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大师说宏观和中观》
借波特大师的智慧,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逻辑,回应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和中观行业研究一些常见问题。
一、两个假设
首先,我假设大家都认可两点:一是波特是行业研究的顶尖大师,二是认可这句判断:(1)英文原版是这样表述的The essence of formulating competitive strategy is relating a company to its environment;(2)中信出版社的翻译是这样表述的:制定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将企业放在环境里分析。
我的翻译是:制定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将企业和它的环境联系起来。
中信出版社的翻译也没大问题。
如果不认可一,我建议去投珠江,如果不认可二,我建议去投黄河[喵喵]
二、一个推论
然后,在前面两个假设基础上,我们很自然得到一个推论:制定竞争战略这一个工作实际就是描绘企业所处的环境,环境客观描绘清楚了,战略就出来了。战略就是判断,最客观的描绘就是最睿智的判断[喵喵]这也是大师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毕竟,如果真的了解环境,谁不会采取对策呢?就好像我们如果知道这个股票会跌,我们会不知道怎么做吗[喵喵]
三、一个判断
再次,既然到了这里,我们得到了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描绘环境,那么怎样描绘环境呢?在这里,要引入一个判断:波特大师的心法是三个字:结构化。结构化是波特大师活的灵魂。如果不认可,波特大师会说:去跳密西西比河吧。波特大师的竞争三部曲的方法论就是:结构化。
所以,如果说,一个人看完波特三部曲,没有对结构化有深刻认识的话,那么这个看完就是还没有入门。
结构化,不仅仅是了解波特大师著作的心法,也是检验是否理解波特大师的主要标准,更是我们学以致用的法宝。波特大师思想的精髓表现如五力模型、价值链,哪个不是结构化的艺术品?结构化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利器,是我们思维展开的路径,是逻辑的体现。不认可的,建议去把叔本华和康德的书好好看上几遍。
四、两个分类
再再次,我们既然知道了客观描绘环境就是制定战略的核心,也知道了描绘环境的利器就是结构化,那么我们就再次往前推进:如何结构化描绘环境?
在这里,我再次引入一个判断:任何一种新的分类方式都是一种创新。所谓的结构化,其实本质就是一种分类。也就是说,结构化描绘环境的本质,其实就是找到一个或多个对环境进行分类的方式。Bingo,来到这次分享的核心了。
在这里,直接引入结论,环境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刻画: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
五、宏观研究必要性问题
先回应宏观描绘的必要性问题:单从维度完整度来出发,宏观经济是维度之一,缺失了这一维度,肯定是不完整的,也就是环境描绘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难以是客观的,除非宏观这一维度保持不变。从这里就足以反驳说宏观不重要的观点了。如果忽视宏观,其实就是给自己的描绘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其实按照DCF模型,用公式来表达就是:
资产估值(V)=(商业模式(M) * 景气周期(C))/(宏观环境(M))
公式来源:维德讲估值
从公式可以很简单看出,宏观环境对于资产估值的影响。必要性这个问题没啥争议了吧?
