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苦干实干、努力追赶。通过大抓实体经济产业,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云南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这十年是云南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民生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云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2012年第24位跃升到2021年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说。

产业发展新突破

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砚山县的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园区内人来车往,项目建设火热。2019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落户砚山,新成立的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园区规划建设203万吨产能绿色电解铝项目。

“电解铝龙头企业的入驻,让我们打造绿色铝全产业链有了底气。”砚山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张全帮表示,砚山围绕“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定位,以宏泰公司203万吨铝水为依托,以实现铝水100%就地转化、铝材100%精深加工为目标,积极拉长绿色高端铝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已签约铝加工及配套企业17家。

云南水电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乌东德、白鹤滩等一批世界级大型水电站建成投产,云南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绿色能源占比近90%。以清洁能源优势撬动工业大发展,云南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链条不断完备,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加强,绿色铝硅已成长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云南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抓产业项目,大抓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不断突破。

盛夏,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的山坡上,成片的坚果树郁郁葱葱。田坝村党总支书记王东权走在林间小路上,感慨万千。2005年,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澳洲坚果到田坝村后,这棵小树扎下根来,不断开枝散叶。“十多年来通过企农共建、大户示范,全村建成4.56万亩坚果基地,2021年收购坚果1100吨,成为村民发展增收的支柱产业。”王东权说。

小坚果、大产业。如今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2.77万亩,超过全球种植面积一半以上。2021年,临沧坚果全年产量6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元,种植户人均收入5882元,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幸福树”。

不仅是坚果,云南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产业强镇、“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建成世界最大鲜切花产区,咖啡产量占全国98%以上,茶叶、天然橡胶、核桃、澳洲坚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位。

云南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并且始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1年,云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1.4万元,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

青山绿水新面貌

微风吹拂水波荡漾,花开路旁绿树成荫。夏日傍晚,昆明滇池草海片区刚建成的滇池绿道成为许多市民漫步健身的好去处。“滇池保护治理越来越严,水逐步变清,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在滇池边长大的市民李东生说。

近年来,云南深入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推动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的重大转变。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李应书介绍,在狠抓治污、修复生态的同时,昆明全面彻底推进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工作,累计拆除建(构)筑物面积110万平方米,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严格管控沿湖开发强度,实现从与湖争地到还湖于绿。

美丽生态是云南的一张亮丽名片,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89.6%,十年来提升了34.5个百分点。云南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小锅炉淘汰任务,提前淘汰近15万辆黄标车,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今年上半年达99.4%。云南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通过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绿美云南”行动,全省森林面积达3.74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5.04%。

守得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云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

暑期,云南丘北普者黑5A级景区迎来旅游旺季。湿地与石山融为一体,形成了普者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喀斯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乘一艘小船进入景区,逛水上田园,赏湖泊峰林,闻荷花清香,游客无不沉醉其中。

仙人洞村位于该景区核心区,三面环水,通过旅游带动,过去的穷山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靠着开客栈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的范成元说:“水是普者黑的灵魂,过去污水乱排乱放、村内脏乱差现象突出,如今家家户户都知道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凭借着好山好水好生态,云南加速把一流生态资源转化为一流文旅产品,七彩云南正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娄可伟介绍,2022年上半年,云南旅游业投资增长50.7%,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8%、75.5%。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又重现昔日游人如织的景象。

对外开放新局面

“公司在云南红河综合保税区运营2个月来,营业额已超70万元,从国外直采的服装和化妆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7月底,云免(红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锐辉告诉记者。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独特,是中国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门户。2013年12月红河综合保税区批准设立,2015年5月建成封关运行,成为云南首个综合保税区;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正式挂牌落地;2022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红河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一个个开放平台不断叠加,红河州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据统计,红河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36.5亿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59.1亿美元,总量位居云南第二位。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十年来,云南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7个月来已发送旅客411万人次、货物503万吨,成为云南连接东南亚的经济大通道。目前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云南与南亚东南亚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实现集装箱运输突破,中缅油气管道投产运营,建成13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

从边疆末梢到开放前沿,近年来,云南不断构建包含自贸试验区、经开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保区和口岸在内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深化跨境贸易、跨境产能、跨境物流等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10.1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486.59亿美元,十年来累计利用外资124.8亿美元。2021年,云南新设外资企业337家、同比增长26.2%,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34家。2021年,云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排全国最短省份第二位。

“云南正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能源、数字物流国际枢纽,真正把辐射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变为现实地位。”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说。

【高质量发展看榆林 | 黄土高原的壮美画卷】盛夏的陕北骄阳似火。蓝天白云下面,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生机勃勃;一个个规模化的养殖基地牛羊肥壮。农业生产的壮美画卷在黄土高原最北部徐徐展开,现代农业成为榆林市又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区,黄土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近年来,榆林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为抓手,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有效克服疫情旱情的双重影响,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2.83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852元。

企业引领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7月20日,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岔河则村高标准农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长势喜人。

“现在正是玉米抽穗期,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水肥管理。”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永康正在安排工作人员给玉米施肥灌溉,他说,岔河则村粮食种植基地是大地种业第二农场,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通过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栽培、全程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管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年年实现丰产。

