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空难第六场发布会8个要点#:涉乘客身份确认、黑匣子搜寻进展】3月26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坠毁第六日,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披露,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搜集到飞机残骸和碎片累计24047件,并设立残骸仓库,以便后续分类和分析。

经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未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未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截至26日12点,当地累计接待80名失联人员来梧家属共计493人,555人次,涉及17个省,74户家庭,累计安排家属478人到现场凭吊。上门安抚家属3800人次,开展心理评估747人次,开展心理辅导1182人次。

发布会介绍,因核心区附近地层受到较大冲击加之降水影响,边坡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制定精细化的开挖方案,应急指挥部在保证必要人力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技术投入。



1、搜集到飞机残骸和碎片累计24047件,并设立残骸仓库

发布会上,民航局安全检察专员、防控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今天是事故发生的第六天,搜寻工作仍在进行中。截止3月26日12点,应急处置指挥部累计出动搜救人员10723人次,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搜寻到飞机残骸和碎片累计24047件,并设立残骸仓库,以便后续分类和分析。目前,搜救工作面临较大难度,因核心区附近地层受到较大冲击加之降水影响,边坡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制定精细化的开挖方案,应急指挥部努力克服困难,在保证必要人力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技术投入。



一方面通过无人机扫描、雷达等技术手段为搜救提供支持,对核心区进行精细化重点挖掘和残骸识别,另一方面协调组织专业力量,对核心外围和飞机坠落路线沿途大范围开展拉网式搜寻。

2、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朱涛介绍,目前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在家属救援善后工作方面,按照一人一专班的原则,继续做好家属的安抚、心理辅导和遗骸遗物认领工作,及时处理家属诉求。

截至26日12点,累计接待80名失联人员来梧家属共计493人,555人次,涉及17个省,74户家庭,累计安排家属478人到现场凭吊。上门安抚家属3800人次,开展心理评估747人次,开展心理辅导1182人次。在开展搜寻工作的同时,疫情防控工作也毫不放松,应急指挥部协调加强了现场消杀和现场人员防护用具的配备,同时严格落实每天一检的疫情防控流程,自3月25日15点—26日10点,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区域共设置核酸检测点31个,核酸检测2534人次。

3、完成检验的检材均未检出常见炸药成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长郑西介绍,一方面,根据指挥部的指令,我们与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部门派到现场的大型机械作业队伍协同作战,搜集飞机残骸、遗骸、遗物和各类物证资料。同时,对前期搜寻过的事故核心区域、山头、丛林多次反复筛查,展开拉网式多层次的搜索。另一方面,根据事故现场直线距离约15公里的四旺村发现坠落飞机残骸的情况,我们派出了4个外围搜索组携带无人机、4G单兵图传、卫星电话等装备,以核心区为起点,通过搭乘摩托车、徒步行进等方式进入了7个沿线村屯的周边区域,以无人机超视距飞行侦查、红外热成像搜索、信息测绘标注、重点区域超低空核查和精细化建模等方式,沿客机飞行航线途径的约750亩面积区域开展了搜索工作。

目前,我们首批到场的消防救援力量已经连续工作了6天,参与队伍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始终在一线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搜集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搜集到部分遗体残骸和机体残骸,抽排积水1500立方,搭建洗消区,为现场作业人员完成洗消6000余次,开挖排水沟渠90米。

考虑到连日降雨,气温骤降骤升,烈日暴晒等因素的增加,对现场救援人员体力消耗的影响,为了保持队伍的战斗力,昨天晚上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又下达命令,从贵港、来宾、贺州三个支队新调集了300名消防救援人员增援一线,今天中午第二批消防救援力量全部抵达藤县,已完成了任务交接,投入到搜救工作当中。

