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指南》
本文选自第三世多杰羌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
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份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正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它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方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双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份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观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决。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恶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 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当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急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
  一、         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二、         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三、         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需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尔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不二次第。如是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先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褔、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绝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身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六度齐修之法,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日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自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坐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像。三业打成一遍。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https://t.cn/zl1lprV
地藏经全文(注音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
 

 赞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tánɡ yú tián ɡuó sān zànɡ shā mén shí chā nán tuó yì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dāo lì tiān ɡōnɡ shén tōnɡ pǐn dì yī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rú shì wǒ wén 。 yī shí fó zài dāo lì tiān ,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佛 在 忉 利 天 ,
wèi mǔ shuō fǎ 。 ěr shí shí fānɡ wú liànɡ shì jiè
为 母 说 法 。 尔 时 十 方 无 量 世 界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 qiè zhū fó , jí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一 切 诸 佛 , 及
dà pú sà mó hē sà , jiē lái jí huì 。 zàn
大 菩 萨 摩 诃 萨 , 皆 来 集 会。 赞
tàn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nénɡ yú wǔ zhuó è shì
叹 释 迦 牟 尼 佛 , 能 于 五 浊 恶 世
xiàn bù kě sī yì dà zhì huì shén tōnɡ zhī lì
现 不 可 思 议 大 智 慧 神 通 之 力
tiáo fú ɡānɡ qiánɡ zhònɡ shēnɡ , zhī kǔ yào fǎ ,
调 伏 刚 强 众 生, 知 苦 乐 法 ,
ɡè qiǎn shì zhě , wèn xùn shì zūn 。
各 遣 侍 者, 问 讯 世 尊 。
shì shí , rú lái hán xiào , fànɡ bǎi qiān wàn yì
是 时, 如 来 含 笑, 放 百 千 万 亿
dà ɡuānɡ mínɡ yún suǒ wèi dà yuán mǎn ɡuānɡ mínɡ yún
大 光 明 云, 所 谓 大 圆 满 光 明 云
