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也要不断提升自己。

萨提亚女生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1·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2·"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3·亲子关系非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4·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沈阳家书# 尺素传深情,家书抵万金。家书,承载了历史久远的生命温热。四月的沈阳,抗疫决战时刻,封封“沈阳家书”迅速引起热议。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沈阳家书让我们收获了更多温暖的力量。万千家书,心之所愿,关乎一场双向奔赴的理解、鼓励与传递。

沈阳家书:用画笔表达对一线抗疫人员的敬意——一位市民给沈阳的回信

亲爱的沈阳:

来信收悉,迟迟回复,还请见宥。3月份沈阳疫情肆虐,我看到身边的许多志愿者勇敢地冲在了抗疫的一线。

和平区的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最近与沈阳市回民中学(以下简称回中)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城中花园社区有了确诊病例,这更加重了我对在回中工作的妹妹的担心。我马上给她发了微信询问情况。她回复说,现在居家办公呢。我叮嘱了她注意防护之类的话后,总算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次日,她突然在我们兄妹微信群中晒出了她头戴医护隔离面罩、身穿志愿者马甲的图片,顿时我的心揪了起来。经询问得知,她已在和平区鲁园做社区抗疫志愿者服务一天了。我和大哥都再三叮嘱她一定要注意防护,回家后及时消毒、洗手。她轻描淡写的说:“没事儿,我知道保护好自己,大哥、二哥也要注意防护!”我想,好在妹妹平时就注意防护措施,尽管这样,我多少还是为她担心。

3月28日,妹妹又参加了鲁园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工作内容是维持居民参加核酸检测的队伍秩序,她要不停地提示居民戴好口罩,保持安全间距。忙活一天后,她的嗓子都有些哑了,我和大哥都劝她多喝点儿水。她说,志愿者们各有分工,大家都忙得没时间喝水,她也一样。由于当时沈阳公交车、共享单车停运,在沈阳市行政执法局北站分局的爱人去辽中区支援抗疫,她克服自身颈椎病、家路途遥远(住在沈河区大南街勒石巷附近)和家中有八十岁高龄老人需要照顾等困难。早上,为准时赶赴志愿服务现场,只好打车上岗。晚上,她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徒步走到家,以致回家时衣服里全是汗水。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和平区文明城市寻访团的志愿工作。今年疫情来临时,我本想报名加入成为防疫志愿者,但因3月初,我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身体条件适应不了志愿工作的要求,所以,我感到非常惋惜不能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在抗疫的一线上与病毒作战。我的哥哥也是身体多病(糖尿病、脑血栓、四级残疾)。我们哥俩是有心无力,没能成为志愿者,这成了我们最闹心的事儿。

3月9日,我响应市政府号召,“少出门、少聚焦”。我拿起了笔,捡起来曾经的爱好,画了40多幅以抗疫为主题的画,表达我对一线抗疫人员的敬意,鼓励沈阳人凝聚抗疫的力量。我的抗疫绘画作品受到好评。先后受到《新京报》、指尖沈阳、辽沈晚报、人民视频、沈阳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较好的宣传了这些与沈阳共担风雨的一线防疫人员,也让这些防疫工作者感动、感觉到沈阳人民的爱,感到沈阳是一座有爱的城市。

我常常会被我笔下的《防疫志愿者宋世辉》、《73岁的大白》、《李尚国的午餐》等绘画作品的人物所感动。他们舍小家顾沈阳这个“大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共同战胜病魔的动力。

我画笔下的回中教师张曼莉3月28日在和平区鲁园社区45号小区担任扫码核验身份志愿者工作。当天风很大,而且是露天工作。张老师克服困难,不叫苦,认真工作近5个小时,其间,没喝一口水、没离开岗位一步;回中食堂员工王晓旭是一位高大的男士,3月28日他在参加和平区鲁园社区小区的户外扫码志愿工作时,为了穿上防护服,不得不将御寒的大衣脱掉。当天风很大,他在仅仅穿一件单衣的情况下在室外工作了四个多小时,没喝一口水,把他冻坏了。当返回学院吃午饭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饭菜都凉透了,身为志愿者的同事都劝他,回家后赶快喝一口姜汤水暖和暖和吧! 这些可爱的逆行者,他们是我们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我深深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常听身边的人说,沈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回,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概念。

我相信:只要全市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决战决胜,沈阳的疫情即将散去,迎接我们的将是充满阳光、鲜花灿烂的春天!