六、宏观研究可行性问题
再回应宏观描绘的可行性问题:相比前者,可行性问题其实更被人所诟病。有很多人认为,宏观太难,或者说宏观描绘性价比不高,我就要专注行业和企业分析,行业和企业分析才是YYDS。
要想回应这个YYDS,首先要对中观行业进行再分类:顶层架构、中层结构和底层建筑。顶层架构的本质就是商业模式,中层结构是为了支撑这个商业模式,或者说为了实现这个商业模式所采取的动作。前者就是五力模型的前置变量,后者就是价值链所努力刻画的路径。底层结构就是这个行业里面不同企业的构成分布。
五力模型所刻画的,其实就是行业结构。波特大师,用这个结构化模型,很好呈现了行业竞争的本质,勾勒了行业竞争的维度。这个五力模型,是经受了实践的考验的,逻辑上也能闭环。
所以,从这里,自然可以得到一个逻辑链条,这个逻辑链条是将军明文总结的,但其实在波特大师的书里也能比较清楚看到,那就是:商业模式→行业结构→供需错配→景气周期。
何为商业模式?众说纷纭,我见过最精炼的表述就是将军下的: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的是钱,产出的是利润。钱就是宏观的流动性,宏观研究的核心就是流动性,所以流动性的成本直接影响投入的成本、评价。研究宏观就围绕流动性去展开,可行性很高吧?这一块的研究其实也相当成熟了。。不要偷懒,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流动性研究的核心有二:一是中美等主要央行,二就是流动性路径和指标。这一块的著作也挺成熟了。。不要偷懒,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回答了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基本就回答的差不多了吧。
没有修改,如有问题,后续补足。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详细不合格清单:一、微生物污染问题(一)顺德区杏坛镇舒购百货店销售的标称佛山市顺德区绱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沙冰(清型雪泥)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 看到了有争议的微博不会转,这样会让我首页少一些争议,不用看也知道很难听评论不用点开,这样才不会影响我每天的美好心情,大家让举报的我会举报也不会多看一眼被举报者的
  • | 图片来源:NASA/ESA/SSC/CXC/STSCI当我们想到宇宙中能量最高,也就是运动速度最快的粒子时,我们能预计它们是在宇宙所能提供的最极端条件下产生
  • 两人在电话里东拉西扯聊了半天,但朋友就是不提钱的事,最后,窦文涛实在憋不住了,直接摊了牌:“我说,你上次借我16万,只还了15万,剩下的一万准备什么时候还呀?后
  • 陈晓外形俊秀,刚出道时演的各种古装小生很受大众欢迎,这类代表角色也非常多,比如高湛、杨过等。陈晓外形俊秀,刚出道时演的各种古装小生很受大众欢迎,这类代表角色也非
  • 这款支架性价比妥妥的,用上之后体验感up,长时间看电脑的宝子们不要错过呀!我还争取到了u绘卷,已经放在平仑区啦,不要忘记戳哦,快快用起来吧!
  • #iPhone14美版将使用eSIM#这一次这个升级其实还是比较亮眼的,eSIM卡的加入,能够解决非常多的问题,包括二手机充新机,还包括全球各地的版本互换,一直
  • 【#保险销售人员将被划分等级#拟分四个等级】获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经已研究形成《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拟构建科学规范的销售人员人才
  • 而立冬的哥哥立春的爱则可以表现为一种洒脱奔放的爱,对柳川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青春的祭奠,对喜欢的女孩子的一种默默的告白,虽不如冬天般漫长温暖,却恰似春天炽热浪漫
  • ”昨晚整夜难以成眠,好不容易有了睡意,入梦也是他的身影……这是我第一次梦见他,也是第一次,我觉得自己像是做了渎神者。我在梦中触摸他的脸,拥抱他,哭着告诉他,“你
  • 针对市场需求,有如下图:​​​​如有图片上的证书且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在评论区留言,或添加Vx:壹叁零零壹贰肆陆贰贰伍~河南省人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
  • 现在预拼楠艺~单卡>补贴>吧子现缺安妈栗妈秋妈瑞妈车主圆位 还有一位怜妈(我是怜妈)~都是成年人 好沟通❗成年人优先 未成年人要和家长沟通好❗不会h价 大家快乐
  • 本地阿姨们制作的梅干菜(1)看着不错,说是用本地娘酒炮制,既蒸又晒(好的要三蒸三晒)倒是可以细细闻香品味,买点回去。咸鱼只看到一种,这是去了头的巴浪鱼(2)不错
  • #张智霖[超话]# 想起我这里还有一张花絮照嘿嘿~借机再感谢一下Chilam@張智霖 和@香港美心节日食品 为我做的一切,真是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中秋节,还有全世界
  • 雁塔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雁塔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 这场面轻轻松松驾驭 芒果8号是不是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夏天呢;下一位“茶艺大师” 茶前成熟稳重 茶后指点人生的生哥 这一首《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我好喜欢 生哥的舞
  • 我穿这件都不穿Bra的哈哈哈哈哈超级舒适自在 明天下午直播见~!
  • 20220901@#米奇妙游童话书#嘿嘿嘿,拍照还是很开心的。心里美滋滋_(:з」∠)_最喜欢p5,可惜光圈不够大,有钱了就换相机哈。
  • 在县信访工作专班,张晓彬看望了值班工作人员,她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严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
  • 而是找到对我们环境的魔力和爱,以及对我们有一天可能拥有的绿色未来的乐观愿景。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所有关于夏天的文案,都抵不过这满地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