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小乘、
大乘、
唯识家、
中观家说了千言万语,

说过来,
说过去,

横说、
竖说,

总之说的就是这个
‘ 缘起论 ’。

譬如什么叫无明,
先是简单的说,
无明就是认为事事物物都有个实在的东西,

然后就进行分析,
从这方面来说,
认为有个实在的东西就是人我;

从另一方面说,
认为有个实在的东西就是法我。

又人我就是烦恼障,
法我就是所知障,

然后将这两个东西拿缘起的道理一看,
没有自性 ──
‘ 空 ’。

只要这两个东西一空,
就可以断惑证真到最后成就佛果。

可是佛圆寂后,
各家各派演为无穷无尽的说法,

若把它收拢起来从本质上一看呢,
确实非常简单。

请问除了从缘起上指出自性空,
指出心识的作用而外,

究竟还有什么道理?

而这个道理早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二缘起之中就指出;

它不就是把这个道理加以扩充就是大乘中观派和唯识派。

小乘呢,
遗憾的是只把缘起的道理仅仅限于观察人生上面,

大乘呢,
它只是大踏了一步,
认为一切都是这个道理。

扩大此有彼有的相依相存所以无自性的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学派,

扩大无明爱取的业感缘起成立万法唯识,
这也就是所谓的唯识学派,

归根结底,
都是为了破除执有实体之物的错误的认识。

因为人们的认识自发性地总认为离开我们认识作用从外,

另外有个什么客观的实体存在,
这样一来就产生能所对立,

产生了人我执和法我执,
颠倒流浪于生死苦海之中。

佛就是看透了这一点而获得开悟,
由此所说的法无非针对这个实执,
彻底根绝,
以求得生命的解放。

此后大小乘的各色理论无非是把释迦牟尼佛原来的那些东西从不同的角度给以扩大和发挥。

照这样说法,
是否佛教就没有发展创新了呢?

是的,
在教言教,
既然承认了佛是觉悟最后的真理者,

应当强调,
在佛教里头,
只有发挥而已。

决没有任何超过释迦牟尼所见真理的新的发展。

涅磐寂静是最后的境界,
不能说比涅槃还有什么高的发展。

要是还有新的发展,
那就不能叫做最后,

既然是最后,
就不应该再有新的发展。

假使说释迦牟尼佛所证得的无上真理还有发展的话,
那不知道其他的人是怎么想的,
要是我就不皈依释迦牟尼佛。

反之,
如果说释迎牟尼佛的道理还有发展,
那这人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因为作为一个佛教徒。

还把自己的教主提到有发展的观念上看,
等于说释迦并没有见到绝对真理,

他还在前进中,
那实在是太可笑了。

说‘ 发挥 ’
是可以的;

因为真理的宣说是应当因人因地而采取不同方式的;

正因为承认了释迦已证得了最后的真理,

所以才称他为
‘ 释尊 ’、
‘ 两足尊 ’、
‘ 天人师 ’、
‘ 如来 ’,

所以才称他为众生的依估啊!
 

因为时间、
空间以及对机的不同,

讲法的方式,
也非固定。

对可以接受小乘法的就给讲小乘法,
对能接受大乘法的,
佛就给讲大乘法;

对可以接受显教的就给讲显教,
对能接受密教的就给讲密教。

随机而用,
对症下药,

都无非让众生随类得解,
各受其益。

所以佛法是立足于与现实生活相适应,
法无定法,
惟变是适,

但是佛法的根本道理,
那是不能随便更动的,

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出家的同学要有确切的认识,
因为究竟的真理是不可变的。

就以
‘ 三法印 ’来说吧,
‘ 诸行无常 ’,
过去现在将来无不如此。

这种道理谁能把它推翻?

‘ 诸法无我 ’
谓一切法都是依藉种种的因素和条件所构成的,

过去、
现在、
未来的一切法绝无例外,

这个道理能变吗?