郝永康介绍,2022年初,公司按照榆林市提出的发展现代节水农业要求,及时申请在岔河则村粮食种植基地实施喷灌改滴灌智能一体化项目。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面积5386亩、投资1500万元的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于4月投入使用。

“喷灌改滴灌后,每亩马铃薯节水25%,每亩玉米节水20%,平均可节约肥料25%。”郝永康说,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节约化、高效化现代农田灌溉需求,达到了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目标。

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现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ISO国际质量认证企业。公司旗下有榆林郝哥薯业等5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涉及种子研发、粮食种植、畜牧养殖等多个产业,先后在榆阳、神木等地流转土地4万多亩,建成9个规模化现代农场,形成种、养、加相结合,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绿色大循环产业链,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领军企业。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头等大事,将粮食面积逐级分解到县、乡、村,确保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2022年,该市启动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通过节水改造、补灌扩面、技术推广三条路径,重点推广旱作节水“六大模式”,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同时,大力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示范建设,通过“高产田(吨粮田)+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推动粮食生产实现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在农业生产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联农带农 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一个个标准化养殖棚舍整齐划一,一座座精细化加工厂房鳞次栉比。经过登记、测温、消毒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牧产业园展现在记者眼前。

“我们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从饲草源头抓质量,公司生产的‘长青’牌羊肉供应2021年十四运会。”神木市长青健康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襁对记者说,“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只有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健康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欢迎。”

靠做食品加工起家的王襁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从小在农村成长的他一直对农牧业有着特殊的情怀。2018年,他投身农牧业发展,在神木市中鸡镇纳林采当村启动长青农牧产业园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1万只湖羊养殖场,50万只羊子的肉食品加工厂,以及饲草加工厂、污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等配套设施。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农户+农畜产品深加工+连锁营销”的产业模式,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态农牧产业链。

“公司正在规划建设20万只标准化湖羊种羊养殖场,通过农旅结合、牧光互补等方式,最大化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产学研同步,种养加销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产业园。”王襁说,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共享共赢平台,让更多农民分享发展红利、实现产业富民,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据了解,公司入驻以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200余万元。

榆林市发展羊产业历史悠久,资源禀赋独特,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之说。近年来,全市坚持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理念,狠抓陕北白绒山羊提质增效、肉羊扩群增量。全市羊子饲养规模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万只左右,占到全省饲养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已建成6个肉羊基地县、5个百万只养羊大县、32个10万只养羊大镇、185个万只养羊示范村。“横山羊肉”“靖边羊肉”“定边羊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北横山羊肉”品牌享誉全国。

大户带动 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7月22日上午,米脂县银州街道高硷村细雨霏霏,集中连片的果园“缠绕”在山梁上,美不胜收。

“今年雨水多,果树挂果率高,已经套袋80多万袋,只要后面几个月风调雨顺,应该能有个好收成。”正在果园内组织工人割草的姬桂玲说。

姬桂玲是高硷村村民。她和丈夫在外做煤炭生意20多年,过上了村民羡慕的富裕生活。看到村里有不少山地撂荒,姬桂玲便产生回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想法。2012年,她积极响应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号召,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集中连片的800亩标准化山地苹果园,并成立高硷桂玲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苹果,她还建起千头规模的养猪场和养羊场,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合作社生产的山地苹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果园被陕西省果业中心认定为“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园”。

管理果园一年四季不得清闲,疏花、疏果、套袋、除草、修剪等,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管护。“自从建果园开始,我几乎天天早出晚归,其中的辛劳无法用语言形容。但看到曾经光秃秃的山山峁峁变成枝繁叶茂的果园,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姬桂玲说,苹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果园建设和管理中,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每年可为当地村民增加务工收入80多万元。

榆林市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具备苹果生产的7项主要生态指标,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榆林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把发展山地苹果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四个百亿级农业主导产业和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长效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全市山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蓬勃发展。米脂、子洲、绥德等8县区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形成了“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的良好氛围。2021年,全市苹果总面积达到116万亩,总产量60万吨,实现产值42亿元。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君表示,山地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榆林南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苹果被称为农民的“致富果”“希望果”。(记者 艾永华 文/图)(陕西日报)

#读书[超话]#
余华《活着》——详解活着的不易3

为了让有庆读书,把凤霞送人了,有庆上学之余割草养羊,总是跑着打草,跑着上学,因为鞋子坏得太快,我嚷了有庆,有庆就开始拿着鞋跑来跑去,不管啥天气,总是光脚跑……

人民公社成立了,砸了锅,吃大锅饭,日日夜夜煮钢铁……煮钢铁那些日子,家珍得了软骨病,食堂散伙,村里人开始下地干活挣公分,有庆每天跑着打草喂羊上学,参加了城里第一次开的运动会,光着脚丫第一个跑完了十圈,体育老师给有庆买了一把糖,体育老师到家里夸有庆,说他长大了能当个运动员,出去和外国人比赛跑步,有庆很兴奋,脸上都出汗了。可是体育老师走后,我跟有庆说:“给我,给你娘你姐姐争了口气,我很高兴,可我从没听说过跑步也能挣饭吃,送你去学校,是要你好好念书,不是让你去学跑步,跑步还用学?鸡都会跑步!”有庆的脑袋马上就垂下了……接下来由于天气原因,田里没收成,跟有庆商量卖掉他亲爱的羊时,有庆说了句“答应我不卖给宰羊的”,有庆跟着我一起去卖羊,他在远处等着我,我只换回了40斤米,撑了不到3个月,米光了。