dà cí bēi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zhì huì ɡuānɡ mínɡ
大 慈 悲 光 明 云 、 大 智 慧 光 明
yún dà bō rě ɡuānɡ mínɡ yún 、 dà sān mèi ɡuānɡ
云 、大 般 若 光 明 云 、 大 三 昧 光
mínɡ yún dà jí xiánɡ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fú dé
明 云 、 大 吉 祥 光 明 云 、 大 福 德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ɡōnɡ dé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ɡuī
光 明 云 、 大 功 德 光 明 云 、 大 归
yī ɡuānɡ mínɡ yún dà zàn tàn ɡuānɡ mínɡ yún fànɡ
依 光 明 云 、 大 赞 叹 光 明 云  ,放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ɡuānɡ mínɡ yún yǐ 。 yòu chū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光 明 云 已 。 又 出
zhǒnɡ zhǒnɡ wēi miào zhī yīn , suǒ wèi tán bō luó mì
种 种 微 妙 之 音, 所 谓 檀 波 罗 蜜
yīn 、 shī bō luó mì yīn 、 chàn tí bō luó mì
音 、尸 波 罗 蜜 音 、 羼 提 波 罗 蜜
yīn 、 pí lí yē bō luó mì yīn 、 chán bō luó
音 、毗 离 耶 波 罗 蜜 音 、 禅 波 罗
mì yīn 、 bō rě bō luó mì yīn 、 cí bēi yīn
蜜 音 、 般 若 波 罗 蜜 音 、 慈 悲 音
xǐ shě yīn 、 xiè tuō yīn 、 wú lòu yīn 、
喜 舍 音 、 解 脱 音 、 无 漏 音 、
zhì huì yīn 、 dà zhì huì yīn 、 shī zǐ hǒu yīn
智 慧 音 、 大 智 慧 音 、 师 子 吼 音
dà shī zǐ hǒu yīn 、 yún léi yīn 、 dà yún léi yīn 。
大 师 子 吼 音 、 云 雷 音 、 大 云 雷 音 。
chū rú shì děnɡ bù kě shuō bù kě shuō yīn yǐ ,
出 如 是 等 不 可 说 不 可 说 音 已 ,
suō pó shì jiè , jí tā fānɡ ɡuó tǔ , yǒu wú
娑 婆 世 界, 及 他 方 国 土 , 有 无
liànɡ yì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yì jí dào dāo lì tiān
量 亿 天 龙 鬼 神, 亦 集 到 忉 利 天
ɡōnɡ , suǒ wèi sì tiān wánɡ tiān 、 dāo lì tiān 、
宫, 所 谓 四 天 王 天 、 忉 利 天 、
xū yàn mó tiān 、 dōu shuài tuó tiān 、 huà lè tiān
须 焰 摩 天 、 兜 率 陀 天 、 化 乐 天
tā huà zì zài tiān 、 fàn zhònɡ tiān 、 fàn fǔ
他 化 自 在 天 、 梵 众 天 、 梵 辅
tiān 、 dà fàn tiān 、 shǎo ɡuānɡ tiān 、 wú liànɡ ɡuānɡ
天 、 大 梵 天 、 少 光 天 、 无量 光
tiān 、 ɡuānɡ yīn tiān 、 shǎo jìnɡ tiān 、 wú liànɡ jìnɡ
天 、 光 音 天 、 少 净 天 、 无 量 净
tiān 、 biàn jìnɡ tiān 、 fú shēnɡ tiān 、 fú ài tiān
天 、 遍 净 天 、 福 生 天 、 福 爱 天
ɡuǎnɡ ɡuǒ tiān 、 wú xiǎnɡ tiān 、 wú fán tiān 、
、 广 果 天 、 无 想 天 、 无 烦 天 、
wú rè tiān 、 shàn jiàn tiān 、 shàn xiàn tiān 、 sè
无 热 天 、 善 见 天 、 善 现 天 、 色
jiū jìnɡ tiān 、 mó xī shǒu luó tiān 、 nǎi zhì fēi
究 竟 天 、 摩 醯 首 罗 天 、 乃 至 非
xiǎnɡ fēi fēi xiǎnɡ chù tiān , yī qiè tiān zhònɡ 、 lónɡ
想 非 非 想 处 天, 一 切 天 众 、 龙
zhònɡ 、 ɡuǐ shén děnɡ zhònɡ , xī lái jí huì 。 fù
众 、 鬼 神 等 众, 悉 来 集 会。 复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hǎi
有 他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海
shén 、 jiānɡ shén 、 hé shén 、 shù shén 、 shān shén
神 、 江 神 、 河 神 、 树 神 、山 神
、 dì shén 、 chuān zé shén 、 miáo jià shén 、 zhòu
、 地 神 、 川 泽 神 、 苗 稼 神 、 昼
shén 、 yè shén 、 kōnɡ shén 、 tiān shén 、 yǐn shí
神 、 夜 神 、 空 神 、 天 神 、饮 食
shén 、 cǎo mù shén , rú shì děnɡ shén , jiē lái jí huì。
神 、 草 木 神, 如 是 等 神, 皆 来 集 会。
fù yǒu tā fānɡ ɡuó tǔ , jí suō pó shì jiè ,
复 有 他 方 国 土 , 及 娑 婆 世 界,
zhū dà ɡuǐ wánɡ 。 suǒ wèi : è mù ɡuǐ wánɡ 、
诸 大 鬼 王。 所 谓 : 恶 目 鬼 王 、
dàn xuè ɡuǐ wánɡ 、 dàn jīnɡ qì ɡuǐ wánɡ 、 dàn tāi
啖 血 鬼 王 、 啖 精 气 鬼 王 、 啖 胎