正因为它是始终不变的究竟道理,
才叫它做
‘ 法印 ’。

既然我们从上面两个法印看出真理的不变性,
而涅槃寂静正是这两种法印的显现。

它虽然不是普通的境界,
也不是因为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

但是不能说这种境界没有,
这是释迦牟尼佛已为我们做了担保的。

可见三法印都是如此不易驳倒,
更何况谈到宇宙的最后真理,

还要想有什么新的发展,
这是不通的,
除非承认佛所见到的未必是最后的真理,

否则,
佛既见到最后的真理了,
就不能说还是在发展中了。

要想学禅宗,
也是非肯定这一点不可的。
 

让我再重覆一下,
就是以后的佛教各派无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

乃至中观、
唯识、
天台、
华严等等,

它们尽管从形式上来说,
当然比原始佛教要扩大得多,

不过要追根究底,
都是把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本义加以发挥而已。

因为这个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
佛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嘛,

‘ 佛未出世,
法尔如是,
佛不出世,
法亦如是。’

如如不动,
非时空架构所能范围。

不变异尚且没有,

何得有变异呢?
 

以上说明,
佛教各教理的立宗辨义,

虽有大、小、显、密、中观、唯识、天台、华严等等的不同,

但已尽括于原始佛教教义中,
发挥则有之,

随时空形势的不同,
门庭施设,
详略轻重,
随机应变则有之。

但基本道理则古如是、
今如是、
未来如是。

又必须认识到原始佛教惟出于释迦牟尼一悟,
而此一悟,

释迦牟尼首先即宣布为
‘ 我法妙难思 ’,

那么,
他所宣布的
‘ 四谛 ’、
‘ 十二因缘 ’等等,

并不难思,
可知他的说法,
也只是以
‘ 不难思 ’而藉以说明其
‘ 妙难思 ’的东西于万一,

绝非文字语言所能尽情表达的,
表达出来的种种只是俗谛而已。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段
‘ 拈花公案 ’。

这是禅宗的人经常喜欢说的,
并且这个公案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语言。

特别是作诗填词的人每每喜欢借来增加他们作品的美的感染力。

据说当时释迦牟尼佛在灵山集会,
当人天百万众前,
大梵天王供养金毕钵罗花请为大众说法。

释迎牟尼佛在座上默然拈花示众。

大家莫名其妙,
唯有迦叶尊者在下面破颜微笑。

于是佛就对大众说 :

‘ 吾有正法眼藏,
涅磐妙心,
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付嘱摩诃迦叶。’

此中
‘ 正法眼 ’ 是说今天所提示的是正法中的
‘ 眼 ’,

我们知道,
眼睛在人身上是非常重要的。

东晋时代有个著名的画家顾恺之,
他善于画像,
据说他画人每每不画眼睛,

人间其故,
他说因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全表现于眼睛上,
不能轻易点出的,

还有说一位画家画龙的故事,
说他画了龙没有点眼睛,

有人请点一点看,
他就举笔点了两条龙的眼睛,
结果两条龙就破壁而飞。

从这两个小故事里可见眼睛的重要性。

以此来比喻佛法,
佛法如身,
也应当有
‘ 眼 ’。

佛法的正法眼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
‘ 涅磐妙心 ’。

什么叫涅磐妙心呢?

即亲证法空寂灭的心。

一般讲,
凡夫的心是证不到涅磐的。

只有此心入微 ──
成为无分别智才能证得涅磐。

老实说,
所谓涅磐就是这个妙心。

如果说以妙心证涅磐,
这个说法有把本体打作两截之嫌。

应当是从这一方面来说就是
‘ 涅槃 ’,

从那一方面来说就是
‘ 妙心 ’。


‘ 心 ’字之前加个
‘ 妙 ’字,
‘ 妙 ’即涅槃。

‘ 实相无相 ’,

什么是实相呢?

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

我们之所以成为颠倒众生,
就是因为没有证到诸法实相。

但是这实相非文字语言所能表达,
所以实相只能是无相之谓也,
它非指世间上庸俗的有无之无,

这个无相的意思就是说,
假使你要从世间上任何的比喻,

任何的说法,
都不能把实相问题说清楚,
故强名无相,

但是你不要把实相当成什么都没有了,
实相是有的,

只是你想要以你现在的语言思想来把它描绘出来就成为没有,

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这个法实在是太微妙了,

故说为
‘ 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 ’。

‘ 教外别传 ’
就是说教外直接传授的东西,

以心传心,
传授给摩诃迦叶。

但是佛仅是把花拈了一下,
并没有说话的呀!