近日来,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了29个勘察组,开展现场勘察、搜救和检验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4、民政部门对接收的遇难者遗骸、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长郑西介绍,自治区民政厅殡葬服务人员已到场协助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对接收的遇难者遗骸、物品均已妥善保管。自然资源部门完成了对搜救区及其附近一带68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风险情况调查评估,继续开展现场核心区雷达探测工作,探测面积约1500平方,共有7条坡面,探测结果已提交指挥部。追加搜救区及其附近一带的短临精细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5次,地质灾害应急监测设备安装布点踏勘,搜寻核心区三维影像图及1:500的地形图,配合开挖方案,对开挖两侧的斜坡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开挖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卫生健康部门制订了加强和规范事故核心区消毒工作的方案,对核心区工作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进出人员的规定,防护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严格规定消毒剂使用方法,规定核心区消毒措施和步骤,对指挥部莫埌村点,办公场所、医疗点、卫生间、广场、临时垃圾堆放点以及核心区外围的工作区、修整区、家属祭拜区等临时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面积累计3500平方米。

核心区洗消池已加放消毒剂,并对离开核心区的人员开展洗消工作。

5、东航成立专班对9名失联机组人员家属开展安抚工作

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刘晓东表示:此次事故中我们有9位飞行、乘务和空保的同事失联,这几天来许多同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机组人员的哀思,对家属的慰问。事件发生后,东航云南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班,对9名失联机组的家属开展了安抚工作,派员进行陪护和心理疏导,公司管理人员多次上门进行慰问,帮助家属解决实际困难和生活问题,开展善后事宜。

同时,社会各界也给予了许多关心和帮助,我本人也曾经在云南公司工作过,此时此刻我想所有东航人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都会与机组人员和家属站在一起,渡过最艰难的时刻。

6、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处于安全范围内

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后勤装备处副处长包庆斌表示,3月21日,接到救援指令后,救援总队紧急调集抢先救援车、化学洗消车等特种车辆164辆,抢险救援器材保障物资等2万余件套参与搜救工作。

在救援初期,采用空地联合,在空中使用无人机挂载热成像模块对事故区域进行快速搜索和航拍建模,为科学划分搜索区域提供依据。在地面,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手持式红外热成像仪,通过微功率超宽带雷达、红外辐射探测技术进行生命迹象搜寻。

我们调派了消防救援人员搜救工作,在陡峭山坡区域运用绳索缓降、八爪鱼系统等系统辅助开展作业。我们发现主撞机点有航空燃油、液压油渗透土层,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为此,我们使用六合一复合气体探测仪对核心区进行气体浓度监测,防止因可燃、有毒气体泄露引发次生灾害。目前,核心区气体监测数值均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为解决因降雨导致的事故核心区积水问题,我们调派了10台次手抬机动泵进行抽水作业,累计抽排核心区积水1500立方米,保障了核心区搜救作业的正常进行。针对事故现场道路狭窄,路面泥泞,大型消防车辆难以行进这一问题,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调派多功能保障车和3辆全地型车,开展物证转移工作。

随着救援工作推进,我们根据救援现场环境变化,不断升级防疫洗消等级,调集了防化洗消车、洗消账篷、洗消药剂、洗消泵、喷雾机等车辆装备,在任务区设立三级洗消站,累计洗消6000余人次,6000余件套装备。

7.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发现一块飞机残片

发布会披露,调查人员24日在勘验此前在水田中发现的飞机残片时,有邻村村民反映在自家的果园中发现了另一块疑似残片。调查人员在位于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的藤县藤州镇礼秀村鸡头山果园发现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复合材料残片,该残片位于水田中发现的残片北侧约2.3公里。初步判断该残片是水田中发现的弧形残片的一部分。

8、来梧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副市长苏颖在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始终坚持既严格又体现人文关怀的疫情防控措施,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一是及时出台疫情防控相关指导性文件,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飞行事故现场作业人员疫情防控方案》、《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人员核酸检测方案》等五个文件,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守好入口关。加强入梧通道的管理服务,在机场、火车站、高速路口、动车站、口岸码头等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落实排查管理措施,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守空中、陆路、水路三路防线。



三是落实人、物、环境同防,人员方面,我们在每一个定点接待酒店都设置了一个疫情防控指导组,由疾控、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指导酒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定点接待酒店做好三码联查、提问监测等工作,为来梧支援、现场搜救、旅客家属、接待酒店工作人员等11类人员提供每日核酸检测服务。