luǎn ɡuǐ wánɡ 、 xínɡ bìnɡ ɡuǐ wánɡ 、 shè dú ɡuǐ wánɡ
卵 鬼 王 、 行 病 鬼 王 、 摄 毒 鬼 王
、 cí xīn ɡuǐ wánɡ 、 fú lì ɡuǐ wánɡ 、 dà ài
、 慈 心 鬼 王 、 福 利 鬼 王 、 大 爱
jìnɡ ɡuǐ wánɡ , rú shì děnɡ ɡuǐ wánɡ , jiē lái jí huì。
敬 鬼 王, 如 是 等 鬼 王, 皆 来 集 会 。
ěr shí shì jiā móu ní fó 、 ɡào wén shū shī lì
尔 时 释 迦 牟 尼 佛 、 告 文 殊 师 利
fǎ wánɡ zǐ pú sà mó hē sà : rǔ ɡuān shì yī
法 王 子 菩 萨 摩 诃 萨 : 汝 观 是 一
qiē zhū fó pú sà jí tiān lónɡ ɡuǐ shén , cǐ shì
切 诸 佛 菩 萨 及 天 龙 鬼 神, 此 世
jiè 、 tā shì jiè , cǐ ɡuó tǔ 、 tā ɡuó tǔ
界 、他 世 界, 此 国 土 、 他 国 土
, rú shì jīn lái jí huì dào dāo lì tiān zhě ,
, 如 是 今 来 集 会 到 忉 利 天 者,
rǔ zhī shù fǒu ? wén shū shī lì bái fó yán :
汝 知 数 不 ? 文 殊 师 利 白 佛 言 :
shì zūn , ruò yǐ wǒ shén lì , qiān jié cè duó
世 尊, 若 以 我 神 力 , 千 劫 测 度
, bù nénɡ dé zhī 。
, 不 能 得 知 。
fó ɡào wén shū shī lì : wú yǐ fó yǎn ɡuān ɡù
佛 告 文 殊 师 利 : 吾 以 佛 眼 观 故
, yóu bú jìn shù 。 cǐ jiē shì dì zànɡ pú sà
, 犹 不 尽 数。 此 皆 是 地 藏 菩 萨
jiǔ yuǎn jié lái , yǐ dù 、 dānɡ dù 、 wèi dù
久 远 劫 来, 已 度 、 当 度 、 未 度
, yǐ chénɡ jiù 、 dānɡ chénɡ jiù 、 wèi chénɡ jiù 。
, 已 成 就 、 当 成 就 、 未 成 就 。
wén shū shī lì bái fó yán : shì zūn , wǒ yǐ
文 殊 师 利 白 佛 言 : 世 尊, 我 已
ɡuò qù jiǔ xiū shàn ɡēn 、 zhènɡ wú ài zhì 。 wén
过 去久 修 善 根 、 证 无 碍 智。 闻
fó suǒ yán , jí dānɡ xìn shòu 。 xiǎo ɡuǒ shēnɡ wén
佛 所 言, 即 当 信 受。 小 果 声 闻
、 tiān lónɡ bá bù 、 jí wèi lái shì zhū zhònɡ shēnɡ
、 天 龙 八 部 、 及 未 来 世 诸 众 生
děnɡ , suī wén rú lái chénɡ shí zhī yǔ , bì huái
等, 虽 闻 如 来 诚 实 之 语 , 必 怀
yí huò 。 shè shǐ dǐnɡ shòu , wèi miǎn xìnɡ bànɡ 。
疑 惑。 设 使 顶 受, 未 免 兴 谤 。
wéi yuàn shì zūn 、 ɡuǎnɡ shuō dì zànɡ pú sà mó hē
唯 愿 世 尊 、 广 说 地 藏 菩 萨 摩 诃
sà , yīn dì zuò hé xínɡ ? lì hé yuàn ? ér
萨 , 因 地 作 何 行 ? 立 何 愿 ? 而
nénɡ chénɡ jiù bù sī yì shì 。
能 成 就 不 思 议 事 。
fó ɡào wén shū shī lì : pì rú sān qiān dà qiān
佛 告 文 殊 师 利 : 譬 如 三 千 大 千
shì jiè suǒ yǒu cǎo mù cónɡ lín 、 dào má zhú wěi
世 界 所 有 草 木 丛 林 、 稻 麻 竹 苇
、 shān shí wēi chén , yī wù yī shù , zuò yī
、 山 石 微 尘, 一 物 一 数, 作 一
hénɡ hé ; yī hénɡ hé shā , yī shā yī jiè ;
 恒 河 ; 一 恒 河 沙, 一 沙 一 界 ;
yī jiè zhī nèi 、 yī chén yī jié , yī jié zhī
一 界 之 内 、 一 尘 一 劫, 一 劫 之
nèi , suǒ jī chén shù , jìn chōnɡ wéi jié , dì
内 , 所 积 尘 数, 尽 充 为 劫 ,地
zànɡ pú sà zhènɡ shí dì ɡuǒ wèi yǐ lái , qiān bèi
藏 菩 萨 证 十 地 果 位 以 来, 千 倍
duō yú shànɡ yù 。 hé kuànɡ dì zànɡ pú sà zài shēnɡ
多 于上 喻 。 何 况 地 藏 菩 萨 在 声
wén 、 pì zhī fó dì 。 wén shū shī lì , cǐ
闻 、辟 支 佛 地 。 文 殊 师 利 , 此
pú sà wēi shén shì yuàn , bù kě sī yì 。 ruò
菩 萨 威 神 誓 愿, 不 可 思 议 。 若
wèi lái shì , yǒu shàn nán zǐ 、 shàn nǚ rén ,
未 来 世,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wén shì pú sà mínɡ zi , huò zàn tàn 、 huò zhān
闻 是 菩 萨 名 字 , 或 赞 叹 、 或 瞻
lǐ 、 huò chēnɡ mínɡ 、 huò ɡònɡ yǎnɡ , nǎi zhì cǎi
礼 、 或 称 名 、 或 供 养, 乃 至 彩
huà kè lòu sù qī xínɡ xiànɡ , shì rén dānɡ dé bǎi
画 刻 镂 塑 漆 形 像, 是 人 当 得 百
fǎn shēnɡ yú sān shí sān tiān , yǒnɡ bú duò è dào 。
返 生 于 三 十 三 天, 永 不 堕 恶 道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相关节录(智者大师疏 知礼法师钞)