这究竟传授给迦叶的是什么呢?

而这里很奇怪的是,
旁人都不懂得,

只有迦叶一人懂得,
并且以破颜一笑作表示,

也同样没有说话,
所以这叫
‘ 拈花公案 ’。
 

在这个公案中讲的人就是这么讲,
讲而无讲,

受的人就是这么受,
受而无受。

中间根本不需通过任何语言文字,
只是一拈一笑,
彼此之间心心相印,
此时此景,

公元1403年,朱棣登基称帝后,如何安排大嫂吕太后就成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最终,朱棣只是将寡嫂打发到了懿文太子陵园,为朱标守墓,并派重兵监视吕氏,甚至不准吕氏踏出陵园半步。至此,吕氏沦为了囚徒。#历史那些事#

吕氏,又称吕太后,她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也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与电视剧《山河月明》中的吕氏一般,她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前半生鸿运当头,后半生凄惨度日来形容,甚至到了最后还成为了一位"三无"太后,即无谥号,无陵墓,无所终,也算是明朝初年的一位奇女子了。

吕氏虽然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但她并不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原配妻子,朱标的原配正是明朝已故开国名将、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常氏。

据说,当初常遇春投奔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马皇后和常遇春的夫人蓝氏都怀有身孕,因此朱元璋和常遇春便一见如故,两人便相约结为了儿女亲家。

后来,马皇后便生下了太子朱标,而蓝氏果然生下了一个女儿。因此,常氏就被当成太子妃培养。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朱元璋册封年仅13岁的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4年后,朱元璋兑现诺言,为朱标和常氏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正式迎娶太子妃常氏入东宫。

常氏嫁给太子朱标之后,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子妃。常氏毕竟是将门虎女,品德高尚,性格稳重,不急不躁,勤俭节约 ,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太子妃。

不仅如此,朱标与太子妃常氏二人的感情也十分要好。因此,大婚不久之后,太子妃常氏就为太子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有了子嗣的太子妃常氏在东宫的地位十分稳固。

不久之后,礼部看太子妃常氏已有子嗣,为了太子朱标能够继续开枝散叶,奏请为太子朱标纳一侧妃。朱元璋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最终决定纳吕氏入东宫,成为了太子朱标的侧妃。

吕氏,闺名和生年俱不详,寿州人,出身于百年望族,她的父亲吕本曾担任明朝初年太常寺卿与吏部尚书等职。而吕家从宋朝开始就世代在朝廷为官,是历经三朝的显赫之家。

吕本的父亲吕文焕是南宋投降元朝的名将,在元朝混的风生水起。到了后来朱元璋起兵造反时,吕本又审时度势投靠了朱元璋,得以继续飞黄腾达,短短七年时间就从正八品的小官晋升为了明朝司法大法官。

而吕本最令人惊诧的是,他不但能让朱元璋信任自己,还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做了侧妃,不得不说手段着实了得啊。

不过,此时的吕氏还是远远比不上太子朱标的正妃常氏的地位。毕竟常氏既是功臣之后,又生下了长子朱雄英,地位更高。最重要的是,吕氏的父亲并不是明朝建立的功臣,一个出身并不高的侧室,在开国名将长女面前多少还是逊色的。

只是,吕氏的运气却好到爆棚,她嫁给朱标以后不久就生下了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标为其取名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朱允炆作为朱标的次子,还是庶出,最重要的是在他出生之前 朱元璋早就已经有了两个孙子,即朱雄英和朱济禧。因此,朱允炆的出生并没有让整个皇家喜笑颜开,只是照例送了一些贺礼罢了。

不久之后,太子妃常氏又为太子朱标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她为朱标生下的第四个儿子,朱标为其取名朱允通。只不过,太子妃常氏却因难产不幸去世了。