市民:李宪明

2022年4月4日

作者简介

李宪明,曾任中国房地产报东北记者站记者,2010年参加沈阳广播电视台《直播生活》栏目首届DV比赛并获得一等奖,2011年获得“辽沈晚报十佳社区记者”称号,2011年荣获“辽沈晚报微新闻大赛”一等奖;2007年获得“沈阳市青少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现在是《沈阳晚报》通讯员、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朋友圏》栏目、辽宁二三里资讯、新京报我们视频、时间视频、河南电视台大象新闻APP、人民视频等媒体拍客。

众所周知,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地位,是通过海上霸权打下来的,没有海上霸权就没有大英帝国。
以前吧,我对这句常识总是没能往下一步考虑,例如,这个海上霸权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读徐弃郁的《英国简史》,一下豁然开朗。

「英国为什么能够夺取并且拥有海上霸权呢?美国人马汉写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可以说是介绍海洋战略、海军战略最重要的一本书。他实际上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说英国海上霸权的关键在于它的地理位置特别有利,另外人口、自然结构这些要素也比其他国家优越。

那这样的回答对吗?应该说,马汉肯定是抓住了英国海权的几个关键原因。但是这些只是英国夺取海上霸权的先天条件。它们解释不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英国崛起的几百年里,皇家海军几乎是百战百胜,没有这种战斗力,地理位置、自然结构这些先天条件就是零。

英国海军有多强悍?

这里我给你说一些数据,你就更加清楚英国海军当时的战斗力有多强悍了。我们前面说过的七年战争里面,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交手十次,英国海军伤亡195人,法国海军伤亡1365人,差不多是英军的7倍。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海战规模更大,伤亡数也大多了。在1793-1805年这13年里,英国伤亡5700多人,对手伤亡加俘虏36000多人,差不多又快是英国的7倍了。

我这里插一句,为什么只算到1805年?拿破仑战争是到1815年结束的,多出来的10年为什么不算?那是因为,1805年以后,英国海军完全控制了海洋,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海战了,所以只算这前面13年。

这只是人员伤亡的比较,我再说一下双方军舰的损失。

英国在这13年里,一共损失战舰166艘,对手损失多少?1201艘,是英国的7倍还多。更重要的是,英国损失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军舰,大的、作为舰队主力的战列舰总共只损失了5艘。对手呢?损失了159艘战列舰,是英国的30倍还多。

从这些数字你就可以知道,当时法国这些国家的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战斗力差了多少,战场上可以说完全是一边倒。

制度精神造就强大海军

问题是,英国海军这么强悍的战斗力是哪里来的?是数量优势吗?不是。在很多次海战当中,英国舰船的数量和炮的数量都比对手少。那是英国的技术优势吗?也不是,英国的船和火炮并不比对手好,很多情况下用的还是刚刚缴获来的敌舰。所以根本不是技术的原因。

实际上,英国海军战斗力彪悍背后的最大秘密,就是我们前面反复说的制度。英国人是在制度上下功夫,用制度来保障、激励、逼迫海军发挥出最强的能力。

后勤保障制度

我举个例子,后勤保障制度。英国崛起的300多年,绝大多数属于风帆时代,用的都是那种木质的挂帆的战舰,在海上一漂最少一个多月。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他当时追法国舰队追了整整8个月。8个月看不到敌人、也看不到海岸,当时舰上的生活条件又很恶劣,这种滋味我们只好想象了。

在这种情况下,补给、特别是食物的补给,对维持官兵的体能和士气就特别重要。英国很早就针对海军的这种特点,发展出了一套独立的补给制度,效率很高,领先了其他所有欧洲国家。如果比较一下法国和英国,你别看法国菜有名,但法国海军吃的绝对不如英国海军,营养、数量都不如。

战斗纪律

比吃更重要的,是战斗纪律。英国革命的时候,海军就推出了一套严格的制度章程,用来约束海军作战时的各种纪律,哪些行为要受到严惩,规定得非常的清楚。

在英荷战争中,英国海军的纪律性就起了关键作用。我们前面讲过,荷兰人当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水手的航行技能普遍高于英国,所以它的海军实力至少和英国一样强。但是,在艰苦的面对面的海战当中,荷兰海军那种各自为阵的、散漫的特点就暴露出来了,有的军舰看看打不过,就擅自撤退。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多次发生。