  ①大小善恶增胜划分:应知经为收机尽故,故以大小善恶分其九品,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观经》文中以大小乘持戒善行种种功德依“增胜高下互显”而分九品的方法。善导大师即是此种判别方法,《四帖疏》中言凡夫入报土,而未详述念佛功夫与极乐四土九品关系。此种九品判法与念佛功夫高低非一一次第对应)

  ②修行功夫高低划分: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但能回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由个人修行功夫浅深而划分九品的方法。若论极乐四土往生,必以修行人主修念佛或持咒、读诵、观想、修禅、止观、忏悔等等随其一门修行功夫水平而判定,修行水平高低与极乐四土九品是一一次第对应的关系。不管是净宗专修念佛,还是他宗临终转求净土,以此判定,皆悉不滥)

  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内凡、外凡、悠悠凡夫三位九品),其意深细,不可粗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净土因。故种种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闍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至三贤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

  (注:藕益祖师《要解》中言“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浑同”不妨以通途教理竖论个人修持与所生四土九品,修有所依,避免以凡滥圣,甚是必要;“迥异”即印祖所示不当以通途教理来论及净土法门,尤其是弥陀愿力增上,故极乐四土横竖圆融,生一即四,一切皆是一切皆非,《妙宗钞》注解十六观门,约心观佛处处彰显弥陀他力增胜。《妙宗钞》一行九品,不只局限念佛者,非专修的净土学人,他宗信众等,只要临终发愿求生净土,往生品位皆可以此为判。如无量寿经慈舟法师一心三辈之说:“于常言之三辈往生外,另有一格,乃别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不是专修净土,而是修学其他大乘法门的大德,判作一心三辈。以一行九品来判这类大德品位,随其修行浅深,正好判定。文中闍王犯五逆罪,以观经九品判为下下品。由闍王重悔得无根信,依一行九品却判为上三品,两种判法差别立显。另,往生四土之何土,临终见法报化何佛来迎,皆当以修持工夫而论,依此法而判,丝毫不差。极乐四土,横说圆融,生一即四,竖论断惑证真工夫不滥,横竖并不矛盾。再者,四土说非智者大师个人发明,源自于法华等诸多大乘经典,整理而成,诸佛皆有四土。如善导虽说凡夫入报土,但临终却有报佛化佛来迎之不同;经中明言极乐有天人声闻大众等;往生人修持水平下自名字凡夫,上至地前菩萨,必有事识业识伏断之分,等等信息皆是极乐有四土的佐证。只是善导大师所在时代,诸宗繁杂,或言二土三土、或言四土五土、或言十土,种种异说纷纭,如玄奘法师高徒窥基法师,竟然判下下品十念往生为“别时意”。明蕅益校定《宗镜录》跋中云:“降至唐末五季,禅教相非,性相角立,台贤互讪,甘露反成毒药矣!”可见善导时代诸宗何等混乱。天台教理在诸宗地位的确立,宗派融会之思潮,在宋朝才逐渐形成。《妙宗钞》正是在北宋宗派融会之际,由“荼毗舌根不坏”天台十七祖知礼法师,将义理圆融周延天台教相系统,与修持胜异方便之净土观行系统,作有机紧密结合而成的“教观双美”的著作。《妙宗钞》使净土修证因果之阶位明,而身土横竖净秽之妙义显,此适足以补充善导以来所倡“凡入报土”与“五乘齐入”说义理之不足,故宋真歇清了禅师赞曰:“净土之教,至于天台,其说大备。”明清净宗诸祖无不受其影响。详见《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一文。)