太子妃常氏与朱标成婚短短七年时间里,就先后生下了两子两女,两人也是十分相爱。因此,太子朱标对其离世伤心不已,朱元璋则下旨为其辍朝三日,并上谥号为"敬懿"。

虽然太子妃常氏薨逝,但东宫不可缺女主人,吕氏凭借着子嗣边成为了朱标的继室。

吕氏成为了朱标的嫡妻后,再加上朱雄英去世,朱允炆也就成为了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接班人。如此一来,吕氏的地位终于稳固了。

不仅如此,成为了太子妃的吕氏更加卖力,先后为朱标生下了第四子朱允坚H和第五子朱允熙,足以见得其身体还是非常健壮的。

不过,丈夫太子朱标的早逝,让吕氏一度低迷,但因儿子朱允炆被册立为了皇太孙后,吕氏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巩固。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吕氏也被顺利尊称为了皇太后。只可惜,只因靖难之役的爆发,导致吕氏没有当几年皇太后,即使是儿子朱允炆不知所踪,吕氏依旧在熊熊大火之中存活了下来。

当朱棣攻到南京城金川门的时候,朱棣还专门派人将皇嫂吕氏请到了大军中,向她解释自己起兵造反的原因,足以说明朱棣还是对吕氏有所忌惮的。当然,吕氏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毕竟她还是已懿文太子朱标的正妃。

只不过,朱棣登基之后,废掉了朱允炆的年号,吕氏则直接从太后连降两级,复称"懿文太子妃",同时安排吕氏和幼子朱允熙宗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寝为其守陵,基本上也算是得以善终,并没有被清算,在晚年的时候还能和亲生儿子一起为丈夫守陵,也算是有一个还不错的归宿了。

只不过,在幼子朱允熙离奇去世之后。自此,史书上就再也没有了吕氏的记载。作为明朝第一位皇太后,最终竟不知所踪,混到这种三无结局,着实令人凄然长叹。#历史云讲堂#

明朝时,太湖边有一寺庙 ,藏了一部年代久远的《金刚经》价值不菲 ,刘太守抓了主持得到此经,可拿来一看 ,不但破烂发黄,还少了首页 ,他又还了回去,不料,竟帮他躲过一劫。

据说这部经书是唐朝的白侍郎所著,值钱的原因是因为白侍郎的字写的好,引得很多文人墨客在上面留款。

有一年发生了灾害 ,寺里的和尚少吃缺穿 ,有一个叫了悟的和尚,对主持说他们庙有一个施主 ,是王相国府的管家 ,十分喜爱书法 ,我们不如把这部经书送给他,换些粮食度过灾难 。

主持同意后,了悟和尚就用包袱包着 ,送到了王相国府给了管家 ,可是管家打开一看很破烂 ,纸张都发黄了,要100石粮食只能给50石,把这笔支出记到了账簿上。

有一天,相国夫人闲来无事来到账房,无意看到了这笔支出,问明了原因 ,对管家说寺庙本应该施舍东西 ,不用拿经书来换 ,再说了这部经是寺庙的珍贵之物,要求他把经书还回去 。

可巧的是没过几天,相国夫人做法事 ,请来了悟和尚,完事之后就让他把经书带回。

了悟甚是高兴 ,十分感激夫人的宅心仁厚 ,坐船的回去的时候,碰到了熟人聊起闲话 ,为了给相国夫人扬名,就把还经书的事给大伙说了,又赞叹夫人的善心善行。

其他人一听说《金刚经》这么值钱 ,很想见识一下 ,架不住众人的哀求 ,了悟解开包袱让众人看 ,刚打开,不料,竟刮来一阵风 ,把《金刚经》的第一页刮跑了 ,瞬间就飞的无影无踪 。

众人一看这么破烂的一本经 ,又刮跑了第一页,感觉很是无趣走开了,了悟也甚是苦恼 ,心想回去怎么给主持交代呢?