那一年,有庆念到五年级了。这一年我家见证了祸不单行,家珍病成这样,校长生孩子大出血需要输血,老师让五年级的学生去医院献血,只有有庆的血型对上了,可是一抽上血,就不停了,脸白了,嘴唇也白了,有庆硬挺着,“我头晕”,抽血的说“抽血都头晕”,直到有庆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嘴唇都青了还在抽,脑袋一歪,医生拿听筒听不到心跳了……校长,那个县长的女人得救了,有庆死在了医院的那个小屋里。

有庆的体育老师在医院陪着我哭,陪着我,我蹬了刘县长一脚,刘县长就是春生,我对春生说“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回到家,家珍说我的眼睛都肿了,我并没有告诉凤霞和家珍,家珍好像知道了一样,第二天不让我去看有庆,让我背着她去村西(埋有庆的地方)看看。
有庆死后一个多月,春生来了,春生的意思意思了200元,家珍没让他进门,几年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春生又来了一次。

村里队长给凤霞说了个偏头的二喜,二喜把家里给弄得很好,风风光光地娶走了凤霞……

城里的文化大革命越闹越凶,春生被定为走资派,两只手烫烫的,腿有点瘸……着实有点儿惨,一个多月后,春生来到家里跟我告别,一个多月后,春生走了。

凤霞和二喜过着幸福的日子,俩人总是笑着……凤霞生产时,医生问:“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二喜跪着说“我要凤霞”,到了中午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二喜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医生说大的也没事儿,天黑前凤霞大出血断了气,在有庆走时那间小屋里,二喜背着凤霞,我们仨走回家,凤霞躺着,二喜跪着,一动不动,只有眼泪在动……我去烧水,端水过去时,灯熄了,二喜和凤霞睡了。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我回家,到家看到家珍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家珍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她没有掉眼泪,只是看着凤霞……

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接下来苦了二喜:他背着苦根干搬运活。
苦根四岁那年,二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二喜也死在了那个医院的小屋子里。
苦根跟我一起过了一年半,村里包产到户了,日子过气来也就更难。老的和小的一起,小镰刀陪着苦根,苦根陪着我,割稻子……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苦根陪着,人活着就有劲头。我们想着让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跟苦根说:“钱积够了我们就去买牛”苦根每天睁开眼就问“福贵,今天买牛吗?”

苦根7岁那年,摘棉花的时候,第二天有大雨,苦根说“福贵,我头晕”,“我头晕”,“我头晕得厉害”一直干到中午,一拉苦根的手,发现他额头烫的吓人,给他借糖熬了姜汤,摘了半生的豆子,煮熟了叫苦根吃……我就去摘棉花,傍晚回到屋里,苦根没答应我,看到苦根歪在床上,嘴里还有两颗没嚼烂的豆子,苦根吃豆子撑死了,我家太穷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

苦根死后第二年,我凑够了买牛的钱。在晒场上买了一头已经绑住了脚的会哭的老牛,这个老牛知道我救了它的命,对我很亲热,会看牛的都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着自己也是这样,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两个福贵。
福贵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过来,走到福贵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他唱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今日边框打卡##读书笔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景甜:素颜直播洗脸竟让400万人黑转粉,世界拜服的还是这种有眼光的女人
  • 一个乞丐的艳遇(深度好文!)
  • 一幅神联!
  • 戴安娜:真的强大,是敢于面对那个脆弱而不完美的自己
  • 徐帆放养老公,冯小刚劝女人别查男人手机:明知你渣我还装瞎的婚姻,唉
  • 文 | 那些羡慕月入三万煎饼大妈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 “傻姑娘太多,渣男已经不够用了”
  • 如果你长得跟朋友圈自拍一样,会找不到男朋友?
  • 10岁男孩嫌家穷:你们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
  • 金星因为嘴太毒得罪人,摊上事儿了?
  • 玻璃心,是因为给自己的内心戏加多了
  • 最变态的民国大师:闻了女人的臭脚才写出世界名著
  • 睡眠不足让女人以3倍的速度衰老,做到这件事一觉睡到天亮
  • 我那么美,才没时间颓废
  • 文 | 你的犹豫正在慢慢毁掉你的生活
  • 七夕 | 婚姻里的爱情,有花有酒,还得有药
  • 一位老人,玩微信两年来的感受!说得太精辟了~
  • 富二代杀人案:那个为了4万块的包包被备胎扔下19楼的女孩
  • 富养儿媳,才是最好的家风
  • 一伙冰糖葫芦小贩的离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