  ◎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

  “若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云何为信?一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二者信释迦文佛教语。三者信六方诸佛赞叹。夫世间正人君子,便无妄语,况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岂有妄语?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生深信,勿起疑惑;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信愿既具,则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随功力之浅深,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简察,不必旁问他人。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

  ◎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藕益大师的这两句经典开示,相信几乎所有净宗学人都不陌生。持名之浅深而判品位之高下,正是《妙宗钞》一行九品的判法。末法时期靠自力能证得事一心不乱断见思惑的水平,应是寥寥无几,可凭自力竖出三界,以智者大师判法应为上品下生。普通念佛人往生,少有中辈三品,多是下辈三品。但需注意的是,此下三品可非经文下三品,花开见佛时长也不可依经文下三品来论。<天台宗教义的体系,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天台宗是由号称东方小释迦的智者大师所创。莲池、藕益、印光等近代净宗祖师无不精通天台教理,著作中常引用天台四土等说,而一行九品判法是天台与净宗教理融合的必然结果。善导大师最初入门三论宗,《四帖疏》不谈四土,只说凡夫入报土,三辈九品以修持功夫划分意义相对天台四土说要小很多。《妙宗钞》以三位判九品,内凡位外凡位悠悠凡夫,九品往生亦皆是凡夫,与善导大师所判无异。极乐四土圆融,生一即四,凡夫不仅可以入报土,还可入常寂光土。四土九品、圆三观约心观佛等义相对《四帖疏》的净土理论要完善很多。印光大师赞叹藕益大师《弥陀要解》: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于其上矣!必有其深意。)

  附:净空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菁华》相关节录

  这两句话讲得太好了,藕益大师以前的古大德没有说出来。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你肯不肯信、肯不肯发愿,真信、真愿,就恭喜你,你决定得生。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要注意“浅深”两个字,不是说念佛多少。我念佛念得多的,品位就高;念得少的,品位就低,不见得。要有功夫,什么叫功夫?佛号能把烦恼伏住是功夫。我烦恼起来、妄念起来了,“阿弥陀佛”,压下去,烦恼妄想没有了,这叫功夫。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虽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生气,那有什么用?那个没用处,那个品位就很低了。所以你要晓得,那个念得少的,一天念十念法,念几声佛号,他一天当中他都能把他的情绪、烦恼控制得很平静,这是功夫。所以藕益大师讲的好,功夫的深浅,不是在佛号多少。可是我们平常人,佛号还是愈多愈好。但是佛号里头一定要讲求有功夫,没有功夫,佛号再多都没有用处。为什么?一般平常人不念佛他就胡思乱想,所以用这一句佛号把胡思乱想打掉,这也是功夫,要懂得这个道理。