抱着经书回到寺庙 ,也没敢对主持说丢了一页,只说夫人心善把经书还了回来 ,又放回了藏经阁 。

不料,苏州有个刘太守,为官强取豪夺 ,鱼肉百姓,听说寺庙有一部《金刚经》特别昂贵 ,心中特别想要 ,三番五次差人去索取都没有结果 ,最后提出要掏钱买 ,主持还是不卖 ,让他很愤怒 。

过了一段时间 ,抓获了一批盗贼 ,其中有一个和尚 ,刘太守就派心腹交代和尚要在大堂上污蔑寺庙,以窝藏盗贼之罪命衙役抓来主持 ,下入大牢 。

又派心腹前去贿赂主持说,只要拿出《金刚经》就放他出去 ,可是主持为了保住经书依然摇头 ,没有办法 ,刘太守威胁他说 ,如果再不交,把庙里的和尚都抓来 。

这时候主持才同意了悟把经书带来 ,刘太守拿到后喜出望外,又开心又兴奋的打开一看 ,经书纸张不但发黄 ,而且破烂的感觉一动就要烂掉一样 ,仔细一看还没有第一页 ,顿时大失所望,立刻放了主持和了悟让他们带着经书回去 。

师徒二人黄昏的时候 ,走到半道 ,天突然狂风大作 ,眼看要下大雨 ,他们看到有一处房子亮着灯光 ,赶快跑去叫门 ,开门的是一个面容慈祥的老者 ,一看是两个出家人,格外热情的把他们请到了屋里 。

屋子里虽然很简陋 ,但是收拾的却干净利落 ,而且门口的桌子上敬有一尊佛像 ,主持将要上前礼佛 ,看到佛心口贴一张纸 ,上面写着《金刚波罗蜜经 》六个字,感觉十分眼熟心内疑惑。

这时了悟和尚也来到了旁边 ,看到这张纸 ,赶紧给主持说:“主持,这张纸是我们的”,于是就把船上的事说了。

主持一听慌忙问:“老施主,你这张纸是从哪里来的 ?”老者告诉他 ,半年前的夜晚不知道从哪里过来一道金光 ,飘到院子里的地上,他拾了起来一看就是这张纸 ,认得上面的经字 ,就把它放在了佛像身上。

主持欣慰的说了事情的原委,然后让了悟打开包袱 ,拿起那一页往经书上一放 ,严丝合缝 ,老者一看高兴的说:“那就物归原主吧 。”

主持赶紧道谢,又问到:“敢问老施主尊姓大名 ?”老者谦虚的说姓刘,自己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在此地当太守 ,主持一听就知道是陷害自己的刘太守,原来是遇到了刘太守的父亲。

又问他怎么住到这里 ,老者说儿子从小很善良忠厚 ,自从做了太守以后 ,不仅贪钱作恶,而且横行霸道,他很生气也管不住,就一个人搬到了这里来住 。

主持于是把刘太守贪污经书的事,给老者一五一十的说了,老者赶紧抱拳羞愧的说:“小儿多有得罪 ,我这里替他赔不是 ,请您老多担待 。”主持点了点头 ,住了一夜第二天上路了。

没过多久 ,刘太守就犯了事 ,因为贪赃枉法被王相国查办了 ,免了职没收财产,又要发配边疆去充军,临走前来见老父亲 。

此时,老父亲把遇到主持的事跟他说 了,还告诉他 :“如果你想躲过这一劫 ,必须去求主持 。”

刘太守马上到主持面前负荆请罪 ,主持就向王相国说恩求情 ,放了刘太守 ,经过此事 ,刘太守也大彻大悟 ,放下一切遁入空门 ,了却自己的心愿 ,每天拿着这本《金刚经》诵念 。
以上改编自民间故事《刘太守借经书》,足见贪念之毒,害人害己。

