时间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工作和生活没办法兼顾的那种人,如果以一天是
  • 这些摄像头通过车载传感、微机站等软硬件系统设备,实时采集公交车内外部状况,并将这些信息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打造的“5G+云网融合城市公交感知系统”上呈现。  日常
  • “天下学子尽属文昌,善恶有报皆是阴骘”文昌帝君能保佑人考运亨通,官秩高迁,智慧聪明,文思敏捷。“天下学子尽属文昌,善恶有报皆是阴骘”文昌帝君能保佑人考运亨通,官
  • 遗憾的是,甚至一开始asa自己也没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缺点 5月中旬传出asa已经内定的消息之后,asa本人曾经在激烈讨论他是否合适,身高是否足够的贴子公开露面表
  • #羽生结弦正式宣布退役#本以为至少能陪他走过本赛季呢…明明知道他已经在花滑领域闪耀得够久了,只是我们相逢恨晚…之前总是期盼他不要再为了别人的期许而滑,要为自己的
  • #蔡徐坤[超话]#cxk#蔡徐坤0802生日快乐# ℝℍ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所有心愿都能实现,永远年轻,永远幸福开心!
  • 臂带PPG文件也粘贴在表里了,今天臂带戴的膝盖下方……今天实验了停跑后下蹲、起身……数据来源,polar sensor logger连polar H10心率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