  (补注:①、印祖认为,佛经说得简略,实际上往生者的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从而导致他们的品位也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大师在《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中说“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论。实则一品,俱有无量百千万亿品”。此种说法,若以工夫及功德来判定,仍然可以归纳入本页所讨论的《妙宗钞》的两种划分方法。②、藕祖《要解》将极乐四土各分九品,谈到具体划分细节,仍然不出两种,或者参照观经文,或者按照修行工夫。③、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三辈九品往生者皆是凡夫,即《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所示“相似即十信内凡、观行即五品外凡、名字即悠悠凡夫”,只不过是将善导所言“遇大凡夫、遇小凡夫、遇恶凡夫”依天台六即义排次而已,依个人修持功夫高下,三类凡夫皆可摄入六即三位中。详见<念佛功夫、九品往生品位、极乐四土对应图解>一文。④、有法师说善导大师从信愿发心的大小来分判往生品位高低,信愿属慧行,上三品是大乘人,中三品是小乘人,下三品为罪恶凡夫,这正是观经“大小善恶增胜划分”的方法,属于本文第一种划分法。而该法师在其文中慨叹的只是善导“凡夫”往生说,打破当时种种邪见,意在于此。至于“发心”,若以台教六即判,仍然可以作为修持功夫高低来判九品发心,如《妙宗钞》判通途教理真实发心在“柔顺忍”相似即佛位。善导大师用意非此,故而大师判别九品的方法,仍然属于第一种。) https://t.cn/R2Wx8N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koreaherald)【关键词】区块链 联盟 执行官 成为 全球 公共现代将投资15.5亿美元 建首座印度尼西亚工厂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11月26日表示,
  • 愿你在这最美好的冬景里,感受温暖,继续前行。”美国哲学家梭罗离开喧哗而骚动的城市,隐居瓦尔登湖畔,写下这样的词句:“我看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
  • 肖肖瞪着大眼,满脸的不可置信心底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竟然是…这样也挺好的!”话里骄傲的意思是想要王博表扬他,没有趁王博不在的日子里没有偷吃零食哦王博如他所愿地顺
  •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属于自己的偏见看世界的,但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不预设立场、也不给别人预设立场。在这里我也只是想说一说,洲洲和他们现在也在各自好好发展,现在都有
  • #金玟庭缩鼻达人#你在搜索 金玟庭?Winter ?
  • 生完孩子后真的是好难好多人还觉得是假的‼️不得不说,生孩子的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生完孩子的焦虑也是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就脱发这一项就够我喝一壶的了生完孩子后头发整把
  • 半夜睡醒饿了 想吃海底捞 发微信约了几个朋友 有的要在家看孩子以免夜里娃醒了哭 有的已经睡了明天要早起工作 而有的加班还没结束工作 想要陪我一起的人却在外地 只
  • 故事・ことわざ・慣用句辞典オンライン 赤恥をかくについて赤恥をかく あかはじをかく言葉 赤恥をかく読み方 あかはじをかく意味 人前でひどく恥ずかしい思いをする
  • 教联会今日(29日)发声明促教育局以师生健康为首要考虑,尽快宣布全港学校暂停面授课堂,以防止校园大规模爆发疫情。教联会今日(29日)发声明促教育局以师生健康为首
  • 谁要是告诉你修行就是很简单的,不劳而获的,那就是对你的考验和诱惑,很多人就因此走火入魔了。考验的东西基本就是财关,情关,心态,还有魔关,很多人一关都过不去,有的
  • 雪纳瑞的爷爷听我说狗狗肥肥开心的大笑,帮外出旅游的邻居遛狗的奶奶夸这养了十几年的斑点乖巧懂事不离人左右,钓鱼的大爷跟我说就是喜欢这一杆子甩上来的快乐,哪怕只是一
  • [舔屏]-近期主drb/扭曲仙境/oc-其他坑:来打/eva/跑跑姜饼人/fgo/ygodrb:主推 铳兔 二郎/bb mtc箱推 雷兔右所有扭曲仙境:主推 f
  • (图:年轻时的季克良)《星落凝成糖》 主演:龚俊 李一桐 [思考][思考][思考] 龚俊和张哲瀚主演的《山河令》收视口碑双丰收,这部剧也成为了龚俊在《从结婚开
  • 表文写的仔细只是第一步,表文就是在做某一件事以前的前提工作,下一步才是关键的,表文打了以后需要升了,上级需要审核通过,不是每一件都会同意,上天如果不同意,那就不
  • #九万字[音乐]#『 “当坊间最善舞的女儿死了,京城就该有一场大雪。”』……………………………………………………@幻象博物馆M 鱼的神隐 鱼舞影灯@苏格花园_
  • 幸存的人类流亡海上群岛偷生数年,一日一漂亮女子自海水浮现面见主角大学生,告知外星人制造新型病毒使人类只得居于海中,且能去除人类内心的邪念,自己已感染特来告知主角
  • #微博贴纸#【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支持服务业企业恢复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
  • #桶砸近日食(*˘︶˘*).。.:*♡# 降温这么适合睡懒觉,我却起的这么早[疑问] 「肥仔吃了没⎟培根干酪番茄包」 「卖面包的小饼干⎟花生奶酥伪蛋黄酥」
  • 其实就跟煮饭一样,我更喜欢过程,看你吃的开心就开心了。 最近虽然忙 但是两个人的一礼拜值周终于过去了 聪哥给我在宿舍铺完床安顿好再去弄他自己的 睡在宿舍的一
  • 同时,竹泉水利风景区积极适应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在景区宣传推介工作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生动展示了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形象、新面貌。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