3月21日以来,累计检测17373人次,其中旅客家属991人次,目前结果均为阴性。事故处置期间,对所有工作人员在严格落实健康监测的基础上,实施住宿点、工作地的相对封闭、闭环管理。酒店方面,在各接待酒店等设置了便民核酸检测点31个,对重点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累计消毒面积42万平方米,事故现场设立4个简易洗消站点,累计进行现场消杀面积达到3.87万平方米。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自21日以来,事故应急处置有来自近20个省市的各方人员陆续抵梧,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此,我们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减少流动和聚集,积极配合开展核酸检测,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同时,呼吁关心此次事故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新闻了解关注,非必要不要来梧州。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对于来梧人员我们建议:

来梧前,一是中高风险地区被判定为密接者、次密接者、黄码、红码人员等暂缓来梧;二是来梧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健康码为绿码,行程码无显示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三是按照疫情防控的有关事项,落实每天监测自身健康状况的要求。

到梧后,需健康申报,出示广西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配合属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分类健康管理和相对闭环管理,并做好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离梧前,在48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自离开梧州到抵达目的地期间,加强疫情防控的个人防护,继续遵循疫情防控关于卫生和社交距离的规定和要求。具体疫情防控的要求,可咨询梧州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0774-3863725。

#【气象百科】#世界气象日特别报道:一条预警信息 如何成功挽救九个人的生命?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一条预警信息如何及时发出、有效送达,又如何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甚至挽救生命?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湖南的真实案例说起。

湖南湘西:一条预警信息 挽救了九个人的生命

“真的太险了!幸亏预警信息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可就出大事了!”2020年6月29日19时37分,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哪洞村的村民罗景华看着被大块山石砸毁的家,心有余悸地说道。

时间调回到6月25日下午16时左右,湘西州气象台预报员朱国光正在表情严肃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大片红色雷达回波正在向湘西州保靖县逼近,这意味着当地即将遭遇一场狂风暴雨。

16时27分,湘西州气象台针对保靖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17时左右,随着雷达回波的靠近,保靖县开始出现降雨。

18时04分,湘西州气象台将保靖县的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保靖县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红色预警区域的所有手机用户发布,通过电视台插播以及微信公众号、防汛群、应急联络员群等方式对外发布,并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全网发布。

6分钟之后,也就是18时10分,罗景华的手机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家人也在忙着做晚饭,谁都没有注意到手机里收到的预警信号,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18时17分,雨势越来越大,一直关注着降雨进程的保靖县气象台台长周延洲,在保靖防汛抗旱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特别提示:“阳朝、迁陵、长潭河、水田河乡镇上空雷达回波很强,有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请加强防范!”收到信息后,迁陵镇党委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分组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巡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18时50分左右,哪洞村村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在巡查到罗景华家时,发现他家房屋后面有山石滑落的迹象,于是迅速带领他们一家五口和四位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巨石夹杂着泥沙、植被冲进了罗景华的家。九个人与危险“擦肩而过”,成功避险。

早预警 如何做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处处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早在6月25日,湘西州气象台就通过与湖南省气象台会商,对此次天气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报,指出“自27日开始,全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过程”,提醒各级政府部门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西州气象台每天多次滚动发布预报,进一步细化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与湘西州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定位定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

在强降雨来临时,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警,及时针对红色预警区域发布靶向预警信号24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警报、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22期;覆盖人数达5万余人次。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仅保靖县就紧急转移隐患点群众195人,有力减轻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的“早预警”,离不开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成功的“早预警”,同样离不开畅通的预警发布通道。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3个部门81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已达92.7%,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而在地方层面,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已经初步实现。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早行动 谁在行动?