而在英国海军里面,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严格的纪律保证了英国海军可以被敌人打沉,但绝不可以擅自撤退。英国海军最终打赢荷兰海军,主要靠的就是这个。

英国海军的战斗条例

除了纪律制度以外,英国还是最早拿出海军战斗条例的国家。这个战斗条例不是光教人怎么打仗的,战斗条例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制地激发人的勇敢,激发战斗力。英国海军的战斗条例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两条,一条叫“作战成列”,一条叫“抢占上风口”。

作战成列

我们先说作战成列。刚开始的时候,英国海军打仗就和陆地上骑兵打仗一样,碰到敌人的舰队,各艘军舰都一马当先地冲上去和敌人混战,有时是一对一地捉对厮杀。英国海军觉得这个打法不行,后来就规定,和敌人舰队开打的时候,自己的军舰必须保持一列,这样可以统一指挥,也可以集中发挥火炮的力量。

但是我想说的是,别看这规定的是作战方式,这里面有纪律监督的成分。为什么这么说?作战成列要求自己的军舰保持一列,指挥官的旗舰就在这一列的中间,他可以看到全部的舰船。在这种情况下,谁如果擅自后退,那看得一清二楚,和原来那种混战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海军战斗条例里“作战成列”这一条,有一个引申的含义,就是局面再困难,也必须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什么意思?就是打到底,没有命令,谁也不许退出战斗。

抢占上风口

还有一条叫抢占上风口。这个抢占上风可不是比喻,而是真的抢占海风的上风口。那个时代海军用的都是风帆战舰,风向绝对是个重要的因素。英国海军为什么要在战斗条例里面规定,碰到敌舰,要抢占上风呢?是在战术上占便宜吗?恰恰相反,这样做在战术上是吃亏的。

当时的炮都是在船的两侧固定的,打起来靠着把整个船侧面对着敌人,然后双方开始对轰。像《加勒比海盗》《怒海争锋》这些电影里面你都可以看到这种典型战术。那你抢了上风以后会怎么样呢?风是从你背后刮来,你对准敌舰的那一侧就会向前倾,这样炮口的角度全部被压低了,其中位置最低的炮本来可以对准前面的,现在很可能就冲着海面了,这样你可以轰敌人的炮就少了。

那为什么英国海军要作这样一条对自己不利的规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抢占上风以后,风就把你的船吹向敌人了,打不过了想跑都没法跑,只能往死里打,而敌人一旦顶不住想跑却正好是顺风。

所以这个规定实际上就是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都把英国海军放在一个不得不死战到底的位置上,不勇敢也得勇敢,不想拼命也得拼命,就相当于我们中国古代的背水一战。不一样的是,英国海军的抢占上风是用制度来确保的,是作战条例里面的重要一条:不管你是一支舰队还是单艘的军舰,碰到敌人时都得给我去抢占上风。

所以不要小看“抢占上风”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它实际上的含义比前面那条作战成列要残酷得多、极端得多。后来欧洲大陆国家的海军作战条例基本上都抄了英国海军作战成列这一条,但抢占上风这一条,始终没有其他人敢学。

所以你看,英国海军的制度设计里面有很多道道。我们一般会说,好的制度可以增强一个团队的能力或战斗力,那么从这一节你也可以看到,制度的作用实际上是从多个方向发挥的。

既有加强对团队成员的保障,也包括对团队成员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就像“作战成列”那样的规定;
当然还包括对成员的反逼作用,就像上面说的“抢占上风口”,必须把自己置之死地。