贪念沉溺是苦海 ,利欲熏心是火坑 ,一朝惊觉登彼岸 ,平常心等福报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活在世,不可避免的就是一日三餐,众所周知,中国的美食文化包容万象,海纳百川,而提起中餐,必不可少的一个存在就是筷子,可以说,筷子就是链接人与美食的桥梁,小小一
  • ”陈灏介绍,之前每天要处理手机产生的位置信令达百亿条,如果没有数据中心,这些数据顶多储存30天,然后被覆盖或删除。”收到一切正常的消息,杨富月才填写巡检记录单,
  • #粤姐姐话你知# 【这些迹象,证明你在变得更好[心]】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悄悄地努力,不羡慕谁,不依赖谁,扛过困难,提升格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当在年轻气盛
  • 妄心所在之处,是因为你而今见到我和你自己,并诸多世间中的,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等十类众生时,当你还没有
  • 你是不是有着一颗想减肥的心,却有张吃货的嘴呢❔别担心 只要每晚来个e31D,不但可以瘦身,还能美白、补充胶原蛋白✨高纤维✨高抗氧化✨高胶原蛋白✨降血脂祛脂
  • ?五花肉下锅煸至金黄,出油后把多余的油脂倒出后放入大蒜煸出香味,再倒入大量的味极鲜生抽,和大量的胡椒粉,再翻炒至生抽完全吸附在肉上就可以啦。?五花肉下锅煸至金黄
  • 本来打算买完专辑就下楼的,十八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我好像很难不被影响到心情,有点忘记了追星的初心。●到达目的地,伙食也就还行吧,宿舍是真的绝了!
  • 所以,现在的时代,如果只拼产品及服务,是不可能有发展的。如果你的生意越来越差,就该考虑改变你的商业模式了!
  • 白羊座白羊座的小伙伴谈恋爱的时候,非常注重感觉,当在对的场合遇到那个对的人时,白羊座就会天雷勾地火一般让人热血沸腾,而白羊们也会在这种冲动的带动下开始想入非非。
  • 邬君梅母女三人合影,素颜大方出镜,不打针的脸老了也这么漂亮!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娱乐圈中的男神女神对颜值的格外注重,尤其是沧桑了,最后更是各种扮嫩,企图回到当年的
  • ”所以,如果你自身修为不足,金钱便会让人堕落,甚至因为有钱,就会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来,比如做养殖杀生、开酒店、开歌舞厅等增上杀盗淫乐的恶业来,那么即使你虔诚祈求
  • ) 今晚的月亮真的很圆也很亮都说不要迷信可是怎么好像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发生了改变父亲给我指了一条我从未想过的路而我也从愤怒委屈逐渐的接受现实打算试一试然后开始各种
  • 宝子们感兴趣的私我呀~~#写作##兼职写小说##大学生兼职#人这辈子,就2件事情值得去干1、是你热爱的事情,一辈子太长了,不干点热爱的事情,确实有点浪费生命2、
  • #朱一龙0416生日快乐# 从来都不敢想象会这么疯狂的喜欢一个人[心]始于演技,陷于颜值,忠于人品人品人品[心]看着美好的你,甚至感恩可以有资格做你的粉丝[心]
  • 在发生什么烦心事,总是告诉我“不要委屈”也是她,她就像一个港湾,一直都在那。我曾问她“为什么你好像一直都没有变”她告诉我“可能我比较长情”在我心里她好像真的一直
  • 22-5 :讲了金钱的意义、储蓄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关于美国二战后到2020年之间的经济变化及期间人们观念的分析感觉写得非常好,深刻地表现出了观念对于行动的影
  • 最惊喜的是15年,刚刚喜欢勇士和库里,那时候并不期待他们会夺冠,只是喜欢勇士激情的主场氛围,疯狗一样的打法,还有金灿灿的颜色,后来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冠军,库里没
  • 我不清楚其他写作者的情况,反正对我来说,常常是脑海里浮现出几幅零散的画面、几个特别的句子,我要做的就是扩展它们,把它们相互连接——或许可以比作种植玫瑰,再将许多
  • #整形医生CICI# 大腿环抽|裤管XL →S[中国赞]明明腰就不粗但牛仔裤总是头过身不过[摊手]?回家换老发型发型结果在伊修加德大水晶又被个豆芽猫娘偷偷瞟✘
  • #阳光信用# [打call]#每日一善# 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绝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强不喜欢的话假装没听见人生不是用来讨好别人的而是要善待自己。#每日一善[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