预警信息发出之后,如何有效传达到基层公众手中,又如何成功转化为切实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是一项需要更多部门参与的行动。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70余万名气象信息员活跃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覆盖了全国99.7%的村屯。他们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肩负着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但由于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因此更需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才能有效应对。目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连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应急管理、国土、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直接对接的应急负责人达到111.5万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预警、预知风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这次灾情以后,迁陵镇干部对哪洞村全体村民进行了汛期防范意识方面的培训,村民们都表示,以后再遇到暴雨天,一定会注意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动避险。

更精准 更精细 预警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和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2020年以来,在农业三夏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机司合作,推出“三夏”重点地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农机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为9万余名一线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服务保障;2020年4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出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精准服务全国150余万一线快递从业人员……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保证预警信息能够飞越“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依然任重而道远。(策划/张方丽 通讯员/戴帅汝 刘玥 朱国光 周延洲 专家支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陈瑾)

图1为罗景华家房屋损毁现场。(图/张淑芳)
图2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呈现“连锁式”致灾特点。(中国天气网制图)

#【气象百科】#世界气象日特别报道:一条预警信息 如何成功挽救九个人的生命?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一条预警信息如何及时发出、有效送达,又如何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甚至挽救生命?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湖南的真实案例说起。

湖南湘西:一条预警信息 挽救了九个人的生命

“真的太险了!幸亏预警信息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可就出大事了!”2020年6月29日19时37分,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哪洞村的村民罗景华看着被大块山石砸毁的家,心有余悸地说道。

时间调回到6月25日下午16时左右,湘西州气象台预报员朱国光正在表情严肃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大片红色雷达回波正在向湘西州保靖县逼近,这意味着当地即将遭遇一场狂风暴雨。

16时27分,湘西州气象台针对保靖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17时左右,随着雷达回波的靠近,保靖县开始出现降雨。

18时04分,湘西州气象台将保靖县的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保靖县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红色预警区域的所有手机用户发布,通过电视台插播以及微信公众号、防汛群、应急联络员群等方式对外发布,并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全网发布。

6分钟之后,也就是18时10分,罗景华的手机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家人也在忙着做晚饭,谁都没有注意到手机里收到的预警信号,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18时17分,雨势越来越大,一直关注着降雨进程的保靖县气象台台长周延洲,在保靖防汛抗旱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特别提示:“阳朝、迁陵、长潭河、水田河乡镇上空雷达回波很强,有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请加强防范!”收到信息后,迁陵镇党委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分组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巡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18时50分左右,哪洞村村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在巡查到罗景华家时,发现他家房屋后面有山石滑落的迹象,于是迅速带领他们一家五口和四位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巨石夹杂着泥沙、植被冲进了罗景华的家。九个人与危险“擦肩而过”,成功避险。

早预警 如何做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处处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早在6月25日,湘西州气象台就通过与湖南省气象台会商,对此次天气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报,指出“自27日开始,全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过程”,提醒各级政府部门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西州气象台每天多次滚动发布预报,进一步细化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与湘西州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定位定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

在强降雨来临时,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警,及时针对红色预警区域发布靶向预警信号24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警报、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22期;覆盖人数达5万余人次。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仅保靖县就紧急转移隐患点群众195人,有力减轻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的“早预警”,离不开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成功的“早预警”,同样离不开畅通的预警发布通道。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3个部门81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已达92.7%,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而在地方层面,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已经初步实现。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早行动 谁在行动?

预警信息发出之后,如何有效传达到基层公众手中,又如何成功转化为切实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是一项需要更多部门参与的行动。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70余万名气象信息员活跃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覆盖了全国99.7%的村屯。他们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肩负着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但由于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因此更需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才能有效应对。目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连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应急管理、国土、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直接对接的应急负责人达到111.5万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预警、预知风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这次灾情以后,迁陵镇干部对哪洞村全体村民进行了汛期防范意识方面的培训,村民们都表示,以后再遇到暴雨天,一定会注意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动避险。

更精准 更精细 预警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和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2020年以来,在农业三夏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机司合作,推出“三夏”重点地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农机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为9万余名一线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服务保障;2020年4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出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精准服务全国150余万一线快递从业人员……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保证预警信息能够飞越“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依然任重而道远。(策划/张方丽 通讯员/戴帅汝 刘玥 朱国光 周延洲 专家支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陈瑾)