英国海军这种制度设计,不仅是它强悍战斗力背后的真正秘密,也让今天的我们进一步理解如何运用制度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根源:用制度来保障、激励、逼迫海军发挥最强能力。
具体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作战记录制度。
两个关键点:作战成列(局面再困难,也必须保持队形——打到底,没有命令,谁也不许撤出战斗。);抢占上风口(把英国海军放在一个不得不死战到底的位置)。
作用:加强对团队成员的保障;对团队成员进行引导和规范;对团队成员进行反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啥都往thyme身上引,还有听到嘟说喜欢年轻的男的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听到嘟说会交往年长的马上补充要21岁以上的……嘟说完也都要看goy姐姐的眼色,不懂不懂[阴
  • 森林的绿荫里、草坪上... 期待您的来访[挤眼][haha]秦岭·柞水·牛背梁#小嘴KOBE的民宿#旅游推荐##山间日记 客栈# 途家一想到环保,想到的一定是
  • #ZEGNASS23# 夏季系列发布,传承自杰尼亚绿洲BORN IN OASI ZEGNA,在历史悠久的杰尼亚毛纺厂顶层露天平台举行。源自工装和运动服的实用设计
  • 腹灵----探索桌面的无限可能更多详情咨询请关注QQ官方交流七群:995994173微博搜索:FL-ESPORTS腹灵官方B站搜索:FL-ESPORTS腹灵官方
  • 新室友:没有呢我:那特别讨厌的明星呢?娘亲:王俊凯是谁啊[二哈]我:哎?
  • [给力]2022新年荭包加码: #2022新年精选#【29.9】【弓立】医用外科灭菌独立包装口罩60片 【SKYPRO/弓立】共60支口罩独立包装!SKYP
  • 论坛规模控制在60人,论坛的演讲环节要给予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参会者进行提问和讨论,在论坛开始前安排出专门的时间段,让嘉宾们观赏紫砂壶,每把紫砂壶的所用泥料、名称
  • 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美是不分性别的”他的五官组合到一起,清爽耐看,笑起来苏到要人命,完完全全就是那种男主脸[色]身边很多不追的小伙伴都说肖战是真的好看!羡羡
  • 碎碎念: 职业假笑[嘻嘻] 原来考研也不难嘛[喵喵] 【哎呀,鞋带散了】感谢小七的友情出镜 最终还是踏上了机械的道路,希望我的姐妹们也能考个研(疯狂安利) 三跨
  • 29元立白旗下品牌 婴元素婴儿除菌除螨洗衣液8斤 每天可领淘宝红包 京东红包 618自助搜券 继续访问>>> 官方旗舰店满减券 美妆史低价 #15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 出些裸专和小卡nct dream 正规一 红绿黄粉墨葬爱粉黑 嘟嘟宝粉黑 hylt nct威神kick back 蓝女娃当帝 紫nct
  • 旧事已过,一切皆新。 北风穿山越岭而来,翻开了日历的新篇章。 不知不觉之间,就要和2020年说再见。回首这一年,有人欢喜,有人痛苦,有人快乐,有人忧愁。 但无
  • 比如说之前参加节目的王宝强,因为妻子马蓉出轨,结束了他们的婚姻。而他们也不仅仅是第一对参加《爸爸去哪儿》后离婚的夫妻,只能说这个节目实在是有毒。
  • 早在几个月前第一时间得知我所喜爱的指标DJ/制作人Erol Alkan(The Chemical Brothers、Franz Ferdinand、Daft P
  • 竞核7月5日消息,广大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2H1移动游戏营销白皮书》指出:1、2022年上半年全球移动游戏持续低迷,Q1季度的广告主数量达到近2年最低值;2
  • 这是三星智能手表系统的下一个迭代,这个系统可能也会在几个月后推出的三星Watch 5系列中使用。这是三星智能手表系统的下一个迭代,这个系统可能也会在几个月后推出
  • 昨日晚间跟新思路在1080附近做多,凌晨也是成功上冲至1170受阻回落,整体思路没什么问题,跟上的朋友也都有li可图,目前行情逐渐回暖开始反弹向上运行,消息面也
  • #BODYCOMBAT & 红魔今第一次一天两节课。踩着节奏太太太快乐了 爽然后接着 bp,飞鸟又回到了 1 的片子。
  • #朴志晟梦队唯一主舞# pjs #朴志晟名品侧颜# ✨反转魅力 朴志晟在舞台上是popping king掳获无数妈粉女友粉的心私底下是软乎乎小仓鼠一只最爱吃红
  • 大号坠日,有一堆小号,什么段位都能玩,状态好战斗胡桃猛c,老板死了能苟住攒钱反老板。排量更不靠谱,光是一个帕萨特,就至少有1.4、1.8、2.0三种排量,以前还