图1为罗景华家房屋损毁现场。(图/张淑芳)
图2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呈现“连锁式”致灾特点。(中国天气网制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韩楚风问:“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这一问一答,彼有禅宗公案的味道,单从
  • [打call]宝子们可以用来拌酸奶牛奶,干吃都很不错的,当早餐也太方便了[偷笑]又上新款了!8.一个青椒不够吃,那就多加点黑木耳,毕竟干货很多14.西葫芦没放在
  • #挽回前男友男朋友前任# 但要注意的是曝露法则之前还有简单二字,当你频繁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可能会让对方注意你、对你产生好感。吸引力价值中的关键是你能给对方带去情
  • !!
  • 此时我应该在前往拉萨的飞机上幻想着走在拉萨的街头当世间最美的少年和身边的朋友讨论落地后要吃哪些藏族美食是不是要去爬珠穆朗玛峰阿里线的无限风光要怎样才能看够又或者
  • 】3月可能是公园最美的时节吧,晚梅未谢,早樱初开,还有杏花、玉兰、郁金香、结香、二月兰、雪柳、映山红……全都颜值在线,仿佛世间的所有美好都正在暖风中酝酿生长。真
  • 店名:一峰海鲜餐吧(环岛东路店)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槟城道317号202室在这家餐厅真的可以实现海鲜自由,任何海鲜都有,今天还吃到了烤帝王蟹,真的nice,地方特
  • 这“仇”变“囚”被“爱国”大旗的震慑,多少人不敢承认自己“无知”不敢质疑对方是否“有知”……时过境迁,当我拾起来勇气,不再惧于“九漏鱼”的耻笑,就想问问曾经“慷
  • 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讲述企业愿景,提出“四好企业”战略而作为“四好企业”的核心部分,越秀地产打造好产品与好服务有何保障,越秀地产总经理林峰结合企业发展优势和标
  • ,主不好意思,手机不太好用,把上面那两条删了吧,麻烦帮我发这个,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觉得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陪、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於不再孤单了,至少有一
  • #天然水# #矿泉水# #健康# #奥维山# #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 #富氧水# #低钠盐# #弱碱性##喝水##活泉水##生活# #婴儿水#喝水是一种健康
  • 此类案件难在法律关系认定,原因在于父母出资时很少留下证据证明自己出资的性质,一旦涉诉,双方各说名理,但证据多为当事人陈述。如果法院认可了借名买房事实,只要借名协
  • 在没有生我弟弟之前,我姑妈在我眼中特别豪横的存在,酒量好、脾气大,不好惹,完全违背爷爷奶奶教育方针的那种,最酷的是,在90年代中期的三线城市她为了工作方便就开始
  • 文案宋的临安城,灯宵月夕,罗绮飘香,但在金碧辉煌的外表下,朝廷官员豢养佣兵,结党营私,藐视律法。大理寺少卿吴颍庵,掌管天下狱讼,却心怀热忱,令桫椤好奇又心动。
  • 伸出手时只有拇指分开者,外表稳重,内心高傲,意志坚强,做事胸有成竹,但有时蛮不讲理,缺乏谅解别人过失的雅量养花种草带龟晒晒太阳图2⃣️泽自己种的忘了是格桑花还是
  • ——布朗森我们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做得更好,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我们确实在一些方面做得挺好,但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一件事就是抢下篮板。——布朗森(G1最后八分钟)就是
  • 我‮现们‬在怎么‮顾照‬自己‮孩的‬子,也就是曾经‮母父‬怎么照‮我顾‬们自己,我们懂得感‮父恩‬母,‮们我‬的孩‮以子‬后也能懂‮感得‬恩我们,这‮是就‬榜样
  • 2022.5.01现在已经过了十二点了 但是我还没睡没醒,就不算第二天 真的是无语子,下午去李李家吃饭的时候还跟李李妈妈吐槽他每天十二点就想带领我点夜宵[怒]打
  • 2、当常温穿墙(地)管道周围出现渗漏水时应沿管道周边剔成环形沟槽,用水冲刷干净后,用堵漏材料堵塞严实,经检查无渗漏后,在表面分层抹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抗压密
  • 不同品牌做的同一个成分的东西你都试试看,它们多少都还是有区别的~哪怕这家你用着不好,也别灰心,咱可以换一家~钱包不太好预算有限怕试错,那也可以多看看网上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